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练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将重5N 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A.2N B.3N C.5N D.8N2.下列与浮力相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B.体积越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C.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的作用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3.弹簧测力计上挂一重为9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若将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A.9牛B.6牛C.3牛D.0牛4.一个泳者腰系救生浮球,以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静止于水中,将人和浮球视为一个整体,它在两种情况下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一样大B.甲较大C.乙较大,因为这时水的压强较大D.乙较大,因为浮球全部没入水中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乙放在水平台上,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a、b,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杯盐水液面相平,之后将乙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于甲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乙杯往甲杯倒盐水前,小球在两杯盐水中的浮力F a=F bB.由乙杯往甲杯倒盐水前,盐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关系p a>p bC.由乙杯往甲杯倒盐水后,甲杯中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不变D.由乙杯往甲杯倒盐水后,甲烧杯底部受到盐水压强变小6.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体积较大7.“奋斗者”号深潜器坐底10909m,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初三物理浮力利用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浮力利用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六节浮力的利用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在上调过程中遇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用B.轮船不论是在海面上航行仍是在码头处静止,都遇到水的浮力C.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不受浮力作用D.潜水艇在150m 的深海中潜行时所遇到浮力在不停变小2.以下图, A、B 两物体形状完好相同,则A、B 两物体遇到的浮力().A.相同大B. A 比 B 小C. A 比 B 大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3.被按在水中的皮球,一旦松手会向上调,最后露出水面.在皮球还没有露出水眼前的上调过程中,皮球遇到的浮力将();皮球开始露出水面直至静止时,遇到的浮力将().A.渐渐变小B.渐渐变大C.大小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4.以下图,球从水面下上调至飘荡在水面上的过程中,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露出水眼前,浮力渐渐增大;露出水面后,浮力继续增大B.露出水眼前,浮力保持不变图 13-26C.露出水眼前,浮力渐渐减小D.露出水眼前,浮力保持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开始渐渐增大5.用一根细线将一个石块系住,分别淹没在盛有盐水和水的容器中(石块未涉及容器的底及侧壁,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为细线拉力的作用,石块静止在液体中,此时线上拉力分别为 F12,则两次拉力大小关系是、 F()> F2=F2< F2 D.没法比较6.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的浮力:(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可以确立7.以下图,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形。

此过程中应用的重点知识是 ( )A.气球遇到重力B.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C.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D.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8.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一样的液体中,如图8 所示。

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则()A.ρ甲 >ρ乙 F 甲=F 乙B.ρ甲 <ρ乙 F 甲>F 乙ha bC.ρ乙 >ρ甲 F 甲<F 乙D.ρ乙 >ρ甲 F 甲= F 乙9.用图像来描绘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浮力与浮沉条件训练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浮力与浮沉条件训练

浮力和浮沉条件一.相同、相关、相似的概念漂浮和悬浮上浮和浮在液面下沉和沉在液底浸入和浸没排开和排出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二.计算浮力的公式测力计称重:漂浮或悬浮:浮力成因:阿基米德原理:三.解决浮力问题基本方法1.判断物体的2.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或比较四.课本上的例题如图甲,边长为L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内,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处于图乙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

例题1:物块重20N,体积为4⨯10-4m3,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排出的水重为G,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A.G = F B.G > F C.G < F D.无法判断例题2:物体M 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1大于F2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 受到的重力大小五.浮沉条件上浮:F浮 G ρ物ρ液悬浮:F浮 G ρ物ρ液下沉:F浮 G ρ物ρ液例题5:有一个木块分别盛有盐水、水、水银的杯子里,木块所受浮力A、在水银中最大B、在盐水中最大C、在水中最大D、在这三种液体中都相等例题6: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0.9N和0.8N,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①分析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②求小球的密度六.漂浮条件漂浮条件的推论例题7: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细沙后,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把它放入水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把它放入豆浆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4cm。

北京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及力学大题题型整理

北京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及力学大题题型整理

1.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深为20cm 的水。

现将以质量为200g的密闭空心铁盒A 放入水中时,空心铁盒有一半浮出水面;当铁盒上放一个小磁铁B 时,铁盒恰好浸没水中,;当把他们倒置在水中时,A 有1/15的体积露出水面,小磁铁B 的密度为( )2.在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将质量为0.05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用细线系在容器底,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5P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的1/5,则木块的密度为( )(g 取10N/kg )3.一支密度计,其刻度部分的A,B 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这支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x103kg/m3~1.6x103kg/m3,把这支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的AB 中点C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4.用细线系住一圆柱体使其浸入水槽内的水中,当圆柱体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3N 。

如图10乙所示,用细线将该圆柱体拉入水槽内的水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圆柱体所受重力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在水中。

若要使图乙所示状态下的圆柱体全部没入水中,圆柱体静止时绳子向下的拉力应为_______N 。

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

将体积为V 的金属块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A 与容器底未接触)。

金属块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

将木块B 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 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 刚好没入液体中。

若已知金属块A 的体积与木块B 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S 的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水面上方压有一块横截面积也为S 的活塞M,现在活塞的中央挖一面积为S0的小孔,小孔内塞入一木塞N.假设N 与M 之间,M 与容器器壁之间紧密结合,且不考虑任何摩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当在N 的上方放置一块质量为m 的物块后,活塞M 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木塞N 下沉的距离______________ .7.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A,B 两种液体(A底面积大,B 底面积小),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 ρB 若将甲乙两物块分别放入A ,B 两种液体中(液体均没有溢出),甲在A 中悬浮,乙在B 中沉底,此时A 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B 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的4倍,已知甲物块所受的重力是乙物块所受重力的2倍,甲物块的体积是乙物块体积的4倍,则没有放入甲乙两物块前,A 和B 两种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B .三个容器中,乙杯的水对杯底的压力最大C .三个容器中,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C .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容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即F G G =+甲水容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G G =++乙乙水木容又因为,木块漂浮在水中,所以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 G =木浮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F G =木浮木排所以,木块重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G G =木木排所以,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 G G G G G G =++++乙乙水木乙水木容容排又因为甲和乙是相同的容器且水面高度相同,所以===F G G G G G F +++乙甲乙水木水容排容同理可得,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F 甲丙则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C 错误;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 是相同的,根据公式Fp S=可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A 正确;B .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所以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同,由公式p gh ρ=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甲乙丙图中是三个相同的容器,所以底面积S 是相同的,根据公式F pS =,所以三个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故B 错误;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根据公式F gV ρ=浸浮液可得,小球所受的浮力变小。

故选A 。

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乙两杯中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

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盐水表面,而在乙杯中却悬浮在盐水中,经测量放入鸡蛋后甲、乙两杯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盐水压力的合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鸡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甲 和'F 乙 ,盐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精选北京市中考物理第一板块力学考题训练(八)浮力及其应用

精选北京市中考物理第一板块力学考题训练(八)浮力及其应用

考题训练(八)[浮力及其应用]夯实基础练1.如图J8-1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紧紧粘在容器内的物体,现向容器内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J8-1A.物体A一定受浮力作用B.物体B一定受浮力作用C.物体C一定受浮力作用D.物体D一定受浮力作用2.潜水艇浸没在水面下继续下潜,随着深度的增加,它受到的浮力( )A.增大 B.不变C.减小 D.无法确定3.将质量相等的实心冰块、木块放入足够深的0 ℃的水中(ρ木<ρ冰<ρ水),比较它们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小B.冰块受到的浮力小C.木块、冰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4.形状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如果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 )A.密度一定相等 B.质量一定相等C.体积一定相等 D.一定都是实心物体5.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沉没在水底,比较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A.都等于零 B.铜球大C.铁球大 D.一样大6.一物块漂浮在水面上,若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去掉,则剩余部分( )A.将下沉 B.将悬浮于水中C.仍漂浮于水中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7.如图J8-2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图J8-28.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J8-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C.两物体的质量相等D.乙容器中的物体密度较大图J8-3 图J8-49.体积均为200 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J8-4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 N,合金块重为6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浮力与浮沉条件训练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力学总复习浮力与浮沉条件训练

浮力和浮沉条件一.相同、相关、相似的概念漂浮和悬浮上浮和浮在液面下沉和沉在液底浸入和浸没排开和排出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二.计算浮力的公式测力计称重:漂浮或悬浮:浮力成因:阿基米德原理:三.解决浮力问题基本方法1.判断物体的2.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或比较四.课本上的例题如图甲,边长为L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内,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处于图乙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

例题1:物块重20N,体积为4⨯10-4m3,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排出的水重为G,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A.G = F B.G > F C.G < F D.无法判断例题2:物体M 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1大于F2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 受到的重力大小五.浮沉条件上浮:F浮 G ρ物ρ液悬浮:F浮 G ρ物ρ液下沉:F浮 G ρ物ρ液例题5:有一个木块分别盛有盐水、水、水银的杯子里,木块所受浮力A、在水银中最大B、在盐水中最大C、在水中最大D、在这三种液体中都相等例题6: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0.9N和0.8N,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①分析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②求小球的密度六.漂浮条件漂浮条件的推论例题7: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细沙后,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把它放入水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把它放入豆浆中漂浮时,试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4cm。

中考物理浮力及其应用练习全

中考物理浮力及其应用练习全

(考查范围:浮力及其应用)姓名班级得分附:本章知识小结(一) 本章词语解释1.上升: 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2.下沉: 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3.漂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4.悬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5.沉底: 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6.浸没: 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7.浸入: 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8.浮体: 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二) 重难点分析1.浮力的三要素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排)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B.能区分G物及G排;V物及V排;ρ物及ρ液的意义.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因此,在用F浮=ρ液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3.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及浮沉的应用A.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力运动的关系可知: 当F浮>G物 (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当F浮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沉底(F'浮支=G物).B.物体浮沉的调节及应用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及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a 轮船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b 潜水艇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下沉的.c 气球及飞艇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d 密度计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漂浮原理密度计=F浮=ρ液排,即ρ液大排就小,密度计露出部分大而做成的.4.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分析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V排.例: 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解: 冰熔化前:由于漂浮浮=G物.则V排=m冰ρ水g=m冰/ρ水.冰熔化后:由于m水=m冰,由ρ=得 V化水=m水/ρ水=m冰/ρ水因 V排水=V化水,即冰熔化成水后,刚好填满原来被冰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水面保持不变.扩展一①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气泡,则冰熔化后液面将如何变?②若上题中的冰包有一小木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液面又将如何?③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一小石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又如何?扩展二如图甲,铁块A叠放在木块B上,然后放在水缸中当将铁块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在水缸底部时,水面高度将( )A. 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5.如何用浮力知识来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A.测固体的密度例一请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出一块小石头(ρ物>ρ水)的密度.①实验原理 F浮=G-F拉(称重法)②步骤a 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记为G石;b 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小石块,使之浸没在水杯中,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c 由F浮+F拉=G可求得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石-F拉d 由F浮=ρ液排和G==ρ物物及V物=V排得ρ石=ρ水例二利用量筒、水、细针测出不沉于水的蜡块(ρ物<ρ水)密度.①实验原理 F浮=G(漂浮法)②步骤a 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0;b 然后往量筒中放入小蜡块,待小蜡块静止后,记下水面现在所对应的刻度为V1,即蜡块漂浮时V排=V1-V0;c 用细针将蜡块全部按入水中,记下现在水面刻度为V2,此时蜡块的体积为V蜡=V2-V0;d 利用漂浮条件F浮=G,即ρ水排=ρ蜡蜡得出ρ蜡=ρ水B.测液体的密度第一原理 F浮=G-F拉和F浮=ρ液排.(称重法)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适量的水、适量的待测液体和一个密度大于水和液体的物体.过程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浮力,则有即:ρ液=第二原理 F浮=G物(漂浮法)器材量筒、水和待测液体、一个密度比水和待测液体小的物体.过程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V排即可,即:由G物=F浮水和G物=F浮液可知ρ水排水=ρ液排液,也即ρ液=6.掌握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A.称重法.利用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不等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F拉(式中的G和F拉分别为称在空气中的物体和称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适用范围此式适用于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常用于题中已知用弹簧测力计称物体重的情况.B.压力差法.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适用范围此法用于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或计算浸没深度已知的规则物体所受的浮力.C.原理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排液或F浮=ρ液排液.适用范围普遍适用.D.平衡法.利用物体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物、F浮+N支=G物、F浮=G物+F拉.适用范围漂浮体、悬浮体、沉底、连接体等.其中称重法、原理法、平衡法是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其它方法一般都要及原理法联合使用,才能顺利完成浮力问题的解答.7.求解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a 明确研究对象b 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或下沉等)c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除分析重力、浮力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它相关联的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等)d 列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平衡方程(在展开方程时,应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全浸”、“部分浸”、“漂浮”、“沉底”、“露出水面”等)e 解方程求出未知量.一、作图题(本题包含2小题)1.重为10牛的木球浮在水面上,在图中作出木球所受到的水对它的浮力的图示.2.(05宜昌市)木块M漂浮在液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木块M 所受力的示意图.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9小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能确定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3∶5B.3∶10C.1∶2D.2∶16.(05河北课改区)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

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学案

北京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学案

第07课时浮力及其应用【考点聚焦】考点1 浮力定义______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______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相等,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_______________即为浮力公式F浮=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将物体浸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示数F 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在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前,浮力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在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浮力________,如图所示:木桩等。

考点2 浮力的大小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操作过程所测量小桶重力G0、物体重力G、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G1分析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__________,对比二者大小得出实验结论注意事项溢水杯中水要装满,若水面低于溢水口,则测出的G排将________F浮,得不到正确结论实验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F浮=________=ρ液V排g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说明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N=G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ρ液__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的作用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应用原理和特点木船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做成________的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做成________的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也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液体的________潜水艇通过水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浸没时浮力不变)气球飞艇靠充入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氦气等)来工作密度计根据________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示数越靠下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方法表达式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二力平衡法F浮=G(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用二力平衡分析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北京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含答案)

北京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含答案)

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A组一、单项选择题1.[2020·房山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浮力的大小即为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C.若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D.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上浮3.图1中,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且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可能相等B.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C.A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比B容器的小D.B容器中加入盐水后,乙球受到的浮力比甲球的大二、实验解答题4.如图2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乙、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用测量量表示)。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式: ,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图25.江涛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如图3所示为探究过程及相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有关。

(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6.[2020·丰台二模]为了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利用图4所示的圆柱体A(ρA>ρ水)、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细线和适量的水进行实验。

2016年北京中考物理浮力复习(含答案)

2016年北京中考物理浮力复习(含答案)

浮力练习2016.3 (本练习中g 取10N/kg )一、部分知识点清单 1.求浮力的方法:(1)产生原因法:F 浮=F .合力..=F 向上-F 向下,F 向上≠0 (2)称重法:F 浮=G -F 拉(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液=m 排液g =ρ液gV 排 (4)根据平衡力原理:F 浮=G 物(漂浮、悬浮) 2.物体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漂浮悬浮沉底F >G F <G F = G F= G F +N = G 3.浮力与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力和桌面所受压力的关系二、例题例1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木块和冰块浮在水面上(ρ水>ρ冰>ρ木),在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较准确的是例2如图2所示,将重为G 的金属小球用细线系好,浸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没有溢出),金属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 浮,杯底增加的压力为ΔF 1;如将此金属小球直接投入水中,杯底增加的压力为ΔF 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ΔF 2-ΔF 1= F 浮B .ΔF 2+ΔF 1=G C .ΔF 2:ΔF 1= G:F 浮D .ΔF 2:ΔF 1=F 浮:G例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溢水杯中装满水,乙溢水杯中装满酒精。

将物块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物块A 漂浮且有1/10的体积露出液面;现将物块A 取出(不带水),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物块沉底,并溢出80g 酒精。

则物块A 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为_____N ,物块A 对乙溢水杯杯底的压力为____N ,物块A 从甲溢水杯中取出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差_____N 。

(ρ酒精=0.8×103kg/m 3) 三、课堂练习:1.如图4所示,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于是,他沿着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2.如图5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

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北京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章 浮力(浮力的应用)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北京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章 浮力(浮力的应用)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压强浮力浮力的应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 G物 F浮 G物 F浮 G 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说一说“漂浮体”F浮 = G物几个推论:①ρ液ρ物②V排=③V排/V=④ V露/V = ;⑤V露/V排= ;思考1:轮船从江里驶向海里,会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思考2:如果地球引力减半,人在海面的位置有何变化?思考3:密度计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可以2、潜水艇:改变3、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气体例1、体积是5dm3的铁球重40N,将它放入水中,它将A. 上浮B. 下沉C. 悬浮D. 无法判断例2、有一木块分别浮在盛有盐水、水、水银的杯子里,木块所受浮力A. 在水银中最大B. 在盐水中最大C. 在水中最大D. 在这三种液体中都相等例3、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

为使潜水艇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填吹气/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压强(填“减小/不变/增大”),浮力(填“减小/不变 /增大”)。

例4、①一块冰(ρ冰=0.9x103kg/m3)放在水中静止,一部分冰露出水面,另一部分浸在水中。

V露:V排=__________。

将浓盐水倒入水中,冰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减小/不变 /增大”)这时冰块将__________。

(填“上升/下降 /不动”)②将浓盐水倒入水中,若冰块液面下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9/11 ,则此时盐水密度是___________。

思考: 1、在水中时,冰熔化的过程中,液面将?2、在盐水中时,冰熔化的过程中,液面将例5、已知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ρ1:ρ2=2:3,体积之比V1:V2=2:1,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之比F1:F2可能是A. 2ρ水/ρ 2B. 4:3C. 2ρ1/ρ水D. 2:1。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和习题(K12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和习题(K12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和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和习题(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和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大于物体的重力D.鸡蛋放人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2.晓理在家洗碗时发现,同一只青花瓷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沉入水底时,所受浮力比漂浮时大B.碗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C.碗能漂浮在水面,说明瓷碗的密度比水小D.碗沉入水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3.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

若向烧瓶中吹气(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

露出水面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不变C.“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上浮的4.如图所示,相同容器甲、乙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两容器液面相平,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两杯盐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D.往乙杯中加入清水鸡蛋会下沉5.边长为4cm、密度为2.0×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

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10N/kg)()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6.甲、乙两个底面积和质量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及其应用课堂反馈练习
()1.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2.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密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之后又用它去测量海水的密度,如果该密度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1,在
海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2,则
A.F浮1>F浮2B.F浮1=F浮2C.F浮1<F浮2D.不能确定
()3.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4.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力”的原因是两车之间的空气
A.流速大,压强大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小D.流速小,压强大
()5.把鸡蛋浸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所示),再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
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
D.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6.一重为0.6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
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N,
甲的密度乙的密度(选填“>”、“<”或“=”).
7.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
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
空.
(1)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N.
(2)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中,圆柱受到的浮力F浮= N.(4)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5)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6)纠正错误后,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保持不变”).
()8.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9.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10.某实验小组利用甲图所示的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选择器材,验证猜想:
探究一:只选择器材a、c、d、e,就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探究二:只选择器材(选填器材编号),就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三:只选择器材a、b、d、e,就可探究.
(2)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比值法B.等效法C.控制变量法D.估算法
(3)完成以上探究后,他们又按乙图所示的步骤进行了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
①称量出a金属块的重力G=F1=4.8N;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N,
则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 N;
②将a金属块浸没到煤油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4.0N,由此可知煤油的密度为ρ煤油
= kg/m3.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