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与分析意义

合集下载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引言:零售商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形态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和分析零售商业的业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把握商业的发展趋势,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因此,对于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零售商业业态的概念分类零售商业业态是指在市场中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各种商业形式和模式。

根据经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零售商业业态分为独立零售业态和连锁零售业态两大类。

1.1 独立零售业态独立零售业态指的是由个体经营者或家庭经营者独立经营的小型零售店铺。

这类店铺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或由少数员工协助,并且经营范围相对较窄。

常见的独立零售业态包括便利店、小型超市、菜市场等。

独立零售业态具有经营灵活、反应迅速的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独立零售业态面临着许多挑战。

1.2 连锁零售业态连锁零售业态是指由总部统一管理,通过加盟、特许经营或直营等方式,在不同地区或地点开设的多家店铺。

连锁零售业态通常拥有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商品供应渠道和统一的管理制度。

常见的连锁零售业态包括超市、百货公司、连锁餐饮等。

连锁零售业态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的优势,可以通过统一的运营管理和集中的采购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意义了解和分析零售商业业态的统计数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商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反映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零售商业业态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通过统计不同业态的销售额、增长率等指标,可以了解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热度和受欢迎程度,从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统计数据也可以反映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把握商机。

2.2 指导政府的宏观调控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数据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指导作用。

政府通过统计零售业态的数据,可以了解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增长周期或下行周期。

第三章 零售业态 第四章 零售组织形式

第三章   零售业态   第四章 零售组织形式

第三章零售业态⏹什么是业态?⏹业态,即零售经营形态,美国商业统计中的零售分类在1939年和1977年分别使用了type of operation和type of retailing,在新的零售分类中并不区分业态和业种,因此国内翻译为零售形式、零售机构、零售组织。

⏹日本流通理论界有“业态”的称谓,可以理解为是type of operation,我国流通理论界沿用日本理论界的叫法,称之为业态⏹业态的维度业态的维度是指构成业态,并使不同业态得以相互区别的因素产品结构、定价、服务水平和内容、顾客群定位、选址⏹如何理解业态?1.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需求的外在表现决定特定业态的产生,消费者追求的利益,对应于业态的各特征2.从企业角度来看,业态是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定消费需求的形式3.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特定业态需要符合成本和利润的约束资本利润率= 资本周转率×销售毛利率⏹最新业态分类最新业态分类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1、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2、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各业态有其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经营特点⏹二、超级市场的类型⏹普通超市(标准超市)⏹生鲜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或称大卖场,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仓储超市⏹特大超市⏹高端超市⏹专业店的特点是:◆选址多样化,多设在繁华商业中心、商业街或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根据主营商品特点而定◆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主营商品占经营商品的90%◆经营的商品、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采取开架销售方式◆从业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利店的新选址现象1、便利店的特征:(1)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办公区等消费者集中的地方;(2)商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3)步行购物5~7分钟可到达;(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兼营彩票、报纸,等;(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6)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收银机统一进行。

零售行业宏观环境及行业分析

零售行业宏观环境及行业分析

零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巨大数字,而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就是零售业,零售业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零售业的分布网店也越发密集,不少企业形成庞大的商业网,连锁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其发展带动与零售业相关产业的繁荣。

2016年经济处于低位企稳阶段,电商增速也逐步放缓,廉政政策边际影响亦长期趋弱,但在新的商业供给持续加码,而供应链和终端服务能力尚未实质提升之前,同质化竞争加剧,龙头企业面临新增业态分流影响持续,收入增速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同时,百货、超市还共同面临费用端刚性上涨,共同推动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降。

在巨大业绩压力面前,龙头百货、超市企业开始优化供应链和优化终端服务能力两个维度形成差异化,提升存量竞争力,力争实现毛利率的持续优化和客流的提升。

我们就采用PEST分析法对零售行业进行宏观分析。

PEST分析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己基本确立,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国家对企业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财产保护、市场经营行为等方面都通过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

现在正处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政治环境稳定,是零售业高速发展的上升期1、零售行业的管理政策日趋完善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零售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陆续下发的各种税收法律新制度极大地减轻了零售业的税收负担,使得零售业的发展难题得以减缓,扩张空间变大,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加大了赢面。

商务部发布《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扶持零售业节能,提出“绿色零售”新理念,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道路。

同时,为了规范行业的经营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为了规范企业的价格,国务院重新修改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对一些价格违法行为予以惩治。

商业业态标准化分类及统计(模型)

商业业态标准化分类及统计(模型)

商业业种 汇总35回顾
30 25 20 15 10
5 0
*
融资项目商业计划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分类依据:《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GB/T18106-2004
5
批发和零售业态
无实体店零售业态共分五种
电视购物 邮购
网上商店
•(Television Shopping) 以电视作为向消费者进行商品推介展示的渠道,并 取得定单的业态。
•(Mail Order) 以邮寄商品目录为主向消费者进行商品推介展示的渠道,并通 过邮寄的方式将商品送达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
• (Convenience Store)以自选销售为主,销售应急性的食品、日用生活用 品和提供商品性服务,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Discount Store) 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 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 2000 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购物中心
•(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 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 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厂家直销中心
•(Factory Outlets Center)由生产商直接设立或委托独立经营者设立,专门经 营本企业品牌商品,并且多个企业品牌的营业场所集中在一个区域的零售业态。
•(Specialty Store) 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如办公用品专 业店、玩具专业店、家电专业店、药品专业店、服饰店等。
专卖店
•(Exclusive Shop) 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家居建材店

零售业的市场分析与市场结构

零售业的市场分析与市场结构

零售业的市场分析与市场结构一、市场概述零售业是指销售商品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活动。

零售业覆盖了各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食品、饮料、日用品、家居用品、纺织品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零售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品牌和产品进入市场的窗口。

中国零售业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同比增长8.0%。

其中,线上零售额占比达到了19.5%,互联网零售已经成为整个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特点分析1. 市场对商品的要求高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零售业的市场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功能、外观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零售企业在商品质量保障、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2. 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零售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当地企业和外资企业组成,互相之间展开殊死搏斗。

这种竞争的决定因素在于受众选择,它可能有很多的运营策略,其中包括定价策略、促销策略、产品推广策略、营销渠道策略等。

因此,企业要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就需要用足技巧和精明的头脑。

3. 市场需求多元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饮食,对于商品的种类和品质也越来越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零售企业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商品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1. 市场发展趋势中国零售业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首先,随着数字化技术与零售行业的结合,互联网零售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机结合将成为零售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另外,消费升级和智能化趋势也将推动零售业从传统模式向新兴领域转型。

2. 市场结构根据市场研究,现代化的零售业市场主要分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和电商平台四大类。

而近年来,跨界经营的商业模式也在逐渐流行。

零售业业态

零售业业态

由于现代店铺布局的分散化,每个店铺的商圈范围逐渐缩小,单店客流不会随着店铺规模的扩大而无限制的 增强。这样,零售业规模效益的实现,只能通过众多分散的小店铺的集合,这种集合离不开连锁方式的运用。因 此,再好的零售业态,如果不适应连锁化发展,就不是一个具有优势的业态。连锁化发展的适应程度不同,决定 着零售业态的寿命也不同。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仓储商店、便利商店等都是适合连锁经营的业态,连锁经营是 这些业态得以锦上添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当它们在成长期时,连锁经营可以使其迅速扩张;当它们在成熟期 时,连锁经营可以使其低成本运营;当它们在衰落期时,连锁经营可以使其下滑趋势减缓,全方位的延长零售业 态的生命周期。实际上,连锁经营在本质上是零售业态的组织经营方式,既不能引人连锁经营的店铺形式,永远 也不可能进化为零售业态,因为零售业态的特征之一是广泛性。一般而言,连锁商店是指在核心企业或总店的领 导下,由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零售企业,通过规范化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济联 合组织形式。
售业商店分类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 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发展
01
百货商店
02
连锁超级市 场
04
专业店
03
仓储式商场
05
便利店
06
其他业态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 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 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 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 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 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从近 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在大中城市,年销售 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 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 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 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 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 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 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 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分析一、零售行业概述1、零售行业定义及范畴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

如零售商将汽车轮胎出售给顾客,顾客将之安装于自己的车上,这种交易活动便是零售。

若购买者是车商,而车商将之装配于汽车上,再将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则不属于零售。

(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

零售活动常常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多数情形下,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也买到某些服务。

(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无论商品以何种方式出售或在何地出售,都不会改变零售的实质。

(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

如公司购买办公用品,以供员工办公使用;某学校订购鲜花,以供其会议室或宴会使用。

所以,零售活动提供者在寻求顾客时,不可忽视团体对象。

在中国,社会集团购买的零售额平均达10%左右。

此外,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还有两种: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

他们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

零售贸易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

2、零售业态分类及特点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大类。

就商人主体而言,它是商人针对某一目标市场所选择的体现商人意向和决策的商店。

商业业态分类.doc

商业业态分类.doc

商业业态分类.doc(一)商业业态概念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

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

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通俗地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1998年,我国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

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将零售业态定义为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商业业态分类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来确定。

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

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具体的业态形式,例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

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对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有利于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2、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

零售业态分类 国家标准

零售业态分类 国家标准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是对不同类型的零售业进行归类和划分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便利店业态便利店是一种零售业态,主要以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便利食品为主要经营品类,通常店铺面积较小,地理位置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域或交通便利的地方。

常见的便利店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社区便利店等。

二、专业店业态专业店是一种以某一特定商品或服务为主要经营品类的零售业态。

其特点是在为顾客提供具体商品或服务时,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专业店包括:服装专卖店、家电专卖店、珠宝专卖店等。

三、百货商场业态百货商场是一种大型的综合零售业态,一般以多个经营种类和品类为主,提供包括服装、家居、电器、食品等多个品类的商品。

百货商场一般具有较大的店铺面积和较高的品牌集聚度。

常见的百货商场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品牌百货商场等。

四、购物中心业态购物中心是一种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核心功能的零售业态,一般集合了零售店铺、餐饮、娱乐和服务等多种业态。

购物中心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较高的消费配套设施,吸引消费者进行购物和休闲娱乐。

常见的购物中心包括:室内商业综合体、大型室外购物中心等。

五、连锁店业态连锁店是一种以统一品牌标识、统一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为特点的多家门店组成的零售业态。

连锁店一般通过统一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

常见的连锁店包括:快餐连锁店、便利店连锁、药店连锁等。

附件:本文档中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统计数据、市场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

可以通过邮件或云盘等方式提供给需要参考的人员。

法律名词及注释:1、零售业:指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承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商业活动。

2、便利店:指以小型店铺为基础,以方便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目标的零售商店模式。

3、专业店:指以某一特定商品或服务为经营特色的零售店铺。

4、百货商场:指集中销售各种商品品类,以及提供服务、娱乐等功能的大型零售商场。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

业态分类及特点范文在商业领域中,业态分类是指根据商业形态、经营内容、产品种类等因素对不同的商业实体进行分类。

通过对不同业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各种业态的特点和优缺点,为商业经营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业态进行分类并介绍其特点。

一、零售业态1.百货商场:百货商场是一种综合性的零售业态,通常包括时装、家具、电器、食品等多个品类。

百货商场一般规模较大,商品种类丰富,拥有较多的品牌和租户。

百货商场的优点是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购物需求,提供综合性的购物环境;缺点是竞争激烈,经营成本高。

2.超市连锁:超市连锁是一种以零售食品为主的经营模式,通常采用统一的布局和采购模式。

超市连锁的优点是经营成本低,商品价格相对低廉;缺点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较小。

3.专业店铺:专业店铺是指专注于其中一特定领域的零售店铺,比如专营男装、女装、鞋帽等。

专业店铺的优点是商品种类多样,专业性强,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缺点是面临市场竞争,经营风险较高。

二、餐饮业态1.中餐厅:中餐厅是以中式饭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餐饮业态。

中餐厅的优点是消费人群广泛,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饮食文化差异大,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2.西餐厅:西餐厅是以西式饭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餐饮业态。

西餐厅的优点是高端消费群体多,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成本较高,需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

3.快餐店:快餐店是以快捷、便利为主要特点的餐饮业态。

快餐店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经营成本较低;缺点是面临健康饮食的竞争压力,需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娱乐业态1.影院:影院是提供电影放映服务的娱乐场所。

影院的优点是消费者需求稳定,利润空间较大;缺点是成本较高,需面临电影产业的变革和竞争。

2.游乐场:游乐场是提供娱乐设施和游玩项目的场所。

游乐场的优点是可供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娱乐,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占地面积。

3.电竞馆:电竞馆是为电子竞技爱好者提供游戏竞技场地和设备的场所。

统计业态分析报告

统计业态分析报告

统计业态分析报告1. 引言统计业态是指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经营状况、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业务形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统计业态的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市场预测。

2. 行业概述统计业态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服务业态,其主要业务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统计业态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统计业态的市场规模巨大且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统计业态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对数据的追求和对市场趋势的分析需求的不断增长。

3.2 市场竞争格局统计业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数据分析公司、专业统计机构以及一些新兴的数据科技企业。

这些竞争者在技术实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市场渗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4. 行业发展趋势4.1 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增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越来越复杂。

因此,数据可视化成为了统计业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4.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统计业态中的应用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提高统计业态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4.3 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数据的广泛应用和共享,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统计业态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5. 发展机遇与挑战5.1 发展机遇统计业态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对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统计业态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5.2 发展挑战统计业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案例解析购物中心业态配比与模式分析【范本模板】

案例解析购物中心业态配比与模式分析【范本模板】

案例解析|购物中心业态配比与模式分析核心提示:按功能性把购物中心的业态分为零售、餐饮、娱乐休闲、服务4大业态。

本文将对购物中心的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业态配比及购物中心投资模式进行解析,并附有案例。

一、业态构成按功能性把购物中心的业态(专题阅读)分为零售(专题阅读)、餐饮、娱乐休闲、服务四大业态.统计中国10余家大型购物中心业态构成显示,目前国内购物中心各功能性业态的比重分别为:零售64%、餐饮20%、休闲娱乐12%、服务5%。

与东南亚购物中心的业态构成:零售52%、餐饮18%、娱乐休闲20%、服务10%相比,目前国内大型购物中心的零售业态的比重与国际标准相比高12%。

而娱乐休闲及服务业态与国际标准相比分别低8%、5%.这表明,与国外成熟购物中心相比,国内购物中心的业态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娱乐休闲、服务等目的性消费业态较为单一,缺乏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项目。

购物中心业态比例国际标准与国内统计结果差异表二、各业态分析1。

零售业态分析从不同类型购物中心的零售业态组成看,都市型购物中心55。

3%的零售业态以品牌专卖店为主,其次为超市12.9%;区域型购物中心35%的零售业态为百货主力店,其次为家居广场8%;社区型购物中心26.4%的零售业态为百货,其次为超市24。

9%。

这表明:品牌专卖店已成为都市型购物中心的主力零售业态,百货、超市及专业卖场已成为区域型及社区型购物中心的主力零售业态。

不同区域购物中心零售业态情况表2。

餐饮业态分析从不同类型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组成看,都市型购物中心39.6%的餐饮业态以中餐为主,其次为美食街34。

7%;区域型购物中心60.3%的餐饮业态为中餐,其次为东南亚餐10。

8%;社区型购物中心51%的餐饮业态为中餐,其次为快餐23%.这表明:都市型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日渐休闲化,区域型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日渐商务高档化,而社区型购物中心在提供大众餐饮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低档次的快餐也成为发展重点。

商业业态期末个人总结中班

商业业态期末个人总结中班

商业业态期末个人总结中班一、引言商业业态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对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选修了商业业态课程,通过学习商业业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经营模式等内容,深入理解了商业业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此期末个人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并对商业业态的发展趋势、未来挑战进行探讨。

二、学习收获本学期的商业业态课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案例的分析,使我对商业业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清楚了商业业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商业业态是指商业活动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特点,常见的商业业态包括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等。

其次,我了解了商业业态的发展历程。

商业业态经历了传统商业时代、现代商业时代和新时代商业,逐渐从单一的商品交流发展为服务和体验的综合性业态。

此外,我还熟悉了商业业态的经营模式和关键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等。

通过学习和分析实践案例,我对商业业态的实际经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案例分析中,我学习了苹果公司的零售业态、星巴克的咖啡连锁业态等成功的商业模式,了解了其中的关键因素和策略。

我认识到商业业态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竞争,还需要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和体验。

此外,我还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商业业态的经营现场,对商业业态的实际经营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商业业态发展趋势商业业态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商业业态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未来,我认为商业业态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商业业态将以互联网为核心,加强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商业业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未来,商业业态将更加注重提供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并通过线下实体商店提供更加细致的个性化服务。

其次,商业业态将更加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

零售业态演化过程及业态划分依据探讨

零售业态演化过程及业态划分依据探讨

零售业态演化过程及业态划分依据探讨零售业态演化过程及业态划分依据探讨内容摘要:学术界对零售业态的界定,一类是从零售企业经营形态上的差异入手研究零售业态,另一类从导致零售企业经营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入手进行研究。

前者直观,易理解,对统计分类的帮助更明显。

后者那么更能够从本质上理解零售业态差异的原因,也更能够通过零售业态的变化反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更深刻地揭示零售业态变化的规律。

从零售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采用的经营要素组合,零售企业组织零售业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方式的差异区分,而不是单纯地从零售店经营要素组合的角度加以划分零售业态,才能对零售市场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零售业态演化划分依据“零售业态〞的演化及其历史背景人类社会早期,人口数量少,居住分散,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由于生产力低下,商品交换的规模小,有限的零售活动往往采用流动的方式进行。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城市的出现,商业活动开始兴旺。

?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行商坐贾〞云集,“零售业〞兴旺的场景。

从“行商〞演变为“坐贾〞,与人口的聚集和城市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坐贾〞从最初的摆摊,开展到摊位与店铺并存。

由于固定的零售店铺更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零售店铺逐渐成为零售的重要方式。

原始的店铺形态为业种店,售卖自己生产的产品,如“米店〞、“布店〞等。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经营同类商品的店铺,聚集在一起,形成同类商品店铺聚集的局面,这样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吸引附近和远道而来的顾客。

老北京有些遗留下来的地名,“米市大街〞、“菜市口〞、“煤市街〞、“骡马市〞、“缸瓦市〞、“花市大街〞、“灯市口〞、“羊市口〞、“果子巷〞、“鲜鱼口〞、“瓷器口〞等,能够将商品交换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似乎在向后人诉说这些地方昔日的辉煌。

工业革命使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大。

大规模的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快速增长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刺激生产,于是,零售店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分析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分析

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格局分析我国零售市场是指以销售商品或服务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和场所的总称,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零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零售市场的业态多样化。

目前,在我国的零售市场中,传统的实体店仍然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这些实体店主要包括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等,遍布城市和乡村。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也逐渐崭露头角。

许多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这种方式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零售业态,如无人售货机、社交媒体购物等,这些创新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其次,我国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的消费需求逐渐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再次,我国零售市场格局逐渐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企业之间的规模和实力差距日益明显。

一些大型零售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品牌运营、渠道优化等方式,逐渐垄断了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供应链优势,能够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一些小型零售商面临着市场份额的挤压和生存困境。

为了应对市场的竞争,他们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寻找差异化经营的门路。

最后,我国零售市场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零售商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一些消费者还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的参与也提出了要求。

另外,在线上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也给实体店带来了冲击,需要寻找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零售市场业态与规模呈现出多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形势下,零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零售学知识点题库

零售学知识点题库

零售学第一章1.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或非生产性消费品及相关服务,满足其最终消费需要,从而实现商品和服务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

2.零售商:指以零售活动为基本职能的独立中间商,是介于制造商、批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零售活动的经济组织。

3.零售业:指以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提供所需商品和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

4.零售业变革:指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历史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全行业制度和经营形式的创新,也称为零售革命。

5.零售业态:指为满足某一特定目标顾客的需求,对全部零售营销组合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店铺经营形态。

6.零售轮转理论:零售业态变革有一个周期性的像旋转车轮一样的发展规律。

7.零售生命周期理论:零售业态从产生到衰退的过程,与产品生命周期一样,也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具有循环性的规律,呈现周期性交叉循环。

8.手风琴理论:在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商品种类由综合化到专业化,再到综合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次循环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出现了不同的零售业态。

9.商品攀升理论:零售组织不断增加其商品组合宽度的规律,即当零售组织增加相互不关联的或与组织业务范围无关的商品或服务时,便发生了商品攀升。

10.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问答题:1.零售活动具有那些特点?➢交易规模较小,交易频率高。

➢即兴购买居多,情感影响大。

➢消费人数较多,需求差异大。

➢店铺购买、现货交易较多。

2.简述零售业的核心要素。

竞争--环境--顾客3.简述西方零售业的变革历程。

●1852年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在法国巴黎诞生。

●1859年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连锁店。

●1930年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商铺经营业态分类

商铺经营业态分类

商铺经营业态分类1. 引言商铺经营业态分类是指根据商铺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将商铺划分为不同的经营业态。

商铺经营业态分类对于城市规划、市场调研和商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商铺经营业态的定义、分类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2. 商铺经营业态的定义商铺经营业态是指商铺所从事的具体经营活动,包括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等。

不同的商铺经营业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对商铺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商户竞争力。

3. 商铺经营业态的分类方法3.1 按照商品种类分类按照商品种类进行分类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一种方法。

根据商品种类可以将商铺分为食品类、服装类、家居用品类等不同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大型购物中心或综合性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2 按照服务类型分类按照服务类型进行分类是针对以服务为主的商铺,如餐饮店、美容院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商铺分为不同的行业,如餐饮行业、美容行业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市场调研和商业规划,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3.3 按照经营模式分类按照经营模式进行分类是根据商铺的经营方式来划分的。

例如,可以将商铺分为自营店、特许经营店、加盟店等不同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对于了解商户与总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3.4 按照地理位置分类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是根据商铺所处的区域或街道来划分的。

例如,可以将商铺分为市中心区域、居民区等不同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和布局,能够更好地统一管理和发展商业区域。

4. 商铺经营业态分类的实际应用4.1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通过对商铺经营业态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更好地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

例如,可以对某一商业区域的商铺经营业态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商铺的数量、规模和发展趋势,为商业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2 商业区域规划和布局商铺经营业态分类对于商业区域的规划和布局具有重要影响。

零售量的概念

零售量的概念

零售量的概念零售量的概念简介零售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零售商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数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衡量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

相关概念•零售销售额:零售销售额是指一定时间内零售商从销售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

它通常与零售量相关联,可以用来计算平均销售价格。

•零售市场份额:零售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总销售量的比例。

它可以衡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零售业态:零售业态指的是不同的零售商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和形式。

常见的零售业态包括超市、专卖店、百货商店等。

•零售渠道:零售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流通路径。

它包括直销、代理商、批发商等不同的分销模式。

相关内容•提高零售量的方法:提高零售量可以通过开展促销活动、改进产品陈列、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等方式实现。

市场营销策略和合适的定价策略也是提高零售量的关键因素。

•零售量的影响因素:零售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消费者需求、竞争环境等。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企业做出相应的决策来提高零售量。

•零售量的数据分析:通过对零售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产品销售趋势、客户偏好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业务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零售量的概念、相关概念和内容的了解,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零售量的重要性:零售量是衡量企业销售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零售量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可以带来更高的收入和利润。

•零售量的测量方法:为了统计和分析零售量,零售商可以使用销售数据统计软件、POS系统和销售数据报告等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监测和评估零售量的变化。

•零售量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企业可以预测零售量的变化趋势。

预测零售量是制定销售计划和库存管理的重要依据。

•零售量的管理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不同的零售业态,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来提高零售量,如推出新品、优化产品组合、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售商业业态统计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步伐日益加快,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形式呈现出蓬勃生机。

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无一套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零售商业业态统计资料,不能为政府调控零售市场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

因此,根据各种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建立健全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无论是对进一步探索零售业态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还是对零售业态的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都是一项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一、零售业态的概念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

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

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独立商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1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零售业态的分类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

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

当然,同一个大类的业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为具体的业态形式,比如超级市场可以再细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这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而定。

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当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被引进时,客观上也引进了国际规范和标准,因此许多国家对零售业态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进行多国间的比较和沟通。

2、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

1998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生命周期。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

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大卖场),而1994年以后真正规范的连锁超市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当上海的便利店已发展到1998年的2000家左右时,中西部地区对此业态还相当陌生。

二是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现行零售贸易统计是对零售行为主体进行统计,而一些新兴业态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如邮购零售业务,在我国已有2-3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服饰制造行业,通过邮寄方式出售其产品,统计操作就十分困难,无论是统计出售方还是购买方均不易实施,因此,统计归类时要考虑大部分地区的业态发育情况和统计实践性。

按照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在国际通行的业态分类总体框架下进行必要的合并,把零售业态分为四大类进行统计,即: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和其他。

百货商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集中了若干专业的商品部并向顾客提供多种类、多品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①商品结构以经营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品为主,种类齐全;②以柜台销售为主,明码标价;③注重店堂装修及橱窗展示。

这里的百货商店,不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日用百货零售业”,而是指经营多品种、多门类的综合性商店,包括大中小型综合经营的商店。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零售形态,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以经营食品、副食品、日用生活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等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为主;②采取自选销售方式,明码标价;③结算设在出口处统一进行。

这表明超级市场首先是自助服务的零售商店,毛利低、销量高,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种类繁多。

统计时将各种类型的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式超市列入该类。

专业(专卖)店,是指专门经营某类商品或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满足消费者对某类(种)商品多样性需求的零售形态。

其基本特征为:①商品结构专业性较强,各种不同的规格、品种及品牌汇集,选择余地大;②销售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提供充分服务;③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

将专业店和专卖店归为一类统计仅仅是为了统计操作上的方便,其实专业店与专卖店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专门经营某种或某类商品,如时装店、鞋店、食品店、药店、书店、电器店、珠宝店等;后者则专门经营某种品牌的系列商品,如海尔电器专卖店、李宁牌体育用品专卖店、格力空调专卖店、苹果牌休闲装专卖店等。

其他业态,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业态形式(如便利店、折扣商店、杂货店、邮购商店等)。

3、关于连锁店和购物中心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零售业态分类中,我们排除了连锁店和购物中心这两种形式,这是因为:连锁店是西方国家零售商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经营方式。

一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百货店、超级市场、方便店、折扣商店等都是独立于其他类型的零售业态,而连锁店则不同,既有便利店连锁,也有超市连锁,专业店连锁等。

随着市场细分化趋势的加剧,不仅在零售商业,在餐饮业、服务业也都广泛存在着连锁经营的形式,如我国目前发展较快的超级市场和品牌专卖店,一般都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又如台湾除在上述行业实行连锁之外,还在旅馆业、电脑资讯业、外语及才艺补习班等行业都实行连锁经营。

一般而言,连锁商店是指在核心企业或总店的领导下,由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零售企业,通过规范化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济联合组织形式。

连锁商店应由若干个分店组成,其特征是:①经营同类商品;②使用统一商号;③统一采购配送,采购与销售相分离。

购物中心也不能作为独立的零售业态。

购物中心是一组零售商店及有关的商业设施的群体组合,其间有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美容美发店、彩扩店、饭店、快餐厅、游戏厅、小影视厅、画廊等,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和其他服务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较大,有些建筑面积达10-50万平方米,与商业街和我国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类似,属于商业集聚组织形态。

其特点是:①众多业主共同组成一个市场或商场;②自主经营,自由定价,不受购物中心制约;③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大多为物业管理,自营商业部分很少。

连锁店和购物中心不作为零售业态分组,并不意味着对它们不进行统计。

实际上,大多数新型业态店都选择连锁经营方式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故把连锁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单独列入统计报表中;而对购物中心,目前的统计方式是将其视为商品交易市场,由购物中心的管理机构或工商所负责统计上报。

三、零售业态统计的发展和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业1998年年报,首次增加了零售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统计试行表,相应地在1998年的基本单位统计报表中增加了有关指标和分组。

按经营方式分组为:独立商店、连锁总店、连锁分店和其他;按业态分组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其他商店。

并设计了法人企业数、活动单位数、营业面积、从业人数四个指标。

试行表的意义在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零售业态统计的概念和连锁经营的概念,促使社会关注零售行业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多样性变化。

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调查限额以上口径,不能反映连锁经营和各业态的总体单位数;同时所设指标过于单一,无法进一步了解其他情况。

在1999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制度中,把连锁经营和业态统计调整到限额以上财务状况年报表和季报表中,一是增加了连锁商店和各业态的财务指标,丰富了业态统计内容,便于观察连锁经营和各种业态的成长发育情况;二是对经营方式重新分组,强化了连锁商店统计。

即将原按经营方式分为独立商店、连锁总店、连锁分店和其他商店归并为连锁商店与非连锁商店两种。

由于财务表是由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填报,所以在这里,连锁商店是指连锁商店总店和限额以上具备法人资格的连锁分店(即限额以上独立核算的特许加盟店和自由连锁店);非连锁商店指除连锁商店以外的其他所有法人商店。

同时还规定连锁商店总店,还要上报其所拥有的全部连锁门店数(无论限额上、下),为全面掌握连锁商店的情况提供了系统资料。

无论是试行表或是正式表,目前的局限性在于仅能统计限额以上部分,对限额以下有可能存在的连锁总店和分店无法掌握,且以上指标均是附在其他报表中,无法体现业态统计的特殊性。

设想今后可以根据情况单独设置连锁商店表和零售业态表,并将调查普及到全部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零售企业。

设想建立非定期报表来增加反映经营活动情况的购销存指标;反映资本结构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指标;反映基本设施的配送中心状况、营业面积、运输能力、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点个数及分布;反映提供就业机会的从业人数或吸收下岗人员数。

另外,还将考虑根据餐饮业连锁经营的普及,增加餐饮业连锁经营活动统计。

四、零售业态统计的分析意义零售业态统计分析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对各种业态的跟踪观察,掌握零售业和零售市场的发展动态,推动生产与消费步入良性循环。

1、所有制结构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已承诺开放国内零售市场,允许外国商业企业设立分销机构,这无疑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但是短期内对我国民族商业的冲击是巨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