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质量等级划分
生鲜品类分级管理制度
生鲜品类分级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需求,提高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公司制定了生鲜品类分级管理制度,旨在对生鲜食品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二、目的生鲜品类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生鲜食品管理工作,保证生鲜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鲜食品,包括肉类、水产类、蔬菜类、水果类等。
四、分级管理标准1.一级品类:对生鲜食品进行首次分类,划分成一级品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质量安全要求的生鲜食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安全保障。
2.二级品类:对一级品类中的生鲜食品进一步进行细分,根据质量和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级,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的生鲜食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安全保障。
3.三级品类:对二级品类中的生鲜食品进行再次细分,根据质量和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级,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的生鲜食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安全保障。
五、管理程序1. 产品鉴定和归类:公司生鲜食品的质量检测部门对生鲜食品进行鉴定和归类,根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等级确定产品的品类。
2. 分级标识:对分级后的生鲜食品进行标识,采用不同的标识标准,清晰地标注产品的品类,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等级。
3. 监督管理:公司对生鲜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资源整合:公司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提高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六、责任制度1. 生产责任:生产部门负责生鲜食品的生产工作,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检测责任:质量检测部门负责对生鲜食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运输责任:物流部门负责对生鲜食品的运输工作,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到达目的地。
4. 销售责任:销售部门负责对生鲜食品的销售工作,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
番茄的国家标准
1.2.12整齐度较高:指同批商品中,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一致。
(3)特小果:单果重<50g
1、2两项不合
格个数之和不得
超过10%,其中
软果和烂果之和
不得超过1%;
第3项不合格个
数不得超过10%
1.2用语解释
1.2.1品种特征:主要指该品种应有的典型性状,如果形、色泽等。
1.2.2相似的品种特征:指具有相似果形、色泽的品种可以相混,但扁圆形品种不得与长圆形品种相混,红色、粉红色及黄色品种不得相混。
d.果脐过大,大果果脐直径>1.0cm,中果果脐直径>0.5cm,小果果脐直径>0.3cm,凡占有上述一条者为畸形果。
1.2.16空腔:指植株营养不良,引起果实发育不充分,心室空隙大,果面出现棱角现象。
1.2.17裂果:指梗洼及其周围出现的纵裂和环裂,裂口总长度大于果实横径一半的果实。
1.2.18疤痕:指果面的疤痕直径为0.5~1.0cm,大于1.0cm为大疤痕。
2包装及标志
盛装番茄的容器(箱、筐等)必须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部无尖凸物,外部无钉及尖刺,无虫蛀、腐朽、霉变现象,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塑料箱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868─88《蔬菜塑料周转箱》。
2.1应按等级分别包装。
2.2每批报验的番茄,其包装规格、单位重量须一致。
1.2.6果面清洁:指果实表面不附有泥土、脏斑、虫斑、药迹等外来物。
中国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分析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备的重要农产品。
2012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2 033万hm2(3.05亿亩),占农业种植总面积的12.45%;总产量突破7亿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51.89%,居世界第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4)。
另据海关总署统计,蔬菜已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和平衡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农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a,2014b)。
近年来,虽然中国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综合来看各种问题仍然广泛存在。
以商品化处理为例,在发达国家,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供应的蔬菜几乎100%为商品化处理后的产品,而在中国此比例不足25%(瞿廷广和王庆华,2007)。
中国蔬菜商品化规模及程度的不足直接导致蔬菜供应不具备从农产品自给形态向商品的基本转变,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中国没有统一的机构负责制定农产品的分等分级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林业部等多个部门都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而分等分级作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徐贞贞,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E-mail:xuzhenzhen@*通讯作者:王敏,女,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及农业标准方面的研究,E-mail:wangmincaas@收稿日期:2014-11-08;接受日期:2015-02-10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8-01)目前在中国蔬菜流通、贸易及产地初加工环节并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及规范。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蔬菜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标准进行梳理(标准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cn/),为蔬菜商品化、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1 中国蔬菜种植与产品标准构成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按照中国标准分类编号一级目录农业、林业类(B)、二级目录经济作物类(B30/39)所有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B31)目录中共收录相关标准1 243条,其中国内标准 1 217条,国际标准26条。
果品蔬菜分级管理制度
果品蔬菜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果品蔬菜的市场管理,加强对果品蔬菜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果品蔬菜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果品蔬菜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的单位和个人,对各种果品蔬菜的规格、质量、等级、包装、标识管理等进行规范。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果品蔬菜,是指包括水果、蔬菜在内的各类农产品。
第四条各级果品蔬菜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的情况,进行分类监督管理,并及时调整分级标准。
第五条所有生产、销售的果品蔬菜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分级标准进行生产、销售,并在相应的包装上标明质量等级。
第六条对于果品蔬菜质量不合格的,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第七条各级果品蔬菜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和公布果品蔬菜的分级标准,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
第二章质量标准第八条果品蔬菜的质量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包括但不限于果品蔬菜的色泽、形状、大小、硬度、口感、香味、甜度、酸度、水分含量等。
第九条对于果品蔬菜的质量标准,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市场需求,提高果品蔬菜的质量水平,提升果品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第十条各级果品蔬菜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了解并掌握果品蔬菜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完善果品蔬菜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分级标准第十一条果品蔬菜的分级标准分为几个等级,具体等级数量、标准由各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果品蔬菜的品种、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不同等级的果品蔬菜应当有明显的标志和标识,以便于消费者了解和识别,从而做出购买决定。
第十三条各级果品蔬菜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果品蔬菜分级的检测机构,对果品蔬菜的分级进行监督和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
第四章包装管理第十四条对于果品蔬菜的包装,应当根据果品蔬菜的品种、规格、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得果品蔬菜能够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
第十五条对于包装的材料和规格,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蔬菜的安全性及几个技术问题
蔬菜的安全性及几个技术问题一、蔬菜的品质成分与安全等级1、蔬菜的品质成分: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品质成分以及安全食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蔬菜的品质成分一般包括下列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营养品质。
主要指: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芳香物质、低热量物质以及粗纤维等,此餐各种蔬菜还含有一定的确良特殊营养成分。
如果将它的各种营养素综合比较,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即营养成分高的有:菜用大豆、青碗豆、青蚕豆、青菜、菠菜、芥菜、大蒜等。
营养成分中等的如:菜豆、豇豆、韭菜、甘蓝、莴苣、大葱、花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丝瓜、苦瓜、香芋、山药、辣(甜)椒等。
营养成分较低的有:大白菜、番茄、茄子、南瓜、西葫芦、冬瓜等。
二是卫生品质。
又叫安全品质,主要指化学污染(硝酸盐累积、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和生物污染(病菌、寄生虫卵)的程度。
三是商品品质。
蔬菜商品有它的特异性,它的外观要求鲜、嫩、活,口感好,香味及耐贮运性等等都是重要的商品品质。
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来自于蔬菜,在硝酸还原细菌的作用下,它可转化为亚硝酸盐。
当人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太高时,能导致人体缺氧中毒。
另一方面,亚硝酸盐与次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必须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DI8406-2001)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无公害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指标为:叶菜类等≤3000毫克,根茎类菜≤1200毫克,瓜果类菜≤600毫克。
一般蔬菜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不同蔬菜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不等,其含量总的分布规律是:叶类菜>根菜类>葱蒜类>瓜果类>豆类>茄果类。
2、蔬菜的安全等级:根据上述蔬菜的卫生品质(安全性),目前我们可以将蔬菜划分为如下五个等级:⑴放心菜:生产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经检测后农药残留量不超标,生产基地、加工厂、批发、零售、贮运库都必须具有“放心菜”的专用标志,使人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全的菜。
生鲜商品质量标准(一)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生鲜商品标准工作,控制生鲜商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合用范围及说明第〈一〉款、本标准针对对象为果蔬商品。
第三条、质量标准细则第〈一〉款、生鲜商品类别明细第1 项、蔬菜商品分类大致分为:叶菜、根菜、茎菜、花菜、果菜、芽菜、木本蔬菜、海底蔬菜、菌菜、野菜、清凉草菜、洋菜大致十二类,我司经营主要以叶菜、根茎、花果、菇类、净菜等品种为主,其质量标准要求应结合季节及天气变化的影响等实际情况进行规范.I、叶菜类:有上海青、小白菜、唐生菜、香芹、黑叶白、黄叶白、赤叶白、奶白菜、油菜、生菜、苋菜、芥菜、春菜、芥兰、西洋菜、通菜、菠菜、茼蒿、冬寒菜、葱、韭黄、韭菜、蒜苗、茴香、红椰菜等。
Ⅱ、根茎类:有土豆、淮山、洋葱、莴笋等。
Ⅲ、花果类:有椰菜花、西兰花、青瓜、黄瓜、丝瓜、红白茄、苦瓜、红尖椒、大红椒、青尖椒等。
Ⅳ、菇类:有香菇、金针菇、平菇等。
Ⅴ、净菜:有大黄豆、海带丝、马蹄肉等。
第2 项、水果商品分类大致分为硬水果、软水果、瓜类,其质量要求应根据季节等因素适时调整。
I、硬水果:有苹果、梨、李等,其整体质量要求是不能在商品上有虫眼、碰伤、花斑;不能残留有毒化学物;不能有水果传染病毒.Ⅱ、软水果:如提子、红毛丹、荔枝等,其整体质量要求是不能有枯烂;不能出水,因商品的特性,很容易出水变质,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商品的质量。
Ⅲ、瓜类:有西瓜、网纹瓜、白香瓜等,其整体质量要求是瓜不能太生,如太生其瓜的品质就达不到标准,不能有压伤,因瓜的体积比较大,很容易被压伤,如压伤后里面的瓜肉就会变色和变味。
1.1基本质量要求清洁、无杂物;外观新鲜,色泽正常,不抽苔,无黄叶、破叶、烧心、冻害和腐烂;茎基部削平,叶片附着坚固;无异常的外来水分;无异味;无虫及病虫害造成的损伤。
1。
1。
2各等级质量标准2。
1。
2各等级、规格蔬菜质量标准2.2术语解释 2.2。
1整修 triming去掉不可食的老叶、根和其他可见外来物。
蔬菜品质标准
蔬菜品质标准1. 引言本文旨在提供蔬菜品质标准的详细说明,以便生产商和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蔬菜的质量。
2. 品质标准分类蔬菜的品质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外观- 外观应该无明显的病害、虫害和机械损伤。
- 形状应符合该蔬菜的特征。
- 颜色应当鲜艳,充满活力。
2.2 尺寸- 蔬菜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一致性和食用便利性。
2.3 质地- 蔬菜的质地应该坚实而富有弹性。
- 叶菜类应具有脆嫩的质地。
2.4 成熟度- 蔬菜的成熟度应适中,不宜过熟或过生。
- 部分蔬菜可以通过观察外观和触摸来确定是否成熟。
3. 品质评估方法蔬菜的品质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外观评估- 观察蔬菜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和表面是否完整。
- 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来检查细微的瑕疵。
3.2 质地评估- 轻轻捏压蔬菜,判断其质地是否坚实且有弹性。
- 对于叶菜类,可品尝其脆嫩程度。
3.3 成熟度评估- 根据蔬菜的外观和触感,判断其成熟度是否符合要求。
4. 蔬菜质量等级蔬菜的质量可以根据以下等级进行评定:4.1 一级- 外观完整、无瑕疵。
- 尺寸一致,符合标准。
- 质地坚实、有弹性。
- 成熟度适中。
4.2 二级- 外观可能有轻微瑕疵,但不影响食用。
- 尺寸稍有差异,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 质地较一级略软,但仍具有一定的弹性。
- 成熟度较一级稍逊,但仍符合要求。
4.3 三级- 外观有明显瑕疵,但仍可食用。
- 尺寸较一、二级有较大差异,但仍可接受。
- 质地偏软,失去一定的弹性。
- 成熟度不如一、二级,但仍可用于加工。
5. 结论了解蔬菜品质标准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品质标准,并根据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可以确保蔬菜的质量和食用价值。
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够为蔬菜产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6. 参考[参考来源1][参考来源2][参考来源3]。
蔬菜品级鉴别
赣南特色花卉
金 边 瑞 香 虎 舌 红
宝 贵 籽
杜 鹃 花
第三讲 茶叶品级鉴别
• 一、茶叶鉴评程序及内容: • 1、干评:条形、色泽、净度、 匀度、干度、异味 • 审评外形从毛茶的松紧、老 嫩、整碎、净杂等因子来评 定外形等级。松紧指毛茶紧 结程度。老嫩要看嫩度和芽 毫的比重。整碎以条索或颗 粒紧结完整,上中下三段茶 匀称。净杂主要评梗,朴、 籽等夹杂物含量。
(九)多年生菜类
如黄花菜、竹笋、香椿、蕨菜等.黄花菜菜的色泽以 金黄色为佳,深黄略带微红次之,色泽萎黄带褐 色者更次。黄花菜以条粗壮肥嫩的为佳,如果条 短瘦弱者为次。
(十)芽苗菜类
• 绿豆芽、黄豆芽、花生芽等. • 良质豆芽——颜色洁白,根部显白色或淡褐色, 头部显淡黄色,色泽鲜艳而有光泽.
二、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第一讲
• • • •
蔬菜品级鉴别
一、蔬菜分类及感官质量 按照食用部分的器官形态,将蔬菜分为十大类: (一)叶菜类 食用器官主要为叶片,如白菜类、甘蓝类、其它 绿叶菜类。 • 绿叶菜:肉质鲜嫩,形态好,色泽正常。无黄叶、 病虫叶、无泥土、无焦叶、无抽薹。 • 结球叶菜:结球紧实。 • 花椰菜:形态正常,肉质鲜嫩,不带叶柄,色泽 洁白(青绿),无枯蕾、无腐烂。
切花感官质量等级检验内容主要有:
• 如切花月季一级品:品种优秀,耐插性好;开放程 度为微放;枝条、花梗硬挺,无弯头产品;无病虫 害及药害斑点;每束花内要作到5个一致;枝长大于 60cm。 • 如切花菊花一级:茎杆长度在60cm以上,且茎长颈 短,瓣质厚硬,茎杆粗壮挺拔,节间均匀,叶片肉 厚平展,鲜绿有光泽,花瓣成熟度一般,无物理损 伤,无病虫害,花型外型美观,色泽为正常本色, 且花型大。
蔬菜的质量等级与标准
蔬菜的质量等级与标准
蔬菜的质量等级与标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放心菜:食用后不会造成急性中毒的安全菜。
2、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相关标准,并经产地或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经有关部门认证并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产品。
3、一般产品:没有无公害认证的蔬菜产品。
4、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产品。
5、有机食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自然规律和运用特定方式进行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经认证合格并加施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
食材质量标准划分
食材质量标准划分食材质量标准划分是指根据食材的品质、新鲜度、营养成分等指标,将食材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标准。
这些等级或标准通常根据食材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下面以几种常见的食材为例,详细介绍其质量标准划分。
一、肉类食材质量标准划分肉类食材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新鲜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鲜艳的肉色,表面有光泽,无异味。
如果肉类表面有发黑、发黄或出现淤血等情况,说明肉类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2.口感:新鲜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鲜嫩的口感,不柴不腻,无异味。
如果口感粗糙、发硬或者有酸味、氨味等异味,说明肉类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3.营养成分:肉类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优质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且比例合理。
4.安全性:肉类食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卫生状况、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方面。
符合安全标准的肉类食材应该经过检验检疫,确保不含有害物质。
根据以上标准,肉类食材的质量可以划分为以下等级:1.特级:品质最优,肉质鲜嫩多汁,口感极佳,营养成分含量高,安全性好。
2.一级:品质良好,肉质较鲜嫩,口感较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安全性符合标准。
3.二级:品质一般,肉质较粗糙,口感较差,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安全性基本符合标准。
4.三级:品质较差,肉质粗糙,口感差,营养成分含量低,安全性存在一定问题。
二、蔬菜类食材质量标准划分蔬菜类食材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新鲜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良好的形态,表面无病虫害、无腐烂、无畸形。
如果蔬菜表面有枯萎、变色、发黄等情况,说明蔬菜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2.口感:新鲜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清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如果口感发硬、发涩或者营养成分含量低,说明蔬菜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3.营养成分:蔬菜类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优质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且比例合理。
蔬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蔬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公司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制定了蔬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蔬菜产品质量等级规格划分标准、蔬菜产品包装规格标准、蔬菜产品质量抽检和考核标准。
其中,蔬菜产品质量等级规格划分标准依据XXX颁发的农产品分级标准和本公司实际情况,从产品的品种特性、成熟度、形状、色泽、病虫害、机械伤等指标进行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品。
以菜瓜和黄瓜为例,特级产品要求果实大小整齐、均匀,外观一致,瓜肉鲜嫩,无内部缺陷和外部损伤,无病虫害和冷冻导致的腐烂。
一级和二级产品在外观和质量上有所差别,但仍符合产品质量等级规格划分标准。
三级产品则质量较差,只适合就地销售或短距离运输。
总之,蔬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引导和激励大棚管理者按照标准生产和加工蔬菜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公司的企业信誉。
特级长辣椒的果实颜色均匀自然鲜亮,形状完整,弯曲度小于15度,果实丰实不萎焉,果柄鲜嫩,且无机械伤和病虫伤。
一级长辣椒的果实颜色均匀,形状完整,弯曲度在15-20度之间,果实丰实不萎焉,果柄稍皱,有轻微的机械伤和病虫伤。
二级长辣椒的果实颜色略有杂色,形状有些不规则,弯曲度在20-30度之间,果实丰实但存在明显的萎焉,果柄不够新嫩,有明显的机械伤和病虫伤。
特级小黄瓜的果形端正,直且粗细均匀,带花,果刺完整且幼嫩,色泽鲜嫩,果柄长2cm,无疵点和损伤。
一级小黄瓜的果形较正,弯曲度在0.5-1cm之间,粗细均匀,带刺但允许有少量不完整,色泽鲜嫩,可有1-2处微小疵点,带花,果柄长2cm。
二级小黄瓜的果形一般,刺瘤允许不完整,色泽一般,可有干疤或少量虫眼,允许弯曲,粗细不太均匀,允许不带花,大部分带果柄。
三级小黄瓜的果形差,刺瘤很少,色泽差,可有较多干疤和虫眼,弯曲严重,粗细不均匀,基本无花,少部分有果柄。
特级黄瓜具有该品种特有的颜色和光泽,瓜形直,每10cm的瓜条弓形高度小于0.5cm,距瓜把端和顶端3cm处的瓜形横径与中部相近,横径差小于等于0.5cm,瓜把长占瓜部长的比例小于等于1:8,瓜皮无机械损伤。
果蔬中的分级的名词解释
果蔬中的分级的名词解释水果和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提供了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维持我们的整体健康。
然而,在我们购买和选择这些美味的食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词,如一级、优级、特级等。
这些名词究竟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果蔬中的分级名词解释。
一级,是指产品质量中的最高等级。
从外观、颜色、形状和新鲜度等方面来评判。
当我们看到一级水果或蔬菜标签时,我们可以放心地购买,因为它们具有最好的外观和新鲜度。
一级产品通常没有明显的表皮瑕疵、褐斑或软化现象。
例如,一级苹果通常外观完美,没有外伤或凹痕,果皮光滑而光亮。
一级蔬菜则应该没有腐烂或褪色的迹象,颜色鲜艳而富有光泽。
优级,是指产品在质量上稍低于一级。
通常来说,优级产品比一级产品更便宜,但质量仍然很高。
它们可能有一些轻微的瑕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瑕疵对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例如,优级蔬菜可能有一些轻微的凹痕或斑点,但它们的新鲜度和味道仍然很好。
尽管有一些不完美,优级产品仍然是购买果蔬的不错选择。
特级,是指品质在某一方面超出一级和优级的等级。
不同类型的特级产品有不同的标准,这取决于该类型产品的特殊品质。
特级产品通常比一级和优级产品更昂贵,因为它们往往是稀有的或在某些方面非常特别的。
举一个例子,特级蜜瓜可以被认为是形状完美、香味浓郁、甜度高且质地脆嫩。
特级产品对于追求高品质或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是首选。
除了一级、优级和特级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分级标准。
比如,超级一级、特一级等,这些分级是对于原有基准的进一步提高。
并且,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分级标准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
在购买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适合的等级。
分级标准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购买水果和蔬菜时更有依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无论是追求完美外观的一级产品,还是对味道和口感更为关注的特级产品,我们都能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果蔬。
芦笋等级标准
芦笋等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被誉为“蔬菜皇后”。
在国内市场上,芦笋的销售量一直较大,并且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芦笋的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芦笋等级标准。
芦笋等级标准是一个经过权威机构认定的关于芦笋质量的标准,包括芦笋的外观、尺寸、新鲜度等方面的指标。
芦笋等级标准的建立旨在帮助市场监管部门、批发商和零售商更好地对芦笋进行分类、选购和销售,保证芦笋的品质和安全。
一般来说,芦笋等级标准主要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
A 级芦笋是指外观整齐、笋头紧实、颜色鲜绿、无明显划伤、无发霉变质等缺陷的芦笋,外观完美,质量最好;B级芦笋是指外观稍有缺陷,可能有轻微划痕或颜色不均匀,但总体质量仍较好;C级芦笋是指外观有明显缺陷、笋头已开始发黄、存在发霉变质等情况的芦笋,质量较差。
除了外观,芦笋的尺寸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
一般来说,太细的芦笋笋头可能过小,口感不佳,而太粗的芦笋笋头可能过老,纤维质地粗糙。
芦笋等级标准还会对芦笋的尺寸进行规定,一般来说,直径在8至12毫米之间的芦笋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尺寸。
除了外观和尺寸,芦笋的新鲜度也是评定芦笋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鲜的芦笋具有清香的气味、明亮的颜色和紧实的笋头,而变质的芦笋则会有臭味、发黑、发霉等情况。
对于芦笋的新鲜度,市场监管部门通常会采用嗅觉、视觉、触觉等方式进行检测,确保芦笋的新鲜度符合标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芦笋等级标准还可能会对芦笋的种植环境、包装方式、存储条件等方面进行规定。
有机芦笋通常被认为比普通芦笋更健康、更天然,因此在芦笋等级标准中可能会有相应的区分。
芦笋等级标准的建立有利于规范市场上芦笋的质量,提高消费者对芦笋的信任度,促进芦笋产业的发展。
对于种植者来说,遵守芦笋等级标准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符合芦笋等级标准的芦笋不仅有保障质量的保证,还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食用体验。
蔬菜分等分级标准
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等级划分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我社蔬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企业各种蔬菜产品等级划分标准。
一、蔬菜产品等级划分标准蔬菜产品由于食用部分不同,成熟标准不一致,只能按照对各种蔬菜品质的要求制定个别的标准。
蔬菜分级通常根据坚实度、清洁度、大小、重量、颜色、形状、鲜嫩度,以及病虫感染和机械伤等分级,一般分为3个等级,即1级、2级和3级。
1级产品具有本品种的典型形状和色泽,不存在影响组织和风味的内部缺点,大小一致,产品包装排列整齐。
2级产品与特级产品有同样的品质,允许在色泽,外表稍有斑点,但不影响外观和品质,产品不需要整齐地排列在包装箱内。
3级产品可以呈现某些内部和外部缺点,价格低廉,采后适合于就地销售或短距离运输。
二、部分蔬菜产品的分级的标准1.西兰花:等级一:深绿色,花头饱满、脆嫩、完整无折断。
无异味、腐烂、无虫眼现象,外叶及茎部去除。
等级二:深绿色,花头饱满、脆嫩、完整无折断。
无异味、腐烂、无虫眼现象。
2.黄瓜:等级一:深绿色,瓜条较直,低把长1-2cm左右,横径在2-2.5cm,上下一致,瓜条长度在20cm左右。
果实硬实,外观良好、干净、外表一层小刺,瓜头带花。
等级二:深绿色,瓜条较直,低把在2-4cm左右,横径在3-4cm,上下一致,瓜条长度在20cm左右。
果实硬实,外观良好、干净。
等级三:深绿色,瓜条较直,低把在2-3cm左右,横径上下不一至,瓜条长度在20cm左右,外观不好。
3.尖椒等级一:无虫害现象,颜色浅绿,长尖椒椒身一般长度在13cm以上,新鲜无失水,无腐烂现象。
表面光泽、鲜绿,富有弹性,外皮硬脆,不发软,皮肉较薄。
等级二:无虫害现象,颜色深绿,长度在10cm左右,新鲜无失水,腐烂现象。
表面光泽、鲜绿,富有弹性,外皮硬脆,不发软,皮肉较厚。
4.西葫芦:等级一:一般长度在15cm左右,根蒂不超过 1.5cm,色泽为绿色,直径在6cm-8cm。
一级鲜度标准
一级鲜度标准
一级鲜度标准是指在农产品、水产品、肉类等食品行业中对产品新鲜程度的等级划分标准。
这一标准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并帮助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过程中作出明智的选择。
一级鲜度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食品的新鲜程度:
1.外观:一级食品的外观应该有明亮的颜色,没有任何斑点、凹痕或其他瑕
疵。
在水产品行业中,一级鲜度标准要求鱼类表面应该具有一定的湿润度,没有干燥或粘性的感觉。
2.气味:一级食品的气味应该纯正、清新,并且符合该食品应有的香气。
在肉
类行业中,一级鲜度标准要求肉类的气味应该没有任何异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肉香。
3.质感:一级食品的质感应该紧实、弹性好。
在农产品行业中,一级鲜度标准
要求蔬菜和水果应该有一定的硬度和脆度,并且不应该出现软烂或变形的情况。
4.温度:一级食品的温度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即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
在
水产品行业中,一级鲜度标准要求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品应该在低温下保存,并且保持冷冻状态。
5.杂质:一级食品不应该有任何杂质,如沙子、树枝、虫卵等。
这些杂质的存
在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味道和食用体验,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以上的评估标准,一级鲜度标准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
同时,这一标准也对生产企业起到了促进和规范的作用,强制其确保产品的新鲜程度,并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总结来说,一级鲜度标准是食品行业中保证产品新鲜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外观、气味、质感、温度和杂质等方面的评估,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并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购买和食用指导。
欧美细分新鲜蔬菜等级标准
欧美细分新鲜蔬菜等级标准欧盟和美国的新鲜蔬菜质量等级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编制标准的指导思想、思路及标准的特点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欧盟蔬菜标准12国通行欧盟自1962年建立共同市场以来,就开始强制执行新鲜蔬菜的质量标准。
1972年,欧盟发布了1035号《关于共同组织水果、蔬菜市场》的法规,规定在欧盟内部贸易中应用公平竞争的规则消除各种壁垒,在对外贸易上采用共同的质量标准。
当质量标准制定后,不符合标准的新鲜蔬菜不允许在欧盟国家内销售。
欧盟的标准属于国际区域性标准,现用于欧盟12国。
为了适应发展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对许多新鲜蔬菜的标准进行了修订。
欧盟制定新鲜蔬菜质量等级标准时主要以UN/BCE和OKCD标准为蓝本,起草一份建议交12国专家组讨论,专家组达成一致协议后由蔬菜管理委员会讨论并投票。
欧盟的标准在蔬菜市场上起到了清除劣质品、促进生产优质品、发展贸易、提高农民收益以及便于消费者选择购物的作用,为建立统一大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1993年1月1日起,12国内的产品可以自由流通。
由于执行了统一标准,属于12国以内的新鲜蔬菜进出口贸易,12国间的边境已不再实行检验。
但欧盟以外国家的新鲜蔬菜进入欧盟时仍要接受严格检验。
美国新鲜蔬菜等级标准化美国新鲜蔬菜质量等级标准化历史悠久,各种产品的标准也很齐全。
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定新鲜蔬菜的官方等级标准(Grade Standard)并开展公正的检验服务。
美国农业部农产品销售局新鲜产品分局水果蔬菜处专门设有标准化科负责此项工作。
最早的一项标准可追溯到1917年,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制定了马铃薯等级标准。
迄今为止,美国农业部已对85种鲜果、干果、蔬菜及有关产品制定了157项等级标准,其中鲜销蔬菜质量等级标准70项、加工用蔬菜质量等级标准24项。
此外,还制定了119项水果、蔬菜的检验指南。
美国制定标准的一个特点是因地制宜,即根据各地差异和栽培条件,定出不同蔬菜质量标准。
第四节__果蔬品质与品质评定
③二级(C级): 产品可以呈现某些外部和内部缺点,新鲜供 应是合适的,价廉质也不差,这个等级最适 宜就地销售或短距离运输。 (五)果蔬形态规格 对形态不规则的蔬菜是根据产品的重量,但 也结合各种产品的特有性状,共同制订形态 规格,国内一般分大、中、小;但个别产品 又分特大、大、中、小。国外则L、M、S, 或LL、L、M、S、SS来表示。
2、力学成熟度空洞分析法: 由机械装置向西瓜发出敲打动作,通过 传感器检测振动频率或传播速度并由计算 机进行波形分析比较,最终判断出西瓜的 成熟度。经分析得出,振动频率越低或传 播速度越慢的西瓜成熟度越高。
3、可见光成熟度分析法:
利用菠萝成熟度程度与透光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 及重病害果实不透光的特性,可对菠萝的成熟度 和病害果进行判别。可作为采摘期预测和采摘后 的成熟度检测技术普及推广。
理化方法 理化检验 生物学方法
有无毒性 生物污染
(三)无损伤检测 非破坏性的鉴评或检测方法, 光学技术(紫外线检验、可见光检验、近红外线检验、红外线检验) 电磁技术 力学技术 放射线技术(X光及CT检验)等。 无损伤检测原理可分为两种:
①在果蔬的外部发出一种能量,从果蔬对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变化中得到 果蔬相关的理化特性; ②是通过对果蔬本身的化学发光或红外放射的能量等来测定果蔬的质量。
1、近红外分析法:
基于果蔬内部所含各种成分的分子结构在近红 外区域的吸收现象,利用了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 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成分和理化特性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是当近红外线照到果蔬时,一部分被反射, 一部分被吸收,检测与成分相关的特定的吸收光 带,就可算出成分的含量。
主要用于测量糖度和酸度、农药残留。
商品产品品质三果蔬品质的构成外观视觉品质感官特性质地触觉品质果蔬品质风味味觉品质营养品质生化特性安全性卫生品质1外观品质外观指产品大小形状色泽表面特征鲜嫩程度整齐度成熟一致性有无斑痕和损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质量等级划分
一、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在生长、收、贮、运输、加工过程中,不加任何限制的管理,产品质量也没有任何标准要求。
我们日常在菜场买的蔬菜就是普通蔬菜。
二、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也叫无污染蔬菜。
蔬菜在生长、收、贮、运输、加工过程中,对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有一定的限制。
蔬菜中不含有或只含有微量的、对人身无伤害的有害物质。
三、绿色蔬菜绿色蔬菜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蔬菜的总称。
其标准有四条:1、产品的产地符合生态环境标准;2、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操作规程;3、产品质量符合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符合规定要求。
绿色蔬菜分为两级: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量的化学合成物质。
AA级,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运输、符合AA级标准。
怎样鉴别绿色食品、绿色蔬菜?
中国对绿色食品、绿色蔬菜进行统一编号,并颁发使用证书。
编号形式为:LB-xx-xxxxxxxxxx。
LB是绿色食品标志代码;后二位xx代表产品分类;再后面十位x的含义是:第1、2位是该产品被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年份,第3、4位是该产品生产的国别(中国为01),第5、6位是该产品生产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7、8、9位是产品序号,第10位是产品级别(1为A级,2为AA级)。
四、有机蔬菜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并经过有机农业颁证组织确认的无污染、纯天然、高质量的健康蔬菜。
其生产标准高于绿色蔬菜。
五、天然蔬菜天然蔬菜就是在天然环境生长的蔬菜,野生蔬菜如苦菜、马兰头、马齿苋、荠菜、红菇(目前人工还无法培育)、竹笋等都属天然蔬菜。
天然蔬菜有的本身就有毒,如蕨菜(强致癌物,只能将嫩蕨入锅放冷水,待水烧开捞起漂过后偶然少量吃点)、山蒜、糟红(类似红菇,就是大家讲的“假红菇”)。
真、假红菇简单鉴别法:真红菇有红菇的独特香味,其菇叶底面显蓝色,剥一点菇叶放嘴里嚼有甜味;糟红叶底显浅黄色,闻不香,放嘴里嚼,味微苦,有小毒。
糟红只能用于晒干经水浸泡去毒后当菜吃,没红菇的甜香味)。
鉴别真、假红菇千万不要只看菇的叶面颜色,更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区分,特别是拇指大小的真、假混装干货,以假乱真尤甚,因菇叶收紧,不易观察叶底颜色,密封包装又无法口尝。
怎样辨别白花鱼和黄花鱼
一看鱼的形状及外观。
白花鱼臀鳍处有一根硬刺,而黄花鱼则没有。
此外,黄花鱼鱼体呈长椭圆形,而白花鱼鱼体则略扁一些。
二是通过颜色来鉴别。
黄花鱼腹部呈金黄色,而白花鱼的腹部则呈灰白色。
黄花鱼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
而染色的白花鱼,鱼鳍处的黄色会特别明显,并且不自然;此外,白花鱼染色后鱼眼基本也被染成黄色,而不用染色的黄花鱼眼睛则黑白分明。
三是可以用白色餐巾纸擦拭鱼身,若餐巾纸染黄,则假。
此外,还可将鱼嘴或鱼鳃扒开,如果鱼被染色,嘴里或鳃里可能有残留的黄水。
怎样辨别白花鱼和黄花鱼
左:白花鱼,中:黄花鱼,右:染色白花鱼(眼被染黄,臀鳍处有一根硬刺)
一看鱼的形状及外观。
白花鱼臀鳍处有一根硬刺,而黄花鱼则没有。
此外,黄花鱼鱼体呈长椭圆形,而白花鱼鱼体则略扁一些。
二是通过颜色来鉴别。
黄花鱼腹部呈金黄色,而白花鱼的腹部则呈灰白色。
黄花鱼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
而染色的白花鱼,鱼鳍处的黄色会特别明显,并且不自然;此外,白花鱼染色后鱼眼基本也被染成黄色,而不用染色的黄花鱼眼睛则黑白分明。
三是可以用白色餐巾纸擦拭鱼身,若餐巾纸染黄,则假。
此外,还可将鱼嘴或鱼鳃扒开,如果鱼被染色,嘴
里或鳃里还可能有残留的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