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细菌,是引起沙门氏菌属感染的病原菌。
这种细菌可以引发食物中毒和伤寒症,其中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因此,对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目前,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下是关于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传统培养分离法传统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是利用富含寡糖的培养基,如XLD、SS等,以及一些选择性供氧培养基,如亚硫酸和肉汤琼脂培养基等,将样品进行培养。
通过培养,沙门氏菌会形成典型的红色或蓝绿色菌落。
然后,从菌落中挑取纯培养物,并进行生理生化反应和田纳氏试验以确定是否为沙门氏菌。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来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血清凝集试验:利用特异性沙门氏菌抗原和患者血清,在特定条件下观察血清与抗原的凝集反应,可确定是否感染沙门氏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特异性沙门氏菌抗原或抗体和酶标记的二抗,通过检测光学密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基因或DNA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凝胶电泳分析。
PCR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
- 实时荧光PCR:使用带有荧光探针的PCR引物,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沙门氏菌的存在量。
-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上固定了沙门氏菌特异性的探针,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或DNA序列,提高检测效率。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质谱仪等仪器进行快速鉴定,甚至利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细菌溶解酶试验等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鉴别。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提供准确、快速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对于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许多动物和人类的肠道感染。
为了检验沙门氏菌的存在,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常见的方法:1.培养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需氧的微生物,在富含营养成分的寒凝琼脂或低酸性洗涤剂和生物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如VRB (XLD)琼脂、SS琼脂、MS琼脂等。
培养基可以选择均匀地涂布在平板上,也可以用于液体培养。
2.表型特征:沙门氏菌的菌落通常呈现红色或无色,个别品系可能为粉红色。
如在VRB琼脂上,沙门氏菌会变为红色或橙色。
沙门氏菌也可以产生硫化氢,导致MS琼脂呈现黑色。
3.生化特性:沙门氏菌通常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生化测试,如产生气泡的气液反应,碳源利用测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沙门氏菌的存在。
4.血清学方法:采用沉淀试验或血清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生素,以确定是否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些试验通常利用鸡血清,鸡蛋白和羊血清制备的具有特异性的血清反应。
5. 分子生物学方法:沙门氏菌的检验还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如invA基因的存在来确定沙门氏菌的存在。
6.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沙门氏菌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了解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情况,为临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检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PCR等也常被用于沙门氏菌的检验。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还可以区分不同菌株和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之,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的检验,从而帮助人们及时判断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一、培养基和试剂:1、缓冲蛋白胨水(BP):按GB4789.28中4.12规定2、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按GB4789.28中4.13规定3、四硫酸钠煌绿(TTB)增菌液:按GB4789.28中4.14、4.15规定4、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GB4789.28中4.16规定5、亚硫酸铋琼脂(BS):按GB4789.28中4. 19规定6、DHL琼脂:按GB4789.28中4. 20规定7、HE琼脂:按GB4789.28中4.21规定8、WS琼脂:按GB4789.28中4.23规定9、SS琼脂:按GB4789.28中4.22规定10、三糖铁琼脂:按GB4789.28中4.26、27规定11、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按GB4789.28中3.13规定12、尿素琼脂(Ph7.2):按GB4789.28中3.15规定13、氰化钾(KCN)培养基:按GB4789.28中3.16规定14、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按GB4789.28中3.12规定15、糖发酵管:按GB4789.28中3.2规定16、ONPC培养基:按GB4789.28中3.3规定17、半固体脂:按GB4789.28中4.30规定18、丙二酸钠培养基:按GB4789.28中3.7规定19、沙门氏菌因子血清:按26种用于初步分型;57种用于进一步分型;163种用于详细分型。
二、沙门氏菌检验程序:三、操作步骤:(一)、前增菌和增菌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各称取检样25g,加在装有255ml缓冲蛋白胨水的500ml广口瓶内。
固体食品可先应用均质器以8000~100000r/min打碎1min,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粉状食品用灭菌匙或玻棒研磨使乳化,于36±1℃培养4h(干蛋品培养18~24h)移取10ml,转种于100ml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或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内,于42℃培养18~24h。
同时,另取10ml,转种于100ml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内,于36±1℃培养18~24h.。
沙门氏菌检验
实验六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一、概述:1.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力强,具菌毛。
2.沙门氏菌需氧或兼性,10-42℃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为6.8-7.8。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污染肉类食物的几率很高。
冷冻对沙门氏菌无杀灭作用,即使在-25℃低温仍可存活10个月左右。
意义: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
在世界各国各类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常居前列。
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是各国检验机构对多种进出口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二、操作步骤:1.前增菌——第一步使食物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2.选择性增菌——在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中间,样品进一步增菌的一个步骤。
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殖,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
3.选择性平板分离——这一步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
4.生化鉴定——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5.血清学技术——对沙门氏菌属培养物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确定菌型。
主要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可先用多价血清鉴定,再用单因子血清鉴定,先有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再用不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
三、实验过程:1.前增菌将样品鸡蛋壳用灭菌棉签查拭蛋壳后,将棉签上部剪掉,下部放入前增菌培养基BPW中,5个棉签放入150mL前增液中,将制备好的预增菌液于37℃培养8-18h。
(样品液变浑浊即可)2.选择性增菌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4mL前增菌液转种于40mL TTB选择性增菌液内,于42 ℃±1 ℃培养18h-24h。
如果菌株生长过慢(TTB 培养基需现配现用,每组制备40ml增菌液,需加入816uL的碘液后再加入前增液)。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一、简介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肠道感染的细菌,也可以引起食品中毒。
它主要通过食品、饮用水和接触感染物传播。
对于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1.纳氏肠杆菌培养基法用纳氏肠杆菌培养基法检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利用富含养分的培养基,使得沙门氏菌能够在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菌落。
检验人员可以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来识别沙门氏菌的存在。
2.血液平板培养法血液平板培养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
将待测样品涂抹在富含养分的血液平板上,再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的产生。
3. PCR法PCR法是一种较为快速、敏感的检验方法。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这种方法对实验条件和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可以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检验后,需要进行有关分析。
针对检验结果,进行有关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污染,并确定污染的程度。
1. 菌落计数通过检验方法得到的菌落数可以反映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程度。
一般来说,菌落数越多,说明沙门氏菌污染越严重。
2. 菌株鉴定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可以确定其是否为沙门氏菌。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菌株的来源和特性。
3. 毒素检测有些沙门氏菌会产生毒素,对食品中的毒素进行检测,可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具有毒素产生能力的沙门氏菌。
四、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时,有一些实验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 实验室操作检验和分析工作要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保证实验室内的环境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2.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使用消毒剂对实验仪器、培养基和工作台进行处理。
3. 实验安全在进行检验和分析实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因接触致病菌而导致感染。
五、应用领域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其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分离、生化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下面是关于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培养分离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来检测。
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包括XLD培养基、SS培养基和BS培养基等。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并采用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培养。
沙门氏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红色或无色的菌落,可以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2. 生化检测生化检测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代谢产物或酶活性来进行的。
常用的生化检测方法包括气体产生试验、亚甲蓝试验和尿嘧啶酸试验等。
气体产生试验通过观察沙门氏菌在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氢气或硫化氢气体来判断其存在。
亚甲蓝试验则是通过观察沙门氏菌对亚甲蓝的还原作用来进行检测。
尿嘧啶酸试验则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产生的尿嘧啶酸来进行。
3.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对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来进行的。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凝集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在这些方法中,沙门氏菌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物或荧光产物,从而判断是否感染沙门氏菌。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序列来进行的。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等。
PCR方法可以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基因的特定片段,从而进行检测。
核酸杂交可以通过与沙门氏菌特异性探针结合,形成杂交信号来进行检测。
基因测序则可以直接检测沙门氏菌菌株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确定其身份。
总结: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分离、生化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可以提供准确鉴定和检测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沙门氏菌检验国标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
沙门氏菌检验国标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感染。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确保公众的健康,我们需要进行沙门氏菌的国标检验。
下面是一份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沙门氏菌检验的国标检验步骤和接种方式。
第一步:样品准备在进行沙门氏菌检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常见的样品包括食品、水、动物排泄物等,可能携带沙门氏菌。
样品应该收集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并采取无菌采样容器进行收集。
收集样品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并确保样品的数量足够进行检验。
第二步:样品处理样品处理的目的是将潜在的沙门氏菌分离出来,并进行后续的检测。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富集培养和选择性培养。
富集培养是将样品放入富集培养基中,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以及特定条件促使沙门氏菌生长。
选择性培养则是利用培养基中的特殊抑制剂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从而使沙门氏菌生长出来。
第三步:菌落鉴定在样品处理后,我们需要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鉴定,确认是否为沙门氏菌。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主要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来判断细菌的种类。
生理生化鉴定则是通过检测菌落对特定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分子生物学鉴定是利用特定的DNA序列来识别沙门氏菌的基因,通常使用PCR技术进行检测。
第四步:抗菌药敏试验沙门氏菌的抗菌药敏性检测是为了确定对何种抗生素具有敏感性。
通过抗菌药敏试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感染。
可以使用各种常见的抗生素盘进行试验,然后观察沙门氏菌对不同抗生素的反应。
根据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可确定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情况。
第五步:结果分析与报告最后一步是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检验报告。
检验结果要结合国家标准进行评估,确定样品是否合格。
如果样品中检测到沙门氏菌,还需要评估其数量以及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
在撰写报告时,需要详细记录样品的来源、处理方法、检验步骤和结果,以及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沙门氏菌鉴定流程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ELISA法检查等,能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1、血常规检查:感染沙门氏菌时,多数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出现偏低的情况,大儿童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出现升高的现象,该项结果可以辅助诊断沙门菌病。
2、便常规检查:感染沙门氏菌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样变或血便的情况,通过明确患者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来辅助诊断沙门菌病。
3、ELISA法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沙门菌抗原、抗体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有助于沙门菌感染的诊断。
除此之外,沙门氏菌的检测方式还包括B超检查、肥达试验等,如果自身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感染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4)三糖铁琼脂培养基中亦
含有硫代硫酸钠作为产生硫 化氢之基质,且含硫酸亚铁 作为检测此无色产物之指示 剂,经接种培养后,若微生
物有硫化氢产生,会与亚铁
离子作用生成不溶性硫化亚 铁之沉淀,进而使培养基变 黑。 培养基变黑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属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 验培养基内的反应结果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有尽有初步鉴别表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丙二酸盐试验 阳性(兰) 阴性(不变)
ONPG试验 阳性(黄) 空白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第一天 前增菌培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3)斜面碱性(红色-)底部碱性(红色-)或无变化(橘 红色):表示无糖类发酵。而蛋白质则于有氧或厌氧条件
下进行代谢产生氨,而使培养基呈碱性反应,如有氧与厌
氧均发生蛋白质分解,则斜面与底部均呈碱性反应。 为使结果准确,应于接种培养18-24小时内观察结果,以 确保糖类尚未用尽,且蛋白质分解之碱性终产物尚未产生。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 第二天 增菌培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 第三天 接种BS和沙门氏显色平板进行分 离培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沙门氏菌检验 第四天 观察分离结果、生化试验
从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和赖氨素 脱羧酶试验管及对照,并同时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 培养。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现代医学和食品安全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细菌。
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人体的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和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分离菌株和检测其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首先,从样品中分离出可疑的沙门氏菌菌株。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将样品接种在含有沙门氏菌生长所需的富营养培养基上来实现。
沙门氏菌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呈灰白色,有时带有红色或黑色。
接下来,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菌株进行鉴定和鉴别。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传统的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传统的生化试验包括对菌株进行氧化-发酵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这些试验通过检测菌株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生成来确定其是否为沙门氏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的检验中。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它可以通过扩增沙门氏菌特异基因片段来识别和检测沙门氏菌。
PCR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沙门氏菌的存在。
除了分离和鉴定菌株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原来进行沙门氏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原主要包括菌壁脂多糖(LPS)和外膜蛋白等。
通过将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通过免疫反应来检测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试验(ICA)等。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是基于沙门氏菌的特征和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通过分离菌株、鉴定和鉴别以及检测特异性抗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这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和感染。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是通过分离菌株和检测其特异性抗原来进行的。
这一检验方法结合了传统的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样品处理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的问题。
沙门氏菌的检验国标
沙门氏菌的检验国标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引起人和动物的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沙门氏菌检验国标,以确保食品和水源的安全。
沙门氏菌的检验国标是根据沙门氏菌的特性和致病机制制定的,旨在检测食品和水源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化组织(CNS)的规定,沙门氏菌的检验国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在进行沙门氏菌检验之前,需要采集样品并进行处理。
样品的采集应该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沙门氏菌的繁殖和生长,以防止结果的误判。
其次是培养基的准备和使用。
沙门氏菌的培养需要适当的培养基,以提供菌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的制备要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培养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等因素的控制,以保证沙门氏菌能够正常生长。
第三是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的培养方法主要是通过培养基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将沙门氏菌培养出来并进行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DNA序列来确定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最后是结果的解读和报告。
沙门氏菌的检验结果应该进行准确的解读,并进行相应的报告。
根据国家标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可以分为阴性和阳性。
阴性表示样品中未检测到沙门氏菌,阳性表示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在报告中,应该详细说明检测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沙门氏菌的检验国标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采集样品、准备培养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解读结果,可以有效地检测和防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各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标准,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沙门氏菌检验国标,以确保食品和水源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
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
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感染等途径传播,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我国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标准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首先,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明确了检验对象和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饮用水、环境样品等的沙门氏菌检验,包括沙门氏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方法。
针对不同的检验对象,标准中规定了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标准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样品的处理和预处理过程中,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要求,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
针对不同的样品类型,标准中还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此外,标准还对沙门氏菌的培养和鉴定方法进行了规范。
在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过程中,标准明确了培养基的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等。
在沙门氏菌的鉴定过程中,标准规定了生化试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鉴定结果的判定标准,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对沙门氏菌的定量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在定量检验过程中,标准规定了菌落计数方法和计数结果的表达方式,以及检验结果的判定标准。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质控要求和质控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沙门氏菌检验国家标准的制定为我国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不断提升沙门氏菌检验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肠炎等。
对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培养法是传统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系列专门的培养基,如XLD(Xylose Lysine Deoxycholate Agar)和SS(Salmonella Shigella Agar)等,以培养和鉴定沙门氏菌菌株。
将样品加入适当的培养基,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如形状、色素和粘度等,进一步进行鉴定。
还可以使用生化试剂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来确定菌株的身份。
分子生物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其基于沙门氏菌特有的基因序列,如invA和fliC等。
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扩增出这些目标序列,并通过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PCR等,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快速鉴定沙门氏菌,还可以检测沙门氏菌的数量和种类等重要信息。
沙门氏菌的分析主要涉及其在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存在和数量。
对于食品样品,可以通过抽样和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沙门氏菌的存在情况和数量。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高风险的食品,如家禽肉类、蛋制品和生鲜蔬菜等,进行检测。
对于环境样品,主要包括水源、污水、土壤等,可以通过采样和培养法来确定沙门氏菌的存在。
沙门氏菌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用于评估食品和环境的安全性。
通过分析沙门氏菌的数量和种类等信息,可以判断食品和环境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沙门氏菌检验国标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
沙门氏菌检验国标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食品、环境中,尤其是在沙门氏菌感染的食品中。
沙门氏菌检验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一环,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沙门氏菌检验国标的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
一、检验步骤
1.原料准备:准备待检样品,包括食品、环境样品等。
2.样品采集:采集样品时应使用一次性餐具或清洁用具,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研磨成粉末等。
4.检验样品: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含有适当浓度的试剂管中,进行沙门氏菌检验。
5.结果判断: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感染。
二、接种方式
1.沙门氏菌疫苗接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一般使用沙门氏菌疫苗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沙门氏菌的抗体和免疫记忆,从而有效地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2.样品接种:对于食品样品,可以使用沙门氏菌疫苗进行接种。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疫苗,使样品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进而进行检测以判断样品是否存在感染。
三、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前,应进行体检,确保没有患有其他疾病或感染。
2.接种疫苗后,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处理和检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发热、乏力等症状,正常现象,不应影响检测结果。
沙门氏菌检验国标的检验步骤及接种方式非常重要,可以确保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保证公众健康安全。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沙门氏菌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法是将食品样品转移到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形状、颜色及生长情况来鉴别沙门氏菌的存在。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借助PCR技术,通过特定引物扩增沙门氏菌的DNA片段,进而进行检测与鉴定。
沙门氏菌的分析主要包括对菌株的鉴定与分型。
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生理特性及生化试验等方法,确定该菌株是否为沙门氏菌。
分型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多重引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MLVA)、多重引物PCR分型(MLST)等,对沙门氏菌进行分型,进一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及流行病学相关信息。
沙门氏菌的检验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食品微生物学沙门氏菌检验方法 GB/T 4789.5-2013》等。
这些标准明确了样品的采集方法、培养条件及检测指标等,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食品安全监测中,沙门氏菌的检验通常应用于肉制品、蛋制品、禽肉及水产品等食品中。
在取样时,应注意避免污染或交叉感染,同时需确保样品代表性。
样品取回后,应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菌落生长过于旺盛,影响检验结果。
沙门氏菌的检验结果的解读需要参考相关标准。
通常来说,如果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检出数目超过规定标准,则判定为阳性,表示该样品存在沙门氏菌污染,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反之,如果检测结果未能检出沙门氏菌,则判定为阴性,表示该样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沙门氏菌的检验与分析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适的检验方法和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判断食品样品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污染,并提供科学依据来保障大众健康。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它可以引起沙门氏菌属感染。
所谓的沙门氏菌属包括两个物种:Salmonella enterica和Salmonella bongori。
这两个物种又包含了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为了检测食物或其他样本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样本收集:收集来自可疑食物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样品,如肉、蛋、奶制品、水果、蔬菜或动物粪便。
确保采集样品的方法是无菌的,以避免污染。
2.前处理: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提高沙门氏菌的检测效果。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等。
3. 培养:将样品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如XLD(Xylose Lysine Deo某ycholate Agar)或SS(Salmonella Shigella Agar)等。
这些培养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并培养Salmonella属的细菌。
4.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通常是在37℃左右,孵育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
5.形态特征观察: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沙门氏菌通常形成呈灰白色、圆形、凹陷的菌落。
6.血清型鉴定: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其血清型。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抗体和相应的血清反应,以确定菌株的亚型。
7.生化测试:对阳性菌落进行生化测试,如甲烷糖发酵试验和硫化氢产生试验,以进一步确认其鉴定。
8.PCR检测:PCR是目前常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之一、它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DNA。
9.分子的子类型分析: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或肽核酸类似程序分析(AFLP),确定沙门氏菌的亚型。
总之,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包括:样本收集、前处理、培养、孵育、形态特征观察、血清型鉴定、生化测试、PCR检测和分子的子类型分析。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并确定其类型和亚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一、引言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其检验程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疾病防控工作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沙门氏菌检验程序的流程和方法。
二、沙门氏菌检验程序的流程沙门氏菌检验程序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培养、鉴定和确认等步骤。
以下将逐一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沙门氏菌检验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验结果。
在采集样品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并在采集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外源性污染。
此外,还应注意采集样品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前处理前处理是为了提高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外消毒:对样品外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
•清洗:对样品进行充分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细菌。
•细碎:对于固体样品,可以进行细碎处理,使细菌更易于检测。
3. 培养培养是沙门氏菌检验程序中的核心步骤,主要通过培养细菌来增加其数量。
培养需要使用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培养基。
在培养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情况。
4. 鉴定和确认鉴定和确认是确定培养基上细菌是否为沙门氏菌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特征,进一步确认其身份。
三、沙门氏菌检验程序的方法沙门氏菌检验程序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1. 传统方法传统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血清学试验和生化试验等。
这些方法操作相对繁琐,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出,但其结果可靠性较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临床诊断。
•菌落计数法:通过培养菌落来计数菌落的数量,从而估计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判断出样品是否存在沙门氏菌,但无法确定具体的种属和品系。
沙门氏菌检验
3
二、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 一般无荚膜,周生鞭毛(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 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数具有菌毛。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营养琼脂上 生长良好,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圆形、 光滑、湿润。
4
3、生化特性: 大部分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酸 产气; 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发酵侧金盏花醇; 一般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不分解尿素,苯丙氨酸不脱氨; 三糖铁琼脂斜面常产生H2S。 赖氨酸脱羧一般阳性 4、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最适温度37℃, 最适pH6.8-7.8。 5、毒素特征:不产外毒素,产毒性很强的内 毒素,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16
17
5、β-半乳糖苷酶(ONPG)的测定
ONPG: 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具有半乳糖苷酶的 细菌,能使其水解,从而释放黄色的邻硝基酚
ONPG试验 左为阳性(黄) 右为阴性对照
18
四、检测方法
19
①
②
③
④ ⑤
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当前通常采用的方 法共分5个步骤: 前增菌:食品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 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 状态。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选择性)增菌: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菌, 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未经加工的食品 不必经过前增菌而直接增菌。 选择性平板分离:采用固体选择培养基,抑制非沙 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 落的识别。 生物化学筛选: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也提供了 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 血清学技术鉴定培养物菌种。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够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它会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引起污染,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一、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1. 检验样品的选择要进行沙门氏菌的检验,首先需要选择检验样品。
常见的样品包括生鲜肉类、禽类、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
2. 检验方法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法:通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并进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后的观察来进行检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实时荧光PCR、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3. 检验过程(1)样品的制备: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样品减容、均质化、稀释等。
(2)沙门氏菌的分离:将样品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相应的筛选和鉴定。
(3)菌落的计数:通过计数方法,对沙门氏菌的数量进行测定。
(4)沙门氏菌的鉴定: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鉴定,确认其种属和毒力类型。
4. 结果分析通过检验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样品是否超标、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污染等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沙门氏菌的分析意义2. 生产质量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可以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保障产品的质量。
3. 公共卫生及时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可以帮助卫生监管部门掌握食品安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公共卫生。
4. 营养健康保障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对促进人们的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沙门氏菌的预防控制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生产环节控制合理设计食品生产线,加强生产卫生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2. 原料筛选选择优质原料,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性。
3. 加工控制加强食品加工的卫生监管,保障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4. 检验监控加强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门氏菌的检验
食品学院14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
刘文敏柳基炜卫杰恒温紫君
201430520115 201430520116 201430520121 201430520122
摘要:本实验采用GB/T4789.4-2010的检测方法测定鸡场中的沙门氏菌。
通过本实验学习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了解沙门氏菌的一些生化特性;本实验先用显色培养基找出可疑菌落,再做生化试验找出可疑的典型性的沙门氏菌,再通过血清学试验最终确定是否为沙门氏菌属。
关键词:沙门氏菌接种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
前言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种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于肠道细菌科。
沙门氏菌是一个统称,泛指 2000 多种有紧密连系的细菌,包括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
虽然只有少数人因沙门氏菌而患病,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占大多数。
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1]。
国标法(GB4789.4-2010)是目前中国规定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标准检测方法,也是基层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它根据沙门氏菌的生长特点和生化特性,采取前增菌、增菌、分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5个步骤进行[2]。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仪器设备
均质器、三角烧瓶、平皿、玻璃棒、接种棒
恒温培养箱:36℃±1℃,42℃±1℃
吸管:1 mL(具 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电子天平PL602-S,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手提式不锈钢压力蒸汽灭菌锅SYQ-DSX-280B,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1.1.2试剂药品
鸡肠、靛基质试剂、沙门氏菌O和H诊断血清、API20E生化试剂盒或VITEKGNI 生化鉴定卡
1.1.3培养基
蛋白胨水(BPW)、四硫磺酸钠煌绿(TTB)、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亚硫酸铋(BS)琼脂、HE琼脂、三糖铁琼脂、蛋白胨水、尿素琼脂、氰化钾、氰化钾对照、赖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对照、甘露醇、山梨醇、β-D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培养基的制备
1.2.1.1培养基的配制步骤
蛋白胨水(BPW):称取蛋白胨10g、氯化钠5g、磷酸氢二钠9g、磷酸二氢钠1.5g、蒸馏水1000ml,将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搅混均匀,静置约 10 min,煮沸溶解,调节 pH,高压灭菌 121 ℃,15 min。
分装10瓶,每瓶90ml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高压灭菌 121 ℃,15 min灭菌冷却后至30℃,每100ml 基础培养液加碘液2ml,煌绿液1ml
1.2.1.2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1)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进行换算,称取准确分量的合成培养基粉末;
(2)加热煮沸溶解培养基时,留意锅内水位的变化,水位下降可再添加适量的水,以免水分蒸发过多,导致后面分装不够量;
(3)往试管中放小导管时,注意处理气泡。
1.2.2 沙门氏菌群检测
1.2.2.1沙门氏菌检测程序
2沙门氏菌检测操作步骤
2.1前增菌
称取 10 g(mL)样品放入盛有 90 mL BPW的无菌均质杯中,以 8 000 r/min~10 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90 mL 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
使用均质袋,可直接进行培养,于 36 ℃±1 ℃培养8 h~18h。
2.2増菌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 1 mL,转种于10mL TTB 内,于42℃±1℃培养18h~24h。
同时,另取1mL,转种于10mL SC内,于36℃±1℃培养18 h~24h。
2.3分离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HE琼脂平板。
于36℃±1℃分别培养 18 h~24 h(HE琼脂平板、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或 40h~48h(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各个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1
2.4生化试验
2.4.1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先在斜面划线,再于底层穿刺;接种针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h~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
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沙门氏菌属的反应结果见表2。
在三糖铁琼脂内斜面产酸,底层产酸,同时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的菌株可以排除。
其他的反应结果均有沙门氏菌属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氏菌属的可能。
2.4.2系列生化反应试验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
于36℃±1℃培养18 h~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按表3判定结果。
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5℃或室温至少保留24h,以备必要时复查。
2.4.3 反应序号A1: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
如尿素、KCN 和赖氨酸脱羧酶3项中有1项异常,按表4可判定为沙门氏菌,如有2项异常为非沙门氏菌。
2.4.4反应序号 A2: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沙门氏菌靛基质阳性变体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但需要结合血清学鉴定结果进行判定。
2.4.5 反应序号 A3:补做 ONPG。
ONPG 阴性为沙门氏菌,同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2.4.6 必要时按表 5进行沙门氏菌生化群的鉴别。
2.5血清学鉴定
滴一定生理盐水在载玻片靠近磨砂的一边作对照,在另外一边滴一滴血清,用灭菌后的接种环从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取一点菌种,放进血清中,然后用酒精灯将接种环灭菌冷却后,再取少量菌种放进生理盐水中。
观察血清中的的菌落是否凝结,与生理盐水中的菌落对比。
2.6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的结果,报告25 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
出沙门氏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1 沙门氏菌检测现象和结果(见表7)
表7 沙门氏菌检测现象和结果
注:+阳性,-阴性
3.1.2 实验结果分析
对照沙门氏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脱羧酸三项中有两项异常,按沙门氏菌生化鉴定表可判定结果为非沙门氏菌属。
3.1.3 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现象和结果
甘露醇和山梨醇都变成黄色,表现为阳性。
需要补做血清学鉴定试验。
3.1.4 OPNG试验现象和结果
OPNG变成深黄色,表现为阳性,为非沙门氏菌属。
3.2.1 血清学鉴定实验现象和结果
血清中的菌落没有出现凝结现象,与生理盐水中的菌落现象一样。
3.2.2 实验结果分析
血清学鉴定结果为该菌落为非沙门氏菌属。
4 实验结论与讨论
结论:综合以上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的结果,25g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属。
讨论:沙门氏菌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肠炎沙门氏菌是其中的一种,常引起鸡、鸭等禽类感染,还可引起食物中毒[5],但是实验结果显示为非沙门氏菌属,可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可信性不高,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失误(如接种环还未冷却就取种,导致菌种死亡)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实验偏差,应该重新做实验,严格按照国标再次进行试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鉴于鸡肉等畜禽产品污染沙门氏菌所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其生产加工环节
的溯源研究中。
传统的血清学方法由于存在着抗原的变异及不同种属菌间的交叉反应等,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3]。
而ERIC-PCR 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强,灵敏度高、鉴别能力强、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细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领域里强有力的工具[4]。
.
5 检验报告
报告阴性结果:25g样品中未发现沙门氏菌。
参考文献
[1]陈玲.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15,8.
[2]孙园园,赵鹏等.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
[3]朱恒文,方艳红等.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调查及ERIC-PCR 溯源[J].食品科学,2012,33(17).
[4]陈玲,张菊梅等.南方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调查及分型[J].微生物学报,2013,53(12).
[5] 王亮,张元鹏,张荣武,等.鸡源性肠炎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