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鳌江干流治理麻萧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阳县鳌江干流治理麻萧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和建设地点

工程名称:平阳县鳌江干流治理麻萧段防洪工程,新建性质;

建设单位:平阳县鳌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办公室;

建设地点:工程位于鳌江下游两岸,行政区划涉及麻步镇、萧江镇,堤防起点为显桥村,途经清江村、渔塘村、麻步镇、塔下村和桃源乡,终点为桃源乡加油站附近鳌江左岸。

1)工程任务、规模

工程任务主要为防洪(潮)排涝,兼顾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提高至10~20年一遇。

2)工程内容

工程主要由鳌江两岸防洪堤及配套水闸两部分组成,其中防洪堤全长共计20.35km(不包括已批在建的麻步上周~麻步大桥段2km),由陶贡段(显桥~麻步段)、麻步镇段(包括北岸、南岸)、渔塘段、桃源段组成,长度分别为5.58km、6.73km、2.75km、5.29km,其中显桥~麻步三桥段控制河宽150m以上,麻步三桥以下段控制河宽160m以上,工程配套建设10座涵闸,涵闸全部对现有水闸改建或拆除重建。

1.3工程投资

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3986.5万元。

2工程分析

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源强汇总见表1。

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水环境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鳌江、渔塘溪水质均为劣Ⅴ类,不能达到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有机类污染和氮类污染特

征,其中氨氮污染指数远高于其他指标,是鳌江最主要的污染因子。造成鳌江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及畜禽养殖、过度施肥等产生的农业面源,其中工业污染源特别是工程区上游水头镇制革、宠物用品加工等行业排放的废水是造成鳌江氨氮严重超标的最主要因素。

2)声环境

从监测结果可知,工程所在区域整体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3)环境空气

根据平阳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县城空气站2010年4月~2011年3月的大气监测数据季报表,SO2、NO2、PM10日均值和年均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

4)底泥

监测河段底泥监测项目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5)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工矿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工程区内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主要为常绿阔叶、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松树、竹林等,常绿阔叶树常见的有桉树、木麻黄、香樟等,经济植被主要为茶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长势良好,植被覆盖茂盛,陆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鳌江上游水质良好,鱼类资源丰富,淡水鱼类品种有91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链、鳙、鲫等,中下游受水头制革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水质较差,鱼类品种极少。

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4.1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本工程堤防的建设及鳌江上游兴建拦蓄工程(顺溪水库、岳溪水库以及三座河道型水库)后,工程区两岸防洪标准可以提高至10~20年一遇。在遭遇10年一遇洪水时,水位下降幅度在0.40m~0.90m。在遭遇20年一遇洪水时,洪水位下降幅度在0.35m~0.64m,局部河段如麻步二桥水位有所抬高,抬高幅度

不大,为0.05m。在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水位下降幅度在0.15m~0.81m。洪水位的降低将有利于鳌江两岸防洪能力的提高,减缓了鳌江洪水对麻步镇、萧江镇的侵扰,保护当地居民和交通、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有利于保障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本工程的建设在洪水期、平水期将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对净化水体水质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工程建设对鳌江干流麻萧段枯水期水质影响很小。此外,本工程堤防迎水侧采用干砌块石、三维土工网植草护坡等生态型断面,并在局部河段预留了高滩公园,这些生态修复工程对降解、吸附有机污染,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利河道水质改善。故工程建成后,鳌江河道水质将略好于现状或维持现状水质。

3)工程建成后,老河道拓宽,使评价范围内陆域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增加,陆域的人工栽培植被、灌草及河道两边自然岸坡和杂草丛受到破坏,但不会影响区域物种多样性。

河道拓宽阻隔对陆生动物生境的影响是轻微的,对评价区域内的动物种群结构影响较小。工程实施后,沿线整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动物生境条件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施工活动结束后,河道内水流畅通,水体浊度有所降低,水环境得到改善,对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及鱼类资源的栖息、繁殖等是有利的。

工程实施后,在短期内对河道底栖动物影响较大,工程施工结束后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局部河道底泥清淤后,可改善底泥生境,有利于底栖动物的生存和恢复。工程结束后河道底栖动物可逐步得到恢复。

河道整治过程中,拓浚及堤岸建设等将改变两岸原有的土坡和底质环境,导致两岸挺水植物及河底沉水植物的自然生长和分布发生改变甚至消失。主体工程设计中采用干砌块石、三维土工网植草护坡等生态型断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堤岸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总体不大,而且,工程建成后鳌江两岸防洪能力提高了,有利于区内植被生长和小区绿化,保障了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有利于其生态环境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在内的整个自然环境结构的逐步改善。

4)工程实施后,可以降低鳌江正常水位,且各排涝闸站闸门平时全开泄水,使得当地排水、排污更为顺畅。洪水期对排水、排污的影响较工程前降低,故本工程的建设对工程区的排水、排污基本没有影响。

5)工程建成后,改变了原来杂乱的现状环境,在防洪堤迎水坡采用干砌块石、三维土工网植草护坡等,堤防背水侧进行三维土工网植草绿化,并在坡脚外侧5m宽范围布置乔灌木混合的绿化带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减轻防洪堤硬化对鳌江沿岸景观带来的不利影响。

6)运行管理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洪水期排涝闸站运行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无明显影响。

4.2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及噪声对附近区域环境及居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影响具有临时性,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长远影响,并且随着施工期间相应环保措施的落实和施工的结束,环境质量基本可得到恢复。

2)本工程施工期间的占地将扰动原有的地表和植被,使得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对当地陆生野生动植物生境造成不利影响。并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占地相对整个区域而言比重较小,预计影响不大。

受施工期河道拓浚及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于河道影响,将使河道水质下降,影响水体中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施工停止后,水生生态环境可以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也会污染水体及周围土壤、植被、景观等生态系统。

3)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民工大量集中,施工场地有限,且工地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劳动强度大,极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将产生不利影响。

4)工程施工期间,土石砂料等建材运输车辆较多,在施工高峰期,运输砂石料的车辆会大幅增加,如调度不当,将影响交通路线的畅通,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5)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大量民工,消耗大量农、林副产品、生活日用品以及工程建筑材料等,为工程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居民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