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胰腺肿瘤
胰腺肿瘤的CT、MRI诊断
![胰腺肿瘤的CT、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213794dbe1e650e52ea991a.png)
胰腺头部、体部肿物,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胰腺癌, 无远处转移 术者对至少一根胰周血管(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 脉、门静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脾静脉)进 行了可切除性评价 受检者进行CT或/和MRI多期增强扫描,相应层面行薄层 后处理重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CT、MRI对胰周血管受侵分级评价与临床 手术可切除性对照(1)
囊壁、分隔菲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浆液性囊腺瘤
• 老年女性较为多见。大多数位于胰头 • 一般认为本病无恶变的可能,如果影像表现典 型,患者年老,无症状,可以不必手术切除。 • CT增强扫描呈轮廓清楚的分叶状肿物,肿瘤分
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
浆液性囊腺瘤较粘液性囊腺瘤少见
浆液性囊腺瘤可分为小囊型、大囊型(寡囊型)
和混合型三类,以小囊型最常见,占70%~80%。
体积较大,平均10cm
小囊型,剖面见许多直径为2~20mm的小囊,呈蜂
窝状 ,也称微囊腺瘤
大囊型,单一大囊或多个囊聚合,囊径超过2cm ,
女,70岁,右上腹痛、消瘦2月。胰尾部癌伴远端潴留囊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小胰腺癌CT诊断
小胰腺癌的意义在于提高手术切除率 小胰腺癌不同于早期胰腺癌
直径≤2.0cm,或≤3.0cm,相当T1
≤2cm的胰腺癌的诊断而论,CT的敏感性为 58%~77%,特异性100%
Ichikawa T, et al. Radiology 1997. Irie H, et al. Abdom Imaging. 1997. Bronstein YL, et al. AJR. 2004.
胰腺肿瘤早期诊断方法
![胰腺肿瘤早期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f5ca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6.png)
胰腺肿瘤早期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重要性
早期诊断重要性
▪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1.提高治愈率:早期诊断能够及时发现胰腺肿瘤,提高治愈的 可能性,避免病情恶化。 2.减少治疗成本:早期诊断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治疗难度 和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3.提高生存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影像学诊断技术
影像学诊断技术
▪ CT扫描
1.CT扫描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有助于发现小到2mm 的肿瘤。 2.通过增强CT,可以进一步鉴别肿瘤的血供情况,提高诊断准 确性。 3.CT扫描具有非侵入性、快速、准确等优点,是胰腺肿瘤诊断 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MRI检查
1.MRI检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度,有助于发现胰腺 肿瘤和评估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2.MRI的多参数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 胰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3.MRI检查对于不能接受辐射的患者,如孕妇和儿童,是更为 安全的选择。
影像学诊断技术
▪ 血管造影
1.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胰腺肿瘤的血管供应情况,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2.通过血管造影,可以评估肿瘤的切除可能性和手术风险,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3.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多模态影像诊断
1.多模态影像诊断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技术,提高胰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分期精 度。 2.通过多模态影像诊断,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特点,为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多模态影像诊断是未来胰腺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预后。
▪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1.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展望诊断准确率评估的未来 发展趋势。 2.探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在诊断准确率评估中的 应用前景。 3.强调多学科合作和交叉研究的重要性,推动诊断准确率评估 的进一步发展。
胰腺肿瘤怎么检查出来的
![胰腺肿瘤怎么检查出来的](https://img.taocdn.com/s3/m/0e047e18763231126edb11df.png)
胰腺肿瘤怎么检查出来的胰腺肿瘤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因此不易发现该病的症状,患者只有到专业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才能确定疾病的存在,那么临床上是如何检查胰腺肿瘤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1、胰腺肿瘤的CT检查CT检查可直接显示图像,当胰头癌侵犯、压迫胆总管末端引发胆道梗阻时,能够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胆囊增大,CT显示胰腺肿块为胰腺边缘局部隆起或胰腺实质内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
CT还可显示胰腺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脾静脉的情况,表现为血管外形增粗,界限模糊,甚或血管完全被肿瘤包裹。
同时尚可显示胰腺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状况,或其他部位如肝脏转移等。
CT对于胰腺肿瘤的诊断、估计手术的可能性、以及术后随诊具有重要价值。
2、胰腺肿瘤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使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胰腺肿瘤肿瘤,要取决于肿瘤在胰腺内的位置,对绝大多数胰腺胆管上皮癌,胰管造影有以下改变:胰管不规则扩张,主胆管截然中断;主胰管局限性不规则狭窄;主胰管和胆总管截然中断。
3、胰腺肿瘤的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当胰头部肿瘤侵犯十二指肠的时候,在低张十二指肠的造影像中可产生十二指肠环内缘改变,内侧壁压迹和“双边征”,内侧黏膜变矮、变平,黏膜皱壁歪斜。
胰腺钩突部肿瘤较大时,十二指肠环可变大。
(9)针吸细胞学检查,术前在CT或B超引导下或术中作胰腺肿块穿刺针吸细胞学涂片检查常常可明确病变性质。
4、胰腺肿瘤的B型超声检查胰腺肿瘤的B型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能直接显示图像,且可重复多次检查。
5、胰腺肿瘤的磁共振成象检查胰腺肿瘤的磁共振成象的影像与CT相似。
磁共振胆道显象对于显示胆道梗阻部位,显示胆道肿瘤位置具有重要作用。
6、胰腺肿瘤的经皮肝穿刺肝胆管造影检查皮肝穿刺肝胆管造影检查主要用于胰头癌日其他原因致使梗阻性黄疸时,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下端胆总管梗阻。
胰腺肿瘤怎么检查出来的?以上就是胰腺肿瘤检查方法的介绍,希望我们的介绍能为您了解胰腺肿瘤的诊断知识有所帮助,最后祝您早日痊愈。
胰腺CT-2010
![胰腺CT-2010](https://img.taocdn.com/s3/m/19f3586b561252d380eb6e19.png)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青
CT检查技术
检查前准备:
检 查 前 30 分 钟 及 临 检 查 前 各 口 服
2%~3%浓度的泛影葡胺溶液250ml。
扫描方法:
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5mm。怀疑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时应 采用层厚3mm左右的薄层扫描。
正常解剖和CT表现
胰腺癌、急性及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
肿瘤包括胰腺癌、胰岛细胞瘤、囊 腺瘤、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 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转移瘤、淋巴瘤 等。
(一) 胰腺癌
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形成肿块,
发生在胰头部位时,常累及胆总管下端 及十二指肠乳头。 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 消化不良,阻塞性黄疸等。
CT表现 1.胰腺肿块
局限性肿块或弥漫性肿大。 以局限性肿块多见,表现为胰腺局部突 出隆起。肿块可呈等、低或等低混合密度。 全胰腺癌时,表现为全胰腺不规则肿大。
胰体呈向前突的弓形位于腹腔动脉和肠 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前方。 胰尾在胃体、胃底的后方延伸到脾门区, 胰体尾交界部的后方是左肾上腺。
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呈颗
粒状,CT值低于肝脏。
增强后均匀强化。
边缘光滑整齐,或颗粒状。
胰头、体、尾部的最大前后径分别是
3.0cm, 2.5cm, 2.0cm。胰腺随年龄增 长而逐渐萎缩。 局限性凸起改变更有诊断意义。
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与明显强化的
正常胰腺分界更加清晰。
好发于胰头,胰头呈球形扩大。钩突 肿瘤时钩突变圆或呈分叶状增大。
2.胰管和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管扩张,均匀或不均匀。
胆总管变形、截断。
同时扩张即“双管征”。
《胰腺疾病CT诊断》PPT课件
![《胰腺疾病CT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8980c6eff9aef8951e067b.png)
医学PPT
1
胰腺肿瘤
• 一)外分泌性肿瘤
• 1.胰腺癌 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绝大多数 起源于胰管上皮,仅很少部分起源于腺泡细胞。 胰头部最好发,其次为胰体,再次为胰尾。
• 2.胰腺囊腺瘤 病理上又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 粘液性囊性肿瘤。前者又称小囊性腺瘤,系良 性肿瘤。后者为大囊性腺瘤,有明显恶性变倾 向,所以将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通称 为粘液性囊性肿瘤。
医学PPT
10
医学PPT
11
医学PPT
12
医学PPT
13
• 胰腺体、尾部癌往往肿瘤较大才来就诊, 肿块内常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胰管阻塞
• 胰管阻塞 由于胰腺癌都发生于导管上皮, 胰管阻塞扩张是很重要的表现。胰头癌 可见其后整个主胰管都扩张,
• 3.胰腺囊肿 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真性
囊肿的囊壁衬有上皮细胞层,十分少见。假性
囊肿继发于胰腺炎,常见,囊壁无上皮细胞衬
覆
医学PPT
2
• 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细胞肿瘤占胰腺内 分泌细胞肿瘤的15%~20%,多见于青年 女性。由于无症状,病人往往因发现腹 部肿块来就诊,所以肿块都较大,平均 直径达10cm以上。
医学PPT
23
6.肿瘤转移
• 肿瘤转移
• (1)血行转移:胰腺癌易经门静脉转移到 肝脏,肝脏是胰腺癌转移的最常见的部 位。表现为肝内单个或多个圆形低密度 肿块,增强扫描肿块的边缘呈环状强化。 须注意,胰腺癌肝转移有时可表现为囊 性病变。胰腺癌也可经血行发生远处其 它脏器或骨骼转移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6b22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d.png)
肝癌与胆囊癌相互侵犯的鉴别
能否显示胆囊
1
增强类型:持续强化,速升速降
2
肿块内显示结石
3
肿块中心位置
4
临床化验
5
胆管癌
周围型:肝内小胆管(胆管细胞癌)
01
肝门型:肝门附近较大的肝管(肝门胆管癌)
02
肝外胆管型和壶腹型:CBD癌(上、中、下)
03
按部位分类:
显示供血血管
CT表现
01
02
03
04
门脉期:持续强化,呈高或等密度
边界不清
延迟期:等或低密度,包膜样改变
疤痕区强化为显著特征
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肝脏局部
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
增生为病理特征的肿瘤样病变
炎性假瘤(IPL)
黄色肉芽肿型
1
浆细胞肉芽肿型
2
玻璃样变硬化型 硬化性假瘤型
3
静脉内膜炎型
4
05
门脉期(PVP) 36 16.61±9.55
肿瘤与肝脏不同时期密度差值
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
动脉晚期的价值更大
更薄层的扫描提高了SHCC和MHCC的显示率 (SHCC:97.8%,MHCC:92.86%)
双动脉期+门脉期进一步提高HCC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性
2
3
4
双动脉期的价值
02
彩超可观察血流
03
个人操作手法和经验影响诊断准确性
US:
影像学评价
多期扫描易于动态观察血供情况
扫描速度快
多数病灶可以明确诊断
不典型病例、伴有脂肪肝者诊断有一定困难
SCT:
多个序列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95%以上)
胰腺癌的CT与MR诊断你了解多少?
![胰腺癌的CT与MR诊断你了解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4e10e17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b.png)
胰腺癌的 CT与 MR诊断你了解多少?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该病在肿瘤疾病中占比为80%以上,在消化道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也较高,且随着现阶段消化系统疾病的增多,胰腺癌逐渐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病在临床上无明显的早期症状,采取手术诊疗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术后生存率较低,预后质量差,患病群体多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且以男性病人居多。
所以,对于该病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病人尽早确诊疾病,并及时开展治疗,促进疾病的治愈率上升。
1.胰腺癌胰腺癌的患病位置较隐蔽,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临床多表现为背痛、乏力、纳差、恶心、体重下降、腹痛等,胰头癌病人多伴有无痛性黄疸,胰体尾癌的背痛症状更明显,且伴有腹腔神经丛受侵症状。
大部分病人癌胚抗原显示阳性,疾病周期较短,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
大多数胰腺癌表现为质地坚实的肿块,且藏于组织中,界限不清晰,多数肿瘤位置在胰头或是钩突部、颈部,少数出现在尾部或是体部,部分病人涉及到全胰腺。
胰头癌较小,且仅存在中度肿大或是轻度肿大,早期对胰内胆总管进行侵犯,导致管壁逐渐变厚,致使管壁出现总胆管节段性狭窄。
胰体尾部癌较大,质地较硬,且形状不规则,会对整个胰腺尾部造成损伤,肿瘤中心伴有坏死囊变。
胰腺癌的血行以及淋巴转移较早,胰头癌多在胰下、胰上或是幽门下,于肠系膜上动静脉出现淋巴结或是胰十二指肠出现淋巴结,血行多转移至肺部或是肝脏,随后到达肾上腺、骨骼以及腹膜。
1.疾病镜下分类导管细胞癌,是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超出90%以上的镜下类型均为此,较为典型的胰导管腺癌属于少血供的无包膜实性肿瘤,间质中有多量纤维组织,癌细胞极易对周边淋巴管及神经进行侵犯。
腺泡细胞癌,这一类型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在1%以下,癌细胞多表现为多交些,具有清晰的边界,成为癌细胞或是未分化的小圆细胞,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腺泡样结构。
多形性腺癌,其可称之为肉瘤样癌或是巨细胞癌,特征为肉瘤样的间质细胞或是巨核瘤巨细胞,多表现在淋巴管好事血管内瘤栓。
胰腺肿瘤CT诊断论文
![胰腺肿瘤CT诊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d491e55ef7ba0d4a733b54.png)
胰腺肿瘤的CT诊断【关键词】诊断;肿瘤;胰腺;螺旋ct1 对象和方法随着胰腺癌患者的增多,在我院进行胰腺癌治疗的患者病例就有28例,一般年龄均在24到66岁之间。
通过就诊发现,大多数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为:不同程度黄疸、上腹隐痛等。
经过术后病理,确诊患有胰体癌和胰头癌的患者分别有:6例和18例,患有胰尾癌和胰腺癌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例。
针对这些病例,我院将采用螺旋light speed uitra 16 ct扫描机,利用平行扫描的方式,先从患者的肝顶依次扫描到胰腺勾突下端,然后再针对患者的胰腺区进行双期加强螺旋ct扫描,并通过工作站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将收集到的原始病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2 结果根据ct扫描结果得知,肿块位于患者胰头部的病例共有28例,位于胰体和胰尾部的病例分别占4例,其中,胰头部处于明显增大变形的情况就占有22例,病情较为轻度增大的情况有3例。
除此之外,胰头不大,且没有明显肿块的病例占3例。
在这些病例中,通过ct平行扫描后发现有8例患者的肿块密度略低,其他患者的肿块密度呈等密度;通过ct加强扫描后发现有19例患者的肿块密度呈低或略低的状态,其他的患者的肿块密度依然处于等密度的状态。
同时,在患者中,又有15例在病情中出现了胆总管与肝内胆扩张的现象,并且有3例到19例患者的病例上分别可见胆总管扩张、胰腺管扩张、双管症、胆囊增大,以及胰周脂肪层和胰周血管受侵等现象,其症状主要是腹主和腹腔动脉,以及肠系膜上动脉等周围脂肪层的消失。
在胰腺癌患者中,肿块多埋于血管之中,并且两者之间不存在界限。
在患者病例中,也有5到11例患者出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与肝转移,以及肠系膜周围的淋巴结直径小于等于1厘米的现象。
根据ct扫描结果总的来看,在所有病例中因胰腺受侵,造成胰腺肿瘤和胃、十二指肠、肝、脾、结肠等正常组织间密度或胰管扩展等出现差异的状况,通过冠状面或矢状位就能辨别肿瘤与十二指肠间的关系。
胰腺肿瘤影像诊断
![胰腺肿瘤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3013b51dd3383c4ba4cd266.png)
肺癌胰腺转移
第四十三页,共69页。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功能性胰岛细胞瘤,CT平扫检查,多数
肿瘤较小,不造成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且密度 类似正常胰腺,仅少数病灶较大,出现局限性肿 块,少数病例可出现钙化。 增强CT检查,由于几乎所有功能性胰岛素细胞瘤 或癌都是多血管性,明显强化,持续时间较长, 高密度强化只有在增强早期才出现,故胰岛细胞 瘤CT检查强调:动态、薄层、增强CT检查。
第四十四页,共69页。
胰岛细胞瘤
第四十五页,共69页。
胰岛细胞瘤
第四十六页,共69页。
胰岛细胞瘤
第四十七页,共69页。
非功能性胰岛素细胞瘤和癌
常见CT表现为胰腺肿块较大,平均多发生在胰体、尾部。密度
可均一,等于或低于正常胰腺密度,也可表现为等密度肿块内含
有低密度区。增强CT检查,表现均一强化,密度可低于、 等于或高于正常胰腺,也可为不均一强化。如果发现肝转 移,局部淋巴结肿大,则为非功能性胰岛素细胞癌。
第二十页,共69页。
慢性胰腺炎并胰腺癌
第二十一页,共69页。
二、胰腺囊性肿瘤 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微小囊腺瘤)和粘液性囊性
肿瘤(巨囊性肿瘤) ,前者无恶变倾向,亦无 原发性浆液性囊腺癌;后者又可分为两类,即 具有明显恶变的粘液性囊腺癌和具有潜在恶变 的粘液性囊腺瘤。
第二十二页,共69页。
病理: 1、浆液性囊腺瘤 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病灶多为单发,偶尔多发。
第二十四页,共69页。
(二)临床表现 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均好发于女
性,一般为中老年人,罕见于儿童和婴儿。 患者常有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部常可 触及肿块。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患 者易发生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 MRI检查与诊断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 MRI检查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6313d43bed5b9f3f90f1c6b.png)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 )的CT 、MRI 检查与诊断杨正汉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2概 要•pNET 简介•CT 、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 •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 •pNET 的CT 、MRI 表现 •pNET 的影像学鉴别诊断3 一、pNET 简介•以往被称为胰岛细胞肿瘤 •现被称为pNET •并非起源于胰岛细胞•起源于胰腺导管的多能干细胞Klöppel G, et al. Pathol Case Rev 2006;11(6):256 Rindi G,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2;104:7644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少见病变,年发病率约1/10万 •约占胰腺肿瘤的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 •以往认为65~85%pNET 有功能•随着影像学的普及,无功能pNET 逐渐增多 •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1~2%发生于家族综合症–MEN-1 –VHL–神经纤维瘤病1型 –结节性硬化5pNET 的临床分类6二、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2000年以前,对其作用颇有争议 •CT 和MRI 技术较低,速度不够•有些医师认为在术中利用触诊或超声可以定位 •随着MDCT 和高场MRI 的进步,作用得到肯定–发现病变 –多发病灶 –定性诊断 –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和路径7 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8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9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10三、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CT 检查应采用16排以上MDCT•CT 仅平扫将漏诊70%以上的功能性pNET •必须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 –实质期 –延迟期•良好的技术可检出80~95%的pNET •必要时可借助三维重建技术–更好显示病变 –血管的显示 –避免假病灶11pNET 的CT 检查技术•MDCT 增强检查关键技术–碘对比剂注射:高浓度、高速度 –多时相扫描–薄层重建,连续层面观察 –三维重建•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2Case 1•女性,33岁•反复发作晨起晕厥3年,葡萄糖可缓解 •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明显升高–空腹血糖降低,最低1.8mmol/L•外院CT 、MRI 未见异常13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平扫 14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动脉期15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门静脉期16北京医院CT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12日 •检查设备:GE 64层螺旋CT •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高浓度对比剂(300mg 碘/ml →370mg 碘/ml ) –高速注射( 3ml/秒→ 5ml/秒) –双动脉期(23秒和30秒) –薄层重建 –三维重建172007-11-12 北京医院CT18pNET 的MRI 检查关键技术•多序列–T2WI–脂肪抑制T1WI –扩散加权成像(DWI ) –三维动态增强扫描•薄层高分辨力扫描•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9 Case 1、2007-9-27外院MRI-T2WI202007-9-27外院MRI-T1WI+FS21 2007-9-27外院T1WI 增强动脉期222007-9-27外院T1WI 增强门脉期23本院MRI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21日 •检查设备:GE 1.5T MRI•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薄层扫描:7mm →3mm –多个序列(增加DWI )–动态增强三动脉期(14s 、20s 、26s )242007-11-21本院MRI25手术标本26四、pNET 的CT 、MRI 表现•pNET 的CT 、MRI 共同特征–实性病变,或至少以实性为主 –边界清楚,周围组织推移–富血供:动脉期或/和门静脉期呈高密度/信号–即便是明显囊变的pNET ,一般也有明显强化的环 –一般无胆管或胰管扩张 –T1WI+FS 低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少数为等信号甚至低信号(富纤维) –小肿瘤均匀,大肿瘤不均匀(坏死、囊变、钙化) –肝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也呈现富血供 –可累及血管,可有瘤栓形成27Case 2、小pNET (胰岛素瘤)28Andrew F . Scarsbrook,, et al. RadioGraphics 2006; 26:433–451Case 3、典型的pNET 的MRI 信号胰岛素瘤29Case 4、pNET 的不典型MRI 信号胰岛素瘤30Case 5、大的pNET 囊变无功能pNET31(一)胰岛素瘤(Insulinoma )•最常见的功能性pNET ,约为40~60%•胰岛素增高,临床典型表现为Whipple 三联症–空腹血糖降低–低血糖症状:头晕、复视、视力模糊、神经错乱 –葡萄糖摄入,低血糖症状消失•病灶一般较小(90%直径常小于2厘米)•多为散发,10~25%发生于MEN 1或神经纤维瘤病1 •女性略多于男性(1.4:1),中年多见 •都在胰腺内,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绝大多数单发,2~10%多发(常为MEN1患者)•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通常较大)32胰岛素瘤的CT 、MRI 表现•通常均匀,大于2cm 者可有囊变 •较大肿瘤可能为恶性 •CT 等密度•T1WI +FS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少数呈低信号(纤维基质明显增多) •典型的强化模式–动脉期显著强化,大于2厘米者常呈现环状强化 –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呈高或等密度/信号•肝脏转移瘤动脉期多为显著环状强化 •小转移灶多为动脉期一过性均匀强化 •转移淋巴结也明显强化33Case 6、男性,72岁。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aeb841ca2161479171128e6.png)
微囊型 寡囊型 实性型
胰体尾部多见 胰体尾部多见 与胰管无交通 多发小囊围绕中心 纤维瘢痕 CT表现为“蜂窝样” 改变,囊泡直径多 <2cm,纤维分隔明 显强化
大囊型 单囊型
胰体尾部 大囊或单囊,较 SCN囊泡少、体积 大 囊壁有张力,内有 线样纤维分隔,薄 厚不均 恶性征象:实性附 壁结节,肿瘤直径 >5cm,外周蛋壳 样钙化
化高度提示浆液性囊腺瘤。
24
CT扫描示:胰头肿瘤呈多个小囊聚集成“蜂窝”样,边缘光整,中央见小 片状钙化。
女性,56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女性,67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癌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可为大单囊 也可为几个大囊组成。
肿瘤的大小与恶性程度相关,直径>8cm则考虑恶性
图1������ 动脉期胰头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胰管轻度扩张(短↑) ; 图2������ 动脉期胰头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可见斑片样钙化灶(长↑) , 胰 管轻度扩张(三角形) ; 图3������ 动脉期胰体尾部以囊性病变为主的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可见小 片状高密度出血灶(三角形), 病变包膜完整, 强化明显(长↑) ; 图4 CT 平扫胰腺体尾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见散在斑点样钙化灶(长 ↑) 。
可能大。
胰腺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
典型者表现为大单囊或几个大囊组成,囊壁薄厚不均 伴强化(常<1cm),囊壁分隔菲薄呈线状,可伴钙化。 恶性者多有不规则厚壁及突入腔内的壁结节。
29
交界性黏液性囊性肿瘤
女性,45岁
胰尾部黏液性囊腺瘤
女性
CT平扫
53岁
胰尾部黏液性囊腺癌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课件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bf8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1.png)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胰头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3”字征。 【CT表现】 ❖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主要和直接征象。
❖ 胰腺密度改变:多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也可等密 度。
❖ 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壁结 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 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时, 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壁厚更 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内密度混杂 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 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内存 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结合牧 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助于鉴别诊 断。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 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 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 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 (*)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 扩张。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 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 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 (*)。穿刺活检证实。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肿瘤分类
【外分泌性肿瘤】 ❖ 胰腺癌:最常见,多源于胰管上皮。好发于胰头。 ❖ 胰腺囊腺瘤:分浆液性和黏液性;
前者小,系良性,后者大有恶变倾向。 ❖ 胰腺囊肿:分真性与假性。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内分泌性肿瘤】
分功能性(80%~85%)、无功能性(15%~20%)。 功能性分β细胞瘤(胰岛素瘤)和非β细胞瘤。 良、恶性的区别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和浸润周围脏器 组织。 ❖ 胰岛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70%~75%。 ❖ 胃泌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20%~25%。 ❖ 胰高血糖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1%。 ❖ 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ec4df88cc7931b764ce1553.png)
【转移途径】
淋巴和血行转移较早,胰头癌常直接侵犯胆总管、十二 指肠;胰体癌常直接侵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 部;胰尾癌常侵犯脾门;
血行转移首先是肝、肺,其次是腹膜、骨骼和肾上腺。
【影像学表现】
CT:
1、胰腺局部增大并肿块形成:是胰腺癌主要和直接征 象。胰腺局部隆起,肿块可呈分叶状。
2、平扫为等密度,肿块较大时内部可见不规则的低密 度。
3、胰腺癌为少血管肿瘤,增强扫描时密度增加不明显, 而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强化明显,使肿块显示得更清晰。
4、胰管扩张:肿瘤远端的主胰管扩张,CT表现为沿 着胰腺长轴中部走行的条状低密度影。甚至在阻塞 远端形成潴留性囊肿。
5、胆总管扩张:梗阻近端胆总管、胆囊及肝内胆管 均见扩张。
6、胰头癌:胰头部增大而胰体尾部萎缩;胰管、胆 总管同时扩张称为“双管征”,此征是诊断胰头癌 较可靠的征象。
【影像学表现】
• CT:①肿瘤多位于胰腺边缘,呈外生性生长,为囊
实性,可大可小,包膜完整,境界清晰,可见钙化; • ②肿块内部结构的表现取决于肿瘤实性和囊性成分和
比例,常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偶见单纯囊性或 单纯实性肿块密度,瘤内可有出血;③实性部分呈渐 进性强化,其强化程度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包膜强 化较明显。
【诊断与鉴别诊断】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一般都较小,但有明显内分泌症 状。如发现胰腺内高血供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则不难做 出诊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发现时多已较大,有时需 与邻近肠道来源的间质瘤相鉴别,后者常有消化道出血
等症状。
胰岛素瘤CT
恶性胰岛素瘤
功能性胰岛素细胞瘤
无功能胰岛细 胞瘤并肝转移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
(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IPMT)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80592ef647d27284a735153.png)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尤其是位于体尾部的,临床确诊较晚,如有下列症状应引起注意。
(1)上腹部疼痛:约有半数,常以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
(2)体重减轻。
(3)消化不良和脂肪泻。
(4)黄疸:在发病过程中,60%~90%可出现黄疸,尤其是胰头癌和壶腹癌,发生黄疸的为90%~100%,黄疸特点是阻塞性,进行性加重。
(5)糖尿病占25%~50%。
(6)胰腺癌阻塞脾、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可引起门脉高压。
2病理胰腺癌起源于腺管或腺泡,形成灰白色质硬,边界不清楚的块。
只有极少数边界较清楚。
大多数癌周边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胰腺炎,使胰腺癌的边界更不清楚。
部分肿瘤呈多灶分布。
胰头癌以“围管浸润”方式侵犯总胆管,使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和不规则。
壶腹癌大体病理表现为十二指肠壁或十二指肠壶腹部癌溃疡或菜花状肿物。
肿瘤边界较清楚,常形成一乳头状息肉突入总胆管腔内或侵犯一侧管壁而使管腔变形。
胰头癌累及总胆管下端及十二指肠乳头部引起阻塞性黄疸,胆管及胆囊扩大。
胰腺癌转移较早,胰头癌经淋巴系转移到胃幽门下或肠系膜上动脉附近淋巴结,再达主动脉旁淋巴结。
胰体及尾部癌可转移到脾门或腹腔淋巴结。
此外,胰腺癌可经血行转移至肝或肺、胸膜、脊椎等。
3CT表现3.1 胰腺肿块胰腺癌可表现为局部实质肿块(84.2%)或弥漫肿大(13.3%),90%境界不清。
等密度52.5%,密度不均匀或低密度47.5%。
肿块中心低密度为肿瘤坏死液化所致。
约6%胰腺癌远段萎缩,3%有钙斑。
胰腺各部大小变异颇大,各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所以绝对值测量意义不大。
正常胰腺由头到尾部逐渐变细,其大小,形态并无突然变化。
如果胰腺出现不对称的局部隆起或不规则分叶,则为异常。
胰钩突肿瘤表现为失去正常边界平直的三角形而变为外形隆凸。
胰尾正常较细,出现肿块易引起形态改变。
全胰腺癌时,可见全胰不规则肿大。
老年人正常胰腺趋向萎缩,因而胰腺较小而且密度低。
如果老年人,胰外形不小,轮廓僵直,密度又高,则疑似癌症。
胰腺肿瘤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胰腺肿瘤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https://img.taocdn.com/s3/m/3e2afad758f5f61fb73666d5.png)
胰腺肿瘤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小编认为,最总要的就是及时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因为这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治愈的希望就会越大。
大家都知道,胰腺肿瘤的治疗效果和时间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如果患者治疗的不及时的话,会严重的加重患者的疾病的,那么胰腺肿瘤是怎么确诊的呢?第一、b超。
胰腺肿瘤的直接影像可见到低回声的肿瘤,间接的所见往往成为发现小胰癌的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
除主胰管外,还要仔细观察胰管的分支。
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扩张,如钩突部胰管扩张。
第二、ct扫描。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2cm 的胰腺肿块约l//3不能发现影像学改变,除费用昂贵的因素外。
ct扫描应该列为目前诊断胰腺肿瘤的主要方法。
第三、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肿瘤,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肿瘤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但价格昂贵。
第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c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
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
第五、胃肠钡餐检查(gi)。
常见的gi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在胰头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十二指肠呈反“3”形改变。
低张gi检查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从而利于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的变化,如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壁僵硬等。
胰腺肿瘤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上述就是给您进行的关于胰腺肿瘤是怎么确诊的介绍了,对于这种直接的给患者的身体状态带来伤害的恶性的肿瘤疾病来说,小编还是希望您能够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最好的话定期的到医院进行体检防止疾病的潜伏~!原文链接:/493yxzl/2015/0814/228902.html。
胰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胰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55a73d2eff9aef8951e0644.png)
胰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目的分析胰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总结其诊断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患者CT影像学特点,分析肿瘤大小、密度、发病部位及强化程度,总结胰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
结果CT检查对于胰腺肿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肿瘤具有一定的特点。
结论CT扫描对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CT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对于肿瘤的鉴别有很大的帮助,是影像学中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胰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pancreatic tumor,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to avoid misdiagno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T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tumor imaging of 30 cases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tumor size,density,location and degree of enhancement,the features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Results The CT examination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pancreatic tumor,different tumors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CT sca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especially the enhancement scan in CT,there is a great help for tumor 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imageology,combined wit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Key words:Pancreatic neoplasms;X-ray tomography;CT diagnosis胰腺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胰腺癌最为常见。
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多少
![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d8c7c4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0.png)
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多少人体的胰腺主要分为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这两大部分。
它们都能够较好地促进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然而,部分人由于生活习惯不健康,逐渐出了胰腺组织病变,被胰腺炎,胰腺癌症等疾病侵袭。
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虽然胰腺部位的医学检查方式也很多,比如B超、血尿淀粉酶、CT磁共振等,都可以确定患者的胰腺疾病。
而就准确率来讲,最好应用CT检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正常胰腺及9种胰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知识吧!一、正常胰腺CT诊断正常胰腺在CT检查中一般呈弓形或带状,边缘光滑或者呈小分叶形。
经常是凸面向前,横跨在人体腰部1、2椎体前面。
一般自头部至尾部逐渐变细。
而且大多是胰头位置相对偏低,胰尾位置偏高。
同时在胰头下方位置存在向内延伸的楔形状钩突。
正常胰腺的胰头通常是被十二指肠圈包绕起来的,外侧紧贴十二脂肠降段,下侧紧邻十二指肠水平段。
并且实质密度比较均匀,比人体肝实质要低。
有些老年人胰腺因为长期受脂肪浸润,出现了一些分散的小灶性脂肪密度。
并且在增强扫描之后,密度均匀也将随之增高。
此外,识别胰腺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脾静脉随着人体胰腺体尾端后缘部位行走。
且在高分辨CT下,主胰管直径通常能够达到5mm,呈现出细线状低密度影像。
而那些比较肥胖的人群,他们的胰腺有的可能呈现出羽毛状结构。
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缓慢发生萎缩。
二、胰腺炎的CT诊断胰腺炎是人体胰腺部位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
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胰腺炎又可分为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这两种。
不同类型的胰腺炎,其CT表现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一般起病比较突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发烧、恶心以及呕吐等常见胃肠道疾病症状。
同时患者腹肌紧张,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尿淀粉酶也随之升高。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部分轻型患者,在CT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性表现。
但伴有多种胰弥漫性增大症状。
胰密度变得稍低,部分患者的胰腺轮廓出现模糊,有的还存在少量渗液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囊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块。 浆液性囊腔直径一般小维瘢痕和间 隔呈辐射状(多房蜂窝)。②纤维瘢痕组织钙化 呈日光放射状,发生率约为30%~40%。 粘液性囊性肿瘤常为单发,病灶较大,边界清楚。 瘤壁厚薄不均和囊内间隔,囊壁上可见乳突状强 化结节。囊壁或囊内可出现壳状或不规则钙化, 多为外周性分布。
囊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肿瘤实性成分较多、有明显强化的壁结节、囊壁不规 则增厚及大囊附近多个子囊的出现提示粘液性囊腺癌 的诊断,若同时出现胰周淋巴结肿大及肝内转移灶, 则更有助于良、恶性粘液囊性肿瘤的鉴别。 【MRI】 边界清楚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肿瘤。 浆液性呈蜂窝状, T2WI肿瘤包膜和瘤内纤维间隔为低 信号,中央纤维疤痕及钙化为低信号。 黏液性较大,单囊或多囊;囊壁厚有纤维分隔、乳头 样或脑回样突起。各囊腔信号强度可不同,与出血和 蛋白含量有关。
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 壁结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 时,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 壁厚更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 内密度混杂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 内存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 结合牧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 助于鉴别诊断。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胆、胰管梗阻:胆总管、胰管同时显示,称“双管 征”。胰管梗阻可引起潴留性囊肿、胰腺炎。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与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包绕血 管、血管变形及血管内癌栓。为可切除性的依据。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胃肠道、网膜、系膜、脾脏等。 肿瘤转移:血行—肝脏等;淋巴—腹膜后、肝门区及 胃周。 【MRI】 横断面所见与CT相同。 MRCP可显示梗阻扩张的胆胰管。
【外分泌性肿瘤】 胰腺癌:最常见,多源于胰管上皮。好发于胰头。 胰腺囊腺瘤:分浆液性和黏液性; 前者小,系良性,后者大有恶变倾向。 胰腺囊肿:分真性与假性。
【内分泌性肿瘤】
分功能性(80%~85%)、无功能性(15%~20%)。 功能性分β细胞瘤(胰岛素瘤)和非β细胞瘤。 良、恶性的区别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和浸润周围脏器 组织。 胰岛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70%~75%。 胃泌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20%~25%。 胰高血糖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1%。 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胰头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3”字征。 【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主要和直接征象。 胰腺密度改变:多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也可等密 度。 增强CT表现:多为少血供肿瘤表现。有助于发现较小 的肿瘤。 胰头癌可见胰体、胰尾萎缩,肠系膜上动、静脉移位。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 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 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 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 (*)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 扩张。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 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 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 (*)。穿刺活检证实。
胰腺黏液性囊腺癌
胰腺囊肿
胰后囊肿(淋巴管瘤)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胰腺最常见的肿瘤。 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常见,且症状出现较早。 绝大多数源于胰管上皮,极少部分源于腺泡上皮。 常局部侵犯(血管、神经、邻近脏器)或远处转 移(血行、淋巴)。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胰颈部癌并体尾部炎症、 包绕血管
胰腺癌肝转移
小胰头癌
胰腺癌包埋腹腔动脉 及分之、淋巴转移
胰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可切除性判断 小胰腺癌的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 腹腔淋巴结结核
胰腺囊性肿瘤(cystic tumor of
pancreas)
分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多较小,良性,常位于胰体尾部, 老年女性多见。有无数小囊构成。浆液透明。 黏液性囊性肿瘤较大,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 胰体尾部多见,多见于40-60岁女性。 为单囊或及个大囊,囊内分隔。 小肿瘤多为良性,直径超过5cm要考虑恶性, 超过8cm为恶性。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胰腺异常MRI表现
与CT不同的是其信号变化。 胰腺癌—多为T1WI及T2WI等 信号,少数T1WI呈低信号, T2WI高信号,出血、液化、 坏死可使信号不均。 胰腺炎—急性为增大胰腺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慢性T2WI混杂信号,钙化 无信号。
胰腺肿瘤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