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同课异构”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同课异构”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同课异构”作者:刘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3期江苏六合高级中学( 211500) 刘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是主流模式,“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就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提升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新教研方式。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同”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同。

“异”是指不同的教师所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途径以及风格。

“同课异构”既可以指选用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也可以指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根据学生主体的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同课异构的必要性教学活动中,相对于教师主体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主客体关系,一种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在教授活动中,他们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对于教师主体的另一种主客体关系就是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系统化、组织化了的客体。

教师要理解教材,把教材改造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

三、同课异构的实践价值(一)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学生来自于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个体之间存着差异。

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教学设计是不现实的,但针对一个班级的整体情况,面向大多数学生设计一个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案还是完全可以的。

“同课异构”活动促使教师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针对施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使他们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受益者。

(二)有利于教师激活教材,更好理解课程标准“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教师要尊重教材,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课异构”正是通过对教材的不同建构来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2019-10-28“同课异构”是时下⽐较流⾏的教研⽅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篇课⽂进⾏个性化解析,⾃⼰备课并上课,由于⽼师、学⽣不同,课的⽬标、结构、策略、风格⾃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

在语⽂教学中,“异构”⼀般有以下⼏种情况:1.教学⽬标求异。

对语⽂课来说,课⽂⽂本本⾝蕴含的教学资源是⾮常丰富的,给教师提供了见仁见智的⼴阔空间。

特别是在重难点的确定上,不同的教师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见解。

例如《天上的街市》,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体会诗歌的⾳乐美、意境美;有的教师侧重于想象的⽣发,引导学⽣产⽣各种奇思妙想;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理解作者对光明的追求。

在不背离⽂本的基础上,应该允许教师进⾏多元的解读。

2.切⼊话题求异。

语⽂课的切⼊话题是同课异构的重点之⼀,可以说没有话题的选择就没有同课异构。

例如《孔⼄⼰》的教学,可以从孔⼄⼰的语⾔⼊⼿分析⼈物,可以从众⼈的“笑”⼊⼿深⼊剖析,也可以从旁观者“我”的⾓度⼊⼿来解读课⽂。

有⼀位教师甚⾄别出⼼裁地从对孔⼄⼰“⼿”的⼏次描写切⼊,引导学⽣去把握⼈物命运。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切⼊话题的选择上体现最为突出。

3.教学流程求异。

教学流程的求异是最为外显的。

有的⼈喜欢由浅⼊深层层推进,有的⼈喜欢设置悬念问题引路,有的⼈喜欢直⼊中⼼深⼊探讨,有的⼈喜欢逆流⽽上追根溯源。

教学中,只要教学流程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深⼊解读⽂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是值得提倡的。

4.活动⽅式求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的活动⽅式也是“求异”的重要层⾯。

有的教师喜欢精辟的讲解,有的教师善于抽丝剥茧的追问,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教师重视⼩组学习、伙伴学习。

不同的活动⽅式,课堂的⽓氛也不⼀样。

有的课堂热闹⾮凡,争先恐后;有的课堂严肃沉静,学⽣深⼊思考;有的课堂活动丰富,唇枪⾆剑。

凡是有利于调动学⽣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的活动⽅式,就是有益的。

浅谈同课异构

浅谈同课异构

浅谈同课异构——小学英语周六研究课学习体会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风有情,催生万物,踏着春天的舞步,闻着百草的芬芳,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周六研究课。

本次周六研究课的主题是:高年级英语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课研讨。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同,即起点和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技巧、手段、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崇实小学幼儿园4楼报告厅中回响着师生教学交响乐。

学也轻松,教也轻松。

而我们听课的老师们却格外忙碌,记下精彩的片段,比较自我与他人的差距……,享受着周末的这次盛宴。

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崇实小学的孙芳老师与春天携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小学高年级英语新授课的革命,她用精美华丽而又不失稳重的多媒体教学征服了我们每一位老师,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李家营小学的杜晓丽老师真正抓住了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浅出,把课堂交给了广大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同时,她发挥自己年轻活泼的优势,第一时间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杜老师,她的课讲得的确精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配合默契,尤其是她那一口流利的口语顿时征服了在场的老师。

我从本次周六研究课中学到了很多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会对我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具体总结如下:一、两位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展示了老师的才能,让学生佩服,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两位老师的英语口语很流利,尤其是课堂用语很灵活,对学生的表扬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既避免了形式单调,有更好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紧随潍坊优质“345”高效课堂模式,环环相扣,互相依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的体系。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是 对学情 的 把握 应尽 可 能准
确 。教学 内容 的选择 ,要根据学情 。
根据学情 的前提 ,是了解学情 。 “ 同
淡自己体会 : 沉静 、谦卑的情怀看社 会 、人事。最后 以作家李锐 的评价结
束全课。
课异构”一般是作为教研组 、 备课组 通过深入的研讨 ,在共同备课 的基础
读46 ,师生共 同解读 “ —段 内心 的生
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共 同追求 的原 则。笔者 以为我们从备课 到上课还应
该遵循 以下共同的原则 。

荒芜。进而联系现实 , 让学生与本单 元其他怀 乡的文章 比较 , “ 谈 这样的
笔触 , 这样 的主题对我们 的生活有哪 些启示 ” 。学生谈 自己的看法后 ,师
上, 研究怎么教和教什么,也就是核 心教 学 内容的选 择 和教学 设计 的框 架 ,是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了解 的基
程代军老师通过对文本 的范读和 学生接力朗读 ,让学生寻找 “ 证据” , 院墙 、草 、土墙 、圈棚 、 炉灶 、房子
— —
础上组织教学 的。而作为借班教学 的
展示课 ,教师来 自 不同的学校 , 根本 没有时间了解学 生,至多是提前一天 和学生 见个 面 ,布 置 一下预 习 的内 容 ,应该说开课老师对学生的实际学 习情况是不了解或者 了解不够的 , 这 受到客观条件 的限制 ,无可厚非。但 是我们是否对学生在高一起始阶段的 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有基本的认识和
结合刘亮程 《 庄的事情》 《 } 扛着铁 锨进城》等文章片段 , 出结论 :物 得
质的证据——证明以往的生活 ;内心
无意地忽略了。所以,在 “ 异构”的
同时更要追求 “ ,这些 “ 同” 同”就

关于“同课异构”与“同课同构”一些区别

关于“同课异构”与“同课同构”一些区别

关于“同课异构”与“同课同构”⼀些区别“同构”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好的课堂设计的推⼴,或者叫“资源共
享”,尤其适合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异构”展现不同教学个性,诠释不同教学理念,便于互相学习。

从教研的⾓度,“异构”具有“同构”⽆法取代的研究宽度和深度。

教学本来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长期“同构”,会泯灭个性,况且,从学⽣的⾓度,学情有别,也⽆法“同构”。

从课堂⽣成的⾓度,本来就有⽆限的“不确定性”,何来“同构”?如果“同构”,就钻进了别⼈的套⼦。

我们语⽂⽼师最容易进两个套⼦,⼀个是“教师教学⽤书”,⼀个是名家“教案”。

“异构”需要教者独⽴思考,独⽴钻研⽂本、设计教案,这是⼀个成熟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当然,在“独⽴”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包括“⽤书”、“教案”在内的资料。

现在的教学有着太多的“同”,有着太多的“我”在复制。

我们⾼唱“集体备课”,我们欢呼“资源共享”,但请牢记:我们⼀不留意,就会在这歌声中,在这欢呼⾥,失去
了“⾃我”,失去了“真我”。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

“同课异构” 与“异课同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同课异构”成了倍受广大教师欢迎的教研方式,“异课同构”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及互动的平台。

在交流中,教师们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致使教师们能够从多维的角度,以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在交流中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和探讨,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是开发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扩展教学思路、发挥教师潜能、开辟教学新路较为成功的构想,也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

“异课同构”是相对“同课异构”而言的,简单地说“异课同构”是指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相同,或者按照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以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比较研究;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国外情况:国外的研究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更多考虑的是理论分析,关注较多的是标准知识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对于如何促进学生实证性研究较少。

国内情况:国内很多专家教师都对“同课异构”做出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开展了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活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年青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007年6月,《建邺教坛》出版了“同课异构”中学增刊和小学增刊,初步小结“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本范式,推出十多个“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案例。

一、“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的特征。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教师们在对比中进行教学研讨的一种教研形式;意在实现执教者、听课者、评课者在内的多种思想的交换,引发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同课异构”是开发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扩展教学思路、发挥教师潜能、开辟教学新路较为成功的构想,也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

“异课同构”是相对“同课异构”而言的,简单地说“异课同构”是指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相同,或者按照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以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同课异构中的“异”与“同”

同课异构中的“异”与“同”

同课异构中的“异”与“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种种的因素,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因此“同课异构”成为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研究形式。

它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往那种“年年岁岁教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教育现象变少了,名师“模仿秀”似的矫揉造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教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更有甚者提出:“我的教学我作主”。

静下心来思考,我们提出的“同课异构”目的何在?如何处理“同课异构”中“异”与“同”的关系?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同课异构”的优势,使得教学园地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思考一:“同课异构”的目的及其意义。

“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也都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课异构”活动,正是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够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体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而避免出现教师坐享集体备课的成果,或者简单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各位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教研组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校本教研过程,并在研讨中取得共识,达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探索“同”中之“异”,提升“同课异构”实效性

探索“同”中之“异”,提升“同课异构”实效性

新课程视窗

ILl l l l _l _ '
≥ _ — 蹶 l。 誊 。

0 ≥ _ l 0
《 课程 标 准》 出 :在 课程 资 源的 开发 与利 用 指 “ 上 , 建立融合 、 应 开放 、 发展 的课程观 , 充分发挥课程 资源的目标 。那么怎样 才能有效地实施这一课 程 目 ” 标呢?课 改的深入 , 教育对象 的变化 , 教学要求 的提 高, 单一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 往往使这一 目标 难以“ 得法” 。当前 “ 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 法已渐露头角 , 日见 茁壮 , 逐渐显 示 出它 的优势。 并 可以说 , 它是教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 是新课改形势下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和教学 能力 、 总结教 学经验 的有
效途径 。 “ 同课异 构” 的重点在 于“ 。课堂 风格各 异 , 异” 教材处理各有侧重 , 方法选择各有特 色 , 体应用各 媒
有千秋 , 课后 反思各有所 得 。通 过竞争 、 比较 , 激励 教师创新 , 启迪教 师思维 , 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其 价值主要在于 : 1讲求课前 的充分研讨 , . 密切教师关 系。 课前研讨这一环节的操 作基本还 与“ 集体备课 ” 有些相像 , 需要发挥 教师 的集体力 量。通过 研讨 定 下课 文 , 共同讨论 出可抓的教学训 练点 以及 大家 的 疑问并初 步说说对 某个 知识 点的落实情况 的大致构 想等 。 这种教研方式 , 让每位 教师 都处 于一种 微妙 的 关系 中: 课前 他们 是信 息资源的共享 者 ; 展示时又是 设计课堂教学 的竞争对手 ; 课后 又变成 了互相鉴 赏 、 互相学习 的合作者 。各 种不 同的身 份 , 分发 挥 了 充 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关系的作用 , 在竞争 的激励下 , 教 师之间团结共进 , 关系更密切 了。 2追求课 堂的百 花齐放 , . 形成个性教学。 在压力的作 用下 , 师 的 自我发 展意识 得到 强 教 化, 他们知道在竞争 中要端 正态度 , 己所能 , 分 尽 充 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样就促使教师充分发挥 自 己的实力 , 示 自己的优 点来 完成 这 堂课 的 教学 。 展 由于教 师的个性 不同, 上课 时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 或 粗 犷, 细腻 , 简略直接 , 婉转 曲折 。于 是有 的 或 或 或 课生动活 泼 , 的课沉 稳 扎实 ; 的课 注重 知识 沉 有 有 淀, 有的课注重情 感碰撞 。“ 同课 异构 ” 得整个 课 使 堂更加精彩而富 有智慧 。在 这种氛 围下 , 我们 可 以 看到更多 的风格 , 更多 的文本解读 , 更多的教学和学 习的方法 , 正所谓 “ 百花齐放” 。 3促进 文本 的多元解读 , . 丰富教材价值。 文本的价值包括文本 的 阅读 价值 和教学 价值 。 通过解读文本 , 以帮助学 生获得文 本 的语 言特 质 可 以及内蕴的文化 、 经验 、 维方式 、 想情感 和价值 思 思 观等。每位 教师或 多或少 对文本 都有 自己的理解 , 所以每一次的教研课 都能展示对教材不 同的分析理 解、 不同的策略选择 、 同的资源选 用 , 不 呈现课 堂教 学的多样化 。正 因为文本价 值 的丰富性 , 我们在 使 教学过程 中可 以选 择不 同的教学 内容 , 获取不 同 的 教材价值 。 许多教师认为“ 同课 异构 ” 就是要强调“ ” 异 。其 实不然 。我认为“ 同课 异构 ” 该根据 文本 、 应 学生 和 教师 自身 的特点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 ,同 “ 课异构” 应遵循一些基本 的原则 , 这样教 学实践才 能

同课异构的“异”“同”分析

同课异构的“异”“同”分析
点 和各种 不 同 的实 际教 材 , 来 揭示 大 纲 的原 理 的。 ”

课 的 内容 — — 同 中存 异
同课 之“ 课” 意指构成课 的主要 内容 , 异构之 “ 异” 则首 先表 现 在 不 同的教 师 对 相 同 内容 的不 同 处理 上 , “ 同课 异构 ” 在其 内容 方面 势必 表 现 出 同 中 存异 的特 点 。 在我 国 , 长期 以来 , 中小 学 学 生 学 习 的 学科 课
本 主义 ” 的 观点相 当盛 行 , 在诸 多 教 师看 来 , 课 本 中
所 规定 的教 学 内容 是 “ 法定 的 ” , 是不容置疑的“ 权
淡化 内 容 、 盲 目求 “ 异” , 忽视个 性、 重 “同 ”轻
“ 异” 。 _ l 导 致这种 误 区的 主要原 因是 教 师对 同课 异
3 5
革 应有 利于 引导 学生 利 用 已有 的知识 与 经 验 , 主 动 探 索 知识 的发生 与发 展 , 同时 也 应有 利 于教 师创 造 性 地进 行教 学 。 ” 并强 调 “ 教 师应 成 为教 材 的 二度 开 发者” 、 “ 用 教材 而 不是 教 教 材 ” 。这 不 仅 为 同 “ 课” 进行“ 异构 ” 提供 了理 论 的依据 , 同时 也 明确 了政 策
程大 都通 过 该 学 科 的课 本 即教 科 书体 现 的 。课 本 是依 据课 程标 准或教 学 大 纲 编写 的 , 不 仅 为学 生 提 供 了学 习的主要 内容 , 而且 还 规定 了学 习 的过 程 和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2 —1 8
同时又 “ 不 能不 注 意到 , 由于教 师 的能 力 、 学 识 渊博
“ 同课 异 构 ” 作 为 一 种新 兴 的 教 研 方 式 , 之 所 以得 到普遍关 注 和迅速 推广 , 是 因为 “ 异构” 对 于改

浅谈幼儿园的“同课异构

浅谈幼儿园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那么什么是幼儿园同课异构呢?一般而言,幼儿园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课例研讨提供平台。

它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健?“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求同存异、异中求同”。

让参与者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同课异构中应关注哪些因素呢?一是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次活动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如果教学目标的制定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

因此,教学活动过程切忌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活动目标,是追求教学活动高效性的重要途径。

它既是高效性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

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一个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活动目标并非易事。

教师制定目标既要以总目标为指南,还要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选准教学活动目标的重难点。

二是提高教师素养。

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等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活动准备、活动开展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效果。

当然,有差异就会有“异构”,但是“异构”并不表示允许低效。

如: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的照抄照搬,或在解读教材中的浅尝辄止,把握教学重难点方面的力不从心等,就会呈现在教学中。

化学“同课异构”话“异”“同”

化学“同课异构”话“异”“同”

化学“同课异构”话“异”“同”同课异构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出现的化学物质拥有相同的分子式,但是结构却不相同的现象。

在化学中,同课异构常常发生在有机分子之中,对于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反应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有机化学中,同课异构最常见的类型是构造异构和空间异构。

构造异构是指化合物通过原子之间键的不同连接方式而产生的异构。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酮和醛的构造异构,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nH2nO,但是酮中羰基的两个碳原子直接连接在一起,而醛中羰基的一个碳原子连接在一个氢原子上。

另一个常见的构造异构是环丙烷和丙烯的异构。

环丙烷的分子式为C3H6,它的结构是一个碳原子连接着三个氢原子和另外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环状结构;而丙烯的分子式也是C3H6,但它是通过一个双键连接着两个碳原子的线性结构。

虽然它们的分子式相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却完全不同,因此显示出了不同的化学性质。

在构造异构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官能团。

官能团是指分子中的功能性基团,它对于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醇和醚为例,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nH2n+2O,但是它们的官能团却是不同的,一个是羟基,一个是氧原子连接到两个碳原子之间。

由于醇的官能团是羟基,可以进行水解反应,而醚的官能团是氧原子,不能进行水解反应。

除了构造异构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同课异构是空间异构。

空间异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相对于其他原子或基团在空间定向上的不同排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性分子的空间异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葡萄糖异构体。

葡萄糖有两种空间异构体,α-D-葡萄糖和β-D-葡萄糖。

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是它们的羟基的位置却不同。

在α-D-葡萄糖中,第一个羟基位于右侧,而在β-D-葡萄糖中,第一个羟基位于左侧。

这种空间异构导致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差异。

例如,在人体中,β-D-葡萄糖是一种必需的糖类,而α-D-葡萄糖则不是。

同课异构:有关“同”与“异”的朴素思考

同课异构:有关“同”与“异”的朴素思考

在研读 教材时 , 一定要深入 领悟编者 的意图 , 深谙
课程标 准的要求 , 这样 , 同 课 异 构 的 教 学 目标 定 位 就 不 会 千 差万 别 。 二 、“ 异构” 教 学过 程
识并处理 同课异构 中的 “ 同” 与“ 异” 呢?笔者谈谈 自己的朴素思考。


“ 同解 ” 教 学 教 材
雷特 , 但是 , 基 于 文本 的解 读 , 应该有 个 大 致 相 同
课文的同
课 时的内容 , 由不同教师根据 自己的
理解 , 自己备课并上课 。 观课教 师通过对这些课 的 对比 , 结合 他们所取 得的效果 , 找 出他们 的优点和
不足 , 然 后 反 思 自己 上过 这 节 课 所 经 历 的过 程 或 没
年级上 学期的第 篇文章 , 因此 , 教 学 目标 应 定 位
究所所长 、 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何克抗认为 , “ 教
学 结 构 是 指 在 一 定 的教 育 思 想 、 教 学 理 论 和 学 习理 论 指 导 下 的在 一 定 环 境 中展 开 的 教 学 活 动 进 程 的 稳定结构形式 , 是 教 学 系 统 四 个 组成 要 素 ( 教师、 学 合 理 ? … …一 学 期 下 来 , 能 有 三 五篇 课 文 教 学 指 向 习作 , 总不 至 于 说 排 斥 了语 文 的人 文性 吧? 管建刚的理想 很丰满 , 实践更 是果敢 , 但 是 现 实 往 往 很 骨感 , 反 对的人一长 串, 支 持 的 人 更 是 缺
年 级 上 册 为例 , 几乎 每 一 个 单 元 可 以 “ 再创造” 出一
乏安全 感。 叶圣 陶说 , 教材 无 非是个例 子。 有的例 子适合 阅读 指导、 情感熏陶 , 有的例子 更适合 习作 技巧的点拨 , 那么为何不将此类教材 再次创造 呢?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 条, 或许老师们 走的路各 不相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

曹国锋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

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学目标求异。

对语文课来说,课文文本本身蕴含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给教师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广阔空间。

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确定上,不同的教师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见解。

例如《天上的街市》,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有的教师侧重于想象的生发,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奇思妙想;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的追求。

在不背离文本的基础上,应该允许教师进行多元的解读。

2.切入话题求异。

语文课的切入话题是同课异构的重点之一,可以说没有话题的选择就没有同课异构。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从孔乙己的语言人手分析人物,可以从众人的笑人手深入
曹国锋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

浅析“同课异构”

浅析“同课异构”

浅析“同课异构”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高效率、教师高素质、教研高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异彩纷呈,妙趣横生,这真是意义非凡。

一、内涵与特点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实施不同的教学途径,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而“异”是指思路、方法、途径、风格的差异。

同课异构活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研究的是同一节课,期待着同一个目标,真正凸显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要求,能使教师的教与研融为一体,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教常新,强化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效课堂则是一种教学形态,其核心特点就是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教学的动态转化过程,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作用。

1.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充分体现教无定法。

同样的一节课,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存有差异。

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汉语拼音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拼音字母快速而又准确地记忆,直接传授恐怕效果不会很好,采用字母象形记忆法、音形联想法、游戏互动法、动画课件辅助法等策略可达到“异法同效”。

2.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上充分体现高效课堂。

教师的个性人人不同,上课的特点也千差万别,因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应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如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课上,要真正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学生有所想且能有所言,能真正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我们可以不受课堂的限制,引领学生走进要写内容的真实世界,也可用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让学生洞察和思维,这样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既教会了学生如何写作,又潜移默化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了学生,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作者:王耀松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4期2010年11月,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了“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前来开课,聚焦课堂艺术,可谓精彩纷呈。

仅语文课就有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卫晓燕、江苏省常州中学的程代军、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陈莲香老师,共同执教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

三位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陌生的学生,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风格,现概述如下。

卫老师通过文本分析“证据”,结合刘亮程《村庄的事情》《扛着铁锨进城》等文章片段,得出结论:物质的证据——证明以往的生活;内心的存在——精神的家园,拒绝精神的荒芜。

进而联系现实,让学生与本单元其他怀乡的文章比较,谈“这样的笔触,这样的主题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后,师谈自己体会:沉静、谦卑的情怀看社会、人事。

最后以作家李锐的评价结束全课。

程代军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范读和学生接力朗读,让学生寻找“证据”,院墙、草、土墙、圈棚、炉灶、房子——作者自证;通过反问“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明确否定“我曾经生活过”——无证。

教师引用了三则材料来说明自证是困难的。

引入黑泽明的《罗生门》,来说明“何处觅真相”。

结论:道德层,不可靠。

引入沈天鸿的《邂逅》:没有人能将我们的邂逅证明。

结论:回忆层,不可靠。

引入心理学家韦斯克兰茨的分析来说明虚假记忆的产生: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导致不真实的回忆,就是虚假记忆。

结论:科学层,记忆不可靠。

明确:外在的生存——物质证据——村庄;内心的生存——精神证据——家园。

意图从哲学的层面引发学生思考,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

并以相关图片佐证:“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已经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陈莲香老师将本课放在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的背景下,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学生看课文,寻找有关“证据”的语句,归纳这些证据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教师读4-6段,师生共同解读“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得出结论:证据——情感——内心的生存。

生齐读第7段,思考证据的意义,师明确:证据消失,无尽的感怀。

师引用刘亮程的话,“故乡,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点明证据的意义。

总结课文后,让学生探究“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最后拓展延伸:请唤醒你沉睡的记忆,回忆15年来生命中的某个片段、场景、异象、细节、情感,仿照第四段的文句写一段话。

学生展示,老师展示人大附中学生写的片段和自己写的片段。

可以说,作为一次展示课,三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实力,的确达到了“异构”的目的。

这通过上述的简介不难看出,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在“异构”的同时,这种展示课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展示,在缺乏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不过是配合教师“表演”的配角而已,课堂教学中一些应该共同追求、共同遵守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所以,在“异构”的同时更要追求“同”,这些“同”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共同追求的原则。

笔者以为我们从备课到上课还应该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一是对学情的把握应尽可能准确。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

根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

“同课异构”一般是作为教研组、备课组通过深入的研讨,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研究怎么教和教什么,也就是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的框架,是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而作为借班教学的展示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学生,至多是提前一天和学生见个面,布置一下预习的内容,应该说开课老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的,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是否对学生在高一起始阶段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呢?学生刚上高中才两个多月,基本上还是初中毕业的水平,学生在课堂反馈预习情况时,已经说课文深奥、难懂了,我们还去和他们谈黑泽明的《罗生门》、萨特,是否有点高深莫测呢?根据学生现在的阅读面,就是大学生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真是勉为其难。

还有我们许多老师上课,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之类,常常是讲完一篇课文,当堂就进行仿写或者片断练习,当学生对文本还懵懵懂懂、不甚了解的时候,这样的训练有效果么?要么就是机械的模仿和套用,这样没有真情实感的训练,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吧?当然,我不能排除这些方法用在他们自己训练过的学生身上是有效的,但归根结底要根据学情来定。

二是对文本的理解要尽可能贴近作者的本意。

毋庸讳言,由于教师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经验以及教师在理解课程前所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教育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

而且,文本的解读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对文本的创造性的解读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

但是当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再创和建构的同时,也应当受解读对象即文本的制约。

正如著名接受美学家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就《今生今世的证据》而言,作者究竟想言说的是什么?是简单地反映“精神家园的消失,拒绝精神的荒芜”吗?还是从哲学层面解读为“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这些观点也许是可以的,但我觉得似乎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思想还得从对文本的仔细解读中发现。

笔者认为本文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

其一,作者以感伤的笔调对“证据”的消失而遗憾,然而又说“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是否矛盾?其实,作者是在说:一个人内心孤独承受的苦难和创伤是无人能够证明和理解的,表达了“内心的生存”不能被见证的忧思。

他在《寒风吹彻》中记叙14岁时,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

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刻骨铭心的独特的痛苦体验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这与前文“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以及后文所说的“无人感知的”孤独、惊恐是相照应的。

所以,这“内心的生存”反映的恰恰是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作者独特的心路历程无人能够证明。

其二,第8段作者是以“不知道”和“是否”来否定过去吗?显然不是,作者希望作为今生今世的证据,大红公鸡、黑狗、夕阳不应该与尘土一样归于沉寂。

“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就是说“家园不能废失”、“证据不能消失”,即使是家园废失了,证据对于人也是有意义的。

即使证据消失了,一个人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亦即人的经历、快乐、痛苦等心灵历程不应该变为“虚无”。

我们在教一篇课文之前,自己能否抛开参考资料,裸眼反复阅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意图,尽量避免解读不足或过度解读的倾向。

三是对语言的品味要尽可能多地留驻。

所谓语言品味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揣摩、辨析文章语言,弄懂并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它表了什么意,传了什么情;另一方面,揣摩辨析它是如何表意传情的,即学习语言运用之妙。

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品味。

现在许多教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常常是围绕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对文本解读简单化,或是学生快速默读,或是师生朗读,接着就寻找有关信息,然后就是直奔主题,解决文章表达什么,有什么启示,或者是大量的拓展延伸、架空分析。

好像不进行所谓的“能力提升”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就不能体现执教者的水平,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

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留驻,对重要的语句、学生不懂的语句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带过。

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值得仔细体味、感悟的句子有很多。

比如说开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其中的“不懂得”“怜惜”表达的是一种遗憾、惋惜的情感,为全文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同时又用了“我知道”、“我清楚”、“我早知道”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他面对这些事物的理性思考。

在第7段中,有两个句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

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这些句子,既是理解的难点,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因为这些地方,正是作家思考的地方,也是表达他的思想的地方,值得仔细玩味。

另外,本文人称变化丰富,第2段,用“你”把土墙、房子拟人化,表达“我”对他们的亲切感情;第7段连用两个“他们”,表达证据的消失是一种宿命,在流逝的时间面前,一切包括生命都在消失。

可惜,这些有意味的语言,或多或少地被我们疏忽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多花一点时间留驻在这些句子上仔细体味呢?总之,在我们越来越注重“异构”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共同的追求,看看学生能不能接受,看看文本的本意,看看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

惟其如此,“异构”才是有意义的。

王耀松,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责任编校:舒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