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一、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的热量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真菌,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首先要将培养基装入耐高温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密封好,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处理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基种类和容器大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在121摄氏度下压力为15磅的条件下进行20分钟的灭菌处理。
高压蒸汽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种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可靠的灭菌方法。
二、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灭菌方法,它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培养基或器皿。
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首先要将培养基或器皿放置在紫外线灯下,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照射。
照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可以有效地杀灭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灭菌只能杀灭表面的微生物,对于内部较深的微生物可能效果不佳,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时,需要搭配其它灭菌方法来确保培养基的纯净度。
三、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剂来进行培养基的灭菌处理。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化氢、乙醛等。
在进行化学灭菌时,首先要将培养基或器皿浸泡在化学药剂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化学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并且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培养基或器皿。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灭菌药剂可能对培养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浸泡时间。
综上所述,培养基的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为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在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需要根据培养基的种类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培养基在微生物实验室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使用培养基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那么,培养基用什么方法进行灭菌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使用高压灭菌器来进行这一操作。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装入专用的培养皿或试管中,然后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类细菌、真菌和孢子,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其次,还可以选择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高压敏感的培养基。
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我们需要将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灭菌箱中,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要确保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足够长,以确保彻底灭菌。
另外,还可以选择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乙醛等,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类微生物。
在进行化学灭菌时,需要将适量的化学灭菌剂加入培养基中,然后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培养基受到均匀的灭菌处理。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如滤过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等。
在选择培养基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培养基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灭菌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培养基的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基的无菌状态,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要求,以避免因灭菌不彻底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培养基灭菌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皿灭菌方法
培养皿灭菌方法培养皿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有效地杀灭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皿灭菌方法。
一、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最常见的培养皿灭菌方法之一。
首先将培养皿装入专用的培养皿架中,然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将水加热至100摄氏度以上,产生高压蒸汽,持续一定时间后,将培养皿取出晾干,即可完成培养皿的灭菌工作。
二、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一种快速、方便的培养皿灭菌方法。
将待灭菌的培养皿放入紫外线灭菌箱中,启动紫外线灯管,让紫外线照射培养皿表面一定时间,即可完成培养皿的灭菌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并不能彻底灭菌,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灭菌后,还需谨慎操作,避免再次污染。
三、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培养皿进行灭菌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过氧乙酸、乙醛等。
将培养皿浸泡在稀释后的化学灭菌剂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灭菌剂时,应该注意剂量和浸泡时间,避免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
四、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高温对培养皿进行灭菌的方法。
将培养皿放入干热灭菌箱中,加热一定时间,达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即可完成培养皿的灭菌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干热灭菌法对一些热敏感的培养基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总结。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培养皿灭菌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灭菌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实验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培养皿灭菌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实验顺利!。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必备知识基础练1.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可以使其不仅能以传统生物能源技术中使用的蔗糖为原料,还能以广泛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为原料,分解产生燃料物质。
若要将这种大肠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不含氮源的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半纤维素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不含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改造后的大肠杆菌“能以广泛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为原料,分解产生燃料物质”,因此若要将这种大肠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只含半纤维素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2.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
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项错误;病原菌发生抗性变异在与抗生素接触之前,B项错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形成的抑菌圈应较大,C项错误;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项正确。
3.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 O32-,可与环境中的Ca2+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MICP形成的机制多种多样,通过细菌分解尿素引起碳酸钙沉淀是最常见的方式。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只有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成氨后,才能被植物利用B.通常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C.在培养基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可以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D.尿素分解菌可以分解碳酸钙质碎石,有效避免土壤板结,只有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成氨气,氨气再转化为N O3-、N H4+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项正确;通常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B项错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通过指示剂是否变红可以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C项错误;尿素分解菌分解尿素可引起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分解碳酸钙质碎石,D项错误。
1.2.1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练习)高二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1、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配制培养乳酸杆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维生素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答案】B【解析】培养基除需要满足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几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A正确,B错误;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正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D正确。
2、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原核生物B.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C.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答案】C【解析】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A错误;消毒可以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细胞,但是不能杀死芽孢,B错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等,C正确;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D错误。
3、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A正确;接种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B正确;划线时,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这样才能使菌种逐渐稀释,C正确,D错误。
4、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该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答案】D【解析】接种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灭菌,第一次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他微生物,每次划线结束后需要灭菌是为了杀死上次残留的菌种,A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接种后还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还需盖上培养皿盖,防止空气中杂菌混入,C错误。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在微生物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基的灭菌则是确保实验结
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那么,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之一是高压蒸汽灭菌。
这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灭杀各类微生物,包括芽孢菌和病毒等,灭菌效果好,且操作相对简单。
然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价格昂贵,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
其次,干热灭菌是另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高温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优点是不会使培养基受潮,灭菌效果好且操作简便。
然而,干热灭菌需要较长时间来达到灭菌效果,且对部分热敏感物质有破坏作用。
另外,化学灭菌也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学
药剂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高压设备,且能够有效灭杀各类微生物。
然而,化学灭菌对某些化学药剂敏感的微生物可能产生抗药性,且残留的化学药剂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最后,紫外线灭菌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灭菌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
对培养基表面进行灭菌,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不会产生化学污染,且灭杀效果明显。
然而,紫外线灭菌只能对表面进行灭菌,对深层微生物的灭杀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不同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室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进行培养基灭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液体培养基灭菌方法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培养基在爱制备过程中混入各种杂菌,分装后应立即灭菌,至少应在24h内完成灭菌工作。
灭菌时一般是在0。
105MPa压力下,温度121℃时,灭菌15~30min即可。
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类物质就会在高温下分解,失去营养作用,也会使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将蒸馏水或自来水装在三角瓶中,装水量一般不超过瓶的2/3,用牛皮纸或硫酸纸包扎封口,然后放入高压锅中灭菌后即为无菌水。
灭菌后的培养基可放到培养室中预培养3d,若无污染现象,则证明灭菌是彻底的,可以使用。
暂时不用的培养基最好置于10℃下保存。
含IAA或GA3的培养基应在1周内用完,其他培养基最多也不要超过1个月。
2、过滤灭菌: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物,如IAA、GA3、ZT、CM等,遇热容易分解,不能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灭菌,而要使用细菌过滤器滤去其中的杂菌。
细菌过滤器与滤膜(孔径0。
45微米)使用之前要先进行高压灭菌。
过滤后的溶液要立即加入培养基中,若为液体培养基,可在培养基冷却至30℃时加入;若为固体培养基,必须在培养基凝固之前(50-60℃)加入,振荡使溶液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一、前言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没有彻底灭菌,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失败。
因此,本文将介绍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
二、材料准备1. 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试剂。
2. 培养皿:选择合适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培养皿。
3. 灭菌设备: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或者烘箱等设备进行灭菌。
4. 灭菌液:可以使用75%乙醇或者84消毒液等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5. 其他材料:酒精棉球、无尘纸巾等。
三、高压蒸汽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
2. 根据设备说明书设置温度和时间,一般为121℃,15-20分钟。
3. 开始启动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待灭菌完成。
4. 灭菌完成后,关闭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待冷却。
5.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6.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四、紫外线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紫外线灯下。
2. 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5-30分钟。
3. 灭菌完成后,关闭紫外线灯。
4.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5.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五、烘箱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烘箱中。
2. 根据需要设置温度和时间。
一般为160℃,2小时或180℃,1小时。
3. 开始启动烘箱,等待灭菌完成。
4. 灭菌完成后,关闭烘箱并等待冷却。
5.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6.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六、表面消毒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
2. 使用酒精棉球或者喷雾器喷洒75%乙醇或84消毒液等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3. 等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即可使用。
七、注意事项1. 在进行灭菌前,必须确保培养基和培养皿的外部表面已经清洁干净。
2. 在进行灭菌时,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设置温度和时间,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培养基是适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工配制而成的基质。
按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为基础、合成、营养、鉴别、选择和厌氧培养基。
按物理形态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三类。
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培养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1、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两种,湿热灭菌及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与过滤相比,高压蒸汽灭菌的工作强度小,成本较低但易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而且在多次加样(无菌谷氨酰胺溶液,无菌碳酸氢钠溶液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大多数培养基采用0.1~0.2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除菌,并且已成为培养基除菌的发展方向,它可低限度地减少培养基的营养损失。
1.1 湿热灭菌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灭菌时一般是在121℃、15psi,15分钟的条件下完全可达到灭菌效果及营养成分的最小损失,不需将灭菌时间延长。
为保证高压灭菌的效果,灭菌设备的验证很关键。
1.2 过滤灭菌可供过滤灭菌使用的滤膜很多,其材料多为聚醚砜(PES)膜、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聚四氟乙烯(PTFE)膜、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等。
一般采用正压过滤,正压过滤较之负压过滤具有高流速、过滤快、不易污染,可避免蛋白质产生大量气泡等优点。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和制药企业采用微孔滤膜、一体式过滤器(囊式过滤器)或筒式滤芯除菌。
微孔滤膜需配套不锈钢夹具,中间可夹放0.22um滤膜。
使用这种滤器最重要步骤是安装滤膜及无菌过滤过程。
筒式滤芯亦需配套不锈钢滤壳。
如果是少量过滤(<200ml)可选配针头过滤器。
生物制品培养基生产工判断题
1.天然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很复杂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所以营养成分不丰富。
2.固体培养基中必须加入琼脂。
3.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叫液体培养基或培养液,可以广泛用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研究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
4.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应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等。
5.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常控制在20%。
6.合成培养基是一类用化学成分完全不知道的培养基。
7.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区分,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8.根据状态分为天然培养基、化学合成的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9.一般培养基可采用121°C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的方法。
10.一般培养基无需调节pH值。
11.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保存。
12.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及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
13.培养基可以用热空气进行灭菌。
14.碳源提供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和合成菌体所必需的碳成分。
15.种子培养基一般C/N高。
16.查氏合成培养基是用来分类和培养霉菌的培养基。
17.干麦芽汁可以用来培养酵母菌。
18.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
19.保藏菌种用的培养基应该营养成分丰富,避免菌种死亡。
20.常用的EMB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可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
21.高氏1号培养基是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的合成培养基。
22.酵母菌的培养基初始pH一般是碱性的。
23.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育种、保藏等方面。
24.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凝胶。
25.热空气灭菌利用高温干燥空气(160-170C)加热灭菌1-2h。
26.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一般C/N低。
27.培养基中可以加入缓冲液来调节pH变化。
28.酵母膏、蛋白胨,花生饼粉等是常用的碳源。
29.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能源物质。
30.培养基中有些营养成分是多功能。
31.溶解营养成分时无先后顺序,不影响试验结果。
培养基灭菌方法
培养基灭菌方法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培养基的灭菌工作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了培养基的灭菌,才能有效地避免外源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1. 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常见的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它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操作时,首先将需要灭菌的培养基装入耐高温高压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设定好时间和温度,进行灭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但是需要专门的设备,且操作相对复杂。
2. 过滤灭菌法。
过滤灭菌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它利用微孔过滤膜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操作时,将需要灭菌的培养基通过微孔过滤膜过滤,微生物会被截留在过滤膜上,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但是需要注意过滤膜的选择和更换。
3. 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乙醛、过氧化氢等。
操作时,将适量的化学灭菌剂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混合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化学灭菌剂充分发挥作用,达到灭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化学灭菌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免对实验产生影响。
4. 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紫外线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
操作时,将需要灭菌的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下一定时间,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达到灭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以确保灭菌效果。
总结。
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时,培养基的灭菌工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菌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培养基受到外源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的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2020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 发酵工程作业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发酵工程作业1.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解析:选D在高压灭菌的操作过程中,加热结束后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待压力表的指针指到零时,打开放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
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取下放到一边。
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焰旁冷却后,再用其挑取菌落。
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将培养皿倒置,在皿底上用记号笔做标记。
2.(2019·滨州模拟)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
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⑤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⑥解析:选D无菌操作包括消毒和灭菌。
需进行消毒处理的有植物的外植体及操作人员的双手等,需进行灭菌的有器皿、培养基、添加剂(指示剂或染色剂)等。
煮沸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属于消毒;为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葡萄表面的酵母菌,故不能灭菌;培养基常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故④⑥操作错误。
3.(2019·乐山联考)下列关于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C.豆腐上长满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D.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解析:选C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不能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在微生物实验中,培养基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灭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灭菌的目的是杀灭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以确保培养基的纯净度,避免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那么,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呢?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首先,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是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是利用高温的热量来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高温灭菌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干热灭菌箱。
高压蒸汽灭菌器利用高压蒸汽和高温来灭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灭菌。
而干热灭菌箱则是利用高温干热的方式进行灭菌。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确保培养基的纯净度。
其次,化学灭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化学灭菌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有酒精、过氧化氢、乙醛等。
这些化学药剂能够迅速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同时对培养基的影响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灭菌药剂时要注意浓度和接触时间,以免对培养基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紫外线灭菌也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核酸,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紫外线灭菌设备通常是紫外线灭菌灯,将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下一定时间,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化学药剂,对培养基的影响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伤害,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灭菌技术不断涌现,如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
这些新技术在灭菌效果、操作方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总的来说,培养基的灭菌是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基的纯净度,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因此,在实验室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培养基消毒灭菌的方法
培养基消毒灭菌的方法
培养基消毒灭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高压蒸汽灭菌:将培养基装入培养器中,使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常见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压力灭菌锅。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且操作简单方便。
2. 干热灭菌:将培养基放入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干热灭菌,常见的设备是干热灭菌器或烘箱。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耐热的培养基,能够杀灭大多数微生物。
3. 紫外线辐射灭菌:将培养基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使用紫外线灭菌器进行灭菌。
该方法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培养基,但不能灭活孢子。
4. 化学消毒方法:将培养基暴露于适当浓度的消毒剂中,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消毒效果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都需要注意操作的严密性,保证培养基在消毒过程中不受污染。
此外,消毒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密封保存,尽量减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培养基灭菌是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培养时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以确保实验得出的结果是由引入的特定微生物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1.热灭菌方法(高温灭菌):热灭菌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高温能有效地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大部分微生物。
常见的热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将培养基放入烤箱或高温灭菌器中,在170°C至180°C下加热2至3小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熔点较高的成分的培养基,如糖肉汤。
-湿热灭菌(压力灭菌):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也称为压力釜)进行培养基的灭菌。
在121°C至134°C的高温下,通过给培养基施加高压蒸汽,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见的培养基。
2.过滤灭菌方法:过滤灭菌是一种无需高温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含有热敏感成分的培养基。
过滤灭菌方法通常使用微孔过滤器将培养基通过过滤膜来除去微生物。
常见的过滤灭菌方法包括:-常压过滤:将培养基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常用的滤器孔径为0.22微米或0.45微米,以保留大部分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前培养基体积较小的情况。
-打压力过滤灭菌:通过使用活性碳或膜微孔过滤器,将压力加到过滤器上,可以加速微生物的过滤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体积的培养基。
3.化学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或去除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醋酸灭菌:将培养基浸入醋酸中浸泡3至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可以有效地杀死或去除绝大多数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热敏感成分的培养基。
-过氧化氢灭菌:将过氧化氢加入培养基中,使其达到高浓度,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
过氧化氢可以氧化微生物细胞的组分,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体积的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方法
培养基灭菌方法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而培养基的灭菌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有效地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时,正确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一、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它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首先将培养基装入耐高温高压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密封好,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在灭菌过程中,要保证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可以被有效地杀灭。
二、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来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首先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紫外线灭菌箱中,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灭菌。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受到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要控制好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可以被有效地杀灭。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消毒剂来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乙醇、过氧化氢、漂白粉等。
在进行化学消毒灭菌时,首先将培养基浸泡在化学消毒剂中一定的时间,然后将培养基取出并进行充分的清洗,以去除化学消毒剂的残留。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会影响到灭菌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化学消毒灭菌时,要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和浓度,并控制好消毒的时间,以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可以被有效地杀灭。
四、过滤灭菌法。
过滤灭菌法是利用微孔滤膜来过滤掉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在进行过滤灭菌时,首先将培养基通过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然后将滤膜上的微生物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灭菌。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微孔滤膜和消毒剂对于过滤灭菌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过滤灭菌时,要选择合适的微孔滤膜和消毒剂,并控制好过滤的条件,以确保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可以被有效地杀灭。
实验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实验培养基是用于细菌和真菌培养的基础营养物质,因此正确的配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制备常用实验培养基的步骤:步骤一:准备所需物品制备实验培养基需要准备以下物品:蒸馏水、琼脂、培养基粉、容量瓶、量筒、移液器、电子天平、分注器和自动减压器等。
步骤二:称量培养基粉按照配方要求的比例,将所需的培养基粉称量到电子天平上。
步骤三:加入蒸馏水将所称的培养基粉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量筒测量,确保容量瓶内液面高度与标定线相同。
步骤四:加热和溶解将容量瓶放入热水浴中,加热并时不时地摇晃瓶子,直至培养基粉溶解。
需要注意的是,加热过程中不要让液面触及容量瓶的瓶口。
步骤五:加入琼脂在溶解后的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琼脂,同时继续加热摇晃,直至琼脂完全溶解。
步骤六:分装和灭菌用分注器将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培养皿或者试管中,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适用于实验室内部的灭菌。
以下是具体步骤:准备好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袋、杀菌指示剂及所需灭菌物。
将需要灭菌的物品装在灭菌袋中,并将袋口完全折叠,保证袋口不漏气。
步骤三:使用杀菌指示剂将杀菌指示剂放入每个灭菌袋中,以检查灭菌效果。
使用的杀菌指示剂需要在使用前进行验证。
步骤四:放入灭菌器将装有灭菌物和杀菌指示剂的灭菌袋放入灭菌器中。
往灭菌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然后加热,使压力升至1.05-1.10兆帕(MPa),并保持该温度和压力约25分钟。
步骤六:降压冷却灭菌完成后,需要断电并降压冷却,然后进行取出和验证灭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压蒸汽灭菌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充填或过度紧密的装包,以确保封闭良好且气体能够流通。
同时,不同的灭菌器和袋子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光合菌的制作方法
光合菌的制作方法光合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等多种作用。
下面介绍光合菌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酵、收菌、干燥和包装等方面。
一、准备培养基1.培养基成分:光合菌的培养基成分包括有机肥料、微量元素、氮源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制作方法:将有机肥料、微量元素、氮源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二、灭菌1.灭菌方法: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2.灭菌时间:根据培养基成分和实际情况确定灭菌时间,一般高压蒸汽灭菌法需要20-30分钟,干热灭菌法需要1-2小时。
三、接种1.接种量:根据光合菌的种类和生长需求,确定适宜的接种量。
2.接种方法:将光合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充分混合均匀。
四、培养1.温度:光合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湿度:光合菌适宜的生长湿度为60%-8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时间:光合菌培养的时间一般为3-5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发酵1.发酵方式:采用固态或液态发酵方式进行光合菌的发酵。
2.发酵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酵时间,一般液态发酵需要2-3天,固态发酵需要5-7天。
六、收菌1.收菌方法:采用过滤、离心等方法将光合菌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2.收菌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收菌时间,一般应在培养基中的光合菌生长良好时进行收菌。
七、干燥1.干燥方式:采用自然干燥或烘干机干燥等方法对光合菌进行干燥处理。
2.干燥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干燥时间,一般自然干燥需要2-3天,烘干机干燥需要1-2小时。
八、包装1.包装材料:采用密封性好的材料对光合菌进行包装,如铝箔袋、塑料瓶等。
2.包装方法:将干燥后的光合菌按照一定规格包装,并密封保存。
培养皿灭菌方法
培养皿灭菌方法培养皿在微生物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被用来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生长。
而为了避免外来微生物的干扰,我们在使用培养皿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培养皿灭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高温灭菌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操作。
首先,将需要灭菌的培养皿放入灭菌器中,然后设定好时间和温度,一般情况下需要在121摄氏度下压力为15磅的条件下进行20分钟的灭菌。
在灭菌结束后,要等待培养皿完全冷却后才能取出使用。
其次,化学灭菌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75%的乙醇或者75%的酒精来进行培养皿的灭菌处理。
首先,将酒精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其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浸泡5-10分钟。
然后将培养皿取出来晾干,待酒精挥发后即可使用。
最后,紫外线灭菌法也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灭菌箱来进行操作。
首先,将需要灭菌的培养皿放入灭菌箱中,然后打开灯管进行紫外线照射,一般情况下需要照射30分钟左右。
在照射结束后,要小心取出培养皿,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灭菌方法,比如过滤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等。
不同的实验室和实验需求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关键是要保证培养皿在使用前是无菌的。
在进行培养皿灭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清洁,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另外,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比如在高温灭菌时要小心烫伤,化学灭菌时要避免酒精的接触等。
总的来说,培养皿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来微生物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大家在实验中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培养皿灭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右手拿接种环,在 火焰上烧灼灭菌,特别是 箍处。
(3)火焰边取下两个棉 塞,不能放下;烧灼管 口一周。
(4)将接种环伸入试 管内,冷却后,轻轻 挑取少量菌体,立即 将接种环抽出。
(5)火焰旁将沾有菌种的 接种环迅速伸到斜面培养基 的底部,由里向外画蛇形细 线,线要画得细些。
(6)抽出接种环后,烧管口,塞棉塞,接 种环灭菌。
材料用具
芽孢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牛肉膏、蛋白 胨、琼脂。
天平、角匙、200mL烧杯、试管、漏斗、量 筒、玻璃棒、滴管、胶管、弹簧夹、铁架台、酒 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火柴、纱布、棉花、牛 皮纸、线绳、标签、接种环、精密pH试纸(或pH 计)、金属小筐、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箱。
NaCl、1mol/L的NaOH溶液、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2.灭菌完毕以后,如果压力未降到 0就打开排气阀,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如果压力未降到零就打开排气 阀,试管内的培养基就会冲出管口。 这是因为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外压力 不平衡的缘故
3.接种操作为什么一定要在火焰 旁边进行?
空气中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 而接种灯的火焰旁能形成一个无菌 区域,在这里操作,可以避免杂菌 污染
2.将扎好的试管管口向上竖放在灭菌 桶内,再将灭菌桶放回灭菌锅。注 意:灭菌桶内的物品不能放得太 挤,否则会影响灭菌效果。
3.加盖,并将排气软管插入灭菌桶的排气 槽内。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 对的两个紧固螺栓,以防漏气。
4.排出锅内的冷空气。接通电源,当压力 上升到49kPa时,打开排气阀放气,当压 力降到0时,关闭排气阀。重复上述放气 过程一次,以彻底排出锅内的冷空气。
5.当锅内的压力上升到98kPa时,控制火 力大小,使压力维持在98kPa左右 20min,切断电源。
6.当压力降至0以后,打开排气阀,10min 以后,旋松紧固螺栓,取出试管。最后, 将灭菌锅里的水排放干净。
三、搁置斜面 当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将试管带
棉塞的一端搁在一根木棒上。搁置的长度要 合适,使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 管总长的一半。
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灭菌 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 芽孢和孢子。对不同的材料,应当采取不 同的灭菌方法。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 灭菌法,就是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密闭 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锅内的 水沸腾并产生水蒸汽。当水蒸汽将锅内的 冷空气排尽以后,关闭排气阀并继续加热, 这时锅内的压力就会升高,最终使菌体蛋 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接 种环是用火焰烧灼灭菌的。
四、接种 1.用肥皂将双手洗净,擦干,再用
酒精(体积分数为75%)棉球擦拭 双手。
2.当手上的酒精挥发完毕后,点燃 酒精灯。注意:一定要等手上的 酒精挥发完毕后,再点燃酒精 灯,否则,容易将手烧伤。
3.接种,操作程序见下图。注意:整个实验操作过 程都要非常小心,不要碰翻酒精灯,以免烧伤。
(1)用左手大姆指、食 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 和待接种和斜面试管,右 手拧松棉塞、不取下。
例:B图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纠正方法是
不正确。接种管宜放在菌种管上面
4.熄灭酒精灯。实验后的带菌培 养基,如果用的是致病菌,必 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方 能倒掉;如果是非致病菌,也 要经加热后再倒掉。
5.接种完毕,将所接菌种、接种日 期、接种者姓名填写在标签上。
五、培养 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恒温箱
3.调pH 用滴管逐滴滴 入1mol/L的NaOH溶液, 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 pH试纸测pH,直到pH为 7.4~7.6为止。 4.培养基的分装 按右图 所示,将培养基趁热分装 到洁净的试管中,培养基 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 1/5。注意:分装时不要 将培养基沾在管口和试管 上段,以免引起污染。
5.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以后,在管口 上加一个棉塞。棉塞能防止杂菌污染,保 证通气良好。加棉塞时,应使棉塞长度的 2/3在试管口内,如下图所示。
内,在25℃下培养5~7d,或在 37℃下培养24h。
结论 斜面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状况如
何?将观察到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填写在 实验报告上。
讨论 1.在高压蒸汽灭菌开始以前,为什
么要将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
在高压蒸汽灭菌以前,如果高 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没有排尽, 当压力上升到 98 kPa时,锅内的温 度就不会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导致 灭菌不彻底。
D、①所用的棉塞应该比②更紧,以防滤液蒸发
6.包扎 每10支试管用线绳捆成一 捆,并且在管口外面包上一层牛皮 纸,然后,用线绳扎好。在每捆试 管外挂上标签,注明培养基名称、 配制日期和制作者姓名
二、灭菌 1.打开高压蒸汽灭菌锅,将里面的灭菌桶取 出,向锅内加水(最好用开水),水面与底架平 齐为宜。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构造如右下图所 示。
方法步骤 一、培养基的配制 1.称量 用天平称取0.5g牛肉膏、1g蛋白胨、 0.5gNaCl、2g琼脂。将称好的牛肉膏、蛋白 胨和NaCl放入烧杯。 2.溶化 向上述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 mL, 用玻璃棒搅匀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当牛 肉膏和蛋白胨溶化后,加入琼脂,并继续用 微火加热。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要控制火 力的大小,并且不断搅拌,以免培养基溢出 或烧焦。待琼脂完全溶化后,补加蒸馏水至 100mL。
将某种细菌接种在彻底灭菌的培 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就 能够得到生长良好的细菌群体,它们 在培养基上会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
目的要求 1.通过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 制, 了解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了解灭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室中 常用的灭菌方法。 3.初步学会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
例: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与利用牛肉膏蛋白
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二个实验中,①装色素滤
液的试管和②接种培养基的试管均要用到棉塞。
下列有关①和②所用棉塞的特点及其作用的说法,
正确的是(
)D
A、二者用的都是脱脂棉,可以防止水分吸附
B、二者的都不是脱脂棉,有利于水分的吸附
C、②所用的棉塞应该比①更紧,以防杂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