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
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
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
(二)后20年(1983~2002年)
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
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
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⑥天津大发(后为华利)牌:天津市汽车制车制造厂(今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技术,1985年投产。当时生产的微型商用车还有安徽淮海机械厂的飞虎牌,沈阳微型汽车厂的沈微牌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型、轻型和微型车新产品投放市场,引导了市场需求,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1982年载货汽车产量中重、中、轻(含微型车的)比例为5%、73%、22%,1992年为6.3%、50.7%、43.0%。明显提高了轻型载货汽车比例,减低了中型载货汽车比例。
1.3 发展轿车产品
2.1 载货汽车
这一时期载货汽车产品明显走向平头化、柴油(除微货)化、大型化、加大功率、提高承载能力,并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卸车、牵引车和专用车底盘,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程度较高。
2.2 微型商用车
这段时期是微型商用车,特别是微型客车发展最快的时期,其间有产品改进、换型。并且适时开发环保型车,以适应城市环保要求;推出加强型车,以适应打开乡镇农村市场的需要;安全型车,以适应载客车正面碰撞标准要求;同时,这一时期的微型客车开始向MPV发展等。
1)微型商用车新产品
引进日本铃木SK410系列。
1992年昌河公司和1993年长安公司引进日本铃木公司SK410系列微型车,作为换型产品,分别于1993年、1996年投产。松花江中意微型客车。哈飞和意大利奥尼法瑞那公司1998年联合设计,1999年投产。一汽佳宝微型客车,1999年一汽和日本R&D公司联合设计,2000年在一汽吉轻厂投产。
2)微型商用车厂扩展的MPV
长安之星:长安公司和日本铃木公司联合研制,小凸头造型,发动机排量1.3L,1998年底投产。
昌河北斗星:昌河公司和日本铃木公司联合开发,小凸头造型,发动机排量1L,2000年投产。
五菱之光:五菱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公司技术开发,子弹头造型,发动机排量1.3L,可乘7人,2002年投产。
二、汽车产品技术发展
我国汽车产品技术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前30年和后20年两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1953年建设一汽,即组织消化吸收从前苏联引进的中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1956年一汽如期建成投产。接着,我国开始发展系列变型车产品,对不适应中国使用条件、资源条件等项目进行改造或改进、并发展轻型载货车、轿车、越野车、重型载货车,改装生产中型客车和少量专用汽车,这些产品多为参照国外样车,针对我国的使用条件,如路况差、使用环境复杂、有高压、高寒、潮热、大漠、湿地等特点,来选择汽车材料,并根据自己的制造工艺水平,设计自己的产品。
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水平低、汽车工业处在幼小状态,所生产的汽车只要能满足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因此当时的汽车结构简单,均属于传统结构,各项技术指标也比较落后。汽车工业界、技术界根据国外汽车产品的发展趋势,曾先后研制开发了顶置气门汽油机、机械式汽油机增压系统、废气涡轮柴油机增压系统、排气催化转换器、同步器式变速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高摩擦差速器、缓速器、动力转向、真空加力制动系统、ABS、独立悬架、大客车空气弹簧悬架、可倾翻驾驶室等多项新技术、新结构,但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上述项目实现产业化的较少。
1978年汽车行业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在广大汽车企业的各种QC活动之外,全行业重点推行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有:①产品质量考核,检查产品是否符合本企业技术文件的规定;②清洁度。当时把提高清洁度做为提高汽车大修里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③可靠性。当时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两项。
(二)后20年(1983~2002年)
1 全国汽车质量统检与评定
汽车行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了评优活动,分国家级与部级两等。1982年汽车行业制订了《汽车产品质量评定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稿)》,1984年开始陆续颁布不同车种的如载货汽车、客车、轿车、越野车质量检查评定办法。汽车行业每年的产品统一检查评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和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 2 开始制定汽车环保、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