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传热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解析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及应用

解析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及应用

解析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及应用摘要:燃气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燃气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世界性石油危机的不断突现,燃气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燃气灶的设计上进一步提高其节能性能,不仅可以使人们从节约燃气中直接受益,而且对于燃气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燃气资源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及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应用1、燃气灶具的节能措施燃气灶的节能措施,应该从减少燃气灶在使用中的热损失入手,下面就从减少热交换损失及减少传热损失这两个方面对燃气灶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1)减少热交换损失的主要措施设计时将灶具燃烧器的火焰分布位置尽可能集中于锅底中心,可采用斜冲火焰等来实现;尽可能缩小锅底高温燃气流的厚度,通过缩小锅架于锅底间的燃气通道高度尺寸来实现;加大热交换面积及热交换时间,可在燃烧器上采取旋转火焰设计,或在锅架上采取措施,延长燃气流程等措施来实现;采用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以此形成紊流燃烧,使燃气与锅底的热交换面积、热交换时间增大,同时还可以使火焰集中于锅底中心,燃烧器的尺寸可以比传统的大气式燃烧器更小。

单从减少热损失的角度看,采用鼓风式全预混燃器是最为理想的。

(2)减少传热损失的主要措施保持合理的火焰高度,使火焰高温区尽可能贴近锅底;降低锅架高度,减少火焰对周围空气加热所带来的热损失;在燃烧器处增加聚热反射装臵,减少热辐射损失;在燃烧器、锅架或聚热反射装臵表面增加含远红外线材料的涂层,充分利用这些部件所吸收的热能转化为远红外线加热。

2、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现状分析燃气灶具节能技术的使用,存在于整个燃烧技能使用、进步过程中。

燃烧技能的进步,把燃烧技能的两大常用模式作为纲要,也就是大气式燃烧模式和全预混燃烧模式,表现了燃气灶具节能进步在不同时段发展史,且这两种模式的使用,是取得灶具燃烧的高热效率目标的保证,也是燃气灶具节能技能使用的主要特征。

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分析

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分析

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分析燃料的选择和燃烧方式对内燃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中,燃气的传热性能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了解气缸壁传热性能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气缸壁的传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和热力性能。

燃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将通过气缸壁传导到冷却介质中,如果气缸壁的传热性能不良,将导致大量的热量无法被有效利用,造成能量浪费和发动机的低效率运行。

其次,需要对代用燃料煤气的特性进行分析。

代用燃料煤气是指通过合成气、氢气以及其他可替代燃料制得的气体燃料。

与传统的煤气相比,代用燃料煤气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因此对其燃烧性能的评估和传热特性的分析是必要的。

在气缸壁传热性能分析中,燃气对气缸壁的传热方式主要包括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燃气中的热量通过对流作用传递给气缸壁;辐射传热是指燃气中的热量通过辐射作用传递给气缸壁;传导传热是指燃气中的热量通过固体的传导作用传递给气缸壁。

在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中,燃气的传热性能和相应的传热方式可能与传统的燃气有所不同。

为了准确分析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需要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

实验可以通过测量气缸壁的温度分布和传热系数来获取传热性能的数据。

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传热模型和燃烧模型,计算得到气缸壁的传热特性和动态变化规律。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热阻法或热流量法来测量气缸壁的传热系数。

热阻法通过在气缸壁上放置热阻片并测量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热流量法通过在气缸壁上加热并测量热流量来计算传热系数。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提供代用燃料煤气内燃机的气缸壁传热性能的实际数据。

在数值模拟中,需要建立适当的燃烧模型和传热模型。

燃烧模型可以根据代用燃料煤气的化学成分和燃烧过程的特性进行选择,可以使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或者燃烧模型库进行模拟。

传热模型可以根据气缸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进行选择,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和对流辐射传热模型进行模拟。

基于传热性能分析的大气式燃气灶结构优化

基于传热性能分析的大气式燃气灶结构优化

基于传热性能分析的大气式燃气灶结构优化发布时间:2022-10-12T09:15:45.64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韩君庆[导读]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手段对仿真大气式燃气灶在不同锅支架高度下的燃烧情况进行模拟,韩君庆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手段对仿真大气式燃气灶在不同锅支架高度下的燃烧情况进行模拟,然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分析模拟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从而也能判断计算流体力学这一方法的可靠性。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锅支架高度的变化会对锅底在对流换热系数、锅底近区域流体与锅壁之间的传热温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按照模拟数据分析,锅支架高度降低对锅底近壁面区域的传热性能不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不过锅底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会增加,那么大气式燃气灶的热效率也会提高;若是锅支架的高度提高,那么锅底对流换热系数以及近壁面区域传热温差也会减少,因此对流传热能力会减少,大气式燃气灶的热效率也会降低。

关键词:传热性能;大气式燃气灶;结构优化大气式燃气灶作为燃气灶的重要结构模式,针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和优化对提高热效率有积极影响。

大气式燃气灶的火焰向被加热物体进行传播的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通过火焰的外焰以及烟气的对流传热向锅具传递热量是主要方式,对流传热的能量占总传热量的90%以上。

在热平衡的角度上分析,如何提高被加热物体热量的吸收、减少燃烧过程的热损失是提高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手段。

例如锅支架高度、二次空气进口面积、一次空气系数、火孔形状等都是影响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构系数方面,锅支架高度的变化会对燃烧区域的温度场进行控制,从而造成热效率的变化。

在燃气灶设计中,锅支架高度的调节较为简单,通过锅支架高度变化进行大气式燃气灶热效率的优化是最有效的手段,锅支架高度的变化不仅能够影响二次空气的供给,过量空气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火焰与锅底的传热、散热损失等。

一、研究背景大气式燃气灶的燃烧火焰属于层流预混火焰,属于双重火焰,内部为燃烧丰富的预混火焰,外部则属于层流扩散火焰,中心属于圆锥形的燃气混合气核心区。

灶具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灶具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灶具已成为家庭必备的烹饪工具。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灶具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

为了提高灶具的使用寿命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本报告对灶具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灶具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 灶具打不着火问题现象:灶具打火失败,无法点燃。

原因分析:(1)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正负极接触不良;(2)点火针积碳过多,导致点火困难;(3)点火针与火焰距离过远;(4)燃气压力不稳定或燃气管道堵塞。

2. 灶具火焰不稳定问题现象:火焰忽大忽小,跳动不定。

原因分析:(1)燃气压力不稳定;(2)燃气管道堵塞;(3)风门调节不当;(4)燃烧器内部积碳过多。

3. 灶具热效率低问题现象:烹饪过程中,热量散失严重,食物烹饪不熟或过熟。

原因分析:(1)燃烧器设计不合理,燃烧不充分;(2)燃烧器内部积碳过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3)燃烧器与锅具接触面积过小;(4)燃烧器火焰形状不理想。

4. 灶具噪音过大问题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灶具发出较大的噪音。

原因分析:(1)燃烧器内部积碳过多,导致燃烧不充分;(2)燃烧器与锅具接触面积过小;(3)燃气管道连接处松动;(4)燃气压力不稳定。

5. 灶具面板损坏问题现象:灶具面板出现裂纹、脱落等现象。

原因分析:(1)面板材质不合格,耐高温性能差;(2)面板安装不规范,受力不均;(3)长期高温烘烤,导致面板变形;(4)面板清洁不当,造成磨损。

三、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1. 灶具打不着火解决方案:(1)更换电池,确保电池电量充足;(2)清洁点火针,去除积碳;(3)调整点火针与火焰距离;(4)检查燃气压力,确保燃气管道畅通。

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池电量,及时更换;(2)定期清洁点火针,保持点火效率;(3)正确安装点火针,确保点火距离适中;(4)定期检查燃气压力,确保燃气管道畅通。

2. 灶具火焰不稳定解决方案:(1)检查燃气压力,确保稳定;(2)清洁燃气管道,去除堵塞物;(3)调整风门,保持火焰稳定;(4)清洁燃烧器内部积碳。

提高家用大气式燃气灶热效率的方法

提高家用大气式燃气灶热效率的方法

提高家用大气式燃气灶热效率的方法周亮【摘要】通过分析家用大气式燃气灶加热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燃烧及传热原理,从提高热吸收和减少热损失方面研究提高热效率的方法.经过试验验证,设计旋流火盖、设置二次空气独立流动通道、适当增大内圈火热功率等方法可显著提高家用燃气灶热效率.【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年(卷),期】2014(034)005【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家用大气式燃气灶;旋流火盖;二次空气独立流动通道;内圈火;热效率【作者】周亮【作者单位】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5283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61 概述家用燃气灶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厨房加热烹饪器具,是消耗燃气的主要产品。

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环保、节能产品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即将出台,各大企业纷纷加紧了对环保节能产品的研发,高热效率、低排放的家用燃气灶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目前,国内家用燃气灶产品的热效率通常在50%~54%,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的燃气灶实际热效率甚至达不到GB 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要求的50%。

国内家用燃气灶保有量约3×108台,即使热效率提高1%,也将为国家节约非常可观的燃气资源。

因此提高家用燃气灶的热效率尤为重要。

2 家用燃气灶加热过程分析家用燃气灶热效率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有效利用的热量在燃气燃烧所释放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即燃气能源的利用率,是衡量家用燃气灶是否节能的关键指标。

我们以GB 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规定的标准试验条件下的燃气灶和试验用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燃气灶的加热过程(见图1)。

图1 燃气灶加热过程家用大气式燃气灶加热过程中,燃烧所释放的总热量包括燃气燃烧产生的化学热、参与燃烧的空气带入的热量、参与燃烧的燃气带入的热量,后两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燃烧释放的总热量近似等于燃气燃烧产生的化学热。

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节能优化措施

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节能优化措施

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节能优化措施作者:岑棋康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10期摘要:商用燃气灶具是厨房主要炊事设备,他以城镇燃气为燃料。

产品主要有炊用燃气大锅灶、中餐燃气炒菜灶、矮汤灶、煲仔炉、平头炉、燃气蒸箱、蒸柜等。

商用燃气灶具就其燃烧方式而言,一般分为大气式和鼓风式两种。

两种燃气灶由于运行状态的不同,对热效率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大气式商用灶具的燃烧与家用灶具燃烧运行原理相同,其燃烧过程中燃气与空气有两次混合。

鼓风式商用灶的燃烧是炉头内的小火燃烧器首先被点燃,点燃后,开启风机和主火燃烧器。

利用鼓風机给点燃的燃气给风供氧。

此类灶头为鼓风式燃烧器(炉头),其单个灶眼额定热负荷≤80kW,是大型炊用灶具。

市场上这类灶具多数采用“后混式燃烧”,热工学称为扩散燃烧,就是边燃烧边和氧气混合。

商用燃气灶的热效率是灶具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未被有效利用那部分热量,称之为热损失。

关键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主要因素;节能优化一、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传统的商用燃气灶具,是粗放型经济的产物,他注重的是功能实现。

着眼于迅速而快捷的让就餐人群能吃上饭。

因此,节能方面考虑甚少,造成产品热效率低下。

以下是将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给以归纳。

1、燃烧空燃比不合理空燃比不合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当空气过量时,将会有大量冷空气被加热后排出,造成炉灶能耗上升,热效率下降。

这在鼓风式商用燃气灶表现更为突出.第二,当炉灶进风不足;过剩空气系数偏低或空气混合不均匀时,会出现不能充分燃烧现象,大量不完全燃烧的高碳气体从烟道排除,导致炉灶热效率下降。

大气式商用灶具这种情况出现比较多。

2、其他热损失灶具在传统燃烧方式中产生热的损失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热辐射、热传导及空烧,商用灶火焰通过对流传热给锅底,但火焰与锅底的接触只是一瞬间,大量的热量未被利用就通过热传导方式散发至空间。

传统的灶台炉膛结构材料大多是耐火砖、耐火水泥,致使大部分热量被灶体本身所吸收,造成整个灶台的温度升高。

提高中餐燃气炒菜灶热效率的研究

提高中餐燃气炒菜灶热效率的研究
e h r le f in y; a in lt i
目前绝大 多数餐 饮 、使 用 的 中餐燃 气炒菜 灶足 l
中, 燃烧 产物 卣接 冲刷锅底 , 锅底 表 进 行对 流传
热 。如 果在 原 有 燃 烧 区 和 锅 底 之 问 增 J 一 个 辐 射 J u
板, 使燃 烧热 烟气 先后从辐 射板 的下表 面 、 ‘ 面流 .表 卜
过, 吖增 加辐 射传热 量 ~ 。 对 于 气 体 燃 料 , 全 燃 烧 产 物 主 要 是 C 和 完 O H 0, 体辐射 量相对 较小 。如 果忽 略气 相辐 射 , , 气 未加辐射 板前 , 锅底 接 受 的总 热 量 主要 有 热 烟气 与
ae su e r t did,a d t e h a x h n e e ce y o h y tm s a ay e n h e te c a g f inc fte s se i n lz d.Th o g h o a io x e i i r u h t e c mp rs n e p r—
A b t a t: Th h r a f c e c fb a tCh n s a o kig r n e i o sr c e t em le i in y o ls i e e g s c o n a g s lw. Th o b sin a d e cm u t n o h a r n frprc s e a ee h n e e tta se o e s sc n b n a c d,a d t e t r a f c e c a e i n h hem le f in y c n b mprv d b d n a int i o e y a dig a r d a plt n te c mb sin c a e . Th o b sin a d h a rnse o e s si h o a e i h o u t h mb r o e c m u t n e tta f rprc se n te c mbu to h mb r o sin c a e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燃气灶的产放热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燃气灶的产放热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燃气灶的产放热在1980年以前,中国的燃气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燃气的普及程度非常低,仅有百分之十几,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人使用燃气,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直至现在,农村还有少数人仍在以木头为原料燃烧取热烹饪,俗称“烧火”。

操作者需不断向灶内添加以木材为主的可燃物(其它包括干枯树木枝叶等),以维持灶内热量供给。

旧灶的优点为传热稳定,大锅受热均匀。

缺点为只有一个通风口,纯靠少量空气燃烧,热效率低;燃烧木头对危害较大;两口锅同用一个火口,只使用一口锅时令一口锅必须盛放冷水以防干烧;烹饪必须两人操作,一人炒菜一人烧火,效率低下;烧火时,人必须坐在火口前不断添加燃烧物,燃烧热空气不断从灶口涌向操作者,容易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眼睛,长时间操作眼睛易产生干涩的感觉。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

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现阶段,我国最主流的燃气灶是明火式燃气灶,又叫大气式灶。

随着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大气式灶又推出了直火、旋火等概念。

灶具竞争的主流是火力大小、节能与否、用户体验、智能化。

本文按照人机工程学中“人-机-环境”相协调的要求,从“人机绩效”“满意度”“用户体验”三个方面对现在家庭中的燃气灶进行调查分析。

以下分析的数据来源大部分来自一手调研,发放问卷共计115份,有效作答115份,回答者极大部分为常下厨做饭的中年人;访谈人数共计6人,均为每天都做饭的家庭主妇。

人机绩效根据数据显示,本次研究主要以嵌入式二灶眼燃气灶为主要研究对象。

嵌入式灶的内部结构由以下几个部位组成:气管,阀体,炉头,火盖,电池盒,脉冲,点火针,熄保针与电磁阀。

点火方式:压下并逆时针转动旋钮,气管口打开使燃气涌出,同时点火针打出火花引燃,将感应针烧至150度后产生电量,吸附住电磁阀铁柱,整个点火过程完成,此时可通过旋转旋钮调节火力大小。

方箱管式加热炉炉内的强化传热研究

方箱管式加热炉炉内的强化传热研究
II
主要符号表
A ——反应燃烧状况对 NOR 形成影响的系数,取决于 Tmax 和 τ 1800 ;
a fh ——灰占燃料灰分的份额, %; a h —— 火焰黑度; al ——炉膛黑度; B j ——燃料量,Kg/s 或 m3/s;
BM —— 模型炉的燃料量,Kg/s 或 m /s; BY —— 原型炉燃料量,Kg/s 或 m /s;
Re —— 管内雷诺数;
rn —— 烟气中三原子气体的份额,%;
S —— 有效辐射层厚度,m;
S ar , zs , Aar , zs ——燃料的硫分和灰分, %;
s —— 炉壁表面换热面积,m ;
2
Tg ——辐射室里烟气平均温度,K; Ti —— 第 i 排管壁的平均温度, K;
VI
Tld ——烟气露点温度,℃; Tll ——理论燃烧温度,K; Tm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K; Tmax ——烟气最高温度,K; Ts —— 燃料的实际燃烧温度, K; Tsl ——水露点温度,℃; Tw —— 辐射管外壁温度,K; T —— 管内工质定性温度,K;
M —— 系数,取决于沿炉膛高度火焰最高温度所处相对位置; NOR , [ NO ] p ——浓度,ppm;
Pr —— 工质普朗特数;
p n —— 三原子气体分压;Pa; Qdy ——燃料的低位发热值, KJ/Kg 燃料; Q f ——高温下三原子气体分解反应消耗的热量, KJ/Kg 或者 KJ/m3 燃料; Qk ——空气带入的物理热, KJ/Kg 或者 KJ/m3 燃料; Ql ——烟气吸收的总热量;J/Kg;
c —— 弯管修正系数;
3 3
c s —— 烟气辐射修正系数; c x —— 效率修正系数;
c z —— 管排修正系数;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燃气灶具作为家庭厨房常用的烹饪工具,其热效率直接影响着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随着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电燃气灶具热效率的检测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厨房中,电燃气灶具是主要的烹饪设备之一,因此其热效率对于厨房能源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有的检测方法不够准确,很难对电燃气灶具的热效率进行准确评估,导致了很多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方法、影响热效率的因素、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以及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提高电燃气灶具的热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未来展望,探讨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要意义,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电燃气灶具热效率的检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

通过对热效率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厂家或用户更加准确地评估电燃气灶具的能源利用情况,提高其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了解影响热效率的因素,可以为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为电燃气灶具热效率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为行业的发展和热能利用效率的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相关企业和用户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电燃气灶具的技术创新与升级,促进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2. 正文2.1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方法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是为了评估炊具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测量炊具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输出的热量,来确定其能量转化率。

常用的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指将燃烧源置于试验炉具下方,根据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来测量燃烧效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简单直接,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实验室条件。

物理课题研究燃气灶火力对烧水的影响

物理课题研究燃气灶火力对烧水的影响

燃气灶火力对烧水的影响1.简介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研究燃气灶的火力对烧水过程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将探讨燃气灶火力的大小如何影响水的加热速度和烧水的效率。

2.燃气灶火力与烧水速度的关系燃气灶的火力大小通常通过燃气阀门的开度来控制。

火力越大,燃气的流量越大,会导致燃气灶的火焰更强烈。

当我们将水放在燃气灶上加热时,火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水的加热速度。

火力越大,水的温度升高的速度越快,因为更多的热量被传递给水分子。

3.烧水效率的定义在这个研究中,我们使用烧水效率来衡量燃气灶的火力对烧水过程的影响。

烧水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水的温度升高的幅度与燃气灶所消耗的燃气量之间的比值。

换句话说,烧水效率越高,燃气灶所消耗的燃气量越少,水的温度升高的幅度越大。

4.火力大小与烧水效率的关系火力大小对烧水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当火力较小时,燃气灶的火焰较弱,热量传递给水分子的速度较慢,因此水的温度升高的幅度较小。

相反,当火力较大时,燃气灶的火焰较强烈,热量传递给水分子的速度较快,使得水的温度升高更快。

因此,火力越大,烧水效率越高。

5.火力大小与燃气消耗的关系另一方面,火力大小也会影响燃气灶的燃气消耗。

较大的火力会导致更多的燃气流量,因此消耗更多的燃气。

相反,较小的火力会导致较小的燃气流量,因此消耗较少的燃气。

因此,在追求烧水效率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燃气的消耗情况。

6.火力大小的选择在研究燃气灶火力对烧水的影响时,我们需要权衡烧水速度和烧水效率以及燃气的消耗。

如果我们追求快速烧水,可以选择较大的火力。

这样能够快速提高水的温度,但会导致更多的燃气消耗。

相反,如果我们追求节约燃气,可以选择较小的火力,虽然烧水速度较慢,但燃气消耗会较少。

7.结论综上所述,燃气灶的火力大小直接影响烧水的速度和效率。

较大的火力可以更快地提高水的温度,但燃气消耗也更多。

相反,较小的火力虽然烧水速度较慢,但可以节约燃气。

因此,我们需要权衡烧水速度和烧水效率以及燃气的消耗来选择适当的火力大小。

燃气灶应用的物理原理

燃气灶应用的物理原理

燃气灶应用的物理原理1. 概述燃气灶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炉灶设备,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进行煮食。

燃气灶应用的物理原理涉及燃烧、传热、热传导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燃气灶应用的物理原理。

2. 燃烧原理燃气灶燃烧的过程是燃气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燃烧所需的热能。

燃气灶一般使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通过调节阀门控制燃气的供应量。

燃气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点火燃烧。

燃气灶的燃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点火:利用点火装置点燃燃气。

2.产生火焰: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燃烧,产生火焰。

3.燃烧过程:火焰持续燃烧,释放热能。

4.完全燃烧:通过调节燃气和空气的比例,控制燃气的供应量,以实现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最大,并且燃烧产物中所含有害物质最少。

3. 传热原理燃气灶实现加热的过程是通过传热实现的。

传热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1 传导传热在燃气灶中,传导传热主要是通过炉灶表面和锅具底部之间的接触传导实现的。

燃气灶的炉灶表面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迅速将热能传递给锅具底部,使锅具受热。

3.2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传递的过程。

燃气灶产生的热量能够使空气加热并形成对流,使热量迅速传递给锅具。

对流传热还可以改善燃气灶的燃烧效果,确保燃气完全燃烧。

3.3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的过程。

燃气灶燃烧时会产生热辐射,热辐射能直接穿透空气、透明材料,辐射到锅具和食物表面,使其加热。

4. 热效应燃气灶的物理原理实现了热效应,即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热量,用于加热食物。

4.1 热量利用率热量利用率是指燃气灶将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传递给锅具的热量的效率。

热量利用率高的燃气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气,减少能源的浪费。

4.2 燃气灶的加热速度燃气灶的加热速度取决于燃气灶的功率和加热对象的性质。

燃气灶温度传感器800字(精选范文7篇)

燃气灶温度传感器800字(精选范文7篇)

燃气灶温度传感器800字(精选范文7篇)关于燃气灶温度传感器,精选5篇精选范文,字数为800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厨房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燃气灶作为一种常见的烹饪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燃气灶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了许多家庭和餐饮行业的青睐。

本报告将对燃气灶的原理、使用特点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燃气灶温度传感器(精选范文):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厨房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燃气灶作为一种常见的烹饪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燃气灶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了许多家庭和餐饮行业的青睐。

本报告将对燃气灶的原理、使用特点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燃气灶的工作原理。

燃气灶通过连接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气源,通过灶具上的燃烧器将燃气点燃,进而产生火焰进行燃烧加热。

燃气灶的燃烧器主要包括燃气喷嘴、可调节火焰大小的控制阀和点火装置。

燃气喷嘴通过控制气体的流量和速度,使燃气与空气达到适宜的混合比例,从而确保火焰的稳定燃烧。

其次,燃气灶具有许多使用特点。

首先,燃气灶的加热速度较快,可以迅速达到所需的温度,提高了烹饪效率。

其次,燃气灶的火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方便掌握火候,使烹饪更加便捷。

此外,燃气灶使用燃气作为燃料,相较于电磁炉等电力设备,节省了能源,并减少了对电力供应的依赖。

然而,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火焰不稳定、易产生一氧化碳等。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燃气灶的安全问题。

燃气灶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

首先,用户在使用燃气灶之前,要仔细阅读并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操作要求。

其次,安全阀和控制阀等关键部件必须经过合格的厂商认证,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再次,使用燃气灶时要确保灶具周围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积聚引发中毒事故。

此外,不得随意更换燃气管道和连接件,以免造成燃气泄漏。

总结而言,燃气灶作为一种常见的烹饪设备,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在使用燃气灶时,用户必须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红外线燃气灶热效率提高的探讨(二)

红外线燃气灶热效率提高的探讨(二)

陶瓷板红外线燃气灶对锅加热时,除了高温烟气的对流和辐射加热外,陶瓷板的辐射加热要占很大的一部分。

如果把陶瓷板与锅底近似看作两个灰表面,环境看作黑表面,这样就组成一封闭的辐射换热系统。

其中陶瓷板与锅底的辐射换热由下面公式③确定:Q1,2=(J1-J2)/(1/ф1,2F1)(1)Q1,2——陶瓷板与锅底之间辐射换热量,W;J1、 J2——陶瓷板、锅底的有效辐射,W/m2;ф1,2——陶瓷板对锅底的平均角系数;F1 ——陶瓷板表面积,m2。

燃气为大庆液化石油气。

假设陶瓷板面发射率ε1=0.86①,铝锅底面氧化层ε2=0.3;板面温度t1=850℃,锅底表面平均温度t2=45℃(锅内水温20~70℃),房间墙壁温度t3=20℃。

依据“传热学”④中有关资料,并考虑锅底面积大于陶瓷板表面积的情况,取ф1,2为 0.9。

根据空间辐射网络计算,陶瓷板对锅的辐射热量占总换热量的57.3%。

大气式燃气灶主要以对流方式对锅加热,它的火焰可以进行有限的辐射加热。

本生火焰属于不发光的火焰,其中能够进行辐射加热的主要是燃烧产物中的CO2和H2O气体,它们的辐射光谱是不连续的,只能辐射一定波长范围内的能量,与固体表面相比,辐射能力要差得多。

根据夏克(Schack)提出的近似计算公式⑤,二氧化碳向周围壁面的辐射换热量为:Q(CO2)=0.019εCO2(PL)1/3[(Tg /100)3.5-(Tw/100)3.5]A(kW)(2)水蒸气向周围壁面的辐射换热量为:Q(H2O)=1.64εH2OP0.8L0.6[(Tg/100)3-(Tw /100)3]A(kW)(3)εCO2、εH2O——CO2、H2O气体的发射率;P——CO2、H2O气体的分压力,kPa;L——气体有效厚度,m;Tg、Tw——气体、周围壁面温度,K;A——气体表面积,m2。

假设火焰平均温度1400℃,火孔与锅底之间距离25mm,周围壁面温度(取锅底表面温度)45℃,按照上两式进行计算,辐射加热量可能不到整个换热量的8%。

关于燃气灶具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

关于燃气灶具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

关于燃气灶具节能技术应用的研究摘要:燃气灶是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厨房电器产品之一,低碳健康厨房,自然它的节能与环保也是不能忽略。

燃气灶是敞开式工作,火力越高,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气就越多,也就越是耗气。

热效率越高,燃烧产生的热值才会被吸收的更多。

因此,燃气灶最好的节能方式就是控制热流量,提高它的热效率,提高环保性能就要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

本文对燃气灶具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燃气灶具;节能技术;应用引言: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必要条件。

在能源紧张,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之下,节能自然也成为经济市场中的一大主题。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价格连续不断的上涨,餐饮业经营者对每月高额的燃料费用苦不堪言,他们急切盼望能尽快解决炉灶的高能耗问题。

一、燃气灶具耗能大的原因1.1热损失是灶具热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实现节能,意味着提高热效率,主要指通过技术等手段实现燃烧效率和换热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单位热量的获得所需要消耗的燃气量减少,进而达到降低对燃气资源的过度消耗、控制温室性和污染性气体排放量的节能减排目的。

燃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燃气在预混过程中与空气的预混程度大小,以及混合气体燃烧过程中的完全燃烧程度,二者直接决定了在燃烧过程中燃气化学能的释放程度大小,因此燃烧效率提高的过程,主要是减少“化学热损失”的过程。

换热效率的提高,取决于燃烧产生的热能转移到炊具上用于加热的程度大小,在传统燃气灶具产品上,由于燃气燃烧加热区域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换热过程主要依靠热能在火焰与空气的对流中完成,而炊具自身导热、传热性能也制约着热能的充分利用,过多的热能易通过烟气、灶具自身散热而流失掉,因此换热效率提高的过程,主要是减少“物理热损失”的过程。

1.2燃气灶具燃烧器结构的固有不足,是导致“化学热损失”和“物理热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燃烧器燃烧空间有限,完全燃烧的实现难度较大。

传统灶具燃烧器的主要部分如分火器、火盖等炉头结构,是燃气预混、燃烧的主要场所,其中引射管的结构形状、预混腔设计结构、炉头燃烧空间结构,都处在燃烧和换热极为浓缩的狭小区间,而燃气的高流动性和燃烧热能爆发的瞬时性,使得燃气完全燃烧的实现难度加大。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电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分析作者:杜拥军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也在大幅增加,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为了节约燃气能源,各燃气具生产制造企业正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高效节能的燃气灶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热效率指标直接反应燃气灶具的节能状况。

鉴于此,文章重点就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研究由于许多燃气灶具远没有达到最佳燃烧状态,灶温一般低于900℃,热效率不到65%。

火焰受环境影响而散失,有风或气温低时更为严重。

若燃气质量差,加之气温低,火焰会呈黄色或红色,甚至冒黑烟。

燃烧不充分会使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危害使用者的健康,所以使用不同口径的灶具,应对进气做相应调整,以获得最佳燃烧效果。

一、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的意义家用燃气灶具热效率指标是衡量燃气灶具是否节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家用燃气灶具》国家标准(GB16410-1996)对热效率的要求:对于台式家用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应大于55%,对于嵌入式家用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应大于50%,低于该标准热效率限定值的家用燃气灶具已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因此,科学地测试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对于节能灶具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燃气灶具热效率检测中的参数变化第一,对检测用锅的尺寸参数要求的变化。

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对检测用锅的锅壁厚度、圆角半径和锅的高度等参数作了明确的要求,减少检测用锅尺寸参数相差较大对热效率检测产生的影响;第二,检测加热水量的变化。

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相对于GB16410-1996在检测加热水量方面的变化,即检测加热水量质量减半;第三,试验检测温升的变化。

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07相对于GB16410-1996在试验检测温升方面的变化,即由GB16410-1996的检测温升50K变化为GB16410-2007的检测温升30K;第四,水终温确定方法的变化。

基于TRIZ理论提高燃气灶热效率的创新设计

基于TRIZ理论提高燃气灶热效率的创新设计

T R I Z是俄 文首 字母 的缩 写 ,意 为解决 发 明创造 问
题 的理 论 ,英 文 为 T h e o r y o f I n v e n t i v e P r o b l e m S o l v i n g ,
T R I Z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 包括 技术 系统进化理论 、
家用燃气灶热效 率是在标准 实验 条件下 ,有效利用 热 量 在燃气燃烧所释放 总热量 中的 占比,即燃气能源 的利用
一 技术创新 ・日用电器
基于 T R I Z理论提高燃气灶 热效率 的创新设计
I n n ov a t i on De s i g n of I mp r ov e me n t o f Ga s St o v e Th e r ma l Ef f i c i e n c y Ba s e d o n
带 走 的 热 量 损 失 ,成 功 提 高燃 气 灶 的 热 效 率 。 关 键 词 :T R I Z理 论 ; 技术 矛盾 ; 燃 气 灶 ;创 新 设 计 ;热 效 率
Ab 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me t h o d o f T RI Z t h e o r y. T h e n i t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i s s u e s o f t e c h - n i c l a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 s o l v i n g . F i n a l l y ,t h i s t h e o r y i s a p p l i e d t o he t i n n o v mi o n d e s i g n i t h a t i s , t h r o u g h i mp r o v i n g he t ir f e h o l d o f d i s t r i b u t o r i n b u ne r r o f g a s s t o v e a n d a d d i n g s e mi - e n c l o s e d c o mb u s t o r , i t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s t h e e x c e s s a i r C O — — e f i f c i e n t a n d t h e h e a t l o s s c a u s e d b y lu f e g a s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he t r ma l e ic f i e n c y o f g a s s t o v e . Ke y wor d s: T RI Z he t o r y;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 g a s s t o v e ; i n n o v a t i o n d e s i g n ; t h e r ma l e ic f i e n c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灶的传热摘要:燃气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燃气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世界性石油危机的不断突现,燃气(本文主要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节约燃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燃气灶的设计上进一步提高其节能性能,不仅可以使人们从节约燃气中直接受益,而且对于燃气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燃气资源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燃气灶传热Heat transfer of gas stoveAbstract:Gas stove in the people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the gas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with people's lives;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world oil crisis,gas (mainly refers to natural gas,liquefied petroleum gas,artificial gas)as a kind of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saving gas,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design of gas stov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nergy-saving performance,not only allows people to benefit directly from the gas saving,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gas for gas resources.Key Words:Gas stove heat transfer0 引言所谓燃气灶的热效率,通俗地讲就是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对燃气热能的有效利用率从燃气灶的热效率上可以看出,家用燃气灶具普遍存在着燃气热能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有大约40~50%的燃气热能在使用中被浪费不管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还是站在消费者利益的角度看,提高燃气灶对燃气热能的有效利用率,设计、生产高热效率的家用燃气灶,已成为燃气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家用燃气灶来讲,它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燃烧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不能超过有关规定要保证燃气灶燃烧烟气中的有害气体不超过有关规定,又要提高燃气灶热效率,这是一对矛盾;提高热效率,往往会带来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增高要使非红外线燃气灶(尤其是嵌入式燃气灶)热效率超过 60%甚至更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已有企业证明是可以达到的。

如何在保证燃烧烟气中有害气体不超标的前提下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本文将从分析燃气灶热损失入手,推导出燃气灶锅底面燃气的热交换损失计算公式,并对火焰分布不同的燃烧器其锅底面燃气的热交换损失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如何减少热交换损失及如何减少传热损失,对燃气灶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1 燃气灶的主要热损失燃气灶的热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锅底面燃气的热交换损失本文所讲的锅底面燃气的热交换损失,是指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不能完全与锅底面接触所产生的热损失;它的大小主要以火焰与锅底面的接触面积来判断。

目前,家用燃气灶所使用的燃气阀,是通过对单个喷嘴或多个喷嘴燃气流量的控制,对火焰大小进行控制、调节;尤以双喷嘴燃气阀最为广泛使用燃气灶在燃烧时多为双环或多环火焰;中心火焰的热流量一般仅占燃烧器热流量的10~20%左右(台式灶:16~20%左右,嵌入式灶:10~16%左右)中心火热流量的大小,主要受燃烧器二次空气补给的限制;中心火热流量过大,燃烧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则可能超标嵌入式燃气灶中心火的热流量普遍比台式燃气灶要小,主要是由于嵌入式燃气灶中心火的空气补给比台式燃气灶要困难,为保证燃烧烟气中的有害气体不超标,只得减少中心火的热流量,这实属迫不得已之举。

用尖底锅炒菜时可以直观地看到,由于中心火热流量小,外圈火热流量大,油在尖底锅中,首先在外圈火加热范围处(油面外圈)产生沸腾、油烟中心火热流量小,意味着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少部分燃气在靠近锅底中心部位燃烧,而大部分燃气则不是靠近锅底中心部位燃烧;也就是说,大部分燃气燃烧时离锅底中心有相当的距离,燃气的大部分热能并未在这个范围内被充分利用。

2)、热能流失损失燃气灶的热能流失损失,是指燃气未充分参与热交换所造成的热损失。

燃气灶在燃烧过程中,火焰与锅底面的热交换过程不仅受锅底面积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交换时间、交换速度等的影响,部分燃气未能充分参与锅底面或锅周边的热交换而产生热能流失损失。

另外,在锅底下面的燃气流具有一定的厚度,将此厚度中靠近锅底面一侧的燃气称为内侧燃气,另一侧称为外侧燃气,显然,内侧燃气与锅底面的热交换较充分,而外侧燃气与锅底面的热交换则相对较少锅底下面燃气流厚度的存在,同样也会产生燃气灶的热能流失损失。

3)、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热能损失燃烧过程中,由于补氧不充分造成燃烧不完全,从而产生热能损失。

4)、传热损失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损失:(1)火焰对周围空气加热所造成的热量损失;(2)灶具材料(如燃烧器、锅架、承液盘、面板等)吸热作用所造成的热量损失;(3)锅体材料导热能力所产生的热量损失;(4)锅体在加热过程中,同时也向周围介质(如空气等)加热所产生的热量损失。

2燃气灶的节能措施探讨燃气灶的节能措施,应该从减少燃气灶在使用中的热损失入手下面就从减少热交换损失及减少传热损失这两个方面对燃气灶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1)、减少热交换损失的主要措施(1)设计时将灶具燃烧器的火焰分布位置尽可能集中于锅底中心:可采用斜冲火焰等来实现;(2)尽可能缩小锅底高温燃气流的厚度:通过缩小锅架于锅底间的燃气通道高度尺寸来实现;(3)加大热交换面积及热交换时间:可在燃烧器上采取旋转火焰设计,或在锅架上采取措施,延长燃气流程等措施来实现;(4)采用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以此形成紊流燃烧,使燃气与锅底的热交换面积、热交换时间增大,同时还可以使火焰集中于锅底中心,燃烧器的尺寸可以做得比传统的大气式燃烧器更小单从减少热损失的角度看,采用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是最为理想的;(5)增大燃烧器内圈火的热流量比例:可以适当减少热交换损失。

2)、减少传热损失的主要措施(1)保持合理的火焰高度,使火焰高温区尽可能贴近锅底;(2)降低锅架高度,减少火焰对周围空气加热所带来的热损失;(3)在燃烧器处增加聚热反射装置,减少热辐射损失;(4)在燃烧器、锅架或聚热反射装置表面增加含远红外线材料的涂层(如在搪瓷涂层或其他高温涂层中添加远红外线材料),充分利用这些部件所吸收的热能转化为远红外线加热。

3 燃气灶热效率影响燃气灶热效率的因素有气体燃料在燃气灶中燃烧的完全程度(即燃烧效率)和气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利用的程度(即热利用效率)川。

1)、燃烧效率根据燃气灶具国家标准要求,气体燃料与充足的空气均匀混合时,干烟气中CO体积分数应低于0.05%。

1衬纯cH4的天然气燃烧后所产生的干热烟气量为5.52m,,eo的低热值为一2.64MJ/m,,eIJ4的低热值为35.85MJ/m,。

可计算出lm,纯cH、的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因不完全燃烧所浪费的热量为0.054MJ,占1耐天然气产生热量的比例为0.巧%,天然气的理想燃烧效率为99.85%。

在实际中,由于各种气体燃料纯度的差异、燃气灶设计上的缺陷、外界风力影响以及参与燃烧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差异等因素,使得气体燃料的实际燃烧效率低十99.85%。

2)、热利用效率影响热利用效率的囚素主要有锅体的热导率和热量损失程度。

热量损失程度包括火焰上飘离开锅底造成的损失、辐射造成的损失、火焰与锅体接触面积小造成的损失、火焰与锅体距离过大造成的损失、火焰与锅体接触时间较短造成的损失等。

4以辐射传热为主的燃烧方式1)、红外线无焰燃烧红外线无焰燃烧是一种完全预混式无焰燃烧技术,具有过剩空气系数较小(一般! a=1.05-1.10)、燃烧速度快、燃烧完全、燃烧温度高、燃烧噪声低等特点。

这种燃烧是以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传热,一般辐射热量占总热量的45%-60%。

通过调整辐射面的形状,容易达到定向加热的目的,能够满足中餐燃气炒菜灶对火力集中、锅底局部热强度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燃烧设备的热效率。

2)、平焰燃烧。

平焰燃烧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热加工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

平焰燃烧器控制火焰沿炉膛内表面发展,使灼热的火焰直接冲刷炉膛内壁,从而提高表面温度,加大辐射强度。

平焰燃烧器在钢铁及机械工业的加热炉,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炉上应用较多。

由于这种燃烧器的烧嘴砖具有较高的温度,增强了辐射传热,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烧设备的热效率。

虽然中餐燃气炒菜灶不需要平面火焰,但可以利用这种燃烧技术,加辐射传热。

通过改进烧嘴砖的形状以适应中餐燃气炒菜灶对火力集中,锅底局部热强度高的要求,从而提高中餐燃气炒菜灶的热效率。

5 结语煤、石油、气体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能源,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完成了由煤到石油、气体燃料的能源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开始大量使用清洁气体燃料作为生活燃料,以减轻燃煤带来的严重污染。

气体燃料的成本远高于煤炭,且价格持续上涨。

所有家用燃气灶为全敞式设计,火焰完全裸露,损失大量热量,燃料浪费严重。

参考文献〔1〕王启.浅谈燃气净化节能器的减污与节能〔J].煤气与热力,1993,13(3):43一45.〔2〕董元.硅酸铝纤维的性能误区分析和在工业炉中的应用技术[J].工业加热,2002,(l):39一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