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目前治理水平下,区域水土保持的减水作用对黄 河径流量影响非常有限,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水 少沙多和输沙用水量巨大,制约了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必须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3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研究
3.3 区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分效应
土壤含水量(%) 4 0 100 8 12 16 20 24
对比流域
3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研究 3.1 水土流失治理的小流域水文环境效应
径流量 综合治理使地表产流模数和径流系数减小。 年径流:平均减少40 ~ 50%,枯水年60%,丰水年40% 次径流:0<I <10mm/h,产流模数减少56%; 10<I30<30mm/h,减小33%;I30>30mm/h,减小11% 洪水过程 小流域产洪次数减少、地表产流模数年际变 率增大;暴雨产流开始时间滞后、产流持续时间缩短和瞬 时流量及洪峰流量降低以致消失。但水土保持几乎不能使 A型暴雨产流开始时间和洪峰出现时间滞后。 水分循环规律 综合治理加强了小流域内水的生物小循 环,流域整体入渗能力提高(30%)。使年径流量季节分 配均匀,枯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提高,但并未使地 下径流量增加。
3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3.2 区域水土保持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评价 泥沙与水资源利用 黄河每年要用200亿m3~250亿m3的
水冲沙,约占黄河天然径流量的35%~43%。据研究,黄 河河道每输1t泥沙约需用水10m3~30m3,平均按20m3计算。 70~90年代,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减沙1.43亿t~2.63亿t, 相当于减少黄河输沙用水38.6亿m3~52.6亿m3,扣除水土 保持措施直接减水量,区域水土保持相对增加黄河可利 用径流量33亿m3~48亿m3。
0 100
2
4
土壤含水量(%) 6 8
10
深 层 土 壤 含 水 量 背 景
200 300
土层深度(cm)
洛川 长武 安塞 靖边 固原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图1 黄土高原10米土层土壤含水量剖面
灌 木 林 地 土 壤 含 水 量
200 300
土层深度(cm )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生态水文学
2.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
• 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
•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 • 水土保持学与生态水文学
3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3.1 水土流失治理对小流域水文环境效应
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律 地表产流模数(R)与次降水量(P)关系, 治理流域:R=aPb ;对比流域:R=a+bP
生态环境建设
与
生态水文学
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文关系
1.1 生态环境建设 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建设工 作的统称。它更强调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行动, 也涵盖了比生态恢复与重建更为广泛的内容。 根据我国有关文件,它主要包括天然林和草原 的保护、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草原建 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如同“水土保持” 一样,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30
3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3.2 区域水土保持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评价 水土保持对径流量作用特点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区域人类活动从70年代初开始 使各支流地表径流量有明显地减少,这与黄河开始频繁 断流的时间基本同步。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量的强度 以汛期最大,其次为年,对枯水期径流量影响相对较小。
水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建设也直接影响水文情势
2、生态水文学
2.1 概念与属性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水问题及其研究已成为生产实践 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一词应用而生 “生态水文学”就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重点研究 和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水问题,并将水文学知识应 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门学科。在科 学体系上,它属于地球科学范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 的交叉学科,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
2、生态水文学
2.2 研究内容
基础性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研究,分析 二者相互作用机理,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照和参考, 属认识世界的范畴。 应用性研究: 生态水分条件和水资源背景研究,如何 开发和利用有利的水分条件,促进和加速生态恢复。在 黄土高原干旱缺水,气候和植被的过渡特征、丘陵地貌 使水热局地分异特征,决定了生态恢复生态水文背景的 复杂性,植被类型结构和布局确立的困难性。生态环境 建设的水文效应研究,如同土壤水力曲线,其吸湿过程 和退水过程并不一致,相同的水势,吸湿过程与退水过 程中土壤持水量并不一致。研究重点是评价流域或区域 生态建设对水文系统的单项或综合影响;预测不同建议 模工对水文系统的可能影响,确定和选择好的模式。
荒坡 刺槐 油松
图5 安塞乔木林10m土层土壤含水量剖面
人工灌木林地和草地 土壤水分
区域水土保持主体措施的减水量
70~90年代,河龙区间水土保持主体措施年均减少入 黄水量分别为4.68、4.86和5.83亿m3,分别占区间同期 年天然径流量的8.3、 10.0和11.4%,仅占黄河流域同期 年天然径流量的0.8、 0.8和 1.1%。表明:区域水土保 持减少的水量占黄河径流量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引起黄 河径流量发生巨大变化。
2、生态水文学
2.2 研究内容
生态水文观测与实验研究 生态水文分析与计算方法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分条件 生态环境治理的水文效应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旱灾害防治
2、生态水文学
2.2 研究方法
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法
研 究 方 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观测分析法 成因分析法
模拟分析法
黑箱模型法 水文概念模型法
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文关系
1.2 相关的水科学问题
• 区域水文水资源情势决定生态环境质量
• 区域水文水资源条件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类型 稳定生态系统的维持受制于水的供给状况 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广为关注 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区域水文水资源情势 区域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区域水资源数量及其分配 区域洪水与干旱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