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6、细辛: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
5—1克,外用适量.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库房应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麻醉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麻醉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全院。
3.定义:毒性中药饮片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饮片。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砒霜、水银、红粉、轻粉、红升丹、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支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虫、红娘虫、蟾酥、雄黄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4.内容:4.1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4.2 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中毒和死亡的药品。
4.3 根据卫生部药政局关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
不含制剂(单方制剂地方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
4.4 药学部根据医院、教学、科研的需要提出用药计划,提请分管院长批准,向制定的毒性药品经营单位够用。
4.5 毒性药品自定点经营单位购入后,采购员、保管员、库管必须立即当面对药物质量及药物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严格核对,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
4.6 毒性药品必须储存在指定的密码保险柜内,实行锁密分离管理。
4.7 毒性药品设立专用账册登记。
4.8 调剂室及医院其他部门领用毒性药品时,必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报药学部主任审批。
各部门领用的毒性药品必须使用专册登记,专人管理,专柜枷锁,妥善保管,须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
4.9 凡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者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进行。
经炮制后的毒性中药材应符合药用要求。
4.10 调配毒性药品,须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4.11 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购进1.1 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从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材,并索取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证明文件。
需要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材的,应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购进。
1.2 购进药材时,应向供应商索要加盖该企业印章的《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报质量管理部审核批准后方可购进。
1.3 购进药材时,应索取供货企业业务人员的有效企业法人委托授权书,查看身份证原件并留存复印件,已开展业务人员资格认定的地区的业务人员还应提供岗位资格证书。
2、验收2.1 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2.2 验收特殊药品按一般药品严守规定进行外观和包装的质量检查。
2.3 成批进货的原箱,在原包装完整的前提下开箱验收到最小包装,必须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验收。
如出现原箱短少或破损,由验收人写出验收报告,报质管和业务部门经理签字盖章后,连同原箱向供货单位索赔。
2.4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3、储存与养护3.1 毒性药品的储存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2 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饮片用法用量参考
侧柏叶 茶树根(药典
没有)
3~9 3~6 3~6 6~12
外用适量
柴胡
3~10
蝉蜕 车前草 车前子 陈皮
赤芍
3~6 9~30 9~15 3~10
6~12
包煎
半边莲 半枝莲 北沙参
萹蓄 醋鳖甲
鳖甲 槟榔、炒槟榔
药典单列 冰片 薄荷
补骨脂Hale Waihona Puke 盐补骨脂苍术、麸炒苍术 草豆蔻
草果仁、姜草果仁 侧柏叶、侧柏炭
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天花粉、川贝 母、浙贝母、平
177
贝母、伊贝母、
湖北贝母、白蔹 、白及同用
覆盆子
359
干姜、姜炭
13
甘草
不宜与海藻、京 大戟、红大戟、 80 甘遂、芫花同用
甘松
79
3~6
高良姜
270
3~10 10~15
6~15
3~6 3~12 6~12 6~12 5~10 9~15 3~9
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适量,研极 细粉撒布或油调后敷患处。
98
白果仁、炒白果仁 白及
生食有毒
100
中医药院 校教材103
页
不宜与川乌、制 川乌、草乌、制 95 草乌、附子同用
白芥子(炒) 白茅根 白前
3~9 9~30 3~10
外用适量
芥子、炒芥子
149
白茅根、茅根炭
99
白前、蜜白前
101
白芍
6~15
白芍、炒白芍、酒白芍 不宜与藜芦同用 97
白术(炒) 白术(生)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参照目录
注明:此表仅用于临床参考,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1、“药典没有”表示参照教材 2、“用法用量” 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3、“ 毒性”的表述系沿用历代本草的记载,此项内容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 4、“注意”系指主要 的禁忌和不良反应。属中医一般常规禁忌者从略。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饮片毒性与药效使用分析
在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疾病时常会碰到或者使用到以下几种有毒中药饮片:川乌、草乌、天南星、洋金花、朱砂、雄黄、全蝎、蜈蚣。
因为它们疗效显著,使用非常普遍。
但是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认识方面的问题,一种是认为是有毒性的,干脆不用或者是不敢用,一种是不了解它的毒性而滥用,出现了许多中毒反应,其实这些中药饮片它们的疗效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把握好它的毒性,运用好它的剂量。
它们在治疗疾病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我把它们的毒性与药效及使用分析一下,使它们更好的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1川乌1.1来源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有效成分含生物碱与乌头多糖,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本品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入心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1.2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性头痛,新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川乌1.5~9g,宜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外治阴疽肿痛,用生川乌研末适量调敷外用。
乌头碱具有局部麻醉、镇痛及抗炎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室颤,口服3~5mg即有中毒致死的报告,致死原因是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肌,但是乌头碱极易水解,水解后毒性大大降低,乌头碱水解变成了乌头原碱而药效不变。
生川乌头毒性极强,但因炮制,煎煮时间不同毒性差别很大,在炮制或加热煎煮后,毒性亦大大降低。
口服时要用炮制后的制川乌。
2草乌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或华乌头的块茎。
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含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炮制或长时间加热煎煮乌头碱水解,毒性大大降低。
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草乌1.5~6g,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
治疗阴疽肿毒,瘰疬初起,用生草乌研末适量调敷。
川乌与草乌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轻者症见口唇发麻,四肢麻木,头晕,言语不清,视物模糊,重者心率加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突然抽搐,昏迷,唇紫绀,瞳孔扩大,心跳呼吸停止,治疗可用生姜,甘草,银花煎汤口服,配合静脉输液,严重者可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阿托品及针灸疗法抢救。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
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滕黄、天仙子、洋金花、闹金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其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度,温度不超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应用详情
87作者简介:赵晶(1984.02—),女,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剂。
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应用详情赵晶(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北京 100038)【摘要】目的:探究本院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详情。
方法:对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处方中有毒中药饮片使用频率、剂量,分析其使用详情。
结果:22000张重要饮片处方中,中药饮片有小毒或者有毒的药物有25种,其中有5539小毒或者有毒的饮片处方,占比25.18%。
有毒中药饮片使用率前三位的为18.61%清半夏、15.40%炒苦杏仁、12.85%附子。
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超量使用716张,占有毒中药饮片处方的12.93%,占所有中药饮片处方的3.25%,其中超量使用率前三位的为29.75%附子、13.69%生艾叶、11.31%法半夏。
结论: 本院超剂量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较多,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规范使用剂量标准,并严格按照其规定执行,确保治疗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关键词】有毒中药饮片;处方;超剂量【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9-0087-04中药是现阶段中医治疗多种疾病常用药物,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存在一些使用不良反应明显、存在有毒成分的有毒中药饮片[1-2]。
部分医师为了达到治疗疗效,应用有毒中药饮片时会超剂量使用,导致超剂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安全用药,保证其治疗疗效和安全性[3,4]。
进而本次针对本院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中药饮片处方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详情进行了分析。
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中药门诊22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中国药典》中相关规定对中药饮片药方进行分析[5]。
1.2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选择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相关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以t 检验,差异显著P <0.05。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一、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白)、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嵩、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三、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四、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
五、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存放,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做好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淄博市中医医院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
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2012年3月修订。
一般不入煎剂的中药饮片
丁公藤
有小毒
3-6g
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红大戟
有小毒
1.5-3g
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
金铁锁
有小毒
0.1-0.3g
多入丸散服
小叶莲
有小毒
3-9g
多入丸散用
鸦胆子
有小毒
0.5-2g
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
猪牙皂
有小毒
1-1.5g
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巴豆霜
有大毒
0.1-0.3g
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马钱子
有大毒
0.3-0.6g
炮制后入丸散用
马钱子粉
有大毒
0.3-0.6g
入丸散用
雄黄
有毒
0.05-0.1g
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蟾酥
有毒
0.015-0.03g
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生用。
甘遂
有毒
0.5-1.5g
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狼毒
有毒
熬膏外敷。
一般不入煎剂的中药饮片
品种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毒性
用量
用法
红粉
有大毒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斑蝥
有大毒
0.03-0.06g
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内服慎用
闹羊花
有大毒
0.6-1.5g
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巴豆
有大毒
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牛黄
0.15-0.35g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药剂科
目录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2 毒性中药饮片的分类
3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与中毒处理
4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一、毒性中药饮片定义:
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中药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药的作用或中草药的
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 有偏也”。
半夏
半夏在临床上对治疗食道 癌、胃癌、皮肤癌有较好 的疗效。还具有降压作用。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半夏常用品种: 生半夏:不用炮制辅料,将原药村拣净杂质即可。 清半夏:是用20%的白矾经过炮制而成。功效偏重于 健胃化痰。 法半夏:是用15%甘草,10%生石灰经过炮制而成。 功效长于祛痰止咳,除湿。 姜半夏:是用25%生姜,12.5%白矾为辅料炮制而成。 功效善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
中毒症状: 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痛、流涎、呕吐、张口困难,失音、 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但长久加热 可以破坏。
中毒处理: 轻微中毒--只要停服半夏,多饮水促进代谢,很快就没事了。 较严重中毒--可以用生姜煮水频服,可以解毒。 严重中毒--应及时洗胃,并输液,应用呼吸兴奋剂。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要有效成分为细辛挥发油。
全蝎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其主要成份为蝎 毒,为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类似蛇毒神经毒蛋白。
全蝎具有抗惊厥,抗血栓、 抗肿瘤,抗癫痫的作用。
全蝎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 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 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购进1.1 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从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材,并索取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证明文件。
需要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材的,应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购进。
1.2 购进药材时,应向供应商索要加盖该企业印章的《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报质量管理部审核批准后方可购进。
1.3 购进药材时,应索取供货企业业务人员的有效企业法人委托授权书,查看身份证原件并留存复印件,已开展业务人员资格认定的地区的业务人员还应提供岗位资格证书。
2、验收2.1 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2.2 验收特殊药品按一般药品严守规定进行外观和包装的质量检查。
2.3 成批进货的原箱,在原包装完整的前提下开箱验收到最小包装,必须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验收。
如出现原箱短少或破损,由验收人写出验收报告,报质管和业务部门经理签字盖章后,连同原箱向供货单位索赔。
2.4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3、储存与养护3.1 毒性药品的储存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2 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47 巴豆 48 甘遂 49 华山参 50 红粉 51 芜花 52 苦木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有大毒 有毒 有小毒
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 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溏者忌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0.3~0.6g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 纱布涂搽患处。 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 经 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甘、微苦,热;有毒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 辛,热;有大毒 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理品种*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 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 肾经 ~0.9g,日1次。 枝:4.0~4.5g。叶:1~3g。外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孕妇忌服 用适量。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 白蔹、白及同用。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 有小毒 17 苦杏仁 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18 制草乌 有毒 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 、肾、脾经 。 瓜蒌同用。 19 南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 20 牵牛子 有毒 3~6g 经 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 21 鸦胆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服。外用适量。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 22 香加皮 有毒 3~6g 心经 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 有小毒 23 重楼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忌服。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24 急性子 有小毒 3~4.5g 肝经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 25 常山 有毒 5~9g 心经 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研末调敷。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27 猪牙皂 有小毒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肠经 取嚏或调敷。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孕妇应慎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4.5~9g 用。 有小毒 29 蒺藜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6~9g 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 3~9g;研末吞服1~1.5g/次,1 30 蕲蛇 有毒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日2~3次。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1 鹤虱 有小毒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32 朱砂 有毒 甘,微寒。归心经 剂,外用适量 禁服。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6 附子 有毒
2020版药典毒性中药饮片一览表
6
千金子霜
0.5〜l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孕妇禁用。
7
制川乌
1.5〜3g,先煎、久煎。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萎、瓜萎子、瓜萎皮、 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薮、白 及同用。
8
天南星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9
制天南星
0.3〜0. 6g,入丸散用。
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 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4
天仙子
0.06〜0. 6g。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5
巴 豆
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 擦患处。
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6
巴豆霜
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附 子
3〜15g,先煎,久煎。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篓、瓜萎子、瓜萎皮、 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薮、白 及同用。
24
苦楝皮
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5
金钱白花蛇
2~5g。研粉吞服1〜1. 5g。
26
京大戟
1.55〜3g°入丸散服,每次lg;内服醋制 用。外用适量,生用。
20
鸦胆子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 服。外用适量。
21
重 楼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22
急性子
3〜5g。
孕妇慎用。
23
蛇床子
3〜10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 调敷。
毒性中药简介
白及同用。 率缓慢,心律紊乱,
毒性成
一般不内服。 分乌头
外用同川乌
碱,主 要对心
肌、迷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心电图呈室上性与室 性期外收缩、心动过
捣汁+ 黄连甘 草犀角 煎汤。
蜂蜜
阿托 品,利多 卡因,可 拉明,洛
走神经、 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贝林
末梢神 束枝传导阻滞、低电
经又兴 压、S-T改变等。多数
毛茛科 乌头
附 子根。 子 盐附子,
黑顺片,
辛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 甘, 止痛。用于亡阳欲脱.肾 大 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 热, 肢冷,腰酸脚弱,阳痿尿数. 有 阴寒内盛脾阳不足之脘
3-15g .回 阳救逆1830g。
奋麻痹 作用
患者经及时抢救可获 恢复,但亦有少数由 于中毒过重或抢救不 及时,终因心脏麻痹
和化脓,经久不愈
10%氢氧化
误服,引起消化道黏 铝凝胶、活 膜发疱,口渴、呕吐、 性炭或盐类 腹泻、腹部绞痛等症, 泻剂
中毒性肾炎,,蛋白尿, 绿豆、黄连、
甚至引起急性肾衰、 甘草、黑豆
高烧昏迷、瞳孔缩少、 及茶叶煎服。
呼吸明显抑制、牙齿 止血,血液
紧闭、吞咽反射消失, 透析,血管
强直性抽搐等
活性药物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 开痰,消肿。治风寒湿 痹,中风瘫痪,破伤风, 头风,脘腹冷痛,痰癖, 气块,冷痢,喉 痹,痈 疽,疔疮,瘰疬。
1-3g。外用 孕妇禁 舌、四肢或全身发麻, 萝卜
适量。生用 研末调敷或 醋、酒磨涂
不宜与半 夏,瓜蒌, 天花粉,贝 母,白蔹,
恶心、呕吐,烦躁不 安,甚或昏迷,皮肤 苍白,心慌气短,心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6g。外用生品适量。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2):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烂,搽敷。
(3):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研末调擦患处。
11、蟾蜍:辛、凉,有毒。
归经:入阳明经。
入心、肝、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
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1只。
丸、散0.9——3克12、朱砂:甘、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用主治: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用法与用量:0.1——0.5克13雄黄:辛温有毒归经:肝,胃。
大肠经功用主治:解毒。
杀虫用法用量:内服0.05~~~0•1克,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宜忌: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切忌火煅14.黄药子:苦,寒。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用主治: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法用量:煎服,5~15克。
研末敷,1~2克。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末汁涂宜忌: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故胃虚弱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14.鸦胆子:苦,寒归经: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利,截疟,用法用量:内服0.5~2克,以干龙眼肉包裹或入胶囊吞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
孕妇及小儿慎用。
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15急性子:微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法用量:3~4.5克宜忌:内无瘀积及孕妇忌用16. 水蛭:咸,苦,平。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用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用法用量:煎服,1.5~3克,研末服,0.3~0.5克。
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
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宜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17.守宫:咸,寒,有小毒。
祛风,定惊,散结,解毒。
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瘰疬,恶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焙研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18.蜈蚣:辛,温,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冲服,每次0.6~1克。
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19麻黄:辛,微苦,温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法用量:煎服,2~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用宜忌: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21芒硝:咸,苦,寒归经: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用法用量:10~15克,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宜忌:孕妇及浦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22牵牛子:苦,寒;有毒归经: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用法用量:煎服,3~9克,入丸散服,每次1.5~3克。
本品炒用药性减缓宜忌: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23甘遂:苦,寒,有毒归经: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宜忌: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24巴豆:辛,热;有大毒归经:胃,大肠经功用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用法用量:入丸散服,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25商陆:苦,寒;有毒归经:肺,脾,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消肿散结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忌用26马钱子:苦温有大毒攻能主治:通络止血,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用宜忌: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27虻虫:苦,微寒。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散积消症。
用法用量:煎服,1~1.5克,研末服,0•3克宜忌: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28斑蝥:辛,热,有大毒归经:肝,肾,胃经功用主治:破血逐瘀,散结消(),攻毒浊疮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克。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
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忌用。
外用不宜久熬和大面积使用29皂荚:辛,咸,温。
有小毒归经:肺,大肠经功用主治:袪顽痰,通窍开闭,袪风杀虫用法用量:研末服,1~1.5克;亦可入汤,1.5~5克。
外用适量。
宜忌: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
孕妇,气虚阴亏有出血倾向者忌用30马兜铃:苦,微辛,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逝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一般生用,肺虚久咳者蜜用宜忌: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溏者禁服,胃弱者慎用31洋金花:辛,温。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麻醉镇痛,止痉用法用量:内服0.2~0.6克,宜入丸,散剂,做卷烟吸,一日量不超过1.5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外敷。
宜忌: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心动过速禁用,孕妇,体弱者慎用32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经:肺,大肠,肾经功用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6克,止咳蜜用,止血止痛醋炒用宜忌:本品过量或持续服用易成瘾,咳嗽或泻俐初起邪实者忌用33常山:苦,辛,寒有毒归经:肺,心,肝经功能主治:涌吐痰诞,截疟用法用量:煎服4.5~9克,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
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减轻其呕吐的副作用宜忌:本品有毒,且能催呕,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不宜用35硫黄:酸温有毒归经: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服患处,内服1.5~3克,炮制后入丸宜忌:阴虚火旺及孕妇忌用36白矾:酸涩寒归经:脾,肺肝大肠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调服或化水洗患处,内服0.6~1.5克入丸,散服宜忌: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用37蟾酥:辛温有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法用量:内服0.015~0.03克,研细,散用,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慎用38木鳖子:苦微甘凉有毒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内服0.9~1.2克,多入丸,散用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用39土荆皮:辛温有毒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涂患处宜忌:只供外用,不宜内服40升药:辛,热,有大毒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拔毒,去腐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
同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宜忌: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41轻粉:辛,寒,有毒归经: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蔹疮,内服逐水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或制膏外贴。
内服每次0.1~0.2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可至汞中毒),内服宜慎,且服后应漱口,体虚及孕妇忌服42砒石:辛,大热,有大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做复发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克,入丸散宜忌:本品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亦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忌服43铅丹:辛,微寒归经:心,肝经功用主治:拨毒生肌,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
内服每次0.3--0.6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中毒,应慎用。
不可持续使用以防蓄积中毒。
44炉甘石:甘,平归经:肝,胃经功用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吹喉。
一般不内服宜忌:宜炮制后用45硼砂:甘,咸,凉归经:肺,胃经功用主治: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克入丸,散用。
宜忌: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宜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