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最近几年,在深化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增长、克服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人们的眼光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民间投资,扩大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进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也日益提上了政策研讨的日程;而加入WTO、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前景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如何“对内开放”问题的讨论。
的确,在这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改善资源配置进展民间金融,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扩大民间投资、增加就业的需要,更重要地,它是ZG经济进一步健康进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进展、健全的需要。
在我们的经济中,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利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也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
而国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不到30%。
这种情况的后果,自然是一方面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大量的坏账,而另一方面则是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制约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进展,也制约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进展。
纠正资源配置的上述扭曲,显然是当前ZG经济改革和进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进展市场竞争与改善市场治理进展民间金融,也有利于进展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对竞争的治理。
过去20年ZG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进展和它们带来的竞争机制。
但是,过去我们积极在制造业进展民营经济,引入市场竞争的同时,却忽视了在金融市场上进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竞争,致使在金融领域内仍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竞争严峻不足。
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展,也不利于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治理的进展与成熟。
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市场的治理水平,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展开而逐步提高的,治理者只能随着被治理者的成长而成长;只有市场竞争主体进展了、竞争存在了、展开了,治理者才会知道问题会出在什么地方,应该管什么、怎么管。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论文
浅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摘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最的支柱性产业,是一个投资巨大、回收缓慢、回报丰厚、具有风险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描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集中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风险防范1 我国房地产风险现状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使得房地产投资的市场风险和融资信用风险集中于商业银行。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资金链中,商业银行基本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
通过信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各种形式的信贷资金集中,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间接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土地储备制度不完善,土地储备贷款存在隐必风险。
在目前我国土地储备制度下,土地被政府部门高度垄断。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土地收益的考虑,往往希望获得较高的土地溢价。
由于各地城市开发和改造的盘子都非常大,而且土地资产价值往往很高,因此,土地购置的融资要求十分巨大,而土地收购和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还款则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
这就增加了土地购置与开发贷款的隐含风险。
事实上,从目前情况看,在很多地方,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使土地储备动作机构的贷款利息负担十分沉重,地方政府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包袱。
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可能存在违约风险。
商业银行普遍把个人购房贷款看成优良资产而不遗余力地大力发燕尾服。
依照国际惯例,个人房贷的风险显露期通常为3--8年。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也难以对贷款人的贷款行为和资信善进行充分严格的调查监控。
商业银行也难以对贷款人的贷款行为和资信善进行充分严格的调查监控。
而且,未来房价的波动和利率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拖欠还款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经营行为本身不理性、不规范等问题。
由于商业银行普遍把房地产信贷作为一种“优良资金”大力发展”,在经营业务上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
课题研究论文: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形成的理论研究
92310 金融研究论文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形成的理论研究一、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理论概述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与经典资产组合理论中的系统性风险不同,后者又称市场风险,是指由共同因素引起的,不能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而消除的风险。
而对于前者至今仍缺乏统一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大致定义系统性风险为单个金融机构的活动或者局部冲击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与程度。
学术界的定义各有侧重,一些学者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金融部门发生危机和对实体经济的溢出风险。
也有学者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指受共同事件冲击或者传染过程影响导致大批金融机构破产的状态。
Cummins&Weiss强调系统性风险对实体经济以及消费者信心的影响,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指引发大部分金融体系的经济价值损失和信心丧失的事件,该事件冲击的严重程度能以一个很高的概率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点给出了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以上定义虽有差异,但反映出系统性风险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在金融体系内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会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构成影响;二是负外部性较强,会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定义虽然能够增进人们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理解和把握,但分析视角基本上都拘泥于金融体系内部,还不充分。
从广义角度来看,系统性风险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体系内部产生,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高度关联的现实环境中,实体经济的失衡最终将反映为金融体系的财务问题,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温床。
从全局和长期的视角来看,经济各部门的失衡抑或财务质量恶化最后都会通过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联系纽带传导到金融市场,从而诱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综上所述,金融监管应该具备更为宽泛的宏观视角,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全局角度来考量经济体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也即系统性风险不仅是指金融体系内部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更涵盖由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或者结构变化而蕴含的金融部门潜在系统性风险!唯有从系统性风险的广义视角,金融监管才能具备前瞻性与有效性,防患于未然。
金融风险测度理论发展及评价论文
金融风险测度理论发展及评价论文金融风险测度理论发展及评价引言: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损失或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重视的一个领域。
金融风险的测度理论的发展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分三个部分对金融风险测度理论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金融风险测度理论的发展历程1.1 传统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传统金融风险测度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协方差等。
1966年,Markowitz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将收益和风险相结合,为金融风险的测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
然而,传统方法忽视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非线性和偏态分布特性,同时对极端事件的测度也不准确,因此不足以适用于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
1.2 风险价值理论1994年,风险价值理论(Value at Risk,VaR)的提出,使风险测度理论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VaR用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测度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金额,是一种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度量风险的方法。
VaR的优势在于可以将风险测度转化为金融市场的收益分布,且能够解决传统方法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问题。
VaR的推广也促使了一系列的风险度量方法的出现,如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R),不对称风险价值(Semi-deviation),尾部风险价值(Tail Risk Value)等。
1.3 风险评估模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评估模型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如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测度模型(Extreme Value Theory,EVT)通过极值分布对极端事件进行建模,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风险测度。
此外,还有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风险测度方法,如VAR-GARCH模型,通过考虑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来测度风险。
二、金融风险测度理论的评价2.1 优点金融风险测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一种量化风险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风险。
VaR等方法的引入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暴露,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寻求创新发展。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信息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因此信息安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泄露、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客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环境,因此市场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市场竞争、市场监管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波动、金融机构经营困难等严重后果,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赖于信用体系,因此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风险控制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资金损失、客户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金融风险方面论文
金融风险方面论文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从金融业诞生的那一天起,金融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无论金融风险的形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内容扩大了多少,我们对它了解程度的多少都将决定我们对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小,也将进一步决定金融业能否稳定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处于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弱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都为国际游资有机可乘,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市场风险一、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分析1.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1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
主要是指来自于国际游资和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看到,一国经济全面开放会引起国际上一些投机资本的进入,时刻受到威胁,管理不当就会引起金融灾难。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我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于其他国家的金融风险冲击。
2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央行不断加息,利率风险加大。
受到国际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和国内食品供应短缺,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央行为了控制物价,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连续加息,已经使得利率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利率风险不断加大,使央行监管压力增大。
2.金融体系内部的金融风险1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质量下降。
在当前形式下,随着资本证券化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金融资产充当抵押物进行放贷,一旦充当抵押物的资产出现贬值或变现难得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面临着信贷资产恶化的情形。
2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和推出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当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使得自身信贷资产出现不能按时偿还的风险时,资产的质量不断下降,最终变成呆账坏账市场风险,和大量不良资产。
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为了继续保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金融管理当局指正充当最后的埋单者,长此以往,银行等金融机构便会形成对风险管理漠不关心,放松日常的经营管理,出现道德风险。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在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风险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概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规避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金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类型。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损失,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多样化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止损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极端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全面覆盖各种风险。
2. 风险管理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涌现。
比如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风险,降低损失。
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
三、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热点1.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
如何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2. 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献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讨了监管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也有研究关注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
3. 金融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比如,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度量模型和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论文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论文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风险的识别、监测与预警成为了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
本论文旨在研究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探讨其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金融市场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然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金融风险无处不在。
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如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使得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我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金融风险的挑战。
因此,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的构建1.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识别是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的第一步。
金融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对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的识别。
在实践中,可通过风险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如风险暴露、风险敏感度、风险敞口等。
2.金融风险监测金融风险监测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监测机制,对各类金融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
监测手段包括数据分析、统计模型、舆情监测等。
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关注,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3.金融风险预警金融风险预警是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的关键。
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识别和监测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预警指标体系可包括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宏观经济指标。
金融机构还需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三、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分析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建立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能够更加敏锐地识别和应对金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优化资源配置。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有助于金融机构合理安排资本和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管理,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毕业论文)(Word最新版)
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毕业论文)通过整理的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毕业论文)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当前金融改革风险与防范策略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
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
一、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改革和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现代金融改革包括放开国家对外汇的管制、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纷纷上市、放宽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政策等等,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多样化的。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
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
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
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
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及应对论文(10篇)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及应对论文(10篇)第一篇: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控制分析摘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业风险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金融会计风险就是其中一种。
近年来发生的金融违规犯罪案件基本都离不开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因此,探讨和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控制意义重大。
本文分析探讨了金融会计风险有哪些具体形式,并提出了金融会计风险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控制一、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一)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所发挥的作用是真实、可靠地反映出资金的运用情况,银行机构的运作、经营状况如何都能通过会计信息体现出来,如果核算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金融业的业务处理要求,则都有可能会产生会计风险。
有些银行在利益驱使下,有时候会故意采用违规操作、任意调整收支科目、会计信息资料作假等手段来掩盖真实的业务经营状况,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外界对银行经营状况出现误读。
(二)会计监势风险会计监督的目的是督促会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高效性,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主要表现在一些会计人员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而导致会计信息发生差错;会计岗位的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衡的作用;缺乏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缺乏权力牵制监督机制。
在这种内控弱化情况下,有些银行出于利益驱使,出现超规定限额发放贷款、会计科目不规范、对发放的贷款记在内部往来科目上,将一些资金进行账外放贷,没有放在账内核算,也即是相当于私设小金库,甚至有些银行机构拆借操作违反规定。
(三)会计结算风险金融行业的结算管理工作复杂性很强,而且规范机制不完善,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凭证、结算渠道等手段和方式对资金进行套取、侵吞、挪用,这就产生了结算风险,结算风险一旦发生,涉及到的金额巨大,损害和影响极大,是危害金融体系的主要会计风险。
处理结算票据是银行会计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结算票据种类有现金资产、凭证、有价单证等等,若在结算过程中发生差错就会给金融企业带来资产损失。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浅析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浅析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本篇金融管理毕业论文着重阐述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至关重要,而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和化解又是动态依存的,经过两者的多重重复博弈之后,其结果等于总体上的金融发展收益加上可控制或可忍受的风险水平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金融创新。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浅析一:金融创新的时代背景和现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是继农业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金融创新是各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旨在摆脱金融压抑的金融创新浪潮,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其动因与金融产品虽然有所变化,但金融创新的过程却一直没有停止。
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导致金融深化和发展。
回顾1990年以来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有两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创新性金融制度变迁的频率明显加快,如从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到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再到二板市场的出台,其所经历的改革周期越来越短。
二是强调体制内部金融风险的化解,在妥当处理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资金供求关系的同时,如何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存在的,因而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创新是诱发金融风险的主要潜在因素和现实原因。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浅析二: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
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
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
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
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管理thldl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银行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目录引言 (2)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现状 (2)(一)金融体系透明度不高,信用体制不健全 (2)(二)潜伏着信贷投放过快新的金融风险 (2)(三)银行业呆坏账水平居高难下 (2)(四)金融体系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过于紧密 (3)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 (3)(一)信用风险 (4)(二)财务风险 (4)(三)流动性风险 (4)(四)市场风险 (4)(五)犯罪风险 (4)三、我国金融风险的演变 (5)(一)房地产信贷的风险逐年升高 (5)(二)金融体系内风险正向银行集中,呆账坏账风险将长期存在并进一步升高 (5)(三)特殊国情背景下的金融风险仍将长期存在 (5)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6)(一)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6)(二)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6)(三)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6)(四)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7)(五)道德风险防范措施 (7)结语 (9)参考文献 (9)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然而经常账户和资本的双顺差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的大量外资,使得央行不得不一再提高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行对冲。
在增加的这部分贷款里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加,大部分贷款流向了基本建设和大型工程和。
最近几年,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存在的资产质量问题被掩盖起来。
一些融资能力、抵抗风险能力较差、呆坏账比例已经偏高的中小银行,很容易陷入到流动性不足的困境中去。
[关键词] :金融风险竞争商业银行防范对策随着中国经济速度的放缓,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大,这些风险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同时也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商业银行的风险除了人们看到的以外,还有一些比隐蔽的人们不知道的风险存在。
如何把握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对稳定国民经济,维护金融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现状(一)金融体系透明度不高,信用体制不健全我国自2002年就颁布了有关银行业新的信息披露准则,2004年以后所有银行都要报送按五级标准划分的贷款,使行业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得到提高。
论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论文
论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论文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金融风险管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国际合作与监管以及数据科技与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金融风险管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首先,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金融风险管理不断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金融风险管理主要依靠经验和直觉,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
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兴起,金融风险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
例如,大量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组合和多元化来降低的。
因此,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注重通过敞口和多元化来降低风险。
其次,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主要使用保险和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来对冲风险。
然而,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金融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第三,国际合作与监管也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金融风险管理与国际金融市场密切相关,所以国际合作与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机构加强了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措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此外,国际合作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来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数据科技与金融风险管理的结合也是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识别和管理风险。
例如,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和风险暴露,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预警。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金融风险是指任何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是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为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必不可少。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金融风险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篇一金融风险管理浅析摘要: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们对金融风险管理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从分类、目标、现状、对策等方面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分类;目标;现状;对策一、风险管理内涵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是指任何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是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风险管理涉及组织内所有层面的活动,从企业总体的活动到各业务部门的活动,到个业务流程等等,都有风险管理的参与。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在金融机构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和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的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规避、化解风险,获得最佳效益的金融活动。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分类按照金融风险的对象来划分,它包括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期货投资风险管理等等。
按照金融风险的成因来划分,有客观金融风险管理与主观金融风险管理。
按照金融风险波及的范围来划分,有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与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按照金融风险的承担主体来划分,则包括国家金融风险管理和经济实体金融风险管理。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在识别与衡量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货币资金筹集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目标。
四、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现状(一)资本市场信息不透明如果信息不够透明,将会造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重大事件信息严重失真、内幕交易频繁,这些伴随着宏观信息的不确定性引发市场混乱并有可能会造成市场的急剧震荡。
(二)资本市场不够完善规范,投机气氛浓厚由于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具有控股性质以至于他们能够较容易地对股市供求关系进行控制,加之市场运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机构或个人投机心理严重,这些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市场的价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而整个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和剧烈震荡在所难免。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毕业论文全文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论金融风险及其特点:帖宝红论文提要: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重心逐步从贸易市场一体化向金融市场一体化转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围不断扩大。
金融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同时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国体制性金融风险、经营性风险的冲击。
所以,积极防御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完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过硬的监管队伍也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最大课题。
关键词:金融风险银行风险风险预测风险防风险监管1991年1月,同志在视察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道出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至关重要性。
我国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证明: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是催化剂,全国13万亿人民币的金融资产是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是经济运行的黏合剂。
金融业是高利润的行业,但同时又是高风险的行业。
巨额资金在国外的迅速流动、政治经济和市场的变幻、金融监管和调控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世界性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及衍生工具随着科技进步迅速席卷全球,使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因金融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金融风险的挑战。
从墨西哥的比索危机、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被逐出美国,特别是余波未平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我国发展银行停业整顿、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全国围的农村信用社和合作基金的支付危机、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越积越多……都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给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是严峻的。
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才能保障广大客户的利益,才能推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特点金融风险,是从事金融和与金融有关的活动存在的一种经济危险。
银行取不出钱,发生挤兑甚至倒闭,是最典型的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及防范对策论文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及防范对策论文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及防范对策摘要: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之而来的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风险点,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为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一、引言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论文旨在对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表现(一)负债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负债,特别是企业负债。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借债来建设房地产项目,但由于市场供给过剩,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企业负债不断上升,一旦市场崩溃,将对金融系统产生较大冲击。
(二)信贷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投放过于密集,部分地方银行的资金相对较紧张,对于高风险的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大量贷款,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此外,一些非法金融机构也加入到房地产金融市场中,为购房者和开发商提供高额甚至是高利贷,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三)资产负债风险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多资产负债问题,特别是开发商的资产负债问题。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存在着过度融资、过度杠杆等问题,一旦金融市场出现变动,开发商有可能无法偿还巨额的负债,从而引发金融风险。
三、防范对策(一)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避免过度扩张和过度投资,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保护购房者和投资者的权益。
金融机构论文16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
金融机构论文16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金融机构论文摘要: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体系必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如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下级员工掌握着银行资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又无需承担财产风险,所以,他们常利用职务之便,独立作案、相互串通或内外勾结作案,为个人牟取利益。
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和防范公司治理风险,要通过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推进公司治理评价和治理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关键词金融机构论文金融机构金融论文金融金融机构论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关键词】分析,对策,选择,现状,风险,金融机构,治理,中国,内部人控制表现为经营层决定金融机构的发展、经营、分配等重大决策,还会出现个人独断、短期化的经营行为、过分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收入过快、福利待遇改善幅度大等现象。
又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致使各种金融案件屡屡发生。
如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下级行员工事实上掌握着银行资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又无需承担财产风险,所以,他们常利用职务之便,独立作案、相互串通或内外勾结作案,为个人牟取利益。
2007年银监会对2006年的银行业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案件查处的情况通报结果是:2006年银行业共发生商业贿赂案件113件,涉案金额2608万元,涉案人员164人。
(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犯罪,如资金诈骗、贪污受贿等非法活动,存在着严重的犯罪风险和信用风险。
而我国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很陈旧,不能适应复杂的风险环境。
表现为:金融机构对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不到位,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体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不充分等。
在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先进银行[3](P38)。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4篇)-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4篇)-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十分迅速。
与其他所有金融创新活动一样,互联网金融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是保障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良性、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动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洗牌变革,有专家指出,互联网金融模式会在未来20年成为主流。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其特征一是法律监管与保障的缺乏。
当前我国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的规制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领域,由于无法涵盖互联网金融的众多方面,更无法贴合互联网金融的独有特性,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法律冲突。
如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企业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规范。
互联网金融企业极易游走于法律盲区和监管漏洞之间,进行非法经营,甚至出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现象,累积了不少风险。
网民在借助互联网提供或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将面临法律缺失和法律冲突的风险,容易陷入法律盲区的纠纷之中,不仅增加了交易费用,还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edit Metrics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度量,显得尤为重要。
Credit Metrics模型就是综合运用数学手段、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成功典范,若借鉴该方法并恰当运用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则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因此,本文从对Credit Metrics方法的介绍并对于该方法用于我国商行信用分风险度量做出应用的分析,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商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Credit Metrics模型;信用风险;应用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Credit Metrics Model to CreditRisk Measur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 measure credit risk i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Credit Metrics model is the successful exemplar which apply mathematics method、statistics and compute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dates. If we can use this method for reference and felicitously in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i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ur risk management level will be improved greatly. So in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Credit Metrics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redit Metrics model to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o enrich the credit risk measurement.Key words:Credit Metrics model, credit risk, application一、Credit Metrics模型的介绍Credit Metrics模型是J.P摩根1997年4月推出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主导思想与1994年推出的量化市场风险的Risk Metrics一样,都是通过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 )来衡量风险的一种计量方法。
自从Credit Metrics在J.P.摩根问世以来,它采用的在险值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己经成为信用风险计算领域最为主流的方法之一。
根据Credit Metrics 模型,贷款的市值直接受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情况的影响,即使是借款人并未违约,只要信用等级降低,信用资产的价值也相应降低,这样合理反映了信用资产在违约发生前其价值潜在的损失状况。
这种方法被称之为盯市法。
Credit Metrics模型主要应用于对债券或贷款的信用风险度量,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单一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在险价值和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
其基础是:在一个既定的期限内(通常是1年)估计一项贷款或者债券组合未来价值变动的分布,通过估计信用资产的违约敞口、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度量一项信用资产的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在要求的概率下,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即该项资产的在险价(VaR),从而按照VaR的值提取相应的经济资本,来覆盖和防范信用风险,计算该项贷款的定价,考核该项资产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
Credit Metrics模型的假设:(1)模型中唯一的变量是信用,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无关。
(2)信用等级是离散的,而且假定在同一信用级别中的债务人具有完全相同的转移矩阵和违约概率,实际违约率等于历史统计的平均违约率。
(3)风险期限是固定的,一般为一年。
(4)组合中违约相关性由外部模型给出。
(5)违约损失率为固定值且由模型外部给出。
Credit Metrics模型参数:一年期信用等级转移矩阵: 信用等级转移矩阵是Credit Metrics模型的关键,该模型认为信用风险不仅来自贷款人的违约,贷款人信用评级的下降也会给银行造成信用风险,并且将贷款人的信用分成七个等级,分别计算每一等级转移到其他等级的概率。
违约回收率: 回收率是指当交易对方违约或破产时,银行所能够回收的资金占整个违约资的百分比。
远期零收益曲线: 为了估计贷款在一年后的风险值,需要将贷款以一定的折现率,将贷款存续期所产生的现金流折算到年初,折现率为基准收益曲线加信用风险溢价。
二、Credit Metrics模型应用于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技术设计和模型改进。
由于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模型的技术文件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是基于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成熟的金融机构,因此,直接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必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欲提高Credit Metrics模型运用于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精确性,要对模型进行调整。
(一) 对Credit Metrics模型主要参数的改进:信用评级转移矩阵:在构建转移矩阵参数上,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或时期比较短但有大量样本数据来进行的。
由于我国在1999年才开始对银行实行五级分类,因此目前按以年为转移矩阵比较困难,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每一季度对贷款做一次分类,我们可以获得多个季度的贷款分类记录,通过巨大的客户数量,获得同一历史时期连续贷款评级数据,因此能够获得贷款在这一时期的等级转移阵[1]。
表一:我国贷款五级分类和J.P.摩根分类的对应资料来源:案例银行内部资料信用等级转移矩阵是根据每一资产当前评级状况转移到下一个信用等级的概率。
在Credit Metrics模型中,假设对任何资产,从同样的信用等级转到另一等级概率是相互独立的,根据多个时期的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不同的信用等级之间相互转化的概率。
信用等级转移矩阵都是建立在离散时间的基础上的。
估计转移矩阵概率的方法是:假设某时间段t0……..t n,均匀地经历了n次信用等级的变动,各个时点信用等级为i的企业数为A0i,A1i,...A ni, 从信用用等级i转移到j的企业数为:A1ij......A(n-1)ij, 则该时期的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为:P ij=∑A mij/∑A ni.(从m-0……n-1).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各个信用等级转移的矩阵。
根据这种方法,通过对案例银行1999—2005年7年间的企业评级数据,按照贷款级分类和J.P.摩根的分类方法,整理得到该行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如表二所示:表二:案例银行信用等级转移矩阵:远期收益率指不同期限、不同等级贷款到特定时期的收益率,对它的估计要考虑到一个市场化的利率。
国外一般作法是以短期国库券的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替代,而我国目前没有公开发行的短期国库券,但银行间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近似值,是一种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它是以债券为抵押的拆借交易利率,因此选择银行间国债利率作为短期无风险利率,对于长期的无风险利率可以用国债现货的到期收益率替代[2]。
表三: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的远期到期收益率(%)(n年后的一年)资料来源:国债网同时选取了美国公司债信用风险溢价数据,原因是我国债券市场尚不发达,无法形成完整的风险溢价曲线而选择国外市场的研究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3]。
表四:美国公司债信用风险溢价曲线(单位:100%)资料来源:Gupton,G.C.Finger and M.Bhatia CreditMetricsTM-Technical Document,1997:29-30整理得出.表五:我国计算贷款现值的折现率资料来源:由表三表四整理得出.违约回收率当贷款不断有利息流入时,可以采用信用价差以及相应的现金流测算资产价值,但是一旦违约现象发生,以后各期将没有现金流入,那也就不能用现金流贴现的方法来测算资产价值,这时候使用违约回复率来计算资产价值。
本文采用的违约损失率来自《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风险计量与资本分配》(赵先信)。
(二)改进后的Credit Metrics模型对单笔贷款信用风险度量贷款本金为100万元,贷款利率为6%,距离到期日还有5年,抵押情况为高级有担保,年初的信用评级为BBB,计算该笔贷款一年后的信用风险值。
表六:年初BBB等级贷款的评级转移概率资料来源:由案例银行内部资料整理得出年初评级为BBB级的贷款在年末转移为AAA级时,则其价值为:V AAA=6+6/(1+2.20%)+6/(1+2.51%)2+6/(1+2.95%)3+106/(1+3.39%)4=1151.8461考虑到该笔贷款抵押情况为高级有担保,信用评级为BBB级,对应表为高级轻度违约,商用或居住房地产的违约损失率,为57%,违约回收率为43%,表六为不同等级和违约状态下贷款的现值分布表。
表六:不同等级和违约时贷款的现值分布计算结果表计算贷款VaR值:均值:μ=∑Pi Vi=114.328方差:δ2=∑Pi (Vi-μ)2=15.5654标准差:δ=3.945395%置信度的VaR=2.33×3.9453=9.192599%置信度的VaR=1.65×3.9453=6.5225运用Credit Metrics模型对该笔贷款的度量结果为:该笔贷款一年后的均值为114.328万元,99%置信度下的在险价值(VaR)为6.5225万元。
这意味着,对一笔利率为6%,本金为100万元,年初的信用评级为BBB的贷款,年末的平均价值为114.328,由5%可能性会发生9.1925万元的损失,有1%的可能性会发生6.5225万元的风险。
三、Credit Metrics模型在我国应用的配套措施首先,要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尽快充实行业信息库和客户数据库,积极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提高信用等级的可操作性,有效实现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相结合。
第二,大力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完善信用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