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材、钢材、铝材进料检验规范

铜材、钢材、铝材进料检验规范
铜材、钢材、铝材进料检验规范

铜材铜材、、钢材钢材、、铝材铝材

进料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

(第一版第一版))

福建省三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福建省三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编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 2009年 06月 0505 日

检验规范

概 述

凡产品图纸及其它制造文件或订货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均以此规范为必须遵守的最低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本公司外购铜材、钢材、铝材进料一般检验要求。

钢材进料检验规范

钢材进料检验规范

1. 材料检验

a) 原材料入厂验收记录;

b)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c) 对牌号不明的原材料,经复验确定其牌号且提供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2.检验参照标准

下列规范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GB 222-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232-1999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 2975-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3 检验依据

a)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订货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状态、规格

(型材号、定尺长度等)、尺寸允许偏差(若不注明则按最低级别供货)、重量、其他要求等。

b) 符合上述规定的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制造工艺与有关技术标准(按国家标准)。

c)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d)各种型材检验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4 检查

4.1检查每批型材上是否挂有如下标志的标牌:

a)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b)生产厂名称、商标;

c) 材料牌号;

d) 供应状态:

e) 批 号

4.2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由质量检验部门填报与汇总,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4.3 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可作为产品质量合格证的附件,提供给客户。

4.4 采购部门(或材料仓库)在原材料进厂后立即按要求填写送检单,送化验室。送检单内容包括原材料牌号、名称、进厂数量、产地等。

5 原材料的标识

5.1 原材料的标识一定要清晰、准确,检查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必须先检查确认产品的标识。

5.2 凡原材料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报告及检查记录上都应有产品标识印记号。

6.5 表面质量

6.5.1型材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和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不得有分层。

6.5.2型材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材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凹面、划痕等轻微局部的缺陷,但应保证型材允许的最小值。

7 检验项目

7.1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尺寸和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

7.3 钢材所需重点检验项目按协议上的要求进行检验,如化学成份、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等。

8 检验规则

8.1取样频率

8.1.1 化学成分分析的取样频率

每批取化学成分分析一个

8.1.2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取样频率

钢材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重量不大于10吨的同牌号、同厚度规格、同产品形态的钢材组成。每批取拉伸试验试样和弯曲试验试样各一个。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另确定检验批重量。

8.2复验

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不得交货。

9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9.1 如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9.2钢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47和GB/T2101的规定。

10 判定、交验记录

10.1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

10.2 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须由送检部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送技术、质量、生产部门评审,如经评审后可以使用的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如经评审后认为不能使用的材料,须办理退货手续。

附录A

1.光谱分析和机械性能报告

2.检查记录表

钢材进料交验记录表

名称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 □有 □无 材料

牌号 质量合格证 □有 □无

国外标准 化学成分报告 □有 □无 标准

国内标准 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有 □无

表面处理 □有 □无 热处理 □有 □无

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2. 几何尺寸

3. 其他项目

附加技术要求

检验员/日期

材进料检验规范

铜材进料检验规范

1. 材料检验

a) 原材料入厂验收记录;

b)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c) 对牌号不明的原材料,经复验确定其牌号且提供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2检验参照标准

下列规范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YS/T462-2003 铜及铜合金管棒型线材产品缺陷

YS/T463-2003 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产品缺陷

GB/T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232-1999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040-2008 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1527-2006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4423-2007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YS/T649-2007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GB/T21652-2008 铜及铜合金线材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8888-2003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 检验依据

a)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订货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状态、规格

(型材号、定尺长度等)、尺寸允许偏差(若不注明则按最低级别供货)、重量、其他要求等。

b) 符合上述规定的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制造工艺与有关技术标准(按国家标准)。

c)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d)各种型材检验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4 检查

4.1检查每批型材上是否挂有如下标志的标牌:

a)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b)生产厂名称、商标;

c) 材料牌号;

d) 供应状态:

e) 批 号

4.2原材料质量检验记录种类

a )零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无损探伤检验报告;

b)原材料、配套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

4.3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由质量检验部门填报与汇总,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4.4 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可作为产品质量合格证的附件,提供给客户。

4.5 采购部门(或材料仓库)在原材料进厂后立即按要求填写送检单,送化验室。送检单内容包括原材料牌号、名称、进厂数量、产地等。

5 原材料的标识

5.1 原材料的标识一定要清晰、准确,检查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必须先检查确认产品的标识。

5.2 凡原材料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报告及检查记录上都应有产品标识印记号。

6.5 表面质量

6.5.1型材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和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不得有分层。

6.5.2型材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凹面、划痕等轻微局部的缺陷,但应保证型材允许的最小值。

7 检验方法

7.1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尺寸和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

7.3 型材所需重点检验项目按协议上的要求进行检验,如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等。

8 检验规则

8.1取样频率

8.1.1 化学成分分析的取样频率

每批取化学成分分析一个

8.1.2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取样频率

型材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重量不大于5吨的同牌号、同厚度规格、同产品形态的型材组成。每批取拉伸试验试样和弯曲试验试样各一个。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另确定检验批重量。

8.2复验

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不得交货。

9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9.1 如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9.2型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

10 判定、交验记录

10.1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

10.2 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须由送检部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送技术、质量、生产部门评审,如经评审后可以使用的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如经评审后认为不能使用的材料,须办理退货手续。

附录A

3.光谱分析和机械性能报告

4.检查记录表

型材进料交验记录表

名称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 □有 □无 材料

牌号 质量合格证 □有 □无

原图标准 化学成分报告 □有 □无 标准

执行标准 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有 □无

表面处理 □有 □无 热处理 □有 □无

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2. 几何尺寸

3. 其他项目

附加技术要求

检验员/日期

材进料检验规范

铝材进料检验规范

1. 材料检验

a) 原材料入厂验收记录;

b)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c) 对牌号不明的原材料,经复验确定其牌号且提供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2检验参照标准

下列规范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参照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GB/T3190-1996 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

GB/T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加工余量

GB/T7999-2000 铝及铝合金光电(测光法)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3191-1998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6892-2000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GB/T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3 检验依据

a)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订货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状态、规格(型

材号、定尺长度等)、尺寸允许偏差(若不注明则按最低级别供货)、重量、其他要求

b) 符合上述规定的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制造工艺与有关技术标准(按国家标准)。

c) 符合上述规定的产品图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d)各种型材检验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4 检查

4.1检查每批型材上是否挂有如下标志的标牌:

a)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b)生产厂名称、商标;

c) 材料牌号;

d) 供应状态:

e) 批 号

4.2原材料质量检验记录种类

a )零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无损探伤检验报告;

b )原材料、配套件、密封件、涂料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合格证;

4.3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由质量检验部门填报与汇总,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4.4 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可作为产品质量合格证的附件,提供给客户。

4.5 采购部门(或材料仓库)在原材料进厂后立即按要求填写送检单,送化验室。送检单内容包括原材料牌号、名称、进厂数量、产地等。

5 原材料的标识

5.1 原材料的标识一定要清晰、准确,检查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必须先检查确认产品的标识。

5.2 凡原材料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报告及检查记录上都应有产品标识印记号。

6.5 表面质量

6.5.1型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斑点和硝盐痕迹。

6.5.2型材上需要加工的部位,其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

6.5.3型材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缺陷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8%的起皮、气泡、表面粗糙和局部机械损伤、但缺陷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5 mm,缺陷总面积不超过型材表面积的5%。

7 检验方法

7.1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尺寸和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

7.3 型材所需重点检验项目按协议上的要求进行检验,如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等。

8 检验规则

8.1取样频率

8.1.1 化学成分分析的取样频率

每批取化学成分分析一个

8.1.2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取样频率

型材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重量不大于10吨的同牌号、同厚度规格、同产品形态的型材组成。每批取拉伸试验试样和弯曲试验试样各一个。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另确定检验批重量。

8.2复验

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任一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不得交货。

9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9.1 如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应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9.2型材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3199-1996的规定。

10 判定、交验记录

10.1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

10.2 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须由送检部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送技术、质量、生产部门评审,如经评审后可以使用的材料,办理入仓库手续,如经评审后认为不能使用的材料,须办理退货手续。

附录A

5.光谱分析和机械性能报告

6.检查记录表

铝材进料交验记录表

名称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 □有 □无 材料

牌号 质量合格证 □有 □无

原图标准 化学成分报告 □有 □无 标准

执行标准 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有 □无

表面处理 □有 □无 热处理 □有 □无

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2. 几何尺寸

3. 其他项目

附加技术要求

检验员/日期

钢材(铁)检验标准

. 钢 材 ( 铁 件 ) 验 收 标 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类所需钢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测定碳含量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0-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5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3094-2000 冷拔异型钢管 GB/T 3274-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ASTM 370-02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 3术语和定语 3.1钢的牌号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例如:Q235AF

钢材检验标准新版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钢材检验标准 2017-6-8发布2017-6-8实施 编制:技术部批准: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外观尺寸、外形重量要求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进厂的冷轧钢板和钢带、热轧钢板和钢带的检验。 2、引用标准 GB708-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0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检验量具设备: 采用目测,钢卷尺、游标卡尺、超声波测厚仪、平台。 4、检验内容 4.1、所采购的各种钢材,应是本公司的合格供方提供,具有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的有效检验报告、生产厂家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明书,应注有产品规格型号、产品等级,使用性能技术要求等。 4.2、外观要求:钢板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结疤、折叠、起泡、夹杂和分层。 4.2.1.锈斑主要是指钢板氧化后产生的生锈现象,底色为黄褐色斑状。 4.2.2.钢板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一半的麻点、凹凸、划痕。 4.2.3.麻点主要指板材在制作是落入杂质产生,其底色为板材色状。 4.2.4.钢板板边要求平整、光滑,无锯齿状,四棱见线。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4.4、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表二) mm

5.1、车身钣金件使用钢质材料的性能应有生产厂商提供的合格材质检验报告; 5.2、钢质材料的厚度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超声波测厚仪等检验设备检测,在距离边缘不小于40mm处钢(板)材的任意测定三点,计算平均值,结果应与(表一、表四)相符。 5.3、钢质材料的宽度采用卷尺,在距离边缘不小于40mm处钢(板)材的任意测定三点,计算平均值,结果应与(表二)相符。 5.4、钢板的不平度检测是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米尺进行测量,测量钢板与米尺之间的最大距离。所测的结果应与(表三)相符。 说明:本标准公司提出技术部负责起草 2010年9月8日

型材检验标准

型材检验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挤压型材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2015年1月15日发布 2015年 1月16 日实施 XXXXX铝业有限公司 一.检验依据与规范 针对工业型材太阳能支架为6005牌号,其主要成分见下表 铝型材进行检验的主要依据为: GB/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 GB/T -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JIS H4100-2006 铝和铝合金挤压型材(日本标准)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AQL=特殊水平S-4级进行抽样检验 GB/T14846-2008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以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实施,如遇到国家技术标准变动,依据最新国家标准或者出口国家的标准进行检验。 具体标准如下; 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3190-2008 中相应的成分要求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006 相对应的牌号状态力学性能的要求 如需要喷砂按客户提供的要求生产(砂的目数) 如需要阳极氧化膜性能应符合的规定要求。 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铝型材横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未注尺寸应符合JIS H4100-2006、 GB/T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 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的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要求,未注明角度偏差的应符合GB/T 14846-2008超高精级要求±° 平面间隙(挤压) 铝型材平面间隙应符合GB/T 14846-2008 条款相关要求生产检验,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型材弯曲度(挤压) 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相关精级要求,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型材的扭拧度 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钢结构质量检验记录

钢结构质量检验记录 1.原材料及成品进场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原材料及成品进场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出厂检验报告等。 (2)钢材 1)钢材、钢铸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并附有商检证。 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 a.国外进口钢材; b.钢材混批; c.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d.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e.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f.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1。 (3)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1)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复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按规格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2。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复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按规格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3。 4)对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拉力载荷或表面硬度试验,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或《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1的规定。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表面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表面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检查数量:同规格的螺栓每600只为一批,不足600只仍按一批计,每批取3只为一组随机抽检。螺栓拉力荷载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4。螺栓表面硬度复验报告见质控(建)表4.1.8.4-5。 5)对设计有螺栓实物最小荷载检验要求的螺栓,其抗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材的检验和检验标准

钢材的检验和冶金备件检验标准 冶金工厂生产各种钢材,出厂时都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及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各项检验(试验)。科学试验(检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它标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冶金产品检验是冶金工业发展的基础,冶金备件它标志着冶金工业技术水平和冶金产品的质量。应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工序必须作为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 钢材质量检验对于指导冶金工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童、生产符合标准的钢材,以及指导用户根据检验结果合理选用钢材,正确进行冷、热加工和热处理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钢材产品和半成品的检验,可以发现钢材质量缺陷,査明产生缺陷的原因,指导各生产环节(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将其消除或防止,同时也尽可能杜绝将有缺陷的不合格钢材供应给用户。此外,冶金备件随着检验方法的改进和不断完善,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的质量及其准确性,提高检验速度,缩短检验周期,也可促进新钢种的开发研究和新产品的试制。 检验标准 衡量冶金产品质量需要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这就是技术标准。冶金备件对冶金产品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标准,并在整个生产过程和全行业中贯彻执行,则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并且逐步得到提高。冶金备件有了技术标准之后,还必须采用保证产品所需的各种检验方法所规定的标准,这就是方法标准。它是评价和检验产品质量高低的技术依据。 我国已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冶金产品标准体系。自1955 年重工业部颁布第一批35个试验方法标准以后,新的标准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各种检验方法标准600多个,基本满足了目前冶金产品生产和使用的需要。冶金备件钢的检验方法标准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宏观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工艺性能检验、物理件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无损检验以及热处理检验方法标准等。每种检验方法标准又可分为几个到几十个不同的试验方法。冶金备件每个试验方法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冶金行业标准,有的试验方法还有企业标准。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1原材料材质报告应符合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普通碳素结构钢和GB/T3077合金结构钢要求。板材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9热轧钢板品种,抽查率100%。圆钢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2热轧圆钢抽查率100%见CHFT-ZY-01-8. 2.4-200 3. 4.1.4 型材尺寸应符合GB/T9787-1988热轧等角钢,GB/T706-1988热轧工字钢,GB/T707-1988热轧槽钢,GB/T3277-1991花纹钢板,GB/T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无缝钢体管,抽查率100%.4.1.5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1.2用于焊接结构的各种钢材在划线下料前,其钢板局部的平面度,型钢各种变形超过下列规定,均须矫正,达到要求的允许偏差才可划线。 a)厚度小于14mm的钢板,钢带的直线度,每1m长度内,小于1.5mm。厚度大于14mm的,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 b)角钢,槽钢,工字钢,管子的直线,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且最大不大于5mm。 c)角钢两腿的垂直度,不大于腿宽度的1%。 d)工字钢,槽钢翼缘的倾斜度,不大于翼缘宽度的1.25%。

1.2.1用于焊接结构的钢材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材料代用应有责任工程师签字. 1.2.2用焊接结构件的焊条应符合图样规定。图样未做出规定的,应符合GB5117《低碳钢焊条》,GB5118《低合金钢焊条》,GB948《对焊焊条》的规定。 1.2.3用于焊接结构件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经技术检查部门依据其质量证明书检验后方可使用。对方无牌号,无质量证书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后方可使用。1.2.4钢材上必须有清晰,牢固的标志。严禁使用牌号不明,为经技术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1.2.5成批验收的钢板,每批钢板应有统一炉号,同一厚度,统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板组成。 1.2.6图样规定有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应做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150,GB223,GB228,GB232,GB/2106,GB4159,GB4338,GB/T2970的相关规定。 2.2钢材表面质量。 2.2.1钢材表面应平整,端头和边缘整齐,不允许存在有凹凸,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和夹杂等缺陷,不允许有分层,无严重锈蚀。 2.2.2有上述表面缺陷的钢板,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

各种钢材检检验验标准

各种钢材检检验验标准

————————————————————————————————作者: ————————————————————————————————日期:

各种钢材检验标准一、矿用U-25型钢 二、矿用工字钢

型号h及公差b及公差d及公差备注 9 90±1.5 76±28±0.3 11 110±1.5 90±2 9±0.3 12 120±1.5 95±2 11±0.3 三、矿用轻轨 轻轨类型(kg/m) A B C D 理论重量(kg /m) 11 80.5 66327.0 11.2 15 91 76 377.0 14.72 8.06 22 24 10792 51 10.924.46 四、钢板 钢板型号厚度公差理论重量(kg/m2) 长度及公差备注 3 ±0.1023.55 ±3 4±0.10 31.40±3 5 ±0.15 39.25 ±3 6 ±0.15 47.10±3 8 ±0.2062.80 ±3 10 ±0.20 78.50 ±3 12 ±0.25 94.20±3 16±0.30 125.6 ±3 20 ±0.30 157.0 ±3 25 ±0.35 196.30 ±3

五、圆钢 圆钢型号直径公差理论重量(kg/m) 长度公差备注φ5.5±0.100.186 ±5 φ8±0.10 0.395 ±5 φ10 ±0.10 0.617 ±5 φ12 ±0.10 0.888 ±5 φ14 ±0.15 1.21±5 φ16 ±0.151.58±5 φ18±0.15 2.00 ±5 φ20 ±0.15 2.47±5 φ22±0.15 2.98 ±5 φ25 ±0.20 3.85±5 φ30 ±0.20 5.55 ±5 φ35 ±0.207.55 ±5 φ40 ±0.25 9.87 ±5 φ45 ±0.25 12.48 ±5 φ50 ±0.30 15.42 ±5 φ55±0.3018.6 ±5 φ60 ±0.30 22.2±5 φ65 ±0.35 26.0 ±5 φ70±0.3530.2 ±5 φ75 ±0.40 34.7 ±5 φ80 ±0.40 39.5 ±5 六、热轧槽钢

型材检验标准

型材检验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挤压型材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2015年1月15日发布 2015年 1月16 日实施 XXXXX铝业有限公司 一.检验依据与规范 针对工业型材太阳能支架为6005牌号,其主要成分见下表 铝型材进行检验的主要依据为: GB/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 GB/T -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JIS H4100-2006 铝和铝合金挤压型材(日本标准)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AQL=特殊水平S-4级进行抽样检验 GB/T14846-2008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以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实施,如遇到国家技术标准变动,依据最新国家标准或者出口国家的标准进行检验。 具体标准如下; 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3190-2008 中相应的成分要求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006 相对应的牌号状态力学性能的要求 如需要喷砂按客户提供的要求生产(砂的目数) 如需要阳极氧化膜性能应符合的规定要求。 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铝型材横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未注尺寸应符合JIS H4100-2006、 GB/T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 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的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要求,未注明角度偏差的应符合GB/T 14846-2008超高精级要求±° 平面间隙(挤压) 铝型材平面间隙应符合GB/T 14846-2008 条款相关要求生产检验,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型材弯曲度(挤压) 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相关精级要求,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型材的扭拧度 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原材料检验规范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焊条)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焊条的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适用与本公司所有焊条 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1、焊条检验规范 技术要求 2.1.1焊条型号:碳钢焊条J422 (E4303)、J506;不锈钢焊条。 2.1.2焊条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锈蚀及剥落缺陷。 2.1.3焊条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包装完好本公司采购的焊条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检验方法 对2.1.1、、项目目测检验。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应商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对长期供货的供应商可半年一次提供一次质量保证书。 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按1%的比例进行: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2、焊丝检验规范: 技术要求 3.1.1焊丝型号:H08,φ 3.1.2外观: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划痕、锈蚀和氧化等。 3.1.3焊条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包装完好。 3.1.4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验方法 3.2.1对、、项目目测检验。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应商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对长期供货的供应商可半年一次提供一次质量保证书。 3.2.2对用游标卡尺测量。 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 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部 2012-8-30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原材料)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使用与本公司所有原材料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1钢板检验要求 技术要求 1.1.1表面质量: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本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必须提供本批次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钢结构验收资料(规范标准全部资料)

********** 有限公司 钢结构车间 钢 结 构 工 程 验 收 资 料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日期:

目 录 编号 第一章 名 称 页码 备注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钢结构工程概况 施工单位资格及焊工证报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技术交底记录 图纸设计变更、会审记录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表 有关安全及功能检验和见证检测项目检查记录 钢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钢结构交工资料 第二章 钢构件下料检验记录 钢构件拼装检验记录 钢构件 CO 保护焊接检验记录 2 焊接超声波探伤报告 钢构件抛丸除锈检验记录 钢构件防腐涂装检验记录 第三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核查资料 原材料进出场合格证证书及检验报告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成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钢板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焊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报告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系数试验报告 其它附属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1 2 超声波探伤报告 钢构件射线探伤报告 高强螺栓抗滑移系数检测报告 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3 施工记录 高强度螺栓施工记录

钢结构矫正施工记录 钢零部件边缘加工施工记录焊接材料的烘焙记录 4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焊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普通紧固件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组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构件组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构件组装分项工程检验批中有关允许偏差检查记录 压型金属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压型金属板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中有关允许偏差检查记录 钢结构涂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铝型材标准gb5237-2004

铝及铝合金检验标准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6-10-3 20:03:53,阅读:385次 1、目的 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 适用于外协制品、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序名称。 3、定义(无) 4、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4.3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氧化类型: B3-002 胚料 B3-003 黑色阳极氧化 B3-004 银白阳极氧化 B3-005 雾银阳极氧化 B3-006 磨砂阳极氧化 B3-007 古铜阳极氧化 B3-008 金黄色阳极氧化 B3-009 香槟色阳极氧化 B3-010 光亮阳极氧化 B3-011 黑色化学氧化 B3-012 银白化学氧化 B3-013 雾银化学氧化 B3-014 磨砂化学氧化 B3-015 古铜化学氧化 B3-016 金黄色化学氧化 B3-017 香槟色化学氧化 B3-018 光亮化学氧化 5、检验 5.1抽检标准 检验员按照按照《GB/T 2828。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对来料进行抽检。抽检水平一般为Ⅱ级,AQL=1.5。检验合格,真写检验记录并在验收单上签字;检验不合格,填写《填写检验不合格通知单》,交主管进行判定。 5.2检验内容: 5.2.1检验来料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出厂标识是否清楚、完整。 5.2.2 对照验收单检验来料的材料、型号、代码是否符合要求。 5.2.4表面外观检验:表面如要求拉丝则要求纹路粗细均匀,表面清洁,不得有明显的划痕、磕碰伤、斑点及污疵等缺陷;要求膜层均匀、连续、完整,不允许有膜层疏松;表面不得有挂灰; 表面不允许有由于合金表面不均匀,用细砂纸打磨后重新氧化带来的长条纹。 5.2.6 测厚仪检验膜厚,不允许没有氧化膜或氧化膜偏薄。一般要求氧化膜不得小于4μm。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 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 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 (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 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 a.棒料 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 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 一、检验内容和方法

三、性能检验 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 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 伤检验 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

量 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 (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2)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铸件表面由于金属液的静压力和热作用,以及模型表面粗糙度、砂粒粗细等造成表面不同的粗糙度

2.尺寸精度的检验 铸件的尺寸公差体系主要包括尺寸公差、错型量、壁厚公差

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可选用其它尺寸的一般公差低一级。如:图样一般尺寸公差为CT12级,则壁厚公差可选用CT13级。测量工具一般为卡钳、 游标卡尺、测厚仪等。 3、内在质量的检验铸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内部缺陷检验、强度及致密 性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金相组织 (1)内部缺陷的检验

铝材检验标准

广东唐氏集团铝型材检验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铝型材检验标准,控制型材生产工艺以及成品出厂质量,规避市场风险,提升品牌形象,特制定本章。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铝型材的技术标准、外观质量、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铝型材。 第三条本标准以GB5237-2008为基准拟定。 第四条公司旗下“永兴”、“亚阳”、“兴铝”三个品牌均以此标准为检验标准。 第五条涉及到商标方面的各项要求,应完全符合《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章基材 第六条本部分规定了未经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第七条本部分适用于表面未经处理的建筑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以下简称型材)。 第八条术语定义

基材就是指表面未经处理铝合金建筑型材。 装饰面就是指型材经加工、制作并安装在建筑物上后,处于开启与关闭状态时,仍可瞧的见的表面。 外接圆就是指能够将型材的横截面完全包围的最小的圆。 第九条基材(坯料)相关技术指标及外观要求,见下表: (一) 长度要求定尺时,应在合同中注明,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为﹢15mm;长度>6m时,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决定。 (二) 以倍尺交货的型材,其总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需要加锯口余量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三) 端头斜切度不应超过2°。 第十条力学性能 取样部位的公称壁厚<1、2mm时,不测定断后伸长率。

室温力学性能要求如下 第十一条试验方法 (一) 化学成分分析可采用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按照GB/T 20975规定的方法进行。 (二) 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按照GB/T 228-2002规定的方法进行,断后伸长率按照GB/T 228-2002中的11、1条仲裁;维氏硬度试验按GB/T 4340、1规定的方法进行;韦氏硬度试验按YS/T 420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十二条尺寸偏差 (一) 壁厚、非壁厚尺寸、角度、倒角半径及圆角半径采用相应精度的卡尺、千分尺、R规等测量工具或专用仪器测量。 (二) 长度、斜切度采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或专用仪器测量。 第十三条外观质量在自然散射光下,以正常视力(不使用放大器)检查型材外观。对缺陷深度不能确定时,可采用打磨测量

钢材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进料检验人员提供钢材来料的检验依据,防止材料缺陷影响后工序的生产及品质。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进料的型钢、钢板、铸/锻造件的原材料检验. 三、检验计划: 表a-1 检验抽样表 四、五金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方法 1、包装检验: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形状、尺寸、精度、防腐而定。针对非散装的材料应 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1)散装:即无包装、揩锭、块(不怕腐蚀、不贵重)、大型钢材(大型钢、厚钢板、钢轨)、生铁等。 (2)捆装:指尺寸较小、腐蚀对使用影响不大,如中小型钢、管钢、线材、薄板等。 2、标志检验:标志是区别材料的材质、规格的标志; 方法:首先应根据供方的送货单与我司的采购单进行核对,确认两者的型号规格是否相符;其次是检验材料的端面有无标识,其标识的规格型号与我司的所需是否 相符; 3、规格尺寸的检验-:规格尺寸指金属材料主要部位(长、宽、厚、直径等)的公称尺寸。 检验步骤: (1)首先需确认该材料的规格,当订购单上有注明规格时,依订购单规格进行检验,当订购单上仅有型号无规格注明时,则根据型号查寻机械手册等有效资料上对应的规格是多少;

(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量测时每个项目要对不同部位不少于三次的检测(如测量圆钢的直径,须在每根圆钢的两端以及中间部位作测量确认)。 4.硬度检验:检验前,先根据材料的型号查核相关的有效资料文件,确认硬度是多少,使用硬度计进行检测,取样的材料表面要求须符合相关硬度计的测量要求. 5、外形检验:主要是对材料外观形状、表面缺陷的检验 5.1外形检验的方法 (1)目视能检验的外观不良,采用目视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2)针对后工序精度要求较高,目视不易检测的外形要求,可借助合适的量具进行测量(如椭圆度及薄厚度可使用卡尺量测),需要使用工具的外形检验方法,在此不作详细说明,检验人员需要具备用一定的检验技能,了解该材料的有途,在有必要时针对目视不能检测的外形项目选择合适的检具进行检验。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钢管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客户的质量技术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 3:验收规则 3.1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部门检查和验收。 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规定,并出具理化检测报告单,本厂将按批次选取样块,送理化室进行复查。 3.3 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钢管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 4.1 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 4.2 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1mm。 4.3 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08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 4.4 表面镀层的钢管其质量判定可参照《电镀件检验标准》执行。

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钢板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客户的质量技术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冷轧钢板、热轧钢板。 3:验收规则 3.1钢板的质量由供方技术部门检查和验收。 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板符合有关规定,并出具理化检测报告单,本厂将按批次选取样块,送理化室进行复查。 3.3 钢板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钢板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 4.1 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拉裂和夹杂,钢板不得有分层。 4.2 钢板表面上的局部缺陷应用修磨方法清除,但不得使钢板厚度小于最小允许厚度。 4.3 冷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及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允许有局部的蓝色氧化色; 反面允许有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小气泡、小拉裂、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 4.4 热轧钢板两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不大于钢板最小厚度的下列缺陷: 轻微麻点及局部的深麻点、小气泡、小拉裂、划伤、泥土痕迹、轻微划痕及轧辊压痕。 反面允许有在厚度公差范围内且每一平方米不多于两个的斑痕和压坑。 表面允许有薄层的氧化铁皮。 5:尺寸偏差

钢结构检测标准及其规范

钢结构检测标准及其规范 1、构造 1.1 钢结构杆件长细比的检测与核算,可按本章第6.4节的规定测定杆件尺寸,应以实际尺寸等核算杆件的长细比。 1.2 钢结构支撑体系的连接,可按本章第6.3节的规定检测;支撑体系构件的尺寸,可本章第6.4节的规定进行测定;应按设计图纸或相应设计规范进行核实或评定。 1.3 钢结构构件截面的宽厚比,可按本章第6.4节的规定测定构件截面相关尺寸,并进行核算,应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评定。 2、涂装 2.1 钢结构防护涂料的质量,应按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对涂料质量的规定进行检测。 2.2 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可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来确定。 2.3 不同类型涂料的涂层厚度,应分别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 漆膜厚度,可用漆膜测厚仪检测,抽检构件的数量不应少于本标准表3.3.13中A类检测样本的最小容量,也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2 对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可采用涂层厚度测定仪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3 对厚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应采用测针和钢尺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涂层的厚度值和偏差值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评定。 4 涂装的外观质量,可根据不同材料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检测和评定。 3、钢网架 3.1 钢网架的检测可分为节点的承载力、焊缝、尺寸与偏差、杆件的不平直度和钢网架的挠度等项目。 3.2 钢网架焊接球节点和螺栓球节点的承载力的检验,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要求进行。对既有的螺栓球节点网架,可从结构中取出节点来进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检验。在截取螺栓球节点时,应采取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3.3 钢网架中焊缝,可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检测,检测操作与评定应按《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 4.1或《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的要求进行。 3.4 钢网架中焊缝的外观质量,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进行检测。 3.5 焊接球、螺栓球、高强度螺栓和杆件偏差的检测,检测方法和偏差允许值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规定执行。 3.6 钢网架钢管杆件的壁厚,可采用超声测厚仪检测,检测前应清除饰面层。 3.7 钢网架中杆件轴线的不平直度,可用拉线的方法检测,其不平直度不得超过杆件长度的千分之一。 3.8 钢网架的挠度,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或水准仪检测,每半跨范围内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且跨中应有1个测点,端部测点距端支座不应大于1m。 4、结构性能实荷检验与动测

型材检验标准

挤压型材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2015年1月15日发布2015年1月16 日实施 XXXXX铝业有限公司 一.检验依据与规范 针对工业型材太阳能支架为6005牌号,其主要成分见下表 铝型材进行检验的主要依据为: GB/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 GB/T -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JIS H4100-2006 铝和铝合金挤压型材(日本标准) 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AQL=0.65特殊水平S-4级进行抽样检验

GB/T14846-2008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以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实施,如遇到国家技术标准变动,依据最新国家标准或者出口国家的标准进行检验。 具体标准如下; 1.1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3190-2008 中相应的成分要求 1.2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006 相对应的牌号状态力学性能的要求 1.3如需要喷砂按客户提供的要求生产(砂的目数) 1.4如需要阳极氧化膜性能应符合GB5237.2的规定要求。 1.5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铝型材横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未注尺寸应符合JIS H4100-2006、 GB/T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1.6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 铝型材角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型材的设计图纸及文件中相关项目要求,未注明角度偏差的应符合GB/T 14846-2008超高精级要求±0.5° 1.7平面间隙(挤压)

铝型材平面间隙应符合GB/T 14846-2008 4.5条款相关要求生产检验,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1.8型材弯曲度(挤压) 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相关精级要求,需要级别在合同中注明。 1.9型材的扭拧度 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T 14846-2008高精级要求。 2.0切斜度允许偏差 2.1型材长度允许偏差(挤压) 型材定尺尺寸应符合合同要求。如无注明按±20mm执行,型材长度≤6m时允许偏差按照正0-30mm锯切;长度≥6m时允许偏差由双方确定,型材工艺不良应不超过70mm。 2.2外观质量 2.2.1观察距离和检测条件 1.用矫正视力不低于1.0,在自然散光源或室内高度条件1000LX的环境下,按规定观察距离,目视型材表面,对于不易确认的外观缺陷,由供需双方协商后确定,必要时进行封样,封样的产品可作为外观判定标准。 2.视点位置:垂直于产品表面及产品表面成45°观察。 2.2.2划伤 铝型材装饰面上深度≥0.03mm,长度≥5mm定义为划伤,深度﹤0.03mm,长度﹤5mm定义为

来料检验标准()

1.1 H型钢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图示 0.15% 1.2 标记示例 H型钢的规格标记采用:H与高度H值*宽度B值*腹板厚度t1值*翼缘厚度t2表示。 如:H800*300*14*16 1.3 表面质量 1.3.1 H型钢的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缝、折叠、结疤、分层和夹杂。局部细小的裂纹、 凹坑、凸起、麻点及刮痕等缺陷允许存在,但不得起出厚度尺寸允许偏差。 1.3.2 H型钢表面缺陷,允许用砂轮机等机械方法修磨或焊补进行缺陷的修补或清除。 2.工字型钢 2.1 工字钢的截面尺寸 2.1.1 标记形式: 高度h*腿宽b*腰厚度d 2.1.2工字钢的高度h、腿宽b、腰厚度d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端面图形 2.2 外形 2.2.1 工字钢的每米弯曲不大于2㎜,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 。

3.热轧圆钢及方钢 3.1 适用于直径为2.5-250㎜的热轧圆钢和边长为5.5-200㎜的热轧方钢。 3.2 截面尺寸及允许偏差 3.2.1 圆钢和方钢的截面形状及标注符号如图3-1所示: d=圆钢直径 a=方钢边长 图3-1 3.2.2 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的规定。 3.2.3 圆钢椭圆度应符合表3-2的规定。 3.2.4 方钢对角线长度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公称边长公差的70%。 3.3 外形 4.3.1 直条圆钢和方钢的弯曲度应符合表3-4的规定。 3.3.2 方钢不得有显著扭转。 3.4 有色金属的圆料及方料也参照上面规定执行。 4.无缝管 4.1 结构用无缝钢管 4.1.1 钢管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的规定。 4.1.2 热轧(挤压、扩)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的规定。 4.1.3 冷拔(轧)钢管的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的规定。 4.2弯曲度 4.2.1弯曲度应符合表4-4的规定。 4.2.2钢管的全长弯曲度不大于全长的1.5%。

铝型材产品检验标准

蘇州穩勝精密鋁業有限公司

范围 本文规定了产品铝制结构件的表面等级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文适用于苏州稳盛精密铝业有限公司所有不需要表面处理的铝制产品或结构件检验规范. 2术语和定义 2.1外部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产品开启前门后,能直接正视到的表面。 2.2内部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产品开启前门后,不能直接正视到的表面。 0而进行的观察(如图1)。 2.3正视:指检查者站立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 2.4金属表面:产品材料有金属质感的表面。 2.5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6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整的现象,手摸时有不 平感觉。 2.7水印:材料脏污清除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痕。 2.9保护膜:指附着在铝材表面放臵基材划伤等起保护基材作用的一层薄膜。

2.10异物、杂质: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压杂在产品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2.11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2.12 图文损伤:印刷图文因局部脱落或擦伤、附着不良、污染等所造成的图形、字迹变形、模 糊、断字、毛边、缺损、漏印等不完整不清晰现象。 2.13浅划痕:基材金属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很浅手摸无明显手感的划痕。 2.14深划痕:基材金属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很深手摸有明显的手感的划痕 2.15 色差:基材金属表面颜色出现两种以上(含两种)或与同批材料在色调上有明显层次感觉的现象。 2.16表面氧化:基材金属表面由于长时间接触汗渍等带盐份物资从而引发的金属表面发生色差和硬度降低的化学反应。 2.17剥落:基材出现一道或多道金属层脱落的现象。 2.18裂纹:产品基材在经过折弯等外界压力作用下受力处发生物理变化出现条纹当没有明显手感的现象。 2.19毛刺: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由于剪切到刀片磨损不锋利没能同时及时整齐剪断而残留材料切边针状的金属废料。 2.20平面度:产品受到外力受力而产生扭曲的现象。 2.21尺寸超差: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测量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不一致的现象。 3对外观的技术要求 3.1 总则 3.1.1原则: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生产者应认真操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表面的损伤。 3.1.2产品的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臵和质量要求划分为二个等级,即:外部表面和内部 3.1.3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表2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表2中未包括的缺陷均属于不允许范围(但符合零件状态标准的除外)。 (注:表2中所列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2个时,每2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50mm,否则视为同一缺陷,面积.长度以其总和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