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题集.doc

合集下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题集.doc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题集.doc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试题单位:姓名:分数: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202009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202009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202009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测试题姓名______单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汉语出版物以及息处理和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群众政府语言笔墨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笔墨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单位: 姓名:一、单项选择(每空3分,共60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活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5.建湖县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设在()A.县人民政府B.县行政服务中心C.县教育局6.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 )月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5B.7C.97.汉语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8.2018年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A.讲普通话写规范字B.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C.说普通话做文明人9.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10.国家和省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一级乙等B.二级乙等C.一级甲等11.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 )可以使用方言。

A.确需使用方言时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们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试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试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试题单位:姓名:分数: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通用字体标准?a. 宋体b. 楷体c. 隶书d. 仿宋体答案: c. 隶书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标准中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语法规范b. 文字书写规范c. 声调标注规范d. 笔画顺序规范答案: a. 语法规范、b. 文字书写规范、c. 声调标注规范、d. 笔画顺序规范3.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a. 国家教育部b.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c. 国家文化部d.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答案: b.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第二部分: 填空题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 __规范化__。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整个 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语言文字的 __统一__。

第三部分: 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性在于规范和统一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使用。

它的作用包括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促进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文化的传承。

2. 请列举3条你认为重要的国家通用字体标准。

答案:- 宋体:作为中文字符的常用字体,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易识别性。

- 楷体:适合书写书法和书信等正式文体,具有优美的笔画和清晰的结构。

- 仿宋体:仿古字体的一种,适合用于设计古风文化作品和出版物。

以上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局. (201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文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

A.便利 B.条件 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C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有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B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B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A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B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B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姓名________单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XX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XX年11月1日B.XX年12月1日c.XX年1月1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身作责B.专心至志C.提心吊胆2.“山”的笔顺是()A.竖、竖折、短竖B.竖折、竖、短竖C.竖折、短竖、竖3.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下列词组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A.烟雨濛濛B.像雾像雨又像风C.天翻地复4.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A.人、口、手、水B.工、农、而、庆C.门、也、习、杨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规范的是()A.家俱B.惟一C.成分D.陷井6.下列三组词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水天相联、对联、联欢B.连续、联合、连忙C.联跑带跳、联想、连累7.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A.万、力、戈B.芳、乃、伤C.叨、匕、易8.下列三组中,“母”的笔顺完全正确的是()A.横折钩、竖折、点、横、点B.竖折、横折钩、点、横、点C.竖折、横折钩、横、点、点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10.下列成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失之东偶,收之桑榆D.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人是必需各自飞行的,彼此能看一眼已是一剎又已是千年。

B.这位老人看起来饱经风霜,面容苍桑。

C.理想若真人人唾手可得,世上也就无所谓烦恼和痛苦了。

D.他说了几句话,总算有个交待了。

12.向来甲班和乙班的篮球赛总是十分精彩,两班实力在()。

A.一发千钧B.上行下效C.伯仲之间D.杵臼之交。

13.“貂chán”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字的正确写法是()A.貂禅B.貂蝉C.貂婵14.“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非_____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横线处应该选用的字是()A.赢B.盈C.营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doc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doc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1.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 B.组都属于北方话。

( C)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 C. 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都是翘舌声母的是组。

(B).成人、手术、暂时、展示 B.师生、战术、顺畅、生产 C.神州、注释、珠算、申诉3.下列 3 组词语中,韵母完全相同的是组。

(B).进行、亲近、清新、信心 B.风筝、奉承、升腾、逞能 C.轰动、冷冻、生动、工农4.下列 3 组词语中,儿化和不儿化的意义不同的是.上班、上班儿 B.火星、火星儿 C.小孩、小孩儿。

(B)5.下列 3 组词中,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A. 学生B.西瓜C.运气6.她唱得真好啊!啊在此处应当读作。

(C). a (啊) B. ia(呀)C. wa(哇)7.下列每个字的笔画全是 4 画的一组是。

(A).丰、长、互、内 B.世、升、书、乌 C.去、以、勿、专8.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万、力、勿、我 B.芳、乃、伤、另。

(B)C.叨、匕、易、才9.下列 3 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10.国家于 1997 年发布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 20 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

下列 3 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C). 海里、英两、升 B. 盎司、公司、哩 C. 加仑、英寸、千瓦11 .1988 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字为规范字,粘不再表示黏的意义。

下列 3 组词语中粘、黏两字通用的一组是。

(B).黏液、粘土、粘连、黏贴 B.这种胶很黏,可以把瓷砖粘得结结实实 C.他刚糊完窗户,两只手上都是粘糊糊的糨糊。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B)A. 由简趋繁B.由繁趋简C.表音化13.将路、鲁、吕、栾、刘、梁、罗、龙这八个姓氏按音序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答案C)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答案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案B)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答案B)A.便利B.条件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理应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答案C)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相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理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答案C)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

(答案B)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C)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答案A)。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答案B)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答案A)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理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案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答案B)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202009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202009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测试题姓名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汉语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X化知识题: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XX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B 。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X汉字C.国语和简化汉字2.根据《中华人民XX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B 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X汉字C.普通话和汉字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

A.义务B.权利C.责任4.《中华人民XX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方言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A 教授普通话和规X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6.普通话以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C 。

A.市周围的语音B.市城区的语音C.话的语音系统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A 个。

A.3500B.4500C.5500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简化字和繁体字C.中文和英文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X汉字10.依据《中华人民XX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B.人名C.姓氏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 。

A.繁体字B.异体字C.大写形式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B.2C.3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C 。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2005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B.普通话C.汉语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XXX、XXX、上声和去声B.XXX、XXX、上声、去声和轻声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6.XXX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A.三级三等B.三级六等C.三级九等8.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A逗号(,)B.省略号(……)C.着重号(.)9.“标记”不要误写作“标识”,根据的规范尺度是()。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C.权威词典10.当前国度奉行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A.大力提倡,重点奉行,逐步遍及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1.经国务院核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奉行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周围12.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13.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有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1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1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1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1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1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B.条件C.培训1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义务。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和规定。

10.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服务用字。

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外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经XXX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可以使用方言。

19.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20.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2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
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A.普通话和汉字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
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
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
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一B.二C.三
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2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22.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 B.2235 C.2255
23.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A.《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B.《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C.《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24.国家于1977年发布《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
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

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A.海里、英两、升B.盎司、公升、哩C.加仑、英寸、千瓦
25.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A.日本、越南B.日本、朝鲜C.日本、韩国
2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注音字母C.国语罗马字
2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
29.国家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汉语拼音正词法》C.《汉语拼音应用规则》
30.《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
31.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A.heilong jiang sheng B.Heilongjiang sheng C.Heilongjiang Sheng
32.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

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C.JIN RI XIN WEN
33.将中文“北京”翻译成英文时,写成。

A.Beijing B.Peking C.Beijing 或Peking 均可
34. 汉字字形的规范标准是。

A.现代汉语通用字表B.简化字总表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35. 报纸使用数字时,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B.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C.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36.第组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异形词
A.身份——身分B.标志——标识C.雪里红——雪里蕻
37.《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表明“统读”的词是指。

A.在本表中只读一音B.在字典词典中只读一音C.任何情况下只读一音
38.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标是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A.2010 B.2020 C.2050
39.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中的“一类城市”是指。

A.县级市B.地级市C.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和计划单列市
40.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三大评估项目是。

A.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学校B.综合管理,普及普通话,社会用字管理C.工作机构,法制建设,宣传工作
41.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
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
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
42.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诚布公B.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
C.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
43.下列3组词语中,用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象、复印、过渡时期、厉兵秣马B.气象、复写、过度疲劳、变本加利C.塑像、覆盖、度假胜地、再接再厉
44.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

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王晓立”时,写作。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XIAOLI WANG
B.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作WANG XIAOLI
C.可以随意拼写
4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