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合集下载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一、引言:在无线电通信中,无线电发射机的天线辐射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到达接收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要经过一段自然路径。

无线电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主要有三个路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视距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在以上三种传播路径中有不同的传播规律。

短波无线电波(2—30Mhz)的传播有不同于其它频段的特殊规律,只有透彻认识和运用其特殊规律,才能发挥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应有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提高通信质量。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1)视距传播:视距传播是指电波在发射天线与接受天线互相“看得见”的距离内的传播方式。

电波在靠近地面的低空大气层中以近似直线的路径传播(见图-1),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通信距离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多用于超短波通信,本文不多作讨论。

(2)地波传播:地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当电波沿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面产生感应电荷,这些电荷随着电波的前进而形成地电流。

由于大地有一定的电阻,电流流过时要消耗能量,形成地面对电波的吸收。

地电阻的大小与电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地的吸收越大。

因此,地波传播适宜于长波和中波作远距离广播和通信;小型短波电台采用这种方式只能进行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近距离通信。

地波是沿着地表面传播的,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信号稳定,这是地波传播的突出优点。

(3)天波传播:天波是指地面发出的经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的电波。

短波无线电台站可以较小的发射功率,不依赖任何地面系统利用天波路径独自建立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通信联系,是为有别于其它通信方式的突出优势。

但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年度而变化,导致天波传播状况依时间变化。

因此,依赖电离层反射所建立的短波无线电天波通信是不稳定、不可靠的(相对于其他传播路径而言)。

远程短波通信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对短波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依赖于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

短波无线电传递常识

短波无线电传递常识

面对二十多个业余波段,究竟该用哪一段?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对通信会有什么影响?当你对这些问题打算亲自体验一番之前,应该对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及各业余波段的特点等等先做些“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波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离开发射天线后,是经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到达接收点的。

人们根据这些各具特点的传播方式,把无线电波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1)地波,这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

2)天波,也即电离层波。

地球大气层的高层存在着“电离层”。

无线电波进入电离层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出现“折射”。

因为电离层折射效应的积累,电波的入射方向会连续改变,最终会“拐”回地面,电离层如同一面镜子会反射无线电波。

我们把这种经电离层反射而折回地面的无线电波称为“天波”。

3)空间波,由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点的电波,被称为直射波。

有一部分电波是通过地面或其他障碍物反射到达接收点的,被称为反射波。

直射波和反射波合称为空间波。

4)散射波,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现不均匀团块时,无线电波有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八方反射,使一部分能量到达接收点,这就是散射波。

在业余无线电通信中,运用最多的是“天波”传播方式,这是短波远距离通信向必要条件。

空间波和散射波的运用多见于超高频通信,而地波传播“般只用于低波段和近距离通信。

二、电离层与天波传播1、电离层概况在业余无线电中,短波波段的远距离通信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

短波段信号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天波,所以我们必需对电离层有所了解。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底层部分是“对流层”,其高度在极区约为九公里,在赤道约为十六公里。

在这里,气温除局部外总是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人们常见的电闪雷鸣、阴晴雨雪都发生在对流层,但这些气象现象一般只对直射波传播有影响。

在离地面约10到50公里的大气层是“同温层”。

它对电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

离地面约50到400公里高空的空气很少流动。

在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下,气体分子中的电子挣脱了原子的束缚,形成了自由电子和离子,即电离层。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短波是指波长在10-100米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其传播距离可达数千公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于国际通信、天气预报、无线电广播等领域。

在短波通信中,频率的选择对于信号的传输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短波频率选择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在短波通信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频率。

短波频率的分类短波频率一般以频率(单位:兆赫兹,MHz)为主要参数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超短波(2-30MHz):主要用于国际通信、航空通信、电离层研究等领域;•短波广播(3-30MHz):主要用于全球广播、中外语广播、科学教育等领域;•单边带通信(0.5-30MHz):主要用于军事通信、海事通信、天气预报、救援通信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选择合适的频率可以使得信号传输的质量得到最大化。

短波频率选择的方法短波频率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总结得出的一种选择短波频率的方法。

例如,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使用低频段(5-15MHz)的短波会取得较好的传输效果;而在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则需要选用高频段(15-30MHz)的短波才能获得较好的传输效果。

经验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但也具有局限性,因为其选择频率的依据过于简单,难以适应新的传输环境和信息需求。

利用预测利用太阳黑子周期预测是一种选择短波频率的方法。

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表明太阳活动较强,此时阳光照射的上部大气层对电离能力影响最大,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相对较高,短波易于穿过。

而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表明太阳活动较弱,此时阳光照射的上部大气层对电离能力影响较小,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相对较低,短波易于反射和散射。

这种预测方法需要预先了解太阳黑子周期,而且只适用于一定周期内的预测。

使用天磁数据短波信号受地球磁场影响较大,因此天磁数据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短波频率。

短波传输的合适频率和太阳活动的强弱、夜间磁层的状况等有很大关系。

如何选用短波最佳通信频率

如何选用短波最佳通信频率

如何选用短波最佳通信频率
张在鹤;喻辉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1996(000)008
【摘要】在短波(中、高频)无线电通信中,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使用的频率,接收机
灵敏度,天线,电波传播环境,通信时间和季节等因素的改变,都会对通信距离产生影响。

当电台架设完毕后,影响通信距离的最主要因素当属发射机的使用频率,中、高频通
信这一点表现的就更加明显。

在中、高频段无线电波的传播中,天波的传播取决于
电离层的反射、折射和对无线电波能量吸收的情况,与电离层的高度和电子浓度有关。

而电离层的高度和电子浓度的变化又同一年四季、一日中的时间和太阳黑子的活动有着非常大的联系。

【总页数】1页(P36)
【作者】张在鹤;喻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短波通信频率选择技术研究与实现 [J], 王利敏
2.浅析短波最佳通信频率选择方法 [J], 庄乾波
3.泛Kriging法在海上短波通信频率预测中的应用 [J], 田晓铭;张海勇;徐池;韩东
4.短波通信频率自优化技术分析研究 [J], 徐池; 邱楚楚
5.基于CNN-BiLSTM的短波通信频率预测研究 [J], 夏吉业;张海勇;徐池;贺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信中的短波无线电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短波无线电技术简介

通信中的短波无线电技术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也出现了诸多的变化。

而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

短波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导航和遥感等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1.频率范围和波长:短波无线电波是指频率在3-30MHz之间的无线电波,相应的波长在10-100米之间。

由于短波无线电波长度较短,穿透力强,容易反射和散射等特点,短波无线电通信可以在长距离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稳定和可靠的通信。

2.传输方式:短波无线电技术的传输方式分为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等三种,其中地面波可以在平地和水面上传输很远的距离,空间波可以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而天波则可以穿透电离层。

3.噪声干扰:短波无线电技术的传输过程存在着一些干扰,如电离层折反射影响、太阳辐射等,这些都会对通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短波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应用1.无线电通信:短波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于商业、军事、科学、工业和医疗等领域,其通信范围广泛,无论是面积占据很大的荒野、洲际远距离通信,还是船舶、飞机、火车或者足球场、音乐厅、会议室等狭小场合的通信都可以使用短波无线电技术实现。

2.无线电广播:短波无线电广播可以覆盖到全球,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的人都能收听到国外广播电台的信息。

同时,短波无线电广播可以快速传送重要的新闻和信息,特别是在灾难、战争等情况下,短波无线电广播可以迅速传递出相应的信息。

3.导航和遥感:在导航和遥感领域中,短波无线电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它可以实现定位、监视、数据收集和传输等任务。

短波无线电技术可以在无人机、卫星、浮标、探测器等无人机器上进行应用,实现灾难辅助和环境监测等功能。

三、短波无线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短波无线电技术也在飞速进步。

短波无线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次第更新:由于短波无线电技术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可以预见的是,短波无线电技术必将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新的技术将会取代旧的技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短波 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短波 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短波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短波是指频率为3~30MHz的无线电波。

短波的波长短,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波绕射能力差,传播的有效距离短。

短波以天波形式传播时,在电离层中所受到的吸收作用小,有利于电离层的反射。

经过一次反射可以得到100~4000km的跳跃距离。

经过电离层和大地的几次连续反射,传播的距离更远。

射频频谱的高频部分,频率为3~30MHz,有时称为短波波段。

根据现行标准,这是一种误称,因为它的波长比特高频、微波和红外都要长,而它们也常用于无线设备中。

在自由空间,频率为3MHz对应波长为100m;30MHz对应波长为10m。

短波在无线电技术早期得名,当时3~30MHz频率的无线电波长,比大多数广播和通信信号的波长(千米量级)都要短。

任何人都可以搭建或购买短波或普通波段的收音机,然后安装一般的室外天线,从而收听来自全世界的信号。

这种爱好活动称为短波收听(SWL)。

在美国,计算机和在线通信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短波收听,很多现在长大的年轻人都对这个广播和通信领域一无所知,但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它还是主要的通信方式。

不过,有些人还是对它很着迷,因为人们可以仅使用无线设备就可以互相沟通。

除了需要两根天线(分别位于通信双方)外,不需要其他任何人造设施。

电离层可将短波信号返回到地表,通过这种特性可提供全球范围的广播和通信,这和20世纪早期(无线通信诞生时)的情形是一样的。

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

短波信号主要靠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也可以和长、中波一样靠地波进行短距离传播。

超短波通信主要靠地波传播和空间波视距传播。

当通信距离较近时,通常使用鞭状天线,利用地波传播;当通信距离较远时,应用高架天线或将电台设在较高的地方,利用空间波传播;需要超视距通信时,可采用接力的方式或使用散射通信和卫星通信。

每一种传播形式都具有各自的频率范围和传播距离,利用适当的通信设备,都可以获得满意的信息传输。

科普短波通信原理和传播方式

科普短波通信原理和传播方式

科普短波通信原理和传播方式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波长在50米~10米之间,频率范围6兆赫~30兆赫。

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

短波通信原理: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

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

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地波(地表面波)传播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

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

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

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

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

短波频率选择方法分析作者:任查学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26期【摘要】为提高短波通信质量,分析了电离层的特性,着重讨论了电离层引起的多径、衰落对短波通信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给出克服这一影响的主要频率选择方法。

【关键词】短波;频率;选择0 引言短波通信距离远、设备简单,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固定设置,进行定点固定通信,也可以背负或装入车辆、舰船、飞行器中进行移动通信;对自然灾害或战争的抗毁能力强。

但同时短波的天波信道是变参信道,信号传输稳定性差,其信道拥挤,具有时变、色散特性等缺点,受外界干扰因素多,通信不稳定。

在军事通信保障中,如何根据地域环境、通信要求选择合适的短波通信频段成为研究的重点。

在采用不同传播方式进行通信时,应依据短波电离层对短波通信传输的影响,正确选择通信频率,才能发挥短波通信电台设备的应有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提高通信质量。

1 电离层对短波通信影响分析1.1 电离层特性分析短波无线电远程通信依赖于高空电离层反射的天波路径。

电离层中电子密度呈层状分布,对短波通信影响大的有D层、E层、F1层、F2层,各层的中部电子密度最大,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各层的电子密度D1.2 多径影响分析短波传播的多径情形主要有4种,如图1所示。

其中,图1(a)的多径由天波和地波构成,图1(b)为单跳和多跳构成,图1(c)和(d)的情况是寻常波和非寻常波之间的干扰以及电离层的漫射构成的多径。

多径传播主要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衰落,二是延时。

(a)(b)(c)(d)图1 短波多径传播示意图多径延时是指多径中最大的传输延时与最小的传输延时之差。

多径延时与通信距离、工作频率和工作时刻有密切的关系。

图2 多径延时与距离的关系多径延时与通信距离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

从图中可见,在200km~300km的短波线路上,多径延时最严重,可达8ms左右。

这是由于在这样的距离上,通常使用弱方向性的双极天线,电波传播的模式比较多,而且在接收点的信号分量中,各种传播模式的贡献相当,造成严重的多径延时。

短波无线电通信的电磁学知识

短波无线电通信的电磁学知识

短波无线电通信的电磁学知识是指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相关的电磁学原理和技术,包括短波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接收及调制解调等技术和方法。

一、短波无线电波的发射短波无线电波的发射是指将电信号通过天线辐射成电磁波,传播到空中。

短波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3MHz~30MHz之间,是高频电波的一部分。

短波无线电波的发射可以通过调幅、调频和调相等多种方式实现,其中调幅是最常用的方法。

调幅的原理是将要传送的信息信号与一个高频振荡信号相乘,产生一个包含信息信号的高频振荡电信号,然后将这个高频信号通过天线辐射成无线电波。

二、短波无线电波的传播短波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过程。

短波无线电波的传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层的电离程度、地形、距离、时间、功率等。

短波无线电波的传播有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两种方式。

一般来说,在短波频段,地波传播在近距离通信时占优势;而在远距离通信时,则需要借助天波传播。

三、短波无线电波的接收短波无线电波的接收是指将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通过调制解调的方式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短波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借助一系列电路和设备,包括天线、前置放大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等。

短波无线电波的接收可以分为单边带接收和双边带接收两种方式。

单边带接收是指在接收端只接收要传输信号的一个侧边带,以减少幅度调制信号带宽,并提高抗噪特性。

四、短波无线电波的调制解调短波无线电波的调制解调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并在接收端将高频信号解调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短波无线电波的调制解调有多种方式,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幅度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振幅与高频载波的幅度进行调制,从而产生调制信号。

频率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频率与高频载波的频率进行调制,从而产生调制信号。

相位调制则是将信息信号的相位与高频载波的相位进行调制,从而产生调制信号。

总之,是短波无线电通信的核心技术和理论,了解和熟悉这些知识对于设备维护和无线电操作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方式,利用短波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反射和折射特性进行远距离传播。

短波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3kHz到30MHz之间,可以在地面与大气层之间多次反射和折射,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通过改变发射机的电压来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传输到空气中。

接收机捕捉到这些电磁波,并通过放大和解调的过程将信息转换回电信号。

由于短波无线电波可以穿越大气层,因此短波通信可以在大范围内传输信息。

然而,短波通信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受地形的影响和易受干扰。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线或调整频率来提高短波通信的性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短波通信技术概括及通信频率选择

短波通信技术概括及通信频率选择

短波通信技术概括及通信频率选择作者:辛登松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短波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行业各领域中。

现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应用深刻的影响着军事、航空、海运、等各行业,极大的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着人类的通信需求。

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短波通信发展的要求,阐述了我国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常用的通信装备、短波电波的传播途径,并就短波通信电台的通信频率选择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对短波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短波通信频率选择在现代社会中,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短波通信技术更是不可或缺。

短波通信不受有源中继体及网路枢纽的控制,在山区、海洋、戈壁等任何地域都可覆盖,是战时唯一的可靠的实用远程通信手段,是世界各国军用远距离通信的首要选择;是抗震救灾、应急处突是通信方式的重要通信手段。

同时,短波通信技术成本较低,架设机动灵活,因此,即使是在各种新型通信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无线短波这种传统的通信手段依然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不断拓展应用空间。

一、短波通信发展要求高度信息化是当今通信技术的总体特点,其对通信系统及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短波通信设备正朝着数字化、集成化、一体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其未来主要的业务将是图像与数据的整合。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发展,短波通信应在如下几方面开展深入研究:1.1高速、大容量通信传统的短波通信发展较慢,主要制约因素是容量有限,如电报速率在200b/s以下,这很难满足当今以图像为主流的现代通信需要。

而要适应社会发展对短波通信技术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升短波通信的传输速度及容量。

1.2可靠通信电离层反射、传播损耗、电离层倾斜、电离层骚动、散射传播及波导传播的随机性、多径衰落等诸多因素对短波通信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靠性。

长波短波中波的区分标准

长波短波中波的区分标准

长波短波中波的区分标准众所周知,无线通信中存在三种主要波段:长波、短波和中波。

它们在通信技术、广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区分这三种波段,并了解它们的传播特点和适用场景呢?一、长波、短波、中波的定义与区分长波:频率范围在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波长较长,约为1000公里。

长波在无线电通信中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短波:频率范围在300kHz至30MHz之间的无线电波,波长较短,约为100公里。

短波具有较强的直线传播能力和一定的折射、反射能力,适用于中短距离通信。

中波:频率范围在30MHz至300kHz之间的无线电波,波长介于长波和短波之间,约为10公里。

中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适用于局部通信和广播。

二、长波的传播特点与应用场景长波由于波长较长,能够沿地球表面传播,形成所谓的“地波”。

长波通信在海洋、极地等地区具有较好的通信效果。

此外,长波还适用于地下通信、保密通信等领域。

三、短波的传播特点与应用场景短波具有较高的频率,能够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反射、折射,形成“天波”传播。

这使得短波通信适用于远距离、跨国通信。

此外,短波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中波的传播特点与应用场景中波波长介于长波和短波之间,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中波通信适用于城市、乡村等局部地区的通信和广播。

此外,中波还在地震预警、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实际应用中的频率选择与调整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通信距离、地形、保密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和调整频率至关重要。

长波、短波和中波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关注电磁环境、干扰等因素,确保通信质量。

总之,长波、短波和中波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场景。

无线电通信中短波的特点与作用研究

无线电通信中短波的特点与作用研究

无线电通信中短波的特点与作用研究无线电通信中,短波是频率较高的无线电信号,一般指在3-30MHz的频段内。

短波通信有着以下特点和作用。

短波通信的特点之一是传播距离远。

相比于较低频的无线电信号,短波信号的传播距离更远。

这是因为短波信号在大气中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从而能够传播到较远的地方。

这一特点使得短波通信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远距离通信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广播、航海通信和国际短波通信等领域。

另一个特点是弥补了长波和中波通信的不足。

长波和中波的通信距离较短,而短波信号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短波频段内,信号的传播受到太阳活动和大气层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通信。

这样一来,短波通信可以覆盖一定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空白区,提供广播、通信和紧急救援等服务。

短波通信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短波信号的频率较高,对于大气层中的大气雜訊和其他频率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

这一特点使得短波通信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然能够进行稳定的通信,有助于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短波通信的作用非常广泛。

短波广播是短波通信的重要应用之一。

短波广播拥有跨越国界、覆盖广泛、接收设备简单、抗灾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国际广播、危机传播和国内远程偏远地区信息传递等领域。

短波通信在航海通信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短波信号的远距离传播能力,船只可以使用短波通信与陆地或其他船只进行通信,保证其安全和联络。

短波通信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在国际无线电通信中,短波通信可以覆盖全球范围,实现国际间的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是国际电信通信联盟确定的国际通信频段之一。

短波通信具有传播距离远、弥补长波和中波通信的不足、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广播、航海通信、国际短波通信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短波频率预测实验报告(3篇)

短波频率预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短波通信由于其独特的传播特性,在军事、外交、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短波传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通信带来了挑战。

为了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靠性,研究短波频率预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短波频率预测模型,实现对短波传播频率的准确预测。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短波传播的原理和规律;2. 掌握短波频率预测的方法和步骤;3. 建立短波频率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

三、实验原理短波传播频率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传播路径分析:根据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地理距离、地球形状等因素,分析短波传播的路径;2. 大气折射率预测:根据气象数据,预测传播路径上大气折射率的变化,从而预测传播频率的变化;3. 信道衰落模型:建立信道衰落模型,考虑多径效应、散射等因素对传播频率的影响;4. 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对短波频率进行预测。

四、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收集短波传播频率的历史数据,包括发射天线位置、接收天线位置、气象数据等;2. 传播路径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短波传播路径,确定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3. 大气折射率预测:根据气象数据,预测传播路径上大气折射率的变化,为预测模型提供输入;4. 信道衰落模型建立:根据传播路径和气象数据,建立信道衰落模型,考虑多径效应、散射等因素;5.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对短波频率进行预测;6. 模型训练与验证:利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其预测效果。

五、实验步骤1.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去除异常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2. 特征工程:根据传播路径和气象数据,提取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如发射天线位置、接收天线位置、大气折射率等;3. 模型选择:根据实验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4. 模型训练:利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优化模型性能;5. 模型验证:利用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预测效果;6. 结果分析: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总结实验结果。

短波电台对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的标准与方法

短波电台对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的标准与方法

短波电台对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的标准与方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电台在无线通信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远距离通信的工具,短波电台的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显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关于短波电台对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的标准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首先,频道选择是指在短波电台传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频率或波段。

频道选择的标准与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频谱分析:通过对短波频段的频谱分析,确定当前频段的噪声水平和信号干扰情况。

选择清晰的频段可以避免信号被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2. 距离远近:短波电台可以覆盖较长的距离,但不同频率的信号传输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选择适合所需通信距离的频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耗和损耗。

3. 天气条件:不同天气条件下,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情况不同。

在夜间或寒冷的天气中,较低频率的信号可能会更好地传播,而在白天或炎热的天气中,较高频率的信号可能更适合。

4. 调频台选择: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短波调频电台的分布,选择与目标通信区域相邻的调频台可以提高接收质量。

其次,天线定向是指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和角度,使信号接收和传输效果更好。

天线定向的标准与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距离和方位:根据通信的目标位置及其相对于电台的位置,调整天线的方向和角度。

保持天线与目标的直视通信路径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和损耗。

2. 天线增益:根据天线的增益特性,选择适当的天线类型和形状。

不同类型的天线在不同频段上的增益表现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可以提高通信质量。

3. 天线高度:考虑到地面反射和天线高度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天线高度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和多径干扰。

4. 天线方向性:根据通信需求,选择适当的天线方向性。

定向性天线可以集中接收或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短波电台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频道选择和天线定向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无线电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技术研究

无线电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技术研究

无线电通信中的频率选择技术研究在当今信息时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网络到航空航天、军事等重要领域,都离不开无线电通信。

而在无线电通信中,频率选择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通信的质量、可靠性和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无线电频率。

无线电频率是指用于无线电通信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

这个范围非常广泛,从低频的几百赫兹到高频的几十吉赫兹甚至更高。

不同的频率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传播距离、穿透能力、抗干扰能力等。

频率选择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选择合适的频率可以有效地避免干扰,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如果在一个频段内存在过多的信号,就会产生相互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通信中断。

例如,在城市中,由于各种无线设备众多,频谱资源紧张,如果不精心选择频率,很容易出现信号干扰的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频率选择呢?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通信的距离要求。

如果需要进行远距离通信,通常会选择较低频率的波段,因为低频信号具有更好的传播能力,可以传播更远的距离。

但低频信号的带宽相对较窄,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有限。

其次,要考虑通信环境。

如果通信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障碍物,比如建筑物、山脉等,那么就需要选择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频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磁干扰的情况。

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可能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电线、工厂设备等,这时就需要避开这些干扰频率。

在实际应用中,频率选择技术有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频谱分析。

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频谱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各个频段的使用情况,从而找到相对空闲的频段用于通信。

还有一种方法是基于预测模型的频率选择。

利用数学模型和历史数据,对未来的频谱使用情况进行预测,从而提前选择合适的频率。

另外,动态频率选择技术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实时的频谱环境变化,自动调整通信频率,以确保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当检测到当前使用的频率受到干扰时,系统可以迅速切换到一个空闲的频率上继续通信。

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方法浅析

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方法浅析

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方法浅析发布时间:2023-02-03T03:46:44.3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8期作者:邓矫龙[导读] 目前,我国的通信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短波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短波通信是最早被使用的通信方式,邓矫龙民航海南空管分局海南海口 570000摘要:目前,我国的通信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短波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短波通信是最早被使用的通信方式,而且这种通信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短波通信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比而言,短波通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讯距离远,二是机动性好,三是顽存性好,四是通信能力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短波通信也在快速发展。

但是,短波通信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短波通信频率选择技术就是影响短波通信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短波通信的特点,其次探讨短波通信抗干扰,最后就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短波通信;频率选择技术;实现引言短波通信(3~30MHz)通过电离层反射可实现几百乃至上万千米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制约的中远程通信方式,具有通信距离远、开通迅速、机动灵活、网络重构便捷等优点。

在军用领域,短波通信具有全球覆盖、通联便捷、组网灵活、抗毁性强,可全球覆盖,是军事行动中的重要通信手段,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

在民用领域,短波通信开通迅速、携带方便、供电容易,不需要建设枢纽站和中继站,成为海洋渔业、远洋运输、科学考察等领域的主要通信手段。

1短波通信的特点短波通信主要是利用地面发射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之间或者电离层与地面之前实现一次或多次反射来实现远距离通信。

相比其他通信方式,短波通信的成本低廉,在很多特殊场景下也能实现快速通信且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能力。

基于以上优势,短波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等领域,当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其他通信方式中断或者通信效果不佳时,可以应用短波通信实现信息传递,从而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于短波通信频率预测研究

关于短波通信频率预测研究

关于短波通信频率预测研究摘要:短波依靠电离层反射完成远距离通信,电离层作为变参信道,其对短波传播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如时间、地理位置等)具有不同的效果,要想获得较好的短波传播效果,就要首先对短波传播的频率进行科学规划,也就是在掌握电离层的特性基础上采用一些科学方法对通信频率进行预测。

另一方面,短波通信频率的预测,是短波通信工程中必须要考虑和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无线电监测工作也要基于对短波通信的科学技术的掌握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因此,本文针对短波通信的频率预测展开介绍,可为短波国际广播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2][3]。

本文仅针对短波天波通信频率开展讨论和介绍。

关键词: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文章就短波通信频率预测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在作者所掌握的短波传播理论和多年短波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大圆距离和最大跳距等天波传播参数进行分析,并讨论电离层各层基本最大可用频率和最佳工作频率。

以探究远距离短波广播等短波发射活动的频率规划背后的科学原因,为短波监测工作(包括业余通信在内的短波通信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

1研究背景近期,因乌克兰局势的升温,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增加或者重启了针对乌克兰地区的短波广播发射计划,因电离层属于变参信道,发射频率在不同时间采用了不同的频率,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1]。

由此可见,短波传播技术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而其发射频率的选择对传播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短波天波通信能够进行洲际通信和全球通信,其通信的距离远近与电离层这一充当短波反射层的物理结构有关,进而与短波选择的通信频率有关。

2 天波通信短波通信是波长在100~10 m之间,频率范围为3~30 MHz的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又称为高频(HF)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短波通信的使用频率范围可以扩展为1.5~30 MHz。

短波信号除了能够通过地波传播实现视距范围内的近距离信号传输,还可以经过电离层反射进行天波传播实现中远程信号传输。

一般将电离层分为D层、E层、和F层三层,D层距离地面最近,一般在50~100 km左右的高空,短波信号经过D层时,受D层电子浓度的影响,会直接穿透过去。

无线电各频段的传播规律

无线电各频段的传播规律

无线电波段的传播规律无线电频率从低频到高频被划分成许多不连续的波段,常用的有HF频段、VHF频段和UHF频段,频率再高的微波频段只用于业余卫星通讯和微波通讯实验。

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常用的业余无线电波段的传播规律。

一、160m频段(频率1.80~2.00MHz)这是业余无线电台允许使用的最低频段。

这个波段的传播规律跟中波很相似,白天主要是靠地面波进行近距离的通讯,晚上可以通过电离层D层反射进行远距离通讯,最佳的通讯时机是通讯双方都处于日出日落的交界时间。

在冬天的傍晚或黎明时分,是用160m频段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时候。

由于这个频段频率比较低,需要架设庞大的天线,电离层对它的衰减也比较大,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达到远距离的通讯,因此,操作的人较少,并且多用CW进行联络。

二、80m频段(频率3.50~3.90MHz)这个频段的传播规律与160m频段相似,主要是以F层和E层混合传播为主。

夏天和白天由于D层和E层的电子密度高,这个频段以下的电波会被吸收掉而不能经电离层反射,白天只能进行100~200km距离的通讯。

同时,在夏天经常发生雷电,使频段上有很大的噪音,弱小的信号不能被听到。

在冬季的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效果比160m频段好,通联到远距离电台的机会也大。

这个波段的天线也是比较庞大,但比起160m频段的天线已经缩小了许多,况且现在也有许多缩短型的产品天线,使这个波段架设天线的难度减低。

一般简易架设多用水平半波偶极天线,缩短型的产品无线多为垂直接地型的天线,有大的架设场地和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在几十米的铁塔上架设起庞大的八木定向天线!效果好的天线是既要架得高,又要长度够。

三、40m频段(频率7.00~7.20MHz)这是个短波初学者的入门频段之一,也是最拥挤热闹的频段。

这个频段操作范围比较窄,但几乎全年全天大多可以进行QSO。

白天可以进行几百公里的通联,在傍晚或黎明时分是开通远距离通讯的好机会,这时各国的许多电台在狭窄的频段内互相拥挤,加上本身频段的严重杂音,汇集成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短波通联频率该如何选择?选对了可以通联全球,选不对叫天天不应

短波通联频率该如何选择?选对了可以通联全球,选不对叫天天不应

短波通联频率该如何选择?选对了可以通联全球,选不对叫天天不应短波通联的频率该怎么选择?夏天来了就可以整天守候在29.6MHz 么?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除非你有足够多的电让你去浪费,而且有足够的毅力去坚持。

短波不同于UV 段,不是架上天线就能通联的,短波的通联靠的是传播,这要求我们必须去学习与传播有关的基础知识。

MUF 是对特定通信线路距离可使用的最高频率(Maximum Usable Frequency)的缩写。

MUF 是根据电离层观测值或电离层的世界分布图计算得出的。

LUF 是最低有效频率(Lowest Useful Frequency)的缩写。

只有在中间的频率才能靠谱地和目标地点进行短波通信,当然这只是一个因素,实际情况还要复杂的多。

这两个参数的具体来源以及计算方式我们先不去研究它,我们先说怎么去利用这两个参数。

假设某日的 MUF 在 11:00~15:30 之间为15MHz,那么更高的频段几乎是不会开通的,也就是说最高可用的业余频率为 14MHz ,这样的日子里没必要打开 29.6MHz 去守听。

当然了,这时候 14MHz 的通信状态也会非常不稳定,因为它太接近 MUF 了。

LUF 和 MUF 类似,就不举例说明了。

MUF 和 LUF 数据可以很容易地从网络上获得,这可以指导我们选择频率,更好地进行短波通联。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守听各个FT8 常用频率来确定实际的传播情况。

当14.074MHz 的数据模式声音震耳欲聋时,14MHz 的传播必然是非常不错的。

有的朋友喜欢野外架台,但是出门之前请记得看黄历,这就是频率的选择。

频率选对了,可以通联更多更远的电台,频率选不对,那是白费口舌,浪费感情和时间。

另外,野外架台尽量选择周末时间,周末的频率上总是更热闹。

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即使传播再好,也经常因为没有其他电台,只能空手而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与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选择及预测一、引言:在无线电通信中,无线电发射机的天线辐射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到达接收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要经过一段自然路径。

无线电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主要有三个路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视距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在以上三种传播路径中有不同的传播规律。

短波无线电波(2—30Mhz)的传播有不同于其它频段的特殊规律,只有透彻认识和运用其特殊规律,才能发挥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应有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系,提高通信质量。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1)视距传播:视距传播是指电波在发射天线与接受天线互相“看得见”的距离内的传播方式。

电波在靠近地面的低空大气层中以近似直线的路径传播(见图-1),在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通信距离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多用于超短波通信,本文不多作讨论。

(2)地波传播:地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当电波沿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面产生感应电荷,这些电荷随着电波的前进而形成地电流。

由于大地有一定的电阻,电流流过时要消耗能量,形成地面对电波的吸收。

地电阻的大小与电波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地的吸收越大。

因此,地波传播适宜于长波和中波作远距离广播和通信;小型短波电台采用这种方式只能进行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近距离通信。

地波是沿着地表面传播的,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信号稳定,这是地波传播的突出优点。

(3)天波传播:天波是指地面发出的经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的电波。

短波无线电台站可以较小的发射功率,不依赖任何地面系统利用天波路径独自建立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通信联系,是为有别于其它通信方式的突出优势。

但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年度而变化,导致天波传播状况依时间变化。

因此,依赖电离层反射所建立的短波无线电天波通信是不稳定、不可靠的(相对于其他传播路径而言)。

远程短波通信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对短波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依赖于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

本文主要讨论短波通信的地波和天波传播。

三、短波的地波传播:利用地波路径,可在一定距离内建立稳定可靠的短波通信联络。

其有效距离主要取决于短波电台的发射功率、天线的架设方式、传播路径上的地形地物的影响及使用的载波频段。

在发射功率、天线架设、地形地物均已确定的情况下,载波频率成为决定通信距离的唯一可选因素。

鉴于频率越低大地对电波的吸收越小,短波电台的地波通信宜选用短波频率的低段(2 — 6 Mhz)。

很明显,地波的场强与传播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信号强度越弱。

远至一定距离,信号/ 噪声比将降低到无法保证可靠通信的程度,导致通信中断。

对于短波通信而言,其噪声主要来自产生于大气的天电和周围工业设备的电气干扰。

一般来说,在一方天线高架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载波频率,小型短波电台利用地波路径可在数十公里范围内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

四、短波的天波传播:(1)关于电离层:短波无线电远程通信依赖于高空电离层反射的天波路径,了解电离层的生成、结构和变化规律,了解电离层不同时段对不同频段的短波段电波的反射规律,对短波无线电通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太阳紫外线照射、宇宙射线的碰撞,使地球上空大气中的氮分子、氧分子、氮原子、氧原子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形成所谓电离层,其分布高度距地面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

电离层中电子密度呈层状分布,对短波通信影响大的有 D 层、E 层、F1 层、F2层,各层的中部电子密度最大,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各层的电子密度 D〈 E〈 F1〈F2 ):由于电离层的形成主要是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因此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与阳光强弱密切相关,随地理位臵、昼夜、季节和年度变化,其中昼夜变化的影响最大。

D 层:高度 60—80公里,中午电子密度最大,入夜后很快消失;E 层:高度 100—120公里,白天电子密度增加,晚上相应减少;F1 层:高度 180公里,中午电子密度最大,入夜后很快消失;F2 层:高度 200—400公里,下午达到最大值,入夜逐渐减少,黎明前最小。

(2)电离层对电波的折射和反射:电离层可看成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媒质,电波进入电离层会发生折射。

折射率与电子密度和电波频率有关。

电子密度越高,折射率越大;电波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小。

电离层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随高度的增加电子密度逐渐加大,折射率亦随之加大。

可以将每一层划分为许多薄层,每一薄层的电子密度可视为均匀的。

电波在通过每一薄层时都要折射一次,折射角依次加大,当电波射线达到电离层的某一点时,该点的电子密度值恰使其折射率为900,此时电波射线达到最高点,尔后沿折射角逐渐减小的轨迹由电离层深处折返地面。

当频率一定时,电波射线入射角越大,则越容易从电离层反射回来。

当入射角小于一定值时,由于不能满足 900 的折射角的条件,电波将穿透电离层进入太空不再返回地面。

当入射角一定时,频率越高,使电波反射所需的电子密度越大,即电波越深入电离层才能返回。

当频率升高到一定值时,亦会因不能满足 900 折射角的条件而使电波穿透电离层进入太空,不再返回地面。

(3)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当电波通过电离层时,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在电波的作用下作往返运动,互相碰撞,消耗能量。

这部分能量来自电波,此为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

吸收的大小主要与电子密度和电波频率有关。

电子密度越高、电波频率越低,吸收越大,反之则低。

当吸收大到一定程度时,电波强度将不能满足短波接收机的信号/噪声比要求,导致通信中断。

五、短波天波通信的频率选择与预测: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及电子密度主要随日照强弱昼夜变化,因此工作频率的选择是影响通信质量的关键性问题,若频率太低,则电离层吸收增大,不能保证必须的信噪比,若频率太高,电波不能从电离层反射回来。

一般来说,选择频率应考虑以下原则:(1)不能高于最高可用频率:当通信距离一定时,可以被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最高频率叫最高可用频率。

很明显,通信频率不能高于最高可用频率,否则电波将穿出电离层。

最高可用频率与电子密度有关,电子密度越大,最高可用频率越高。

电离层电子密度主要随时间变化,所以最高可用频率也随之变化。

其次,对一定电离层高度而言,通信距离越远,则电波入射角也就越大,就是说最高可用频率越高。

但应注意,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是经常变化的,其最高可用频率不能保证每时每刻可靠反射电波,因此实际使用的频率为最佳工作频率。

经验说明,最佳工作频率约为最高可用频率的85%。

附表列出了我国南方夏季不同通信距离在不同时段的最高工作频率及最佳工作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所列的工作频率并非确定的准确频率,而是在此频率附近即可。

实际应用时,可从表列最佳工作频率向下1-2Mhz的范围内选取合适的工作频率,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及地域。

(2)不能低于最低可用频率:在短波通信中,频率越低,电离层吸收越大。

当低到一定程度以致不能保证通信所必须的信噪比时,通信质量严重下降导致通信中断。

能保证最低所需的信噪比的频率称为最低可用频率。

根据经验,不同距离、不同时段的最低可用频率一般比相应的最佳工作频率低3—4Mhz。

此外,频率为1.4Mhz附近的电波可与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振动发生谐振,产生较大的谐振吸收。

所以天波通信时工作频率不应低于2Mhz。

(3)一日之内适时改变工作频率:原则上说,最低可用频率至最佳工作频率之间的频段可作为工作频率。

但是,这一频段在一昼夜之间是随时变化的,而电台的工作不可能随时变化。

实际工作中一昼夜内只改频1—2次。

在一段时间内只用一个频率,通常选日频、夜频各一个。

改频时间通常是在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急剧的黎明和黄昏时刻适时进行。

六、短波通信的“盲区”:短波通信的盲区亦称“静区”。

盲区现象是短波无线电通信很难回避的问题。

在地波最远覆盖范围与天波最近反射区之间有一段所谓“盲区”。

在一方天线高架的情况下,盲区从数十公里的距离开始出现,大约在150—200公里处消失,从理论上说,在此区域内收不到任何信号。

但是,当前的一些新的天线技术已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理论上的盲区内可建立沟通,只是信噪比差些而已。

在此区域内,适当降低工作频率,减少大地对电波的吸收,同时使仰角较大的电波能被电离层反射下来,可能会使信噪比状况有所改善。

七、关于“频率自适应技术”:(1)传统短波通信选频方式的固有缺陷:合理选频对中远程短波通信至关重要,这一点已有说明。

传统的中远程短波通信的选频模式是:通信指挥人员根据长期频率预测和短期频率预测以及电离层随季节、昼夜变化规律和通信距离指定“时间—频率表”,各台站之间以定时、定频方式进行通信联络。

但是,问题在于要准确地预测电离层的传输频率,并使通信效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非常困难。

其主要原因是:短波信道(电离层)是一种典型的随机变参数信道,它的信道特性随时间、空间和工作频率而随机变化。

而预测所得到的频率是在既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最佳频率”。

它可能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电离层传输频率有较大的偏差,并且无法考虑到诸如多径效应、多普勒频移和各种干扰等因素,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办法。

以这种方法预测的工作频率有时只能作为参考。

实际工作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通信系统指挥人员和各台站操作人员的经验、技巧、随机应变能力和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

而这种能力和默契的取得,有赖于专业化训练和长时间的磨合,并非易事。

(2)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使现有的装备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尽可能减少通信系统对人员条件的依赖,采取技术措施使设备操作(关键是频点选择)自动化、“傻瓜”化。

当前,中远程短波通信自动选择可用工作频点的所谓“频率自适应技术”及产品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短波自适应通信方式是现代短波通信的象征,使短波通信系统具有自动适应通信条件变化的能力(还有功率自适应技术,本文不作讨论)。

它采用微处理机控制技术,使短波通信机实现自动频率选择、自动信道存储、自动天线调谐,能实时选择出当时当地最佳的短波通信信道,克服短波信道的时变性,能非常有效地改善通信效果,简化了人工选频的复杂操作,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自动选频是在事先预臵的一组频点中选择最佳可用频率,如预臵频点不当,当然无法从中选出合适的频率。

(3)频率自适应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在链路建立前,主叫方先在一组预臵频率上发送测试码,被叫方接收并测量信号质量,对各信道的通信质量评分,按优劣排序。

然后,向主叫方发出应答信号,反馈各可用信道评分排序信息。

主叫方收到应答信号后,向被叫方发出确认信号,双方建立频率库,进入自适应扫描状态。

此时,通信各方发射机处于寂静状态,接收机对已存入频率库的各频点循环扫描。

当需要进行通话时,主叫台在频率库中选取最佳信道发出呼叫信号,被叫目标台收到呼叫信号后发送应答信号,主叫台收到应答信号后发出确认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