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森林资源保护对策
简析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

L i n y e y u a n y i森林生态旅游如今非常火爆,游客们在欣赏秀美风光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游客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唤醒环保意识,从而树立起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
因此,应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区内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本文对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森林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增长速度每年可达30%左右。
可见,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浏览秀美的森林自然风光。
重视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保护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项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及开发的潜力,完全具备旅游业的所有要素。
但从目前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开发程度欠缺,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方面问题频发等问题,因此,必须继续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建设和利用现有的森林风光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
二、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发展生态旅游必然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破坏作用。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开发与保护相互依存可以说,保护是开发的前提,保护可以为开发提供更好的条件。
森林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基础,如果遭到破坏,发展旅游业就失去了依托,无法进行开发了。
因此,必须首先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在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
2、通过开发体现保护的价值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Ecological Protection生态保护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安 琪 金 花*(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 要: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众多,且民众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
文章基于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归纳出其当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分析。
结果表明,长白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吉林省内没有出台具体的森林康养标准,相关旅游产品的特色不鲜明且宣传力度不足。
所以在现有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问题,从建立吉林省的森林康养平台、引进人才、完善服务设施、打造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策略;长白山景区中图分类号:F592.7;F326.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1 200个国家级的森林康养基地,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到2050年,要使全民享受到更加全面的森林康养服务,把森林康养的概念深入人们心中。
森林康养旅游是以森林对人体的特殊功效为基础,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配备相应的休闲养生与医疗康体服务设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1]。
森林康养旅游是把森林旅游形式和康养旅游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二者融会贯通的产业。
一方面对森林旅游改良和升级,另一方面将两种旅游形式有机融合。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是实现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每年的6—9月气候宜人,且湿度较高,是进行康养活动最好的季节,具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优势。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一、存在的问题1. 森林资源破坏随着森林旅游的火爆,一些地方为了迎合游客需求,过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在一些景区的游览区域内,频繁的建设木质观景台、步道、停车场等设施,这些行为对森林资源造成了破坏。
而且一些游客存在破坏植被、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同样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损害。
2. 生态环境破坏在森林旅游开发中,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进行了不合理的开发,例如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填土造地、围湖填湖等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将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3. 游客安全问题由于一些森林景区地理环境复杂,游客在游览中容易发生迷路、摔倒等意外。
而且一些景区存在安全隐患,如栈道老化、索道失修等,游客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二、应对措施1. 加强政府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森林旅游的管理和监督,对于违规开发的景区要进行整改,对于违规开发者要进行严厉的处罚。
政府还要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维护力度,加强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旅游景区中存在的问题。
2.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森林旅游开发进行规范,明确开发范围和标准,防止过度开发和滥用森林资源。
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者要进行严厉的惩罚。
3. 倡导文明游览在游客方面,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游览宣传和教育,提倡“绿色旅游”,告诫游客不要破坏植被、乱扔垃圾等行为。
加强游客素质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游客在游览森林时能够做到爱护环境、文明游览。
4. 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景区管理单位要加强安全管理,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游客的安全。
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需要对游客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引导游客走好游览路线,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建立景区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保障游客的安全。
5. 发展生态旅游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比如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推行低碳游览,建设生态酒店等措施,让游客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森林旅游的定义与城市、海洋、田园等旅游环境相比较,森林旅游是一种在特定森林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旅游方式。
•森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
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旅游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
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策划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
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
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旅游策划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这一点改一下地名就行了•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带的生态问题•游客时空分布不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我国对旅游策划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
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发。
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
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老化。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策划资源。
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景区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具有特色的森林旅游购品•森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森林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树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思维,加强对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用创新提升森林旅游产品5.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1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
永安东坡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建议

永安东坡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建议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永安东坡森林公园位于南方湿润气候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要想发展森林旅游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和乱倒垃圾。
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和破坏植被。
还要加强景区内水质和空气质量的监测,确保游客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二、丰富森林旅游项目要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永安东坡森林公园旅游,就必须丰富森林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开发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比如森林徒步、森林露营、观鸟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可以举办一些生态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森林音乐会、森林艺术展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还可以开发一些森林体验项目,比如采摘水果、制作手工艺品等,让游客参与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
三、打造森林文化品牌永安东坡森林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要想发展森林旅游就必须打造森林文化品牌,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挖掘和宣传永安东坡森林公园的历史文化,比如历史遗迹、传统习俗等,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森林文化衍生产品、手工艺品等,让游客有机会购买和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还可以举办一些森林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森林文化节、传统庙会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
四、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优质的服务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关键,永安东坡森林公园要想吸引更多游客,就必须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要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更加便捷的游览路线、设置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等,提高游客的出行和游览便利性。
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意识,让游客在景区内享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森林导游、生态美食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旅游景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旅游景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旅游景点的问题分析1. 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热门景点面临过度开发的问题。
大规模的建设与人流涌入导致环境破坏,如森林被砍伐、动植物种群减少等。
同时,过度投资也可能造成一些景点资源浪费。
2.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一些旅游景点周边商家存在假冒伪劣商品销售的情况,给游客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并损害了景区形象。
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景点缺乏专业化管理和培训,导致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服务经验匮乏,给游客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4. 安全隐患存在风险由于旅游景区管理混乱或者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在某些地方时有发生。
这会给游客带来身体上或财产上的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景点问题的对策分析1. 加强管理与监督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对旅游景区的监督与管理。
加大对景区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执法力度。
同时,政府要重视建设专业团队,提供培训和指导,使景区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化素养。
2. 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了避免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旅游景点应积极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限制游客数量,控制开发规模;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环境;鼓励可再生能源使用等。
通过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体验来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商家管理和监管对于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商家管理和监管工作。
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并建立并公开曝光不合格商家名单。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并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本上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
4. 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旅游景点应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招募具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员工,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
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5.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景区内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对重要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完善游客救援体系,提供紧急救援措施;加大对游客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增强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产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林区的生态旅游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林区的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目前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开发不够成熟,管理不规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且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林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为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旨在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推动林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现状,了解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 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3.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完善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解决问题并促进可持续发展;4. 提供推动林区生态旅游的建议,推广示范项目,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5. 总结回顾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为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2. 正文2.1 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黑龙江省林区地处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土壤肥沃。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在林区逐渐兴起。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森林风景,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维护旅游资源,可以持续发挥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保护景区生态,禁止破坏自然:必须抵制砍伐森林,善待野生动物,禁止旅游者放声大笑、抛洒垃圾和污染环境等破坏行为。
2.统一旅游规范:统一旅游门票标准和旅游线路设计,建立全面的旅游管理体系,加快景区建设,强化社会旅游教育工作,制定统一的旅游行为准则。
3.利用先进科技加强管理:实行大数据管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景区游客的人数、时间、地点等进行精准的监管,随时查看景区信息,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破坏景区美景。
4.加强舆论宣传:多渠道发布环境保护、文明旅游宣传信息,帮助游客认识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
同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森林的保护和管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是,当前我国的森林管护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阐述。
问题一:生态保护缺失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的追逐,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采取了过度开发、砍伐等方式,同时也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比如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地方政府对于此类行为往往敷衍了事,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导致的结果是一些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甚至遭到了破坏。
并且,在一些旅游景区中,过度开发和开发不当,导致景区环境和生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生态保护和人们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影响。
优化措施: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整体效益当前,政府已经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整治工作力度,但还无法达到最优的效果。
在控制过度开发的同时,可采取多种措施,如合理规划、制定森林休闲旅游战略,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系统和生态城市建设,保证景区的环境和生态质量。
同时,引导旅游企业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进行生态修复,为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因素。
问题二: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分散和数量庞大,因此,很难实现统一的管理。
一些地方的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和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等。
这些问题导致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同时也限制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全面开展。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规划、保护、利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应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封闭、开发、利用、回归等森林资源的轮回循环机制,允许所有森林资源的利用者、保护者共同维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论文.doc

物的行为,也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了毁坏。
二、解决的思路和对策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针对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1.对风景名胜区实行ABC重点管理法。
把风景区的核心部分划分成A 区,在这类地方,不建大型生活建筑,只建少量观赏型建筑,尽量保持本景区原有的自然特色,突出它的自然美。
在A区的外围地带划分为B区,在这一地带,除了建一些观赏性建筑外,还可以建小型的服务设施,以备旅游者所需,本区的建筑应采用园林建筑中的传统造园手法,如借景,对比,对景等,将B 区建筑和A区景物和谐地融合到一起,而不是显得格格不入,很突兀和生硬。
在B区外围地带,也是风景区的界线划分成C区,在这可以搞一些生活建筑,但是要保护好视野空间环境,确保景观的完整性。
2.建立风景防护地带。
就是在风景区外围建立防护地带。
在防护地带内,进行大面积绿化,不准兴办能造成污染的工厂和其他设施,控制农药的使用,居民点的建设也要规划好,以维护风景区内的生态平衡,保护景观原有的特色。
譬如,武夷山风景区,就将精华的九曲溪景区上游地段划为保护地段,加以保护九曲溪。
3.在开发风景名胜区之前,作好全面规划,提出各种开发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克服“三无”,“三乱”建设。
在风景区的建筑要少而精,既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又能和周围的景物协调的配合,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更好了。
4.加强对游人的教育和管理。
在游人进入景区之前,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育。
5.对景区的垃圾和粪便要严格的管理。
游客在景区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一些垃圾和粪便,对于此,景区一定要有足够的垃圾桶和厕所,同时要配备足够的清洁人员,以保护景区的环境。
6.要加强对水体旅游资源的保护。
7.要加强对地貌旅游资源的保护。
8.要加强对生物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一切有保存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尽可能的就地保护起来。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讨一、森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 生态破坏在进行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游客过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一些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比如游客随意乱扔垃圾、采摘珍稀植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行为,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
2. 文化冲突一些森林旅游区域居住着少数民族或部落,他们的宗教习俗、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与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着冲突。
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尊重当地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缺乏专业管理一些森林旅游区域由于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开发出现失误和瑕疵。
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可能会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比如游客受困、导游服务欠佳、急救设施不完善等。
4. 营销策略不足森林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分散,开发者在推广产品时常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无法将景区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展现出来,导致游客流量不足,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1. 生态保护为了防范游客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在景区内设立相关的警示标识和管理人员。
比如可以设置环保提示牌,告诫游客文明参观,不乱丢垃圾或破坏植物。
同时还可以进行生态教育,增强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文化交流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时,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或部落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尽量避免冲突。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演出、手工艺品展销等方式,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专业管理为了提升景区的经营管理水平,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建设。
推动景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技能。
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的合作,进行管理经验和信息的交流。
4. 提升营销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客群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加强网络推广、合作推广、线下推广等各种方式,将景区的特色和服务优势展现出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森林旅游的开发虽面临众多挑战,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相信在专业的管理和政策引导下,能够找到兼顾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最佳方式。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景区环境的破坏、游客过度开发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森林公园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 景区环境破坏严重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森林公园的景区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过度的踩踏、乱扔垃圾等行为导致了植被枯萎,水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2. 游客滞留现象普遍在旅游旺季,森林公园经常会出现游客滞留的现象,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一些森林公园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未能完善旅游设施,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停留、休息等设施不足,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可持续发展对策鉴于上述问题,为了促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可以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管,禁止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
在景区内设置生态保护区,限制游客活动的范围,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2. 完善交通管理措施为了解决游客滞留的问题,可以在景区附近建设停车场,并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方便游客前往景区。
在景区内加强交通管理,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3. 提高游客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可以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增加观光台、休息点等设施,方便游客的休息和观光。
加强对游客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4. 倡导可持续旅游理念为了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倡导游客进行环境友好的旅游行为,避免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河北省茅荆坝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

26卷旅游专辑9~15页2008年10月山 地 学 报JOU R NAL O F M OUN TAI N SC IEN C EVol .26,A l bum pp9~15Oct .,2008收稿日期(R )5。
作者简介(B y )成克武,男,甘肃镇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K ,,D ,2f ,f L y ]@631文章编号:1008-2786-(2008)专-9-07河北省茅荆坝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成克武,王广友,卢振启,杨飞(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摘 要:森林旅游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旅游形式,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是森林公园在开展森林旅游中面临的难题。
对河北省隆化县茅荆坝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认为,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积极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增加游客的参与与体验,是促进森林公园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茅荆坝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X37 文献标识码:A 森林旅游(f orest t ouris m )是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美、猎奇、探险、体闲、娱乐、健身等各种需求,以保护自然,认识自然和了解自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1]。
随着全球城市化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三废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居民饱受噪声、烟尘污染等城市公害的困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重返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到大森林中去欣赏如诗如画的景色,呼吸清新纯净的空气,这种渴望使全球范围内森林旅游迅速兴起,成为当代旅游的重要形式。
专家预测,在21世纪最初的20a 里,森林旅游的人数将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全球旅游人数中的一半以上要走进森林,森林将成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2]。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文明资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有必要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生态破坏严重。
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游客对自然保护区的侵害也在加剧,比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滥伐林木等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2.景区规划不合理。
一些自然保护区为了迎合旅游开发,随意开发旅游项目,导致了自然景观被破坏,动植物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3.游览管理不善。
一些自然保护区在游览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游园设施落后、游客安全得不到保障、游览线路设置不合理等,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游客对自然保护区的好感度。
4.缺乏科普教育。
一些自然保护区对于生态环境以及珍稀物种的科普教育薄弱,游客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认知不足,容易产生错误认知,甚至进行违规行为。
二、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游客的生态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度,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游览意识,有效地约束游客的不良行为。
2.优化景区规划。
自然保护区应科学规划旅游项目,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避免开发过度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3.加强游览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加强游览管理,在游园设施、游客导向、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改善,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也能有效避免游客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只要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优化规划,科学发展,就能够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游览环境,也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管理

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管理摘要:在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大好形势下,各行各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森林资源保护问题更是成为其中的焦点。
森林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能源,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为人类的生态旅游创造条件,但就当前森森资源保护的现状来看,人们只是热衷于生态旅游,而对于资源保护的重视度不够,这是当前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管理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开放,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外出旅游的人们更是越来越多,旅游业的发展虽然能够给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如果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对森森资源的保护意识,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说随意践踏、景区垃圾等等问题,都是影响生态旅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分析1、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生态自然环境中的一大害,水土治理问题一度成为令人头痛的大事,而森林树木的种植与保护则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因为树木的根部发育特别快,它可以生长到地下很深处,而且大片的树木在一起还可以使树根在地下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状结构,使其周围的土壤不会松散,更不会轻易的被雨水冲走,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树森林的落叶在充当肥料的同时,还可以运用其表面的光滑度,加快雨水的流速,当遇到暴雨时,能够让其地表的雨水快速流走,有效的保护地质,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2、能够影响地球气候我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有多种气候带,而森林则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森林都被人们称作“地球之肺”,因为森林不但可以净化空气,对地球气候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而且还能够影响到地表水分的蒸发和蒸腾,起到控制降雨量的作用。
而森林资源的多样性,更能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物资,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够,出现了肆意的乱砍乱伐现象,使得许多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比如说国家级保护区的九寨沟景区,有着74种珍稀植物和18种国家保护动物,如果不加强保护,就会影响它们的生存,继而还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去改善这种现状,为森林生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还能够带动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随意开发和过度开发都会带来很多问题。
本文将会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过度开发、损坏生态环境、破坏文化等问题。
1. 过度开发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在争取更多的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的竞争会导致过度开发,这将会带来以下问题:(1)资源损耗: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地资源进行开采、使用和破坏,资源过度开发会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过高,资源的生命力越来越弱。
(2)环境破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会带来对环境的破坏,如大面积的开荒、森林砍伐等。
2. 生态环境的损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开发是较为矛盾的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会引起生态失衡。
3. 破坏文化文化旅游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景点及旅游文化产业也成为当地经济的一种重要产业。
这样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以牺牲当地的文化环境为代价,损失原既定的文化结构。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问题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求保持自然景观的安全和完备。
度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2. 游客不文明行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有害的。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导致环境污染、垃圾不可回收等问题,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前几年爆发的“人需要啥,森林都给你”火情,其实都是由于不文明行为造成的。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1.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要在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约束下进行,确保旅游资源开发不造成损害,严禁过度开发。
2. 积极推广文化旅游,增强文化旅游意识旅游资源保护应以文化旅游为基础,积极推广旅游文化,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需要保持本质,注重文化的传承。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而作为自然保护区中的一种旅游形式,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备受关注。
随着生态旅游的火爆,生态旅游开发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问题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随着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游客的乱丢垃圾、破坏植被、捕捉野生动物等行为成为了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威胁。
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了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难题。
对策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为了减少游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需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标语、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游客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可以在景区设置环保志愿者站,引导游客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问题二:游览线路规划不科学在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游览线路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游览线路规划存在不科学的情况。
一些游览线路设计过于集中,导致游客集中在某些热门景点,而其他景点却鲜有游客前往,这对游客体验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影响。
对策二:优化游览线路规划,分散游客流量为了解决游览线路规划不科学的问题,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游览线路的优化。
可以在规划时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均衡利用,合理分散游客流量,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些热门景点。
可以引导游客游览次热门景点,从而达到优质旅游资源的最大利用。
问题三:管理服务不完善在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景区的管理服务并不健全。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迷路、受伤、突发疾病等问题,而景区的管理服务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对策三:加强管理服务,确保游客安全为了完善管理服务,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需要在景区内建设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识、安全通道等,提高游客安全系数。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现状及建议【精选资料】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姓名:XX 学号:XXXXXXXX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203摘要:当前湖北神农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虽然生物资源、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可观性极强,然而其很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针对神农架公园保护力度、交通状况、客源状况分析解读,认为神农架森林公园其实还有很多急需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期待对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旅游神农架森林旅游发展对策森林旅游、回归自然、走进森林、在水泥都市生活太久的人们,太需要适当回归大自然,放松一下身心洗涤一下心灵了,人们以森林旅游这种特殊方式,来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
森林旅游是神农架林区经济腾飞的重要突破口和支撑点,也是神农架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功方式之一。
一、神农架林区森林公园的现状上个世纪90年代,神农架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
森林公园正成为展示神农架林业建设成就的窗口,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以[1992]200号文件批复建立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4.55万公顷,设7个景区,49个景点.2000年6月,根据森林旅游发展的需要,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组建了神农架森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产值1109万元,2001年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接待各类游客18.6万人次,带动了景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2年7月,国家旅游局新世纪认证公司认证红坪景区为AAAA级景区。
二、神农架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优势神农架森林公园是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的完好性、生物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原始神密性和雄、秀、幽、野、美的垄断性世界级旅游资源,全区森林面积25.0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198万m3,森林覆盖率73.7%。
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和北亚热带乔木树种最丰富地区,具有完整的森林植物群落和垂直带谱。
探究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探究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郭海宏(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青沙山林场,青海海东81090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当前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其给该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问题。
本文通过简析森林生态旅游,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为例,分析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解决对策,不断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2-0291-020引言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以自身具备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为基础吸引旅游者到该地区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希望通过旅游业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存在超过森林资源承载力限制,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项目以及缺乏地方特色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我们还是要从生态方面入手,用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做好森林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森林生态旅游针对森林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而言,其主要是指在森林这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内,将环境、经济、社会效益为前提和目的,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环境,以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为主,结合人文、社会景观等现象,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实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资源给人们带来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旅游活动,减轻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压力,使其产生回归自然本性的意境,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起到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功能,促使人们主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科学、文明的旅游方式,最终实现该地区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2森林生态旅游现状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占地面积较广,且各个气候区都有分布,主要的特点就是环境带有复杂性、生物类型较多、群落种类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历史遗迹较多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家级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达720万hm2,高等植物32万种,各类旅游接待设施约40万m2,游览路线15万km,已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措施

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措施09级地科院师范一班程谦222009318011039 风景区资源保护涉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大的方面,也是风景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文针对黄山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实践和途径作一探讨分析。
一、依法治山是风景区资源保护的基础风景区要做好资源保护,必须使资源管理走上法制轨道。
一是加快立法建设,走依法治山的道路。
近十几年来,政府和有关管理机构颁发的针对黄山管理工作的法规文件达70余件涵盖了景区的规划设计、风景名胜保护、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植物检疫等各个方面。
二是要重视普法宣传。
对相关法律法规要通过广泛宣传贯彻,增强景区干部职工和游客依法治山的意识。
二是要严格执法,加快执法队伍的建设,使风景区的资源保护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二、景点客流调控是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实行热线景点单独管理和疲劳景点轮休制。
先后对天都峰、始信峰、莲花峰等热线景点实行单独售票管理,控制游客数量,减轻了各景点的超负荷运转。
还对这几处景点实行了封闭轮休,让其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并辅以人工措施,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
研究试行分区旅游。
1994年以来着手研究制定规划,将黄山风景区分为北海、玉屏、温泉、云谷、钩桥、松谷6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贯通的游览单元,实行分区管理,改变不合理的游览线路布局,有计划调控游客的时空分布。
三、森林资源保护是景区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黄山风景区现有国有土地12255.9公顷,其中有林地8742.4 公顷,灌木林地1480.3 公顷,疏林地685.1公顷,景区森林覆盖率83.4%。
对黄山森林资源采取多方面保护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森林防火常抓不懈。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狠抓了防火队伍、防火基础设施、防火宣传、火源监控、协作联防等方面的建设,健全了机构,完善了制度,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实现了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黄山风景区登记建档的古树名木已有110株,其中54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森林资源保护对策
摘要:旅游景区森林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加强对景区森林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而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
必须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景区森林资源的管理,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旅游景区;森林资源保护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都在森林保护方面做到了高度重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都有了大的行动,特别是我们国家在林业方面采取了重大的举措,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划分了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进行了分类经营,使各种类型的森林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本文认为要保护旅游景区的森林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采取不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自然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是追求最大持续产量,能持久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又不损坏自然的更新能力。
在对旅游景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中也应追求持续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开发和保护兼顾。
在旅游景区森林资源开发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破坏原有的森林资源系统生态平衡。
对于森林旅游资源系统,人的活动只要不超越系统的承载限值,系统资源就能可持续利用。
因此,要合理保护旅游景区森林资源,就必须通过调查和监测,掌握森林资源的地质地貌、水环境、土壤和水土流失及
动植物在内的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统计、分类和规整,科学确定当地森林旅游承载量,合理规划制定森林旅游开发项目、开发强度。
同时,根据森林旅游资源承载量的不同,对森林资源进行分区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的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二、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规划和森林旅游立法,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旅游区并不是像所想象的那样,都是在生态非常强盛的地区,有的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非常的脆弱,这就要求在发展该地区的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加强保护,而保护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要加强立法,让该产业的利益者和参与者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这就迫切需要利益共同者有威慑力并有可实施性的法律法规。
如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的管理以及管理的审批工作。
根据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第二十九条的条文规定,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的时候必须要经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然后还必须要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开发以及森林旅游的开发必须要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这个过程中,要非常的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加强环境管理工作。
如在实施森林旅游环境开发和管理的时候,可以考虑分阶段实施,
然后分阶段施工,最后要对这些开发的环境分阶段的进行管理和监测,并分阶段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不一样。
在旅游景区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已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及《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检查旅游景区森林资源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科学估算森林旅游开发引起的资源破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同时评估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可能的损失以及相关的弥补措施。
三、加强对景区居民及游客的森林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旅游区的当地居民是森林旅游的主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应该积极吸引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
在森林旅游开始阶段,森林旅游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他们普遍持欢迎态度。
但是随着森林旅游开发规模的扩大和游客来访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地居民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相对缩小,基础设施供应紧张,因需求增大而导致的物价上升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利益冲突开始显现和加剧。
此外,双方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也会激发社会冲突问题的发生和增多。
这一切都会改变当地居民对森林旅游以及外来森林旅游者的态度变化,他们开始厌倦森林旅游,甚至忽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可以想象如果当地居民都不保护森林资源,外来的游客又怎么能保护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又从何谈起,森林旅游的质量又如何提高。
因
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好可能产生的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矛盾,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森林旅游资源。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但对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与恢复保护的协调关系仍认识不够。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各种手段,采用多媒体演示技术与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全区居民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关注和认识。
注重在学生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间进行生态教育,寓教于游,教育人们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倡导生态文明,加快全民族文明森林旅游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另外在具体森林旅游路线规划和设计时,要融入森林资源教育的内容,寓教于游,使游客在参与森林旅游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森林资源保护知识,培养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梅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董智勇.中国森林旅游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 章礼拐.森林旅游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j].华东森林经理,199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