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 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 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具有历史继承性
❖ 人类生产活动的自主性与不自主性
3、生产力的要素
❖ 实体要素(独立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工具为主) 劳动者
❖ 劳动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 尺度,是划分各经济时代的指示器。(马克 思)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博丹:权力统治和宗教统治
❖ 孟德斯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社会制 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巴克尔:气候、食物、土壤、地形——民族 性格、社会制度。
意大利、西班牙:火山等无常力量——宗教; 希腊、英国:优美的自然环境——科学、逻辑
如何评价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3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共时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时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体性)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规律性)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本体论分析) ❖ 社会有机体的构架(骨骼)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 ❖ 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结构(子系统)
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 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 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 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 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 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 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路漫漫其悠远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
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路漫漫其悠远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什么是“地理环境”?
❖ 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的物质前提。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生产和生活资料来源; 第二,通过生产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第三,影响生产部门分布和发展方向; 第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作用的性质
❖ 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但是,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 人类自身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
❖ 什么是“人口因素”?
❖ 总的观点: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之一。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 一定人口数量 ❖ 人口质量 ❖ 人口密度 ❖ 人口构成 ❖ 人口迁移
新华网郑州2007年11月13日电 (记者 吕诺、桂娟)中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 不下。中国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 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 100个女性相对有122.85个男性,高于全国 119.58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 别比,应在103至107之间。
路漫漫其悠远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什么是“生产方式”?
❖ 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某得方式,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统一。
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等全部社会生活。
路漫漫其悠远
(三)社会是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路漫漫其悠远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框架
劳动
上层建筑
自然界——社会有机体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力
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
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 革→ 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总和。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 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 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
❖ 社会意识一般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 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 展。
路漫漫其悠远
二、社会经济结构
❖ 经济结构: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广义的经济结构即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的构成
1ຫໍສະໝຸດ Baidu什么是生产力
❖ 用以表示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 力的范畴。
作用性质
❖ 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 是,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也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真正原因。
马尔萨斯人口论
英国牧师,1798 年发表《人口论》
人口增长: 1,2,4,8,16,…… 生活资料增长:1,2,3,4,5,……
我国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约为122:100
路漫漫其悠远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
❖ 对照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理解
路漫漫其悠远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 的观点:
❖ 唯心史观及其主要缺陷? ❖ 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的经典表述)
路漫漫其悠远
2、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 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具有历史继承性
❖ 人类生产活动的自主性与不自主性
3、生产力的要素
❖ 实体要素(独立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工具为主) 劳动者
❖ 劳动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 尺度,是划分各经济时代的指示器。(马克 思)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博丹:权力统治和宗教统治
❖ 孟德斯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社会制 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巴克尔:气候、食物、土壤、地形——民族 性格、社会制度。
意大利、西班牙:火山等无常力量——宗教; 希腊、英国:优美的自然环境——科学、逻辑
如何评价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3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共时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时性)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体性)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规律性)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本体论分析) ❖ 社会有机体的构架(骨骼)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 ❖ 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结构(子系统)
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 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 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 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 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 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 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路漫漫其悠远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
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路漫漫其悠远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什么是“地理环境”?
❖ 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的物质前提。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生产和生活资料来源; 第二,通过生产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第三,影响生产部门分布和发展方向; 第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作用的性质
❖ 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但是,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 人类自身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
❖ 什么是“人口因素”?
❖ 总的观点: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之一。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 一定人口数量 ❖ 人口质量 ❖ 人口密度 ❖ 人口构成 ❖ 人口迁移
新华网郑州2007年11月13日电 (记者 吕诺、桂娟)中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 不下。中国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 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 100个女性相对有122.85个男性,高于全国 119.58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 别比,应在103至107之间。
路漫漫其悠远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什么是“生产方式”?
❖ 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某得方式,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统一。
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等全部社会生活。
路漫漫其悠远
(三)社会是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路漫漫其悠远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框架
劳动
上层建筑
自然界——社会有机体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力
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
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 革→ 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总和。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 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 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
❖ 社会意识一般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 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 展。
路漫漫其悠远
二、社会经济结构
❖ 经济结构: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广义的经济结构即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的构成
1ຫໍສະໝຸດ Baidu什么是生产力
❖ 用以表示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 力的范畴。
作用性质
❖ 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 是,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也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真正原因。
马尔萨斯人口论
英国牧师,1798 年发表《人口论》
人口增长: 1,2,4,8,16,…… 生活资料增长:1,2,3,4,5,……
我国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约为122:100
路漫漫其悠远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
❖ 对照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理解
路漫漫其悠远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 的观点:
❖ 唯心史观及其主要缺陷? ❖ 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的经典表述)
路漫漫其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