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步骤,读懂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步骤,读懂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

庞溟/文

随着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美国一系列宏观数据亮起预警信号,就业市场稳健复苏的“黄金十年”也就此终结。由于疫情还在蔓延且相关数据存在滞后性,美国宏观经济遭受的冲击和就业市场面对的损失,有可能在未来数月内逐渐显现出来。

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任期内——甚至在今年2月到3月的短短一个月内——就见证了美国失业率50年来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刚刚从民主党党内总统初选中黯然退选的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也因此一再强调:“民主社会主义意味着我们的政府要竭尽所能地创造充分就业的经济。”

本文并非宏观经济研究报告,无意对美国最新劳动力市场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政策含义等进行解读与预测。但希望读者能通过下文建议的七个步骤和方法,更好地读懂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

一、了解劳工统计局就业概况报告的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会发布就业概况报告(Employment Situation Summary),公布前一个月的就业前景、经济趋势、失业与月薪数据等一系列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住户调查(household survey)与机构调查(establishment survey)两大独立的月度调查内容。住户调查主要涉及根据人口学特征列示的失业率等劳动力状况;机构调查主要包括分行业的非农业就业人口、工作时长、薪资水平等数据。

所谓住户调查,是先由美国商务部的美国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做每月当期人口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再由劳工统计局统计失业率等数据。CPS调查由覆盖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6万个家庭约11万人作为样本,以估测美国16岁以及16岁以上所有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就业状况。劳工统计局在地方政府配合下,每月抽取CPS样本的四分之一,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和邮寄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以测算失业率。

所谓机构调查,是劳工统计局与各州政府的就业机构合作进行当期就业统计(Current Employment Statistics,CES),对人口学特征数据和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汇编。每月进行的就业统计持续调查的人口约占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涵盖了大约14.2万个企业与政府单位约70万个工作地点中有工资关系的雇员,其中约40%的企业调查样本为员工人数少于20人的中小企业,以期更有效反映非农业机构的就业状况。机构调查的公布时间比当期住户调查的公布时间晚一周。

住户调查更侧重于对就业和失业人口的具体人口特征进行分析,而机构调查则更加注重分析各行业的就业与失业情况。二者相互独立,互为补充,其调查数据来源、抽样标准、收集方法、计算程序各异,因而反映的美国就业市场状况也有所差异。总体而言,机构调查因为覆盖面更广而在平时较为精确;但在经济形势急剧转变的时期,调查用工机构时一般无法及时计入新设立公司已或倒闭公司,相较而言住户调查会更为精确。

二、了解就业概况报告的统计口径

要准确阅读就业概况报告中涉及到的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等比率,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它们参照的不同人口基数:就业率对照的基数是“适合工作人口”(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 population);失业率对照的基数是“劳动力人口”(civilian labor force);劳动参与率(civilia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计算的则是“劳动力人口”与“适合工作人口”之比,反映的是适龄人口中愿意加入就业市场并持续寻找工作的劳动力比率。

所谓“适合工作人口”,指的是年满16岁及以上、并非现役军人及不从属于任何社会公共机构(监狱、精神病院、护理院、养老院等)的平民、居住在美国50个州及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公民。“劳动力人口”则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及失业人口)的总和,其总人数小于“适合工作人口”。就业率

(employment to 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 population ratio)指就业人口与“适合工作人口”之比。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之比。

失业人口,在美国被界定为所有年满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并且在一定时期内积极寻找工作却不成功的人。劳工统计局的网站上详细列出了用六种失业人口口径定义的六档失业率:

l U1代表失业15周或以上的劳动力占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l U2是当月失去工作或打零工的劳动力占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l U3是官方公布的基准失业率,即覆盖年满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并且在过去4周内积极寻找工作却不成功的劳动者,这符合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的统一定义;

l U4计算的是U3加上失志就业者(discouraged workers),即认为现有经济环境中他们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

l U5计算的是U4加准待业人口(marginally attached workers),即有意愿且有能力工作、但因各种原因近期没有积极寻找工作的劳动者;

l U6覆盖的是U5加上希望寻找全职工作、但因各种原因找不到全职工作、故而只能打零工的兼职劳工,计算公式为(寻找全职工作的失业人口+寻找打零工的失业人口+目前从事零工的人口的一半)/劳动力人口。

一般而言,U1和U2低于U3,而U4、U5和U6高于U3。但U4、U5和U6包含了放弃寻找工作的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其中U6所覆盖的劳动力信息范围最广,对于判断经济和就业状况较有意义。例如,U3并不高但U6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反映真实情况是就业不足比较严重,又能说明存在大量想寻找工作、又因劳动市场的摩擦性和结构性障碍而不得不闲置的劳动力,而且竞争压价还有可能抑制了现有就业者的工资水平。

从上述分档定义还可以看出,官方使用的基准失业率(U3失业率),虽然时间序列连续性较强,但却是一个相当狭窄的概念——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愿意工作的人、虽然有工作意愿但是长期失业的人都不被计算在内。所以,美国的实际失业总人数有可能远大于官方使用的基准失业率反映的失业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