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传输光纤及其耦合器的发展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162487bf242336c1eb95e57.png)
195技术应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黄霞丽(湖北工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随着对无接触供电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该技术不依赖于有线的传输媒介,对于有线供电部署困难的场景尤其是人体内部医用装置的供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介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发展及当前主要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同时针对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无线能量传输;无线供电;电磁耦合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指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的能量的一种技术。
自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电能主要是靠导线来传输,电气设备主要通过插头和插座等电连接器的接触来获得电能,这种传输方式会产生摩擦、磨损和裸露导体等现象,很容易产生接触火花,从而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4]。
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可以在自由空间产生,并能在接收端被检测到,这是最早的无线能量传输实验。
到十九世纪末,物理学家尼古拉正式提出无线能量传输的构想[5-6]。
由于早期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很低且没有市场需求,因此人们对这一研究缺乏热情。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人工心脏等心脏辅助装置的无线供电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始研究无线供电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随后,到了九十年代,人们对这一技术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并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满足各行各业对无线供电技术的需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电子与电气学研究中心的Boys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有轨车辆、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在电动汽车上应用无线充电技术的设想,于1996年12月首次推出了利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充电的电动车概念车EV1.其子公司Delco Electronics研制的Magne-charge是最先商业化的电动汽车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之一,专门用于EV1型电动汽车充电。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0248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4.png)
光纤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的不断追求,光纤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的传输介质,逐渐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主要选择。
下面将从光纤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光纤的发展过程。
1. 光纤的起源光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光纤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发明家Narinder Singh Kapany首次提出了光纤的概念,并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
这标志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诞生。
2. 单模光纤的诞生1966年,著名物理学家Charles Kao在英国提出了用玻璃制成光纤的概念,并预言了光纤的潜力。
他的研究表明,纯净的玻璃可以用于传输光信号,并且光的损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发现奠定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
3. 多模光纤的发展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obert Maurer、Donald Keck和Peter Schultz成功制备出了第一根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大,可以容纳多个光信号同时传输,因此具有较大的带宽。
这一突破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以实际应用,开启了光纤通信的时代。
4. 单模光纤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对通信速度和传输距离要求的不断提高,单模光纤逐渐取代了多模光纤成为主流。
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小,只能容纳单个光信号传输,因此具有更低的色散和损耗,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5. 光纤通信的商业化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率先建立了光纤通信网络,用于电话和数据传输。
之后,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长途电话传输、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等领域。
6. 光纤通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198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光纤放大器,增强了光信号的传输能力。
1992年,全光网络技术实现了全光通信的梦想,使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达到了Gb/s级别。
7. 光纤通信的现状和未来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主流的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1ff7c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a.png)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光纤技术的发展史一、光纤技术的诞生光纤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通信介质——铜电缆在传输信号上逐渐暴露了其极限。
作为通信领域的新生代,光纤技术的诞生迅速吸引了全球闻名的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二、光纤技术的早期研究光纤技术的早期研究充满了试错过程,1970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根光纤,它利用了一种名为“总反射”的原理将高速光信号在玻璃管中传输。
但这根光纤是不稳定的,而且成本高昂。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不断进行了各种试验,包括利用更低的成本材料和改变光纤的设计。
三、成功的商业化实现1980年代初,光纤技术的成熟商业化实现迎来了重要突破。
全球首家光纤系统商Fujitsu成立,推出具有重要技术革新的单模光纤,并在青岛、东京等地建立起光纤生产基地,成为世界光纤生产商的旗帜。
1984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Corning公司投资了大量研发资金,推出了寿命持续750年的高品质光纤,使光纤技术的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光纤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早期的光纤只能传输单一频率的光信号,现在的光纤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广域光传输、长距离光传输、分列式WDM系统等先进的应用模式,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五、光纤技术的应用现代的光纤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光纤通信是光纤技术最为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他能提供更宽带,更高速度的信号传输,实现更稳定、更安全的数据传递。
此外,光纤技术的应用还延伸到医疗设备、工业制造和军事领域,例如,激光手术系统中的光纤、飞机上使用的光纤传感器。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探索、试错、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光纤技术不断前行。
无疑,光纤技术在数字化时代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光纤技术的应用在不久的未来还会更加广泛深入。
光纤发展史
![光纤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b6061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3.png)
光纤发展史概述光纤是一种使用光信号传输数据的传输媒介,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通信和光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从光纤的起源开始,逐步讲述光纤的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通信的重要性。
起源光的传播性质的研究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就开始研究光的传播性质。
他发现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为后来光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进程光导纤维的发明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泰勒和哈奇等人成功制造出第一根能够传输光信号的光导纤维,这是光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采用了两层玻璃材料构成,且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光信号的传输。
单模光纤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基尔霍芬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根单模光纤。
相比于多模光纤,单模光纤能够传输更多的光信号,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和传输距离。
光纤传输技术的革新20世纪80年代,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的发展,光纤传输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激光器的应用使得光信号能够更远距离地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几乎不会衰减。
光纤通信的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20世纪90年代,光纤通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光纤通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光纤的应用领域通信领域光纤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电话通信、互联网接入、有线电视等领域,为人们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医疗领域光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内窥镜检查中,光纤能够传输光信号,使得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
工业领域光纤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激光切割、光纤传感等。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光纤的未来发展光纤通信技术的进一步革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例如,光纤光学放大器、光纤激光器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光信号的传输性能。
光纤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光纤也开始应用于新兴领域,如光纤传感技术、光纤电力传输等。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dc7c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d.png)
光纤发展历程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纤维状材料,它由一种或多种玻璃或塑料组成。
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媒介,已经在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和技术突破。
20世纪60年代,光纤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当时,人们开始探索将光信号传输到长距离的可能性。
1966年,美国物理学家Charles Kao首次提出了用玻璃纤维传输光信号的理论,并预测了光纤在通信领域的潜力。
这一理论奠定了后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
70年代,光纤的实际应用开始出现。
1970年,美国斯内尔研究所的工程师们成功地制造出了一根直径为80微米的光纤,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
随后的几年里,光纤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光纤的损耗也逐渐降低。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光纤应用于电话通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商业化的光纤通信试验。
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和光纤的商业化生产,光纤通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线通信。
光纤通信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传输更大带宽的信号,并且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
这使得光纤通信成为了信息传输领域的主流技术。
9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
199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实现了光纤的全光网络,使得光纤通信的速度和容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一突破开启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新时代,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光纤通信技术继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传输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光纤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的光纤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光纤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
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全球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
总结起来,光纤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商业化应用,再到全光网络的实现,光纤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光纤耦合技术
![光纤耦合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6af9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0.png)
光纤耦合技术光纤耦合技术是一种将光信号从一个光纤传输到另一个光纤的技术。
它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从光纤耦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光纤耦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耦合技术是通过光纤耦合器实现的。
光纤耦合器通常由两个光纤端面靠近并精确对准,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将光信号从一个光纤传输到另一个光纤。
光纤耦合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插损和耦合损耗。
插损是指光信号在光纤耦合器中的传输过程中损失的光功率,耦合损耗是指光信号从一个光纤传输到另一个光纤的损失。
1. 光通信:光纤耦合技术是实现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耦合器用于将光信号从光发射器传输到光接收器,起到连接和传输光信号的作用。
光纤耦合技术能够提高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2. 光传感:光纤耦合技术在光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温度、压力、形变等物理量。
光纤耦合技术可以将光信号从光纤传输到传感器中,实现对传感器的激发和信号的采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3. 光计算:光纤耦合技术在光计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计算是利用光学器件来实现计算操作的一种新型计算方式。
光纤耦合技术可以实现光信号在光学器件之间的传输和耦合,实现光计算系统的连接和传输。
三、光纤耦合技术的发展趋势1. 小型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纤耦合器正朝着更小、更紧凑的方向发展。
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光纤耦合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使其在集成光学芯片中得到应用。
2. 高性能:光纤耦合技术的插损和耦合损耗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光纤耦合器的插损和耦合损耗性能,降低光信号传输的损失,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3. 多功能:光纤耦合器不仅能够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连接,还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分配、复用和调控等功能。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光纤耦合器的多功能化,提高其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计算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0df0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3.png)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来介绍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由于国际形势复杂,中国面临着对外通信受限的困境。
为了摆脱这一局面,中国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并在1974年成功研制出了最早的光纤传输系统。
这标志着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起步阶段。
在198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87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国产化光纤预制棒,实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本土化。
同时,中国也开始建设光纤通信网络,实现了国内光纤通信的初步覆盖。
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后续的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92年,中国光纤通信网络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建设的高潮,国内第一条全光纤通信干线投入使用。
这标志着中国光纤通信网络开始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在200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
2001年,中国首次实现了全国光纤通信网络的覆盖,全面推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光纤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城市中得到普及,而且逐渐延伸至农村地区。
中国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光纤通信进入了创新发展的阶段。
201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纤光子晶体光缆,实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
光子晶体光缆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大的传输容量,为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201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光纤通信网络不仅在城市中得到普及,而且逐渐延伸至乡村和偏远地区。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光纤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进一步拓展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5862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c.png)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来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
它相比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大的传输容量和更低的传输损耗,因而在信息时代得以广泛应用。
下面将对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光纤通信技术还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1966年,美国的高尔(Charles Kao)和哈罗歇(George Hockham)首次提出了用光纤作为信息传输媒介的概念,并对光纤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
然而,当时光纤的损耗率非常高,传输距离有限,无法实现实际应用。
70年代末至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70年,美国的万怀远发明了用波导方法包裹光纤的技术,使得光纤的传输损耗率大幅降低。
此外,研究人员还采用了掺杂混合氧化物使光纤内部的损耗降低,同时也使传输带宽提高。
这些技术突破将光纤通信从实验室推向了实际应用阶段。
80年代,随着单模光纤的发展,光纤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显著增加,同时大容量传输也成为可能。
此时,光纤通信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电信传输方式。
1988年,美国波士顿与英国伦敦之间建成了第一条跨洋光缆,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光纤通信成为现实。
90年代,光纤通信进一步发展。
199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使得在一根光纤上能够同时传输多个不同的光信号,实现了更大的传输容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光纤通信迅速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发展。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也不断增大。
2009年,日本NTT成功实现了每秒度量级的10万公里传输速度,创造了世界纪录。
现如今,光纤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在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如今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提高光纤传输速率、减小传输损耗、降低光纤制造成本等方面。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也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光纤无线通信、光纤毫米波通信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快、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现状_论文[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现状_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3b1a63fb0242a8956bece43f.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现状【内容摘要】光纤通信符合了高速度、大容量、高保密等要求,但是,光纤通信能实际应用到人类传输信息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技术难关,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光纤通信才能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光源及传输介质、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来展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光纤光缆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正文】光自身固有的优点注定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充当不可忽略的角色,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也越来越突出。
光纤通信是将要传送的图像、数据等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频率高得多,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损耗低得多,因此相对于电缆通信或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将优点突出的光纤通信真正应用到人类生活中去,和很多技术一样,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一)、早期的光通信光无处不在,这句话毫不夸张。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光传递信息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打手势是一种目视形式的光通信,在黑暗中不能进行。
白天太阳充当这个传输系统的光源,太阳辐射携带发送者的信息传送给接收者,手的动作调制光波,人的眼睛充当检测器。
另外,3000多年前就有的烽火台,直到目前仍然使用的信号灯、旗语等都可以看作是原始形式的光通信。
望远镜的出现则又极大地延长了这类目视形式的光通信的距离。
这类光通信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它们能够传输的容量极其有限。
近代历史上,早在1880年,美国的贝尔(Bell)发明了“光电话”。
这种光电话利用太阳光或弧光灯作光源,通过透镜把光束聚焦在送话器前的振动镜片上,使光强度随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话音对光强度的调制。
在接收端,用抛物面反射镜把从大气传来的光束反射到硅光电池上,使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传送到受话器。
光电话并未能在人类生活中得到实际的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光源和传输介质。
光纤耦合器的分类及发展前景分析
![光纤耦合器的分类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e4bd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7.png)
光纤耦合器的分类及发展前景分析何修军【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9(016)002【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光纤耦合器; 偏振; 光子晶体; 非线性【作者】何修军【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正文语种】中文光纤耦合器是一种光纤无源器件,主要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分配,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用得比较多的光无源器件之一,在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光纤耦合器的问世,使得光纤系统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和紧凑化,大大促进了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纤传感系统的快速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光纤耦合器,全光纤系统也逐渐可以变成现实,也使得光纤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同时也可以使系统的成本得到降低。
发展光纤耦合器,也可以带动各种光纤器件的发展,促进各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光纤器件的研制。
1 光纤耦合器的发展现状光纤耦合器的问世,促进了光纤通信的发展,自己本身也得到快速发展。
最早采用熔接的方法实现了多模光纤之间的焊接,紧接着采用类似的熔接技术实现了单模光纤之间的焊接。
进入80年代后,光纤通信逐步由多模向单模过渡,因而兴起了单模光纤耦合器的研发热潮。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用FBT工艺制造耦合器的方法,由于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好、全光纤化及成本低等一系列无可匹敌的优点而在所有耦合器的制造方法中独占鳌头。
从2000年美国光器件生产线大量外移到中国开始,国内耦合器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机器的需求量增加,但市场价格不断下降,许多公司纷纷从国内企业购买或仿造耦合器机器,但在技术上大同小异,没有重大突破。
虽然FBT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满足耦合器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绝对的优势,就必须依靠技术上的突破,提高技术门槛。
将来的FBT技术一定朝着类似半导体芯片生产工艺那样的方向发展,一次能生产出几个、几十个乃致几百个核心部件,一次封装后再分开便是一大批产品[1-3]。
光纤耦合器的发展与制作201993
![光纤耦合器的发展与制作201993](https://img.taocdn.com/s3/m/0dc744f2dd36a32d72758149.png)
3、 光纤的传光原理
分析光纤的传输原理有两种方法:
• 几何光学法:将光看成一条条的几 何射线来分析,也称射线理论
应用条件:光波的波长远小于光纤 的几何尺寸,只适用于多模光纤
• 波动光学法:光波按电磁场理论, 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求解,也称模式 理论。 它既可用于多模光纤,也可 用于单模光纤
4 光纤光缆制造技术 4.1 光纤材料
1、光纤的诞生 • 早在古希腊的玻璃制作工人就发现玻璃可以传输可见光,他们利
用玻璃的这种性质,制作了各种流光异彩的玻璃工艺品。十九世 纪中期英国的丁达尔(J. Tyndall)利用实验证明利用光的全反射原 理,光线在水中可以实现弯曲传播。
1、光纤的诞生
• 1927年英国的贝尔德(J. G.Baird)提出利用光 的全反射现象制成石英光纤,从此以后人们把 注意力集中到石英这种材料上。早期的光纤只 有纤芯,利用空气-石英构成的界面实现光线 的全反射,由于这种结构的开放性,经常引起 光线的泄漏。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实验在玻璃 纤维上涂覆塑料,以降低光线的泄漏同时对玻 璃芯起一定的保护。这时初步形成了光纤纤芯 -包层结构,但由于塑料包层难以做到均匀一 致,而且塑料包层与玻璃纤芯之间界面不够平 滑理想,光能量损失很大。
纤芯坯料棒 内坩埚
包层坯料棒
纤芯 玻璃
熔炉
外坩埚
包层玻 璃
拉制光纤 (到拉丝机)
直接熔化法: 可用于制造石英 光纤、卤化物光 纤和硫属光纤
具有可连续制造 的优点
但坯料棒熔化过 程中容易带来杂 质,它的最低损 耗值为5 dB/km
光纤拉丝机
精密输送机构
光纤预制棒置备好之后进行光纤拉丝 d = 10~25 mm; L = 60~120 cm
光纤通信第五版-第8章-耦合器与连接器
![光纤通信第五版-第8章-耦合器与连接器](https://img.taocdn.com/s3/m/23a2eb3a4a7302768e993989.png)
插入损耗是各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状况,不仅与固有损耗有关,而且 与分光比有很大的关系。
描述光耦合器特性的一些技术参数
3.分光比(Coupling Ration)
CRi
Pouti 100% Pouti
(3.6)
它是光耦合器特有的技术指标。
4.方向性(Directivity)
方向性是光耦合器特有的技术指标, 是衡量器件定 向传输特性的参数。以X形耦合器为例,方向性 定义为耦合器正常工作时,输入一侧非注入光的
衡量器件对于传输光信号的偏振态的敏感程度的参量,也称为偏振灵 敏度。
描述光耦合器特性的一些技术参数
当传输光信号的偏振态变化 360 时,器件各输出
端输出功率的最大变化量:
PDL
10
lg
Min(Pouti ) Max(Pouti )
(dB)
(3.9)
7.隔离度(Isolation)
对于要求均匀分光的光耦合器(主要是星形和树 形),由于工艺局限,往往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均 匀,用均匀性来衡量其不均匀程度:
FL
10
lg
Min(Pouti ) Max(Pouti )
(dB)
(3.8)
6.偏振相关损耗(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
I
10
lg
P 式中,Pouti为在第i个光路输出端测到的其他输出端
光信号的功率; 为Pin输i 入的光功率。
光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光耦合器大致可分为分立元件组合型、全 光纤型和平面波导型。
1、早期采用分立光学元件(如棒透镜、反射镜 、棱镜等)组合拼接。
光纤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纤耦合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dc60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a.png)
光纤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纤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光信号从一个光纤传输到另一个光纤的器件。
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输入光纤、耦合元件和输出光纤。
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光纤:光信号首先通过一个输入光纤输入到耦合元件中。
输入光纤通常具有一个较小的模式场直径和一定的数值孔径,以保证能够有效地将光信号导入到耦合元件中。
2. 耦合元件:耦合元件是实现光纤之间光能传输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耦合元件包括分束器、波导、光栅等。
耦合元件通过内部的光学结构对输入光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能够传输到输出光纤中。
3. 输出光纤:经过耦合元件处理后的光信号将传输到输出光纤中。
输出光纤通常也具有较小的模式场直径和一定的数值孔径,以便有效地接收来自耦合元件的光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光信号必须在输入光纤、耦合元件和输出光纤之间保持高效率的能量传输,并且需要保证传输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光纤耦合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精确的光学加工和调试工艺,以确保在不同波长和工作条件下的高效率耦合和低损耗传输。
总的来说,光纤耦合器通过将光信号从一个光纤导入到另一个
光纤中,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和连接。
它在光通信、光传感、光器件测试等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纤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光纤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1e60c1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1.png)
光纤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光纤传输技术是指利用光纤作为通信载体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铜线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带宽、更可靠的信号传输和更远的传输距离等优点。
目前,光纤传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石。
下面将从光纤传输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纤传输技术的现状目前,光纤传输技术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的应用。
光纤通信网络已经构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骨干网和通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
在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中,除了传统的通信领域,如电信、互联网、手机网络等,光纤通信技术还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能源、电力、安防等。
在光纤传输技术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关注的方向有以下几个:1.提高光纤传输的带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经出现了多个1Tbps级别的光纤通信系统。
然而,这些系统的带宽依然难以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因此,提高光纤传输的带宽仍然是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
2.提高光纤传输的距离光纤传输的距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光纤本身的损耗、光放大器的性能以及光衰减等。
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光纤传输的距离和信号质量,以实现更远距离的光纤传输。
3.提高光纤传输的可靠性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光纤传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损坏、信号干扰等。
因此,提高光纤传输的可靠性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光纤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光纤传输技术拥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研究中,光纤传输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5G和6G的出现4G和5G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传输速度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未来几年内,5G网络将会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随着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5G网络的瓶颈也将很快出现。
因此,5G网络的后继产品6G网络将成为下一个研究热点。
在6G网络中,光纤传输技术将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光纤传输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光纤传输技术的高可靠性和高带宽特性,使得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光纤耦合器原理及作用
![光纤耦合器原理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d1fe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b.png)
光纤耦合器原理及作用光纤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光信号从一根光纤耦合到另一根光纤上的光学器件。
它起到将光信号从一个波长转换到另一个波长、分束、合束、分光、合并光信号、耦合纤芯等作用。
在光通信、光纤传感、光纤激光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首先,折射原理是基于光在传播时遵循折射定律的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将发生折射。
通过调整光纤耦合器中的折射率,可以使光线跨越不同的介质边界。
其次,干涉原理是基于光受干涉的原理。
当光线遇到干涉现象时,根据干涉的不同形式,光线的能量将发生明暗变化。
光纤耦合器中的干涉效应被用来实现光信号的分束、分光等功能。
最后,耦合原理是基于光纤衍射、内聚、反射等现象的原理。
通过精确控制光的传播路径和相位差,光纤耦合器可以实现精确的耦合和解耦。
基于以上原理,光纤耦合器实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功能:1.光信号的分束和合束:光纤耦合器可将一根光纤的光信号分成多束,或将多束光信号汇聚成一束。
这在光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可以实现信号的分配、合并和转发。
2.光信号的转换:光纤耦合器可以将光信号从一个波长转换为另一个波长。
这在波分复用系统中非常常见,可以实现多个光信号的同时传输和接收。
3.光纤的耦合和解耦:光纤耦合器可以将信号从光纤中耦出,或将信号耦入光纤中。
这对于连接光纤与其他光学器件非常重要,如连接光纤激光器、光纤接收器等。
4.光信号的分光:光纤耦合器可将一束光信号分成多束,每束具有不同的强度,适用于光功率监测、光纤传感等应用。
总之,光纤耦合器通过精确控制光线的传播路径、相位差等参数,实现了信号的分束、合束、分光、合并等功能。
它在光通信、光纤传感、光纤激光器等领域的应用使得光纤充分发挥了其优异的特性,提高了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f087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能的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通信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以光纤为媒介,将信息以光的形式传输,具有带宽大、信噪比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医疗、石油、军事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的前身是电传输技术,它以电线、电缆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场传送信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研究将光信号送入电缆中传输,在1960年代初期出现了光导纤维,但由于光纤的光衰减和色散严重,无法将信号传输到远距离。
到了1970年代,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光纤内芯的材料和制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有光衰减400分贝/km的单模光纤,使得光信号能够传输到100公里以上。
1980年代初期,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大规模商用,光纤的压缩量和价格逐年下降。
1988年,美国全光纤通信网实现了面向用户的科学试验,使得全球的光纤通信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90年代,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和WDM(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提出和应用,使得光纤传输的带宽不断提高,从几百兆比特每秒到几千兆比特每秒,甚至更高。
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光纤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1年,我国开始发展光纤通信技术,我们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累积,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和网格化,二是光与物质更好的结合,三是云计算、5G、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下的新型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给社会带来更高速、更稳定、更安全的通讯服务,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凝聚了科学家们多年的心血和努力。
光纤耦合器的理论 设计及进展
![光纤耦合器的理论 设计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2c7f8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1.png)
3、光纤耦合器的设计方法
光纤耦合器的设计主要涉及光波导理论、干涉光学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设 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纤的几何形状、折射率分布、模式特征等因素,以实现所 需的光信号耦合效果。
1、光纤耦合器的商业产品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商业化的光纤耦合器产品,如直通型、分束型、星型 等。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耦合效率和稳定的性能表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纤通 信和光学传感系统中。
光纤耦合器的理论 设计及进展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理论分析
引言
光纤耦合器是一种关键的光学元件,它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光束控制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光纤耦合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纤的信号有效地 耦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光能量的传递、分配和控制。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光纤耦 合器的理论、设计及发展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数是描述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特性的重要参数。它包括了光波的振幅、 相位和群速度等参数。通过求解传输常数,可以得到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如传输带宽、色散等。这些特性对于设计高效的光纤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本次演示详细解析了光纤模式理论,包括单模和多模光纤的分类、光的波动 方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以及传输常数等概念。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光纤的传输特 性和设计高效的光纤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 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和参数,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光纤通信系统。
二、光纤模式分类
1、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只支持一个模式的光波传播。这意味着在单模光纤中,光波的传播 路径是唯一的。这种模式使得单模光纤具有较高的传输带宽和较低的色散。因此, 单模光纤在长距离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支持多个模式的光波传播。这意味着在多模光纤中,光波可以沿着 多个路径传播。这种模式使得多模光纤具有较低的传输带宽和较高的色散。因此, 多模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等应用。
光纤接头的发展历程
![光纤接头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5200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1.png)
光纤接头的发展历程
光纤接头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连接光纤的作用。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接头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以下是光纤接头的发展历程:
1. 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开始商业化,光纤接头也应运而生。
初期,光纤接头的
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损耗较高,影响了光纤通信的性能。
2. 20世纪80年代:光纤接头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采用了光纤耦合器、光纤连接器等
新型光器件,降低了光纤接头的损耗。
同时,光纤接头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3.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接头技术进一步成熟。
这一
时期,光纤接头的损耗降低到0.2dB以下,满足了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的需求。
此外,光纤接头的种类也日益丰富,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 21世纪以来:光纤通信传输速度不断提高,光纤接头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一方面,光纤接头的损耗继续降低,目前最低可达0.17dB/km;另一方面,光纤接头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性更高。
此外,新型光纤接头技术不断涌现,如光纤传感、光纤到户(FTTH)等,进一步拓展了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
总结来说,光纤接头的发展历程是与光纤通信技术紧密相关的。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接头技术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损耗到超低损耗、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
在未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光纤接头技术将继续创新,为更快、更远、更稳定的光纤通信提供支持。
耦合器原理
![耦合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56dc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4.png)
耦合器原理耦合器是一种用于传递功率或信号的装置,它能够将两个独立的系统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影响。
在工程和物理学中,耦合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电子设备、机械传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耦合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耦合器的基本原理。
耦合器的作用是将一个系统的能量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同时保持它们的相对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耦合器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或损耗,以确保能量传递的效率。
耦合器的原理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机械传动或光学原理等方式实现,不同的耦合器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完成能量传递的任务。
在电磁耦合器中,通常采用变压器原理来实现能量传递。
当一个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穿过另一个线圈并在其内部感应出电流。
这样,能量就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传递了出去。
而在机械耦合器中,通常采用齿轮或联轴器来实现能量传递。
当一个轴上的齿轮与另一个轴上的齿轮啮合时,它们就能够通过齿轮的传动来实现能量的传递。
在光学耦合器中,通常采用光纤或反射镜来实现能量传递。
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另一个位置,从而实现能量的传递。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耦合器原理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耦合器,它们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能量传递。
例如声波耦合器利用声波传播来实现能量传递,磁性耦合器利用磁场来实现能量传递,压电耦合器利用压电效应来实现能量传递等等。
这些不同的耦合器原理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耦合器类型。
总的来说,耦合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装置,它能够将两个独立的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能量的传递。
不同类型的耦合器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能量传递,如电磁感应、机械传动、光学原理、声波传播、磁场作用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耦合器类型,以确保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耦合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25’I m被段它的屉大可承受功宰达到16 67…。
通过查阅公刮刚站得知+ITF公司足国外乖多的能够提供高功率泉浦J“品的公刊之, 与它时r蚰新产品资料进行对比.同样采用105 率为25
w。 p
m/125
u
m泉浦光纤,ITF产品的可承受功
2010年,在此蠼动态控制器的试睑中(如罔6),1060nm描合器的承受的艟高功率达到
芭虱雌
/(犬…
匡垂醪玉蔷‰
2。L露=一延枣、
H5#%HⅧ月
一怎p』尹
2007年,何晶晶等佳用芯径.=lJ400—600u m的籼此纤,采用熔融拉链法删作的多模咒纤耦 台器,在夫功率状畚下朋波K:980nm的稳定光源,以鲴断法进行测诂.舯j樽器件的插八损耗 在0 50dB以r,承受功牢试验然1507…’。 2009年.在幕伟,赵楚军的论义中提到r种由ITF公刮体式高功牢光纡泉浦耦台嚣 在105
the photon/c crystal flbef loop
and chilped
fiber Bragg grating,Optoelectronics Leaers,V01.6
No.21,March
2010.
作者简介:
申予卿(1985一).女。甘肃兰州人,国防科学技术人学光电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光 纤设计及其描合器制作。
1.引言
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军事技术的进步对高功率光传输和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在工业领域,高功率激光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工业、仪器仪表等多个行业,大功率激光的 传输和利用足高效完成激光打标、激光精细切割、激光焊接等先进工艺的前提:在军事领域, 高能激光‘.A处于各国国防关键技术研发的前沿。高功率光传输和控制是研发激光惯性约束 核聚变装置、战术(略)激光武器等系统的瓶颈技术。
ofOptoelectronics Laser,V01.20 No.1l Nov.2009.
[121慕伟.赵楚,笮.Journal
【1 3】Yoonseob Jeong,
No.3,Feb.1,2010.
Minkyu Park,and Kyunghwan Oh.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VOL.22,
LigtwaveTechnology,Vol 24 NO
r
vaiableOpticalAtten岫torApNications,Journal of
5,Mav 2006
{9】SONG×ue-p“目RENXiao_min ZHANGxJat YANG Guq-qiang∞dHUANGYong-qing, Exporimemal stttdv oD an all-0p6cal swltching based明MF-NOLM,Optoelectronics Leltem
r
Vol 2,No 3 15-May 2006
【101 R6aIValiSe,Erik B6langer-Bemard【)自7,HighlyEfficient andHigh-PowerRamn
Based
FiberLa蚶
12…D
onBroadb柚dChildFiberBmggGmtings,Journal
2.高功率传能光纤
在诸多的高功率光传输和利用技术方案中,高功率光纤激光的产生、传输和利用系统以 其散热特性良好、结构紧凑、效率高、构建灵活、光束质量好等众多的优点碰得到越来越,“ 泛的重视。目前,单根光纤传输的光功率密度已达’GW/cm2量级…,然而随着光纤中传输光 功率的不断提高,在有限尺寸的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中会出现不j叮避免的问题:一是光纤中 的j作线性效应;■是高能量密度引起的光纤和光纤元器件的热损伤。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核心 均在丁能否在不降低光功率的前提下降低光纤中的能量密度。 在诸多的解决方案中,采用增人光纤模场面积的方法是降低光传输能量密度的有效途 径。近年来,与人模场面积光纤设计相关的研究不断发展。传统设计大模场光纤的方法土要 采用减小数值孔径和设计光纤折射率分布等方法实现,最近几年又发展了折射率导引等方法 来扩人光纤中基模的模场面积12_1。目前,高功率传输光纤已有市场化成品,如美国3M公司
『41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51
NorihikoN
et
al,YoshiroM.M∞岫M.khinQ
be栅dir∞tinn control[el
andHiroshiN-Effect ofGuided
Aco惦ticWave Brill∞in Scattermg oilPulsed SqueezinginOpticalFibeBWithNonlinearity aⅡd Dispersion,Opticat Review,Vol 4 No 4(1997)453458
第43页
型“‘笙尘旦’全里些堕堕堑堕坠室全望查垒塑垡菱堡塞
堡。!!!堕坐苎!堑!
高功牢激光分玳/台束的特种目功率光纤耦舟器是构建矗功:#光纤激光的产生、1々输和利用 系统的关键。
4.高功率传能光纤耦合器的技术现状
H前-商业化的SRF一28通讯川光玎梢合器已鲐成熟.由于熔融拉锥制作的猫合器性能稳 定,成本低臁,技术碓J苴较低.1 1丽的商丌I耦龠嚣多采,I】这种方式制作,最走承受功:棼小超 过5w. 般都小于100mw。 1997年.NoriMko 承受功牢达到10w…,
2006
ofLigtwaveTechnology,Vol 24.NO
f111何晶品,张ifI|英,l:侠目功率兜’T耦台器的实验研究27届全国第十^崩十二省(Ili)光学 通信市场・201'年7—8月
第46页
201
l(第六届)伞国通信网络信息安伞学术会议优秀论文Telecom market
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75-79.
ttl。
3.高功率传能光纤耦合器
在普通光纤传输、通信和传感系统中,光纤耦合器是最基本、不可或缺的光纤元器件, 正是由于光纤鹅合器能够稳定、自如地实现光的分束、耦合,复杂的光纤通信和传感嘲络才 能得以实现。 对于高功率光纤激光的产生、传输和利用系统而言,高功率光纤耦合器同样也是核心支 撑器件之・,它既可作为i皆振腔的输出端口用于将谐振腔内部分能最输出,同时将大部分能 最保留在喈振腔内形成稳定的激光振荡,义可作为高功率光纤传输网络中实现分束与合束的 必需器件。当光纤耦合器中的光功率不断增加时,除光纤自身会受到高功率的非线性效应和 热效应影响外,光纤耦合器的耦合区更容易受剑高功率热效应的影响,因而研究。。种能用于 通信市场・2011年7-8月
【6】^H
—owing
Vol 5620
Shirakawa.K Matsuo,K Ueda,eI al Fiberlaser and cohort Fuse fiber
coh—t—yfor power scalthg,bandwidth
Pr。c ofSPIE,2005,5709:165-174
【7】Andrew
2006年,Yunsong J。ong舟论且_中提到的描舟器站构能够率受超过1w的功率”。
通信市场・2011年7-8月
第44页
!!!!!里盔垡!!里垫笪型墅筻星童芏芏查叁丝垡查堡』!!o!!!竺苎苎!煦!
同船.存罔4所示光开关系统中.光f晶体光}T猫台器的承受1550衄脉冲激光的峰值功
率达到T26W”。。
【14】CHEN wei—guo,LOU Shu・qin,WANG Li—wen,LI Hong—lei,GUO Tie-ying,and JIAN Shui-shen,
Switchable dual—wavelength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based mirror
on
Robertson
component for high-power fiber al
l—Proceedings
on
of SPIE
{8】Yuasong Jeong,s卸g
Chul Baet
et
C∞caded Microoptica]Waveguide
Microactuating
Phffo邢StmcturcforHtgh-Pbw日Wideband
【I】用朴,光纤激兜抖I下台成技术研究【D】.围防科技大学博I学位论立,2009年12片 [2】王伟能』#铁犁,谭晓玲,姚建锋,增益导引■l折射率导引柞太模场单模光纤议计中的应川口】中 国激光2008 350)A26-'429 【3】陆丹.葛廷武,伍剑,徐坤,林金桐D形双包层^{夔场光纤撤光偏振特性研究【J】撒光技 术,2009 33(5)509—511
NI
shlzawa在围l所示系统中,使用的耦☆器在脉冲激j乜的作用h
书雩≮3
鼬:同
_|}蒌辫
I囊受熏童
脚2
y掣复。柠m纤№m神目十0戚目£∞Ⅻ日
2004年-Andrew Robertson提至OT种猫合器,该器什使用s¨卜28儿纤用熔融拉锥洼制
作-其存1050-1100册波段连续激光域大可承受功率姬{JlOOW“。
目8
Lightcomm*¥d20W耦台#醋
5.结论
塔管光纤耦龠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已彝取得了报大成就,已设计并研制出多种jt纤 耦台器,日其巾 部分已商品化,世研究和丹发的乖点却主要集中于常规对称型光纤耦合器.
由十常规光纤的结构变化少.}F能单.设计的耦合器小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存已经开艇的 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光}f耦合器能够承受的龆大功率为150W(@980hm,多模).而在其余波
段,研究突破较少。由于R前专门针对旆功牢能撬体输光纤耦合器的研究非常少.针对传能 九纤及其耦台器在高功牢系统中的性能分析和破坏机理等问题均束见报道。 结合离功牢光纤撒此产生、传输和利刖嵩求可知:在来来的全光能帚传输系统中,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