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教学目标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难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的课件,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火柴、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稀硫酸。
四、教学过程【讲解】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俗称:纯碱或者苏打。
它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
因其水溶液显碱性,故通常叫被做纯碱,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纯碱不是碱,是一种盐。
【提问】如何来制备纯碱呢?【过渡】我们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原料丰富且易得,价格低廉。
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呢?【提问】阅读教材4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钠、碳、氧。
问题2: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组成物质的元素由氯元素转变为碳元素和氧元素。
问题3: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需要哪些原料?●含碳、氧元素的物质;食盐、二氧化碳。
【讲解】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原理: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工艺流程:●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提问】问题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低,要先通入氨气形成充足的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问题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海水“制碱”问题:这袋纯碱在家里可用来干什么?2.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很多,它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视频:纯碱的工业用途。
过渡:纯碱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我们如何获取纯碱呢?请同学们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获取物质的方法有哪些?自然界中就含有天然碱。
投影:过渡:天然碱的含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那么我们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取纯碱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水“制碱”的有关知识。
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食用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 2CO 3,在生活中可以用于蒸馒头,刷碗等等。
观看视频,了解纯碱的工业用途。
思考回答,可以从自然界中含有的物质直接获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
了解纯碱的自然界来源。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介绍碳酸钠的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纯碱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制取纯碱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天然碱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仅靠天然存在的物质,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更进一步认识到工业制取纯碱的必要性根据投影了解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
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一)原料的选择问题:1.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物质,我们选用哪种物质作为制碱的原料?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2.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应该加入含哪些元素的物质?3.我们熟悉的含有这两种元素的物质是什么?4.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获得二氧化碳的方法?假如你是化工厂的老板,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5.通常情况下,一体积水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进入水中的碳、氧元素这么少,显然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根据前面所学习的有关食盐的用途,指出食盐是制取纯碱的原料,它们含有共同的元素—钠元素。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并回答:氯化钠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而碳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若想把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需要加入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
纯碱性质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二课时)招远市张星学校刘纯阳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海水“制碱”(第二课时)是鲁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前面已经学习了酸、碱性质、溶解度等内容,后面还要学习“化学与社会发展”等内容。
教材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及碳酸根的离子的鉴别方法,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将纯碱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通过对碳酸钠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认识。
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本课题共包含以下内容:纯碱的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本节教材对于有关盐的分类和命名的知识没有直接给出明确叙述;对于盐的溶解性,新教材也降低了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能记住常见的部分盐的溶解性。
刚升入初四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的探究实验奠定基础,但实际操作实验能力还有欠缺,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靠、实验操作能力低下。
针对这一缺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力加强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分组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实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中的碱性物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3. 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性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提取过程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2. 材料:海水、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等)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海水中的碱性物质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在烧杯中加入海水,用酸性物质逐渐滴入并搅拌,观察反应产生的变化
3. 结论:总结海水制碱的原理及方法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并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
海水制碱原理:
海水 +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 盐
七、实践检测
1. 为什么在海水中添加酸性物质可以制取碱性物质?
2. 你觉得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有哪些用途?
八、课后作业
1. 思考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2. 研究碱性物质的用途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本次化学海水制碱教案的范本,希木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三、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四、教学过程:【老师提问】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酵母成分说明书】【学生交流】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
这里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
【开始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如何证明?【学生设计】分别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前面讲过碳酸钙同酸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碳酸钠同碳酸钙结构相似。
推测若有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教师引导】刚才有同学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有疑问,称为“碱”是否有碱的性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回忆碱溶液中都有共同的什么?所以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是否也有此特性?如何证明?除了有上述的性质外,它还有什么性质?看课本P45-P46 【开始实验】明确探究要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填表,填写实验记录。
(注:分别准备饱和碳酸钠和稀的碳酸钠)【交流共享】(1)各组同学回顾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以填表方式展示。
[老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学生回答] 1、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的气体---二氧化碳。
3、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
[追问]除了对碳酸钠的性质有了解外,你还有何体会?[学生]1、盐溶液好象不全是中性。
2、具有碳酸根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应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制碱” 教案
8.3海水“制碱”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
料。
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
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
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是回收氨时
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①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② 2NaHCO3Na2CO3+H2O+CO2↑
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l,还
得到另一产品NH4Cl固体
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
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
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
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生思考生活常识,带着
问题进入新课。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3.掌握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和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钠来制造碱液。
2. 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次海水制碱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了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制碱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海水中的主要成分了解不足;•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提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课堂讨论:讨论和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2.引导学生了解碱性物质的定义和一般性质。
2. 学习基础知识1.讲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海水的物理性质以及制碱的基本原理;2.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3.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享对制碱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3. 实验操作1.学生亲身操作制碱实验,并记录实验的步骤、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2.课堂展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现象,老师引领学生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和问题。
4. 总结和拓展1.总结教学内容;2.提升学生思考深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制碱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制碱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小练习,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准备一些小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用老师的评分来作为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含量,掌握海水中可能存在的碱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海水是一种含有多种物质的复杂溶液,其中除了含有NaCl、MgCl2、CaSO4等无机盐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钙。
利用其碱性物质的性质,可将海水中的碱性物质结合起来,得到固体的碱性物质。
实验材料:碳酸氢钠、碳酸钙、煤油、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瓶塞。
实验步骤:
1. 取一只试管,将一小勺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
2. 取另一只试管,将一小勺碳酸钙放入试管中;
3. 分别用煤油封闭两只试管的试管口;
4. 将两只试管夹在试管夹上;
5. 用玻璃棒拨动试管夹上的试管,促使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充分接触反应;
6. 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产生,看是否有碱性物质生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切勿使试管破碎伤人;
2. 涉及到火源操作时,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 实验结束时,要将药品和器材清洗干净并整理好。
实验结果:实验中,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气泡,说明海水中可能含有碱性物质。
实验延伸: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比例的碱性物质来制备不同强度的碱性制品,了解不同浓度碱性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会对海水的化学成分和制备碱性物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海水制碱的方法;
3.学会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海水制碱的方法;
3.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海水制碱的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讲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引入海水制碱的方法。
2. 集体讨论
教师将海水制碱的几种方法逐一介绍,让学生探究其优缺点,并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分析。
3. 小组实验
1)根据教师分配的材料,进行小组实验;
2)记录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
4. 总结
1)汇总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
2)总结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六、学生自主实践
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最适合的制碱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
七、板书设计
海水的组成海水的性质海水制碱的方法
NaCl、MgCl2、CaCl2等呈咸味,密度大于纯
水
蒸发结晶法、海水电解法、硅酸铝
钠法
八、教学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扬实验创新精神。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下是本章节的教学设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内容包括:
-书写海水制碱的化学方程式。
-列举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产率和纯度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制碱的原理、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章节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海水制碱原理的理解。
3.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水制碱的原理,掌握海水中的碱资源及其提取方法。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海水制碱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正确书写海水制碱过程中的相关方程式。
九年级上册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海水制碱教案在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备课是很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所以,下面就不妨和一起来阅读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海水制碱教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海水制碱教案一、教材《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
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
”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鲁教版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牟平宣传片,介绍纯碱的用途和重要性,引入《海水制碱》课题,鼓励学生也做一回科学家,探寻工业制碱之路。
观看牟平宣传片,了解纯碱的用途和重要性。
创设情景,使学生了解纯碱的用途和制碱技术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制碱原料
(一)出示第一组探究问题
1、碳酸钠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 ___元素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海水中______物质可提供这种元素。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课题
《海水制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原料、化学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
2、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料和反应原理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树立元素守恒观,并能用微粒的观点对反应做出解释。
2、通过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使学生知道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认识到化学反应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出示两种制碱方法的流程图,引导学生分析两种制碱方法的优缺点。
根据对两种制碱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工业生产时要遵循哪些原则?
学生自学课本71页的多识一点,获取答案。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盘点收获
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盘点收获:得到了哪些知识,收获了哪些技能和方法。
2、出示科学家的办法: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的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以此来促进二氧化碳的溶解,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做的是哪两种物质的媒介,帮助学生理解氨气的媒介作用。
总结工业制碱原料。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3海水“制碱”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
海水制碱
认识纯碱(碳酸钠
共同合作,从中体会到平等交流、合作探究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
三、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引导学生对比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硫酸、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你能发
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让学生知道此反应为工业制烧碱的化教师出示几种物质的化学
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盐的分类和命名:
盐的种类也非常多,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结合附录Ⅱ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分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实。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称量纸、电子天平、碱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海水、苏打粉、澄清石灰水、酚酞指示剂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水制碱原理及实验操作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水可以制碱?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海水制碱的原理。
二、海水制碱原理讲解(10分钟)1. 讲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和制碱原理。
2. 介绍苏打粉的制备过程和作用。
三、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海水制碱实验。
2. 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五、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释海水制碱的原理。
六、实验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拓展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海水制碱的应用和前景。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海水制碱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2. 使学生能够将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和表达。
教学内容:1.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教学步骤:1. 讲解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2. 示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讲解每个部分的内容和要求。
海水制碱教案(两课时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品",看看是什么?(碳酸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你在哪儿见过它?(厨房)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0世纪初,中国所需纯碱全部依赖进口。
我国有一位专家在1926年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纯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半个多世纪的垄断。
这个人是谁?——侯德榜。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如何用海水“制碱”。
教师板书:海水“制碱”提出问题:海水中的资源特别丰富,那么海水中有纯碱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设问:我们知道,因为海水中有氯化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晒制食盐……,可海水中没有碳酸钠我们怎么“制碱”呢?启发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分析、研究如何以海水资源为基础来获取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提出问题: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Na2CO3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从海水中获得?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学生回答:钠、碳、氧;钠(或钠、氧);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厂长,你在设计产品生产的方案中,你会考虑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原料来源是否丰富、易得?价格是否低廉?工艺流程及设备(生产方法)是否简单?生产过程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节约能源?……提出问题:常见、廉价的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是什么?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提出问题:怎样制取大量二氧化碳?学生回答: CaCO3 = CaO+CO2↑启发引导:从化学转化角度考虑你认为制取碳酸钠的原料有哪些物质?学生总结:制取碳酸钠的原料:食盐、石灰石。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
2. 海水中提取碱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3. 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及方法。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优化提取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方法及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水制碱的过程及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海水制碱的优化方法及产业未来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海水制碱的背景及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及化学平衡。
3. 分析海水制碱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并讲解其优缺点。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水制碱在生产中的应用。
5. 针对海水制碱的现状,讨论如何优化提取过程,提高产率。
6. 探讨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海水制碱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海水制碱的实验方案,评估其可行性和效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关于海水制碱的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
3. 实验材料:用于演示海水制碱实验的化学试剂和仪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海水制碱的背景和意义。
2. 第2周:讲解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3. 第3周:分析海水制碱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
4. 第4周:讨论海水制碱的优化方法和产业发展。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海水制碱的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验环节。
高中化学教案《海水制碱》
高中化学教案《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3.能够设计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并对制碱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教学内容
1.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2.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3.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并对制碱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介绍海水制碱的过程和意义,引出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2.讲授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介绍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重点介绍反应的原理、组成、条件等方面。
3.实验操作
针对制碱反应,设立制碱实验。
同时介绍制备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操作步骤。
4.实验分析与总结
对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制碱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5.课堂讨论
讨论不同的制碱方法和不同的制碱反应方案,加深对制碱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6.课后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制碱反应实验操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要点
1.了解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制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3.能够设计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并对制碱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
五、教学评价
本教学内容设计严谨,内容详尽,实验操作贴近实际,让学生对制碱反应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整个教学流程严密,教学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品”,看看是什么?(碳酸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
你在哪儿见过它?(厨房)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0世纪初,中国所需纯碱全部依赖进口。
我国有一位专家在1926年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纯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半个多世纪的垄断。
这个人是谁?——侯德榜。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如何用海水“制碱”。
教师板书:海水“制碱”提出问题:海水中的资源特别丰富,那么海水中有纯碱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设问:我们知道,因为海水中有氯化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晒制食盐……,可海水中没有碳酸钠我们怎么“制碱”呢?启发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分析、研究如何以海水资源为基础来获取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提出问题: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Na2CO3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从海水中获得?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学生回答:钠、碳、氧;钠(或钠、氧);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厂长,你在设计产品生产的方案中,你会考虑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原料来源是否丰富、易得?价格是否低廉?工艺流程及设备(生产方法)是否简单?生产过程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节约能源?……提出问题:常见、廉价的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是什么?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怎样制取大量二氧化碳?学生回答: CaCO3 = CaO+CO2↑启发引导:从化学转化角度考虑你认为制取碳酸钠的原料有哪些物质?学生总结:制取碳酸钠的原料:食盐、石灰石。
教师引导: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又是怎样转化的?学生阅读:请同学们查阅资料。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
教师提问:你能说说氨碱法制碱的原理。
教师讲解:流程中氨盐水含有几种物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除了得到碳酸氢钠还能得到什么物质?提供信息: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2NH3 +CO2+H2O=(NH4)2CO3继续吸收二氧化碳可发生反应:(NH4)2CO3+CO2+H2O=2NH4HCO3教师引导:NH3 +CO2+H2O=NH4HCO3NH4HCO3+ NaCl=NaHCO3+NH4Cl学生巩固:写出制碱反应方程式并巩固。
检查效果:教师启发:在刚才的学习交流中同学们是否有疑惑?请大家提出来。
学生质疑:为什么石灰石是“制碱”的原料?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以氨为媒介?氨盐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学生不一定能提的全面,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对于学生提不出的问题,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补充)高温指导方法: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我们学过的知识,再就是查阅有关的资料,今天老师也查了一些,运用这些资料和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呢?先阅读资料再小组讨论。
投影资料: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为1︰702(水和氨气的体积比),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1︰1,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呈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
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有关资料解决问题。
(尽可能让学生总结归纳)1、石灰石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氧源和碳源。
2、氨气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二者能发生中和反应。
3、虽然氨气没有对产品提供成分元素,但是为实现氯化钠到碳酸钠的转化提供了反应的条件。
4、碳酸氢钠先析出,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要小得多。
投影资料:纯碱生产车间;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图。
(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师引导:你打算怎样处理最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学生回答:循环利用教师引导: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利用原料最大限度的获取产物,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应怎样处理氯化铵呢?1、在纯碱的生产过程中哪些物质得到了循环使用?2、分析氨碱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3、为什么说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学生阅读:多识一点。
学生总结: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的氧化钙加水可生成氢氧化钙,然后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循环利用。
教师讲述:侯氏制碱法相对于氨碱法的两大优点:一是氯化铵直接作产品用作氮肥;二是把氯化钠的利用率由70%提高到96%。
学生欣赏:侯德榜简介导入用途:前面提到纯碱被誉为“化工之母”,那么纯碱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自学:查一下资料,体会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应用拓展: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细小食盐粉末,由于NaHCO3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NaHCO3不稳定,加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回答问题:⑴用上述方法进行生产时,所用的起始原料为(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下同)⑵最终产品是。
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个: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C.反应不需要加热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学生总结: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海水制碱的原理,了解了侯氏制碱法以及纯碱碳酸氢钠的用途。
同学们可以从侯德榜身上看到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希望你们能真正体会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功来之不易,学习侯德榜那种勤奋、创新、爱国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了解常见盐的溶解性。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从中体会到交流、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四、教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同学吃过馒头吗?可你知道做馒头之前需要对面粉发酵吗?当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会散发出什么气味?这时应加入什么物质?学生回答:酸味;纯碱(碳酸钠、苏打)提出问题:加入碳酸钠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为什么?学生交流: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
鼓励引入新课: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知道性质决定用途,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纯碱的性质。
导入探究: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利用现有的仪器和药品如何证明?学生设计:分别取少量碳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根据提供的药品你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学生设计:与酚酞、与氢氧化钙、与氯化钡…(所有实验均让学生设计方案,教师补充纠正。
)教师鼓励:同学们想不想完成你设计的实验?——想。
但在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⑴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仪器;⑵在实验探究1和2中,碳酸钠固体的量取约四分之一药匙,水或稀盐酸约2毫升;⑶在实验探究3和4中,碳酸钠溶液的量取约1~2毫升。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边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共享:(释,初步形成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认识。
借助观察、实验、记录、结论等不同手段,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探究中同学们情绪兴奋,达到预想效果。
)(引导学生谈探究体会)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是怎样理解呢?学生回答: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俗名纯碱的原因);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生成的气体可用什么物质证明?学生回答:澄清的石灰水。
教师提问:具有CO32-离子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用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
(回顾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学生交流:可以。
教师启发:归纳总结纯碱等盐类的化学反应规律。
(可通过酸和碱的通性总结归纳盐的两条通性。
)(说明:通过引导设计和开放性的探究,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点明任务:在第一单元学过三类化合物酸、碱、盐,教师出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请同学们说出这几种物质的类别。
NaCl、KNO3、FeCl2、FeCl3、FeSO4、Na2CO3、CaCO3教师提问:根据组成元素把这些盐分类吗?学生交流: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根据盐中是否含氧把盐分为无氧酸盐和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读作某化某,含氧酸盐读作某酸某。
盐的种类非常多,也可以根据盐含有的相同离子给一统称。
同学们请看“部分盐的溶解性表”中的第二行的盐依次是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铵都含+,可统称为铵盐;再看第二列的盐都含有相同的阴有相同的阳离子,它是——NH4-,这些盐可统称为硝酸盐;以此类推,第三列的盐可统称为—离子,它是——NO3—盐酸盐。
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结合“表”,总结盐的溶解性规律(顺口溜)。
附: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部溶于水中间;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导入复分解反应实质:在实验探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钡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复分解反应多媒体展示:演示氢氧化钠与盐酸、硝酸银与氯化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过程。
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相互结合,两种离子之间若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便能发生,否则不能。
请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完成下面的习题。
反馈练习:1、实验中学的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②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2-,③中有___ ____, ④中有____ 。
子,如①中有H+和OH-,②中有H+和CO3[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2-、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 +,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中,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NH4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