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新)
创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1. 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当前,我国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逐渐增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2)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
(4)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2. 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部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2)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相对匮乏,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二、创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改革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质量(1)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
(2)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高评价客观性(1)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2)将实践教学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4.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团队(1)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等 相 处 的伙 伴 。 当探 究 过 程 中 出现
一
不 同的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学设 计 时要
把 握 好 尺 度 ;对 新 增 内 容 .应 分 析 为 什 么 引 入 ,引 入 了 多 少 ,怎样 组
系列 问题 时 ,教师 不要 急 于求 成 。
而要 充 分 信任 、肯 定 学 生 ,放 手 让 学 生 尽 情 地 发 挥 自己 的 聪 明 才 智 , 通过 探 究 自主发 现 规 律 , 自主 寻 找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思 路 。在 教 师 的 引导 下 ,学 生 逐 步积 累探 究 的经 验 .
蟹
直
鱼
创新课 堂教 学模 式 ,提 高课 堂教学效率
文/ 平远 县 城 南 中 学 卓 友 顺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教 师 地 位 和 角 色 的 转 变 ,并 不 意 味 着 教 师 的 角 色 不 重 要 了 ,教 师 在 教 学 中的 作 用 降 低 了 .而 是 意 味 着 教 师 起 作 用 的 方式 和 方 法 已 不 同 于 传 统 教 学 。相 反 ,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为 促 进 学 生 的 主 动 学 习 . 教 师 课 下 所 做 的 工 作 更
短 。共 同提 高 、共 同 进 步 。
4 . 开展 教 育信 息化 活 动 . 实现
创 新 性课 堂教 学。信 息 化 时代 到来 , 课 堂教 学 也应 当有新 的 改革 和 突破 。
国 内外 教 育 信 息 化 的 实 践证 明 ,有
嘴 上 讲 的 都 是 新课 程理 念 ,课 堂 上 采 取 的 还 是 以 教 师 讲授 为 主 的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 因 此 ,要 求教 师必 须 将 新 课 程 理 念 转 化 为 课 堂 教 学 行 为 。大 胆 尝 试 ,勇 于 探 索 ,具有 面 对失败的勇气。
创新性教学课堂境界的构建
位教师在教学“ 二次算术平 方根性质 的证 明”
() 1
厂
的培养。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 , 更要 关注知识产生、 发展 的过程。在关注知识产生发 展的过程 中, 把能力和创新 凸显出来 , 实现知识 、 能力 、 创新三者的水乳交融 , 这是创新性教学的理
想境界 。
时, 给出这样两道题 : = ・ ( . ≥0 口6 )
课堂是一种生态系统 , 每_种生态因素都会影 响课堂生态系统 , 不同的教学思想会形成不同的课 堂境界。以二元论哲学思想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往
往表现出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 、 倡导 自由和遵循纪
律、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正是这种对立使 课堂生态系统失衡 , 导致了人的发展 的片面性。创 新性教学必须 冲破这种二元 论的影响 , 强调整体 性, 注重关联性 , 它的课堂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该是传授知识 、 发
一
能力的发展水平 、 创新素质的高低又制约着
知识掌握的程度 , 没有离开能力 的知识学习。一
个人搜集信息 、 处理信息能力 、 获取新知识能力 、 思维的深刻性 、 灵活性 、 独创性 的品质 , 无不对知
识学习构成直接而深刻 的影响, 既影 响知识获取 的数量。 也影响知识获取的质量。因此 , 在重视知 识学习的同时 , 更要重视能力 的形成与创新素质
识 、 展能力 、 发 培养创 新素质 是创新性教学 的追
求 , 是创新 性 教学 的课 堂境 界 。 也
一
、
创新 性 教学 的课 堂境 界 的 内涵
慧, “ 尽管知识是智育 的一个主要 目标 , 但知识 的 价值 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 大、 更居支 配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新活力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教育变革,它不仅会改变学生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将根本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运作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一切的提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翻看前沿的教育理论书籍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创新”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和实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已成为必然。
在研读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课改的形势,我们认为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教—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教—练”教学模式内涵解读“学—教—练”分别代表本模式的三大环节:“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即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对学习的知识生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就是独立学习。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约占课堂10分钟。
“教”,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交流、讲解。
然后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师生间、小组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提出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目的是深化知识,升华理解。
本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即教师必要的精讲、引导、点拨、纠正。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ppt 41页)
一、构建高效课堂背景
2.课堂教学的现状呼唤。
(1)不精心备课。 一是自由主义; 二是拿来主义; 三是无政府主义; 四是脱离教材; 五是学情不明; 六是不分主次; 七是选题不精。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一、构建高效课堂背景
2.课堂教学的现状呼唤。
(2)不精当上课。
一是“满堂灌”;
四、 “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三)“315”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1)教师备课:吃透两情,做到需要与可能相协
调,学用一致。 (2)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主体地位突出、学
习方式多样、信息流多向、成功体验增强,师生教学自 信提高,最终实现减负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 学业成绩提升目标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描述背斜和向斜的成因、结构特点、地表形态
及其实践意义;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1
五、“315高效课堂”设计样例
【问题导学】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各自的表
现形式和作用结果是什么? 2. 全球可分为哪几大板块?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科迪勒拉山系、红海等是怎样形成的? 3. 地质构造有哪些类型?背斜与向斜有什么样的结构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1
三、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校高效课堂共性: (1)突出主体,积极参与; (2)把准学情,面向全体; (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4)预习前置,学时前延;
1
保证课上有足够的合作学习、展示点评和 当堂训练反馈的时间。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1
近年高考小高考的成绩
年份 高二地理A级率 高三地理B级率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三段五步论文:创新智能教学与小学课堂模式构建——“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五步论文:创新智能教学与小学课堂模式构建——“三段五步”教学模 式 三段五步论文创新智能教学与小学课堂模式构建——三段五步教学模 式 作者王艳萍 我校在大庆油田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 题《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创新智能教学与小学课堂 模式构建》的研究工作,近一年的研究,证明了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 堂教学的模式,是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的多元智能很难开发。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探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 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
我们创立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就是这一尝试的结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 把握教学关系,促进教学活动优化。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当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理论 及其模式对国内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诸如布鲁纳的模式、 斯金纳的模式、 奥苏贝尔的模式、加涅的模式、布卢姆的模式、罗杰斯的模式、巴班斯基 的模式等等。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陆续提出了各种教学模式,据 不完全统计,到 1986 年公诸报刊的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已达 30 多种,其中 有的是教学经验的升华和系统化,有的则是国外教学模式的中国化,还有 的是上述两种模式的合金。
我们必须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课程的实施,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素质和进行创新智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和 谐发展的人才。
十一五的新课题《创新智能教学与小学课堂模式构建》,以落实党和 国家自主创新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我校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学校 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的进一步落实,是启动学校发展内部动力的迫切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 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不同的个体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 问题。
创新实践课堂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从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本文将从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内涵1. 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定义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运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要素(1)教师:教师是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学生:学生是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获得者。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基础,应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关键,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
三、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特点1. 主体性:创新实践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性: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创新性:创新实践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综合性:创新实践课堂教学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
四、创新实践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 构建创新教育理念(1)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
2. 创设创新实践情境(1)创设真实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实践任务。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一、更新教育观念1. 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倡导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美育素质和劳动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质疑、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创新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情境教学。
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式教学。
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翻转课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整课堂内外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三、优化课程内容1. 整合学科知识。
打破学科界限,强化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更新教材内容。
结合时代发展,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使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3. 注重实践性。
增加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改进评价机制1. 多元化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个性化评价。
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给予个性化评价。
3. 激励性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提升教师素质1. 加强师资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激励教师创新。
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鲜血液。
总之,新课标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评价机制和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基于“云课堂”的“中药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云课堂”的“中药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作者:刘媛媛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年第06期摘要:“中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即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多参与实践操作,了解实践操作的目的、方法、原理以及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等。
同时,“中药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和教学的融合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云课堂”的“中药学”教学能够不断加强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所以,在“中药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让“中药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以提高学生的“中药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云课堂;中藥学;教学模式;研究实践中图法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pharmacy"based on"cloud classroom"LIU Yuanyuan(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c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is a discipline that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It hasrelatively high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at is, students are required notonly to learn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participate in practical operations,tounderstand the purpose, method,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practical op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chinese pharmacy" requires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in theteaching proc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the Internet an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pharmacy" in "cloud classroom" ca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 chinese pharmacy"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network techn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make the "chinese pharmacy" knowledge easier tounderstand,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pharmacy" learning effect.Key words: cloud classro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research practice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345”创新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南通
2 2 6 4 0 0 )
要 :随着教 育 改 革不 断深 入 到基 层 学校 教 育 中 , 传 统 的教 学模 式在发 生着 改变 , 很 多教 师也 对 自己所 教
授 的课程在教学观念 、 教学操作及教 学结构等方面都进行 了革新, 新型的教学模 式减少 了旧的教学模 式的弊端 ,
T e a c h i n g R e s e a r c h o r P d m a  ̄ a n d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s
学 川科 教 ‘ ‘ ^。 学
第7期
“ 3 4 5 ’ ’创 新性初 中数学课 堂教学模式分析
顾 峻梅
( 南通 市海 安 县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陵 中学 ,江 苏
时摆正 自己的位置 ,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具备 的能力 。
数学知识是一个抽象化 、 理 论 化 极 强 的学 科 , 教 师 应
在课堂上的讲解 中适 当加入生活 中的元素 , 将抽象枯 燥 的数学 知识 通过加工 、 实例进行说 明讲 解 , 学生在
知 识 的理解 上 就 很 容 易 , 对 知 识 的 掌握 也 很 牢 固 。在 习题 课 教 学 时 ,由于 学 生 对 知识 理 解 能 力 的 不 同 , 做 题 的效 率 也 不一 样 , 教 师要 根 据 学 生 的情 况 对 其 进 行
1 2
教 学 模 式 是 开展 教 学 活 动 的 一 种模 型 , 是 基 于一 定 教 学 理论 而建 立 起 来 的较 稳 定 的教 学 活 动 的 范式 。 “ 3 4 5 ”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原 则 上 按 “ 精 心 导 人— — 精讲 示 范— — 质疑 消 化—— 归纳 小结 —— 迁 移 练习” 五个环节进行 , 并 在 教 学 过 程 中体 现 强 化 激 情
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敏嘉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2年第12期【关键词】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09-01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着重分析在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把握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学生的主体能力,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有些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忽视了这一点,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不足自主创新性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关键因素。
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度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在课堂中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对策(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有关知识。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开始课文的讲述,而通过提前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师:天安门位于哪里?天安门是什么颜色的?天安门广场上都有些什么?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天安门广场漂亮吗?试着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
新型教学模式介绍及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实践案例,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多元化:结合课程标准和时代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 灵活性: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课程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互动性: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个性化: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路径。
4. 创新性:新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系统性: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1.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进行颠倒。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
案例:某中学的数学老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讲授改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则负责解答学生疑问和提供指导。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时期。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使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其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再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学习,缺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然而,现实社会中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项目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此外,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纸上谈兵,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而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虚拟实验室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小学课堂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思考。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课堂教学策略创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和实施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实践。
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背景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3)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新时代教育需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实现教育公平。
三、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3. 优化教学内容(1)更新教材内容,引入时代元素;(2)注重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改进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不断进步;(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5.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1)优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环境;(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
四、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作学习某教师在上《化学》课程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一个化学实验。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2023-11-04CATALOGUE目录•引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案例分析与应用•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教育背景01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02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竞争力,还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03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总结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02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获得并提升自身在特定领域内的认知、技能和经验,从而在解决问题、创造新价值方面超越现有能力的总和。
创新能力通常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等方面。
创新能力定义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提升个人价值通过培养创新能力,个体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新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促进国家创新发展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创新发展。
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更具有竞争力,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
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
课堂新样态之创新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的创新课堂所取代。
创新课堂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创新课堂的理念、实践与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力图展现创新课堂的魅力和价值。
一、创新课堂的理念创新课堂的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创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合作者和引导者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这种理念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注重学生的知识面和考试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创新课堂的理念对于推动教育变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课堂的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与实践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创新课堂中,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他们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课堂的理念还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些新的手段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的实践创新课堂理念的落实需要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创新和探索。
教师们需要把创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求具有创新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们不再仅仅是固步自封地教授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引入更多的实践案例、科技前沿知识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对社会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师们还要通过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而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解实验结果。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奖科研报告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Basic procedures一、自主創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一)什么是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其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高度自觉、高度自主,以创新开放的眼光去学习。
自主创新课堂教育模式的构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设计启发探索的问题,有序地进行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热情互动,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使课堂教学的教育过程达到最优化。
(二)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所以,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首要任务。
1.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代的要求。
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宽的知识领域,注定了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节奏,而实现这一教育途径的方法是创建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创新课堂在于提高一个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能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2.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途径和基础保证。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是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课堂培养的主要目标。
因此,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善与合作、良好习惯等;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里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等。
而这些品质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所以说,创造性人才培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实施,而自主创新学习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途径和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
彭瑜
本文探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以往课堂教学的大量经验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作指导,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涌现出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全民教育,即面向全体国民,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终身教育,即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素质教育即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我国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论,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冯忠良的结构一定教学理
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等。
鲁纳提出在教学中要采用“探索—发现”式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在于探索掌握学习的有效策略;班斯基探讨的是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种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友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改革,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探索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近几年推出了诸如“诱思探究”、“双主”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教育中“媒体”的重要“未来教育人脑十电脑网络”,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对未来教育做的论述。
新的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革,由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来复制和移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面授教学,甚至是复制和移植“填鸭”、“灌输”
式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互动教学网络的发展,无疑为多媒体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也为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究和扩展提供了机会。
由于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填补了教科书的不足,开发了教学资源,尤其是开发了与学科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面的教学素材,同时,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网络氛围下师生、学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可以是以“教”为主,也可以是以“学”为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建立起理想、全面的互动关系。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核心内容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也由单调的学校教学、广播电视教学向着依托互联网资源、开展互动教学模式,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的制约课容量较小,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得有能力的学生常有“吃不饱”的感觉,“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因素,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各种智能因素,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单纯讲授知识的角色解脱出来,变讲授知识为传授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网络补充”、“网络增强”、“基于网络的课程”。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地选择。
课堂教学方法的小结
彭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我们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有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当然,这样的角色转化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必须要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变成了场外的“导演”,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
因此,教师在整个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反而更重要。
现代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二者构成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与“学”在随时变化,以适应课堂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日趋多样化,这样就极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发
生“教”与“学”的换位,即学生教,教师学。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中心。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在信息化的今天似乎更有价值。
一个好的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肯定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思维的建立是有帮助的,但是怎样把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知识体系,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之适应的教学策略。
(2)“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怎样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怎样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3)“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管理。
由于互联网的延伸,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有可能要对学生进行跨越时空和地域的管理。
(4)“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此外,还需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优化教学。
(5)“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问题。
首先,在学校专题网站的建设中,怎样体现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样滤除互联网上的冗余信息、干扰信息,尤其是黄色信息。
其次,教学课件中的网页设计问题,既要丰富多彩,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以及界面交互的灵活性。
(6)“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解决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总之,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应用网络技术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不但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互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主要的是让计算机成为一种象纸和笔一样的常规学习工具。
让学生掌握适应数字化社会的生存技能,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正是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包括以上所提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包括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