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法测砷

合集下载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应用实例及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应用实例及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应用实例及操作规程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应用实例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这些优点使得它在冶金、地质、石油、农业、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1、原子荧光法测定农产品中砷1)前处理:依照GB/T5009、11—2023的方法,取样品0、5—5、0克,置于50ml小烧杯中或小三角瓶中,加10ml硝酸,0、5ml 高氯酸,1、25ml硫酸,盖上小漏斗,放置过夜。

置于电热板上低温消解1—2小时后,提高温度消解,直至高氯酸烟冒尽时取下。

冷却后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加入2、5ml5%的硫脲,定容,30分钟后上机测定。

2)仪器条件:AFS23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灯电流:60mA;负高压:300V;其它条件都为仪器默认即可;标准曲线浓度为0,1、0,2、0,4、0,8、0,10、0,ug/L。

用5%的盐酸作载流,1、5%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

2、原子荧光法测定农产品中汞1)前处理:依照GB/T5009、17—2023的方法,取样品0、3—0、5克,不要超过0、5克。

置于微波消解管中,加入5ml硝酸,1ml过氧化氢,拧紧消解管盖子,放置30—60min,再置于微波消解仪中,分三步完成消解步骤。

第一步让温度升至100度左右保持10分钟,第二步让温度升至150度保持10分钟,第三步让温度升至180度保持5分钟。

完成消解后,取出冷却,用0、02%的重铬酸钾溶液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并用其定容。

摇匀后上机测定。

2)AFS230原子荧光分光光计,灯电流:30mA;负高压:270V;其它条件都为仪器默认即可;标准曲线浓度为0,0、1,0、2,0、4,0、8,1、0ug/L,标准曲线用汞保存液定容。

其中汞保存液为0、02%的重铬酸钾和5%的硝酸混合溶液。

用5%的硝酸作载流,0、5%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

原子荧光测砷标准曲线

原子荧光测砷标准曲线

原子荧光测砷标准曲线原子荧光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水质监测中,砷是一个重要的监测对象,因为其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砷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子荧光测砷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和实验步骤。

1. 实验原理。

原子荧光法是利用样品中的砷原子在高温等离子体中产生特征辐射,再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砷的定量分析。

建立砷的标准曲线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前提,通过一系列标准溶液的测定,绘制出砷的标准曲线,从而实现对未知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2.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和仪器进行清洗和校准,确保实验条件的准确性。

(2)制备标准溶液,分别取适量的砷标准品,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仪器参数设置,打开原子荧光仪,设置激发波长、发射波长、积分时间等参数。

(4)测定标准溶液,依次吸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放入原子荧光仪中进行测定。

(5)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砷的标准曲线。

3. 实验注意事项。

(1)标准溶液的制备应严格按照要求,避免误差的产生。

(2)在测定过程中,应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标准曲线,可以看出砷的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未知样品中砷的含量,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5.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砷的原子荧光测定标准曲线,为后续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同时,本实验也验证了原子荧光法在砷分析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原子荧光测砷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砷的测定原理

砷的测定原理

砷的测定原理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

样品中砷的测定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药品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砷的测定原理,包括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法。

首先,常用的砷测定方法之一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砷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束作用下吸收光能,产生吸收峰来测定砷含量。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样品的前处理、砷原子的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与分析。

具体流程如下:1. 样品前处理: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不同的前处理,例如对固体样品进行溶解或提取,对液体样品进行过滤等,以获得能够进行测定的样品溶液。

2. 砷原子的原子化:将样品溶液中的砷物种转化为砷原子,以便在光谱仪器中进行测定。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3. 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将砷原子化后的样品溶液进入原子吸收光谱仪器,通过选择砷的吸收线进行测量,获得吸光度数据。

4. 分析与结果计算:根据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分析与结果计算,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法或加标法来测定砷含量。

其次,砷的另一种常用测定方法是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激发砷原子产生荧光辐射来测定砷的含量。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前处理、砷原子的激发和发射、荧光光谱的测量与分析。

具体流程如下:1. 样品前处理: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获得能够进行测定的样品溶液。

前处理的方法同样根据样品的特点而定。

2. 砷原子的激发和发射:将样品溶液中的砷原子激发至高能级,然后由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辐射。

激发和发射过程中需要加入适当的激发剂和传感剂来增强荧光信号的强度。

3. 荧光光谱的测量:将激发和发射后的样品溶液进入原子荧光光谱仪器,选择荧光峰进行测量,获得荧光强度数据。

4. 分析与结果计算:根据测得的荧光强度数据,进行分析与结果计算,通常也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法或加标法来测定砷含量。

最后,电化学法也可以用于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砷元素在高温下被原子化,然后通过原子化态的砷元素在特定波长处发射荧光信号来测定样品中砷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酸中,使其中的砷元素转化为易于原子化的形式。

2.原子化:将样品通过高温的火焰或等离子体进行原子化,使其中的砷元素被原子化。

3.发射荧光:原子化的砷元素在特定波长处发射荧光信号,可以使用光谱仪来检测。

4.校准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建立砷元素含量与荧光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校准曲线。

5.样品测定:将待测样品的荧光信号与校准曲线相比较,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砷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干扰少等优点,适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砷元素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对食品中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对食品中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对食品中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分析法又称为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根据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原子荧光法的原理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

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

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

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

2.砷一般来说,无机砷的毒性高于有机砷,三价砷的毒性高于五价砷。

同时,砷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详细规定了砷在食品中允许的最大限量,不同食品中砷的限量也是不同的。

例如,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中总砷的最大限量为0.5mg/kg;肉及肉制品中总砷的最大限量为0.5mg/kg。

详细规定了总砷及无机砷的检测方法,其中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银盐法三种;而食品中无机砷测定的方法有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两种。

上述方法除了具有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外,也有一些各自的优缺点,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为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以多元素同时测定,但运行费用昂贵,且样品的介质影响比较大;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砷、镉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镉可达0.001mg/m3、Zn为0.04mg/m3,同时价格很便宜,但是可测的元素种类很少,复杂基体的样品测定比较困难。

3.原子荧光法对食品中砷的测定试样的预处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时常用的预处理有湿法消解和干灰化法。

湿法消解是向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如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等)而使样品消化,使被测物质呈离子状态保存在溶液中;而干灰化法是一种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砷元素的毒性和检测重要性
2.原子荧光法的原理
3.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应用实例
4.结论:原子荧光法在砷检测中的优势与展望
正文
砷元素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土壤、水体和食物中。

砷元素能引起人体各种疾病,如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甚至导致癌症。

因此,砷元素的检测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非破坏性、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砷元素。

原子荧光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砷原子转化为砷原子蒸气,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砷原子,使其产生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砷元素的浓度。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应用实例广泛。

在环境监测领域,可以用于检测土壤、水体中的砷含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检测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砷残留,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在生物医学领域,可以检测人体内的砷元素含量,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原子荧光法在砷检测中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能够准确测量砷元素的浓度。

其次,它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最后,它具有非破坏性,可以避免对样品的损害,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总之,原子荧光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砷元素检测方法。

土壤总砷测定原子荧光法

土壤总砷测定原子荧光法

的测定土壤质量 总砷测定 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2008)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通过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方法依据:GB/T 22105.2-2008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砷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 0.01mg/kg。

3.方法原理样品中的砷经加热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钾将其还原为砷化氢,由载气(氩气)导入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化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与试样中砷的含量成正比。

与标准系列比较,求得样品中汞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 盐酸(HCl):ρ=1.19 g/ml。

4.2 硝酸(HNO3):ρ=1.42 g/ml。

4.3 氢氧化钾(KOH):优级纯。

4.4 硼氢化钾(KBH4):优级纯。

4.5 硫脲(CH4N2S):分析纯。

4.6 抗坏血酸(C6H8O6):分析纯。

4.7 三氧化二砷(As2O3):优级纯。

4.8 王水(1+1):取1份硝酸(4.2)与3份盐酸(4.1)混合,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一倍。

4.9 还原剂:称取 0.2g 氢氧化钾(4.3)放入盛有 100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称好的 1.0g 硼氢化钾(4.4),搅拌溶解。

此溶液当日配制,用的测定于测定砷。

4.10 载液 1+9盐酸溶液:量取50ml盐酸(4.1),缓缓倒入放有少量去离子水的500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4.11 硫脲溶液(5%):称取10g硫脲(4.5)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

用时现配。

4.12 抗坏血酸(5%):称取10g抗坏血酸(4.6)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

用时现配。

4.12 砷标准储备液:ρ=1.00mg/mL采用从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购买的砷标准储备液4.13 金属标准使用溶液4.13.1 砷标准使用液:ρ= 1.00μg/mL用(1+9)盐酸溶液(4.10)稀释砷标准贮备液10倍,然后再稀释100倍得;5 仪器和设备5.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测砷 汞国标

原子荧光测砷 汞国标

原子荧光测砷汞国标
原子荧光测砷汞国标,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水中砷、汞元素测定
的标准方法。

此方法采用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将水中砷、汞元素浓度
快速、准确地测定出来。

下面,我们将对这个国标的背景、实施流程、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背景:砷和汞是常见的水污染物质,它们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
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污染防治中,对于水中砷和汞元素的测定显得
尤为重要。

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水环境质量均不相同,因此有必要
制定水中砷汞的国家标准方法。

实施流程:
第一步:取样。

依据标准方法,取得水样,处理样品,制备出适
宜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的水样。

第二步:仪器准备。

采用一定技术,将样品装入原子荧光光谱仪
的样品池中。

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中,样品经过多次加温、激发、荧光
等过程,得到一系列激发波长和荧光线,从中筛选出特定的波长。

第三步:测定。

在特定的荧光波长下,用光谱仪检测样品的荧光值,依据样品荧光值和标准曲线,求得样品中砷、汞元素的浓度,进
而计算出水样的污染程度。

意义:水环境质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制定水中砷汞
国家标准方法,有利于保护水体、规范环保行为,避免水体污染给生
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同时,该标准方法还是政府监管
的基础,保障水体污染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总之,原子荧光测砷汞国标的制定和实施,是保护生态环境、保
障公众健康和加强环保监管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和企业不仅需要认
真贯彻国家标准方法,还应不断提高水环境治理技术,为水环境的健
康发展贡献力量。

原子荧光测砷荧光值高的原因

原子荧光测砷荧光值高的原因

原子荧光测砷荧光值高的原因在我们身边,有不少科学现象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原子荧光测砷就是个非常吸引眼球的例子。

说到这个,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但想要理解它并不难。

砷这个元素,不仅仅是个名字,它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是个“隐形杀手”,尤其是在水源和食物中,听起来是不是挺可怕的?但是,别担心,科学家们用原子荧光法来“捉拿”它,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

原子荧光测砷的原理其实蛮简单的,把样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这样砷就能变成气体了,随后它们会发出特定的光,经过分析,就能确定里面到底藏了多少砷。

想象一下,像是把食物放在火上烤,出来的香味吸引了很多人,而在这其中,砷就像个小贼,潜伏在你的食物里等着被发现。

要是荧光值高,那就说明这个小贼的“身影”比较明显,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是相当可疑的。

说到荧光值的高低,其实和几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样品的处理方式。

处理得当,砷就能充分释放,荧光值自然就高。

就像你把水果切得细细的,汁水就会更多;再加上仪器的灵敏度,好的设备能更精准地捕捉到光线的变化,像是调音师给乐器调音,调得好,声音就会动听得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样品中砷的浓度,浓度越高,荧光值就越明显,简直就是砷在给你打招呼:嘿,别忘了我在这儿!还有哦,环境条件也能影响荧光值。

湿度、温度、气压等等,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最终的结果。

想想看,天气好,空气清新,你的心情也会好;而如果环境不佳,那结果肯定也不会让人满意。

就像我们的情绪,开心的时候,做事总是特别顺利;而心情不佳时,连喝水都觉得无味。

再说说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学的发展,原子荧光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以前的设备可能只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砷,现在的仪器则能做到更精准的检测,甚至能追踪到微量砷的踪迹。

就像手机从“大砖头”变成现在的智能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日常使用时,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便利。

这种技术的进步,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检测食品和水源中的砷,更能及时保护我们的健康,真是一举多得。

原子荧光测砷值偏小的原因

原子荧光测砷值偏小的原因

原子荧光测砷值偏小的原因你有没有听过原子荧光测砷?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深奥对吧?别急,今天我们就用最轻松的方式聊聊这个话题。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这个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甚至是水质监测,简直无所不包!但是呢,有时候大家会发现,测得的结果总比实际值要低,换句话说,原子荧光测砷的值偏小。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搞清楚这背后的“猫腻”!我们得知道,原子荧光法其实是通过测量砷元素在激发后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其含量的。

说白了,就是把砷“点燃”一下,让它发光,然后通过荧光强度来判断砷有多少。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给砷元素上个舞台表演,表演的亮度越高,说明它的含量越多。

很高大上的科技手段吧,但其实它也有点儿“脆弱”——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变化,可能会让它的“表演”不太靠谱。

你想啊,仪器要是调得不好,哪怕微小的偏差也能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好比你在调音台上调错了一个旋钮,歌手唱得再好也得不到好效果。

所以,测定过程中如果仪器的校准不准确,或者激发光源的稳定性不好,那测出来的砷含量自然就不准确,甚至偏低。

真是让人头疼!不过,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砷这种东西不是很毒,测低一点应该也无伤大雅吧?别急,测量偏低可能意味着我们没有准确检测到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物质,那可就麻烦大了!再说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也非常关键。

原子荧光法对于样品中杂质的敏感性非常高,尤其是那些“善变”的物质,它们可能会影响砷的测定结果。

比方说,样品中的有机物或者其他金属元素,有时候会与砷发生反应,或者把砷包裹住,这样一来,原本应该“发光”的砷就被遮掩了。

就像你去看一场话剧,演员们在台上本来要发光发亮,可是突然被台下的观众遮住了灯光,结果大家看不清楚他们的表演了。

这样一来,测得的砷含量自然就偏低了。

操作人员的经验也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看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而新手小白可能就容易犯错。

一些操作失误比如称样不准、溶解不完全,都会导致砷的浓度测得不准确。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含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含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含量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砷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它的优点在于速度快,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本文将从砷的危害性入手,介绍了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含量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和应用等方面,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一、砷的危害性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元素,它常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土壤、岩石、矿物中,并可被排放到环境中。

虽然砷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可造成严重危害。

砷中毒会导致多种病症,如皮肤病、内脏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等,长期摄入严重者还会导致癌症等恶性疾病。

砷的可溶性有害物质难于被生物体吸收、积累,因而环境中生物含量很低。

二、测定原理原子荧光法是利用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后产生荧光的物理过程,通过测量荧光信号强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含量的原理是将水样进行预处理后,经过荧光吸收光谱仪的激光照射,激光束与样品中的砷元素反应,并产生荧光信号,测量荧光强度与砷含量成正比,由此计算出砷的含量。

三、方法步骤1、样品准备:收集环境水样后,应将其过滤去杂质,同时加入适量的保护剂来稳定砷的状态。

2、仪器校准:在准备好的荧光吸收光谱仪中,利用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校准,建立标准曲线。

3、样品处理:将经过过滤和加入保护剂的水样,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加入酸、氧化剂等,促使砷与其他物质分离,有利于荧光吸收分析。

4、测量:通过荧光吸收光谱仪的激光照射,将样品中的砷元素反应,并产生荧光信号,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

5、结果计算:将测量出的荧光信号进行标准曲线计算,根据计算公式算出砷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样品收集应符合标准规范,避免样品污染和失真。

2、仪器应在严格的保护条件下进行校准,避免因光线、温度等因素导致的仪器误差。

3、荧光强度的测量必须在空气干燥、无其它光源干扰、无震动等条件下进行。

4、荧光吸收分析的实验室、仪器等应严格避免辐射、有毒气体等害处。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汞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汞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汞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砷和汞。

砷和汞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监测环境水样中的砷和汞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微量砷和汞。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在激发态下吸收能量并返回基态时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

在测定砷和汞时,首先将水样中的砷和汞化合物转化为易挥发的含砷和汞气体。

然后,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通过激光或电源将样品中的砷和汞原子激发至激发态,之后返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的荧光。

荧光的强度与砷和汞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即可得到砷和汞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同时测定砷和汞的原因是这两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激发能级和荧光波长。

砷的激发能级在245.1纳米附近,而汞的激发能级在253.7纳米附近。

通过调节仪器的参数,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激发波长,使得砷和汞的荧光可以被分别测定。

在实际操作中,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汞的步骤如下:1. 采集水样: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使用专用采样瓶采集环境水样,并避免样品污染。

2. 前处理:根据样品的不同性质,对水样进行必要的前处理,例如酸化、滤过等。

3. 仪器调试: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定要求,调节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参数,包括激发波长、荧光扫描范围等。

4. 标准曲线绘制:使用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砷和汞溶液,分别测定其荧光强度,并绘制砷和汞的标准曲线。

5. 测定样品:将前处理后的水样放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计算样品中砷和汞的浓度。

6. 质量控制:测定过程中需要进行质控,包括测定空白试样、加标回收实验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砷和汞的测定。

浅谈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元素

浅谈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元素

浅谈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元素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砷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重金属元素,它在环境中有机砷和无机砷两种形态,其中无机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食品是人体摄入砷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砷元素含量对于保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基于元素的特征发射光信号来定量测定目标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砷元素特定的能级跃迁产生的荧光发射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砷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宽线性范围、分析速度快以及无需样品预处理等优点,因此在食品中砷元素含量的测定中被广泛应用。

测定食品中的砷元素含量首先需要样品的制备。

通常采用酸溶解法将食品样品中的砷元素转化为有机砷或无机砷形式,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满足测定条件。

接下来,将经过处理的样品转化为气体态的砷原子,这通常通过热蒸发或氢化还原等方法实现。

然后,将砷原子引入原子荧光分析仪中进行测定。

仪器中的特殊光源会激发砷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发射光信号。

该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光谱仪等器件的分析和处理后,可以获得砷元素的含量。

然而,原子荧光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对于样品的制备要求较高,样品的前处理过程需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可能的砷元素损失或转化。

其次,光源的质量对于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影响较大,光源的衰减和波长选择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由于砷元素的存在形态较多,可能需要对不同形态的砷元素进行分别测定,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原子荧光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精确测定食品中砷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广等特点使其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然而,针对不同食品样品的砷元素测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加以适当的处理和校正,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定砷含量的几种方法

测定砷含量的几种方法

测定砷含量的几种方法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砷的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准确测定砷的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原子荧光法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元素的特征荧光谱线来测定砷的含量。

首先将样品溶解或破碎,然后通过适当的仪器仪表测定砷元素的特征荧光谱线的强度,进而计算出砷的含量。

原子荧光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样品。

它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土壤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但是,这种方法对仪器的要求较高,且所需设备价格昂贵。

二、分子吸收光谱法分子吸收光谱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砷与特定试剂之间发生的显色反应,通过测定显色物质的吸收光谱来确定砷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水合硝基香豆素、二甲基亚砜等。

分子吸收光谱法有着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样品。

它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这种方法对样品的处理较为复杂,且容易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样品原子化,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精确测量。

ICP-MS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多元素分析能力。

ICP-MS广泛用于痕量元素的测定,包括砷在内。

它在环境、地质、食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ICP-MS方法需要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并且操作复杂,需要高度训练的技术人员。

四、原子草酸铜富集法原子草酸铜富集法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测定砷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砷在草酸铜溶液中生成稳定络合物,然后通过适当的仪器测定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或荧光谱来确定砷的含量。

原子草酸铜富集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类型,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它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质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砷

水质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砷

水质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砷水质检测是个重要话题,尤其是谈到汞和砷这俩小家伙。

你说,水是生命之源,没错,但水里如果藏着这些小毒药,那就麻烦了。

汞和砷,一个听起来就让人瑟瑟发抖,一个则是慢慢吞噬你身体的小恶魔。

咱们这就聊聊怎么用水质原子荧光法测定它们,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道理简单得很。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水质原子荧光法。

名字听起来挺复杂,其实就是用一种特殊的光来“照”水里的元素。

就像探照灯一样,把水里那些藏得深的家伙都照出来。

特别适合汞和砷这两个小角色,因为它们在水里往往不容易被发现。

很多人觉得,咱们喝水的时候只要透明就好,实际上,可不是那么简单。

水里即使看上去清澈见底,可能还是潜伏着危险。

好啦,接下来咱们就看看这个方法是怎么操作的。

要采集水样。

嘿,这个步骤可不能马虎。

想象一下,水样就像是一个小宝箱,里头装着各种宝贝,咱们可不能漏掉任何一个。

要确保取样的容器干净,千万不要带上任何杂质,像是尘土呀、油污呀,那样一来就失去意义了。

然后,把水样送到实验室。

实验室就像是一个高科技的魔法屋,各种仪器齐上阵,给你来个水的“身份证”检查。

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会先对水样进行处理,比如说过滤和浓缩。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原料磨成粉,越细腻越好。

然后呢,水样会被放进荧光光谱仪里。

等着吧,这时候的仪器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专心致志地寻找汞和砷的踪迹。

它们会把样品加热,激发出这些元素的特征荧光,然后就能通过这些光的强度来判断水里到底藏了多少汞和砷。

你问结果出来后怎么办?哦,那就要看报告了。

这个报告就像是给水样打的分数。

如果分数高,嘿嘿,那就得小心了,可能水里有毒。

分数低?那当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喝啦!不过,咱们要明白,这种检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水质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工业排放、农药使用等等,所以定期检测才是王道。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过程有点繁琐。

不过,想想啊,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那清凉的水,这点儿麻烦算什么呢?就像老话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坚持,总能喝上安全的水,享受生活的每一口。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
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海产品中的砷方面存在着重要价值。

它是一种分析海产
品中砷含量的有效方法,其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测定含砷海产品。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荧光的光谱分析技术,在测量海产品中的砷的
过程中,它通过向样品中添加合适的溶剂和发光剂,然后将应用特定的激发能量作用于样品中,当放射性元素与激发能量相互作用时,会发出特定的荧光。

砷的含量可以通过对发出的荧光谱的强度或其他指标进行测量,并与标准样品对比。

在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海产品中砷含量时,要确保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和稳
定性。

为此,应使用专业的原子荧光仪器和官方检测标准,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检测流程和现场环境的控制。

良好的管理和操作技术有助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有效的用于测量海产品中砷含量的分析手段,它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在大量产品检测中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

因此,本法受到了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助于保障海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
原子荧光技术是一种灵敏的、快速的检测砷的方法,它利用光谱分析测定砷的含量。

砷是一类毒素,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测定砷的浓度和分布对于环境污染的评估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灵敏的、仪器简单的、快速的检测砷的方法,它利用光谱分析测定砷的含量,具有检出限低、精确度高、试验简便等优点。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是一种砷测定的方法,它是利用砷原子荧光射线的强度随砷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开展砷测定的重要依据。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线性段、拐点段和最终段。

线性段是指砷原子荧光射线强度随砷浓度上升而线性增加,反应速率增加;拐点段是指砷原子荧光强度随砷浓度上升而拐点变化,反应速率减小;最终段是指砷原子荧光强度随砷浓度上升而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几乎不变。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矿产检测、饮用水检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环境监测领域,原子荧光测砷曲线可以用来测定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砷含量;在食品检测领域,原子荧光测砷曲线可以用来测定食品中的砷含量;在矿产检测领域,原子荧光测砷曲线可以用来测定矿石中的砷含量;在饮用水检测领域,原子荧光测砷曲线可以用来测定饮用水中的砷含量。

原子荧光测砷曲线是一种重要的砷检测技术,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测定多种环境样品中的砷含量,为环境污染的评估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M [1]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手册[ ].北京海光科创仪器有限公司. M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冰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
《资源节约与环保》 2 0 1 6 年 第 1 0 期
6.4检出限
平 行 测 定 1 1 份试剂进行空白实验,本方法的检出限为三倍
空白荧光值得标准偏差/标 准 曲 线 的 斜 率 (3S/K ),由此得出检出限 为 0.0374 ng/mL。
6.5回收率 表 1 在不同的水样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砷。
样品
加 标 黾 (n g /m L ) 1口1收 景 (n g /m L )

6.1酸及酸度的影响

盐 酸 与磷酸、硫酸等比起来,含砷量最少,并且测定时响应更
节 能
好 ,因此本实验选择盐酸。这 里 选 择 10%浓度的盐酸。

6.2共存离子的干扰
为了在测定过程中排除共存离子Sb、Pb、S n 等的干扰,加入

2 % 的硫脲-抗坏血酸溶液。
6.3选择线性范围
仪器调成最佳条件后,测 定 Ong/mL ~80ng/m L 的标准系列, R2 为 0.9997,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测定时考虑到仪器的实际灵 敏 度 ,本 实 验 选 择 Ong/mL ~30ng/m L 的浓度范围来制作本实验的 标 准 曲 线 ,其 中 R2 为 0.9999,回 归 方 程 为 X=1.061841E-04+ 1.517075E-05*Y〇
高 能 态 ,并 发 射 出 荧 光 ,在 一 定 的 浓 度 范 围 内 ,其 突 光 的 光 强 和 砷 的含量呈现正比的关系,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可以达到定量。
2 实验试剂
本实验中用到的水为超纯水,实验试剂均为优级纯。(1)KBH4+ KOH溶液:KBH420g 与 KOH 2g,超纯水溶解后定容至1L。(2)载
子 荧 光 法 测 定 坤 的 实 验 原 理 、步 骤 以 及 结 果 讨 论 。
关键词:坤 ;原 子 荧 光 法 ;测定
砷元素本身毒性不大,但是形成化合物之后毒性 极 强 ,因此 砷是我们国家控制排放的一个重要指标。砷的化合物在人体中经 过 蓄 积 会 产 生 慢 性 或 者 急 性 中 毒 ,引 发 人 体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严重 时能引发癌症病变。
读取时
5.2测定
设好仪器条件后,炉 温 设 为 200 t ,30m in之后开始测量,测
定 空 白 多 次 使 结 果 稳 定 ,确 定 空 白 值 后 测 定 系 列 ,并 绘 制 标 曲 。之 后 按 照 空 白 、样 品 的 顺 序 测 定 ,得 到 结 果 打 印 出 来 。
6 结果与讨论
流 为 沉 1溶 液 (1 0 % ) :10〇1^盐酸稀释至11^。(3)硫 脲 -^坏 血 酸
g 溶 液 :5 经过研磨的硫脲粉末,加热溶解,冷却后加人抗坏血酸 5g 并 定 容 到 100m U (4)砷标准储备液:标准值为100 mg/U (5)砷 标 准 使 用 液 :5mL标 准 储 备 液 定 容 至 500mL(lmg/L);再 取 10mL 该 溶 液 定 容 至 100mL(0.1mg/L )。
1 原子荧光法测砷的实验原理
酸 性 条 件 下 ,砷 (As)在 还 原 价 硼 氢 化 钾 (KBH4)的 作 用 下 生 成 AsH3,当 氩 气 (Ar)载 人 到 石 英 原 子 化 器 中 时 ,AsH3受 热 分 解 成 为 原 子 态 的 As,之后在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之下,A s原子由基态变为
3 实验仪器
(1)AFS-230型 双 道 原 孩 光 光 度 计 。⑵编码砷空心阴极灯。
4 分析
4.1 将 0 mL、1.0 mL、2.5 mL、3.0 mL、5.0 mL、7.0 mL、9.0 mL 的碑 标准使用液定容至25 m L容量瓶中。 4.2取 25 m L 的样品,向空白组、样品组、标准液中分别加人5 mL 的硫脲-抗坏血酸溶液与5 mL的浓盐酸。
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
55
原子荧光法测砷
郑晓宁 (山 东 省 滨 州 市 无 棣 县 环 境 监 测 站 山 东 滨 州 251900)
摘 要 :原子 焚 光 法 对 于 测 定 坤 的 实 验 来 说 具 有 灵 敏 度 、精密 度 高 、分析 曲 线 线 性 关 系 好 的 优 势 。本 文 介 绍 了 原
回 收 率 (%) 标 准 偏 差 (%) 变 异 系 数 (%)
1
10
10
Hale Waihona Puke 10000
2
10
10
100
5.2
5.0
3
10
10
100
0
0
4
10
11
110
0
0
5
10
10
100
0
0
6
10
10
100
0
0
6.6实际样品的测定
本 实验中,使 用 原子荧光法对5 0 个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显
示:21种 水 样 砷 含 量 为 0 ng/mL ~10 ng/mL,2 7 种水样砷含量为2 ng/mL ~8 ng/mL,2 种水样神含量为 9 ng/mL ~10 ng/mL。
5 测定
5.1仪器条件
灯 电 流 :60mA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300 V 原子化器高度:8mm 原子化器温度:200^C 载 气 流 量 :40〇mIVmin 屏蔽气流量:800mIVmin
测 量 方 式 :标 曲 法 。读 取 方 式 :峰 面 积 。延 迟 时 间 :
间 :10s。样品或者标准液加人体积:0.5mL。
7 结语
本 实 验 使 用 AFS_2 3 0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水样中的
砷 含 量 ,方 法 具 有 操 作 简 便 、检 测 快 速 等 优 点 。仪器调制最佳条件 后 ,经 过 严 格 的 操 作 ,测 量 结 果 较 为 满 意 ,实验的回收率达到了
90% ~ 1 1 0 % ,最低的检出限为0.0374 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