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精编教案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夏人一定会趁着机会侵犯边境,我愿意遴选 将士设下防备。
古今异义词的解药——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成立
然后
指示
妻子
非常
特征
不过
果然
古 今 对分 照析
差 别
词汇:古今不同
01 单音退位,双音主政 02 旧词消失,新词诞生 03 与时俱进,换种说法 04 词义引申,扩大缩小或转移
•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 教学目标
• 1、认识汉语词汇的演变,并能据此解决古汉语阅读的相 关问题。
• 2、认识汉语语法的演变,并能以此指导古汉语的阅读 和翻译。
•
教学重点、难点
•
汉语词汇的演变和汉语语法的演变。
课堂导入
1、2018年最热世界杯,7月16日的决赛中,法国队大 败克罗地亚队,最终夺得本届世界杯的冠军。
翻转文言文翻译
古 我爬得越高,走得越远,逐渐没有力气不能再上。
通今 今言
古 说
登之弥高,行之弥远,稍力竭未克上。
我登上南山远望,觉得南康城很渺小。
登南山遥望,而小康。
女儿把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父亲认为他很有壮
志,想把女儿嫁给他。
女白父以其事,父壮之,欲妻之以女。
翻译画线的句子。 “这个小孩的耳朵特别大”等笑话百出,你觉得问 题出在哪?
明确:古今言殊,汉语的演变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பைடு நூலகம்天
我 古 你相 今对
言 说
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 两人一组,一人说古汉语词句,一 人说相应的现代汉语意思,从词到 句演示。体会古今汉语的区别。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 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古教学目标1.认识汉语词汇的演变,并能据此解决古汉语阅读的相关问题。
2.认识汉语语法的演变,并能以此指导古汉语的阅读和翻译。
教学重点、难点汉语词汇的演变和汉语语法的演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翻译画线的句子。
“这个小孩的耳朵特别大”等笑话百出,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不注意差别就要闹大笑话,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尴尬的事,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经典,我们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古今汉语的差别。
活动活动一:我古你今,相对言说。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画出古今差别词句。
要求:一同学说古代汉语词句,另一个说出现代汉语意思。
先由词再到句子,然后再互换角色。
(学生活动)活动二:古今对照,分析差别。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感受到古今汉语的具体差异。
这段话中实际上只有几个字(词)古今汉语是没差别的,除了地名、人名外,它们是――生:八、我、能、国、不、客、从、来、坐、谈、问。
师:大多数的字(词)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
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刚刚查找到的一些结果,及书上的参考,说说古今汉语到底有哪些差别?(学生讨论)师:概括起来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意义改变了,如“形”“妻”等;一种是意义改变甚至某些意义都消失了,如“服”,它“穿衣”这个义项,今天已经消失。
师:大家再看看,“之”的几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哪几种在用?(学生讨论)概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还在使用,还有一些就是在固定搭配中使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句子有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概括:一些古代汉语的句式消失了,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等;有些古代汉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大体相似,如“不若君之美”;还有一种,一些古代汉语句式只在现代汉语固定短语中保留使用,如“之所以”“为……所……”等。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6
课题:《古今言殊》
课型:复习 授课日期:2021年 4月 2021 授课教师:赵丽坤
环节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后
反思
知识发生过程
导入:分析微课学习情况和提供的课前自测数据结果,引出同学微课学习过程中困惑和课前自测题错误题型分析。
观听数据分析,讲解易错题,提出微课学习中困惑,和课前自测题的错题情况,讨论困惑解决方案
8
知识发展与
应用过程
知识发展一
1了解语序的变化,即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掌握变化特点,学会应用。
知识发展二
2、词类的变化,即词类活用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掌握活用规律,学会判断和应用。
1、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2、代表发言,实物展台展示结果。
3、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21
知识整合过程
本课学习总结:
1、微课及课堂教学内容总结
2、随堂检测
3、通过“必由学”数据分析,讲解易错题
记录本节课学习内容,牢记教学重难点
完成随堂检测并上传到“必由学”
11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应练习。
记录作业
1
板书设计
语音的变化
词汇的变化
古今言殊
语法的变化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节古今言殊_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镇卫四境,为国爪牙
教学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三个意识”的内容,侧重于整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整合,建立卡片。这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贮存,使其成为自己的财富,为提高现代汉语能力和学习古代文献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提出假设,不仅要做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更要做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体现了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5)阅读工具箱中“汉语词汇的演变”部分。(参考答案)
演变类型
举例
词义扩大
①晋师济河②诗三百
词义缩小
①太后之色少解②肉食者鄙
词义转移
①汪然出涕曰:②江南旱湿,大夫早夭
感情色彩改变
镇卫四境,为国爪牙
板书
设计
词义扩大
①晋师济河②诗三百
词义缩小
①太后之色少解②肉食者鄙
词义转移
①汪然出涕曰:②江南旱湿,大夫早夭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介词结构后置
求救于孙将军。
文言特殊句式,整合后可用“代号”来记忆,即“345——3种句式(判断、被动、省略)、4种词类变化(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5种语序变化(主谓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每一种句式背出一、两个例句,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75
幻灯片1古代汉语倒装句式之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讲:刘红文幻灯片2一、现代汉语语法成分的一般位置(邻居家的)(小明)(刚刚)(吃)(完)了(盘子里的)(苹果)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行为的主体,指明说的是什么人事物。
谓语: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动作行为涉及的人事物。
定语:一般在主语宾语前表性状、数量、所属的。
状语:一般在谓语前修饰限制,表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
补语:一般在谓语后补充说明结果、程度、时间、处所、性状等。
去邻居家串门的小明立刻扶起了过马路时不小心摔倒在地的王奶奶幻灯片3(他)(在凳子上)(坐着)主语状语谓语(他)(坐)(在凳子上)主语谓语补语幻灯片4介词结构后置:古汉语语法中,“于……”“以……”等介词结构常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引代汉语时应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因此也有人称“状语后置”。
“于”可翻译成:在、从、由、向、对、比、给“以”可翻译成:用、拿、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幻灯片5练习: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屠惧,投以骨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7、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幻灯片68、躬耕于南阳9、所欲有甚于生者10、欲有求于我也11、蒙辞以军中多务12、祭以尉首13、受地于先王1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幻灯片7介词省略现象:1、欲王关中2、有碑仆道3、聚之咸阳4、大王见臣列观5、又试之鸡欲王(于)关中有碑仆(于)道聚之(于)咸阳大王见臣(于)列观又试之(以)鸡。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文言文倒装句式[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倒装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学习重难点】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入:请翻译以下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君美甚4忌不自信5与坐谈6不若君之美比较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古今汉语结构的怎样变化汉语语序发生变化预习检测现代汉语语序及文言倒装的类型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
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合作探究一探究宾语前置的形式【任务】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一)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客何为者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
(二)1忌不自信。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三)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5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1何以战?2微斯人,吾谁与归?3项王项伯东向坐4一言以蔽之。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小结宾语前置的形式:合作探究二探究定语后置的形式【任务】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一)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求人可使报秦者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二)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三)1马之千里者2石之铿然有声者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四)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内,有几人欤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五)1尝遗余核舟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应用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
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那些主要的区别。
【古今汉语概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商代就有记录汉语的甲骨文字,周秦时代已有完整的典籍,此后两千多年,汉字文献浩如烟海。
汉语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先秦两汉至隋唐)、近代汉语(晚唐到清初)、现代汉语(清初以来)三个阶段(古、近统称为古)。
【课堂活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段,对古今汉语的词汇和句式的差异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古今汉语演变的线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通过以上文本的分析,古今汉语演化方面有哪些规律?一、汉语词汇的演变1、词形的变化古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到现代汉语演化为双音节词。
例如:形(体形)貌(容貌)衣(衣服)镜(镜子)妻(妻子)自(自己)修(修长)。
这些词语在意思上没有发生变化,这些词语在古汉语中占多数,但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加以改变,要用双音节词来表述。
2、词义的变化古代汉语的某些词在现代使用时,用法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高中语言文字《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高中语言文字《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教学博苑05-07 0535高中语言文字《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导语: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
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不同的。
一、(1)大家独立阅读引子“秀才买柴”,然后每桌一组讨论,画出秀才说的四句话,并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
讨论完后,把本组的讨论情况分别向前后桌的一组同学告诉本组的想法。
(荷、几何、损、价、焰、薪)(2)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找出古今用法变化的词及古今不同的句式。
(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词修形衣妻句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二、汉语词语的演变1 、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
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 ( 前缀 ) 或词尾 ( 后缀 )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 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
(3) 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多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11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一、教学概述1.1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汉语词汇演变的主要表现和古今汉语语序、句式的差异,掌握梳理文言文词语、句式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2学生分析(1)学生初中、高中学习了几十篇文言文,其中一些篇目还要求背诵。
古今汉语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异同,学生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高中必修课本第5册中已接触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梳理。
(2)学生掌握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程度有较大差异,能经常通过诵读复习课文或坚持做词语、句式卡片的学生不多,遗忘回生的情况较普遍。
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即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与指导。
1.3教学资源教科书《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二节、第四课第一节的“工具箱”及教学指导用书相应的内容;必修课本第1-5册中的文言文;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1.4教学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语音的演变”放入第二课第四节处理)。
二、教学过程2.1课文导入由一个学生读引子“秀才买柴”。
教师用黑板或演示文稿对其他同学出示问题:画出秀才说的四句话,并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荷、几何、损、价、焰、薪)。
2.2课堂活动(1)古今词义部分A.朗读文段。
每个同学出声读一遍《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全班齐读。
如学生学习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背诵过,则每人先默读一遍,再全班背诵。
B.阅读“古今词义”部分。
用黑板或演示文稿出示要求,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以下问题:①古今词语用法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用一句话概括(在书上画出来)。
②把秀才说的四句话中古今变化明显的词填入下面的表格(可查字典、词典)。
参考答案:附注:古义是否保留在书面语词语中随个人语感不同而不同。
“几何”也可属第三类。
“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义项“穿戴”用在“服丧”中。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2.让学生了解汉字和语音的关系以及汉字基本结构;3.让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4.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地位及其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历史背景;2.掌握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3.识别汉字基本结构,理解语音与汉字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模块(1) 为什么要学习汉字?A: 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汉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和历史,提高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2) 汉字的历史和演变A: 汉字起源于古代文明社会,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
在古代时期,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同一汉字可以有多个读音,与现代汉语不同。
到了现代,汉字逐渐与拼音结合,形成了现代汉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2.知识讲解(1) 汉字与语音的关系A. 语音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与其发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字母“a”发音为“ei”,汉字“爱”由“ai”组成。
在学习汉字时,掌握其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B. 汉字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声符和意符是最基本的两个部分。
声符代表汉字的发音,意符代表其意义。
例如:汉字“日”,由“曰”和“十”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曰”是声符,代表“rì”这个音;“十”是意符,代表“太阳”这个意义。
(2) 汉字结构A. 汉字分为上下、左右、中间三个部分。
其中,左右部分代表其发音,上下部分代表其意义。
例如:汉字“楼”,由“木”和“娄”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木”代表“lóu”的发音,“娄”代表“房子”这个意义。
B.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汉字“闲”原本是由“门”和“一”两个部分组成的,表示“门关着一个人或动物”。
新人教版选修《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2篇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闫亚非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
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深入、进步,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及物质,都可以形声这种造字方法造出。
比如:镭、锶等等。
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凉”“晾”“谅”和形声结构,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先前造字之初,这个“京”字,原本是读“liang”的呢!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古代有个叫胡曾的人,写过一首《嘲妻家人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天‘因’。
”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很显然,当时这个时期,这个“十”肯定不读shi,这个“针”肯定也不读zhen,“阴”肯定不读yin。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1、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
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1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一、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学习重点是古今汉语的词汇演变和语法演变。
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帮助,对于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也有用处。
二、课堂活动指导2.1 课本课堂活动●古人云,今人说这个课堂活动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对古今汉语的词汇和句式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从中大致可以看出古今汉语演变的一些线索。
一、课堂活动步骤(1)古今词语比较。
这段文言文里出现的字在现代大部分仍在使用,可是其中大多数词语,虽然字形相同,意义和用法却都有所不同。
教师可以据此讲解古今词义演变的三种情况。
(2)古今句式比较。
注意讲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与坐谈”、“不若君之美”等古代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说明二者的差异。
(3)举例讨论。
请学生从学过的其他文言文片段中找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每个学生至少找出一处。
二、相关知识补充(1)古今词语。
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就会发现古今词语有很大的差别。
就字形看,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yì]、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我、能、国、不、客、从、来、坐、谈、问”。
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
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古代词语的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
其中有的构词的能力比较强,如:“形、貌、衣、镜、何、自、日、外”;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如:“丽(美丽、壮丽)、朝(朝霞、朝气、朝发夕至)、窥(窥探、窥测)、妻(夫妻、妻子)、甚(欺人太甚)”。
第二种是古代词语的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教材中解释了“之”的用法,还可以补充其他例子。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几种方式。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文言阅读中的生词难词。
教学重点:词义推断的常见方法梳理教学难点:各种推断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
事平,赉予甚厚。
时国用渐广,(胡)灐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
学生翻译:当时国家支出渐渐增多,胡灐担心度支不足,XX租金的诏书下达,就不开心。
这些翻译的问题的确是经常遇到的,在文言文复习中,理解实词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语境的变化和汉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总会使我们备受困扰,方寸大乱。
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推断技巧,无疑对我们阅读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些有用的招数。
(板书标题)在介绍方法前,我们有必要理解一下,什么是实词?生读:实词是指词语中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以及量词。
所以,正确理解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能够在推断中把握实词含义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对我们做题影响很大。
那么,如何合理推断实词含义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翻译划线词语的含义。
生译:1、一曲红绡不知数2、自缢于庭树3、夜缒而出,见秦伯4、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5、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
老师刚才列出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生:偏旁部首决定了词义的方向。
我们就得出了实词推断的第一个方向——字形分析法(板书)生读: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中的象形、指示、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根据我们平时的学习经验,哪些偏旁经常和什么意义有关?大家思考一下。
生思考作答。
汉字中就有不少以“月”字作偏旁的字,但是很少和月亮有关。
在古文中,小篆的“月”与“肉”写法及其相似,因此在岁月的发展中,最终合并成了一个偏旁“月肉旁”,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关。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的起源、历史和演变过程,明白汉字和拼音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汉语的重要性,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和拼音,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和笔顺,并用笔画、部首、字形、用法等要素分析汉字;4.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历史和演变•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分类;•汉字与拼音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 汉字的构造、笔画和笔顺•汉字的构造和基本要素;•汉字的笔画和笔顺;•用笔画、部首、字形、用法等要素分析汉字。
3. 拼音及其使用•拼音的发音方法和拼写规则;•拼音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作用;•常用汉字的拼音及使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汉字的构造、笔画和笔顺的学习;拼音的发音方法和拼写规则。
•难点:用笔画、部首、字形、用法等要素分析汉字。
四、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分析、练习、互动、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活动一:认识汉字•通过观察图片、听音乐、认真观察汉字,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存在;•联系生活中的汉字,让学生用汉字写出简单的句子,加深对汉字的印象。
2. 活动二:汉字笔画与笔顺的学习•首先,讲解汉字的构造和基本要素;•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笔画和笔顺,通过演示和分析实现;•最后,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评价。
3. 活动三:拼音的掌握•分小组让学生学习拼音的发音方法和拼写规则,并让他们相互听写拼音;•通过分组比赛和其他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活动四:汉字分析游戏•把学习汉字的笔画、部首、字形、用法等要素进行全面综合,进行汉字分析游戏;•督促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字词记忆,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笔画和笔顺以及拼音的使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对汉字和拼音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教版-语文-高一-新课标《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写法。
2、难点: 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文与作者简介: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
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课文分析:第一部分: 语言也在变。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书”例: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信”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3)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节告诉我们: 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短时期不能察觉。
但是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
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
它们之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 “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长”、“短”、“弱”等的词义,古今大体是一致的。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知识目标:正确认识词汇和语法的演变,并能以此解决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认识古今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翻译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汉语词汇的演变和汉语语法的演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翻译画线的句子。
“这个小孩的耳朵特别大”等笑话百出,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不注意差别就要闹大笑话,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尴尬的事,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经典,我们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古今汉语的差别。
二、合作探究:词汇的演变1、小组合作:研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一人说古汉语词句,一人说相应的现代汉语意思。
(2分钟)2、合作探究:结合研读的体验,完成下列四组题的翻译及延伸内容。
古今对照,分析古今汉语的区别。
(自主学习8分钟,探究5分钟)第一组:修形貌窥衣镜妻区别一:词形变化——由单音节词演变为多音节词。
[翻译小窍门]“补”字诀,组词法,扩充单音节词。
[拓展]古汉语中双音节词的翻译。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行者,其实百倍5、璧有瑕,请指示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教你一招]“形”是一个双音节词,“义”为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节词,翻译时遵从“拆”字诀,拆成两个词来翻译。
第二组:1、谓其妻曰2、齐国之美丽者也3、君美甚4、徐公何能及君也。
区别二:替换变化——含义本身没有变化,载体发生了变化。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7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目的:1.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演变情况。
2.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流行歌曲翻译成文言文导入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古今词义1合作探究:《邹忌讽秦王纳谏》的古今对照2引导学生概括出古今词义差别①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发展到现代汉语大多已变成了双音节词。
②有些古代汉语的词这些多指虚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了。
③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二、古今句式①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说同样的意思现在不这么说了,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同样是判断句,现代汉语要说成“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主谓语之间必须用判断词“是”。
②有些句式现代汉语有了一些改变。
③还有一些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着,但用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为……所……”、“唯……是”等。
三、汉语语音的演变。
①声调的变化:古汉语里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汉语里没有了入声,也就是现在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②韵母的变化四、汉语词汇的演变。
①词形发生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
②词语的消长变化:③词语的替换变化④词语的引申变化: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五、汉语语法的演变。
①语序的变化: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②句式的变化:被动句,判断句等。
③词类的变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
六、课堂练习:翻转文言文翻译1我很丑,可我很温柔。
2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七、作业布置1完成“小试身手”的题目2完成《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本节练习。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4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玉田县林南仓中学田立颖一、教学目的:1、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演变情况。
2、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关键:了解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方法:理解分析掌握教学学时:1课时二、导入: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不能,一跑就判犯规。
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走”和“跑”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走”却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走”,古汉语叫“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行”就是走。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不同的。
(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明确本节课内容)三、教学过程:(一)音变在古今汉字中存在着一种字形相同而古今读音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
这种包括古今音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和古今异读(古音中的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了)。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
“说”的本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huō,这句话第一个“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应读破字音huì,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悦”,应读uè,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语、衣、骑、遗、恶、王、将、食等。
2通假异读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
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
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不(fǒu)奉(ěng)、缪、卒、内、识、见、有、生、说、景、属等。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教学参考
1104 0926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3.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
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例子导读
(一)故事:“秀才买柴”
1.同一个字词,文言文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也往往大不一样。
2.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方面存在差异。
(二)古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1.古代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到现代演化为双音节词。
2.古代汉语的某些词在现代使用时,用法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3.古代汉语的某些词的某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三)古今句式
1.在阅读古代书籍的时候,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相同,但它实际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
2.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代几乎不用了。
三、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深入、进步,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及物质,都可以形声这种造字方法造出。
比如:镭、锶等等。
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
“凉”“晾”“谅”和形声结构,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先前造字之初,这个“京”字,原本是读“liang”的呢!再如:
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又如: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ái”呢?
古代有个叫胡曾的人,写过一首《嘲妻家人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
‘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天‘因’。
”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很显然,当时这个时期,这个“十”肯定不读shi,这个“针”肯定也不读zhen,“阴”肯定不读yin。
四、汉语词汇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
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多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的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单纯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叠音词,如:翩翩、霏霏;
②联绵词,如:参差、惆怅(双声关系).须臾、仓皇(叠韵关系)。
这些词虽然由两个字组成,词义却是由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不能拆开解释。
合成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联合式,如:婚姻、宾客;
②偏正式,如;天子、布衣;
③前缀后缀式,如:阿爷、率尔;
④偏义复词,如:存亡(《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偏指“亡”)。
耳目(《笑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中的“耳目”偏指“目”)。
偏义复词,要根据上下文。
注意它的“偏义”所在。
2.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1)社会生活方面:
社会是文明的摇篮,中国社会的巨变要求作为文化的词汇以第一时间反映社会现实。
以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典型形象的词汇:
(a)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等;又有供全民贯彻的“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等。
(b)经济方面:如改革后的“经济特区”,指导性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再有以旅游业为头的“红色旅游”、“无烟工业”等,还有经济的附属词汇如“白领、个税改革”等。
(c)文化方面: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为了适应市场而产生了词汇如“红色文化”、“素质教育”、“超级女生”等;也有外来的“拜金主义”等。
(2)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是20世纪的象征,它代表着先进和高效,十几年时间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所以当之无愧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
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词汇,共约万个。
但也有一些如“PK、1314(一生一世)”等网络异化词现象。
(3)科学技术方面: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和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
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认识和交际要求,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从而产生了许多新词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已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
汉语词汇不仅与中国本身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被众多的外国人士接受。
所以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
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
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出了词汇舞台。
比如“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等现在就没人用了。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4.词语的引申变化
汉语从古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如“天、地、人、马、牛、羊、东、南、西、北、雨、雪、风、霜”等)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如“慈、厨”等)的意义,古今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
这类词对阅读文言文不会造成困难。
另外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
如:社稷(国家)、崩(称天子死)、埙(古乐器)等。
这部分词,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工具书就可以明白,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以上两部分词语在文言词汇总量中占少数,而大多数词语的意义古今有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
河”指黄河。
现在“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
(2)词义缩小。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
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五、汉语语法的演变
1.语序的变化
古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样”讲)
六、布置作业
1.预习《迷幻陷阱》。
2.第31页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