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https://img.taocdn.com/s3/m/7477c9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5.png)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发展,内部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实现经济目标和业务目标,保障资产安全和业务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一种管理体系。
优秀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提高绩效,有效管理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增加投资者信任,提升公司价值。
内部控制和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绩效。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确保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将资源和人力有效地利用起来。
通过内部控制,公司可以及时发现和防止员工的违规行为和不当操作,避免造成损失。
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公司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实现经济目标和业务目标。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管理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绩效。
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公司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建立审批流程,加强对财务、物资等方面的监控,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和资产损失。
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公司及时了解经营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管理风险,保障公司的绩效。
内部控制有助于保障资产安全,提升公司绩效。
资产是公司的重要财务资源,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保护和利用好资产。
公司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监控,避免盗窃和损坏,保障资产的安全。
在管理资产时,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公司提高运营效率,节约成本,增加利润,提升公司绩效。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障资产安全,提升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提升公司的价值。
投资者是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和价值。
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增加他们对公司的信任。
通过内部控制,公司可以提高财务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公司的价值和吸引力。
内部控制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提升公司的价值。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https://img.taocdn.com/s3/m/8eccb22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公司绩效密不可分。
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清晰、可操作的计划,由管理层制定并实施,以确保公司的运营、财务报告和合规性符合法规要求,以及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公司绩效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通常从多个方面来评价。
内部控制对公司的绩效影响很大。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第一,内部控制对公司运营效率和财务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降低资产和负债的风险。
而这些因素对公司的运营效率和财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绩效。
第二,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成本。
企业的各个环节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如果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资源的浪费、滥用、遗失等情况,进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而优秀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预防和控制风险,减少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绩效。
第三,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强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度。
在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品牌形象和信誉度与公司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可以确保规范化经营,遵守法律法规,消除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强市场信心,提高客户和投资者的信誉度。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也对公司绩效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只有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完善和有效,才能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市场信誉度和稳定运营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的空间。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2b1dc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6.png)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流程和措施,旨在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而绩效评价则是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反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关系。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
1. 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由美国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COSO)于1992年制定的一套标准,被全球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财务报告方面。
COSO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组成的,设计、实施、运行和监控,在提供合理保证下,解决实现企业目标时可能出现的重大错误或非法行为的风险”。
简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旨在减小风险、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和保护资产的概念。
2.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评估企业业务活动及组织成员绩效表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供有关业务表现的有效信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并确定管理者的行为与绩效的联系。
在现代管理中,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1.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风险,并且明确责任和职责,从而促进企业业务流程更加顺畅。
按照COSO的五大要素,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强调明确的职责和流程、适当的传达信息、准确的记录、监督审查制度、风险评价和反应计划,这些因素可以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使活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从而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率。
2. 增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水平,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并避免了误导投资者的不当行为。
财务报告准确性可以确保企业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评级。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982d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7.png)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一、引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企业绩效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因此,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权变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管理参考。
二、理论基础权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马奎尔提出的管理学理论。
该理论强调组织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会进行权变行为。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就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权变行为,具体指企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手段,以减少内部和外部风险,并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的准确性。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风险控制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之一是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企业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管理,使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因此,优秀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2. 决策效率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通过规章制度以及信息沟通的畅通,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减少决策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3. 资源配置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提高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
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和管理,可以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这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资源的滥用等问题。
4. 员工积极性和动机内部控制对于员工的激励和考核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责,并构建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机。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6a33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8.png)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防范风险,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而企业绩效包括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创造价值能力的重要指标。
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绩效表现。
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中,也有大量论文对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国内某研究中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在国外,也有很多学者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证明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
2.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影响因素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的经营中,企业规模、管理层的素质、经营风险等因素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一些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拥有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也使得其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把握风险和机遇,从而获得更好的绩效表现。
管理层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也会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便得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中,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拥有更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通常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更为稳健和高效地运作,从而获得更好的绩效表现。
我们在经营管理中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以期获得更好的绩效成果。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结合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结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47ca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f.png)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结合研究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各个行业的发展。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改革创新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推进内控管理与绩效评价有效结合新路径的发展,发挥管理事业单位协同管理的最佳效果。
一、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内部控制的工作目标是协助单位领导有效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决策的执行,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确保工作高质高量的完成。
内部控制工作还需要对各项制度进行有力监督,及时收集执行工作的反馈信息,帮助领导在修订管理制度和决策制定时获取实际的参考依据。
随着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关注,连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绩效评价主要存在于制度的执行上,行政事业单位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绩效评价也成为了关键的管理内容。
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约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工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绩效评价是管理效果的呈现。
二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管理的闭合环路,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就目前情况而言,不管是内控管理还是绩效评价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绩效评价制度相对落后。
二者不能很好地结合,致使绩效评价与实际工作管理严重脱节,无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地开展工作业务[1]。
二、内控管理与绩效评价结合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正确管理意识绩效评价是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很多工作人员对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价管理缺乏正确认知,认为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价分割开来,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长久以往,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导致绩效管理人员与内控管理人员出现应付工作流程的现象。
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绩效评价的工作认识,对绩效评价监督不到位,导致绩效评价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局面。
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还停留在不违法就是合格的阶段,绩效评价毫无意义。
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关系研究
![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6ea8236137ee06eef91843.png)
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关系研究作者:宗智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5期如果一家公司的所有决策的成与否都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话,那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后将会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并且还会造成绩效考核的无效以及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而人才的流失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致命的。
本文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对造成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之间存在的问题1. 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一企业在不断扩张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建设企业内部文化环境。
内部环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公司的组织活动、评估风险以及确立目标上都是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
如果公司的领导层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淡薄,公司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但是却不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
很多公司领导层认为自己的公司规模还不大,因此,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对公司进行全面的掌控和管理,而且全面的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较大,收益在短时间内也是无法看到效果,这也将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处于不健全的状态。
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是决定了整个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与否。
如果企业的领导层对于内部控制制度都不能够重视起来,那企业的员工更是如此,这也会导致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虽然公司出台了许多制度来加强管理,但是如果领导层破坏制度,没有积极的去培育具有本公司内部特点的企业文化,那将会导致管理制度的交叉重叠,执行力较弱,制度也仅仅是存在于纸上或者墙上,根本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如果企业内部的员工都无法认同企业的文化,对绩效考核存在抵触心理,并且认为绩效考核仅仅只是总经理用来监督约束自己的工具,严重者甚至认为这是总经理克扣自己薪酬的一种手段,那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1]。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也没有给予绩效考核应用的重视,考核的指标也是非常的单一,仅仅只是以员工的销售业绩来作为考核的标准,这将会使得员工为了自己的销售量做出一些有损公司形象的事情。
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e167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4.png)
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绩效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而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运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关键一环。
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旨在管理和监督业务活动的进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遵守各种法规的要求。
本文将阐述内部控制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紧密相关。
通过内部控制程序,企业可以管理和监督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并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
一方面,内部控制程序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并评估风险,避免和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程序还能够识别机会,提高企业对市场机会的判断和把握能力。
例如,在企业内部控制程序的规范下,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腐败、盗窃、损失以及其他管理漏洞,从而避免对企业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进一步地,通过内部控制程序对企业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客户产生的信任和良好口碑,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内部控制对企业流程管理的影响流程管理作为内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
如果企业的流程管理规范且有效,企业就能够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标准化以及合规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以及同时提高客户服务体验。
例如,在流程管理规范与严格监督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准确地处理业务中出现的信用风险,避免业务风险、差错和错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另外,在强化流程管理的同时,还能减少人为操作的干扰,更好地确保流程的标准化与透明化,提高企业在处理业务、管理风险和提供服务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决策管理的影响企业的成功与否,决定于企业的决策管理能力是否优秀。
因此,内部控制实施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管理质量。
强调内部控制,企业会更加负责地对决策进行考虑和把握,研究更加科学灵活的经营策略,优化运营决策的风险价值商业模型,促进企业业务、费用、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果的协作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5f51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0.png)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而绩效评价则是判断企业经营绩效好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特点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及管理措施,包括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管理信息系统和监控机制等。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二、绩效评价的定义和特点绩效评价是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和衡量的过程,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
良好的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经营绩效。
三、企业内部控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1. 提高经营效率: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2. 降低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各种风险,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
3.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市场竞争力。
4. 优化资源配置: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绩效评价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1. 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2. 评估控制效果:绩效评价可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果,提供改进的依据和方向,从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3. 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设定绩效目标和奖惩机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
4. 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绩效评价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加强合作与协调,提高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论文
![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edd37fd1f34693daef3edd.png)
面对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行为,各大企业也越来越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和管理理论,论述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绩效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能够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的各类因素,提出了当今国有企业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时存在的阻碍,并针对如何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了对策建议。
企业不仅要重视内部控制体系中每个要素的作用,更要重视内控体系运转的有效性问题,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关键字: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企业绩效In the face of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fraud, the major enterprises are also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ntrol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thereby create greater benefits for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 for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can, can affect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analyzed all kinds of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existing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the barrier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Enterprise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each element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enterprises.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performance目录前言 (5)1本文提及的相关理论概述 (6)1.1内部控制及其相关内容概述 (6)1.1.1内部控制的定义 (6)1.1.2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 (6)1.1.3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6)1.2企业绩效概述 (6)1.2.1企业绩效的定义 (6)1.2.2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6)2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7)3内控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8)3.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3.2影响企业绩效的指标 (8)3.3内控有效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8)3.3.1从资本结构的角度 (8)3.3.2从总资产周转率的角度 (8)3.3.3从销售净利率的角度 (9)4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10)4.1内部环境能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 (10)4.2识别风险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10)4.3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10)4.4 信息的收集传递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11)4.5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1)5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2)5.1直接路径影响 (12)5.1.1控制环境 (12)5.1.2风险评估 (12)5.1.3控制活动 (12)5.1.4信息与沟通 (12)5.1.5监督 (12)5.2间接路径影响 (13)6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14)6.1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政策 (14)6.2将预算管理和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切入点 (14)6.3提高企业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14)6.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14)7避免管理层做出不利决策的应对措施 (16)7.1参考监管和业绩做出有利决策 (16)7.2建立管理人员专业档案的详细索引系统 (16)7.3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16)7.4建立管理行为分析数据文件 (16)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前言在本世纪初,安然、世通、雷曼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震惊了资本市场,并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0b6fe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6.png)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
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提高经营效益、防范风险而建立和完善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流程,其目
的是保护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绩效评价则是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定量或定性的
评判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综述企业内
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理论层面上,有学者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相互关系。
赵卫东(2015)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绩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内部控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运
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通过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实
现对企业各个层面的绩效评价,包括财务绩效、经营绩效、市场绩效等。
实践层面上,许多研究也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张建
华(2017)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在企业内部控制完
善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资源浪费和损失,提高经营效率和利润
水平。
高玉水(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声誉,
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绩效提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bbf7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4.png)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上市公司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内部控制对于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及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许多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绩效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对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的因素和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1. 通过文献综述方法,归纳总结已有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2. 运用适宜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问卷,调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绩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3. 通过回归分析,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测算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贡献率;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有效性,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具体如下:1. 问卷调查:选择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回归分析:将内部控制指标和公司绩效指标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挖掘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明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影响因素和机制;2. 发现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测算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贡献率;3.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有效性,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9c58513968011ca2009115.png)
内控经纬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田亦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内部控制的质量能够检验一个企业对于内外部风险的调节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规划,扩大发展,可见内部控制之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鉴于此,怎样最大化地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一直以来都是企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内部控制能力能够体现企业管理水平,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调控经营风险、实现股权制衡等。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绩效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资本流动加快,经营风险加剧,市场竞争激烈,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想赢得竞争,就要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钢铁行业,出现这些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不够。
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企业全面利用各种资源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实现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经济利润的上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手段。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为了迎合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下,竞争激烈,不管什么企业,都要具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策略,帮助企业认真审视市场发展局势,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及时做出调整。
此外,企业还要对比调整前和调整后的经营效率,确保调整后的内部控制的质量,激发企业的管理潜力。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信息质量。
在鱼龙混杂的虚假信息面前,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才能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来扩大企业影响力。
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帮助企业经营者制定更加远大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扩大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4a6f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c.png)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和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企业内部控制是管理者根据公司目标和使命,在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效率、以及合法性的基本前提下,通过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审计等方式,有效控制企业的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而企业的财务绩效则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包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实践,是企业发展和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和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重要影响,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利益,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深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1. 风险控制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控制和管理企业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
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可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有效避免企业因风险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2. 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3.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防范和减少财务造假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于外部股东、投资者和银行等利益相关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准确、真实的财务报表是他们做出决策的基础。
一个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可以提升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度,有利于企业融资和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00db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4.png)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合规经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系。
它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
内部控制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财务绩效的基本概念财务绩效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资产利润率、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方面。
企业的财务绩效良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资金充裕,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能够有效地吸引投资者,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1. 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防范各类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可以有效地防范内部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可以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规避各类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的信任度。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使其得到提升。
除了直接影响外,内部控制还通过一些间接途径对财务绩效产生影响。
内部控制的建立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规范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有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从而间接提升财务绩效。
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经营信息,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经营效果,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299f3af111f18583d05a98.png)
行业 分类
内控指数
. 0 2 2
. 0 0 3
6 . 3 4 2
. 0 o 0
本文研究样本取 自我国沪深两市的上 市公司。对样本公司 按 如 下顺 序 进 行 筛 选 : 剔 除期 间 曾被
残 差 . 0 0 4 9 4 8
3 2 7
1
者认 为管理水平是影 响内部 控制 与企 业绩 效之间关系的重要环境 变量 ,内部控制效
用的发 挥需要 一定 的管理 水平作 为支撑。 因此 , 本 文以 2 0 1 0 ~ 2 0 1 2 年沪深两市 8 3 4 家上市 公司为研究对象 ,选 取E V A作为评价公司绩效 的 指标 ,在研究 管理 水平 、内
( 二 )指 标 设 计
1 . E V A指标的确定。本文选取 E V A作
管 理 水 平、 内 部 控 制 与 企 业 绩 效关 系 实 证 研究
■ 雷 娜 杨文杰 教授
陕西杨凌 7 1 2 1 0 0)
为评价上市公司绩效 的指标 。本文在计 算
各样本公司 E V A值 的基础上 , 对E V A值 采 用Z — s c o r e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 。 E V A ( 经济增 加值) = 税后净营业利润 一
平 较 低 的上 市公 司两 组 进 行 对 比研 究 ,
3 2 7
表 3 模 型 (1)回 归 结 果
变最 B
一 . 3 3 3
标准 误差
. 0 7 7
t
4 . 3 4 6
S i g .
. o o 0
发 现 管 理 水 平 高 的 上 市 公 司 较 管 理 水 平 低 的 上 市 公 司 其 内部 控 制 对 E VA 的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探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b9f8b3336c1eb91b375dbe.png)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探究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与企业制度的变迁,企业家日益注重如何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快速有效地提高企业业绩,而一个企业的业绩不仅与企业外部环境密切相关,更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程度紧密联系。
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逐渐成为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和保障企业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后盾。
文章通过零售行业大样本指标的数据分析检验以及QL集团的单案例解读相结合,探究出内控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关系:在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下,内控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为使企业可以获得较好的经营环境、规避可能遇到的相关风险、稳定并持续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对企业内控有效性的提高。
标签:内部控制;有效程度;企业绩效;迪博指标一、内控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中世纪时代,内部牵制制度随着商业组织出现而进入企业,使每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随着经济发展与企业制度的变迁,内部牵制制度逐步演化为现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有助于保障企业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审计意见、迪博的内部控制指数等指标来描述企业具体的内部控制有效程度。
2.影响企业绩效的指标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一书中提出考量企业绩效的五项指标:企业的市场地位、创新表现、生产力、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流的稳定状况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文章运用数据分析量化企业业绩时,将会参考这五大项指标来采集数据。
3.内控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一系列由于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从闻名审计界的美国安然事件到国内的中航油事件以及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均与企业的内控制度失效相关,凸显出企业内控有效性在企业绩效中的重要地位。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两市70家非周期上市公司的数据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两市70家非周期上市公司的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403f6dca08a1284ac85043f0.png)
・
l 2 6・
经济与管理评论 会 计与统 计 研究
( 2 0 1 1 ) 。 。 以2 0 0 6— 2 0 0 8年 因财 务舞 弊被处 罚 的 7 7 家上 市公 司和对 应 的 7 7家非 舞弊 上市公 司为样 本 , 构建 了内部控 制 质量评 价 指数 并对 内部 控 制有效 性 进 行 评分 , 研 究指 出公 司 内部控 制越 有效 , 其 发生 财 意见 , 最 终实 现 防患 于未 然 , 为 公 司绩效 的总 体提 升 提供 了一 把保 护伞 。 可见 , 内部 控 制 的要 素有 效 性 水 平也 与公 司 的 绩 效 呈 正 向 相 关 的关 系 。因 此 , 提 出假 设 H:一H
响?如 果有 实质 性影 响 , 影 响有 多 大?如 何 去衡量 ?
表性 企业案 例样 本 的归 纳 与分 析 , 总 结 了 中 国企 业 内部 控制 中较 为突 出的 问题 所 在 及 其 领域 , 并指 出 中国企业 内部 控制 评 价制 度 的建 立 , 必 须 以对企 业
内部控制有关信息 实行强制性披露 为前提。李连
华、 唐 国平 ( 2 0 1 2 ) 以内部 控 制效 应 的传 递 路 径 和 效率 形成 过程 为切 人 点 , 分 析 了 内部 控 制 效 率 的概 念 内涵 、 外在特 征 、 形成 路径 、 组成 要素 等 , 在 此基 础 上结 合 内部控 制 的 目标 维 度 、 控 制要 求 设 计 出相 应 的测 度 指标体 系 。Wh i s e n a n t e t a 1 . ( 2 0 0 3 ) 通过 研 究上 市公 司年 报发 现 , 公 司内部控 制缺 陷披 露越 多 , 公 司股 票市价 下 降 的风 险将 会 越 大 。董 望 、 陈汉 文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https://img.taocdn.com/s3/m/9c5b76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4.png)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业务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旨在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保护资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合规性。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公司绩效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
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体现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上。
财务报告是公司业绩的核心体现,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和股价表现。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审计程序,加强对资金流入流出的监督和管控,从而减少了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确保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反,如果内部控制不足或者存在漏洞,会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准确和虚假,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降低公司的业绩表现。
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还表现在资产安全与风险管理上。
公司的资产包括各类资金、设备、知识产权等,是公司运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公司资产安全,拒绝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和风险。
建立严格的财务预算和审批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等,都有助于减少资产的流失和损害,提高了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保护了公司的长期发展利益。
相反,如果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存在漏洞,可能导致资产被挪用、浪费、盗窃等问题,增加了公司的损失和风险,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内部控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还表现在工作效率与成本控制方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和沟通渠道,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反,如果内部控制弱化或不健全,可能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闭塞和决策不公开,重复劳动和交叉管理等问题,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02T10:34:26.9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何阳
[导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市场资本的流动速度明显加快,这给国内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挑战和发展契机。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北京 10240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市场资本的流动速度明显加快,这给国内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挑战和发展契机。
因此,如何提高公司绩效就成为了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及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绩效;关系
一、公司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是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
中国的公司以中小公司数量居多,而对市场起到引导作用的则是大型公司。
无论是中小型公司,还是大型公司,要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优势,才能够在市场环境中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与具有较高灵活度的中小公司有所不同,大型公司发展多年,已经形成固有的管理模式,而市场瞬息万变,大型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从适应市场环境的角度而发生改变。
内部控制具有动态特性,公司在这种控制模式的管理下,能够促使公司对市场运行环境进行监督,并根据公司的需要实施必要的调整和控制。
与此同时,公司还要对调整后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公司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在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2、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内部信息质量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只有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面对一些公司公布虚假信息的现象,为了确保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就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以通过提高内部信息质量获得社会信誉度。
公布真实的公司信息在短时间内不会获得时效性,但是,从长远利益考虑,真实的信息是提高公司的社会信誉度的关键。
因此,公司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同时,要强调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强化空间管理工作,以对公司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准确评估,据此而制定公司发展策略。
二、公司绩效的相关概述
1、公司绩效的概念
公司绩效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司绩效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的财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总得出的总体经营效益。
它反映出公司在这个时期内投入的物力和人力所产生的成效,是衡量以及公司经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并集中反映了该公司的综合实力。
狭义上的公司绩效概念界定为是在一定的会计核算期间内(一般为一年)的公司总体经营效益,它是衡量该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公司绩效作为经营管理层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本文所运用的公司绩效概念也是狭义上的,将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效益作为研究对象。
2、公司绩效的衡量
2.1综合评价指标。
综合衡量体系以沃尔评分法和平衡计分法为主要方法。
平衡计分法是对公司绩效从宏观角度进行考量,它考量的范围包含有公司的财务效益、客户经营、内部控制以及学习、成长着四个维度。
也就是说,它不但考量公司的财务状况,还要将非财务衡量指标也纳入整个平衡计分法中。
虽然有助于公司制定长远发展策略,但因非财务指标的构建相当复杂且难度很大,导致该方法不能被广泛使用。
沃尔评分法则较为综合地将公司的盈利效益、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未来发展一并计入考量当中,但其无法有效证明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缺陷与偏颇。
2.2一元评价体系
主要是以某一评价指标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从公司的整体角度进行衡量。
主要包括两个类型,即公司价值指标以及会计业绩指标。
会计业绩指标是从会计要素的角度,通过使用财务数据进行考量,主要包含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以及每股收益等,企业的价值指标主要是立足于公司未来发展上,包含对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战略目标、占有的市场份额指标。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托宾Q值的价值指标,他强调通过对公司资产重置成本与市场价值的比重,以及年末总资产与市场价值的比值进行考量。
3、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企业经营是一系列契约构成的过程,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公司订立契约时不能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因此就会随之产生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就能够对调节并解决这一类问题起到实质作用,并且保障了契约的维持与延续。
现代公司内部控制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尽可能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一目标也在不断地深入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也是公司实施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与根本落脚点。
美国有经济学家研究并提出将公司经营交易成本划分成六类: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投机主义、少数交易与专用性投资。
因为经济市场的不确定以及复杂性,导致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直接提高了企业在经济交易中的成本。
而内部控制对降低企业经济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经济学者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经济交易风险是融为一体的。
三、研究建议
1、完善内控体系,制定内控细则
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尽管有许多专家与学者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但这些评价方法都具有其偏颇性。
我国相继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相关条例,引起了国内的学术界与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且提高企业内部控的有效性也逐渐被相关利益者所关注。
但就目前来看,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没有设立统一的标准。
并且,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成熟,国内企业也缺乏实战经验,因此缺少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统一的标准。
因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尽快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细则,制定出内部控制的具体评价标准,进而为上市企业的绩效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指引方向。
2、健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
内部控制缺陷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负向指标。
基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2012年以后,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例如内控缺陷标准不明确、对内控缺陷隐瞒披露的现象、内控缺陷等级不明朗等,不
利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鉴于这一点,建议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健全内控缺陷的披露机制,提高披露质量。
3、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3.1建设良好的内控环境
企业内控环境是内控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内控的有效性受内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为此,上市公司应当建设好公司文化,以诚实守信为核心,重视企业内部的软实力建设,加强文化与团体精神建设,自然形成员工自我约束机制与文化行为激励机制,从而促使公司职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现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
与此同时,企业应该设立执行力强的组织机构,完善内部控制结构框架,使不相容岗位分离,建立行之有效的执行部门、权利部门、决策部分的制约机制。
这有利于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优化,提高公司绩效。
3.2增强风险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性与复杂性,因此,企业身处其中,经济交易活动肯定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而如何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预判,对企业绩效、成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就要求企业足够重视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拓宽风险评估渠道,学会鉴别市场经济环境的裱花,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经营管理的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与交易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提高竞争优势,就要加大管理力度。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普遍重视。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属于促进公司发展的控制管理措施,其有效性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绩效。
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的运行情况对内部控制方案做出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丹.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丁文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