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斌斌1,2,王贵平2,李春玲2,莫内1

(1.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收稿日期:2007-01-22

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在一定的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下,由特定细胞的基因控制所产生

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作用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糖蛋白[1]。由Isaacs和Lin-denmann于1957年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并命名的。IFN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它并非直接作为反式作用因子对其效应分子的基因组进行调控,而是借助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引发一系列特异的生化反应而调控效应分子[2]。IFN通过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以增强NK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由于IFN具有广谱、高效抗病毒功能,且对免疫系统起关键调节作用,因此成为当今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兽医临床上,IFN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干扰素的分类

国际最新分类标准,按IFN与受体结合的原则

将其分为TypeⅠ、TypeⅡ、TypeⅢ三大类型[3]。TypeⅠ干扰素按其与抗体结合的抗原性不同又可分为α、β、γ、τ、ω等。与TypeI受体相结合的IFN中,IFN-β、γ、τ、ω等的抗原性与IFN-α不同,且本身只有一种,没有亚型或亚亚型。IFN-α又分13种以上亚型,如IFNα-1、2、3等,还有亚亚型,如IFNα-la、1b、1c、1d以及IFNα-2a、IF-Nα-2b、IFNα-2c等。TypeⅡ干扰素只有一种,即IFN-γ。TypeⅢ干扰素目前有三种亚型,分别为IFN-λ1、IFN-λ2和IFN-λ3。根据制备方法的不

同分为天然干扰素和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目前对IFN-α、β、γ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多。IFN的来源因哺乳动物种类、细胞类型、诱生剂的性质及诱生条件而异。人IFN-α来自白细胞,人IFN-β来自纤维细胞,均具有抗酸特性,主要参与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其中,IFN-α抗病毒作用最强。IFN-γ来自人淋巴细胞,对酸性敏感,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作用,但其抗病毒作用比TypeⅠ干扰素弱,主要参与诱导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表达和免疫调节效应,也称为免疫干扰素。

2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2.1免疫调节作用IFN在临床上,常作为免疫调节剂使用[1]。IFN可增强IgG的Fc受体表达,从而有利于巨噬细胞(MΦ)对抗原的吞噬,有利于K细胞、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及对T、B淋巴细胞的激活。因此,IFN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TypeⅠ干扰素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可激活NK细胞的细胞毒性并促进其增殖调节机体免疫。TypeⅡ干扰素不但有激活NK细胞的功能,而且能抑制B细胞分泌IgE,从而避免因IgE水平过高而发生Ⅰ型超敏反应,还能恢复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局部沉积,抑制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4]。

在促进免疫调节方面,研究最多的是IFN-γ。IFN-γ主要通过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向Th1型分化来调节免疫应答。Kim[5]以IFN-γ质粒分别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env/rev、猪流感病毒(SIV)gag/polDNA疫苗共同免疫猕猴,结

摘要: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它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以及对妊娠的识别和维持作用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

IFN的分类与命名、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干扰素;生物学特性;进展

中图分类号:S8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67(2007)03-0013-03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7年(第32卷)第3期专题综述

13・・

果IFN-γ能显著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Pertmer[6]以IFN-γ质粒与流感血凝素(HA)DNA疫苗共同免疫幼鼠和成鼠,发现IFN-γ可促进记忆性脾细胞由分泌IFN-γ和白细胞介素5(IL-5)转向只分泌IFN-γ,在幼鼠模型中还观察到以IgG2a为主的抗体反应。Chow[7]报道IFN-γ质粒与乙肝病毒(HBV)DNA疫苗共免疫,可诱导显著的Th1型细胞免疫和高IgG2a抗体滴度,但明显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和IgG1的产生,还观察到极其显著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2.2抗病毒作用IFN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但是它不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多种酶来干扰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病毒复制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受到IFN的抑制作用。IFN产生以后,首先是结合在邻近的同种细胞的受体上,使该细胞产生多种蛋白,包括抗病毒调节物和转录调节因子,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三个IFN家族结合于不同的受体,通过类似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8]。由于IFN同时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所以抗病毒效果比一般药物强而持久。

猪白细胞干扰素是一种非特异性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性腹泻、温和型猪瘟和牛病毒性腹泻,以及紧急预

防小鹅瘟等,效果较理想[9,10]

。杨华[9]运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对小鹅瘟进行了试验性治疗。实验表明,猪白细胞干扰素进入自然感染病毒的患鹅体内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球蛋白、抑制病毒的繁殖。刘万钧等[10]报道,猪白细胞干扰素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可明显干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活性。猪白细胞干扰素对犬病毒性疾病(如细小病毒等)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而对犬非病毒性疾病基本无效。大量试验证明,IFN可用来有效防治马立克氏病(MD)、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感(AI)、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痘(FP)、鸭乙型肝炎(DHBV)等禽病,随着禽类干扰素基因的成功克隆及表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产品的研究逐渐向临床过渡,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Plachy等[11]进行了鸡重组干扰素防治劳斯肉瘤病毒(RSV)的研究,Marcus等[12]采用饮水给药的方法进行了重组ChIFN-α抗新城疫病毒(NDV)的研究,均获得了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在牛干扰素方面,牛病毒性腹泻(BVD)和黏膜病(MD)、单

纯疱疹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腺病毒、水泡性

口炎病毒、人多头瘤病毒、羊的慢病毒、猫和人的免疫缺陷病毒等在体外对重组牛干扰素都很敏感[13]。2.3抗寄生虫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从以下3个途径实现:①通过激活MΦ,产生“呼吸爆发”,释放氧自由基,通过氧自由基攻击脂质膜,破坏寄生虫体达到杀灭目的;②通过L-精氨酸途径发挥作用,由活化的MΦ产生NO,从而抑制靶细胞的DNA合成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致使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③IFN诱导成纤维细胞和MΦ合成吲哚胺-2,3-双氧酶,使色氨酸大量分解,导致虫体色氨酸缺乏,从而抑制虫体在体内的增殖[14]。IFN-γ具有比较强的抗球虫作用,能提高实验雏鸡的相对增重率,降低球虫卵囊排出量和肠道病变。Min[15]在研究多种细胞因子对艾美尔球虫DNA疫苗的佐剂效应时,发现IFN-γ基因可显著抑制该寄生虫的增殖。Gazzinelli、Suzuki、Johnson及Murray等[16]分别对弓形虫的研究发现,IFN主要是通过第一和第二种途径发挥作用。

2.4抗肿瘤作用IFN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至少对数十种肿瘤有效。IFN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是相当

复杂的,主要有3个方面:①抑制肿瘤病毒的繁殖;②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IFN抗细胞分裂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高500~1000倍。且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的G1期[1]。

王鲁等(2005)利用裸鼠模型研究IFN-α对肝癌的影响,通过对肝癌转移复发、肿瘤生长的抑制、肝癌血管的形成、肝癌血管内皮等指标,发现IFN-α可干扰内皮细胞基因转录水平来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而抑制肝癌血管生成,降低肝癌的转移与复发。IFN-γ还能增强癌胚抗原(CEA)DNA疫苗的抗肿瘤效果,观察到高水平的Th1型免疫反应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作用,血清中IFN-γ分泌显著增高而白细胞介素4(IL-4)显著降低,呈现保护性免疫反应,因而不仅能抑制肿瘤的发展,而且能抑制转移性同源CEA阳性P815瘤细胞的生长[17]。

2.5对妊娠的识别和维持作用IFN-τ对反刍动物的繁殖起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怀孕识别信号,IFN-τ可抑制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转录,调节

专题综述干扰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王斌斌,等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