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doc
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新)评分标准
![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新)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687f3c43323968011c92a9.png)
(第二人员B)口述:如未恢复自主循环则两人交换按压职责,继续上述循环,直至自主循环恢复。)
15
有效指征口述错误一处扣1分,漏一处扣1分
其他扣分标准同前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3分钟以内。
5
超过3分钟不再继续操作
四、注意事项
3.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频率为8~10次/分,避免过度通气。与胸外按压不同步,每次呼吸超过1秒,应有明显的胸廓隆起。
4.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所有年龄段的单人施救按压与呼吸比为30:2;双人施救:成人30:2,儿童和婴儿15:2,新生儿3:1(如果考虑是心脏源性心搏骤停,为15:2);按压间断不超过10秒,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
(3)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不留空隙),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首次吹气以连吹两口为宜,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
(4)吹气毕,松开捏鼻孔的手,抢救者头稍抬起,侧转换气,同时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频率:每6~8秒1次呼吸(每分钟8~10次呼吸)。在置入高级气道之前,按压与通气比率为30:2.(每次吹起时间不超过2秒;有效指标:患者胸部起伏,且呼气时听到或感到有气体逸出)
未去枕扣5分
按压部位不正确扣5分
未口述卧硬板床或平躺地面扣1分
找部位手法不正确扣1分
双手不平行扣1分
双肘未伸直扣1分
按压一次无效扣2分
手掌离开按压部位扣1分
按压幅度不够扣1分
速率不合乎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观察面色每次扣1分
未扪及颈动脉扣1分
颠倒一处扣1分
三、实施要点
5)(第二人员B)打开气道:
双人心肺复苏绩效评分标准
![双人心肺复苏绩效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d08f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b.png)
双人心肺复苏绩效评分标准1. 背景双人心肺复苏是一种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的紧急救护措施,它能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为了确保双人心肺复苏能够高效地执行,评分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双人心肺复苏的绩效评分提供指导。
通过建立明确的评分标准,我们能够对双人心肺复苏的执行进行评估,发现并改善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3. 评分标准3.1. 起始时间评分- 启动复苏措施的时间:- 0-15秒:优秀(10分)- 16-30秒:良好(8分)- 31-45秒:一般(6分)- 45秒以上:需要改进(4分)3.2. 压迫频率评分- 压迫频率(按分钟):- 100-120次:优秀(10分)- 80-99次:良好(8分)- 60-79次:一般(6分)- 60次以下:需要改进(4分)3.3. 压迫深度评分- 压迫深度:- 5-6cm:优秀(10分)- 4-4.9cm:良好(8分)- 2-3.9cm:一般(6分)- 2cm以下:需要改进(4分)3.4. 呼吸与压迫比例评分- 呼吸与压迫比例:- 30:2:优秀(10分)- 不符合30:2:需要改进(4分)3.5. 回复电击评分- 回复电击时间:- 10秒以内:优秀(10分)- 超过10秒:需要改进(4分)3.6. 组织电击评分- 组织电击时机选择:- 在无意识、无脉搏状态下进行电击:优秀(10分)- 电击时机选择不准确:需要改进(4分)3.7. 终止复苏评分- 停止复苏的判断准确性:- 准确判断患者无法复苏:优秀(10分)- 未能准确判断停止复苏时机:需要改进(4分)4. 结论根据以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对双人心肺复苏的执行进行评估和改进。
建议使用标准化的评分表格记录每一次双人心肺复苏的详细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改善复苏绩效。
通过持续的评估和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双人心肺复苏的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双人心肺复苏应急评分标准
![双人心肺复苏应急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fb33c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4.png)
双人心肺复苏应急评分标准1. 背景在心脏骤停的应急情况下,双人心肺复苏是一种有效的救援措施。
为了确保复苏过程中的高质量CPR(心肺复苏)操作,需要制定一套评分标准,以评估参与复苏的两位救援人员的表现。
2. 评分标准以下是双人心肺复苏应急评分标准的主要指标:2.1 胸部按压- 深度:每次按压至少应达到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 频率:每分钟大约100-120次。
- 松弛程度: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完全回弹。
2.2 人工呼吸- 有效通气:每次人工呼吸应使患者胸廓明显抬高。
- 频率:每分钟10-12次。
2.3 交替压力- 均衡压力:两位救援人员相互配合,确保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力度和时间均衡。
2.4 智能救助设备使用- 及时应用:当智能救助设备可用时,应尽快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继续进行有效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
3. 评分方法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每位参与救援的人员进行评分。
评分可以根据以下等级划分:- 优秀: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表现出卓越的技能和执行能力。
- 良好:基本掌握相关技能,但在某些方面还有改进空间。
- 及格:能够完成基本的复苏任务,但存在较多不符合评分标准的情况。
- 不及格:在复苏过程中存在严重违反评分标准的情况或无法完成复苏任务。
4. 结论通过制定双人心肺复苏应急评分标准,能够提高复苏的效果和质量。
评分标准的使用将有助于培训和评估救援人员的能力,并促进复苏技能的提升和持续改进。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一般性指导,具体评分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用。
成人双人心肺复苏评分表_7.docx
![成人双人心肺复苏评分表_7.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f4d210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2.png)
成人双人心肺复苏评分表_7.docx成人双人心肺复苏评分表项目评分细则分值备注第1施救者到达评估1.评估环境安全32.评估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5呼救1.呼救并启动应急反应(EMS)系统5体位2.置仰卧位并放到硬质平面上2检查脉搏3.触摸颈动脉搏动,用时不超过10s5第2施救者到达双人配合第1个周期-----确保高质量心脏按压和有效通气第1施救者----双手置于正确位置以正确的姿势和手法按压(5分);----足够的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30次按压在18s内完成)(6分);----足够的幅度:按压深度至少达5cm(6分);----按压后让胸壁充分回弹(6分);----减少按压的干扰与中断(按压中断时间<10s)(6分)29第2施救者----检查球囊装置并摆放头部位置(3分);----EC手法开放气道与通气,方法及动作正确规范(3分);----气道通畅,胸廓抬举良好,无明显漏气(3分);- ---连续通气2次,每次持续1s,总时间<10s(3分);----无过度通气(3分)15比例按压--通气比值30:25双人配合第2个周期-----默契配合实施高质量CPR双人配合继续行高质量CPR,评估第1施救者;----按压者进行双音节打数(3分);--- -进行高质量按压,包括正确的按压速率、深度和回弹,按压中断不超过10s(5分)8双人配合第3个周期-----默契配合实施高质量CPR双人配合继续行高质量CPR,评估第二施救者;----通气者用EC手法有效通气,无过度通气(2分);----通报回合数(2分);- ---按压时摸颈动脉、观察按压质量并给按压者反馈(4分)83个周期后(假设已实施5个周期),施救者交换角色交换按压与通气者交换位置,交换用时<5s5复苏成功评估效果评估脉搏(5-10s)、呼吸并监测生命体征5质量仪表端庄、态度端正、操作熟练、合作默契5总分100电除颤操作评分表项目评分细则分值备注操作前准备1.操作者准备:规范穿戴工作衣、帽、鞋32.物品准备:①除颤器、导电糊、电极板(4片),心电图走纸,干纱布2块;②检查机器放置是否恰当(置于患者头部)33.除颤器调试:①单项波机器:选择100J的能量行充电处理后,分别进行单块电极放电,打开“同步”键放电测试,均为不放电;关闭“同步”键转为非同步以进行两块电极板同时放电,此时其能放电;机器走纸显示“100JTESTPASSED”;②双相波机器:拔下电源,检查机器外观、电源、导联、电极、打印纸等,按住“条图”键后开机旋至“手动通”档,等待屏幕显示自检,根据指示按“充电、放电”键,查看打印纸,勾选清单,并签名8操作步骤1.患者取平卧位并暴露其胸壁32.开启除颤仪并评估节律:①旋钮1转至手动通并确认为非同步状态;②选择“Paddles”导联:按导联选择开关直至出现“Paddle”模式63.确认患者为需除颤节律:取出电极板,将2块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和心尖处获取心电图,确认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节律64.准备好除颤仪前让他人继续进行心脏按压65.选择合适能量:①成人单项波选用360J,双相波机器可选择120-200J或默认能量20 0J;②儿童首次除颤的能量选用2-4J/kg,可逐渐增加86.涂导电糊:在2块电极板上涂抹“C”或“O”形导电糊,分别将其安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区并涂抹均匀67.电极板充电:①双手持电极板并将其放好位置后,一手指按单块电极板侧面的黄色钮进行充电;②等待屏幕上跳动的数字静止即为充电完成68.清场并实施放电:①确定无人直接接触患者或床,移开接氧气的呼吸球囊;②环顾四周并大声提醒:大家都走开!③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并施加10kg左右的力量;④同时按下2块电极板的红色“放电”键159.移开电极板,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实施CPR;①继续按30:2的按压-通气比值进行5个循环的CPR,并确保高质量的CPR操作;②有3人在场时,另一人可接上心电监护模拟导联5评估2min后再次评估:检查心电图节律或使用“Paddle”功能查看节律与触摸颈动脉,如未改变则再次除颤,除颤后立即进行5个循环的CPR5后续抢救按正确的心搏骤停治疗流程实施抢救:①按除颤1次--2minCPR--检查节律的顺序进行,配合用药和气管插管等高级心肺复苏措施的实施;②药物在除颤后进行CPR期间使用,勿因用药而中断CPR;若因抢救操作如需中断按压,则中断时间限制在10S内5处置1.除颤成功后,妥善安置患者,擦拭其身上导电糊,注意患者保暖;继续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62.处理电极板,清除导电糊并归位4质量动作熟练,抢救迅速5总分100球囊----面罩通气术操作评分表项目操作内容及评分要点分值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10分球囊(2分)、面罩(2分)、注射器(1分)、吸氧管(1分)、储氧袋(1分)、氧气装置(1分)、听诊器(1分)、模拟人(1分)检查面罩密闭性能4分检查面罩充气是否足够(2分),充气不够用注射器注射空气至面罩饱满(2分)检查球囊密闭性13分①将前端的压力阀LOCK(锁)锁住(3分)②用一只手手掌封闭前端开口(3分)③另一只手挤压球囊(3分)④球囊有阻力(2分),提示密闭性好(2分)检查球囊性能11分①打开压力阀LOCK(锁)(3分)②用一只手挤压球囊(2分)③没有阻力(2分)且前端活瓣鸭嘴样张开(2分),提示球囊性能良好(2分)操作过程开放气道4分将患者衣领解开(2分),清楚口腔分泌物和异物(2分)面罩与球囊相接2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4分窄口朝鼻子(2分),宽口朝嘴(2分)固定面罩打开气道8分①一只手拇指与示指屈曲成像大写英文字母“C”,扣紧面罩(4分)②其余三指,像大写英文字母“E”,托起患者下颌骨打开气道(4分)挤压球囊18分①另一只手用均等的压力挤压球囊(2分),球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2分)②1L球囊挤压1/2--2/3(3分),2L球囊挤压1/3(3分)③对成人,挤压球囊频率为10--12次/分(3分)④挤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3分)⑤看到患者胸廓明显抬起提示通气有效(2分)双人操作4分一人双手“CE”法固定面罩打开气道(2分),另一人均匀按压球囊(2分)接给氧装置12分①球囊末端连接储氧袋与吸氧管(2分)②吸氧管另一端连接氧气瓶(2分)③先开氧气瓶总开关(2分)④再打开氧气流量表(2分),流量为10-12L/min(2分)⑤待储氧袋充盈后按上述方法辅助通气(2分)总体评价操作熟练4分操作熟练(2分)、稳重,操作顺序有条理、不慌乱(2分)爱伤观念、仪表、态度4分操作中动作轻柔(2分),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1分),有紧迫感(1分)物品复原整理2分电除颤术操作评分表项目操作内容及评分要点分值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6分所需设备:除颤仪(2分)、导电糊(2分)或生理盐水湿纱布(2分)患者准备8分①患者仰卧放在坚硬的平面上(2分)②解开胸前衣物(2分)③移走胸前区其他异物(2分)④有大量出汗者应将胸部擦干(2分)操作过程评估患者15分①打开除颤器按钮置于监护状态(2分)②选择Paddle导联(3分),标记为“心底部”的电极板放置在胸骨上端右缘锁骨下方(3分),标记为“心尖部”的电极板放在左乳头下方与左腋前线之间(3分),以第5肋间水平为中线③确认心电波为室颤(2分)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2分)涂导电糊6分①在两个电极板上分别涂以适量导电糊(2分),并在胸壁除颤部位匀开(2分)②或不用导电糊直接在胸部除颤部位放置4-6层生理盐水湿纱布(2分)选择非同步方式3分选择能量6分单项波除颤选择360J(3分);双相波除颤选择200J(3分)安放电极板10分①标记为“心底部”的电极板放置在胸骨上端右缘锁骨下方(3分)②标记为“心尖部”的电极板放在左乳头下方与左腋前线之间(3分)③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能与任何衣物接触(2分)④压力适当(2分)充电6分①可按除颤仪上的“充电”按钮(3分)②或直接按电极板手柄上的“充电”按钮(3分)除颤11分①操作者不贴患者与床铺(2分)②嘱他人“离开”(2分)③再次确认心电波(2分)④双手按压(2分),双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手柄上的“放电”按钮(3分)在评估7分①立即移去电极板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分)②5个CPR循环后(2分),观察患者心电波,未转复再除颤(2分)除颤成功后整理8分①关闭电源(2分)②擦干电极板备用(2分)③整理用物(2分),整理患者衣物(2分)总体评价操作熟练6分操作熟练(3分)、稳重,操作顺序有条理、不慌乱(3分)爱伤观念、仪表、态度6分操作中动作轻柔(2分),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2分),有紧迫感(2分)物品复原整理2分。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训练评分标准(2023版)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训练评分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5ae99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3.png)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训练评分标准(2023版)一、背景介绍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对于提高生死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双人法心肺复苏是通过两名急救人员协同合作,以提高复苏效果的方法。
本文档旨在制定最新的双人法心肺复苏训练评分标准,以确保训练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训练评分标准1.急救人员之间的合作沟通:急救人员之间应有有效、清晰的沟通,包括互相传递信息、指令和配合动作等。
协作:急救人员之间应密切协作,确保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团队合作:急救人员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培养默契和信任,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
2.CPR(心肺复苏)技术压力深度:按照指定深度进行胸外按压,推荐至少5cm。
压力频率:按照指定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推荐至少100次/分钟。
完整性:确保每次按压完整,充分弹回到原位。
成功率:评估急救人员的按压成功率,推荐达到90%以上。
3.通气技术合适的头颈位置:保持患者头颈适当位置,确保气道通畅。
喂气和呼气:应按照指定方法进行喂气和呼气,推荐每次呼气时间至少1秒。
气道敞开:应校正患者气道受阻情况,保持气道敞开状态。
4.附加技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评估急救人员对AED操作的熟练程度。
知识掌握:评估急救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评分等级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急救人员的表现分为三个等级:1.优秀:在所有评分项目上表现出色,熟练掌握技术并与合作者协调默契,达到以上标准的要求。
2.合格:在大部分评分项目上表现良好,技术掌握较好,能够基本完成任务。
3.不合格:在多个评分项目上表现不理想,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四、训练与考核训练机构应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进行双人法心肺复苏的实践训练。
考核时,可根据不同等级设立合适的要求和考核内容,以评估急救人员的技能水平。
五、总结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训练评分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双人法心肺复苏的训练和考核,确保急救人员具备正确的急救技能和卓越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机会。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abb05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e.png)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1. 引言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是一种心肺复苏技术,它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共同合作进行。
正确的操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档将介绍双人心肺复苏操作的评分标准,以帮助操作人员评估自己的操作质量和改进技术。
2. 评分标准
2.1 操作团队协调性(15分)
- 操作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
- 运动协调性,包括手法和节奏是否一致
- 沟通是否流畅,信息传递是否准确
2.2 胸外按压(25分)
- 按压的正确位置和深度
- 按压频率是否符合标准(至少100次/分钟)
- 按压的充分回弹和松手时间
2.3 人工呼吸(25分)
- 口对口吹气的正确姿势和有效性
- 使用呼吸面罩的正确技巧和密封情况
- 人工呼吸频率是否符合标准(每分钟10-12次)
2.4 意外事件应对(20分)
- 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反应和处理措施
- 对常见意外情况的预判和预防能力
- 意外事件处理的果断性和准确性
3. 总结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性、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技巧,以及应对意外事件的
能力。
本评分标准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评估自己的操作水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
完成日期: [填写完成日期]
评分人: [填写评分人姓名/编号]。
双人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
![双人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1afa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6.png)
科室:考核人:考核日期:
项目
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姓名
A
B
C
D
准备8分
4
4
1、着装符合要求,指甲符合标准。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4
4
3
3
2
2
1
1
判断意识14分
5
4
5
1、判断意识方法正确。
2、及时呼救。
3、触摸颈动脉方法符合要求。
5
4
5
4
2
4
3
1
3
1
0
1
摆体位
4分
2
2
1、患者体位符合要求。
-10
-20-Βιβλιοθήκη 0-40整体印象14分
2
4
4
4
1、体现人文关怀。
2、动作迅速,争分夺秒。
3、技术熟练,符合操作规程。
4、二人配合默契。
2
4
4
4
I
3
3
3
0
2
2
2
0
1
1
1
提问5分
5
5
4
3
2
总分
100
2、操作者位置正确。
2
2
1
1
0
0
0
0
胸部按压22分
6
6
4
2
4
1、确定按压部位方法正确。
2、按压部位准确、手法符合规范。
3、按压频率100/20次Zmin0
4、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30:2.
5、连续完成5个周期。
6
6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5dda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7.png)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2023 版)一、引言本评分标准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的双人法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评分准则。
该准则基于国际心脏复苏指南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双人法 CPR 的操作质量、提升心脏复苏效果,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二、评分标准在执行双人法心肺复苏过程中,根据以下指标对操作质量进行评分:2.1 胸外按压- 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最大不超过6厘米。
- 频率:100-120次/分钟。
- 全程有效按压时间:不少于60%。
- 全程无效按压时间:不超过10%。
2.2 通气- 每次通气时间:1秒钟。
- 排气充分:每次通气后观察胸廓上抬,确认气道通畅。
- 合作配合:两名操作者按节律配合,胸外按压和通气无间隔。
2.3 换人操作- 更换压力器:不延误按压时间,间隔时间不超过5秒。
- 更换人工呼吸器:不延误通气时间,间隔时间不超过5秒。
三、操作评分标准根据每个指标的达标情况,对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分:- 3分:在每个指标上均达标。
- 2分:在大多数指标上达标。
- 1分:在少数指标上达标。
- 0分:未达标。
四、操作评分结果解读根据评分结果,评估 CPR 操作质量:- 9分:操作优秀。
- 7-8分:操作良好。
- 4-6分:操作一般。
- 0-3分:操作不佳。
五、实施与培训建议为了提高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请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重点包括:- 胸外按压的正确深度和频率的掌握。
- 通气时间和排气的管理。
- 换人操作的配合和时机把握。
六、总结本评分标准提供了评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准则,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实施CPR 技术。
通过培训和训练,提高操作质量,有望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2023版)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ac88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a.png)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2023版)1. 背景双人法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用于救助心跳停止的患者。
为了确保双人法CPR技能的正确掌握和执行,我们制定了以下2023版的考试评分标准。
2. 考试评分标准在进行双人法心肺复苏考试时,考官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评分:2.1. 急救知识(40分)考生需要清楚了解急救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判断心脏停跳的标志和症状;- 控制呼吸道的方法,包括清除障碍物和保持通畅;-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步骤;- 相关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
2.2. 双人配合(30分)考生需要展示良好的双人配合技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互相协作,确保一人进行心脏按压,一人进行人工呼吸;- 行动迅速,配合默契,确保对患者进行连续不断的心肺复苏;- 能够及时交换角色,确保心肺复苏的连续性。
2.3. CPR技能(20分)考生需要展示正确的CPR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正确判断体征,包括检查意识、呼吸和动脉搏动;- 准确施行心脏按压,达到正确的频率和深度;- 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确保每次喂气能使胸廓抬高;- 能够持续进行CPR,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4. 沟通技巧(10分)考生需要展示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能够及时与患者或旁观者进行沟通,获取必要信息;- 能够与患者的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安抚;- 能够与另一位急救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3. 考试结果和反馈考试结束后,考官将根据考生在以上各个方面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考生将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优秀:95-100分- 良好:85-94分- 一般:75-84分- 不合格:0-74分考试结束后,考官将向考生提供针对其表现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考生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其双人法CPR技能。
4. 结论通过设置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考试评分标准,我们旨在确保考生具备正确的急救知识、良好的双人配合技巧、熟练的CPR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完整版)双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doc
![(完整版)双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4c54367bd5bbfd0a7856734e.png)
双人心肺复苏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 100 分)选手号:监考人:总分:步骤操作规范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准备用物:心肺复苏模型1个用物少一件扣1分简易呼吸器 1 套(呼吸面罩及简易呼 2吸囊各 1 个) , 手套 2 付用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1.操作前准备2.评估环境3.判断意识及呼吸(限 4 秒钟完成)2.戴手套3.选手报告:报告评委,某某号选手准备完毕,请指示4.评委下达“开始”口令以,选手回答“是”护士甲:发现有人倒地,上下左右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然后报告“现场环境安全”,看时间护士甲:低头呼叫患者,同时轻拍肩部(左右两次),“喂!你怎么啦!请醒一醒”无反应,掐“人中” ,无反应护士甲:通过看、听、感觉检查口鼻腔有无气流声及胸廓有无起伏,确定患者昏迷及无呼吸,呼叫“快来人” ,嘱启动急救系统,并携带简易呼吸器、除颤仪及急救药箱(比赛时不用备)1声音不宏亮、不清晰扣 1 分1未报告扣 1 分1反应不灵敏扣 1 分未检查环境扣 2 分2未报告扣 1 分未判断扣 7 分,7判断方法不正确扣 2 分未判断扣 7 分,7判断方法不正确扣 2 分未呼救援助扣 1 分病人体位不正确扣 1 分护士甲: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4. 摆体位上,解衣领、打开上衣、松裤带,并边嘱助手建立静脉通道上(比赛时不用操作)护士甲:双膝跪地在病人的右侧,自患5.判断颈者喉结处滑向左或右2cm处。
颈动脉搏病人未睡硬板床或地面上6扣 2 分未解衣领、打开上衣、松裤带各扣 1 分触摸颈动脉位置不正确扣 5分触摸颈动脉方法不正确扣 1动脉搏动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时间 5 秒)凹陷处,颈动脉搏动消失,嘱“肾上腺素 1mg静脉注射”(比赛时不用操作)10 分未打开上衣扣 2 分护士 A 位置不正确扣 1 分1步骤操作规范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部位:胸骨下 1/2 段:以一手食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往上滑至剑突下,即定位方法不正确扣 5 分为定位点,上两横指,即为按压区)方法:以一手的掌根放于按压部,另一手掌根重叠于手背上,两手手指交按压部位不正确(绿灯不叉翘起(上手指紧扣下手指防止移亮)扣 10 分6. 胸外心脏位),使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15按压( C)臂与患者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 5cm,随即放松,按压手法不正确一次扣 2 分让胸廓回弹恢复原状,每次按压用时不得超过0.6 秒, 17 秒完成连续 30 次,频率> 100 次 / 分。
CPR标准(双人)
![CPR标准(双人)](https://img.taocdn.com/s3/m/b04ebe6eddccda38376baf79.png)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细则
注意事项
1、胸外心脏按压时肘、肩、腕与身体在一直线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中断时间<10秒。
3、如怀疑病人有颈椎损伤,开放气道时应采用双手托下颌法
4、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通气,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5、操作中途换人应在5个周期(2分钟)间歇进行,判断各项指标的时间不得少于5秒(5-10秒)
6、尽快连接并使用除颤仪,尽可能缩短点击前后胸外按压的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新)
![双人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1975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c.png)
(意识丧失、心跳停止)观察瞳孔,高声呼喊:“快来人抢救!”
2
迅速判断有无心跳:用右手的食指、中指自环状软骨外移2~3cm凹陷处,触摸病人颈动脉搏动。(5秒)同时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
3
去枕平卧,将病人身体摆正
2
解开衣扣,松开腰带。同时口述:将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软床背部垫木板。
4
用右手食指、中指同时沿肋弓下缘至两肋弓交界处,中指停下,食指向上寻至胸骨下切迹,中指跟上,左手掌根部置于右手食指旁,右手掌根部重叠于左手背上,双手手指的指向与胸骨垂直,双手交叉,前端抬起或双手指均上翘。(或双乳头连线中点)
3
恢复气道、置枕、为病人系好裤带、衣扣,整理床单元。
3
(复苏成功)口述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计时结束,动作连贯,口述流利。熟练
3
侧重于急救意识、爱伤观念、真实感
2
总分
裁判签名
3
“EC”手法连接简易呼吸器
5
助手挤压气囊送气,使胸廓扩张,无漏气。
4
操作者头部稍侧转,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情况。
2
口述:如此反复进行共5次,必要时除颤
2
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状况(同时判断)
2
口述: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或医生诊断为临床死亡。
3
边评估边口述:复苏的有效指征:①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②上肢收缩压在60mmHg(或8Kpa)以上;③颜面、甲床、口唇、皮肤色泽较红润;④散大的瞳孔缩小;⑤自主呼吸恢复;⑥心电图波形有所改善。
6
按压:双肘关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而后迅速放松并使胸廓复原,掌根不离开病人胸壁。
10
正确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完整版)双人心肺复苏操作及评分标准.doc
![(完整版)双人心肺复苏操作及评分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0c30e1a4fad6195f302ba67a.png)
(3 )双人法心肺复苏:提前完成不加分,超时即扣1分,每超过15 秒加扣 1 分;除考核时间超时扣分外,其他单项扣分不得超出分值。
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扣分标准仪表2分仪表端正,服装整洁;不符合要求扣 1分。
人员: 2人 (A 、 B) 。
用物准备:治疗盘1个,内放纱布 2 缺一件用物扣 0.5 分。
准备2分块,弯盘,手电筒,氧气面罩及复苏球囊。
记录本,笔。
另备除颤仪、急救箱。
(计时开始)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发现有人倒地,评估环境安全(1分) (A) 。
2、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肩部,确定患者意识丧失后,通知 B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准备抢救物品及设备。
( 3分) (A)评估病人10分3、循环:食指和中指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无颈动脉搏动表示循环停止,判断时间为>5秒、 <10秒钟。
(3分) (A)4、呼吸:松解衣扣,看:胸廓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
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判断时间为>5秒、 <10秒钟。
( 3分) (A)记录时间2分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B) 未记录抢救时间扣2分。
1、去枕平卧,呈复苏体位(2分)( A)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2、操作者体位正确(跪或站式,紧靠一侧)。
(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定位方法正确(一手沿肋缘上移至胸骨切迹上二横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指处定位或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9分)胸外按压 C 45分4、按压部位正确(胸骨中下1/3 交界处)。
( 9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5、按压方法正确(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掌根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不离开胸壁,手臂与胸骨水平垂直)。
(9分)6、按压力度:胸骨下陷至少5cm。
( 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7、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 / 分。
( 6分)过快过慢扣 3分过程8、按压与放松比例1:1 。
( 3 分)( A)不符合要求扣 2分。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9a38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b.png)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23版)背景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对于挽救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是一种在急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利用两名急救人员进行协作,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
为了确保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特制定本评分标准,以评估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施情况。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上关于心肺复苏操作的研究成果和指南,并结合了实际操作中的常见情况和需要。
评分标准1. 操作配合度(最高10分)- 两名操作人员的配合度:双人协作是否默契、互相配合、协同行动,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2. 心肺复苏操作准确度(最高30分)- 胸部按压准确度:按照正确定位、正确频率和正确深度进行胸部按压,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 人工呼吸准确度:使用正确的方法和频率进行人工呼吸,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 操作顺序和协调性:将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有机结合,配合默契,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3. 操作效果(最高20分)- 心肺复苏的效果:通过操作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时间、成功率等来评估,2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4. 急救措施(最高20分)- 质量控制: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注重细节,遵循急救标准,2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5. 急救知识应用(最高20分)- 心肺复苏知识的应用:在操作中快速准确地应用心肺复苏的知识,2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6. 操作安全(最高10分)- 安全隐患排查: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
总结本标准旨在对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质量。
请运用本标准进行操作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必要的提高和训练。
说明:本文档为2023版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如需更新,请参考最新指南和研究成果,及时进行修订。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实践评分标准(2023版)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实践评分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0ee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最新双人法心肺复苏实践评分标准(2023版)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最新的双人法心肺复苏实践评分标准,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效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
背景心肺复苏是一种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在实践中,双人法心肺复苏被证明比单人法更具效果。
然而,为了提高复苏质量和减少操作误差,需要制定一套评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复苏操作的监督和改进。
实践评分标准本文档中的实践评分标准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和评分:1. 心肺复苏前准备- 评分标准:根据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心肺复苏步骤、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进行评分。
- 评分等级: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2. 胸部按压- 评分标准:根据按压的深度、频率和准确位置进行评分。
- 评分等级:1分为无效按压,5分为完美按压。
3. 人工呼吸- 评分标准:根据正确的呼吸频率、手法和效果进行评分。
- 评分等级:1分为错误的呼吸,5分为完美呼吸。
4. 协调配合- 评分标准:根据双人操作的配合度和默契程度进行评分。
- 评分等级:1分为无配合,5分为完美配合。
5. 操作时间- 评分标准:根据复苏操作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评分。
- 评分等级:1分为操作时间过长,5分为操作时间合适。
总结本文档列出了最新的双人法心肺复苏实践评分标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悉并遵循这些评分标准可以提高复苏的效果并减少操作误差。
评分等级的结果将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改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给予患者最及时的救助。
注意:本文档只是一个示例,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可编辑可修改双人心肺复苏技术评分标准
(标准分 100 分)
选手号:监考人:总分:
步骤
1.操作前准备
2.评估环境
3.判断意识及呼吸(限 4 秒钟完成)
4.摆体位
5.判断颈
动脉搏动(时间 5 秒)
操作规范
1.准备用物:心肺复苏模型1个
简易呼吸器 1 套(呼吸面罩及简易呼
吸囊各 1 个) , 手套 2 付
2.戴手套
3.选手报告:报告评委,某某号选手准
备完毕,请指示
4.评委下达“开始”口令以,选手回
答“是”
护士甲:发现有人倒地,上下左右观察
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然后报告“现场环
境安全”,看时间
护士甲:低头呼叫患者,同时轻拍肩部
(左右两次),“喂!你怎么啦!请醒
一醒”无反应,掐“人中” ,无反应
护士甲:通过看、听、感觉检查口鼻腔
有无气流声及胸廓有无起伏,确定患者
昏迷及无呼吸,呼叫“快来人” ,嘱启
动急救系统,并携带简易呼吸器、除颤
仪及急救药箱(比赛时不用备)
护士甲: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
上,解衣领、打开上衣、松裤带,并边
嘱助手建立静脉通道上(比赛时不用
操作)
护士甲:双膝跪地在病人的右侧,自患
者喉结处滑向左或右2cm处。
颈动脉搏
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用物少一件扣 1 分
2
用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1声音不宏亮、不清晰扣 1 分
1未报告扣 1 分
1反应不灵敏扣 1 分
未检查环境扣 2 分
2
未报告扣 1 分
未判断扣 7 分,
7
判断方法不正确扣 2 分
未判断扣 7 分,
判断方法不正确扣 2 分
7
未呼救援助扣 1 分
病人体位不正确扣 1 分
病人未睡硬板床或地面上
6
扣2 分
未解衣领、打开上衣、松裤
带各扣 1 分
触摸颈动脉位置不正确扣 5
分
10
触摸颈动脉方法不正确扣 1
步骤
v1.0可编辑可修改
素 1mg静脉注射”(比赛时不用操作)
未打开上衣扣 2 分
护士 A 位置不正确扣 1 分
操作规范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6.胸外心脏按压( C)
7.开放气道(A)
8.人工呼吸(B)
9.体外电击除颤( D)
部位:胸骨下 1/2 段:以一手食指和中指
沿患者肋弓往上滑至剑突下,即为
定位点,上两横指,即为按压区)
方法:以一手的掌根放于按压部,另一
手掌根重叠于手背上,两手手指交
叉翘起(上手指紧扣下手指防止移
位),使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
臂与患者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
压,使胸骨下陷> 5cm,随即放松,
让胸廓回弹恢复原状,每次按压用
时不得超过秒, 17 秒完成连续 30
次,频率> 100 次/ 分。
判断胸外
按压是否有效以绿灯亮为标准。
在护士甲胸外按压同时,护士乙双膝跪
地在病人的头部上端,检查并清除口腔
内异物(将病人头偏向一侧,用食指清
除异物),打开气道(用“托举双颌”
手法,使患者头后仰,并全程保持头部
无回位。
护士 B 手捏呼吸囊缓慢通气 2 次:
方法:一手以“ EC”手法固定面罩,另
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囊 ( 呼吸囊已连接氧
气 6-8 升 / 分) 。
通气频率: 8-10 次 /
分,每次通气> 1 秒至胸廓抬起,2 次通
气共用时间< 5 秒,
人工潮气量< 10ml/kg 。
以绿灯亮
为有效,
护士甲嘱打开除颤仪,贴电击,分析心电
图不用除颤,继续心肺复苏 ( 口述,比
赛时不用操作 )
定位方法不正确扣 5 分
按压部位不正确(绿灯不
亮)扣 10 分
15
按压手法不正确一次扣 2 分
无效按压(绿灯不亮)扣 15
分
护士位置不正确扣 1 分
未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
7扣 3 分
未用手托起病人的双下颌,
保持呼吸道通畅扣 3 分
手法不正确一次扣 5 分
挤压简易呼吸囊频率不正
15
确(绿灯不亮)扣 10 分
无效通气(绿灯不亮)扣 15
分
未口述:打开除颤仪,贴电
1击,分析心电图不用除颤,
扣 1 分
v1.0可编辑可修改
B 继续 CPR
轮回
步骤
10.评估复
苏效果
整理、实施进一步救治
综合评价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护士甲、乙分别重复 C、B 步骤:不正确扣 15 分
胸外按压 : 人工呼吸 =30:2,2 分钟不间15
断地完成 5 个周期
操作不够 5 个循环扣 15 分
操作规范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评估内容包括:呼吸与循环征象,意识
瞳孔,脉搏和血压,尤其 12 导连 ECG
描图。
复苏有效指征:
(1)患者心跳(能触及颈 A 搏动,触摸
时间 10 秒)及自主呼吸恢复
(2)压眶有反应
5
未评估扣 5 分,评估不全一
(3)双侧瞳孔由大变小,等大等园,直处扣 1 分
径约× mm,对光反射存在。
(4)患者颜面、口唇、皮肤、指端颜色
由紫转红
(5)呼吸 20 次/ 分,脉搏 100 次/ 分,
血压 90/60mmHg,心电图证实恢复窦性
心律,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给患者扣好衣扣,取合适卧位,吸氧(口
未扣好衣服扣 1 分
述),送 ICU 治疗或继续进行第三个 3 体位不合适扣 1 分
ABCD(口述)
未给患者吸氧扣 1 分
全过程操作熟练,动作连贯、规范、迅
2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
速、有条不紊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