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多动症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本案例以一名多动症学生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其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人物:学生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12岁年级:六年级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自入学以来,其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
课堂上,他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做作业时,他常常坐立不安,无法坚持完成;与同学交往时,他常常冲动行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常常东张西望,甚至有时会离开座位。
2. 活动过度:小明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总是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安静下来。
3. 冲动行为: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未经思考就发言,有时甚至对同学进行攻击。
4. 学习困难:小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三、教育策略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旨在帮助他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采用了以下措施:座位调整:将小明安排在教室前排,便于教师关注。
课堂互动: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理解教学内容。
2. 行为矫正:针对小明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的问题,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规则:与小明一起制定课堂纪律,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边界。
正强化:当小明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负强化:当小明违反规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认识到错误。
3. 家庭合作:教师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庭教育:家长配合学校,在家中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小明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多动症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小动作不断。
在学校里,小明经常被老师批评,学习成绩较差,和同学关系紧张。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小明改善学习状况。
二、案例分析1. 多动症(ADHD)概述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通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特征,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2. 小明多动症的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和关爱。
(2)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纪律较为宽松,教师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个人因素: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好奇心强,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三、教育方案1. 家庭教育(1)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多关心、关爱小明,多陪伴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制定家庭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3)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2. 学校教育(1)教师关注:教师应关注小明的学习状况,了解他的兴趣和特长,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班级管理:班级纪律要严格,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小明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3)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3. 个人教育(1)培养注意力:通过游戏、训练等方式,提高小明的注意力。
(2)培养自制力:鼓励小明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班等活动,锻炼他的意志力。
(3)树立自信心:家长和教师要多鼓励小明,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一、案例分析 阳阳男,6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一、案例分析阳阳男,6岁,小学一年级学生。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基本情况我班阳阳今年6岁了。
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马虎、拖欠,好动贪玩,属于典型“马大哈”。
喜欢老师表扬,犯错误认错态度较好,但过后又会重犯,特别是喜欢和同学打闹。
在写作业时,字迹一塌糊涂,写的字几乎没有人认识。
具体表现在以下内容:该生上课不是讲话就是搞小动作,或是故意去捉弄别人,课下喜欢追逐打闹,在厕所里玩水,泼水,戏弄同班同学。
对老师,特别是科任老师态度极其恶劣,胆大包天,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多次顶撞老师。
上课会傻笑,严重影响老师上课。
他反应敏捷,但是情绪不稳定,好动,根本停不下来。
开学两个多月了,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不放在眼里,从来都不穿校服,不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我行我素。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爱说话,经常去打扰别人上课,爱惹是生非,多次故意去殴打同班同学。
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随便瞎写,都是错的。
二、分析思考家庭背景资料:阳阳家庭情况比较与众不同,他父母离异,与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是爸爸忙于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
他就跟随爷爷生活,爷爷平时在工厂上班,也无暇顾及到他所以他经一个人在家。
对于孩子的生活和成绩从不关心,而孩子的爸爸由于工作不稳定,经常外出,对于孩子的管教也是比较简单粗暴。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我行我素的性格。
他的心理问题是从小的时候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从小体会不到幸福家庭的生活的味道,失去家人的爱护,使他小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因为害怕得不到老师与同学的关注,因此想出一些方式来引起老师同学家长的注意,这就是典型的刷“存在感”。
通过与其爷爷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也特别难以管教,在家从来不写作业,经常和小区里的孩子们打闹。
此外,阳阳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异了,他心里就认为爸爸妈妈不再喜欢自己,所以自暴自弃。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阳阳这种行为属于行为障碍。
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
孩子专注力不好的案例
孩子专注力不好的案例案例一:写作业像“热锅上的蚂蚁”我邻居家那小孩,叫小明。
每次写作业就跟打仗似的,屁股就像长了刺一样,在椅子上扭来扭去。
刚坐下没两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
一会儿看看窗外有没有小鸟飞过,一会儿又瞅瞅桌子上的小摆件。
你要是在旁边盯着他,他能稍微老实会儿,可眼睛也没在作业本上。
手里的笔就像个小玩具,转来转去,就是不认真写字。
写一个字得停半天,好像那个字跟他有仇似的,半天写不出几个完整的句子来。
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能磨蹭两个小时还做不完,这专注力啊,真是让人头疼。
案例二:上课像个“小侦探”,到处找线索。
我儿子班上有个同学,那可太逗了。
上课的时候完全不在状态。
老师在前面讲课,他就像个小侦探似的,眼睛到处搜索。
他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上。
看到地上有个小纸片,能盯着看好久,就像那小纸片是什么神秘宝藏的线索一样。
同桌的铅笔盒掉了个东西,他比谁都关心,立马弯腰去看是什么。
老师提问他,他经常是一脸懵,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啥,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整个课堂对他来说就像一个大游乐场,到处都是吸引他的东西,就是没有学习这件事。
案例三:读书就像“走马观花”我外甥女读书的时候也是专注力差得很。
给她一本故事书,她倒是愿意看,可看的方式那叫一个特别。
她眼睛在书上扫得飞快,你要是以为她读得快是聪明呢,那就错了。
你让她讲讲书里讲了啥,她只能说出个大概,而且还颠三倒四的。
她看书的时候,周围有点风吹草动就分心。
比如家里人在旁边轻轻走个路,她就会抬头看看。
有时候她自己的手指头都能让她走神,玩着自己的手指头就忘了还在读书这回事了。
感觉她读书就像是完成任务,眼睛在字上走了一遍,脑子却没跟着走。
小学阶段ADHD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小学阶段ADHD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ADHD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简称,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ADHD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
近年来,ADHD儿童群体的数量有所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
小学阶段,ADHD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主要有上课无法专注听讲,无法静坐,易出现异常行为干扰课堂秩序等。
笔者所教班级有一名混合型的ADHD儿童小A,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两年中对小A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等措施,小A的行为习惯出现了较大的改善。
一、案例陈述小A,男,13岁,患有多动症,目前就读于六年级。
他相貌端正,身高相较于同班同学偏高,四年级曾因无法控制情绪休学一年,其间为了强身健体而学习了武术,五年级转回原班学习。
访谈调查发现,其家庭情况如下:父母均为工薪阶层,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时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方式常以沟通开始,暴力收场,家庭氛围紧张。
后因孩子无法控制情绪,父亲辞职陪读。
但是父母拒绝正视孩子的问题,对于校方的约见约谈采取漠视态度。
通过观察及访谈发现,其同学关系如下:班级学生对其比较友善,由于小A基本不与女生交流,所以矛盾较少。
但是男生都非常害怕小A,近半数男生都与他发生过肢体冲突,对其敬而远之。
小A的课堂表现如下:听不懂课,跟不上进度,上课无精打采,毫无规则意识,来回走动,自由出入教室,甚至在课堂上因为一些小事就对同学大打出手,不接受任何老师的批评与指示。
课间也多次与邻班同学发生冲突。
其父陪读其间,父子俩也曾在走廊上拳脚相向。
二、综合分析小A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冲动、暴躁,攻击行为强。
由于父母的拒绝承认,小A的行为模式自一年级初步显现后直至五年级开学都未得到有效的干预。
家庭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易激起小A的激烈反抗,以暴制暴的解决方式在小A心中埋下暴力能够解决一切的种子,从而丧失情绪管理。
小A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疏离,无法与同伴进行平等交流,这使得小A跌出同学圈之外,也助长了小A暴力行为的气焰。
小学生多动症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动,打扰其他同学学习。
他喜欢插嘴,不遵守课堂纪律,容易冲动,与同学发生矛盾。
课后,小明作业完成不及时,书写潦草,经常丢失学习用品。
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小明存在多动症倾向。
二、案例分析1. 多动症的定义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活动控制、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2. 小明多动症症状分析(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走动,不能专注于听讲,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多动:小明在课堂内外都表现出多动行为,如翻书、摆弄文具、离开座位等,影响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3)冲动:小明容易冲动,与同学发生矛盾,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教育措施1.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1)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
(3)针对小明,教师可以采取单独辅导、提醒等方法,帮助他集中注意力。
2. 加强家校合作(1)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家长应关注小明的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按时完成作业等。
(3)家长要耐心引导,避免过度批评,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 强化行为矫正(1)针对小明的多动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立“静心角”,让小明在需要时到“静心角”静心思考。
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小明适当的关注,如提问、表扬等,提高他的课堂参与度。
③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音乐等,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2)针对小明的冲动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育小明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思考。
②培养小明的同理心,让他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③引导小明参加心理辅导,帮助他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咨询案例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咨询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明,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明的父母反映,他在学习和做其他事情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在课堂上,经常东张西望,摆弄文具,被老师多次提醒;写作业的时候也是拖拖拉拉,一会儿玩橡皮擦,一会儿发呆,原本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往往要花两三个小时。
二、初次咨询。
# (一)建立关系。
我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眼睛滴溜溜地转,对咨询室里的各种东西都很好奇。
我笑着对他说:“小明呀,这里就像一个魔法小房间,我们可以一起玩一些很有趣的游戏哦。
”这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 (二)了解情况。
我开始和他聊天,就像朋友一样。
我问他:“小明,你觉得上课好玩儿吗?”他撇撇嘴说:“不好玩儿,老师讲的东西好无聊。
”我又问:“那写作业呢?”他大声说:“更讨厌,作业好多。
”从他的回答里,我能感觉到他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
# (三)家庭环境探究。
接着,我和小明的父母也深入聊了聊。
原来,小明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晚上回到家也经常是各忙各的,很少有时间陪小明一起玩或者学习。
而且,家里的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基本是任由小明玩,没有什么限制。
三、问题分析。
# (一)缺乏学习动力。
小明觉得学习无聊,对课堂内容和作业都不感兴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容易分心。
# (二)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缺乏陪伴和电子产品的无节制使用,让小明习惯了被各种刺激的事物吸引,很难专注于相对单调的学习任务。
四、咨询方案制定。
# (一)提高学习兴趣。
1. 建议老师在课堂上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故事教学、小组竞赛等。
对于小明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行为给予及时表扬。
2. 我给小明制定了一个学习小奖励计划。
如果他能在半小时内专注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集满十颗小星星就可以兑换一个他喜欢的小礼物,像漫画书或者小拼图。
# (二)优化家庭环境。
1. 我告诉小明的父母,每天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陪小明,可以一起读书、做游戏或者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小学儿童注意-案例分析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 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 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 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 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 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 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 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 或同学。
[分析] 1、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 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 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 力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 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 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
3、虽已上了一年级,却还未养成上 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 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 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 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 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 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 自己。
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他建 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 我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 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 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认真 记录家庭作业的内容,适当辅导,规定 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 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 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 减少问题行为。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 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 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 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 经常忘事。 3、反应很慢:(1)考试经常不能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2)写一个字要花别 人两三倍的时间.(3)课上被老师点名, 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关于专注力的案例幼小衔接
关于专注力的案例幼小衔接案例一:爱走神的小萌。
小萌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女孩,马上就要上小学了。
在幼小衔接的课堂上,老师发现她总是坐不住。
比如说老师正在讲拼音字母“a”,小萌一开始还跟着读,可没过一会儿,她就被窗外飞过的小鸟吸引住了。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小鸟,小脑袋里可能在想:“小鸟要飞到哪里去呀?”这时候,老师提问小萌“a”怎么写,她完全不知道,就像突然从自己的小世界被拉回了课堂,一脸茫然。
为了帮助小萌提高专注力,老师想了个小办法。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些字母卡片。
当老师讲字母的时候,小朋友们要从盒子里找出对应的卡片。
小萌对这个游戏可感兴趣了,她的小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的嘴巴,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讲。
这样一来,她在课堂上走神的次数就少多了。
案例二:调皮的小宇。
小宇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在幼小衔接班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动。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教大家数1 10的数字。
小宇开始还挺认真,跟着老师念数字。
但是,当老师开始在黑板上画小方块来表示数字的时候,小宇看到黑板擦就走了神。
他拿起自己的橡皮擦,学着老师擦黑板的样子,在桌子上擦来擦去,还弄出很大的动静。
老师发现后,并没有批评小宇。
而是把他叫到讲台前,让他来当小老师。
小宇特别兴奋,他要负责带着小朋友们数数字。
这下他可专注了,小眼睛盯着小朋友们,大声地数着数字,还像模像样地学着老师的样子给大家解释数字的含义。
从那以后,小宇知道了专注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越来越能集中精力了。
案例三:容易分心的小花。
小花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可是她的专注力也不太好。
在幼小衔接的识字课上,老师每讲一个新字,都会用有趣的故事来解释这个字的由来。
别的小朋友都听得津津有味,只有小花,听到故事里提到小动物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家里的小宠物。
有一次老师讲“猫”这个字,小花就开始想自己的小猫是不是在家调皮了。
老师发现小花的问题后,就和小花的家长沟通。
家长在家里陪小花学习的时候,采用了一种“限时任务”的方法。
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张,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张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干扰其他同学学习。
在家中也经常因为做作业拖拉、粗心大意而受到家长的批评。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小张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二、案例描述1. 行为表现小张在学校和家里的行为表现如下:(1)课堂表现:小张上课时经常走动,坐不住,容易分心。
即使老师点名提问,他也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回答错误。
(2)作业表现:小张做作业时,经常边做边玩,导致作业质量低下。
而且,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作业时间过长。
(3)人际关系:小张与同学的关系紧张,因为他经常在课堂上打扰别人,使得同学对他产生反感。
2. 心理状态小张的心理状态如下:(1)情绪波动:小张容易情绪激动,当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会表现出愤怒、沮丧等情绪。
(2)自信心不足:由于成绩不理想,小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自信心不足。
(3)焦虑感:小张经常担心自己的表现,担心被同学嘲笑,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
三、教育干预措施1. 心理辅导(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张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2)情绪管理:教授小张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他控制情绪波动。
2. 家庭教育(1)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ADHD相关知识培训,使家长了解孩子的病情,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
(2)家庭环境改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3. 学校教育(1)课堂管理:老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吸引小张的注意力,使他能够专注于学习。
(2)同伴支持:鼓励同学帮助小张,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个别辅导:针对小张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张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1. 课堂表现:小张上课时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注意力集中,不再随意走动。
2. 作业表现:小张做作业时,不再边做边玩,作业质量有所提高。
特殊教育行为干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性格开朗,但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学习效率低下,经常出现错误;与同学交往困难,难以融入集体。
小明的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希望他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二、案例描述1. 小明在学校的表现(1)上课时,小明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跟随老师的讲解。
即使被老师提醒,也难以改正。
(2)小明做作业时,速度慢,错误率高,经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
(3)小明与同学交往困难,难以融入集体。
他常常独自一人,不喜欢与人交流。
2. 小明家庭背景小明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氛围较为和谐。
但在教育小明方面,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采取打骂、批评的方式。
这使得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三、案例分析1. 行为干预的目的通过对小明进行行为干预,旨在提高他的注意力、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2. 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
通过对小明进行积极的行为干预,可以改变他的不良行为。
(2)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通过对小明的认知和情绪进行调整,可以改善他的行为。
四、行为干预方案1. 改善注意力(1)采用注意力训练方法,如:舒尔特方格、注意力训练软件等。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做好笔记等。
2. 提高学习效率(1)针对小明学习中的困难,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3)培养小明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主动探索知识。
3. 改善人际关系(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学会与人沟通。
(2)组织团队活动,增进小明与同学之间的感情。
(3)培养小明的社交技巧,提高他在集体中的地位。
五、实施过程1. 第一阶段:观察与评估(1)对小明进行观察,了解他的行为特点和需求。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
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
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
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
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
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
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
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
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此而大受影响。
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
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
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adhd儿童教育案例
adhd儿童教育案例
一、案例概述
XXX是一位8岁的男孩,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他在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同学相处时容易发生冲突,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
二、教育方案
针对XXX的状况,教育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为XXX开具了药物治疗,以帮助他控制ADHD的症状。
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
2. 心理咨询:定期与心理咨询师会面,学习如何应对ADHD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3. 课堂调整:教师为XXX提供特殊的学习环境,例如允许他坐在教室的前排,减少干扰因素。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他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他的学习需求。
4.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XXX的教育,定期与教师和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家长还需与XXX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帮助他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5. 课外活动:鼓励XXX参与课外活动,如运动、艺术等,以帮助他发展自信心和社交技巧。
三、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中,教师、医生、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需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评估XXX
的进步情况。
每学期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总结会议,评估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案例总结
通过以上方案,XXX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善。
他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有所提高,与同学相处也更加融洽。
虽然ADHD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但通过合理的教育和药物治疗,XXX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和社会生活。
注意力教育故事真实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一个名叫张浩的孩子是如何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实现学业和人生的飞跃。
张浩,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十足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城市的一所小学。
然而,在他身上,却存在着一个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时,他总是东张西望,无法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一会儿玩玩笔,一会儿看看窗外,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与同学交流时,也总是心不在焉,让人感觉他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浩的家长深感忧虑。
他们意识到,如果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他的学业和未来都可能受到影响。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求帮助,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张浩的家长得知了我国某知名教育机构推出的注意力培养课程。
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张浩报名参加了这个课程。
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
刚开始,张浩对这个课程并不感兴趣。
他觉得这些游戏和故事无聊,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然而,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他逐渐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和故事,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在游戏中,他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在故事中,他明白了专注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生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张浩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开始能够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与同学交流也更加主动。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课程的结束,张浩的注意力问题又重新浮现。
他再次陷入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
这时,家长和老师意识到,仅仅依靠课程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
他们决定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张浩的专注力。
首先,他们为张浩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他们规定了学习的时间、内容和休息时间。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始终陪伴在张浩身边,提醒他保持专注。
小学儿童注意-案例分析
小学儿童注意-案例分析《小学儿童注意案例分析》在小学教育中,儿童的注意力问题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方面。
良好的注意力对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而注意力不集中则可能给他们的学业和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小学儿童的注意力情况。
案例一:小明,一个七岁的男孩,在课堂上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
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时,他经常东张西望,眼神游离,手中还不停地摆弄文具。
做作业时,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或事物吸引,导致作业完成得又慢又差。
经过与小明的家长和老师沟通,发现小明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他在看电视或玩游戏时,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个节目或游戏,经常频繁切换。
经过进一步了解,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嘈杂,父母经常在他学习时大声交谈或看电视。
此外,小明的睡眠时间也不规律,经常熬夜。
对于小明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为小明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其次,家长调整了家庭作息时间,保证小明有充足的睡眠。
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采用了更多的互动方式来吸引小明的注意力,比如提问、小组讨论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小红,一个八岁的女孩,在阅读时总是容易分心。
她读一会儿就会停下来,思绪飘到其他地方,导致阅读速度很慢,理解也不深入。
经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小红在阅读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她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抓住文章的重点。
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专门为小红进行了阅读指导,教她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如何在阅读中做笔记和总结。
家长也在家中陪伴小红阅读,鼓励她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渐渐地,小红的阅读注意力得到了提高,阅读能力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案例三:小刚,一个九岁的男孩,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较慢,做题时经常出错,而且很容易因为一道难题而陷入长时间的思考,忽略了老师后续的讲解。
通过与小刚交流,发现他对数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个案分享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个案分享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个案分享引言:小学生是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而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本文将分享一个个案,通过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个案背景介绍一个小学生,名叫小明,他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
根据老师和家长的观察,小明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不专心听讲,容易分心。
这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于是他们决定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1. 生理原因:小明可能面临身体不适,如缺觉、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等。
这些生理问题会影响他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2. 心理原因:小明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问题,比如注意力不足症(ADHD)。
这种心理问题会导致他在上课时难以保持专注。
3. 环境原因:小明的学习环境可能存在干扰因素,比如嘈杂的教室、座位过于拥挤或者课堂氛围不好等。
第三部分:解决措施1.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帮助小明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他的身体健康,提高注意力水平。
2. 提供专注训练:通过一些专门的训练活动,例如多任务训练和注意力训练游戏,帮助小明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能力。
3. 调整学习环境:老师可以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且有序的教室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给小明安排一个合适的座位,以帮助他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 提供个性化教学:老师可以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材,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部分:总结和回顾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
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提供专注训练、调整学习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教学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改善他们的注意力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注意力缺失儿童矫正案例
注意力缺失儿童矫正案例
姓名:小铭年龄:6岁半
基本情况:
小铭刚上小学一年级,被老师经常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讲小话,总是坐不住,小动作比较多,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只能说出一部分答案。
家长收到老师的短信后抽出很多时间来辅导小铭学习,但发现小朋友在写作业的时候也非常明显,不仅拖拖拉拉,而且左顾右盼,很容易被身边的一些细小的声音和行为干扰。
课程安排:
每周三次提高班小组课,并配合做一些家庭辅导训练
家长反馈小结:
训练感觉统合3个多月来,小铭有了明显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特别是语文和英语成绩,老师反映上课能认真听讲了,并且能坐住很长时间,小动作明显减少……由于训练频率比较密集,内在成就动机的训练起了作用,小朋友在写作业方面能自觉安排,并按照家长给出的时间内完成,不再拖拖拉拉,并且逐步能独立完成。
多动症儿童案例教育措施(3篇)
第1篇一、引言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多动症儿童在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异常,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困扰。
本文将以一个多动症儿童案例为切入点,探讨针对此类儿童的教育措施。
二、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在学习过程中,小明经常走神,课堂作业完成得很慢,成绩不稳定。
此外,小明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冲动、易怒、缺乏耐心等特点。
经医院诊断,小明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了解多动症知识:家长首先要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过多干扰。
同时,家庭成员要相互理解、关爱,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3)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吃饭、洗澡、睡觉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规律性。
2. 学校教育(1)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多动症儿童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培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激发多动症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多与多动症儿童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4)合理分组:教师可以将多动症儿童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分组,发挥榜样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社会支持(1)开展多动症知识普及:社会各界要关注多动症儿童,开展多动症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多动症的认识。
(2)建立多动症儿童关爱组织:社会各界可以成立多动症儿童关爱组织,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心理、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关注多动症儿童成长。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分析第一篇: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分析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分析江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
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教师都讲了些什么,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分析]对于江良来说,可能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寻找具体原因。
[方法]当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
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
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
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
先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再从右脚到躯干,从左右手到躯干,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
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较好掌握。
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小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
首先,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
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
5.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
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
行为障碍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12岁,六年级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随意打断老师讲话、与同学发生争执等现象。
课后,小明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动手打人。
家长和老师对此非常担忧,希望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小明改正这些不良行为。
二、诊断通过对小明的观察和了解,我们认为小明存在以下行为障碍:1. 注意力障碍:小明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情绪障碍:小明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小事而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3. 社交障碍:小明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缺乏沟通技巧,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
4. 自我控制能力差:小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冲动行事。
三、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尊重小明,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2)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2. 改善课堂环境(1)调整座位,将小明安排在老师视线范围内,便于关注。
(2)合理布置课堂,减少干扰因素,提高小明注意力。
3. 强化正面行为,弱化负面行为(1)当小明表现出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当小明出现不良行为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他认识到错误,并鼓励他改正。
4. 培养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1)教小明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引导小明遇到问题时,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避免冲动行事。
5. 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1)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与同学互动,提高他的沟通技巧。
(2)教小明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6. 家校合作(1)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
四、实施过程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小明的日常交流,我们了解到他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自信。
于是,我们经常鼓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同时,我们还发现小明在美术、音乐等方面有特长,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提高他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
为矫正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
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
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着。
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
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
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
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
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
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
此而大受影响。
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
(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
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
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一般而言,儿童在注意力的保持与集中方面总比大人差些。
由于脑神经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儿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业时,其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专注;同时,他们没有对学习的收益与后果产生预期,自我克制能力差。
因而,如果儿童不专心听讲的时间只有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这属于成长中的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
(二)持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小宝注意力缺陷行为的原因可能是: 1、孩子认为从头到尾完整地做完一件事情是件麻烦的事,很烦。
2、不妥行为出现后,家长由于都较忙,没有及时进行教育和更正,使孩子在长期随性的生活习惯中形成无所谓的观念。
上小学以后,即使这些行为非常的明显,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3、孩子放学回家后,户外活动较少,呆在电视前的时间相对较多,可以长时间相对专注地呆在电视机前、甚至对动画片出现入迷的程度,另一方面,其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相对来说更是不太关注。
4、父母亲经常为孩子的事情或家庭琐事吵架或冷战。
三、矫正过程
(一)实施矫正步骤
第一步:改变错误认知。
在取得孩子双方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下,要求大人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对家庭问题进行讨论或争吵,并在适当的机会,告诉孩子,大人争吵只是为解决问题,或者是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不同以引起的辩论,目的都只有一个,父母亲都是要为孩子好;在行为技能训练之前,研究者让母亲对个案进行每一项日常生活细节知识的传授,很严肃地告知孩子生活细节的重要性和不注意生活细节的危害性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做功课认真细致的重要性。
第二步:行为技能训练。
包括研究者分步骤示范目标行为(包括从早上起床后到上学前所必须做的事项、放学回家后的功课和玩耍之间的时间观念、睡觉时间、以及在玩具收拾、看电视的时间限定、做作业的时限
及作业完整程度、学习用品的收拾等方面),个案分步骤模仿、研究者边示范边指导、个案演习、研究者反馈。
研究者安排母亲一起在场,观察标准的生活事项技能,以便在家指导个案。
第三步:使用代币制。
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细心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
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20∶30向妈妈兑换。
1个月后,兑换时间改为1个月一次。
第四步:结合有效的训练活动。
本次行为矫正为孩子选择了硬笔书法、游泳和每周一次到有公园玩户外活动(以所奖励的代币兑换,玩滑梯等),提高孩子感觉统合的训练机会。
家长还应让儿童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如走平衡木、剪纸、摆积木、玩泥巴、走迷宫、溜冰以及各种球类、体操等活动。
(二)外部环境支持:
注意力缺陷行为在日常生活矫正过程中,家长配合注意在学习方面的两个重要的外部环境支持:
1、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
应在孩子的房间里,尽量少给孩子呈现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因为这种孩子很容易受无关刺激所吸引。
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最好关上电视,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打扰孩子。
2、培养孩子对事物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很投人、很专心,小孩也是如此。
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
培养儿童的兴趣,可采取诱导的方式。
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可以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3、注意培养孩子阅读文字书的能力。
这种孩子一般都伴有不爱阅读文字、爱看带插图的书的习惯。
许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了还总是看卡通书。
家长尤其要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习惯,要让孩子借助上下文猜测不认识的字的意思。
三、矫正结果与评估
(一)观察期:
孩子在观察期各种注意力缺陷行为相对较为突出,母亲命令他及时改正后,下次仍是需要提醒。
(二)治疗期:
1、与孩子约定好四个兑换准则
2、治疗记录:
孩子的各项粗心行为在代币使用的第一天突然下降,其原因是孩子记住了正确的生活细节,同时可以通过正确的行为获得代币得到奖励,如果出现遗忘时及时给予提醒并扣减较少数量的代币。
及时强化比延迟惩罚更为有效。
孩子对记录其行为奖励及惩罚的代币记录本很在意,做了好事后还会记住向家长报告,要求家长马上登记在册。
与孩子约定好一周兑现一次,家长信守承诺,在周末将结算的代币兑换成孩子要求的同等价值的物品。
3周后,孩子在生活细节方面经常在要粗心的时候能有意识的及时纠正,同时在做作业时粗心的现象大为减少,考试时因为粗心而扣的分数大为减少,成绩很快上升。
(三)追踪期:
根据孩子的实际有意识的好习惯情况,确定半年后停止代币,进行入追踪期。
孩子各项生活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有较明显的下降,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
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行为技能训练和代币制3种方法矫正注意力缺陷儿童行为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