大学文化的内涵

合集下载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一、大学的使命1、什么是大学的使命耶鲁大学,属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连续几年在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三位,紧跟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之后。

它成立于1701年,现有学生总数为11483人,其中大学生(耶鲁学院)5316人,研究生(文理研究生院) 2522人,专业学院学生(医学院,法学院,音乐学院等11个学院;均在大学毕业后进入)3552人。

它的使命是什么呢?该校在创立的时候就有一个建校使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

耶鲁大学是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五六个美国总统的母校。

至今为止,培养了530名美国国会议员,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为韩国培养过总理,为日本培养过外交部长等,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也毕业于耶鲁大学。

随后耶鲁大学又提出了它的基本使命: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

初看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似乎只是词语的堆砌,但是仔细品味,就能了解,假如使命只有“传授知识”,那么它就对美国近4000所大学与学院都适用;若加上“推进和丰富”,只有3%的大学能够胜任;再加上“文化”两字,就只剩1%;至于能够涉及“保护知识和文化”的,只怕不足3‰。

耶鲁大学所拥有世界最好的稀有图书馆正是承载着这样的使命,例如世界上有些孤本图书资料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

总之,大学的使命要有差别性、特殊性,如果一所大学的使命什么学校都能用,那它的表述就不很贴切了。

加州理工学院作为一个单一的学院,它在交叉学科的氛围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社会上富有创造性的成员。

这里虽然没提到大学文化,并不是说加州理工学院没有文化,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加州理工学院不叫大学,叫学院,规模很小,2005年全校教师和研究员共386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172名。

该校在建校时董事会就规定:“不管什么人做校长,都不能扩大他的规模”。

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构建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构建

需求 和信 念需 求 来指 导 和促进 校 园建设 的方方 面 面 ,
要用 以人 为本 的理 念 去 营 造 良好 的大 学 育人 文 化 氛 围。 只有 如 此 , 大学 义化 才 能 真 正 变为 引 导 人 、 励 激
是 精神 文化 。 即 南学 校创 设 的思 想 与心理 氛 围 , 这
收 稿 日 期 :0 0 0 -2 21- 1 0


和 谐 大 学校 园 文 化 的 内涵
和谐大学校 同文化是各种教育要 素的全面 、 自
( ) 学 校 园 文 化 的 内涵 一 大
由、 调 、 协 整体 优 化 的育人 氛 围 , 促使 学校 教 育各 子 是 系统 及各 要 素 问协调 运转 的 隐型指 挥 棒 , 学 校教 育 是 与社 会教 育 、 家庭 教 育和谐 发 展 的教育 合力 , 学生 、 是 教师 和学 校共 同发展 的整 体效 应 。 因此 , 和谐 是大 学
大学 校 同文化 的 内涵 一般 包含 五个 方 面 : 一是 物
质 文 化 。 主 要 是 指 校 园 的 物 质 环 境 , 构 成 校 园 文 化 即
人 文精 神是 和谐 大学 校 园文化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 无论 是 学 生 、 师 , 是 员工 , 是鲜 活 的实 体 , 大 教 还 都 是 学 文化 的载体 , 和谐 的缔 造 者 。 是 因此 , 和谐大 学校 园 文化 应 紧紧 围绕 满足 全体 师生 员工 的心理需 求 、 质 物
3文 化 规 范 和 文 化 建 设 并 重 .
系统 巾逐渐 形 成 的 并通 过 校 同主 体 的 活 动展 现 出来
的 行 为 方 式 和 文 化 形 态 , 校 园 文 化 的 行 为 表 现 。 五 是

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追求真理、严谨求实。

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

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

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

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曾对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

一个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

耶鲁大学校训:light and truth (光明与真理)。

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耶鲁大学的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

第二,崇尚学术自由。

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正是崇尚学术自由文化的体现。

耶鲁大学校长说:“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达,才能真正发掘人类潜能”。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1月13日与文学艺术家谈心时,九次强调自由,并引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麻省理工学院崇尚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校训是:“动脑又动手(Mind and Hand)”;诺丁汉大学的校训是:“城市建于智慧”,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大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学作为后盾,大学带给一座城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飞跃,还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养上的提升。

第四,崇尚道德、感恩社会。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宾州大学,他的校训就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

此外,还有感恩(thanksgiving),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等。

总之,人的生活中,感恩情怀是不可缺少的。

感恩,人生的必修课。

感恩,社会能更和谐。

感恩,世界能更美好。

第五,崇尚爱国主义。

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剖析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剖析

独 自阅读 ,提 问 ,小 组 讨 论 ,教 师 精 讲 ,点 拨 ,等 不 同形 式 ,要让 学生 真正 主动 参 与到 课堂 ,使 教师 与学 生 ,学 生 与 学 生之 间有开 放与 回应 的良好 合作 。 第五 ,提 高学 生 自学 能 力 ,倡导 以 1学 为主 ,教 9 - 导 9 il i ̄ f' 为辅 的学 习方法 。 自主学 习就 是 主动 ,独 立 的学 习 ,把 传统 教学 中 教师 主体 让位 于学 生 ,以学 生 为 主体 ,从 “ ” 而非 学 “ ” 的 角度设 计 具 有 层次 性 ,拓 展性 ,多元 化 的 开 放式 教 教 学活 动 。让学 生 自主 学 习 ,并 不 排斥 教 师的精 讲 , 1 学 习 9主 既 充 分 体 现 学 生 的 “ ”,也 离 不 开 教 师 的 “ ”,应 在 学 导
随着 教育改革的 不断 深入 ,内涵式发 展正 成为大 学发展的 淀 。她 不具 备 即显 性 ,很 难 用准 确的 语言 描述 她 ,但 可以 真 必 由之路 ,作为大学 发展重要标志的 校园文化建设 , 由于其凝 切的感 受到 她 的存 在 。 优秀 的校 园文化 的形成 ,包 含了学校的物 质文化 、精神文 聚 、导 向、激励等 功能 ,它 对师生观 念 的生成 、思想 的形 成 、
人格的 养成及发展成长 至关重要 ,因此能 否准确 、完整地把握 化 、制 度文化和 行为文化 在学 校每 个地方 每 个人 身上具体 的 它 的内涵与特征并全面 推进其建设 ,就 成为现代大学 教育管理 自然体现 ;她 的建设 实 质上是 一项 系统 工程 ,是 一种全 面的 、 有 意识 且 F的 明确 、具 有深远战 略意义的管理行 为 ,涵盖了学 I 中值得思 索和 探讨 的重 要课 题 。 校 的各方面 工作 。如物 质文化是 校园文化建设的 基础 ,具有外 显性和 感观性 ,她是 校园文化的 载体 。她 的表 象往往给 人们 对 1 大学校 园文化的 内涵 . 校 园文化是在一 个学校范 围内 ,在长 期育人过 程 中形 成的 学校 的直觉判断 ,即第一印象的 判断 。学校 的建设管理 大到校 独 特 的价 值观 念 、社会 心理 、审美情 趣 、思维 模式 、行 为方 园的布 局规划 ,小 到一 室 、一 梯 ,乃至一 厕的净 化香化 等等 , 式 以及与此相关 的校 风 、学 风。优秀的校 园文化是 具有潦 厚的 都 是物 质文化 内涵 的具 体表象 ;精 神文化是 校 园文化的 核心 , 文化底蕴和极 为丰富的 内涵的 。如我 国著名清华文 化 、北 大文 她 是 隐性 的 ,深 层次 的 、无 形的 和抽 象 的 。精神 文 化包 含有 化 ,人们很难 用一些具体的量化指 标来衡量其 内涵的深 浅 ,但 师德建设 、师生公德 意识的建立 ,以及学校 人文环境的 建设等 " - L 可以通过师生们在 日 常工作及其行为中的 自然流露而感受到她的 几方面 ;制 度文I N是 由学校的法律 形态和组织管 理形态构成 存在 ,体味其中的文化底蕴。当我们身居其中时 ,就感到有 的 显性文化 ,通过她可 以把学校 的物 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有机 的 J 强烈的 无形魅 力吸 引着 、引导着 人们 从内心对她 产生 一 l 殳 种 结合成一个整体。严谨规范、实用有放 的规章制度,合理的 强 烈的认同并融人其 中 , 自觉的使 自己的价 值取 向和 行为方式 组 织管理机构 ,合格 的管理人 员是保 证精神文化 、物 质文化建 逐 步与之 相符 。这种 强制 力实际就是学校 在历经几年 、 几十年 设 得以顺利 实施 的关键 。对于学校 来说 ,不同岗位结构 的人 员 甚至 几百 年的不断淘汰 、更新 和积淀 ,并得到所有 成 员的 认同 的 行为文化应 有各 自的特 点。 如学校领导的行 为文 化,主要应 和共 同遵 守的一种核心 的价值观念 、群 体意识和行 为准 则。她 体 现其 民主宽 容的领导 作风和高瞻远 瞩的领导能 力 ;教师的行 是 可以用来规范 师生员工在大 多数时 间里 的行 为 、思维和价 值 为文 化 主要应 体 现在 师德 高尚 、教 书育 人上 ;行政 、后 勤管 取 向的一个 强有 力且不成文的规 则体 系。这种 体系的形成 是学 理 工作 人 员的行为文 化主要应体现在 对学生的细致 服务 、服务 校 人长期的 创建 遵守 、维护 完善并使之 延续下 来的一种文化积 育人上 。而 学校 中受 人尊重的模 范人物的行 为文 化则使学校的

素质教育视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

素质教育视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

素质教育视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因素,是大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大学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宗旨是一致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入挖掘内涵,充分发挥功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内涵“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

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

”①大学校园文化即属于这类“永恒的风景”,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的重要财富;是大学办学资源中无法评估的无形资产;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大学综合实力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要素。

大学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因素,是大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建设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大学校园文化及其内涵大学是在地域和空间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这一社区的人们大多具有共同的活动方式,高等教育活动使他们具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趋向成熟的青年,他们不仅被动地接受教育,而且积极地参与校园生活,给校园赋予新的特点和多彩的面貌。

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独具一格的标志,并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区别于往昔和其他社会群体的精神风貌。

大学校园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活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在人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

②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精神性、集合性、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和可塑性等特征。

③它是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从1999年迄今,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批准设立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已有93个了。

12个春秋过去了,应该说这些基地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不仅提高了基地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提升了大学的文化品味与办学格调。

但是,目前大家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核心以及提升途径等方面的认知不同,不少学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甚至在个别学校还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的文化“秀”现象,使得国家设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初衷难以实现,对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人才不利。

本文主要就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与澄清,这是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与文化素质相关或者相近的词语很多,比如有综合素质、素质、人文素质、素养、通识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知识素养、文化修养、文学素养、艺术素养等。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带着各自对这些词语的不同理解在研究和讨论一个问题,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内涵与外延的把握相异,那么我们的讨论、建议、措施等就可能迥然不同。

把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四组关系:首先是明确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

一般认为,“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

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同时大家一般也认为,文化素质是以如何做人为核心与根本的素质。

这样一来,这两个“共识”之间就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

很显然,如何做人的问题必然包括甚至主要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样,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否则就缩小了文化素质的外延。

其次,明确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关系。

上述“素质”概念里没有明确“科学素质”的地位。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及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及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二 、 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作 用 大
境 . 展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 进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建 设 有 发 促
着重 要 意 义
会 主 义 文化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该 始 终体 现 社 会 主 义 精 应 神 文 明 与 中 国 先 进 文 化 的 前进 方 向 。这 种 文化 就 其 主 要 内 容
来 说 ,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是 相 一 致 的 . 集 中 反 映 了 “ 人 同 它 以 为本 ” “ 学 发 展 、 谐发 展 ” 发 展理 念 与实 践 。因 此 , 强 、科 和 的 加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 于 提 升 全 民 素 质 特 别 是 青 年 学 生 的 综 对
成 部分 , 应 体 现 中国 先 进 文 化 的价 值 理 念 、 维 方 式 、 会 理 思 社
评 价 、 为 规 范 和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环 境 氛 围 . 而 弓 导 青 年 学 行 从 1 生 形 成 道 德 高 尚 、 习勤 奋 、 康 向 上的 精 神 风 貌 。 学 健


新 时 期 大 学校 园 文化 的 内 涵
校 园 文 化 是 以 社 会 先 进 文 化 为 主 导 .以 校 园 精 神 为 底 蕴 。 广大 师生 共 同创 造 、 导 和 享 有 的 群 体 文 化 , 大 学 的 由 倡 是
合 素 质 . 设 现 代 文 明 国 家 及 科 技 创 新 型 国 家 . 现 中华 民 建 实 族 的 伟 大 复 兴 有 着 重要 的促 进 作 用 。 园 文化 应 该 为 学 生 拓 校
被 全 体 师 生 员 工认 同 的 共 同文 化 观 念 、 值 观 念 、 活 观 念 价 生 等 , 一个学校本质 、 性 、 是 个 精神 面 貌 的 集 中 反 映 。 校 园 精 神 文化 又被 称 为 “ 校精 神 ” 具体 体 现 在 校 风 、 风 、 风 和 学 学 , 教 学 校 入 际 关 系 四 个 方 面 。 校 园 制 度 文 化 是 校 园 文化 的 内在 机 制. 包括 学校 的传 统 、 式 和 规 章 制 度 . 是维 系学 校 正 常 秩 仪 它 序 必 不 可 少 的 保 障 机 制 , 校 园 文化 建 设 的保 障 系统 。 只 有 是

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

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9 11 (06 0-0 1—0 0 w 92 20 )1 0l 7 0 -
On t e c n o a i n a d b i i g o h o lg a p s c lu e h o n t t n u l n ft e c l e c m u u t r o d e
jn 2o a .06 V0. . 18No 1
绿色 、 人文 、 科技 、 和谐
— —
大学校 园文化 的 内涵和建设
王冀 生
(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 北京 108) 070
【 关键词] 绿色 ; 人文 ; 科技; 和谐
【 要] 大学校 园文化 的内涵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 , 摘 大学校 园文化建设既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 白“ 大学文化”
tet k o d ct ga d n  ̄u n lns h a f u ai n u r gt e t.W i h uc elzt no o ua zt no ih re u ain i U o nr s e n i a t teq ik raiai fp p lr ai fh【 e d c t n O rc u t h o i o s o y,a b th o ac f
WANG J—h n ise g ( o eeC l r R s r n ee p et et , ei 07 0 C i ) C lg u ue e ac a dD vl m n ne Bin 10 8 ,hn l t e h o C r jg a
Ke r s ge n;h ma i t c n lg y wo d : re u n t e h o o y;h r n y; a mo y
维普资讯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与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与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与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在一定校园文化氛围中,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文化传承、艺术表现、活动交流、氛围营造等方式,培育和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发展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如下:一、内涵1.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文化传承、艺术表现、活动交流、氛围营造等方式,培育和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包容、开放、创新为方向,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共存、生动活泼、创新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

2. 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

(2)艺术表现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推进高雅艺术、繁荣文化艺术、创新艺术形式为重点,鼓励学生参与和支持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培养艺术爱好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3)活动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志愿服务等课外活动为途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氛围营造校园文化建设要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存、生动活泼、创新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通过举办讲座、论坛、展览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实践1.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坚持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心目中的大学文化内涵

我心目中的大学文化内涵

1、我心目中的大学文化内涵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并且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包括精神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环境内涵等。

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作为一所新生的技术本科院校,其大学文化内涵除应该具有一般大学的文化内涵外,还应该具有鲜明的技术文化内涵,除了已有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基本校训,“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针,还应该包括“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人本自觉,“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管理机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工于琢器,善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等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允许失败,鼓励竞争”的容人机制等内容。

作为技术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就是要致力于将这种大学文化的精神弥漫在校园之中,融入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奔腾在校友的血液里。

2、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学风、校风和教风学风:根据汉典对“学风”的定义为:一所学校的风气。

集体的品行。

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我所期待的上海电机学院的学风应该是:“教师善教,学生善学,员工善管”的浓厚而和谐氛围。

“教师善教”就是指每个教师都能够以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善学”就是指学生具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的、完全自觉的学习主动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融入和谐的学习氛围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自觉行为。

“员工善管”就是指各级管理干部和每个工勤服务人员都能够“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科学管理、科学服务,积极自觉地营造方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充分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

论大学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论大学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度体 系 以及 大学 人在 制定 、贯 彻 、执行 各 项制 度 的 实践 活 动 中形成 的关 于 大学制 度 的价值 观 念 、道德
大学 制度 的意 义恰 恰在 于 它在 日积 月 累之 中 .积 淀
了丰 富 的精神 文化 内涵 ” 2 。[ 1 元 教授认 为大学 制 潘懋 度包 括组 织机 构 、决策 机 制 、激 励 机制 、资源配 置 机制 、工作 机 制 f 括 科研 、教学 和社 会 服 务 活动 包
肖福 赘
( 北 师 范 大 学 党 委 组 织 部 ,甘 肃 兰 州 7 0 7 ) 西 3 00
摘 要 : 大 学 制度 文 化 是 指 与 大 学 精 神 相适 应 的规 章 制度 体 系 以 及 大 学人 在 制 定 、 贯 彻 、执 行 各 项 制度 的
实 践 活 动 中形 成 的 关 于 大 学 制 度 的价 值 观 念 、道 德 伦 理 、行 为 习惯 等 文 化 因 素 的 总 和 。 大 学 制 度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 大 学 制 度 文 化 强 调 大 学 制度 的 规 则 层 面 与 文 化 层 面 之 间 的 内在 一 致 性 。在 大 学 组 织 发 展 实 践 e 大 e, 学 制 度 文 化 表 现 出 人 文 性 、 规 制 性 、 多样 性和 稳定 性 的 显 著 特 征 。
的一个 子 系统 ,不但 其 非正 式 的制度 、内在 的制度 或 文化 进 化 的 规 则 与 文 化 有关 .而 且 其 正 式 的 制 度 、外在 的制 度或 设计 的制 度亦 与 文化有 关 大 学 文 化影 响 制约 着大 学制 度演 进 的全过 程 .大学 制度
也 总 是不 断反 映着 大学 文化 的演 进 .同时亦 不断 建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_大学精神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

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

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

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

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

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

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

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思考
文 化 深 刻 影 响着 师 生 的共 同信 念和 追求 , 从而达到教育师 生、 感化师生、 务师 生, 服 并进一步推 动社会文化建 设的 目的。 成为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建 设 的 重要 策 源 地 。
1 导 向功 能 、
学生为主体,把 整个 的校 园作 为文化 空 间,来 反映广大 学生精神 面貌 的一种 学 生 文 化 。校 园文 化 是 在 学校 育 人 环境 中, 学生为主 体 , 教师 为主 导 , 以 以 以促 进 学 生 成 长和 提 高 全 体 人 员 文 化 素 质 及 审 美 情 操 为 目标 , 全 体 师 生 员 工 在 教 由

育实践 中积淀 的最富典型意义 的校园精 神 文化 , 是一所 大学整 体面 貌 、 水平 、 特 色及 凝聚力 、 召力和 生命力的体现 。 感 二 、 园 文 化 的 功 能 校 高等学校 是传播知识、 究学 问、 研 促 进 科 技 创 新 、 养 专 门 人才 的 地 方 , 时 , 培 同 也 是 产 生和 发 展 高 品 味 文化 的场 所 。 园 校

且 对 形 成 其 良好 的 思 想 品质 、 活 习惯 生 起 到 积 极 作 用 。 用 美 好 的 大 自然 和 人 工 的 校 园布 局 来 陶 冶 学 生 情 操 ,塑 造 美 的 心 灵 , 我 国 古 亦 有 之 。 我 国 古 代 书 院 在 如 的 设 置 就 非 常 讲 究 “ 山 水 以悦 人 性 , 借 假 湖 水 以静心情 ” 前 苏联 教育家 苏霍姆 。
规 、 学 校 管理 体 制 及 其 规 章 制 度 、组 织 机 构 及 其 运 行 机 制 、 特 定 的 行 为 规 范 等 。 校 园制 度 文 化 从 根 本 上 决 定 着 大 学 的 正 常 运 行 和 创 新 发 展 , 师 生 员 工 的 使

校园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

校园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

2015年10月下半月刊现代教育管理校园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胡郑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历来都是从精神层面研究,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本文从校园文化资源的定义、类别出发,以北京大学为例,探讨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模式。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一)校园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校园文化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肯定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主体的知识文化部分、校园主流思想、积极的校园文艺文体活动和自身特有的文化内容;其次,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校园景观,不论是校园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以有形的形式表达无形的文化和校园的灵魂;最后,校园文化要形成特有的文化魅力,则需要“文化意味”与“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形式。

所以,人为的规划与创造可以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

综上,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校园在自发或人为规划与引导中,形成的以校园景观为主要载体,以校园生命力为发展主线,以一切与校园有关的人文精神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式。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从校园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生命时间内不断塑造积淀下来的客观文化。

校园文化有稳定部分的文化内容,也有变化不断发展的部分,那么现有的校园文化对后续的文化内容提供着可贵的土壤。

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上来看,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层次、杰出的校友、政府关注程度等宏观上构成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成为校园文化的第一实力。

从校园文化营造的氛围上来看,校园自身文化氛围,如学风,对在校的学生来说,既是无形也是无价的,客观的文化约束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校园文化对校园工作人员的影响上来看,校园文化会影响其归宿感和工作激情,以及在此种文化氛围内的创作力和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上,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与壮大。

二、校园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类别(一)校园文化资源的定义校园文化资源是指在校园这个特殊领域内产生的能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内容,是人们从事关于校园文化生活和生产的前提和准备。

略论大学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建设

略论大学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建设

6 80 ) 13 7
文化交 融 、 人才荟萃 的地方 。大学文化主体人群文化层次较 高 , 思 想敏锐深 刻 , 信息来源广泛 , 大学文 化很好地发挥着输送 文化先 使 锋典 范的辐射 功能 , 使其能在合理 的文化支点上 , 对社会文 化保持 种超前 的态势 。大学所 创造 的思想 、 理论及科 技成果 和其他 文 化成果 , 成为一种具有导 向性的社会大文化的子系统 , 对整个社 会 的发 展 具 有 超 前 导 向性 。
如学校 的学科专业条 件、 师资 、 建筑 、 教学设 施设 备等 。这 些 以物 质形态存 在 的文化设 施 , 以其独特 的校 园风格和文化 内涵影 响着 师生员工 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 是大学文化 的基础 。
环境文化是 大学供给师生学习生活 的 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 的 统一 。它是师生赖 以学习生活 的条件 , 陶冶师生情操 的隐性课程 ,
1 时代性 。大学文 化是 历史性和时代性 的有机 统一。大学文 、 化既是一种历史 沉淀 , 又是一 个创 造培育 的过程 。大学文 化源 于 大学 的发展史 , 它在传承大学绵延 不绝 的优秀文化传统 的基础 上 , 随着 时代 的变迁不 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大学文化作 为社 会的一种
略论大学文化的内涵 、 特点及其建设
高永 蓉
( 中国民航 飞行 学院继 续教 育学院
【 摘 要】 大学文化是大学物质、 制度、 精神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具有鲜
明的 时代 特点 。积 极开展 和谐 大学 文化 建 设 活 动 , 推 动 和 谐校 园建 对 设 , 进 大 学功 能发 挥 具有 重要 意义 。 促
三 、 学 文 化 的建 设 大
大 学文 化以润物无声 的形式 成为青 年学生 的精神家 园 , 为 成 和谐大 学的“ 根与魂” 。为建设和谐 的大学文 化 , 更好 的实 现大学 在 和谐 校园乃 至和谐社会 中的功能与作用 , 需要从 以下几个 方面

大学文化的内涵及相关因素研究

大学文化的内涵及相关因素研究
正 是 由于 大 学 文 化 的这 种 人 为 的 自主 性 ,才 大 大 增 加
了 其 大 学 文 化 形 成 和发 展 过程 中 的 可 控 因 素 ,从 而 使 得 学 校 可 以通 过 舆 论 宣 传 、纪 律 约束 、教 育 灌 输 、环
境 熏 陶 等 手 段 ,把 大 学 文化 的 建设 控 制 在 能 充 分 体 现 学 校 特 色 并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展 的 方 向 上 ,最 终 实 现 大
质 形 态 , 一 批 高 水 平 、 结 构 合 理 、特 色 鲜 明 的 课 程 和
观 属性 。 高 等 学 校 作 为 ~ 级 教 育机 构 ,是 国 家 为 提 高 国 民 素质 、培 养 适 应 并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所 需 要 的 创新 型 人 才 而设 立 的 专 门场 所 ,这 决 定 了其 校 园 内 的 一 切 活 动 都在一 定程度上 体现 了国家的意 志和社会 的需求 ,
二 、大 学 文化 的 特征
( ) 客 观 性 和 自主 性 一
大 学 文化 的 概念 有 广 义 和 狭 义 之 分 。 狭 义 的大 学 文化 概 念 主要 偏 重 于 精 神 文 化 层 面 ,有 时 又 与 大 学 理
念 、大 学 理想 、大学 精 神 等 概 念 互 用 。广 义 的 大 学 文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
大 学文 化 的 内涵及 相 关 因素 研 究 木
肖 谦
【 摘 要】就 大 学文 化 的研 究 而 言 , 当始 于 文化 的 概 念 解 析 ,以确 定 大 学文 化 的 基 本 内涵 。 大 学 文 化研 究也 必 须 以文 化 研 究 的 整 体 为依 托 ,提 出大 学 文 化 自身 比较 确 定 的概 念 ,并 以 此 对 其特 征 、功 能 、建构 原 则 等相 关 性 因素 进 一 步展 开 更 深层 次的研 究 。

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得内涵大学文化就是由大学历届师生共同创造得文化成果。

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得内容。

精神文化就是大学文化得核心,它由大学得学科特色与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得品格、气质与创造力共同孕育,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得个性、办学理念与精神追求。

制度文化就是大学文化得基础,它包括大学得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岗位职责、校风学风等。

行为文化就是指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形成得文化,它就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得动态体现。

形象文化就是大学文化得外部表现形式,它体现了学校得文化品位与格调,反映着师生员工与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学与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等得整体评价。

大学文化建设内容得内在逻辑就是从无形到有形、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形态。

如果将各文化要素之间得关系瞧作同心圆得各个层次,那么,精神文化处于同心圆得核心,其次就是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最外层就是形象文化。

处于核心位置得精神文化对外层得文化要素具有指导与辐射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得思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得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得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应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得总体规划之中,发动师生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全校共同参与得格局。

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得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继承与创新得关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得大学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

只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才能获得丰厚得精神资源。

同时,推进文化创新就是现代大学得崇高使命。

如果现代大学仅仅就是传承文化而不能创新文化,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得要求,无法发挥新知识、新技术“孵化器”得功能。

要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使人们既能瞧到学校发展得历史轨迹与优良传统,又能瞧到学校得现实追求与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得两个车轮,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摘要:大学文化是高校的精髓和灵魂。

对刚刚起步的民办高校而言,其大学文化具有发展的特殊性。

本文围绕民办高校的特点,就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进行了分析,旨在发挥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竞争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内涵;途径一、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关于大学文化的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十分明确并为广泛认同的界定。

综合各家观点,大学文化应包含如下含义:第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而不是以其他社会单位和教育单位为载体形成的文化:第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一届一届的师生;第三,大学文化是传承、创造的结果。

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

笔者认为。

大学文化就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的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

广义的大学文化分为4个部分。

即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和大学精神文化。

其中。

大学精神文化是整个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

卓越的大学往往具有卓越的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影响力是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气质。

这是一流大学所特有的。

大学与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同的是,它聚集了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具有追求社会真理与现实,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特殊作用,因而会形成独特的氛围。

大学不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是它的文化和精神存在。

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

高校间的竞争突破了层次、类型甚至是空问的界限。

已经从单一的生源竞争发展为对多种办学资源的竞争。

在这样的竞争中,什么样的高校更具吸引力?这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人才质量、社会声誉;另一方面将取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

试论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性

试论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性

试论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性摘要:校训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集中体现,是师生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最能反映大学办学传统和理念特色。

深入研究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掌握其特点,再加以宣传、引导和发扬,对于培养造就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特性大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与旗帜,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解读大学校训,全面、充分地认识校训的内涵及其特性,是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1.校训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校训?通俗的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或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代师生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其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中国初版《辞海》对于校训做出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如文献综述提到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校训的含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各表述并不完全尽然,但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笔者通过对中外281所大学的校训进行整理、学习、分析和解读,将校训的概念归纳为: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精炼文字概括,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集中体现了大学精神,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和作用。

2.校训的文化内涵(1)从校训的属性来分析一般来说,人们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浅层面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中层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等),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思维模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文化的内涵大学文化是由大学历届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

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由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和创造力共同孕育,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个性、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大学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岗位职责、校风学风等。

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

形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它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反映着师生员工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学与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等的整体评价。

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无形到有形、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形态。

如果将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看作同心圆的各个层次,那么,精神文化处于同心圆的核心,其次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最外层是形象文化。

处于核心位置的精神文化对外层的文化要素具有指导和辐射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应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发动师生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全校共同参与的格局。

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

只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

同时,推进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

如果现代大学仅仅是传承文化而不能创新文化,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新知识、新技术“孵化器”的功能。

要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使人们既能看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优良传统,又能看到学校的现实追求和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两个车轮,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开放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又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

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

大学应以开放的胸怀去面对其他文化形态,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批判性和选择性,注意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共性即大学文化的一般内容和特点,个性则体现为每所大学自身的文化特色。

大学文化体现于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这些内容具有普适性。

但由于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专业、知识沉淀等不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模式和风格、气质,因而大学文化又有差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和特色是大学的生命。

高校应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够反映自身独有精神和文化特质、富有生机活力的个性文化。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地位条件作用论文摘要:大学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导向育人、宣传育人、教育育人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校园文化一方面反映大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它体现的是在学校这一独特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的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文化设施的总和。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师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主要内容,逐渐形成一种能全面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文化传统、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的校容、校貌。

二、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物质文化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宽敞、明净的馆舍、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及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馆员的职业道德的确立、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环境设施的建设,来规范、培养大学生的品行;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最深层次文化。

大学生在馆员的热情引导下阅读丰富的馆藏文献,是通过开展优质的服务和人文关怀来实现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三、大学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条件1.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的交流中心,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聚集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使得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品种多样,除了珍藏着古今中外的科学文献,还添充了音像、机读文献及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为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大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馆要不断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涵盖面,另一方面要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杜绝不健康的书籍和网站。

同时,还要提高馆员自身的素质,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献资源。

2.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场所,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它对学生教育的灵活性、主动性、全面性及可选择性的优势,利用校园文化这个为大学生展示、表现、提高、发展自我的舞台,配合学生会、团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辩论赛、国庆征文、卡拉OK歌曲比赛、集体舞、联欢会、摄影展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习和应用融为一体;把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参加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和才悦并由此产生自信、产生激情,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3.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

高尔基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促人奋进。

”大学图书馆是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馆内环境典雅、资料丰富、设备先进、借、阅、藏合一的管理模式,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方式,充满了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又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

图书馆员关爱读者,甘愿默默无闻,做人梯、做蜡烛、做春蚕;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服务为学生铺垫出一条成才之路,要经常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文化,开展学术导航活动,活跃大学校园的学术气氛,使学生深深地被这种特有的学术文化氛围所感染,内心受到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熏陶。

这种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真正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四、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塑造“四有”新人的第二课堂,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应主动配合高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图书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优雅的学习环境、丰富的馆藏、网络资源以及现代化的计算机仪器设备,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们深受健康、高尚的文化气息熏陶,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

1.导向育人的作用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上各种观点、思想、理论也会在高校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时尚话题的影响,他们没有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政治上的鉴别力和坚定性,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导向、获取知识能力的导向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导向等几方面的工作,开展新书通告、读者导购、名人赠书、网上书店,开展导读导购活动,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课外书籍,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并向大学生开设“图书基础知识”、“文献检索”讲座,使学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汲取知识。

引导大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校园风气,有利于大学生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宣传育人的作用大学图书馆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场所。

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场所、技术、环境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定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大学生辩论赛,通过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和每个重大纪念日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革命先烈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大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也是自身思想受到影响和熏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知识视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在向成人过渡中,自身生理上相对成熟,心理上逐渐成熟,思想活跃,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矛盾多、困惑多,所以,图书馆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主动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对他们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帮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启发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去领略中国古老文化的思想美、形式美、意境美、形象美,在美的艺术世界里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思想道德的完美、人格的升华,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把图书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图书馆在拥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备、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同时,还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馆员,他们将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鼓舞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感化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