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异常胸片征象
X线胸片能检查出什么疾病?

X线胸片能检查出什么疾病?X线胸片是胸部检查的主要项目,具有快捷、方便等特点,可帮助临床医师掌握了解患者胸腔内病变。
X线胸片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主要分享一些关于X 线胸片的知识,帮助大家正确全面了解X线胸片。
X线胸片X线胸片检查时,受检者保持站立位状态,通常在平静吸气下摒气投照。
心血管常规胸片检查主要包括后前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45°~55°)和左侧位照片,其中后前正位的焦-片距离200cm,左前斜位的倾斜度60°~65°,右前斜位的倾斜度45°~55°。
正位胸片可显示出心脏大血管的具体情况,如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轮廓,可观察到心脏与毗邻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肺内血管变化,可测量心脏及其径线。
左前斜位片可显示出主动脉的全貌以及左右心室、右心房增大的具体情况。
右前斜位片可观察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以及右心室漏斗部增大等变化。
左侧位片主要观察心、胸的前后径以及胸廓畸形等变化,且可实现对主动脉瘤及纵隔肿物的鉴别与定位。
X线胸片可检查出哪些疾病?(1)X线胸片是肺部疾病以及纵隔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X线胸片判断患者有无伴有肺部炎症、结核、脓肿、肿瘤、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及粘连、胸腔积液或者气胸等病变,根据不同程度予以相应判断。
(2)X线胸片是利用X射线的荧光效应、穿透性、电离效应等特性对胸部进行外部照射和成像的检查方法。
X线胸片有着多种检查方式,如荧光透视、放射照相、钡餐透视、体层摄影术以及支气管造影术、血管造影等,不仅可观察肺部异常,检查胸膜形态、肋膈角、支气管纹路正常与否,而且可观察胸骨、心脏、纵隔疾病。
(3)X线胸片不仅可作为常规的体检方法,而且可作为住院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X线胸片可帮助临床诊断肺炎、肺结核以及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若患者出现胸痛、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可接受X线胸片检查诊断病情。
检查得出结果若是肺结核,则需尽快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若发现与肺炎有关,则需要接受抗炎药治疗。
5、X-Ray常见征象及解析(华西版)

X-Ray常见征象及解析_______________ 华西临床版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
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肋下缘缺损。
咳嗽所致骨折,可见于6~9肋,第7肋腋后线可见叉形肋。
鸽胸与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相关,也见于儿童哮喘症或脊柱侧凸严重时伴通气功能降低者。
骨脱钙可见于类固醇治疗患者、老年、肾病、或其他代谢病者。
C(Cor)心脏右缘有两弓,左缘有四弓。
右两弓消失见于漏斗胸、右中叶萎缩、肺炎。
形状变化或心脏扩大,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D(Diaphragm)膈肌右高于左半个肋间隙,一侧高,考虑胸部肿瘤、纤维组织牵拉、膈下脓肿。
半侧膈肌升高考虑外伤、中风、颈部感染或肿瘤、肺炎或放射治疗后。
右侧可见膈肌伴弯刀征。
医学.教育网原。
创E(Esophagus)食管位于气管右,若有空气液面,考虑食管不能松驰或狭窄。
F(Fissures)肺裂将各肺分为各叶,左右各有一斜裂,右侧有横裂,斜裂下端止于膈肌,决不止于前胸壁,有异常时示有病变。
G(Gastric bubble)胃泡在左侧,若在右,考虑内脏转位,胃泡不见,考虑食管不能松驰。
胃泡在心右可能为膈疝。
H(Hila)肺门移位示肺部分萎缩、过度充气等,肺门区扩大可能是肺癌转移、肺内感染、免疫疾病或结节病。
I(Interstitium)间质性浸润分两型,间质型看上部心前区,下部可因妇妇女乳房影加重。
肺泡型浸润,因肺泡灌注水、脓、血或蛋白质样物质,见于Goodpasture氏征、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鳞状上皮脱落间质性肺炎等。
肺部超声--一些常见形象征象的解释

常见肺超声征象1。
蝙蝠征图1 蝙蝠征。
患者一般采取平卧位,探头首先置于乳头连线以下扫查,两侧肺分别扫查1)锁骨中线和2)腋前线两个部位。
建议扫查上下2—3个肋间.扫查时采用矢状断,同时显示上下两根肋骨和后边的声影以及肋骨之间的胸膜线强回声:正常经胸超声矢状断时上下两根肋骨声像好似蝙蝠的翅膀,中间的胸膜线好似蝙蝠的身体。
2。
胸膜滑动征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在呼吸运动时会有明显的相对滑动,实时超声检查时非常容易显示,当气胸发生后,这种相对滑动就会消失。
M型超声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这种相对滑动的消失。
3. 海岸沙滩征(庆祥用b超的M超给病人做,发现是沙滩征就说不是肺水肿,是正常肺。
)图2 海岸沙滩征Seashore sign。
正常肺的M型超声图。
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在呼吸运动时会有明显的相对滑动,M型超声上,正常情况下由于这种胸膜滑动的存在,使的胸膜线深方的回声线呈现为颗粒状,状如海岸边的沙滩,前方的肌层和皮下组织形成的平行线代表大海。
--———问:此刻病人要自由呼吸,还是摒气呢????4. 平流层征图3平流层征Stratosphere sign.气胸时的M型超声图。
气胸时由于胸膜滑动征的缺乏,导致M型超声上胸膜线深方的气体及其后方伪像呈现为平行线样表现.称为“平流层征”。
5。
彗星尾征图 4 彗星尾征。
由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少量不规则液体的存在,声束在两层胸膜间多重反射形成的一种伪像。
正常情况下,每个肋间都会显示1-2条"彗星尾“,气胸时,这种伪像就会消失.6。
肺点征图5 肺点征.”肺点“实际上是指超声检查时在正常肺与游离气体交界处的征象,在这一点上可以显示正常的肺征象(胸膜滑动和彗星尾征存在)和游离气体征象(胸膜滑动和彗星尾征缺乏)交替出现.“肺点征”是一种动态征象,需要在某一固定点连续观察数个呼吸周期.(so 病人是自由呼吸的)这一征象的检出对于气胸具有确诊价值,同时能够根据”肺点“的位置初步判定气胸的范围。
胸片

厚壁变的基本X线征象 胸部病变的基本 线征象
(六)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阴影(纤维化)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阴影(纤维化)
病理基础: 病理基础:肺间质病变 X线表现:条索状、网状、蜂窝状、点状阴影; 线表现:条索状、网状、蜂窝状、点状阴影 线表现 肺纹增粗,边缘模糊, 肺纹增粗,边缘模糊,支气管管壁 增厚。 增厚。 可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老慢支、 可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老慢支、癌性淋 巴管炎、结缔组织病、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巴管炎、结缔组织病、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右中叶肺炎实变期
图片
大叶性肺炎
CT:支气管气像 :
CT:支气管气像 :
常见疾病
正位胸片
Frontal view
暗 盒
CASSETTE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有永久记录, 有永久记录,便 于复查。 于复查。
侧位胸片
Lateral view
暗 盒
X-ray CASSETTE
缺点: 缺点: 不能动态观察
肺门体层摄影
高千伏摄影
≥120kv、5-7mAs 、 减少胸壁、 减少胸壁、软组织 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的干扰。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
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 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 由支气管的部分性阻塞产生活塞作用,即空 由支气管的部分性阻塞产生活塞作用 即空 气能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 气能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 X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线表现 肺纹理变细、稀疏; 肺纹理变细、稀疏;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气胸
胸片中常见的22个影像征象

胸片中常见的22个影像征象导语阅读胸片时,这些影像征象是有助于诊断疾病。
1膈上尖峰征(Juxtaphrenic peak sign)膈上尖峰征见于上叶肺不张,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内中点处向上突出。
常与下副裂的存在有关。
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种机制认为,上叶肺不张形成的负压可能是导致脏层胸膜及突出于胸膜外的脂肪进入下副裂的原因。
膈上尖峰征也可见于右肺上叶及中叶不张或仅中叶不张时。
图1 膈上尖峰征2银杏叶征(Gingko Leaf Sign)胸颈部可见的软组织呈广泛的双侧外科气肿。
左侧胸大肌纤维间气体踪迹更明显,呈现银杏叶征。
图2 银杏叶征3浮莲征(Water Lily Sign)见于肺包虫病感染,当肺包虫外囊破裂,内囊塌陷并漂浮于囊液面上,形成典型浮莲征样改变。
图3 胸部正位片显示浮莲征图4 胸部侧位片显示浮莲征4冬青叶征(Holly Leaf Sign)指胸片上胸膜斑块的外观。
结节边缘不规则的增厚被比作冬青叶。
图5 冬青叶征5Fleischner征(Fleischner sign)由肺动脉高压或大面积肺栓塞的血管扩张引起的中央肺动脉突出。
常见于大面积肺栓塞。
图6 Fleischner征6Naderio “V”征(Naclerio V sign)见于继发于食管破裂的纵隔气肿患者。
它被视为V形气体积聚。
“V”形的一边是纵隔气体勾勒的左下侧纵隔边缘,“V”形的另一边是胸膜壁层和左侧膈肌中央的气体形成。
图7 Naderio “V”征7Shmoo征(Shmoo sign)前后位平片中,圆形的左心室和主动脉扩张突出,很像Li'l Abner连环漫画中虚构的Shmoo人物。
此征象提示左心室扩大。
图8 Shmoo征8胸膜外征(Extra pleural Sign)沿X线切向方向观察病灶时,肺部阴影的斜边向胸壁缓慢变细。
此征象说明病变为胸膜外病变,而非肺内;病灶位于肺外周时,夹角可能是锐角。
此术语可能与extrapleural air sign混淆,后者是一种鉴别发现。
常见胸片的判读 - 副本

二、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二、肺结核
血性播散型肺结核(II)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分布均匀、大小均匀(1.5-2mm)、 密度均匀的粟粒样病灶(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粟粒性肺结核:分布不均匀、大小不均 (1.5-10mm)、密度不均匀的粟粒样病灶(三不均匀)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四、肺肿瘤---肺癌
1、中央型肺癌:癌灶较小时胸片可无异常;病变进展后 可见肺门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直接征象);可见阻塞性 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肺不张(间接征象); 反S征/横S征:右上叶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 水平叶间裂随之上移,呈凹面向下,其与肺门肿块向下隆 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状。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二、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 型肺结核
女,23岁
男、32岁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二、肺结核
女,23岁
急性粟粒型 型肺结核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一、肺部炎症---支气管肺炎
患者:男,3岁,发热、咳嗽2天 印象(诊断):支气管肺炎
厚德博学 敬业创新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某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二、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所引起的一种常
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痰 检、影像学检查等为主要依据。
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

心衰的胸部X线征象(鱼,翻译整理自radialogy assistant)导言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衰竭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循环高阻抗和液体超负荷左心室衰竭是最常见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和肺静脉压增加的类型当左心衰发生时,肺部可见肺血管扩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和胸膜腔,最后渗出到肺泡导致肺水肿右心衰通常是因为长期左心衰或肺部疾病导致体循环静脉压上升,导致低垂部位水肿和腹腔脏器肿大这张图说明了心力衰竭时胸部平片可见的一些征象肺静脉压上升与肺毛细血管气压有关,可以根据后者对心衰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分期临床实践中,这些特征并不一定依次出现,有时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可见于一些慢性心衰,二尖瓣疾病和慢性梗阻性肺疾病表格左边依据PCWP的心衰分期,右边是相对应的X线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一期,血流重新分布正常直立位胸片,供应肺上叶的血管较细小,数量较少,供应下肺的较多较粗肺血管床有显著的储备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先前未扩张开放的血管可以扩张开放,增加灌注这就导致了肺血流的重新分配这是肺血流平衡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血流从下肺重新分配到上肺这个征象的获得需要患者处于直立位,深吸气摄片临床中,当患者仰卧位或半卧位拍片,由于重力的作用,这种重分配现象不易观察到而仰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可能造成一种“重新分配”的假象,这时对比以前的胸片可能是有益的这是健康人(左)和心衰患者(右)的直立位胸片对比可以到心衰患者上肺血管增粗增多,同时可见患者纵膈增宽(红箭)下一个征象:动脉-支气管比正常情况下,上肺的血管壁伴行的支气管细,比例为0.85肺门部位血管-支气管比大致相等,下肺的血管-支气管比约为 1.35当肺血流重分配时,动脉-支气管比例在上和中肺增加最佳观察部位在肺门这张图的患者有新增扩大和肺血重分配,上肺血管直径>3毫米,而正常为1-2毫米注意肺门部位动脉-支气管比例增加(箭)第二期,间质水肿心衰第二期的特征为肺间质和支气管周围渗出,由于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所致当液体渗出到外周小叶间隔,我们能看到Kerley B线,或间隔线Kerley B线是肺外带近肋膈角区域1-2厘米长的水平线,这些线垂直于胸膜红箭所示为Kerley B线当液体渗出到支气管周围血管间质,可见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套征),观察血管也变得困难(肺门雾征)右侧的片为心衰患者的胸片,可见肺血管直径增加,但因为血管周围水肿,分辨不清这是另一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胸片。
医学影像诊断学征象

呼吸系统下三角征:正位胸片上,右上叶严重肺不张时,肺体积明显缩小,右侧横膈上出现幕状阴影。
空气支气管征:实变的密度增高影中有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泡征:瘤体内有时可见直径1mm 一3mm 的气体样低密度影,称为空泡征,多见于肺癌。
血管集聚征:由于肿瘤内瘢痕组织的牵拉作用,肺癌周围的血管向肿瘤集聚,称血管集聚征。
分叶征:肿块的轮廓呈多个弧形凸起,称为分叶征,多见于肺癌。
胸膜凹陷征:邻近胸膜的结节因其内的瘢痕收缩牵拉胸膜,可形成胸膜凹陷征,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空气半月征:空洞内有球状物见于曲菌球,曲菌球与洞壁之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称~。
树芽征:在小叶中心有小结节及短线影像,与支气管血管束分支相连,如树芽状,为“树芽征”。
见于细支气管的多种炎性病变及支气管播散型肺结核。
横膈征:当腹水或胸腹水存在时,横膈有时可显示为弧形线状影,该线状影内侧的液体为腹水,外侧的液体为胸腔积液。
膈脚移位征:胸腔积液积聚在膈脚与脊柱间,可使膈脚向前外侧移位,而腹水积聚在膈脚的前外侧,可将膈脚推向后内侧。
常以对侧作比较。
界面征:腹水直接贴着肝,腹水与肝的交界面清楚,而胸腔积液和肝之间隔有横膈,因此胸腔积液与肝的交界面模糊。
裸区征:肝裸区阻断腹腔致腹水不能达到脊柱侧,因此腹水不能贴近脊柱。
胸腔积液则可聚集于脊柱侧。
胸膜尾征:在CT 纵隔窗上侧胸壁的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透镜形液体样密度影,基底宽而紧贴胸壁,与胸壁的夹龟多呈钝角,边缘光滑,邻近胸膜多有增厚,形成胸膜尾征。
轨道征:当扩张的支气管走行和CT 检查层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状,称为~印戒征:当扩张的支气管和检查平面垂直时则表现为厚壁的圆形透亮影,此时,扩张的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表现为印戒状,称为~。
哑铃征/双极征:肺结核典型的原发综合征显示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连接在一起,形成哑铃状。
垂柳征:空洞型肺结核由于广泛的纤维收缩,常使同侧肺门上提,肺纹理垂直向下呈垂柳状。
肺小叶、实质征象、气道征象、血管征象和胸膜征象等肺部CT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小叶、实质征象、气道征象、血管征象和胸膜征象等肺部CT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胸部CT扫描是胸科医师可利⽤的重要的成像⽤式之⽤。
尽管胸部X光片可用于初始检查,但其图像分辨率低,对肺间质性病变和肺⽤管疾病等,其用途有限,胸部⽤分辨率CT扫描的应用广泛。
肺⽤叶(SPL)是肺的解剖功能基本单位,肺⽤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分辨率CT 扫描图像上的影像表现。
SPL是肺亚节段⽤平的基本单位,周围有纤维隔,称为⽤叶间隔。
SPL是不规则的多边型,⽤⽤约为1 - 1.25cm,包含约12个肺腺泡。
肺泡由呼吸性细⽤⽤管供应,构成参与⽤体交换的⽤肺单位。
“⽤叶状”细⽤⽤管(前末梢或末梢细⽤⽤管)、伴发的肺⽤动脉和⽤⽤管⽤管周围间质内的中央淋巴管构成SP的⽤叶中⽤或核⽤结构。
肺静脉和淋巴管流⽤胸膜下丛,包含在小叶间隔内。
A正常⽤叶;B癌性淋巴管炎;C结节病;D淋巴管肌瘤病图3. A癌性淋巴管炎;B结节病;C淋巴管肌瘤病HRCT扫描能够识别出SPL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叶实质、⽤叶中⽤结构和⽤叶间隔,这些结构可因不同的疾病而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模式。
⽤些模式已被描述为影像的“征象”,如树芽征,铺路征和头芝⽤头征,⽤其他已被用来描述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病理。
例如,淋巴管癌病表现为⽤叶间隔平滑或呈珠状增厚,结节病表现为不规则的淋巴管周围型分布,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表现为⽤叶囊肿形成(图2,3A-D)。
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分布特点,胸部CT征象,可⽤致分为四部分:实质征象、⽤道征象、⽤管征象和胸膜征象。
实质征象图4.空⽤新⽤征,表现为部分含⽤的新⽤状透光区并不透光实质部分空⽤新⽤征:空⽤新⽤征被描述为⽤个完整或部分含⽤的新⽤状透光区并不透光的实质部分(图4),该征象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密切相关。
曲霉菌菌丝侵⽤肺⽤管,引起动脉⽤栓形成、肺梗死和周围出⽤。
空⽤新⽤征透光区是坏死中⽤与周围不透光的出⽤组织分离的结果。
临床上,空⽤新⽤征出现标志着疾病的恢复阶段,预示着良好的预后。
最全胸部CT常见病

左肺: S5 上叶下舌段; S7+8 下叶前内基底 段 S9 下叶外基底 段 S10 下叶后基底 段
图中所示: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左肺: S5 上叶下舌段; S7+8 下叶前内基底 段 S9 下叶外基底 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左肺: S5 上叶下舌段; S7+8 下叶前内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图中所示: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 间接征象
• 胸廓塌陷 • 纵隔移位 • 横膈上抬 • 代偿性肺气肿
六、肺不张
六、肺不张
大叶性肺炎 • 肺泡充实性病变,渗出性 • 病理基础为肺泡腔的大部分或全部气 体被液体及细胞成分替代。 • 肺实变与磨玻璃样变 • 为细菌引起的,肺炎链球菌 • 青少年。临表:高热、恶寒、胸痛、 咳嗽、咳铁锈色痰。 • 白细胞增高。 • CT:大片均匀致密影,与肺叶轮廓一 致,空气支气管征。叶间裂一侧平直 的鲜明的界限。由于抗生素的应用, 现多局限在肺叶的一部分或某一肺段
左肺: S4 上叶上舌段 S5 上叶下舌段 S6 下叶背段
图中所示: 右肺: S4 中叶外侧段 S5 中叶内侧段 S7 下叶内基底段 S8 下叶前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左肺: S5 上叶下舌段 S7+8 下叶前内基底段 S9 下叶外基底段 S10 下叶后基底段
胸片

正常成年人胸片(正位)正常成年人胸片(侧位)水平裂投影(侧位)支气管肺炎(正位)支气管肺炎(正位)右中叶肺脓肿(侧位)右中叶肺脓肿(正位)右上叶大叶性肺炎(侧位)右上叶大叶性肺炎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右肺支气管扩张右肺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造影双下肺支气管扩张慢支炎、肺气肿并多发性肺大泡肺气肿慢支炎、肺气肿并左下肺感染、右肺大泡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并左侧肺大泡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原发型肺结核:左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型肺结核亚性粟粒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右上肺结核瘤干酪性肺炎双肺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双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左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左全肺不张(正位)左上叶肺不张(侧位)左上叶肺不张(侧位)右上叶肺不张(正位)右上叶肺不张(正位)右中叶肺不张(侧位)右中叶肺不张(正位)左侧中央型肺癌(侧位)左侧中央型肺癌(正位)左侧中央型肺癌并左肺全肺不张(A)(高KV点片)左侧中央型肺癌并左肺全肺不张(B)(正位)左侧中央型肺癌(A)(层切片)左侧中央型肺癌(B)(侧位)右侧中央型肺癌并右上肺不张(B)(正位)右侧中央型肺癌并右上肺不张(A)(正位)右上肺周围型肺癌(侧位)右上肺周围型肺癌(侧位)右下肺周围型肺癌(正位)右下肺周围型肺癌肋骨内生性软骨瘤,勿误以为周围性肺癌(B)肋骨内生性软骨瘤,勿误以为周围性肺癌(A)(正位)左纵隔畸胎瘤(A)(侧位)左纵隔畸胎瘤(B)(点片)左纵隔畸胎瘤(C)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右侧大量胸积液(立位)右侧肺底积液(卧位)右侧肺底积液(侧位)右斜裂叶间包裹性积液右侧胸膜包裹性积液(正位)右斜裂叶间包裹性积液(正位)右侧胸膜包裹性积液如何读胸片1.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

1
肉芽肿样病变
1.基本概念:肉芽肿样病变是 一种形态学上介于实变和肿块 之间的阴影,似肿块非肿块、 似实变非实变的不规则斑块影。 常呈多发病灶,也可单发。
2
.病理基础:累及多个腺泡、
肺小叶或肺段的增殖肉芽肿性 病变、慢性炎性病变、机化性 纤维母细胞灶、小血管炎或出 血坏死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等。
小叶内间质(intralobular interstitium):
是肺小叶内的间质性网状组织,包
括肺泡壁内细小的网状结缔组织 (又称隔性间隔或实质性间质)和 小叶内延伸到肺泡导管和肺泡囊的 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中轴间 质)。
小叶间质增厚—轻度网状改变
小叶核心 (LOBULAR CORE) 二次肺小 叶的中央部分,包括供应肺小叶的 肺动脉和细支气管分支以及支持性 的支气管血管周围或“中轴”结缔 组织
结节
平片和CT:结节在胸片上的表现是:圆形 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或者不清,直径月3cm。 (a)腺泡结节为圆形或者卵圆形,边界不 清,直径5~10mm,一般认为是实变导致腺 泡实变造成的。本用法只适用于多发病灶 时。(b) 假结节可以可以类似肺结节,可能 是肋骨骨折,皮肤病变,体表的设备,解 剖变异或者重叠影。在CT上,结节表现为 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 或者不清楚,直径小于3cm。
淋巴周围性分布
解剖:本征象的特征是病变在肺内沿着或 者邻近淋巴管分布。淋巴组织位于支气管 血管束、小叶间隔、肺部大静脉和胸膜。 肺泡内无淋巴组织。
CT.—
沿肺内淋巴系统路径发生的病变,即肺门 病变、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病变、小叶中心 间质病变,小叶间隔病变、胸膜下病变, 均为淋巴周围性分布。典型情况见于结节 病(结节病)和癌性淋巴管炎。
肺部常见疾病CT读片

(2)周围型: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病理形态为肺野内 结节和肿块,可形成空洞,肺上沟瘤又称肺尖癌
(3)弥漫型:7页
中心型 影像表现
早期中心型肺癌
最轻易漏诊 一、纤维支气管镜 特点:
1.可直视到支气管内新生物,2.明确肿瘤部位。3.可病理活检和刷检。 4.中央型阳性率高,
镜下征象: 直接征象:支气管壁结节状、菜花样、溃疡等浸润性病变 间接征象:声带麻痹,隆突增宽,管壁僵硬,局部受压变形
二、影像: 依赖于薄层或HRCT,MPR重建,显示叶或段支气管腔内结 节,壁厚
早期表现:壁不足厚、不规则、管腔狭窄、亚段支气管粘液栓、阻塞性 肺炎、阻塞性肺气肿。看到阻塞性肺炎及支气管粘液栓后向近端看, 管壁是否增厚。
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 累及下叶,与抗胰蛋
中心
白酶缺乏相关。
肺小叶中心点状或 肺实质密度广泛性减低,
者线状密度增高影, 病变肺血管直径减小,严
代表小叶内动脉, 充气扩张远端气道
重时可与小叶中心性肺气 肿并存并融合。
第17页
大叶性肺炎
肺泡充实性病变,渗出性 病理基础为肺泡腔大部分或全部气体被液体及细
第5页
正常胸片
肺部常见疾病CT读片
第6页
正常胸片
肺部常见疾病CT读片
第7页
常见肺密度改变
高密度: 实变 间质性 结节或团块 肺不张
n 低密度: 气胸 肺气囊
肺部常见疾病CT读片
第8页
常见胸片表现:肺密度增加
肺部常见疾病CT读片
第9页
常见胸片表现:肺密度增加
1、实变:造成任何液体、脓液、血液、细胞(包 含肿瘤细胞)充满肺泡疾病过程或其它造成肺叶 弥漫性或多灶性疾病物质。
常见的X线胸片

常见的异常胸片征象导语:X线胸片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常规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出胸廓、肺组织与肺血管、心脏、胸部血管等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虽然其精确性不如新兴的断层成像手段,但因其简、便、廉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仍然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参考作用。
临床上对某些疾病,例如主动脉夹层,考虑到此病可能比诊断出此病更为重要,而胸片往往是患者入院后第一手影像学资料,如果可以从胸片的异常征象中发现心血管病的蛛丝马迹,进而诊断出相关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这种需紧急处理的疾病,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以最常见的后前位胸部平片作引,扒一扒那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胸片征象。
(一)正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1-1图 1-1 正常胸部 X 线平片(后前位)正常胸部解剖结构及后前位胸片如上图所示。
胸片可见:1. 右心缘:上段为上腔静脉,下段为右心房右缘;2. 左心缘:上段为主动脉结(即主动脉弓投影);中段为肺动脉段,由肺动脉主干构成;下段为左心室缘;3.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经右侧膈肌顶端测量的胸廓内壁横径,可衡量心脏在胸腔内相对大小,如图,即 (a1+a2)/b ,正常值为 0.44±0.03,且不超过 0.5。
心胸比率在 0.51-0.55 时,为轻度增大;0.56-0.60 为中度增大;大于 0.6 则为重度增大。
(二)异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1. 普大型心:又称为球形心,见于全心衰、心肌炎、心包积液,胸片特点为:各房室均增大。
多由左右心室、心房同时扩大或者心包内渗出、心影呈烧瓶样扩张所致。
2-1图 2-1 普大型心,左右心房、心室均扩大,肺动脉段平直2.梨形心:也称二尖瓣型心,见于二尖瓣瓣膜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等。
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房室增大。
多由二尖瓣病变导致左房、右室及肺循环负荷增大所致。
2-22-3图 2-2 普大型心,该例为心包积液,心胸比率约 0.642.图 2-3 梨形心,左房、右室扩大,肺动脉段突出(箭头示),肺纹理增粗。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15页
2、网状阴影,小叶内、外间质组织异常增厚,无数相互交织 线状阴影类似一个网。常见于间质性肺炎。
蜂窝肺--肺间质性纤维化
(1)大网格影:指小叶间间隔增厚勾划出小叶影,呈1~2cm 大小网格影。 (2)细小网格影:指小叶内间隔增厚勾划出细小网状影,呈 3~5mm大小。
第44页
意义:支气管扩张粘液分泌郁积,支气管近端梗阻等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45页
分析考虑:扩张支气管充满粘液呈纵行束状排列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46页
磨玻璃密度影(GGO):
CT表现:为肺野低密度背景上略高密度影,边界可 清楚,也可不清楚,透过其中可显示肺纹理影,有时可 见空气支气管征;GGO即可发生在肺间质,也可发生在肺 实质病变;预示可能为病变早期。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35页
末梢细支气管扩张形成粘液栓——酷似“树芽征”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36页
末梢细支气管与肺泡结核灶及播散——酷似“树芽征”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37页
弥漫性-肺小叶中心炎症——HE小叶间隔及小叶支气管周围浸 润
胸部基础病变CT征增厚。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8页
小叶间质增厚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9页
胸部基础病变CT征象专家讲座
第10页
3、小叶内间质:为肺小叶支持结构。正常时不可见,当增厚 时可见于HRCT。小叶内间质增厚造成小叶实质形成细小“蜘蛛 样”或“网状”表现。它代表小叶内间质增厚。
13、毛刺征:表现为自结节边缘向周围伸展、放射状、 无分支、直而有力线条影。分为短毛刺、长毛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异常胸片征象导语:X线胸片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常规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出胸廓、肺组织与肺血管、心脏、胸部血管等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虽然其精确性不如新兴的断层成像手段,但因其简、便、廉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仍然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参考作用。
临床上对某些疾病,例如主动脉夹层,考虑到此病可能比诊断出此病更为重要,而胸片往往是患者入院后第一手影像学资料,如果可以从胸片的异常征象中发现心血管病的蛛丝马迹,进而诊断出相关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这种需紧急处理的疾病,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以最常见的后前位胸部平片作引,扒一扒那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胸片征象。
(一)正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1-1图 1-1 正常胸部 X 线平片(后前位)正常胸部解剖结构及后前位胸片如上图所示。
胸片可见:1. 右心缘:上段为上腔静脉,下段为右心房右缘;2. 左心缘:上段为主动脉结(即主动脉弓投影);中段为肺动脉段,由肺动脉主干构成;下段为左心室缘;3.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经右侧膈肌顶端测量的胸廓内壁横径,可衡量心脏在胸腔内相对大小,如图,即 (a1+a2)/b ,正常值为 0.44±0.03,且不超过 0.5。
心胸比率在 0.51-0.55 时,为轻度增大;0.56-0.60 为中度增大;大于 0.6 则为重度增大。
(二)异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1. 普大型心:又称为球形心,见于全心衰、心肌炎、心包积液,胸片特点为:各房室均增大。
多由左右心室、心房同时扩大或者心包内渗出、心影呈烧瓶样扩张所致。
2-1图 2-1 普大型心,左右心房、心室均扩大,肺动脉段平直2.梨形心:也称二尖瓣型心,见于二尖瓣瓣膜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等。
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房室增大。
多由二尖瓣病变导致左房、右室及肺循环负荷增大所致。
2-22-3图 2-2 普大型心,该例为心包积液,心胸比率约 0.642.图 2-3 梨形心,左房、右室扩大,肺动脉段突出(箭头示),肺纹理增粗。
3. 主动脉型心:又称为靴型心,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瓣膜病变、法洛氏四联症。
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隆突并向左增大。
是多种原因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共同表现。
4. 纵隔影增宽:见于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
其胸片特点为: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壁钙化。
胸主动脉瘤可伴有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影增大,主动脉弓迂曲延长;主动脉夹层时有主动脉结突出,心影增大,左侧胸腔积液表现。
2-5图 2-4 靴型心,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结增宽(箭头),心尖明显左移2-4图2-5 纵隔影增宽,本例为降主动脉增宽、扩张,左心室增大,肺纹理无异常2-6图 2-6 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主动脉弓明显增宽、扩张。
2-7图 2-7 纵隔影增宽,边缘模糊(本例为主动脉夹层)(三)心血管疾病致肺循环异常的胸片表现1. 肺血增多(图 3-1):多由左向右分流、动静脉瘘或心排血量增加所致,表现为肺动脉增粗、肺动脉段突出,肺野透明度正常。
2. 肺血减少(图 3-2):多见于右心排血受阻、肺动脉阻力增高或肺动脉栓赛,表现为肺门动脉影缩小,肺野透明度增加,动脉血管影变细。
3. 肺淤血(图 3-3):多由二尖瓣狭窄、慢性左心衰等左房压力增高疾病所致,表现为肺血管纹理普遍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门影增大,肺野透明度减低。
4. 肺水肿(图3-4):一般由急性左心衰、二尖瓣狭窄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痰,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伴有片状模糊影,肺野透亮度减低,肺泡肺水肿常见单侧或双侧广泛分布的斑片状、蝶形阴影(蝴蝶征),常融合成片。
5. 肺动脉高压(图 3-5):胸片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扩张增粗,多伴有右心室肥大,可呈梨形心。
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Eisenmenger 综合征。
3-1图 3-1 肺血增多,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突出,血管边缘清楚。
图 3-2 肺血减少,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肺动脉段可凹陷突出。
图 3-3 肺淤血,肺叶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粗紊乱。
3-23-33-4图 3-4 肺水肿,肺野渗出较多,可见蝴蝶征(箭头)3-5图 3-5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胸片中常见的22个影像征象图1膈上尖峰征(Juxtaphrenic peak sign)膈上尖峰征见于上叶肺不张,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内中点处向上突出。
常与下副裂的存在有关。
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种机制认为,上叶肺不张形成的负压可能是导致脏层胸膜及突出于胸膜外的脂肪进入下副裂的原因。
膈上尖峰征也可见于右肺上叶及中叶不张或仅中叶不张时。
1.膈上尖峰征图2银杏叶征(Gingko Leaf Sign)胸颈部可见的软组织呈广泛的双侧外科气肿。
左侧胸大肌纤维间气体踪迹更明显,呈现银杏叶征。
2.银杏叶征图3浮莲征(Water Lily Sign)见于肺包虫病感染,当肺包虫外囊破裂,内囊塌陷并漂浮于囊液面上,形成典型浮莲征样改变。
3.胸部正位片显示浮莲征 3.胸部侧位片显示浮莲征图4冬青叶征(Holly Leaf Sign)指胸片上胸膜斑块的外观。
结节边缘不规则的增厚被比作冬青叶。
4.冬青叶征图5 Fleischner征(Fleischner sign)由肺动脉高压或大面积肺栓塞的血管扩张引起的中央肺动脉突出。
常见于大面积肺栓塞。
5.Fleischner征图 6 Naderio “V”征(Naclerio V sign)见于继发于食管破裂的纵隔气肿患者。
它被视为V形气体积聚。
“V”形的一边是纵隔气体勾勒的左下侧纵隔边缘,“V”形的另一边是胸膜壁层和左侧膈肌中央的气体形成6.Naderio “V”征图7 Shmoo征(Shmoo sign)前后位平片中,圆形的左心室和主动脉扩张突出,很像Li'l Abner连环漫画中虚构的Shmoo人物。
此征象提示左心室扩大。
7.Shmoo征图8 胸膜外征(Extra pleural Sign)沿X线切向方向观察病灶时,肺部阴影的斜边向胸壁缓慢变细。
此征象说明病变为胸膜外病变,而非肺内;病灶位于肺外周时,夹角可能是锐角。
此术语可能与extrapleural air sign混淆,后者是一种鉴别发现。
8.胸膜外征图9 干草堆征(Haystack Sign)见于纵隔气肿的儿科患者。
儿童的心脏被空气围绕在上边和下边,表现出莫奈绘画中干草堆的样子。
9.干草堆征图10 肺门重叠征(hilum overlay sign)肺门处的边缘遮盖征称为肺门重叠征。
用以判断胸片上肺门区病变的位置。
如果可以清楚地看见病变内的肺门血管,则病变位于肺门前后。
如果不能看见肺门血管,则病变位于肺门。
10.肺门重叠征图11 肺门聚集征(hilum convergence sign)用于鉴别肿块或淋巴结肿大引起的肺动脉扩张导致的肺门肿大。
在前者,可见肺血管汇集并进入扩张的肺动脉。
11 肺门聚集征图12 空气支气管征(air bronchogram sign)在不透明的肺中,可见支气管分支和管状透明环。
这提示病理是肺实质本身。
此征象显示中央支气管未堵塞;但是,当肿块引起半堵塞,也可看到空气支气管征。
此征象常见于肺炎、肺水肿,也见于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瘤,间质纤维化,肺泡出血,辐射和结节病引起的纤维化也可出现。
此征象也可以在CT上看到。
12 空气支气管征图13剪影征(Silhouette sign)通常可见的解剖结构边缘模糊或消失,是由于此边缘邻近的区域被相同密度的组织或物质填充。
剪影征是提示病灶位置的重要征象。
13剪影征14深沟征(Deep sulcus sign)一侧肋膈角变深和透亮度增强。
这提示仰卧位胸片存在气胸的可能。
在直立的X光片中,胸膜腔内的气体积聚于顶侧区域。
仰卧位X光片,胸腔内积聚于前内侧区域的气体,使得外侧肋膈角的下缘显而易见。
14.深沟征仰卧位胸片显示深沟征,提示气胸。
图15蝶翼征(Bat wing Sign)又称为天使之翼征。
见于肺水肿累及肺门,而肺皮质不受累。
15蝶翼征图16 空气新月征(Air Crescent Sign)空气新月征是肿块或结节与正常肺实质间气体积聚的结果。
此征象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曲霉病的患者。
空洞壁和真菌球(霉菌球)间的气体是空气新月征的原因。
正常宿主免疫力和球菌形成的时间(通常是数年)有助于区分此疾病和侵袭性曲霉病。
空气新月征的其他原因包括支气管受累的包虫囊肿,血肿,脓肿,坏死性肺炎,填充粘液栓的囊状支气管扩张和乳头状瘤病。
16 空气新月征图17金“S”征(Golden “S” sign)又称反“S”征,中央肿块导致右上叶肺不张可形成金“S”征。
水平裂上移,包含肿块在内形成“倒S”形。
反 S 的近侧缘膨隆为肺门部肿块压迫水平裂所致;中远侧向上凹陷为远端不张的右肺上叶将水平裂牵拉上移所致。
此征象提示中央肿块堵塞支气管。
虽然此征象被描述为右上叶,但可见于每个肺叶中。
17金“S”征图18弯刀征(Scimitar sign)是指右下肺静脉异常直接引流到肝静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
可见管状阴影沿心脏右侧延伸至隔膜。
肺静脉异常类似于土耳其的“pala”弯刀。
弯刀征与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弯刀综合征)有关。
18弯刀征图19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炸面圈征见于气管隆突下中段支气管后的纵隔淋巴结肿大。
纵隔淋巴结肿大在侧位胸片上呈分叶状的高密度影。
19炸面圈征图20 驼峰征(Hampton hump sign)由肺梗塞引起的肺泡出血伴有肺泡壁坏死,在两天内发生。
此征象首次由Aubrey Otis Hampton描述。
胸膜为基底的楔形实变,其底部宽基于胸膜面,圆形尖部指向肺门。
20 驼峰征图21韦特马克氏征(Westermark sign)是指由于机械性阻塞或肺栓塞中(血流减少)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的肺外周血流减少。
正位片上表现为透过度增加。
21韦特马克氏征图22空气镰刀征(luftsichel sign)又称主动脉弓旁透亮征。
“Luftsichel”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空气新月”。
此征象见于严重左上叶塌陷。
主动脉弓周围的新月形透光区称为Luftsichel 征22空气镰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