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恶化是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 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病因分类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心外阻塞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分类
病理生理机制—分期
休克早期
(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
休克期
(淤血性缺氧期、失代偿期)
5、收缩压<90mmHg 6、脉压<30mmHg 7、原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
现场救护
急救要求: • 快抢、快救、快送 急救技术 •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院内急救原则
尽早祛除病因 尽快补足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恢复正常代谢 维持器官功能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创伤性休克的 急救与护理
文献报告
– 创伤是中国35岁以下人类死亡的第1位原因 – 创伤是所有人类死亡的第3位原因 – 创伤患者的死亡绝大多数发生在创伤后1小
时内,即所谓的“黑色时间”内,致死的主 要原因是严重创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一个死亡高峰
创伤后休克的初期治疗
是减少创伤死亡率的关 键和决定因素
提纲
1. 分类、诊断 2. 病情评估 3. 急救与护理
创伤分类
按受伤部位分类:
• 部位伤:颅脑伤、颌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
骨盆部伤、脊柱脊髓伤、上肢伤、下肢伤
• 多发伤
按皮肤是否完整分类:
• 闭合性创伤 • 开放性创伤
休克的定义
休克(Shock)
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 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 的综合征
轻度 休克
<750
750~ 1500
<15 15~30
≤100 正常 14~20
>30 轻度焦虑
>100 下降 >20~30 >20~30 中度焦虑
中度 >1500~ 休克 2000
>30~40
>120 下降 >30~40 5~20 萎靡
重度 休克
>2000
>40
>140 下降
>40
无尿
昏睡
失血量的评估
输液、输血, 实施液体复苏
救护 措施
心泵功能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
心源性休克
控制出血; 急诊手术
液体复苏目的
• 恢复和维持机体血管内、细胞内和间质内的液体容量 • 改善器官和组织毛细血管灌注 • 恢复和维持正常的氧运输能力 • 预防炎性介质的激活 • 预防再灌注所引起的细胞损伤
液体复苏(传统方法)
• 即刻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复苏传统的方
法是以最快的速度复苏,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 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灌注,防止休克的进一步 发展。
液体复苏(专家共识)
• 限制性液体复苏
– 即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 的休克病人,不主张快速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即刻 复苏,而主张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 量的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在手术彻底处理 后再进行大量复苏。
休克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难治期)
缺血期(代偿期)
微血管及前括约肌收缩,直接通路及A-V吻合支开放
淤滞期(失代偿期)
微血管及前括约肌收缩消退,部分毛细血管开放
微循环衰竭期(难治期)
微血管麻痹扩张,DIC形成,毛细血管血流停止— 无复流现象
内脏器官的继发病变
•由于休克、感染及高代谢反应,多发伤易并发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全身伤情评估
为了不遗漏伤情,按照“CRASH PLAN”指导检查: C=心脏、R=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部、P=骨盆、 L=四肢、A=动脉、N=神经
失血量的评估
分级
失血量 (mL)
失血量占血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率
容量比例(%) (次/分)
血压
呼吸频率 尿量 神经系统 (次/分) (mL/h) 症状
休克 前
液体复苏小结
➢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复苏中第一要务 ➢ 目前主张晶胶体联合使用,首选晶体液,后加用胶体 ➢ 晶体:胶体=2:1或1:1 ➢ 引入“可允许性低血压”的理念。主要指有活动性出血未得到有效控
制之前,应审慎的实施以晶体+胶体、较为缓慢的补液方式,把血压 稳定在MAP 60~70 mmHg(100/50 mmHg ) ➢ 如果活动性出血灶已妥善处理,休克依然存在,则可根据需求快速、 足量补液。快,即在15~30分钟内注入1000~2000ml平衡液;足, 即输入量为估计丢失液量2~3倍
休克指数=HR/SBp
• 血容量正常时,
=0.5
•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 =1
• 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 >1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
1、有休克的诱因(严重创伤史) 2、意识障碍 3、脉搏>100次/分或不能触及 4、四肢湿冷、再充盈时间>2s
皮肤花斑、黏膜苍白/发绀;尿量<0.5ml/(kg•h)
•其发生的顺序依次是肺、肝、胃粘膜和肾,衰竭 的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
•1个25%,2个50%,3个75%,4个100%
伤情评估
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
遵循ABCDE原则:A:固定颈椎及维持呼吸功能;B:维持呼吸 及换气功能;C: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D:意识;E:暴露身体 检查及控制环境(避免低温)。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依据
液体复苏
✓ 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病人,早期应采用限制性液体 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注, 并积极止血。 ✓ 出血控制后再积极容量复苏(D级)[1]
[1] 低血容量性休克指南:2007.
液体复苏
• 低温复苏
多数动物实验研究报道认为低温复苏优于常温复苏,低 温可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率,延长休克的抢救时间,防 止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低温对脑及其他重要器官乃 至整个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动物的存活率。
低体温是指中心温度低于35℃
复苏液体的选择
低血容量性休克指南:2007.
液体复苏监测指标
补液监测
• 血压 • 脉搏 • 尿量 • 中心静脉压 • 红细胞比容等 • 有条件可行血 流动力学监测
灌注良好指标 • 尿量>0.5ml/(kg•h) • SBP>100mmHg • 脉压>30mmHg • CVP:5-12cm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