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推荐汇总表
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评选
![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评选](https://img.taocdn.com/s3/m/54ed0c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d.png)
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评选在选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选的标准和目的。
评选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研究生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评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下面是一则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社交心理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社交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一个社交心理学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社交情境中,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实践项目的选题可以是探讨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或者调查社交情境下的心理现象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师介绍社交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社交心理学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社交心理学实践项目,并设计研究方案。
教师提供指导,并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评审和改进。
第三步:学生开始实践项目,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点,并监督项目进展。
第四步: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和结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问题和目的、方法和材料、结果和讨论等。
教师对报告进行评审并给予反馈。
第五步:学生进行口头展示,展示实践项目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回答评委和同学们的提问。
教学效果:通过这个实践案例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社交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理解,还能提高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通过口头展示,学生可以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这个社交心理学实践教学案例具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开展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教科规办〔2013〕1号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浙教科规办〔2013〕1号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https://img.taocdn.com/s3/m/2afd1450a26925c52cc5bf75.png)
小学
“两校一长”教育均衡发展实 浙江省仙居县新生
施策略研究
中学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智能终端开 展非正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三门中学
学科思想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 浙江省新昌澄潭中
运用
学
数学错题订正的价值取向与策 略探询
浙江省上虞市小越 镇小、上虞市教育 局教研室
走出课堂探究的误区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 中学
创新型学校发展的:引 擎“——课程
心
7 蔡海平
对浙江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从业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 现状与专业需求的理性思考 区教师发展中心
8 叶小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 浙江省平阳县教师
业困惑与对策
发展中心
9 吴亦波
“翻转课堂“模式给初中科学 浙江省金华市外国
课堂教学的启示
语学校
10 周红琴
魅力课堂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东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 点滴创新做法
初中个案分析工作坊——教师 抱团探究德育“疑难问题”的 创新与实践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 区实验中学
基于前概念的小学科学概念教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学策略探析
区宋诏桥小学
林良富、沈 14 百军、黄玉
华、杨善 福、蒋元春
“三环六学”自主课堂教学模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
式的实践研究
新区外国语学校
15 李云吾
学科课程创生教学的策略与实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
约法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 区教教科室、杭州
实践探究
市高新实验学校
6 姚翔
项目+共同体: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设计与载 体创新
浙江省杭州市交通 职业中学
7 曲连冰
杭州市成人双证制教育课程体 浙江省杭州市成人
2013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评审结果
![2013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评审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b0dc034d69eae009581becde.png)
课题负责人 汪劲秋 石秋焱 颜瑶卿 杜晓凌 傅蓉萍 陈慧楠 徐 慧 陈晓红 唐灵琳 徐红英 孙 健 杨勤奋 施民贵 蒋军晶 罗 英 陈彩虹 孔松黎 胡廉英 陈 斌 余真彪 朱国芳 杨春晖 顾云涛 许霜霜 李建平 吴小美 刘金虎 俞萍蓉 邵 葵 曹群珍 朱 丹
所在单位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杭州市安华幼儿园 杭州市胜利幼儿园 杭州市上城区喜洋洋幼儿园 杭州市西湖区紫荆幼儿园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府新分园) 杭州市祥符艺术幼儿园 杭州市康桥中心幼儿园 杭州市紫荆幼儿园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幼儿园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杭州市天长小学 杭州市天长小学 富阳市高桥镇中心小学 建德市明珠小学 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 杭州市建新小学 杭州市转塘小学 淳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一小 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杭州市和睦小学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杭州市启正中学 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杭州市采荷实验教育集团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 1 页,共 16 页
13A201 13A202 13A203 13A204 13A205 13A206 13A207 13A208 13A209 13A210 13A211 13A212 13A213 13A214 13A215 13A216 13A217 13A218 13A219 13A220 13A221 13A222 13A223 13A224 13A225 13A226 13A227 13A228 13A229 13A230 13A231 13A232 13A233
小班化背景下“体验式习作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农村自然小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 区域性改进“百人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公平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研究 小班高效“五·五”课堂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农村自然小班的小学语文“五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素质教育质量监测”项目 精细化目标导向的学科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小学阶段“我爱学习”学业项目评价的行动研究 基于学情精细化诊断的区域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的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的实践研究 浙江省各市体育中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 构建义务教育非考试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区域实践 一线学校构建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研究 幼儿作品取样评价实践研究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bb26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4.png)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习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部和国家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重视的程度也更加显著。
浙江省教育厅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一直以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为推动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发展,教育厅精心组织研究,本着“坚持研究生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认真对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从而制定了《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充分反映了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果。
其中包括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和其他一些院校的案例。
案例类型涵盖学术研究、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学术活动、科研项目、学术交流、论文发表、科研成果、学术竞赛等多个方面。
例如,来自浙江大学的实验室建设案例。
浙江大学在推进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该校首次实现了大规模投入建设实验室,实现了实验室规模多样化、仪器设备齐全、功能齐全、技术复杂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发展。
浙江大学研究生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是非常先进的,其中包括先进的现代仪器、资源多样化的计算机设备、快速的互联网网络等。
该校的升级改造也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促进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实验室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积极思考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大家能够深入洞察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探索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因此,浙江省教育厅将不断深入实施《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更上一层楼。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520f4bcf28ea81c758f578a3.png)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重点课题40项立项编号申报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Z17001 01105 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儿童认知与表达研究黄蓉蓉杭州市闻裕顺学前教育集团(总园)Z17002 01106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设计与实施蒋蓓杭州市西湖区枫华府第幼儿园Z17003 01121 基于核心素养的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的设计与实践邵立锋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Z17004 01236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乡野童玩主题实践学习的内容架构和指导赵晓云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Z17005 01242 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邵虹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Z17006 01357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伟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Z17007 01492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匹配性研究陈进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Z17008 01593 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李燕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Z17009 02225 APT儿童美术课程校企融通开发与应用研究陶育义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Z17010 02239 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拓展性课程研究陈燕宁波市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11 02249 运用SPARK课程原理改进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线研究蒋新成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Z17012 02470 地理图式的创建与实践郑宇醒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13 03354 初小科学核心概念衔接教学的课例研究杨向群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14 03355 初中科学测量高级思维试题的命题技术与应用研究黄鹏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15 03586 基于“学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行为指导纲要建构实践研究边楚女浙江省瑞安中学Z17016 04109 同质分享•差异互补:区域“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研究包亚燕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Z17017 04329 素养立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开发与应用研究陈海旺嘉兴教育学院Z17018 04440 STEM教育视野下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的整合实施研究马中江嘉兴教育学院Z17019 04560 小学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的研究史金根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Z17020 04565 构建“四叶草”童心课程群的实践研究蒋国林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Z17021 05112 培智学校学前班课程主导运营模式的实践探究黄伟德清县培康学校Z17022 05450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评价研究——基于教师实践智慧的构建钦国强长兴中学Z17023 05572 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课堂评价实践的比较研究江旭峰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Z17024 06232 小学语文戏曲文学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何夏寿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金近小学Z17025 06234 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三有”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林建锋绍兴市上虞区城东小学Z17026 06343 基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校本诗性德育课程建设策略研究陶勇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Z17027 06474 通过文学原著阅读发展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蔡红绍兴市第一中学Z17028 07221 以蝶为媒大单元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王伟文金华市环城小学Z17029 07409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作业设计研究叶文杰金华市汤溪高中Z17030 08342 基于课型的自主学习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刘芳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Z17031 08343 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陈洪远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32 9541 中小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潘旭东舟山市普陀区教研室Z17033 10442 高中古诗词对接学生生命经验的教学研究项香女台州市教学研究室Z17034 10449 政治生活角色模拟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项先银三门中学Z17035 10450 体现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陈志明台州市第一中学Z17036 10443 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李小冬回浦中学Z17037 11547 地方传统文化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王文军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38 11552 新高考“7选3”学校适应性策略研究邓加富青田县中学Z17039 12407 探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朱恒元义乌中学Z17040 13504 基于“弘文学堂”提升0-3年新教师综合素养的行动研究田巧玲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规划课题284项立项编号申报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G1700101101聚焦于习惯培养的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张群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G1700201104幼儿园“挑战小空间”室内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吴秋赟杭州市朝晖幼儿园G1700301108“核心经验”下幼儿园多元化语言环境创设的研究方咪杭州濮家幼儿园教育集团G1700401109幼儿园讲述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蔡振岚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0501110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行动策略研究俞春云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G1700601111基于乡村生活的“田园乐”主题建构游戏的设计与实践邵丽美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中心幼儿园G1700701116基于循环修补理论的大班幼儿辩论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究章瑛姗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帝景幼儿园G1700801119区域提升幼儿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知识水平的实践研究汪劲秋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0901120幼儿园教师观察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的研究刘雯虹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100122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儿童诗阅读和创编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许珂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1101225小班教学中小组合作循环作业圈研究余笔清杭州市卖鱼桥小学G170120122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课程多元整合的实践研究俞国凤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1301227新闻资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章振乐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G1701401228小学语文区域性课外阅读体系的设计与组织实施钱炳伟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1501231小学生创客孵化机制设计研究侯晓蕾杭州市胜利小学G1701601232“以色破形”改善学生造型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郑雅敏杭州市三墩小学G1701701241基于素养发展的音乐课堂深度学习路径设计与实施研究尹丹红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1801244STEM理念下主题整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朱元华杭州市时代小学G1701901246小学科学拓展型STEM课程的实践研究余文冲杭州市长寿桥小学G1702001251基于项目驱动的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指导策略研究章海林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2101253杭州市小学科学学业评价网的开发与实践徐春建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2201355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陈瑶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G1702301356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研发研究胡美如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401358以storyline为主线的初中英语复习课的实践研究赵骎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G170250135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教学的区域推进胡培兴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601360基于策略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拓展课程开发曹群珍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701362后MOOC时代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SPOC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程迎平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G1702801364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区域拓展课程建设与实施王卫东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G1702901368基于问题空间理论的初中科学易错问题体系架构的研究翁奇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G1703001369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傅兰英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3101371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规则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朱永灿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3201372一题一课:打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课的高效课堂的新探索李卫星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中G1703301374基于融合视角下的《数学应用》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周建忠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G1703401376“前置、实验、反馈”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金京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3501478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实验设计和研究赵力红富阳中学G170360148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方淳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G1703701486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骆兴高杭州第十四中学G1703801489基于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钱海明杭州第二中学G1703901490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重构与实施策略研究朱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00149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金鹏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101594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式评价的实践研究俞丽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201595核心素养立意的“一科多型”设计与实践研究徐和平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4302102《指南》引领下幼儿教师区域观察能力培育的行动研究邓翾宁波市海曙区竹福园幼儿园G1704402103幼儿园科学探究室的合理创设与有效运用研究王秀华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幼儿园G1704502105基于“心文化”理念下幼儿园“画&话”活动的实践研究顾莺红宁波江北广庭幼儿园G1704602107基于幼儿游戏指导能力提升的“专题研究群”建设的行动研究杜旭红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G1704702108幼儿“嬉阅”综合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林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学府实验幼儿园G1704802110基于科学关键经验的幼儿“阅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王静春宁波市北仑区中心幼儿园G1704902114幼儿园“e+1漫时光工作坊”的构建与实施陈晓燕宁海县实验幼儿园G1705002116“前童小匠”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葛亚琴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幼儿园G1705102220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凌虹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5202221基于交互式白板技术的小学高段英语互动课堂研究陈亚飞宁波市实验小学G1705302222小学科学课STEM项目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凌彬宁波市中原小学G1705402223小学生态作文教学实践研究黄铁成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G1705502227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杨柳宁波市黄鹂小学G1705602229基于家校深度融合开发“爸爸妈妈课程”的实践研究陈可伟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G1705702232小学数学提升图象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金奎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580224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论证式”探究活动研究王世力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5902242小学高段链接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郭昶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G1706002244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平台创新应用研究鲍淑琴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G1706102251小学科学基于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杨永安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G1706202357“与法同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郑乐安宁波市春晓中学G1706302358“言意融合”型精微写作训练指导探索沈建军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6402464运用地理一般原理认知特殊区域的策略研究李军杰宁波市奉化中学G1706502471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任利那宁波市鄞州中学G1706602472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林科军宁波市北仑区明港高级中学G1706702476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刘召新余姚市第四中学G1706802477“一体两翼四步”高中生文学作品导读实践与研究程载国余姚中学G1706902590基于人文素养培养的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张小凯象山中学G1707003105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爱商培育的实践研究林艳温州市第五幼儿园G1707103107“学习故事”评价法本土化发展的行动研究魏春玉苍南县教学研究室G1707203213基于生本课堂的小初衔接数学典型课例的研究郑建和温州市南浦小学G1707303232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小学科学微课开发及应用研究施昌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7403233指向言语“发现-表现”的阅读教学创新曹鸿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7503236“玩魔术·学科学”系列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吴文国瑞安市塘下镇鲍七小学G1707603342历史与社会培养学生课堂学习思维能力之探索吴学俊温州市洞头区教师发展中心G1707703344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袁小芙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7803349基于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STEM教学设计及实施的策略研究金辉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G1707903352依托初中数学教材的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章才岔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003353单元整体架构下初中语文部编教材课型研究阙银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103356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言语教学的实践研究王在恩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G1708203463基于图片资源的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单设计研究史辉跃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G1708303466认知视角下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孔兴隆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G1708403467从研读到教学:“教出这一篇语文”的实践研究黄华伟浙江省瑞安中学G1708503471高中化学“情境-模型”双轮驱动的课堂实践研究黄秀娟温州第二高级中学G1708603473高中化学实验开发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方瑞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70347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叶事一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803476基于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时政微论坛”活动的实践研究单茹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8903478新高考背景下生物“二考”复习策略研究袁从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9003481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张新强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9103482社会活动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活动类型学科课程的新路径李革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G1709203584榕抱樟整合课程的研发——以儿童哲学课程群建设为例吴孔裕温州市瓦市小学G1709303585“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小学“P+C”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吴向东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9403587实践性科研:区域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模式创新研究陈荣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9503591基于区域四维评价体系的初中绿色增值评价研究王光秋温州市教育评估院G1709603593基于“三导联网”的“互联网+ipad”课堂变革杜军义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G1709704103身脑心融通: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关键经验获得的实践研究戴士敏嘉兴市卫生幼儿园G1709804105基于社会核心经验“体验式”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陈妹嘉兴市实验幼儿园G1709904106幼儿园混龄式“户外阳光游戏”实践研究张利英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中心幼儿园G1710004108幼儿体验场游戏的隐性支持策略研究冯晓英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幼儿园G1710104112幼儿园“城市足迹”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姚群利海盐县万禄幼儿园G1710204113幼儿园“三毛从军记”军营游戏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顾佳玲海盐县三毛幼儿园G1710304114幼儿艺术活动游戏化策略研究钱晔海宁市艺术幼儿园G1710404218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性评价的实践研究阮翔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G1710504219基于实践的小学语文“立面语用”教学研究徐如松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0604222小学生线描画由简单物象到个性表达策略的研究金宇超嘉善县杜鹃小学G1710704225“小古文”拓展课程内容“1+X”再构策略研究费燕萍海盐县行知小学G1710804226小学科学《科学智慧树》项目化微课程的构建研究姚伟国海宁市实验小学G1710904330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创感”拓展课程的实践研究马茂霞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G1711004332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实践研究魏林明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G1711104335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支持性对接教学行动研究徐永明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G1711204337指向数学抽象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构建研究沈顺良海盐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G1711304338STEM视野下初中科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费志明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G1711404339语文篇章教学“一语三文”关注点研究徐建利桐乡市实验中学G1711504441高中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意蕴提升核心素养研究吴磊峰嘉兴教育学院G171160444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研究张建斌嘉兴市第一中学G1711704444高中生历史空间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周崴嘉兴市秀州中学G1711804445利用APP阅读平台在普高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梅琴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G1711904449化学核心素养在实验创新中的“落地”研究沈坤华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G1712004552建设研究型特色学科组的策略研究刘继伟嘉兴高级中学G1712104555义务教育阶段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黄水林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G1712204559儿童立场视域下小学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行动研究华伟中平湖市百花小学G1712304562基于生本智慧课堂的微格教研的实践研究顾群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G1712405102京韵儿童剧活动的实践研究黄敏长兴县小浦镇中心幼儿园G1712505105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工作坊式”角色游戏建构研究沈琴燕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幼儿园G1712605108“灵动童话”幼儿园特色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斯艳德清县中心幼儿园G1712705113安吉游戏背景下的室内教育环境创设策略的研究章洁安吉县实验幼儿园G1712805114构建“卫星班”融合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陈正红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G171290521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本剧拓展性课程研究施伟平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G1713005217小学科学拓展性实验的尝试与研究陈卫东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G1713105220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吴慧婷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G1713205223基于学本课堂的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式话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郭美阳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3305228基于“微课融入”小学作文教学的课例研究沈美琴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3405229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沈莉芳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3505232以“区域发展群”为载体的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语文“绿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洪涛漪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3605233基于实证的小学品德学习方式改进的实践研究袁和林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3705234小学生科学实验观察与描述能力培养的研究叶军安吉县杭垓小学教育集团G1713805337初中音乐课堂中依托奥尔夫乐器进行器乐“玩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李夏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3905339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徐军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G1714005340中小学“非常规”体育器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姚立明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G1714105342农村初中依托云教育平台开展微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沈元忠湖州市双林镇莫蓉中学G1714205347地域文化视野下“走读德清”语文拓展性课程的研究张琴英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G1714305349基于微课的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费为群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4405452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陈桂林长兴县太湖高级中学G1714505454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及实践胡晓雄长兴中学G1714605455用歌声传承经典——普通高中经典古诗文吟咏教学研究叶伟庆德清县高级中学G1714705457高中地理知识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构架的研究冯凭湖州中学G1714805459“立德树人”视角下以“纪念日”为线索的高中音乐微课程建设研究黄丽君湖州中学G1714905564智能教学:“智学网”辅助普通高中教与学的实践研究史文波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G1715005565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梯度培养方式的探究冯月忠湖州市浔溪中学G1715105566农村小学“校园创客空间”建设模式探索胡永亮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G1715205567幼小衔接视角下低段科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实践与研究朱颂伟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5305571诗乐式教学培养中小学生民族音乐自觉的研究陈千红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5406106运用科学日记提高幼儿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贾秋美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G1715506210中高段基于名家名篇教材的微习作研究吴淼峰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G1715606212越文化背景下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叶燕芬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小学教育集团G1715706213从浅表阅读到有意义思考的课外阅读指导研究骆海燕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G1715806214“微课”视域下少儿信息学竞赛辅导改进的实践研究沈鑫绍兴市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G1715906215基于“古越文化”拓展课程的建构与推进策略的研究戚卫丹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G1716006216小学“诵读者”区域性拓展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楼淑建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G1716106219小学“趣味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金伟平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G1716206220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李国娟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G1716306223小学科技创新拓展性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舒义平新昌县青年路小学G1716406226“顺学而教”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诊断单的设计与实施周少英嵊州市城南小学G1716506228小学“科普坊”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王芳嵊州市剡山小学G1716606231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校本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经建美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G1716706235“整合”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叶柱绍兴市上虞区教体局教研室G1716806340基于差异化的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陈琼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东初中G1716906341基于记叙文过程写作的教学运用与研究郭桂红诸暨市滨江初中G1717006344基于分层走班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王华震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G1717106346教学助手支持下初中数学“阅读材料'教学研究余旭红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学G1717206348基于“以学定教”的小班科学课堂生成策略研究张灿永新昌县沃西中学G1717306353 “学为中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主线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潘建德绍兴市上虞区实验中学G1717406460原始化学问题促进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冯洪明诸暨市草塔中学G1717506464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数字化实验应用研究杨军柯桥中学G1717606465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图教学实践研究孙果梅柯桥中学G1717706470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邵红祥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17806471基于双主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骆新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17906473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赵贤祥绍兴市高。
浙江省第五届教研课题成果获奖名录
![浙江省第五届教研课题成果获奖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b8e7b0267375a417866f8fd9.png)
朱丹
丁雪萍、汤珏弘、胡美如、王香凤
个性“序曲”,可预约的精彩——基于“生本”的小学语文预习细化指导策略研究
杭州市西湖区求是教育集团
阎庆
王斌、赖爱娥、朱红、赵丽燕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案的研究成果总结
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
邵陈标
虞黎明、杨波、杨昌朗、丁裕
走进老外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化实施研究
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姚玉良
沈献东、顾水忠
乡(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构建农村幼教点教学管理规范之研究
平湖市当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胡娟英
马善华、顾雪方、沈娟华
新课程下基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师执教力的典型教学案例研究
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
沈顺良
钟董甫、卢明良、何军锋
初中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
嘉善实验中学
俞界岳
陈松青 何栋梁 钱贺成 田应强
曹鸿飞
郭艳艳、林瑞畅、李一锋、黄文春
“‘学、做、教’三位一体”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温州市第三中学
胡 玫
诸崇芬(执笔)、金 辉、余琛琛、章丽明
优化区级项目研修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
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郑道春
韩紫微(执笔)、杨荣波、黄德杰、叶凯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
季素燕
OAE学案: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载体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吴江林
郑超、彭小妹、喻融、姜平
新课程高中物理“过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何文明
汪燕青、司烈翔、琚玲、赵承军
图像表征: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报告
![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6dcf98284ac850ad0242e1.png)
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报告(教育实践类)地方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数学)“一核双轨三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成果完成人:叶立军斯海霞邵文鸿一、背景意义教育强国,必先强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此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其中全日制学科教学专业硕士培养正是我国教师教育历史性变革中突出表现的标志性事件。
与此同时,为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教育部于2014年全面启动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学科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亦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教育硕士)的主阵地之一,承担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要求。
杭州师范大学自2010年起,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以“追求卓越,师德为先,实践导向,学术引领”为指导思想,完成了项目设计。
2013年4月以来,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逐步提炼完善教育硕士“一核双轨三协同”培养模式,“一核”指以培养具备“卓越专业素质,扎实科研功底,精湛教学技能”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双轨”驱动,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与实践育人环节;以高校教师、一线名师、教育硕士“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为突破口,实施校地共育、融合发展、协同育人,强化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走出了一条立师德和强师能之路。
实践及研究成果辐射到全日制本科师范生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全过程。
本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问题一如何优化高师院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有效实施校地合作研究、协同育人,以克服高师院校教育硕士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学位论文质量低的现象?问题二如何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学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以克服数学教育资源比较缺乏的困难?问题三如何促进高师院校教育硕士教学形态、学习方式的系统性转变,解决高师院校教学与信息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二、主要举措成果有效耦合学术研究与理论、实践教学,走协同育人之路,主要采取了如下四个举措。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d54c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8.png)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教育也发展得非常快,在这个大环境下,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吸引了大量学生和企业的服务。
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是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成功案例。
首先,研究生教学取得成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努力。
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师不仅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水平,而且注重创新性教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强调实践能力,以及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倡导学生拓展视野,因此,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其次,浙江省研究生教学取得成功还要归功于该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在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创新和创业,在浙江省,有很多大学生受到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资助,这有助于学生实现梦想。
此外,浙江省还有很多关于教育领域的政策,例如有一些政策支持研究生在培养的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能力的提升,这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力。
最后,浙江省研究生教学取得成功也要归功于该省完善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感支持。
浙江省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和公司,他们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有助于学生探索行业前景和把握行业趋势,从而增长学生的就业能力;浙江省的政府机构也会鼓励研究生学习,并提供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不仅改善了学生素质,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强社会经济质量,这是浙江省研究生教学取得成功的贡献。
综上所述,浙江省研究生教学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这是由于该省具备完善的教育政策、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责任感的支持,同时教师的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这种成功的案例,对提高浙江省研究生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以及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1f11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0.png)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水平正在加快步伐,按照国家要求,浙江省正在积极推进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开展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研究,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本文以浙江省某知名高校研究生教学案例为例,具体阐述了专业培养成果,教学案例设计创新思路,实践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影响等,以期为全省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专业培养成果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案例旨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科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持续提高。
研究生的专业培养以学科学习为主,紧扣社会需求,注重学术研究、实践练习和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培养,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系统化、综合性升华。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研究生获得了多项专业知识,培养了鲁棒性、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了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可以从多个维度熟悉技术,具有良好的分析、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亦颇有深入。
在专业培养方面,学生培养出有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成果的能力,在跨学科学习中获得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案例设计创新思路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倡导让学生培养综合素养,懂得把学术理论紧贴实际运用,结合学科教学与专业培养,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研究生实践教学案例,设计者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术领域和行业实践,构筑多维度、系统化地实践教学框架,设计出适应性强、多元化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背景,从宏观到微观分析问题,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在跨学科学习中获得更深入的学术知识,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中体会人文价值,熟悉多种行业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三、实践项目开展情况以《浙江省研究生项目技术开发》为例,学生与企业客户合作,依托企业需求,由学生组队完成一个任务,整合科学研究和实践项目开发,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践团队管理。
2018年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推荐名单
![2018年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推荐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6adacc7d6bd97f192379e93f.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8年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推荐名单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单位
整合医学背景下的研究生“会聚式”协同培养模式的探 索与实践
浙江大学
新时代工程伦理“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 践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航空制造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与实践
浙江海洋大学
王健鑫、吕振明、穆军、王天明、左军成、吕华庆、 严小军、刘全良
基于“师生发展共同体”的地方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培养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工业大学
徐维祥、胡洪武、倪瑛、邱君媛、刘程军
“名师引领,环环相助”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市求是 教育集团(总校)
严从根、童富勇、孙德芳、仲玉英、王晨
浙江工业大学
姚建华、李研彪、彭旭东、章嫦华、计时鸣
适合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MTSAE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
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 工学院
干宁、沈昊宇、谢洪珍、张利、龙能兵、曹玉廷、李 砚硕、陈玉涓
农科研究生“三融合”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浙江大学
陈学新、金敏、祝水金、袁熙贤、邱慧、赵建明、马 忠华、孙崇德、喻景权、张国平
基于产学深度融合的 MPAcc 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
浙江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 邓川、李连华、张雷宝、胡伟、张红英、李长爱、骆
院
铭民、邵天营、吕伶俐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15
依托中东欧优质资源创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宁波大学
顾耀东、丛湖平、李建设、陈小平、陆亨伯
16
零距离整合式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建在市场上的研究 生工作站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及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及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a7272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a.png)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及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9.12.08
•【字号】浙教办函〔2019〕346号
•【施行日期】2019.1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
及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
浙教办函〔2019〕346号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发和共享研究生优质课程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将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及立项建设结果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
立项建设的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
各单位要切实履行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大课程开发投入力度,指导课程负责人加强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附件:2019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认定及立项建设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9年12月8日。
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875646976c66137ee0619e9.png)
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学校名称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实验教学项目名称企业人才招聘虚拟仿真项目所属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所属专业代码120206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姓名周春蕾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电话有效链接网址:8088/simhrm浙江省教育厅制填写说明和要求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所属专业代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填写6位代码。
4. 不宜大范围公开或部分群体不宜观看的内容,请特别说明。
5. 表格各栏目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1.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服务团队情况注:1.教学服务团队成员所在单位需如实填写,可与负责人不在同一单位。
2.教学服务团队须有在线教学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请在备注中说明。
2.实验教学项目描述图1招聘录用的金字塔模型(2)招聘的范围企业在多大的地域范围内进行招聘活动,范围越大,招聘效果越大,但招聘成本也越会增加。
招聘范围应该适度。
确定招聘范围总的原则在与待聘人员直接相关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招聘。
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空缺职位的类型;②企业当地劳动力市场状况图2 招聘范围示意图(3)时间流失数据法(TLD)招聘时间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时间流失数据法(TLD)。
该方法显示了招聘过程中关键决策点的平均时间间隔,通过计算这些时间间隔来确定招聘的时间。
运用时需考虑的因素:整个招聘录用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时间间隔;阶段越多,每个阶段的时间越长,招聘开始的时间就应越早。
(4)各种广告媒体的选择图3 主要广告媒体的比较知识点:共 15 个(1)招聘的含义与目标(2)招聘广告中通常应包含的要素;(3)招聘广告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谢绝来访等;(4)如何从招聘需求、企业介绍、职位说明书等资料中抽取撰写招聘广告的要素。
(5)常用的招聘渠道;(6)不同招聘渠道的适用人群;(7)不同招聘渠道所需要的费用;(8)如何阅读简历、简历中应关注的要点;(9)如何避免光环效应、草叉效应。
教育部征集优秀教学案例(3篇)
![教育部征集优秀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8051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b.png)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
为了进一步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二、征集目的1. 深入挖掘优秀教学案例,展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 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丰富教育教学研究内容,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征集范围1.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
2. 高等教育阶段:本科、研究生。
3. 职业教育阶段:中职、高职。
4. 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
四、征集要求1. 教学案例应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能够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
2. 教学案例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完整、结构清晰。
3. 教学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其他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4. 教学案例应真实、客观、准确,不得虚构、夸大。
5. 教学案例字数一般在1500-3000字之间。
五、征集方式1. 教师个人或团队均可投稿。
2. 投稿人需填写《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3. 投稿邮箱:[邮箱地址],邮件主题请注明“优秀教学案例征集”。
4. 投稿截止日期:[截止日期]。
六、评选与奖励1. 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评审。
2. 评选出优秀教学案例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教育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3. 对优秀教学案例的作者给予适当奖励。
七、注意事项1. 投稿人须保证所投稿件的真实性、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2. 投稿人应对所投稿件承担法律责任。
3. 教育部有权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修改、编辑和发布。
4. 本通知未尽事宜,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八、结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获奖优秀教学案例集[整理]--教学案例专题培训(1).doc
![浙江省获奖优秀教学案例集[整理]--教学案例专题培训(1).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196b5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8.png)
教学案例专题培训(1)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教科室收集文章一走向教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界风行的"浅入浅出"、急功利近,"深入深出”、食洋不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以及刻意包装、虚假宣传、浮躁肤浅的不良风气,课题组鲜明地提出,要”深入浅出”,返朴归真, 坚持深入学校实际,研究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学问。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过分偏重教育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过分依赖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
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
案例研究分析的是真实教学情境下,面对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教师所作的决策判断或两难困惑,从而促进教师实践的反思和默会的智慧。
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1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生动形象的诠释一个教育观念,或者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中的真理。
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案例研究是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可以对现行的理论、政策和措施提供反馈,也可以从学校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发现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见解,从而找到改进学校工作的新的生长点。
案例是教师独特的话语系统。
不同的研究者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有不同的话语系统。
高等学校理论工作者擅长的是概念的演绎和理性的思辨。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作为实践的研究者,最适合于他们自身用于学校研究的话语系统是案例研究。
正是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清楚明白地阐明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决策,可以将教师明确的知识 "内化”,将默会的知识”外显"。
2018年教育教学案例评分汇总表
![2018年教育教学案例评分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8b57258e5ef7ba0d4b733b23.png)
案例名称
作者
单位
奖项
现代游学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黄河、杭俊
经管学院
一等奖
2个
借力信息技术创新“虚实结合”实训模式 有效提升职业岗位能力
李冰蟾、郭宗莲、季明丽、吴俊、蔡亮
电气学院
常态化管理优质化培育 塑造出彩人生
丁振国 樊霆 施晓莉 傅筠 王菲
教务处
二等奖
4个
对标“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培育产教融合型师资团队
电气学院
主动调整、服务企业,技能扶贫、服务地方
胡明华、袁昌富、杜松、惠节
继教学院
优秀奖
8个
打造国际化职教品牌的奋进之路
王莹 张军 张娟 刘必旺
信息学院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海光制为突破口的高职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海院实践
瞿芳、王梅、胡杰、陈晓明
质管办
科技转化成果丰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袁均福、吴昌霞、王鹏
科技处
以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发展
耿海霞、徐长江、张洁
人文学院
课程过程考核
朱贵宝 张军 冯春 陈永 戴立坤
信息学院
互动研讨,激发学生发现思维之美
王海燕
基础部
人文学院
携手创新型航运企业,践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宋春雪 钱涛 仲维庆 王利 杭俊
经管学院
“学、研、创”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刘桂香、胡杰、沈雁、马婷
船舶学院
会计专业二、三课堂补充构建多维人才培养体系
王捷敏 薛芳 陈婷 徐赟 江静波
经管学院
专业基础课程中实施“导师制”,师生共同进步
蒋文娟 杨书杰 郭宗莲
研究生课程教案模板(共)
![研究生课程教案模板(共)](https://img.taocdn.com/s3/m/ff6d0a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b.png)
2024/1/27
7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1/27
8
教学内容安排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明确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
学习资源推荐
推荐优质的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目、在线课 程、学术期刊等。
2024/1/27
学习方法指导
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建议,如阅读技巧、笔 记方法、记忆策略等。
学习问题解答
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12
03
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
2024/1/27
13
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02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虚拟现实等,增强教学效果和互动
性。
定期更新课件内容,保持与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同
03
步。
15
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指南
1
介绍学校或学院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如 Moodle、Canvas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在平台上查看课程信息、提交作业 、参与讨论等。
3
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辅导、答疑 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便捷性。
课程设计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项目或作品。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术研讨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发表论文,培养其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2024/1/27
11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eab815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3.png)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在浙江省,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今天,浙江省有着大量优秀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它们表明,研究生教育在浙江省发展得很好。
首先,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案例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一些研究生院校设置了一些特殊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的“基础原理课”,该课程由著名的学者教授,旨在帮助研究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该课程设计由一些示范活动组成,比如比赛、模拟、讨论等,能够增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另外,研究生教学案例也体现了浙江省在实践教育方面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很多研究生院校也开展了大量的实际实践教学活动,比如杭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等,都有一些实习教学活动,在其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熟悉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进入社会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最后,浙江省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同样体现了研究生对学术科研的重视。
研究生院校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机会。
许多院校都有自己的科研中心,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科研项目,或者参与一些有价值的科研研讨会。
此外,学校还会邀请知名的学者前来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学术,增加学术思想和素养。
以上就是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的简要介绍。
浙江省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有着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它们表明,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质变,为浙江省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
未来,浙江省将继续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研究生科研方法教学案例
![研究生科研方法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14fe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3.png)
研究生科研方法教学案例引言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将来科研能力的关键时期。
然而,对于许多研究生而言,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帮助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科研方法,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注重开展科研方法教学,并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些研究生科研方法教学案例,并探讨它们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一:问题导向的方法论H1问题导向的方法论简介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是一种将问题设置为研究起点的科研方法。
该方法要求研究者提出明确、可操作的问题,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种方法强调实用性,能够帮助研究生聚焦研究目标,减少科研偏离和浪费。
H2案例描述某高校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方法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
在课前,导师准备了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随后,导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在课程中,导师还提供了一些学术资源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答问题。
H3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对问题提出者和解决者。
学生们逐渐将思维集中于问题的深入挖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们通过实践掌握了一系列科研方法和技巧,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了科研写作和演讲的能力。
H2案例启示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教学案例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科研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的案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积极的科研态度。
此外,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教学案例还提供了一种科研思维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教学案例二:多元化的科研方法H1多元化的科研方法简介多元化的科研方法指的是将不同的科研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研究中。
通过多元化的科研方法,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研究对象,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于研究生而言,多元化的科研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扩展研究思路,增加科研灵活性。
H2案例描述一位导师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名称为《多元科研方法学》的选修课程。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20863c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f.png)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是一个旨在提倡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举措。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更是为了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研究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阅读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的资料,我深切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
该项目从“精品”这一关键词开始,就表明了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和追求。
精品教学案例意味着案例的选择、设计和实施都要经过精心的筛选和打磨,确保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这种追求精品的态度无疑能够激励教师更加用心地对待教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项目要求展现“案例”。
案例教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中,教师将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项目还强调了“研究生”这一关键群体。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教学质量,更是为了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长远发展。
通过这个项目,研究生将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项目的实施中,我对于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精品教学案例时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要扮演起案例设计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案例,擅长设计情景和引导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认识,因为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意味着研究生将在更自主和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