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产生两种主要效应,即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及对通胀和产出水平的影响较为有限。

在中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的调整,而不会对实际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产生持久的影响。

中性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中性效应可能是由于经济自身的调整机制。

当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时,经济可能会自发地调整以适应新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政策的影响。

其次,中性效应还可能是由于政策的反应滞后性。

货币政策的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实际效应,而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一系列的中介变量调整,从而削弱了政策的直接影响。

尽管中性效应可能存在,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它仍然可以通过影响市场利率、资产价格和财务条件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

此外,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也需要考虑在内,即市场对货币政策持续实施的预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非中性效应非中性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对经济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非中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会对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波动。

非中性效应的产生主要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和经济体的反应机制有关。

当货币政策出现较大的变动或者市场预期与政策不一致时,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调整。

此外,非中性效应还可能受到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交互影响,如财政政策、外部冲击等。

在非中性货币政策下,经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通胀压力或通缩压力,进而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

此外,非中性货币政策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造成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的波动,进而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产生影响。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周辉莉经济学院经济系经济学05级大三[摘要]: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不仅能影响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等名义变量,而且对实际产出等实际变量有影响。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宏观货币理论,从货币非中性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利用我国近年来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得到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但其有效性未完全发挥。

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货币非中性内生有效性有效域目录:一、货币非中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量内生于经济制度中 (2)㈡货币的性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㈢货币的扩展形式的性质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二、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 (5)三、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借鉴与实证分析 (6)㈠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借鉴 (6)㈡实证检验 (6)⒈检验标准:有效域的确定 (6)⒉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与中国实际货币需求的拟合程度检验 (7)⒊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实际货币供给检验 (8)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分层次实证检验 (9)四、结论及对策 (11)引言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巨著《资本论》被喻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其相关经济理论至今仍对世界经济运行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资本论》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上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宏观货币理论,揭示了货币的非中性性质,本文将根据货币此性质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货币非中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量内生于经济制度中。

货币,这里指贵金属货币,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用于表现其它商品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内生性。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我国货币政策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深入分析货币政策的转型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分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现状和趋势,探讨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与优化对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对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评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效果和作用。

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估,识别其局限性和潜在问题,并提出未来货币政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2. 正文2.1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是当前经济状况下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转型,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需求。

货币政策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二是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要通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三是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在金融领域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货币中性问题

货币中性问题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姓名:贾森学号:09182077货币中性问题研究【摘要】对于“货币中性问题”(即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而正是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此问题的探讨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

目前,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我们在了解学习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分歧。

【关键词】货币中性/非中性【关键词】什么是“货币中性”?“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一、西方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争论评述(一)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攻击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

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来看,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为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

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其中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

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

反之则相反。

1911年,费希尔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费希尔认为M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因而:M = M1 + M2V = V1 + V2费希尔认为,在P、T、M1、M2、V1、V2这六个因素中,T、V是比较稳定的,是个常量,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虽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而且二者是相对稳定的;M、P是不稳定的,是个变量,因为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而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不能不受M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策 当局 应 该实 行 稳定 的货 币 增长 ,以避 免 因货
来弥补 , 因此 ,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
能否 有 效促 进投 资 的增 长 。投 资 的数量 跟 利 息率 有很 强 的联 系 ,而 利息率 与 货 币市 场上 的货 币供
币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 而 以卢卡 斯 为代 表 的新 古典 宏 观经 济 学 家认
币供应量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古典货 币数量论所说的那样稳定。 从货 币供应来看 , 由于 货 币供应有 内生性 ,央行 只对基础货币有完全控 制能 力 ,央行 在 实施 货 币政 策 时仍 需要 考 虑 利率 和货币数量。萨缪 尔森和索罗认 为名义工资有黏 性 ,使得工资的调整必滞后于货 币存量及价格的 调整 ,货 币存量 的调整 会使 总需 求 和 产 出 同 向的 变化 , 但却不会引起名义工资和价格 的等幅变动 , 因此 , 货币是非中性的, 即货 币政策是有效 的。 以弗里 德曼 为代表 的货 币主义 认 为 ,货 币 数
问题上 , 经济学界历来存在较大分歧。 西方经济学 界的争论 主要集 中在货币的 “ 中性 ” “ 中性” 与 非 上, 即货币能否影响真实产量的变动。而国内经济 学 界关 于货 币政 策 的有 效性 主要 有 三种 观 点 : 一 是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被高估 ,甚至否定货币政 策的有效性 ;二是认 为货币政策作用具有非均衡 性, 即治理 通货 膨胀 得 力而 治 理通 货 紧缩 乏力 ; 三 是对货 币政策的作用持肯定作用。在 中央的宏观 调 控 逐 渐 由财政 政 策 转 向货 币政 策 的大 背 景 下 ,
时间 季度 C H 【 P L 2 CD M
时间 季度 C I L D P GP
L2 M

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4、累积过程理论 如果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就会形成累积性扩张过程 :低货币利率—投资增加—生产者等货币收入增加—消 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需求增加—货币 利率提高的循环,直至两种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就会 形成累积性收缩过程。 5、结论 (1)货币既是中性的,又是非中性的。 (2)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时,货币既是中性的,经 济保持均衡状态。 (3)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实现均衡,必须由政府干预。 6、评价:结束“二分法”局面,提出国家干预的必要, 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通货膨胀消失,经济回到均衡位置,因此,货 币作用的过程是非中性的,但最终结果是中性的。
(三)结论与评说


1、结论: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 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修正的货币中性理论。 2、均衡条件(教108) 没有货币幻觉;价格水平和利率的变动不产生分配效 应;人们对价格水平和利率有稳定的预期;价格与工资 具有充分弹性,市场完全竟争等等 3、评价(教111) 帕廷金建立起一个既包括货币数量论又包括瓦尔拉斯 定律在内的货币经济模型,并以此促成货币论与价值论 的结合,结束了“两分法”的局面,将货币量与物价的 关系放在市场的动态均衡中来考察,为六七十年代货币 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20、24)
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4、两分法的要害在于否定货币经济的存在,否定货币 对实物经济的实质性影响。
3.2 现代货币中性论的理论观点


一、 威克塞尔特殊的货币中性观
(一)产生背景 (二) 主要内容 1、货币流通速度是个多变的量 2、仅就媒介职能而言,货币是中性的 但就储藏职能而言,货币是非中性的 (媒介资本的积累与借贷,促进储蓄向 投资转换) 3、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教21 )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定律在内的货币经济模型,并以此促成货币论与价值论 的结合,结束了“两分法”的局面,将货币量与物价的 关系放在市场的动态均衡中来考察,为六七十年代货币 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在t内,P、Q不取决于Md(稳定),而是取决于Ms,
Ms = P Y
Ms↑——→ Q↑——→Y名↑——→P↑——→Q↓
(二)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区别:
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 的同比例变动,还是会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消费、 储蓄或投资行为的变化)的变动。(陈P26)
货币中性和超中性(汉达P79)
?二分法 ?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区别 最后插入我国学界的相关理论观点(楚P32)
仁等2004)
六、中国货币中性的实证检验 1、理论模型与检验方法 2、数据说明 3、检验过程与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货币
中性检验、M2货币长期超中性检验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谈谈你的看法? 2、试述评一位西方学者的货币性质观 *3、谈谈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你同意哪一种观
点?为什么? *4、比较思考威克塞尔与凯恩斯货币中性论与非中
性论的异同 5、简析二分法产生的历史成因 6、简述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货币中性论及
其理论意义 7、参照教材P115页的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1、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 进展与述评》第2章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版
4、累积过程理论
如果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就会形成累积性扩张过程 :低货币利率—投资增加—生产者等货币收入增加—消 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需求增加—货币 利率提高的循环,直至两种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就会 形成累积性收缩过程。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摘要:货币政策实施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货币政策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通过对1994-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证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中性。

关键字: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有效性一、引言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到,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货币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大致也是西方目前的主流观点。

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是可以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不同的是,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而货币政策还需要通过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最终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以金融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为中介,将货币与信息注入以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环节的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厂商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决策,最终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变化。

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通货数量的变化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可以有效地调节物价水平和名义产出,经济增长因此也会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工具,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也一直是中外学者讨论的焦点。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始于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逐渐显著。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为经济侏儒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是否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呢?本文将通过使这个分析来得出结论。

二、实证分析1.变量的选取首先,我们需要选取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指标。

实行的目标主要有四个: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取也应有所不同。

由于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且最能代表经济的发展现状,所以本文选用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指标。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作者:彭双邹剑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29期【摘要】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就主要是研究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本文以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判断方法为理论依据,选取1991年到2011年最新宏观数据,对我国货币供给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我国货币非中性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中性经济增长一、理论综述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个不相同,所谓货币中性就是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在长期和短期是否产生作用。

对货币有效性的研究几乎同经济学的发展史是同步的,古典主义在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的假设下,认为货币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并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体经济变量;然而瑞典学派奠基者威克塞尔及凯恩斯学派主张货币非中性理论,前者提出了“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概念,认为只有在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的时候,货币才会是中性的,当两者背离时,就会导致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相对变动,从而导致产出变动,并由此影响经济,后者凯恩斯学派的基本观点实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货币价格工资调整粘性的基础上,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会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会影响价格,凯恩斯学派把利率作为研究重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引起利率的变动,从而会引起投资的变化,使得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新古典综合学派在结合真实余额效应和凯恩斯效应下得出货币非中性结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只有在长期是中性的,这其实与凯恩斯学派的帕廷金的观点是相似的;而理性预期主义以理性预期与市场出清为前提得出货币政策无效和货币中立的结论。

其次,在对现实经济运行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货币、价格等名义变量同实际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重点。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摘要】长久以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来助推经济增长。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就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调控方针,从数据的角度来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升途径,主要包含两点:第一,基于理论来对货币政策功能准确定位,来将货币政策理论的是非搞清楚;第二,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经济环境,对其加以改善,主要是破除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流动性过程所形成的金融服务真空。

然而现有文献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短期非中性的问题上,而对于货币政策效果同政策操作环境变化、经济运行方式间的关系则并不重视。

因此,市政角度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内容。

1.货币政策概述所谓货币政策,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利用某些工具来对某个经济变量加以作用,从而使得某种特定的经济制度和目标得以实现。

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指标、目标三个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达到最终的宏观经济目标,一战至今,大体经历了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法》,货币政策的目标为稳定货币币值,促进经济增长,并在增长与稳定间,主次、先后分明。

为实现这一货币目标,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十分必要。

通常来讲,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政策。

2.问题的提出从实践层面来看,对于一种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既可以从目标实现角度,又可以从实质经济增长角度加以衡量。

但因影响因素太多,故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不应只以上述两个方面为标准。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对于经济增长的力度比较大,但却同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的政策实施效果形成巨大反差。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摘要:随着近年来货币政策逐渐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VAR模型,检验200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从静态角度看,中国货币政策整体上无效,可以认为,长期中国货币呈现中性特性;从动态角度看,货币政策有效,且其实施效果的滞后期在4—6个月。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现阶段, 货币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然而,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却经常受到置疑。

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相应推出的刺激措施——“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取得的显著成效,现在众多经济学者越来越倚重财政政策的作用,并认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方面并没有像财政政策那样起到预想中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参考汪红驹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一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解可以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在静态分析中,有效性探讨的是货币政策的一次性操作对实际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而在动态分析中,有效性是关于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

我国学术界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思路上多借鉴于国外,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数理计量模型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而理论推导则相对较少。

而且实证检验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一种观点是货币完全无效论:周锦林( 2002)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包含M1、M2和实际GDP 的双变量VAR模型以及加入利率的三变量VAR模型,通过对1994—2002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货币呈现中性特征。

另一种观点为货币短期有效,长期无效论:刘斌(2001)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认为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40个月。

【文献综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文献综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文献综述金融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1. 西方主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1. 1 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凯恩斯(keynes)及凯恩斯学派(keynesian school)对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效果强弱问题总的观点描述如下:(1)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变量,而在长期内只影响价格。

(2)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截然不同的。

在经济过度繁荣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十分明显;如果经济衰退属温和性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也较为明显和可靠;如果经济衰退属严重的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则极为微弱和不可靠。

(3)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社会公众灵活偏好,资本的边际效率,货币的流通速度等因素有关。

(4)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5)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凯恩斯学派主张“相机抉择”论,根据各个时期具体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应当采取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2 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不是利率、失业率和价格,而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1)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诸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其他目标则应该由市场调节。

(2)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他们将公开市场操作视为惟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反对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

(3)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

货币数量的变动短期内影响的是资产价格、真实产出及真实收入水平,长期内影响的是绝对价格水平,名义货币收入等名义值。

(4)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高。

中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中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中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的实证研究摘要:选取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价格水平等变量,基于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4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实证方法,如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分析中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长期来看货币呈现非中性,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我国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非中性;货币政策一、引言“货币非中性”这一术语由瑞典的维克赛尔最先提出。

货币非中性,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不会对产出水平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反之,可称之为“货币中性”。

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环境下,探讨我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实证方法,对中国十多年来货币供给量同产出水平、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对我国货币“非中性”特征进行初步探究,从而认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实证研究1.变量选取本文选取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三个变量来检验我国货币“非中性”特征。

2.数据说明和初步的数据处理本文选取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名义价格P,笔者在统计局官网获取文中CPI、名义GDP、通过央行统计季报获取数据M2,数据跨度是1996年-2014年第一至四季度。

计量检验常会出现异方差的问题,为了消除这一影响,本文对以上三组数据都分别取了对数,得到LGDP、LNP、LM2。

本文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为Eviews7.2。

3.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一旦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之一――ADF 检验法。

检验结果如表1:可见,LGDP、LNP和LM2序列均存在着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序列。

此外LM2和LGDP序列的一阶滞后值是不显著的,但是LGDP、LNP序列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是显著的。

另外,LGDP、LM2经过一次差分变化以后的ADF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平稳性检验,这说明LM2、LGDP的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

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估探讨.docx

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估探讨.docx

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估探讨1货币非中性理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建立在货币非中性的理论之上,货币非中性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实际就业、收入和产出水平的变化,这才是货币政策制定的意义。

[1]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以维克塞尔(KnutWicksell)为代表的货币中立支持者认为,当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即排除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不过是价值符号,是中性的。

反对者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等人认为该货币是非中立的,政F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经由利率的传导作用,影响了需求和投资水平,进而对于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造成影响,其继任者希克斯(JohnRichardHicks)和汉森(AlvinHansen)创建了“IS-LM”模型,该模型认为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水平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因此LM曲线向右移动。

因此,这些人认为政F应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2]在承认货币非中性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估。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可以看出,中国采取了双货币政策目标。

本文将尝试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得出政策目标基本实现的结论。

2货币政策目标的矛盾性根据美联储官方网站公布,美联储在国会的指示下,促进实现最大就业,稳定价格和适度的长期利率这三大目标。

[4]欧洲中Y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这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一百零五条第一款所规定的。

[5]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实际上具有逻辑的递进关系,相信币值稳定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这也代表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

但是,中国监管界人士也曾表态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并认为币值的稳定更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发表评论:“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第一位目标,同时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这些目标之间不是完全一致的,要平衡取舍”。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随 着经 济 的增 长 , 资本 积 累增 大伴 随资 本构 成 的提 高会 对 就业 产生双 重影 响 。一方 面资 本 积累增 长 , 多新 资本 用 于扩 大再 生 产 , 更 促进 就 业 ; 另一 方
切商品相对立 , 其他商品的社会劳动要实 现 , 都必
须 通过 同货 币 的交换来 进行 。 ( ) 币的性质 对宏观 经 济的影 响 二 货 货 币作 为 一般 价 值表 现形 式 , 现为 一 种社 会 表 权力 , 这种 权力 可 以转 化 为私 人 的私 有权 力 。一 方 面 , 这种 权力 的追求 成 为资 本 主义 生产 目的 。 马 对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具有 内生性 。一方面货币本 身
是商 品 , 有 价值 , 价值 同其他 商 品一 样 , 具 其 由生 产 它 的社 会 必 要 劳 动量 决 定 ; 一 方 面 , 币是 价 值 另 货
形态的最高发展形式 , 的供 给量由社会对它的需 它 求及货币与其他商 品的相对价格决定 。马克思指
的变 迁 中可 以看 到 完全类 似 的现象 。在危 机 到来 的
生性运 动 , 它会引起 通货膨胀 , 这成为现代 经济影 响物价稳定的重要 因素。当然 , 物价上涨并不等于 通货膨胀 , 它可能是由供过于求或生产的技术条件 变化而使商 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 长等原
对 实 际 生 产 资 料 和劳 动 力 的购 买 。如 果企 业 不 握 有 足 够 的 货 币 , 不存 在订 货 刺 激 即需 求 的 牵 引 , 或 即使 客 观 上 存 在可 以利 用 的 资 源 ,再 生产 规 模 的
货币, 这里指贵金属货 币 , 是从商品界分离 出
来的 , 用于表现其他商品价值 的特殊商品 , 币的 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

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

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

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

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

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

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研究中国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中性与非中性的概念进行梳理与定义。

货币中性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中性的。

即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货币非中性则是相反的概念,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经济活动有显著影响。

对于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
1. 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指标的关系:研究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GDP、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从而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2. 货币政策的执行与实际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执行的情况与实际效果,如通货膨胀率、债券收益率等,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

二、微观层面的研究:
1. 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研究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货币供应量对于市场需求的影响,从而判断货币禀赋的中性与非中性。

2. 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的关系:研究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市场波动与实际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综上所述,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
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央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以达到调节货币供求关系,维护货币价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的。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性和非中性效应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讨这两种效应的比较。

一、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不可持续的,政策的实施只会导致短暂的波动,而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具体地说,中性效应体现为当央行通过货币供给政策来影响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时,市场上的价格和利率等经济指标会发生短期波动,但这些变化并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性效应是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原理。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价格和工资等因素会在一定时期内适应市场变化,产生一定的调整和反应,但在长期内,经济变量会回归到它们的均衡水平。

因此,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策会产生短期的波动,但这种波动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不会对经济长期稳定产生影响。

二、非中性效应相比之下,非中性效应则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政策的实施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甚至可能对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产生影响。

具体地说,非中性效应体现为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通货膨胀或通缩等负面作用,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等严重经济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实践中,许多国家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和实现发展目标。

然而,非中性效应往往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潜在风险。

在实践中,不少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意外的负面影响,比如通货膨胀、通缩、金融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货币政策实施时未预料到的风险和问题。

三、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的比较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之间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中性效应是一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非中性效应则是实践中的问题和风险。

其次,中性效应通常表现为短期波动,而非中性效应则可能导致经济长期危机和不稳定。

此外,中性效应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力有限,而非中性效应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和系统性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作者:丁海云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第09期【摘要】对于货币中性、非中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能否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货币是否中性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更进一步说,我国货币的中性问题直接涉及到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货币中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首先对货币中性问题进行理论回顾,将经典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将已有的关于货币中性问题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比较;然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中性;货币非中性;协整检验在高速增长的投资和出口带动下,中国经济从2003年开始出现高速的增长势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保持高速增长,政府2005年到2006年采用了“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我国金融调控紧缩力度空前。

针对流动性泛滥、逐渐推高的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急剧膨胀,我国货币政策的动作可谓令人目不暇接,极为频繁。

一年中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上升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也不是针对短期的通货膨胀,而是针对近年累积起来的流动性过剩。

央行加大调整幅度,显示了贯彻中央“货币政策从紧”意图的决心。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经济也遭受重创。

危机爆发初期,为了控制过快的投资增速,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包括屡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随后于2008年年末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保持经济增速,接着又将货币政策目标放在抵制通胀、控制物价上。

进入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央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在2012年保持了这种货币政策的连贯性。

对于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我国的货币中性、非中性问题。

货币是否中性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前提,如果货币是中性的,那么中央银行就不可能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如果货币是非中性的,那么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就会刺激到经济的实体部门从而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是否中性以及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理论综述1.货币中性古典学派传统的两分法和“货币面纱观”形成了早期货币中性的代表。

根据两分法提出个别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该商品的供求,即经济的实物方面,而一般物价水平和货币购买力则决定于货币的数量及货币流通速度,即决定于经济的货币方面,两者并没有内在联系;货币只不过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实际经济并不发生实际的影响。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也对货币中性做出了分析。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长期中不受货币量变动的影响,所以货币数量的增减只会引起各种价格水平同比涨跌,即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而不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因而也不会对生产和就业产生任何影响。

萨伊认为,货币知识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会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换言之,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既不造成经济的扩张也不会造成经济的紧缩。

货币中性的另一个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货币的出现只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中增加了一种而已,货币经济同其他经济一样,它的存在无碍于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而说是中性的。

2.货币非中性维克赛尔认为货币并非是一种“面纱”,而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一致或相背离而实现的。

货币利率是指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者的预期利率。

当货币数量增加,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企业家由于有利可图于是扩大投资,增加产出。

哈耶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货币量的增加都将给经济带来危害;只有依靠储蓄来扩张生产,才能维持经济均衡。

霍曲莱提出所谓的“纯货币”商业循环理论,鼓吹商业循环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唯一原因。

凯恩斯在大萧条中发展了货币理论,创造了一种新的货币分析方法和货币经济理论,通过扩张或收缩的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至关重要,物价、产出、就业等等变化都是源于货币的变化。

3.货币短期与长期中性、非中性的争议货币学派同时认为,长期中货币供给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变动。

课件,对于长期经济变化,货币学派的观点又回到了货币中性上了。

20世纪60年代货币增长理论研究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及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

这与弗里德曼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二、实证研究本文将通过研究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结果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依据。

据此,本文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研究,即货币供给量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影响为第一环节,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述为第二环节。

1.变量的选择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固定资产投资(I)、一年期贷款利率(R)以及货币供应量(M2)作为分析变量。

对变量进行取对数等先期处理再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探索在我国货币是否中性进而探索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2.模型建立本文将这四个变量作为系统中的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以构造VAR模型表示如下:,其中是随即扰动项。

文章将采取对季度数据的分析方式,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量M2都可以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人民银行网站获得并转化为季度流量数据。

3.单位根检验由于VAR模型的前提是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所以必须对上述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序列是否平稳。

经一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拒绝序列具有单位根的假设,ΔLNGDP、ΔLNM2、ΔLNR、ΔLNI都是平稳的序列。

4.协整检验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滞后期为4。

建立滞后期为4的VAR模型。

协整检验的滞后期选择3.表2为协整检验的输出结果。

从迹统计量LR的值可知,LNR、LNGDP、LNI、LNM2这四个变量有两个协整向量,从协整向量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协整向量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表3中取值1或0的变量系数是施加的约束,假设国内生产总值与货币供应量、一年期贷款利率水平有长期均衡关系,约束其他系数变量为0,得出相应的协整方程(1),也即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方程为:其中ecm表示误差修正模型中的第一个误差修正项。

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M2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平均上升0.774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平均下降0.106个百分点。

各弹性系数比较符合我国经济情况,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将刺激经济发展,同样,降低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也将刺激投资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根据表3约束条件假设投资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一年期贷款利率水平有长期均衡关系,约束其他系数变量为0,得出相应的协整方程2,也即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均衡方程为:其中ecm表示误差修正模型中的第一个误差修正项。

由方程2可以知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每变动1个百分点,将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0.205个百分点变动;一年期贷款利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9.879的反向变动。

模型结果也较好的符合了经济状况。

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描述的是对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里得到,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始终有着10%左右的影响,贷款利率的影响相对来讲更加明显。

三、实证结论和政策建议1.实证分析的结论(1)我国实证分析显示出货币非中性实证分析中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都显示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确实影响到实际经济的变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刺激了经济发展,这种情况符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币发行量大增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复苏的现实。

货币并不是笼罩在经济上的一层简单面纱,现实经济中必须重视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

(2)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从实证分析中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我们已经得出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利率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那么也就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从03年以后经济开始过热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积极地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已经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实证分析中也要注意,货币政策确实存在一定的时滞,从方差分解中也可以发现,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影响开始于第四期。

2.政策建议(1)合理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来调控宏观经济走势,那么中央银行就必须对投放市场的货币供应量给予足够重视。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当继续采用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点是由M2代表广义货币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

在货币存量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给量也较高,要依靠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必须盘活市场货币存量。

中央银行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刺激经济发展。

其次,充分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额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盘活存量资金,运用增量资金。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存量资金数额巨大,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存在巨大空间。

最后,必须重视到货币供应量在调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从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定在10%左右,而贷款利率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而迅速的影响。

所以,人民银行应当大胆的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利率。

鉴于货币供应量对于实体经济的稳定作用,应当将货币供应量作为稳定经济的辅助控制变量。

(2)加强利率市场化建设利率传导渠道作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着货币供应量不具备的优势。

基于此,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当逐步放开利率管制,让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最终的利率形成,以市场利率取代公定利率,继续放松管制实现实质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其次,改革利率结构,建立合理的利率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