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二章 任务设计书 (1)
第三章 工艺流程的选择 (3)
一、工艺流程的对比和选择 (3)
二、工艺流程 (8)
三、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0)
(一)格栅 (10)
(二)曝气沉沙池的设计计算 (13)
(三)斜板式沉淀池(初沉池) (16)
(四)辅流式沉淀池(二沉池) (18)
第四章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及计算 (22)
一、确定设计参数 (22)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计算 (23)
参考书目: (24)
第二章 任务设计书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 设计水量:
某城镇设计人口30万人,人均排污水量150/()L d 人。
2. 原水水质
COD Cr ≤400mg/L BOD 5≤200mg/L
SS ≤250mg/L pH=6~9
3. 排放标准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
COD
Cr ≤60mg/L BOD
5
≤20mg/L
SS≤20mg/L pH=6~9
4.污水厂污水进水总管管底标高(进水泵房处)为-3.41米,相对地面标高±0.00米。
5. 设计任务: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绘图2张
6. 自然资料
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7.9℃;
年最高气温:32.9℃;
年最低气温:-10.0℃;
年平均降水量:1034.5mm;
年平均蒸发量:1600 mm;
年主导风向:北北东风。
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构造:厂区地质良好,为亚砂土、亚粘土、砂卵石组成,厚度~11m,地基承载能力在1kg/cm2;
2)地震:没有相关的地震资料,设计地震烈度按8度计算。
3)地下水位:3.5m
4)最大冻土深度:0.7m
7. 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
一、工艺流程的对比和选择
1、A/O工艺特点:
(1)传统A/O工艺,具有较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总氮的去除率在60%~70%之间。
2)由于该工艺缺少厌氧条件,工艺中磷的去除效果较差,为了达到有效去除磷的效果,必须工艺中添加化学除磷。
2、传统2
A/O及其改良工艺
传统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流经三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在不同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其流程简图见图1-1。
进水出水
厌氧池(A) 缺氧池(A) 好氧二沉池
混合液回流
图1-1A2/O法流程简图
该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
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除磷脱氮效果非常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
但传统2A /O 工艺也存在本身固有的缺点。脱氮和除磷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脱氮要求有机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而除磷要求有机负荷较高,污泥龄较短,往往很难权衡。
为了克服传统2A /O 工艺的缺点,出现了多种改良型2A /O 工艺,其中一种就是UCT 工艺。UCT 工艺的流程简图见图1-2。
活性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图1-2 UCT 工艺流程简图
与传统A 2/O 法相比,UCT 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污泥先回流至缺氧池,而不是厌氧池,再将缺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从而减少了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但是UCT 工艺增加了一次回流,多一次提升,运行费用将增加。 此工艺流程较长,构筑物较多,设备维修不便,操作管理较复杂,投资略高,相对成熟可靠,处理效果稳定,一般运用于较大规模且具有较高运行管理水平的城市污水厂。
3、 SBR 法及其变型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 和Locket 发明的水处理工艺。80年代前后,由于自动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此项技术获得重大进展。使得间歇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由于SBR 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SBR 的反应来说,
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因此,S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近几年来,已发展成多种改良型,主要有:ICEAS法、CAST法、Unitank 法和DAT-IAT法。
CAST工艺和SBR不同,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结合有生物选择器、生物反应池二个区域,容积较小的第一区作为生物选择器,第二区为主反应区。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水力上是相通的。用泵将主反应区的活性污泥回流到选择器中。
UNITANK的工艺思想、池子布置和运行方式与三沟式氧化沟相类似,但在池体构型、曝气方法、出水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一般由一矩形池子组成,内分三格,三格在水力上是相通的。池子外侧二格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池始终作为曝气池,在每一格池子中设置曝气装置,可以为表面曝气设备,也可以是鼓风曝气系统。
SBR类活性污泥法工艺操作灵活,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但是单池处理能力较小,在较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厂中采用,分组数多,控制点多,给操作管理带来了不便。为减少平面占地,该工艺也可在较大水深下运行(取决于撇水设备的能力),但水深加大,浪费的水头较大,运行能耗较高,同时对运行过程的自控技术要求较高。故国内仅有十余座城市污水厂采用该工艺。
4、各种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因其构筑物呈封闭沟渠而得名,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发展成多种型式,能够同时实现碳有机物氧化、氮硝化以及生物脱氮是氧化沟的基本特征。
常规氧化沟相当于普通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气池,氧化沟可以在高、中、低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一般氧化沟都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属于延时曝气范畴,氧化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处理流程简捷,构筑物少,一般不设初沉池、污泥消化系统。
②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少,运行管理较方便。
③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一般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④产生的污泥量少,并且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简化了污泥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