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1)(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1)(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1)1.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各圈层的温度不同B. 各圈层的压力不同C. 各圈层的活跃程度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A. 横波、纵波都变快B. 横波、纵波都变慢C. 横波变快,纵波变慢D. 横波变慢,纵波变快3.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位于()A. 软流层B. 下地幔C. 图中③层D. 图中①层4.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A. 软流层B. 地核C. 岩石圈D. 地幔5.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 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D. 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6.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此回答6、7题。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7.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此回答6、7题。

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 地幔B. 地壳C. 内核D. 软流层8.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 AB. BC. CD. D9.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中A圈层()A. 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 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D.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10.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4年12月8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爆发,从火山口喷泻出来的熔岩和火山灰弥漫火山上空高达2 000米,对航空业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发的熔岩主要来自(D)A.外地核 B.岩石圈C.地壳 D.地幔中的软流层解析:地幔中的软流层是火山熔岩的发源地。

2.火山灰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形成(A)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生物圈解析:熔岩冷却后,形成岩石。

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D)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4.岩石圈是指(C)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解析:火山熔岩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解析:大陆地壳厚;地幔横波、纵波都能通过;外核横波消失,可能是液态;内核压力、温度最高。

读下图,完成7~8题。

7.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C)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图中显示包括了四大圈层。

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B)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解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属水圈。

9.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B)A.都明显下降B.都明显增加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解析:横波、纵波在莫霍界面附近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1~3题。

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速度加快④横波速度减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A.a3A.a+bA7()8AC9.A.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

回答11~12题。

11.该图景观体现出了的地球圈层包括()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E、F合为岩石圈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1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图依据是(3)图中明F(4)15.(1)( )A.当雄(2)A(3)前主理是。

1.B 2.C 3.A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

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千米~400千米。

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4.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

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5.A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局部 ,呈熔融状态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局部 ,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 ,内核为固态。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 D.大陆架答案:C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以下图 ,完成3~4题。

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3.B 4.B解析:第3题 ,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 ,在地幔中也可通过。

第4题 ,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 ,是古登堡界面。

读以下图 ,完成5~7题。

5.该景观图表达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 ,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 ,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 ,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5.C 6.B 7.B2019年3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答题规范训嫌学习建果评诂【基础过关】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答案A解析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由于原油主要为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时波速变慢。

3.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 .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 .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答案D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可见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A.岩石圈、地幔、地壳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答案DA .① 答案AD .④)B .温度的垂直变化D .物质温度的变化4.下图中的大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 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外部圈层构造示意图,解析 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 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结合图示A 、B 、C 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 A 为生物圈, B 为水圈, C 为岩石圈;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 的循环运动中, 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 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能力提升】8.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 D .地震时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答案 D解析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振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

1.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1.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读图回答l~2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①为平流层B.②为岩石圈C.③为上地幔顶部D.④为下地幔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7.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下图,回答8~10题。

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9.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10.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1~12题。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过关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过关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过关习题【目标要求】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

()A地壳与地幔 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生物圈、岩石圈 D水圈与大气圈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AB都可以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4古登堡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 ①②③B ①②④.②③④ D.①③④【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横波只能穿过地壳、地幔和内地核,据此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B.下地幔.外地核D.内地核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3地球上岩浆的发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软流层D.地壳下部4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太平洋 D四川盆地5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氮和氧 B气体和悬浮物氢与氦 D碳与氧6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①地表水②地下水③大气水④生物水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 D 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8下列现象与对应圈层不正确的是()A极光——大气层 B流星现象——大气层印度洋地震——岩石圈 D赤潮——水圈【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2023年5月22日3时56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28.40°N,104.83°E)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④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B.地震波在②中传播速度减慢C.④是上地幔,软流层位于其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2.D1题,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据图可知,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②③④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为地幔。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该地位于四川省,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地壳中。

第2题,①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②属于地幔,地震波在②中传播速度增大;④是下地幔,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⑤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物质相同,为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B.17千米处D.2 900千米处4.A3题,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地表传播速度为3—6千米/秒,速度较慢,为横波。

第4题,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快,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6.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6.A5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分析判断下题:【1】岩石圈的厚度: ()A.平均17千米B.大于地壳平均厚度C.小于地壳平均厚度D.约2900千米【答案】B【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层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层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层是地壳以下2900千米;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平均厚度。

选B正确。

【2】结合上图,当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轮船将出现什么现象?且与图中表示的哪种波有关()A.只上下颠簸,横波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横波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纵波D.只上下颠簸,纵波【答案】D【解析】地震发生时产生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

海底发生地震,受纵波影响,轮船上下颠簸。

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

2.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位于A.①顶部和②的全部B.②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的外部【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使得是不同的,故根据这一特点,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它们的分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故结合图中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判断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

3.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岩石B.大气C.水体D.生物【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它非常活跃,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理圈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4.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答案】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范围比地壳大,A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2X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4~5题。

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5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400千米5.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非洲东非大裂谷B.青藏高原C.吐鲁番盆地D.太平洋读下图,完成6~7题。

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当地时间202X年4月22日,智利蒙特港,卡尔布科火山口喷发,喷出的浓厚的火山灰和烟尘几公里外都能看见。

据此回答8~9题。

8.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9.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地球的圈层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圈层两个部分,外部和内部圈层共同以地心为圈层的中心,故又称为同心圈层。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得分1.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顛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

据此完成1-2题。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地核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壳2.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顛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

据此完成1-2题。

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 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3.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

如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那么:(1)(地理实践力)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2)(区域认知)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底部,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4.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如图),回答4-5题。

图中所示A、B、C分别为()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5.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如图),回答4-5题。

下列对A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是生命活动影响到的圈层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④是由生物组成的圈层⑤它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A. ①⑤B. ③④C. ④⑤D. ①②6.2019年2月10日,雪后的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银装素裹,美景如画,游客们踏着瑞雪,观赏正在逐渐消融的壶口瀑布。

(1)(区域认知)图中涉及地球的哪些圈层?(2)(综合思维)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7.如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完成7-9题。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 ③和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 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8.如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1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习题一、单选题1.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成,图中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大西洋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整个地壳B.软流层和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层D.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4.地震发生时,坐在湖中小船里的人(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5.有关地球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B.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C.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三个主要内部圈层的界面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2)题。

6.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 )A.5B.17C.33D.29007.该地可能是下列________地方( )A.东非大裂谷B.青藏高原C.南极点D.太平洋下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①B.②C.③D.①②10.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正行驶在三峡库区的游轮接受到的地震波是(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P波B.S波C.P波和S波D.接受不到二、填空题11.读“地壳与地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层,B是________层,D是________层,E+D+C是________,F+E+D+C是________。

(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的圈层组成。

A+B+C合称________。

(3)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________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_表示。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4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分层作业六地球的圈层结构(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

据图完成1~3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3.从地壳到地心 ( )A.压力越来越大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D.波速越来越快【解析】1选B,2选D,3选A。

第1题,从图中看出,③是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第2题,①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第3题,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波速先变大后变小,其中横波传递到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内核的密度较大。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由岩石组成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C.③圈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解析】4选C,5选C。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弄清各序号代表的圈层是解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为地壳,其厚度陆地比海洋厚;③为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④为外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所以不是固态物质。

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

据此完成6、7题。

6.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7.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水圈B.生物圈C.地幔D.大气圈【解析】6选B,7选C。

第6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_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_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其主要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对流运动显著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_______ 。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太阳耀斑爆发时,耀斑发射的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导致通信。

(5)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填字母)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臭氧层是在 (填字母)层。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2)递减(3)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上升(4)电离电磁波中断(5)A B【解析】(1)从A、B、C所处的高度分析,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

(2)分析A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分析,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3)B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较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又因距地面远,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4)C层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当太阳耀斑爆发时,能释放大量能量,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导致通信中断。

(5)A层大气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运动,又因含有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

【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2.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B.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平流层既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飞机飞行D.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密度减小,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低层大气中的都含有水汽、尘埃和干洁空气,而高层空气中主要是干洁空气;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高层大气中热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增加,其中的电离层与人类的通讯活动关系密切;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大气稳定,利于飞机飞行。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含参考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含参考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图L1-4-1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D.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2.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以上)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研究者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 B C D假如某宇航员准备坐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可该宇航员的宇宙飞船坏了,他要穿越地心,到星球的另一面去寻找新的飞船(假设他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5~6 题。

5.在该宇航员穿越地心前,其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6.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B.生物圈C.水圈D.大气圈图L1-4-4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A.①为岩石圈B.③为地壳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8.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甲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乙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的B.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D.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10.根据图乙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L1-4-7),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目标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答案:A解析: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答案:D解析: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不连续面D.通过卫星拍照技术获得的信息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的信息,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

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4.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答案:A解析:自地面向上,大气层可以延伸到数千千米的高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理论建模
2.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
A.地幔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3.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 A.下地幔
B.外核
C.上地幔
D.软流层
4.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C.地壳和地幔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5.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
D.贝加尔湖
6.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7.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后,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面上人总是感觉到先左右前后摇晃,然后上下颠簸
B.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C.地震波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D.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
8.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的正确叙述是
A.地壳“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B.岩石圈是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C.岩石圈为地壳的上层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9.水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中
A.最活跃的圈层
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10.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三项重大工程。

2001年8月4日,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深井”的中国内地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工,我国将用5年时间打出这口5 000米深的科研井。

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位于
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诸城地区
C.江苏省东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
11.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变式练习
一、单顷选择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C
3.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解析: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A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

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

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

答案:C
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
解析: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
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B.内地核
C.软流层D.上地幔
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但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

答案:C
二、综合题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E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是纵波。

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 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

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莫霍界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

读图时要注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