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将给未来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
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
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这部法规,让我深刻认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本文将就学习心得做以下总结,以期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遵守这部法规,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首先,学习这部法规使我认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通过学习事故案例和数据统计,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深刻意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不可小觑,必须高度重视。
其次,学习这部法规增加了我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了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详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等级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等,让我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了解到,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进行分类,合理确定应急措施和流程,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再次,学习这部法规让我明白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和企业自身利益的重要经营活动。
通过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我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员工的义务。
只有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学习这部法规对提高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生产安全的认识,还学到了许多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风险防范,才能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也要加强自己的应急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处置水平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学习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让我深刻认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必要性,加强了我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了解,提高了我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出台,为我们应对安全生产事故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和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
通过对这一条例的深入学习,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
首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预防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预防责任,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等。
这就要求企业不能仅仅关注生产环节,更要从源头抓起,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和治理。
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预防工作。
他们心存侥幸,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一旦事故发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可能是企业的倒闭和声誉的扫地。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预防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其次,条例强调了应急准备的必要性。
应急准备是在事故发生前,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事故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包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等。
没有充分的应急准备,在事故发生时就会手忙脚乱,无法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从而导致事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例如,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这支队伍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同时,应急物资的储备也不能马虎,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储备必要的物资,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而应急培训和演练则可以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让大家在遇到事故时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
再者,条例对应急响应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为我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深度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2)
易燃易爆物品
危险化学品
……
人员密集场所
宾馆
商场
……
娱乐场所
旅游景区
三项制度
危险物品
生产
经营
储存
运输
应急值班制度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是新时代对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同时规定有关部门抽查演练。
前 言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第一部专门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作为实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支撑,其颁布实施必将全面提高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应急能力。
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工作,《条例》明确了三项制度、一个机制和四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即:应急预案制度、定期应急演练制度和应急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人员、物资、科技、信息化等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同时,规定了应急工作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明确了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一条
明确了责令限期改正和处以罚款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二条
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附 则
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科研机构、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 2019年4月1日 起施行。
第三十五条
感
谢
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员工,学习并深入理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重要性无可否认。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该条例,我们才能够在危机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内容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第一章:总则该章节主要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明确。
我深刻理解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是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并且按照科学、规范、有序以及及时的原则进行组织和实施,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第二章:应急机构和人员在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企业应当成立健全应急机构,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
同时,企业还要培养和选聘应急专业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行动。
一个有效的应急机构和专业应急人员队伍,是有效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各种挑战的核心力量。
第三章: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要求企业要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我认识到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预案具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工作流程、应急救援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企业在危机时才能够做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四章:应急演练在应急演练这一章节中,我深刻认识到应急演练是检验企业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定期组织和开展应急演练,企业才能够调动和锻炼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五章:应急指挥与协调在危机发生的紧急情况下,一个有效的应急指挥与协调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和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对应急指挥与协调系统的组建和运行提出要求,我深入理解到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指挥组织和指挥中心,并指定专门的指挥员,同时还要与相关部门、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身为一名企业负责人,我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在应急条例发布后,我认真研读了条例,并深刻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感受到的是责任。
企业负责人应当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聘请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负责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以责任心和使命感引领,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负责任的企业领导者。
其次,应急条例的中心思想是预防与应对并重。
要想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企业负责人要认真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和标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核查等。
再者,应急条例中最重要的是突出事故应急处理的机制。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快控制事故的扩散和危害,并组织力量进行救援、抢救和处理。
同时,还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受监管机构的调查和处理。
当然,在阅读应急条例时,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辨。
应急条例中强调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政府监管部门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监管部门必须发挥好监管作用,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多层级的检查和评估,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认为语言表达在写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写作中,遣词造句言简意赅,并且时刻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一个优秀的文章,必须具备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条理,让读者一目了然,并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对于应急条例中的重要意义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需要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认真贯彻应急条例,尽可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营。
同时,也提醒广大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们,时刻保持警觉,切实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到做事有序化、规范化,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相关应急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意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要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
工作,首先要做到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
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其次,我认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应急预案是应对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工
作的基础,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我对
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工作中,我会积极参
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确保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响应流程和具体措施。
另外,我认识到组织培训和演练的重要性。
只有在事前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演练,员工才能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置技能,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在学习《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条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组织演练需要定期进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
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最后,我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各
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应急预警、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
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应急资源准备和配备。
通过学习, 我会主动参与相关应急工作,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生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生产安全事故条例作文
生产安全事故条例作文生产安全事故条例的重要性生产安全事故条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规,它对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生产安全事故条例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认识这一条例。
首先,生产安全事故条例能够明确责任和义务。
生产安全事故条例规定了责任主体的义务,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者、员工等各方的责任,确保他们履行各自的职责,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力的保障。
这样一来,企事业单位和员工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策略和方向,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生产活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生产安全事故条例为事故预防提供了指导。
条例中规定了各种生产设备、劳动保护、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为企事业单位和员工提供了预防事故的依据和措施。
同时,条例还要求企事业单位和员工进行事故预防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这些举措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生产安全事故条例能够加强事故应急管理。
条例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机构和责任人,并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这样一来,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最后,生产安全事故条例还强调事故的调查和责任的追究。
条例要求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确保事故责任及时清晰,从而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这样一来,能够起到警示作用,提高各方对于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效地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生产安全事故条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规,它能够明确责任和义务、提供事故预防指导、加强事故应急管理以及强调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只有大家认真遵守和执行这一条例,才能够为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生产安全事故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共同努力下,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是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针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应对和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学习这部法规,我深刻认识到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应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学习这部法规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悟就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性。
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随时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如果应对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学习条例,我了解到,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和应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迅速的应急救援,才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展,将损失降到最低。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也让我更加清晰了解了应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条例中明确提出了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指挥体系的建立、人员培训和演练等一系列要求。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应急预案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基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改。
同时,组织指挥体系的建立对于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至关重要,必须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建立指挥中心,确保应急工作的快速响应和协调。
此外,条例还对应急演练、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于提高应急工作的效果和人员的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最后,在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企业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还无法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援资源。
其次,应急预案和演练的质量不够高,有些企业在制定预案和进行演练时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无法真正发挥应急工作的作用。
此外,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也有待提高,有些员工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和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了应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一、前言。
生产安全事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对于预防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
1.建立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对措施、责任分工、人员疏散、物资储备等内容,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2.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包括火灾、爆炸、化学泄漏、机械伤害等,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三、应急演练。
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员工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应急演练应覆盖不同岗位的员工,包括生产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消防人员等,确保每个员工都具备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设备维护。
1.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故障和损坏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设备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2.设备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避免因维护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五、员工培训。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让员工了解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
六、责任落实。
1.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
2.对于在应急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严格依法追究责任,确保责任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七、总结。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应急条例,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演练,加强设备维护和员工培训,落实责任,将有力地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生产安全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但是,生产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会成为事故的原因。
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国家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该条例涉及到企业和员工各方面的责任,让我们更加注重生产安全,也使我们更有信心在生产之中。
在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时,我深刻理解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及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某些有益措施。
首先,应急机制的建设必不可少。
这个机制的建设需要企业全力配合,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予以执行。
首先,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应急预案,因不同地区、不同公司,安全隐患的情况和种类都可能不同,应急预案也因此需要有所变化。
其次,要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理人员,他们需要接受过特定的培训,对于应急事故中的评估、处置、情况备案等都非常熟悉。
此外,还需要配备完善的应急设备和工具,例如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和避难设备等等,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其次,在安全生产中,员工和企业各负其责。
作为员工,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了危险,应该及时向上级汇报,保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
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我们也应该知道,在面对生产安全事故时,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处理也非常重要。
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及时评估、处置和保护现场和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分类、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针对性的应急处理。
例如,在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中,需要确保人员迅速疏散、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确保不会扩大火灾面积;在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中,需要立即迅速疏散人员,使用紧急避险通道等进行保护;在化学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中,需要极快地获取泄漏物信息,带头使用保护装备赶到现场,解决泄漏的问题。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出台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旨在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该条例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出台为事故应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该条例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应急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明确了在事故应急处置中各方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
这为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提供了依据,使事故应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其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着重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在条例中,强调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监测和控制的责任。
这对于事前防范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实践中,我所在的单位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安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有效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场所的安全系数。
此外,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还提出了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
明确规定了应急救援组织的成立、人员配备、装备装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督促各单位加强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
我所在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组建专业救援队伍,购买先进的救援装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
这为事故发生时的迅速反应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还强调了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的重要性。
条例明确规定了对事故责任追究的程序和依据,对于发生事故后的调查和处理起到了框架性的作用。
通过对事故的成因和责任进行详细分析和调查,可以找出问题根源,推动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从而警示和约束其他单位和个人,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我们的实践,我深刻意识到,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解读
@生产孑监督五、下一步工作举措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把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与促进就业创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同部署、同推进。
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体制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围绕重点群体,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进就业创业,服务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壮美广西,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区仁保)《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解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立法理念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出发,贯彻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应急管理理念,着眼于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不同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
《条例》立法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责定位(一)理顺了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职责和定位。
《条例》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协调,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协助配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
这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责任。
《条例》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这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配置工作体系,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做到层层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确保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丫制度规定(一)细化应急处置措施。
《条例》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各自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了细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先期处置、政府组织救援及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支援等工作环节予以规范,其出发点是突出第一时间响应,这有利于提高救援时效和效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了该条例的重要性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
本文将对应急条例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与分享。
二、推动安全意识的提升1.加强宣传教育事故应急主要依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会议、培训、宣传册等,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2.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组织开展安全月活动、安全文化建设,设立“安全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员工关注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自觉遵守安全规程的氛围。
三、完善安全管理机制1.建立应急预案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提前做好预案演练与调整,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2.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标识、防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提高事故发生的难度和频率,为事故应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强化事故应急能力1.培养专业化的应急队伍组织事故应急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灵活的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持网络,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支持服务。
2.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根据实际需要,及时采购和更新应急装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应急装备的完好可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事故责任追究1.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
同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激发责任人员的主动性,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
2.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倡导企业安全文化1.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制度将安全警示教育贯穿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通过通报、警示标语、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五篇)
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____郑重指出:“人命关天,发展绝不可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
”安全生产直接关联人民福祉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唯有持续紧绷安全之弦,强化责任落实,筑牢制度防线,织密防护网络,方能防患于未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____日报)____月____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安全底线的提升,责任体系的完善,以及法治手段的强化。
在____年首季,仍频繁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血与泪的教训再次为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无小事,唯有落实主体责任,严把安全关,强化监管责任,做好舆论引导,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方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
确保安全生产,首要在于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
需采取更加严格、务实、细致的措施,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防范责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
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亦需加强监管力度。
应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明确领导责任,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到岗。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台账,确保工作有据可查,落实到位。
还需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手册及印有安全生产知识的生活物品、粘贴宣教图等多种形式,以及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安全生产绝非空谈,需以实际行动加以维护。
其实现与否,取决于责任意识的强弱、保障措施的严格与否以及追责问责机制的严厉程度。
唯有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位从业者和监管者都从严从实从细要求,方能确保安全,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学习心得(二)根据大队实施的安全稳定教育整顿活动规划,我所党支部已组织召开了相关动员大会,深入学习了三级安全工作讲评电视电话会议的核心精神。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心得体会安全生产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出台,为加强事故应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
它针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为科学、高效地进行应急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
在我国的民法体系中,该条例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其次,我认为在实践中,遵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事故的发生常常是突发性的,如果没有预先规划和准备,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通过遵守和执行该条例,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
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事故应急演练的要求,通过定期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只有将条例中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此外,我认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促使其承担起应急管理的责任,推动安全生产的全面提升。
其次,在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还应完善现有的应急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事故应急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最后,我认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条例的知晓率和遵守度。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的应急管理与救援》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的应急管理与救援在当今社会中,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议题。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通过相关法规和条例来规范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法规,它为各类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保障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性突发事件是指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具有破坏性的突然发生的事故或灾难。
这种事件往往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企业必须进行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
只有在遵循相关规定和制度下,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预防为主: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企业应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快速响应:一旦事故发生,企业应该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综合协调:应急管理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资源的有效调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效率。
应急管理的组织机制为了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
这包括:1.领导机构: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规划和指导。
2.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各方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3.员工培训: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在发生重大事故或灾难时,仅有应急管理措施可能还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专业的救援工作。
救援工作包括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疏散人员、处理危险品等行动,旨在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将给未来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
专家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将给未来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将于4月1日起施行,作为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法规,该《应急条例》对《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细化,其精神和上位法的有关规定一脉相承,并特别总结了以往事故应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加了《应急条例》的操作性和执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已经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9年2月17日那么该条例的出台,从立法的意义与价值、突出特点、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等方面,又会给未来的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且看五位安全生产领域专家为您带来的权威解读。
《应急条例》立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应急条例》于2019年2月17日正式公布,标志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开启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情况看,相关法律条文散见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之中,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够;同时,现有的应急预案建设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电力等相关行政法规,也只是对相关行业领域或者对应急管理某一环节的工作进行了规定,系统性和普适性不够。
《应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全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撑和法规遵循,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强化了应急准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平时为消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危机、有效应对事故灾难而进行的组织、物质、技能和精神等准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解读与思考01引言我国目前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经济损失巨大。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背景与目的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和意义0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1应急预案的制定23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本单位或本地区过去的应急处置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结过往经验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应评估潜在的风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评估潜在风险预案中应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接警、通报、处置和善后处理等环节。
明确应急流程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式和考核标准等。
演练实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应急培训和演练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照明设施等。
设施配备应急设施和器材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应定期检查应急器材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及时更新和报废损坏或过期的器材。
器材维护应急设施和器材的准备0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流程初步评估现场负责人根据报告信息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类型、影响范围等。
事故发现任何员工发现或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给现场负责人或相关部门。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有哪些立法意义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有哪些立法意义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条例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标准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平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
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平安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职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应急准备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平安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平安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第六条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应急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将给未来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将于4月1日起施行,作为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法规,该《应急条例》对《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细化,其精神和上位法的有关规定一脉相承,并特别总结了以往事故应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加了《应急条例》的操作性和执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已经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9年2月17日那么该条例的出台,从立法的意义与价值、突出特点、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等方面,又会给未来的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哪些影响,且看五位安全生产领域专家为您带来的权威解读。
《应急条例》立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应急条例》于2019年2月17日正式公布,标志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开启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情况看,相关法律条文散见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之中,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够;同时,现有的应急预案建设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电力等相关行政法规,也只是对相关行业领域或者对应急管理某一环节的工作进行了规定,系统性和普适性不够。
《应急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全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撑和法规遵循,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强化了应急准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平时为消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危机、有效应对事故灾难而进行的组织、物质、技能和精神等准备。
每当发生重大险情或事故后,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成效。
而决定应急处置与救援成效的关键因素是平时的应急准备水平。
应急处置与救援活动是检验应急准备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其成效如何,只不过是应急准备能量在战时的集中释放而已。
因此,《应急条例》在立法的定位上,始终围绕着“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规范应急救援”这一基本任务,目的在于通过《应急条例》的实施,推动各方牢固树立“宁可千日无事故、不可一日不准备”的思想,把应急准备作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并从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值班值守等方面搭建了安全生产应急准备的基本内容。
三、明确了有关各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中的职责《应急条例》在总则中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分级分类管理、整体协调联动、属地管理为主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制,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事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应急处置与救援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既遵从了上位法明确的相关要求,又理顺了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有关各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定位,为推动实现各担其职、各负其责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局面提供了法制保障。
四、解决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年来,大量事故救援实践表明,由于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政府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使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应急准备不落实、应急处置不规范和违规指挥、盲目施救等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还有多年来基层关心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现场指挥问题、救援补偿问题,都在《应急条例》中进行了明确回应。
可以说,《应急条例》的实施,是对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进行的系统规范,切实解决了长期以来事故应急工作无法可依的问题,为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应急条例》立法的突出特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王海军国务院近日颁布的《应急条例》,在立法理念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出发,贯彻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应急管理理念,着眼于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不同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
《应急条例》立法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了职责定位理顺了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职责和定位。
《应急条例》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协调,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协助配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
这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责任。
《应急条例》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这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配置工作体系,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做到层层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确保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了制度规定细化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条例》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各自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了细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先期处置、政府组织救援及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支援等工作环节予以规范,其出发点是突出第一时间响应,这有利于提高救援时效和效率。
优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演练。
《应急条例》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在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确立应急救援预案动态修订以及备案、公布制度,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及时修订相关预案的情形;针对政府及其部门、不同类型企业,规定了不同期限要求的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制度,切实发挥应急救援预案牵引应急准备、指导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
加强应急救援制度建设。
《应急条例》规范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如: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应急物资配备制度,提升应急支撑和保障能力;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评估制度,及时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高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制度,使应急救援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工作具备了法规制度基础。
三、创新了保障措施明确应急救援费用承担原则。
《应急条例》规定应急救援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在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从而突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解决了应急救援费用承担难题。
建立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负责制度。
《应急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设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实行总指挥负责制,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指挥救援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统一、有序、高效。
赋予有关人民政府决定应急救援终止的权限。
《应急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决定停止执行全部或部分应急救援措施。
坚持违法必究。
《应急条例》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有效保障具体制度和措施的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工作责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科院院长张兴凯《应急条例》是第一部专门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行政法规。
《应急条例》作为实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支撑,其颁布实施必将全面提高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应急能力。
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工作,《应急条例》明确了三项制度、一个机制和四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即:应急预案制度、定期应急演练制度和应急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人员、物资、科技、信息化等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同时,规定了应急工作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
《应急条例》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和危害、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第六条要求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发生法律法规、机构职责、资源条件、重大风险或者其他变化时应当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第七条规定应急救援预案应到有关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二、应急演练制度应急演练是确保及时、科学、高效、有效应急处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应急条例》第八条规定,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同时规定有关部门抽查演练;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存在重大问题要及时修订。
三、应急值班制度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是新时代对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应急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和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
四、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的关键一环。
《应急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控制危险源,抢救遇险人员,组织人员撤离,采取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维护好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
同时,如果超出本单位应急能力,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或者部门请求支援。
五、应急管理保障要求为了保障应急制度和机制的实施,《应急条例》提出了对人员、物资、科技、信息化等方面的应急保障要求。
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对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条规定,高危行业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等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产业聚集区域内的单位可以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十一条明确了应急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二条提出了应急救援队伍情况报送和公开要求。
第十五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应急教育职责。
第十六条规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办理应急预案备案、报送应急演练情况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等信息化措施。
第十九条明确了事故应急救援费用承担的原则。
六、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事故应急工作,生产经营单位都负有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