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自要求)
1.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 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答案】D
【解析】这一现象发生舆论转变说明当时社会思想发生转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朝的思想发展过程,我们能够很明显看出儒家思想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忠君伦理观念的提升使得人们观念发生转变,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角度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出思想领域的变化;B选项错误,我们不能对社会道德妄加评判,不同时代对社会道德定义是不同的;C选项没有挖掘出本质,民意的变化还是由于主流思想的变化。
2.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吸收道家、阴阳等思想基础上形成新儒学思想。说明儒学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家思想基础上形成新思想体系。故A正确;黄老之学是西汉初期思想,故B错误;儒家思想吸收道家思想,不是融合,故C错误;D中始终说法绝对,
排除。
3.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由“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得知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其它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4.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A.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D.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陆王心学的核心,排除;B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排除;D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D。结合所学,程朱理学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故选C。
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魏晋以后,汉字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书写者可以利用其特点,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审美情趣,故选A;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上升到批判封建制度的高度,也不具备近代民主的高度,排除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流派,排除C;D结论中的“彻底”表述不当,排除。
6. 唐朝时期,服饰样式多变、色彩绚丽,人们穿着比较开放,这才出现了“慢束罗裙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诗句。但宋代一改唐氏袒胸露背的穿衣风尚,变得十分拘遂面质朴、细腻而含蓄。这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
A. 封建经济的发展
B.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专制集权的强化
D. 审美意识的觉醒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社会中习俗的变化和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有密切关系,服饰的变化和统治者思想的要求有关系,唐朝时期统治者开放的态度,而宋时期统治者推崇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所以服饰十分拘谨,正确答案是B,CDA错误。
7.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话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B. 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基督教信仰
C. 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没有出现关于“反对神学世界观”和“发展私有”“基督教”的内容,排除BCD。“万物的观光者”突出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故选A。
8. 黑格尔在谈到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区别时指出,苏格拉底同样提出过“人是尺度”的命题,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在他那里,“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 沉迷于人的主观感受
B. 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
C. 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D. 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
【答案】B
【解析】“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即一切客观的东西只是在与意识的关联中存在,思维在一切真理被认为是基本环节,因此,绝对采取了思维的主观性形式,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B错误;AD是智者学派的特点,排除;C不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思想,排除C。
9. 马丁·路德认为,“不可否认买卖是必需的,没有它是不行的”,但购买无用的奢侈品,却“耗费了国家与人民的金钱;如果我们有统一的政权和君主,就不应该允许这种对外贸易的存在”。马丁·路德的这些主张
A. 体现了其建立民主政治的构想
B. 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
C. 说明其认为欧洲应该完成统一
D. 极大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