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资源学复习资料
渔业资源增养殖期末考试复习题
渔业资源增养殖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渔业资源增养殖:是以人工的措施和手段,以渔业资源学、环境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繁殖和阶段性保护,从而使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增加或保持资源的永远延续利用,并达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将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休渔:为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资源,在特定水域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禁止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的制度。
4、移植:是将国内或同一地理分布区内的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从一个水域移入另一个水域,并在新的水域中存活和生长。
5、驯化:是指被移植(引种)的种类,在新的水域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并在新的水域中繁殖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6、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经有意或无意引入导致本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丧失甚至物种灭绝的现象。
7、增殖放流:鱼、虾、蟹、贝类等人工繁殖、养殖的苗种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
8、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主要用于改善、优化海洋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索饵、避敌、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最终达到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9、网箱养鱼:又称“笼养”,是一种大水域集约化养殖方式,属于自动流水高密度养鱼新工艺。
11、追星:锥形的表皮角质化突起,是鱼类的副性征(第二性征)。
12、效应时间:亲鱼注谢催情剂之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的时间。
13、半干法授精:将精液挤出或用吸管吸出,用0.3—0.5%的生理盐水稀释,然后倒在卵上,按干法授精方法进行。
14、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全长1.7—7.0cm,乌仔、夏花属于稚鱼期。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育种: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动植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2.品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3.育成品种:指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高产或某些特殊品质(如观赏、抗、抗寒)的品种。
4.地方品种:指在自然条件下,在某地生存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
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基因综合体。
5.选育品种:指那些由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
6.品系:指来源于共同祖先或一个亲本对,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一群个体。
7.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8.家系:一般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9.近亲交配系(近交系):通过近亲交配或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10.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11.良种:通常指生长较快、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状,且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
12.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动植物类型)。
13.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即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
14.人工种质资源:指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引变的多倍体材料、非整倍体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一切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15.育种中间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缺点而未被育成品种的杂种后代、诱变育成的突变体等。
16.育种原始材料:指在选育新品种时最初采用的那些材料。
17.引种:指将外地(国)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过试验,作为推广品种而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2010《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
2010《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1.鱼类养殖、鱼类增殖、鱼类增养殖、鱼类增养殖学的定义 P12.池塘养鱼的定义及在渔业中的地位?3.何谓休闲渔业?有那4种类?有何发展前景?4.鱼类的食性?鲢鳙鱼食性差别的原因何在?P175.我国大黄鱼有那些地理种群?大小黄鱼如何区分?6.水库类型类及区别P38-39。
7.何谓补偿深度和透明度,它们在鱼类养殖中有何意义?P44-458.池塘中有那些常见水质类型,具体说明。
P48-499.水温对养殖鱼类有何影响?P5010.池水密度流对池塘养殖的有何影响? P51-5211.何谓水呼吸?水中溶氧的变化对鱼类有何影响?P45412. 淤泥的组成及对水质和鱼类的影响。
P81-8413. “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的区别及在渔业生产中的意义?P88-9014.养殖用水的处理有那些方法?你认为应该如何应用? P10115.鱼类的饵料有那些?16.池塘物质循环和施肥的作用。
P118-11917.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P119-12018.卵母细胞发育时期及性腺分期。
P18319.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P187-18820.鱼类脑垂体位置及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P188-18921.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的影响。
P191-19322.以鲢、鳙亲鱼为例阐述亲鱼培育的方法。
P20123.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P202-20324.催产剂的种类及使用效果P205-20625.效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P21126.鱼类孵化,影响的因素和基本管理方法。
P215-21727粘性卵孵化的几种方法。
P223-22428.海水鱼育苗需准备那些生物饵料?29.海水仔稚鱼的危险期及其食性转化情况30.海水鱼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流程(以方框图为例,附带说明)31.海水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互残32.牙鲆白化的原因和防止白化的方法33.鱼苗鱼种培育的定义及药物清塘的定义,列举2-3种药物清塘的方法。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是软体动物门动物的通称。
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瓣鳃纲外,其他种类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6、间接发育的贝类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贝类的外部形态结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贝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贝壳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还包括镁、铁、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
外套膜生理作用:分泌、保护内脏、呼吸。
头部、足部、内脏囊3、贝类的内部构造消化管——口(小齿:中央齿、侧齿、缘齿),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脏,胰脏,口腔背侧一对唾液腺。
胃肠之间有一晶杆囊,里面有一具有消化作用的晶杆。
水生贝类——鳃: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
(楯鳃、栉鳃)呼吸系统陆生蜗牛——假“肺”:外套腔内表面血管网。
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以及血窦(开管式循环)/微血管(闭管式循环)构成。
(血红素、血青素)(1)开管式循环: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2)闭管式循环: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头足类)排泄系统:肾脏。
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其开口称为内肾口;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称为外肾孔或排泄孔。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原始贝类神经中枢由此派生的足神经索和脏神经索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进化贝类神经中枢侧神经节、脏神经节联络神经滤泡生殖系统——生殖腺:由体腔壁形成生殖管生殖输送管4、贝类分纲概述: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淡水中——双壳纲(少数)、腹足纲陆地中——腹足纲(肺螺类)海洋中——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1、贝类生活环境:生物因子:饵料、敌害环境因子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水质、光照、潮流、底质2、贝类的生活类型;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底上——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底栖固着生活型:牡蛎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底内——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凿穴型:海笋、船蛆寄生、共生和群聚: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
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四大内容: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及其防治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睾丸附睾阴囊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包皮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睾丸:精子生成、分泌激素(间质细胞—雄激素、支持细胞-抑制素、支持细胞-激活素)附睾:精子的成熟、附睾管的吸收作用、附睾管的运输作用、精子的贮存阴囊:调节睾丸的温度、阴囊腔的温度低于腹腔内的温度、阴囊通常为34℃~36℃.副性腺:冲洗尿生殖道, 稀释、营养、活化精子,运送精液,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雌性动物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
卵巢:卵泡发育和排卵(随卵泡发育,经过初级、次级、生长、成熟卵泡阶段,卵原细胞经初级、次级变为成熟卵子)、激素分泌(雄、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活化素等)输卵管:运送卵子和精子,精子的获能、卵子受精、受精卵卵裂,分泌机能(黏多糖、粘蛋白)子宫:贮存、筛选和运送精液,有助于精子获能,孕体的附植、妊娠和分娩,调节卵巢黄体功能,导致发情阴道:交配器官,产道,保护上生殖道免受微生物的入侵,是子宫颈、子宫粘膜和输卵管分泌物排出的通道。
子宫类型:双间子宫(羊牛狗猫)、双角子宫(马猪)、双子宫(兔)激素: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生殖激素: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胚胎发育、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通常:生殖激素由内分泌腺体(无管腺)产生的,故又称为生殖内分泌激素。
次要生殖激素:与生殖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可影响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及代谢机能而间接影响生殖机能的激素。
如生长激素等。
1、按化学性质分类含氮激素:FSH、LH、hCG类固醇激素:E、P、T脂肪酸类激素:PG2、按来源分类松果体素:MLT(褪黑激素)脑部激素下丘脑释放激素: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OXT(催产素)垂体激素:FSH(促卵泡素)、LH(促黄体素)、PRL(促乳素)性腺激素:E(雌激素)、A(雄激素)、P(孕激素)孕体/胎盘激素: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织激素:PG(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简称GnRH分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SH-RH)结构:10肽,第6、10位氨基酸变化后,生物活性增强,而其他位置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后,生物活性降低。
贝类增养殖学期末复习试题4套.doc
2009年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每词2分)1、贝类:也叫软体动物。
这类动物大多具有贝类,所以称贝类;又因这类动物多数身体柔软不分节,所以又称软体动物。
2、生物学最小型:贝类性腺成熟的最小规格。
3、半人工采苗:根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人工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环境,让贝类幼虫附着变态、发育,以获得养殖用苗种的方法。
4、饵*斗板:鲍人工育苗中培育底栖硅藻的波纹板,也叫采苗板,为幼虫提供饵料和附着场所,一般白色,透明。
5、幼生型:彖密鳞牡蛎等,精卵在母体体内受精,发育到幼虫阶段排出的繁殖方式。
6、漏斗:头足类的足特化而成的运动器官,由水管、闭锁器和漏斗下掣肌三部分组成,司运动功能。
7、’性腺扌旨数二性腺干重/软体干重x 100%8、有效积温:贝类性腺发育成熟所需有效温度的总和。
9、小月面:双壳贝类壳顶前方通常有一心型或椭関型的凹陷,叫小月面。
10珍珠:珠母贝或其他一些贝类外套膜壳侧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着一个共同的核心累积而成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
二、简答题(40分,每题5分)1、贝类的生长规律是什么?有哪儿种生长类型?缓慢…快速…缓慢或停止;终生生长型,阶段生长型2、如何确定腹足类贝壳的方位?壳口向下平放,壳顶朝向观察者,壳顶所指方向为后,相对方为前。
3、什么是三潮作业法?退潮后的干潮采苗法、涨潮与退潮过程中水深30-70cm的浅水采苗法以及满潮后的深水采苗法合称三潮采苗法。
4、如何判断双壳贝类幼虫变态与否?1)形成含有钙质的贝壳,壳形改变。
2)面盘萎缩退化,开始用鲍呼吸与摄食。
3)牛•态习性的改变,从浮游、匍匐生活转变为以足丝附着牛•活。
5、作为贝类幼虫的饵料应具备什么条件?1)个体小(长20微米,直径10微米以下)2)浮游于水屮,易被摄食3)繁殖快、易培养4)易消化、营养价值高5)代谢物对幼虫无害6)新鲜、无污染6、鲍鱼的养成方法有哪些?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磊石蒙网养殖,池塘养殖7、稚鲍的培育方法是什么?需要那些设施?平面流水饲育法。
2024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2024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以下是一份2024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该提纲囊括了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学生准备考试。
这个提纲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一、细胞生物学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3.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丝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4.细胞的遗传与变异-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定义和特点-基因的变异和遗传的关系二、遗传学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随机分离和独立分离的规律-基因互作的规律2.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结构和功能-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R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3.遗传的应用-遗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和变异-不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和交配三、生物进化与分类1.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和地层叠置-比较解剖和胚胎发育-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的比较2.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的原理和结果-突变和基因流动的作用-性选择和种群隔离的作用3.生物的分类-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系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类四、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物种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机制-群落和生态位的作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2.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入侵物种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威胁-生物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五、人类与环境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2.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的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策略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复习提纲,该提纲包括了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复习,并结合课本、教师讲义、习题集和相关参考书进行深入学习和巩固知识。
农业生态学名词解释复习
一、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控制、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生态对策:生物为适应环境而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也即生物以何种形态和功能特征的适应而在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
谢尔福特耐性定律: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适应存在着一个生态学的上限和下限,生物只有在其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任何因子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生存。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效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的适应。
趋异适应:生物对各种不同环境的适应,它可以导致共同的祖先发生分化。
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生态金字塔:若以一个多层柱状体的横柱代表营养级,横柱的宽度表示各营养级的量,且按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顺序,由低至高排列起来,所组成的图形称为生态锥体,也可以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学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能量、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来表示。
1类养殖概论》(课程代码11786)复习题(1)
海水养殖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年轮: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地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不同的生长年带。
前后年份生长年带交替处的形态结构不同于生长年带,称为年轮,可用来确定鱼类的年龄。
2、洄游: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
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3、人工鱼礁:一般是指在100m水深以内的沿岸海底设置一定的混凝土礁状物或其他物体。
适于阳光透入,生物繁殖生长,诱集鱼类和增值水产资源。
4、海水鱼类养殖是指在海水或半咸水水体内,对野生或驯化的鱼类进行养殖,包括亲鱼蓄养、繁殖、育苗和养成。
5、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
6、水域生产力:是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生物产品的能力。
7、生物量/现存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所存在的生物总量,可用数量、重量或能量来表示.8、生产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生物增长的总量。
9、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称为水体污染。
10、人工放流:人为地增加资源补充量,补偿由各种原因使补充量所遭受的损失,缓和资源的波动,并以此为基础,发挥各类养殖水域的生产潜力。
11、诱食剂:具有集鱼效果和促进摄饵行动物质称之为摄饵促进物质,即诱食物质。
有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等12.水产资源增殖:使水域内的水生经济生物种群资源总量得到补充、恢复和增加的人工途径。
13.渔业自身污染:是指在渔业生物的人工养殖生产中,残饵和鱼类代谢产物等所产生的污染,对渔业环境及渔业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14.药物挂袋(篓)法:将药物装于袋或篓内,挂于饵料台,以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
15.浸洗法:放入药液中浸一段时间、苗种消毒、转池、网箱等常用。
优点是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是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
鱼类育种学复习重点汇总
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橙色红突变体与正常体色的尼罗罗非鱼杂交,经过选育,已育成红罗非鱼新品种
10.抢救濒于灭绝的良种
对于那些濒于绝灭的品种,有人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恢复之
各家系单养时,要有足够数量的鱼池、网箱,以保证每个家系有3-4次重复
(一)杂交(Hybridization)及其重要性
1.定义
杂交:遗传学上,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是杂交。育种实践中,一般是指不同品系、品种间甚至种间、属间、亚科间个体的交配
(3)必须考虑环境条件等对杂交组合的影响
杂交种的鉴定和观测
1.杂种的核型或分子标记
2.杂交子代的个体发育
3.形态特征
4.经济性状
杂交育种的应用
1.提高生长速度
荷元鲤是荷包红鲤×元江鲤杂交子1代生长速度比亲本明显加快。
2.提高抗病力
鲫鱼和鲤鱼杂交抗赤点病
3.提高抗逆性
莫桑比克罗非鱼鱼×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抗寒
(一)概念
育种(Breeding)
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的过程。
育种学(Breeding Science)
研究生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一)品种(Variety或Breed)1.定义
人们创造出来来的一种生产资料。由同一祖先经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可用于生产或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近交可为合意基因和不合意基因的分离和纯化
近交能够加速基因的纯合
第二节质量性状的选择育种
一、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优良性状若受显性基因控制,对该性状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显性基因纯合体,淘汰隐性基因纯合体和携有隐性基因的杂合体。
鱼类学 复习补充资料
1、 鲢鳙鱼食性差别的原因何在?鳙的鳃耙细长而排列紧密。
但没有骨质桥,也没有筛膜,因此滤水作用较快,滤集浮游动物的能力较大。
食物的主要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主,也包括多种藻类。
鲢的鳃耙和鳙不一样,每根鳃耙与相邻鳃耙之间有骨质小桥,其外面还覆盖着海绵状的膜片,形成一种致密的过滤装置,可将微小的浮游植物从水中截留下来,成为它的食物基本组成部分。
2、 我国大黄鱼有那些地理种群?大小黄鱼如何区分?我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三个明显的地理种群,由北向南分别称为:岱衢族、闽一粤东族和硇洲族。
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1)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2)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色尾柄较短;(3)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4)大黄鱼骸部具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6个小孔;(5)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3、 水库类型类: 按水库规模大小分类 水库的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可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塘坝等。
4、 何谓补偿深度和透明度?光照照射至某一深度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即为补偿深度。
水体中有机物越高,其补偿深度也越小。
通常,海洋、水库、湖泊的补偿深度较深,而池塘的补偿深度较浅,特别是精养鱼池,其补偿深度最浅。
补偿深度为养鱼池塘的最适深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透明度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深浅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水体泥沙含量少,其透明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中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等含量,大致反映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
5、 池塘中有那些常见水质类型,具体说明。
6、“草型湖泊” 和“藻型湖泊” 的区别及在渔业生产中的意义?(1)生态条件未被破坏的湖泊中滋生大量水生维管束植物,其水域生产力高,水质良好,这种湖泊称“草型湖泊”。
由于人为破坏,湖泊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量破坏,水质过肥,湖泊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域富营养化。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养殖)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养殖和增殖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在渔业水域,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进行管理,恢复、维持和增加渔业资源数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rva和juvenileLarva(仔鱼期):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仔鱼。
Juvenile(稚鱼期):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稚鱼。
3.鱼苗和鱼种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轮养和套养轮养:又称轮捕轮放,是将多种且多规格的鱼类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分次捕捞达到食用规格的个体并补放适量鱼种的养殖方式。
套养:指同一种或不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鱼种同池混养。
6.单养和混养单养:单一品种鱼苗的培养或单一品种相同规格的鱼种的养成。
混养:指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规格的养殖对象同塘饲养的养殖方式。
7.浮头和泛池浮头: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
泛池:大批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现象。
8.整塘与清塘整塘:是将池水排干,挖出过量的淤泥,整平池底,修好池堤和进、排水口,填好漏洞裂缝,加固堤埂,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杂草和砖石等。
清塘: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9.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10.繁殖次数和产卵次数繁殖次数:指一生中进行繁殖的次数。
产卵次数:指一个繁殖期内产卵的次数。
11.排卵和产卵排卵:指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脱离出来到卵巢腔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2)体细胞胚胎发生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作为繁殖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优质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作物及不易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2)通过茎尖培养生产脱毒健康种苗2、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包括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花粉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胚乳培养产生三倍体;胚培养拯救杂种胚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原生质体培养进行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和筛选;用于植物基因转移操作等。
3、大规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4、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组培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或准备室、接种室以及培养室三部分,并且按顺序排列。
在化学实验室与接种室之间应留有缓冲空间。
(1)准备室:用于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试管苗的出瓶及整理等工作。
冰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H计、干燥箱、实验台、水槽、凉干架、药品柜、离心机、水浴锅、微波炉、电炉、磁力搅拌器、蠕动泵、移液器、各种玻璃器皿(烧杯、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三角瓶等)及培养基分装用品等。
(2)接种室:植物材料的灭菌、接种以及培养物的继代转接等。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小推车、搁架、磁盘、接种工具(各种镊子、解剖刀、手术剪、普通剪刀接种针、酒精灯、手持喷雾器、细菌过滤器等)等。
作物栽培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作物的概念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并经过人工栽培的植物。
一般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三类。
狭义: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麻类,烟草和饲料等种植业所栽培的大田作物。
2.作物栽培的特点①强烈的季节性②严格的地域性③对土壤的依赖性④生产的连续性⑤系统的综合性⑥技术的实用性3.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和品质形成规律以及其与条件环境的关系,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科学。
4.作物栽培学性质与特征①作物栽培学以作物群体为研究对象②作物栽培学以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为研究目标③作物栽培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④作物栽培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5.精耕细作的栽培技术①“深耕细锄”,“少种多收”,耕作体系的革新②农业用具发明与改进③历代重视农田水利建设④开辟了多种肥源,创造了沤肥,堆肥,熏土等一系列肥料积制方法第二章作物起源传播与分类一,作物起源1.中国起源中心黍,稷,粟,稗,大麦,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大麻,水稻等2.印度起源中心稻,绿豆,甘蔗,芝麻等3.中亚起源中心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4.近东起源中心小麦(各种),黑麦,燕麦等5.地中海起源中心小麦,甜菜等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小麦,高粱,亚麻,芝麻等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玉米,甘薯,陆地棉等8.南美起源中心马铃薯,花生,烟草,木薯,海岛棉等二,作物的分类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类1.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烟草,玉米耐寒作物:麦类,油菜,豌豆,蚕豆2.按作物光周期特性分类长日作物:日照时间长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麦类,油菜,萝卜等短日作物:日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水稻,大豆等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长短对开花影响不大的作物,荞麦,豌豆等定日照作物:只有在某一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甘蔗3.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C3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呼吸,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烟草等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在强光下,光合强度比C3作物高,玉米,高粱,甘蔗等景天科作物:景天,剑麻,菠萝,兰花等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分类1.按播种期分类: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2.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分类:中耕作物(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密植作物3.按收获季节分类:夏粮作物,秋收作物根据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1)谷类第一类禾谷类(麦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小黑麦第二禾谷类作物(粟类)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薏苡其他谷类作物荞麦,藜麦(2)豆菽类大豆,杂豆(3)薯类马铃薯,木薯,甘薯,魔芋,菊芋2.经济作物(1)纤维作物棉花,麻类等(2)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3)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甜叶菊(4)其他作物①嗜好作物:烟草,茶,咖啡,可可等②特用作物:桑,橡胶,香料等③编织原料作物:席草,芦苇等3 .饲料与绿肥作物苜蓿,羊草等4.药用作物枸杞等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水稻,甘薯,烟草第三章作物生长发育特性1.生命周期:作物由播种出苗到新种子成熟这一过程为作物的生命周期,也称为作物的一生。
《虾蟹类增养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22214)一、选择题1、对虾的卵子受精时是在()CA、产尾时B、精卵成熟时C、排卵时D、卵巢成熟时2、对虾口器附肢的作用?()AA、抱持和咀嚼食物B、捕食及爬行器官C、游泳D、攻击和自卫3、对虾育苗用水可采用()来消毒。
CA、煮沸消毒B、微孔过滤C、紫外线消毒D、高锰酸钾消毒4、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A、3月B、5月C、8月D、10月5、虾类育苗中藻类培养用水余氯如何处理?()BA、暴晒B、大苏打充气中和C、增氧充气D、臭氧消毒6、下列不属于健康的虾幼体的特征的是()AA、趋光性弱B、附肢干净C、游泳有力D、触底反弹7、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一般经()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
BA、3B、4C、5D、68、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一般经()次蜕皮发育成大眼幼体。
CA、3B、4C、5D、69、三疣梭子蟹抱卵后,需要时刻观察受精卵的发育状况,当发现卵团颜色为()表示幼体即将出膜。
DA、浅黄色B、橙色C、茶褐色D、灰黑色10、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传统的捕捞蟹类,其旺讯期为()AA、12-1月B、7-8月C、9-10月D、3-4月11、三疣梭子蟹一生要多次脱皮发育才能成熟,大约要经过()蜕壳。
CA、11次B、15次C、18次D、21次12、虾蟹类的呼吸器官是()AA、鳃B、肠C、肺D、口腔13、下列哪个是消毒药品()。
CA、EDTAB、土霉素C、福尔马林D、呋喃西林14、育苗生产中亲虾暂养的好处是()AA、能得到质量好的受精卵B、避免亲虾的机械损伤C、控制性腺成熟的时间D、提高亲虾的存活率15、下列哪种情况下对虾投喂需要加料()DA、溶氧低时B、严重处理水质时C、水温温差大时D、料台无残饵时16、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对虾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AA、天气沉闷B、投饵过多C、藻种老化D、抓虾过后的泛底17、下列不是池塘养殖底质恶化的表现的是()AA、水体表面出现泡沫B、底泥变黑且发臭C、底泥产生气泡D、饵料台有黑臭有机物18、供水系统中使用的输水管是()。
农业生态学总结复习题及参考有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名词解说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停汲取物质,经转变后合成能量,在转变过程中有必定损但消耗的部分最后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临时固定、储存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转移运动状态。
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涉下,农业生物集体与其四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联系、互相作用而共同成立起的固定、转变太阳能和其余营养物质,获得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 CFCs)、水蒸气等能够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经过,但却能够汲取长波辐射,所以,这些气体有近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5、生态效率:即食品链各环节上的能量转变效率。
6、生态金字塔:是指因为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个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表现近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散布。
7、林德曼的十分之必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可是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8、生态效益: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资源和改良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成效。
9、农业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能够利用的各样资源。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亲密。
如劳动对象:动植物生产资料:土地生产条件:水、热、气。
10、"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入当地域,种群快速延伸失控,造成其余土著种类濒临并伴生其余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行逆转的崩溃。
11、"农业效益:农业知足人类利益的成效,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能量转移: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经过光合作用生产食品能,食品能经过食品链和食品网,从营养级传达到另一个营养级。
甲壳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虾蟹增养殖1 1)虾蟹的共同特征: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体披甲壳,虾蟹类身体两侧有成对的附肢2)直观差异:虾的腹发达,头胸部突出额剑;蟹的头胸部发达,腹退化。
虾蟹类身体两侧有成对的附肢,并分别特化为:触角、大颚、小颚、颚足、步足、游泳足等。
其中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构成虾蟹的口器。
对虾的1st腹足内肢特化为雄性交接器。
3)虾蟹类的两性性征明显:生殖孔位置不同,交接器位置和形态不同,腹部形状与大小不同,以及步足对数与形态不同。
21)虾蟹的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包括:呼吸、循环、生殖、消化、神经、排泄、内分泌、肌肉八大系统。
2)虾蟹虽有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化,但它们属于低等动物,相应的特征体现在:以鳃呼吸,神经系统没有真正脑的分化,行开放式循环,消化道具有几丁质内膜,消化腺未分化等。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患病,消化系统裸露在外。
(为什么易受侵袭?原因:1消化道裸露在外,易受感染,2 行开放式循环,易受全身感染)31)虾蟹的繁殖习性:反复成熟、多次交配而且一次交配可多次产卵。
2)交配:具有封闭式纳精囊的虾类有软甲交配,交配后卵巢才逐渐发育成熟。
锯缘青蟹交配习性与此相仿。
3)具开放式纳精囊的虾类与中华绒鳌蟹行硬壳交配,具开放式纳精囊对虾类两性交配发生于雌体临产卵前(第十三次蜕壳前)。
4 1)虾蟹的卵巢发育:处于小生长期的卵细胞暂不分裂,其发育表现为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
而大生长期的虾蟹卵细胞发育则表现在卵黄不断积累(6个阶段:形成期,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产后恢复期)。
2)X-器官:分泌的抑制性腺发育激素通过抑制卵黄积累而抑制卵巢发育。
(位于眼柄)3)摘除眼柄:破坏X-器官,解除抑制卵巢发育激素对卵黄积累的抑制和抑制蜕壳激素对y-器官的抑制,有利于虾蟹卵巢发育而个体蜕壳生长。
4)海潮刺激是锯缘青蟹产卵的必要条件:未经海潮刺激的性成熟母蟹的最终命运是难产而死5)中华绒螯蟹和罗氏沼虾都是溯河生长、降海生殖的虾蟹类,它们进行交配、产卵、孵化和完成幼体发育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锯缘青蟹的产卵条件是:1温度适宜18~31,15时流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意义:海流有扩大海洋生物分布的作用,海流对海洋生物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是在于海流散播和维持生物群的作用。包括:(1)暖流可将南方喜热性动物带到较高纬度海区;而寒流则可将北方喜冷性动物带到较低纬度海区。(2)有助于某些鱼类完成“被动洄游”。(3)将浅水区底栖动物到远处扩大分布范围,并使底栖动物产生对应的生物学适应(4)某些海区,由于海流性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从外地输入幼体来维持其生物群,而其本身的幼体则由海流输向别的海区。
增殖资源学复习资料
有关名词概念:
1.渔业资源增殖:指用人工措施放流苗种或人工栽培、科学管理、收获以及对渔场环境改造与保护等方法,使水产资源再生产类似于农牧业的一种渔业方式。
2.栽培渔业:一面增殖,一面捕捞,使渔业资源永久延续。或将对象生物按人的意志加以增殖后再进行捕捞的渔业方式。
3.潮间带:落潮时定期暴露于空气中,而涨潮时又淹没于水中的沿岸区。具有岩岸、沙滩和泥滩,甚至是珊瑚礁和红树林等多种生态系统。
18.阴干刺激:人工诱导贝类(如虾夷扇贝、鲍鱼等)产卵方法,将亲贝阴干加冷风吹15小时左右。
பைடு நூலகம்问答题
1.对虾、鲍鱼、扇贝、海参、海带、海蜇的生活史
对虾:受精卵-无节幼虫-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幼虾-成体
鲍鱼:受精卵-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初期匍匐幼虫-围口壳幼虫-上足分化幼虫-稚鲍-幼鲍-成鲍
扇贝:受精卵-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稚贝-幼贝-成贝
7.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设置在水域中的构造物,它是以捕获水生生物或增殖保护为目的的渔场设施。
8.鱼礁性:鱼对礁石的行为反应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鱼种和各成长阶段而有差异,这种差异即称之为鱼的鱼礁性。
9.单位人工鱼礁:(≥400m3)
10.马尔萨斯增殖:假设环境因素一定时,种群的瞬时增殖速率与该时刻的个体数成正比。
11.逻辑斯谛增殖:
12.标志放流:研究鱼类的洄游和鱼类资源的一种方法。将天然水域中捕获的鱼类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水域,重新捕获时可据以研究鱼类的洄游、分布、生长和资源等状况。
13.生物学零度:生物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
14.有效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海参:受精卵-耳状幼虫-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幼参-成体
海带:
海蜇:受精卵-浮浪幼虫-螅状幼体-碟状幼体-成体
2.增殖放流的一般方法与主要步骤(主要是对虾、海蜇、梭子蟹)
对虾:中间培育→体长≥3cm→测量称重→放流→海上放
→开闸放
海蜇、
梭子蟹
3.真鲷、对虾、鲍鱼、扇贝、海参、海藻增殖方法的异同
4.河口湾:除真正的河口外,还包括半封闭的沿岸海湾、潮沼(tidal marshes)和沿岸沙坝后面的水体。
5.寒流:指水温低于流经海区水温的海流,通常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如千岛寒流。寒流一般低温低盐,透明度较小。
6.暖流:指水温高于流经海区水温的海流,通常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如黑潮暖流。暖流一般高温高盐,透明度较大。
与海洋渔业的关系:(1)海洋中几个强大的暖流和寒流交汇的海区,多形成世界上良好的渔场。如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大西洋的纽芬兰渔场和挪威渔场。(2)一些上升流海区由于底层富营养盐的海水上升到表层,浮游植物繁殖茂盛。从而促使浮游动物和鱼类的大量繁殖,形成渔场。例如,秘鲁上升流区的秘鲁鳀鱼,其产量曾占世界捕鱼量的20%。
增殖的两方面:1.种苗、亲体的放流2.增殖环境的改造,对虾只有1
4.人工礁诱集鱼虾等的一般机理(底鱼礁、浮鱼礁)
底鱼礁的集鱼原理:鱼礁的波流效应(礁区周边常形成较复杂的流态)、鱼礁的生态效应(为鱼、虾、贝、藻类提供附着基形成鱼;虾、贝类及其幼体的庇护所;为鱼、虾、贝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浮鱼礁的集鱼原理:阴影诱集、声波诱集、食饵诱集、刺激诱集、流场诱集
6.底质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意义
(1)海洋底质提供底栖生物生长的场所、附着点和营养物质。
(2)海洋生物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选择和适应一定的底质,而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周围的底质。
7.标志放流在资源增殖中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对放流对象进行标记,然后对相关渔业进行调查,检验增殖放流的效果
LimdNt/dt=0
Nt→K
10.如何理解Russel增殖公式(公式的写法和各个符号的意义)
Russel(1931)公式
•Nt=N0+(R+G)-(C+M)
•N0:年初资源量。
•Nt:年末资源量。
•R:补充量。
•G:生长量。
•C:捕捞死亡。
M:自然死亡。
15.矶烧:由于环境恶化(如高水温、低营养盐海况)造成海藻群落荒漠化的现象。
16.异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悬殊。根据两个世代的形态、大小和有无独立生活机能,又可分为:苔藓型的世代交替、蕨类型的世代交替和种子植物型的世代交替。
17.同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形状、大小、构造和显著性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并且都能独立生活,只是两个个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上有二倍体(2n)和单倍体(n)的区别,称为同型世代交替。
(3)海草是很多沿岸海区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但仅被少数一些动物直接利用,这些动物包括海胆、几种鱼类以及海龟等动物。因此,只有小部分初级产量直接摄食进入食物网,大部分进入碎屑食物链的能流途径。海草死亡分解的碎屑可以为深海底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4)海草场不仅为很多生物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营养物质,而且对保护海草场生物群落也有重要作用。首先是海草起稳定软底质的作用,对很多底栖生物有掩护作用。海草场还因加速沉积过程而使海床面上升,最后可能使其飘浮的叶子到达表面,这些叶子对波浪有缓冲作用,从而形成较平静的水环境。此外,海草的叶子也有遮阳作用,使在其中生活的其他生物避免强烈阳光照射的危害。
9.资源增殖的基本模式(Russel, Malthus, Logistic)
Malthus增殖模式
•假设环境因素一定时,种群的瞬时增殖速率与该时刻的个体数成正比。
r:增殖系数,r为常数
逻辑斯谛(Logistic)模式
•假设rt=r(1-Nt/k),k为环境负荷量或环境容纳量
•LimNt = K
t→∞
海草场群落
(1)海草是一类有根的开花植物,长有长而薄的带状叶子。海草生活在中潮区至50~60米水深,接近潮下带最为茂盛。用根从沉积物或底质中吸收营养盐,在软底质上发展得最好。
(2)生活于海草场的生物种类很多。在其叶片上生活着微小的藻类和动物,还有以这些微小生物为食的甲壳类和小型鱼类和很多鱼类的幼鱼。
(3)海藻多以一年为周期的生长和枯死的节律。另外藻场在平时也会受到波浪的作用而被部分破坏。敌害生物主要是海胆,它们可大量摄食幼嫩的藻体。
(4)大型海藻提供藻场生物群落的“框架”,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的是很多微小附着藻类,不少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等。
(5)尽管这些大型海藻类有很高的生产力,但是只有少数无脊椎动物(如海胆和食草性腹足类)能直接啮食这些海藻。据估计只有10%的初级产量是通过直接摄食进入食物网,其余90%是通过碎屑或溶解有机质进入食物链的。
主要的标记方法:(1)天然标记:色素沉着、合并鼻孔(2)物理标记:剪腹鳍、挂牌(3)遗传标记:稀有等位基因
8.海藻与海草群落生态特征与作用
海藻场生物群落
(1)海藻场生物群落是指很多沿岸海区底部生活的大型藻类组成的独特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冷温带大陆架区的硬质底上由大型褐藻类植物构成。
(2)藻场由于海水的不断运动和潮汐作用使营养盐不致消耗殆尽,并且浅水区的湍流、上升流和陆地径流也可不断补充海水中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