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开题报告书

合集下载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中的道德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中的道德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中的道德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不作为犯罪”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在我国刑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但是作为犯罪的基础之一——道德义务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在实践中,不作为犯罪的定罪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与道德义务缺乏明确判定标准和依据有关。

本文旨在通过对道德义务及其在不作为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其源头和特点,为不作为犯罪的司法适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1.探究道德义务的概念含义及其产生机制,剖析其与不作为犯罪的关系。

2.分析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比较国内外法律对于该问题的规定差异。

3.探讨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司法解释,以及现行不作为犯罪相关刑事司法案例中的道德义务适用情况。

4.提出针对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道德义务的定义与分类,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基本特征。

2. 不作为犯罪中不同形式的道德义务,包括法定道德义务、职业道德义务、守信道德义务等。

3. 国内外法律对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规定及其差别,涉及法律哲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等相关学科。

4. 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司法适用,包括相关司法解释和实践案例,特别是适用不当导致的司法失误等方面。

5. 提出有关解决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不确定性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旨在达到问题阐述和理论提炼的目的。

四、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不作为犯罪中道德义务的基础理论,分析国内外法律存在的差异、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建议。

这对于司法实践中的判案指导、立法工作的改进以及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不作为犯罪治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不作为侵权行为简论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行为简论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行为简论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侵权行为在法律界长期以来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不作为侵
权行为也不应被忽略。

在实际情况中,不作为行为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导
致他人权益受到损害,那么这样的行为是否也构成侵权,如何进行认定
和裁判,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定义及其认定方法,以及在司法
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对不作为侵权行为进行惩处和维权。

通过对不作为侵
权行为的深入剖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合适的法律规定和指引,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维护和保障。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1、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2、认定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标准和方法
3、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适用范围
4、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应对策略及其实效性
四、研究方法
1、先对国内外学术和实务界相关文献、法规和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历史演变和法律规定。

2、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公众对于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认知程度,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弥补的方面。

3、针对取得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构建研究模型。

五、预期成果
1、准确界定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2、提出认定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标准和方法,以及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适用范围。

3、在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应对策略和实效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4、为相关行业提供可操作、实用的规定和指引,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维护和保障。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不良行为,不纯正不作为不仅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也削弱了个体的道德形象和职业信誉。

同时,不纯正不作为也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各个级别和层次的问题,无论是在普通员工、管理层还是领导干部中都存在着不少人员存在着不纯正不作为现象,这对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不纯正不作为的本质和由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代表性的应对策略。

三、研究内容
1. 不纯正不作为的定义和分类。

2. 不纯正不作为产生的原因探析。

3. 不纯正不作为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分析。

4. 代表性的不纯正不作为案例分析。

5. 应对不纯正不作为的策略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究。

五、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将全面深入地了解不纯正不作为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对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寻找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措施,为解决不纯正不作为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侵权案件的发生,而在侵权案件中,往往会涉及到不作为行为。

不作为是指不具备特定的行为,从而产生侵权行为的责任,具有侵权性质的一种行为形式。

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法律认定和司法适用仍然存在争议和难度,因此有必要对不作为侵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性,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对不作为侵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不作为行为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判定标准,探讨不作为侵权行为在民事责任中的地位和应用范围,促进司法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三、研究内容
1、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不作为行为的法律认定和司法适用;
3、不作为行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4、不作为行为在民事责任中的地位和应用;
5、不作为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不作为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探讨不作为行为的法律适用和判定标准。

五、预期结果
通过对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将明确不作为行为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判定标准,系统展现不作为侵权行为在民事责任中的地位和应用范围,促进司法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六、研究意义
本论文对增进人们对不作为侵权行为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对于完善不作为行为的司法适用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不作为犯罪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不作为犯罪一般被定义为一种罪行,即一些人由于不履行其职责而未能保障其他人或他们自己的权益。

这种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质严重,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因此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不作为犯罪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将研究焦点放在了犯罪的后果上。

而本研究则更加关注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旨在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作为犯罪的产生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不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和可能的预防措施,从而为防止不作为犯罪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了解不作为犯罪的定义和特征,对其进行界定和分类。

2. 探究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即在不作为犯罪发生之前,可能预示着不作为犯罪将要发生的迹象和情形。

3. 分析导致不作为犯罪先行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

4. 借鉴国内外实际案例,提出防止不作为犯罪发生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究上述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专家访谈法,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全面探究不作为犯罪先行行为的本质特征和预防措施。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结果:1. 初步确定不作为犯罪中的不同类型的先行行为,以及在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所暴露出的通用特征。

2. 深入分析不作为犯罪先行行为的原因和机制,揭示不作为犯罪现象背后的道德、心理和社会原因。

3. 对于各种不作为犯罪行为的预防措施,提供基于实际案例和专家经验的具体建议和指导性意见。

4. 为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及时预警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之探讨——两起不作为案件不同判决的引申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之探讨——两起不作为案件不同判决的引申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之探讨——两起不作为案件不同判决
的引申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不作为犯罪作为一种新的刑事犯罪形式,其特点为犯罪主体不积极采取必要行动,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仍未完全成熟。

一些不作为案件被判为犯罪,而另一些案件则被判为无罪或轻判,导致了很多争议和
疑问。

本研究将对两起不作为案件的判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作为犯罪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为完善不作为犯罪的立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两起不作为案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件的事实、判决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司法解释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视角下
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不作为犯罪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作为犯罪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为完善不作为犯罪的立法提供参考。

在此基础上,可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规范和加强对不作为犯罪
的打击和处理。

预期成果包括:
1.对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适用规范做出明确的解释。

2.深入分析两个案例的判决,并进一步探讨不作为犯罪的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综合,为完善不作为犯罪的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不作为侵权之作为义务来源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之作为义务来源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侵权之作为义务来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一种法律责任,不作为侵权是指相关方在其应尽的义务范围内却未采取必要的行动或采取不当的行动,导致他人权益受到侵害。

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不作为侵权的情况越来越多,给人们的正当权益和利益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对不作为侵权的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要关注点。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作为侵权的义务来源及其法律责任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什么情况下构成不作为侵权,并对该侵权行为进行具体解析。

2. 不作为侵权的义务来源是什么?各种义务来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划分和归属?3. 不作为侵权的责任方是谁?被侵权人的权利救济途径有哪些?本研究旨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公正、合理处理不作为侵权案件提供理论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对不作为侵权的义务来源和法律责任进行综述、归纳和总结。

2. 案例研究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作为侵权的实际情况,探讨不作为侵权的行为特点、法律责任和常见救济方式。

3.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社会各界对于不作为侵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文从不作为侵权的定义和概念入手,分析不作为侵权的侵权构成、义务来源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不作为侵权的法律责任落实,保障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不作为侵权的侵权构成及行为特征第三章不作为侵权的义务来源及权利义务关系第四章不作为侵权的法律责任及救济第五章加强不作为侵权的法律责任落实第六章结论和展望五、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对不作为侵权的义务来源和法律责任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作为侵权的实质和特征,为侵权案件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和参考。

同时,本文还从加强不作为侵权的法律责任落实层面进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依法保护公民权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路径。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新论的开题报告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新论的开题报告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新论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研究课题——“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新论”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不作为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国刑法已经对不作为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作出了相应的惩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判决不统一、量刑不公等。

此外,现有的关于不作为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合刑法学、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范畴,而很少有学者从作为义务的角度探讨不作为问题。

因此,本研究选取的“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来源新论”的主题意义重大,对于推动不作为犯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二、研究思路本研究从“作为”出发,通过对作为的性质、概念和本质的分析,揭示其内包含的义务属性。

随后,基于作为的义务属性,探讨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以期为不作为犯案件的量刑和判决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的性质与概念本章主要对作为的性质、概念和本质进行分析,明确作为的义务属性,并对作为在不作为犯案件中的适用作出理论解释。

2.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及其适用问题本章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式,探讨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明确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的本质,以及不作为犯案件中义务的适用问题,从而为解决目前在不作为犯案件中存在的争议和困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不作为犯案例的量刑和判决本章将对国内外不作为犯案例的量刑和判决进行梳理,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未来的不作为犯案件的量刑和判决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1. 从作为义务的角度拓展不作为犯研究的范畴,为不作为犯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2. 准确界定不作为犯的义务属性,有助于提高不作为犯案件的刑事司法效果;3. 提出新的不作为犯判决标准和量刑原则,促进判决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毕业论文:论不作为犯罪

毕业论文:论不作为犯罪

毕业论文:论不作为犯罪1500字不作为犯罪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在明知应履行职责或采取必要行动的情况下,却不履行或不采取行动,致使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

不作为犯罪行为不仅能够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涉及到了法律和道德问题。

不作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对问题的无知、对问题的漠视、对社会责任的缺乏等等。

不作为犯罪的关键在于没有采取行动,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而后果则是性质严重且恶劣的,可影响各个方面的社会和个人利益。

因此,不作为犯罪应被严格打击并制订相应的法律措施。

此外,如果不作为犯罪行为者具有职务,其违法性质更为严重。

因为相较于一般人民,这些人受到了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保障,因此他们有更高的职责和义务去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不作为犯罪也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以不作为罪定罪。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依据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来量刑量罚。

但不管怎样,对于不作为犯罪的行为,应公正合理地制订法律与裁判标准,并遵循一定的司法程序,以保证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总之,不作为犯罪不仅是一种损害公共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涉及到了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要有效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方面,国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法律的执行,对于违反法规的行为作出惩罚,以示警戒。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全民法制意识,让公众逐渐认识到保障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不作为犯罪行为的发生。

2018-2019-犯罪开题报告-精选word文档 (6页)

2018-2019-犯罪开题报告-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犯罪开题报告篇一:不作为犯罪开题报告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不作为犯罪姓名杨振京学号405417030407专业法学指导教师谢雯年月日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选定,毕业生要严格围绕选题开展各项工作,并认填写开题报告书。

2.开题报告会由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织安排。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要指定一位教师认真填写开题报告会意见。

4.此开题报告书填写一式二份,一份由华信学院保存,一份放入学生档案。

注:此页部分打印在封面的背面(打印前请删除此句话)篇二:职务犯罪及其控制策略的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论职务犯罪及其控制策略学生姓名邢凯明学号 201X4171012 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年级 201X级法学指导教师向明职称教授填写时间 201X年11月11日篇三:开题报告南昌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浅析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系社会学系专业:社会工作班级:社会工作121班学号:7102212029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月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当前,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当前李天一事件所引发出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犯罪问题,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及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认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

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的根源。

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不作为犯罪开题报告书

不作为犯罪开题报告书
4.此开题报告书填写一式二份,一份由华信学院保存,一份放入学生档案。
注:此页部分打印在封面的背面(打印前请删除此句话)
2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在研究关于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中的先行行为中综合以往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就先行行为负有作为义务的条件和先行行为的外延分别做出论述。
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1.本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关于不作为犯罪理论中,研究现存理论的利弊,找出现存缺点,以期改进。
2.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实践和理论上分别分析不作为犯罪理论,并从实践出发,提出其完善意见。
7.2009年6月5日之前进行校区答辩;
8.2009年6月5日报送成绩(要求参加校区答辩的学生成绩为优)。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说明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选定,毕业生要严格围绕选题开展各项工作,并认
填写开题报告书。
2.开题报告会由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织安排。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要指定一位教师认真填写开题报告会意见。
进度安排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1. 2--2009年4月确定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调研、撰写开题报告
3.2009年5月4日学生交论文初稿
4.2009年5月24日论文定稿(三稿),
5.2009年5月28日之前进行小组答辩,
6.2009年6月1日之前进行专业答辩,
2.2研究的实际意义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切犯罪,其基本形式不外乎两种,即作为和不作为。作为犯罪是最常见的犯罪表现形式,不作为犯罪是犯罪的另一种形式,它和作为犯罪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都侵害了刑法保护社会关系,都可以以故意或过失的形式构成等。但不作为犯罪更具有自己的特点,深入研究不作为犯罪,有助于人们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多样性,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特别是对一些掌管国家权力的人不切实履行其特定的义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甄别,从而正确认定不作为犯罪,更好地体现立法精神,维护社会权益,稳定社会关系,准确地同不作为犯罪做斗争,保护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诉,具有重要意义。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
背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是指公务人员或其他履行公共职责的人员因职务不作为、懒散怠惰、推诿扯皮、违规侵占等行为,导致国家权力受损、社会公共利益被损害的一种犯罪行为。

原本只是一种行政责任,但在2016年刑法修正案九中,将其纳入刑法范畴,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讨论。

问题:在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这一核心概念上的争议主要有哪些?这些争议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争议,以便更好地实现刑法的执法目标?
研究内容:
1.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本质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认定标准和证明要求。

3.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

4.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与司法实际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5.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在执法实践中的应用与完善。

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律条文和学术观点,思考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争议及其对刑法执法目标的实现带来的问题。

预期结果:为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路,为刑法执法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同时,也可以为深入研究刑事犯罪和司法制度的问题提供参考。

不纯正不作为犯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指导老师:
我选择的课题是“不纯正不作为犯若干问题研究”,以下是我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的社会中,不纯正不作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存在不纯正不作为的行为,这一情况不仅会导致组织的低效运营,而且也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的现象,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究不纯正不作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组织中的员工能够秉持诚信、勤勉、有责任感的职业道德,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三、研究内容
1.不纯正不作为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不纯正不作为引起的影响及其原因。

3.探究不纯正不作为的危害,包括经济损失、人身伤害和信誉问题等。

4.提出有效的组织与员工管理策略,包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监督机制等。

四、研究意义
1.提高员工意识和素质,减少不纯正不作为的现象。

2.改进组织和员工的道德水平,提高组织效率。

3.减少不纯正不作为带来的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地调研法。

六、研究预期结果
1.分析不纯正不作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2.围绕不纯正不作为的危害和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和意识。

以上是我的开题报告,感谢您的关注。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探究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现象的成因和预防控制
背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指的是某些人在职责范围内明知应该采取行动,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而不履行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严重威胁社会安全和公正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究目的:通过深入探究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现象的成因,寻找预防和控制的方法,以促进社会治理和公正性。

研究内容:
1. 国内外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研究文献综述。

2.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因分析:
(1) 概念界定和分类方法。

(2) 制度因素分析。

(3) 人性因素分析。

(4)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3.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1) 加强政策制度建设。

(2) 强化监管力度。

(3) 增强官员道德理念。

(4) 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查阅海量研究文献,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借助案例分析法解析其成因和预防控制的路径。

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因和预防控制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不作为乱作为工作报告范文

不作为乱作为工作报告范文

不作为乱作为工作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怀着愧疚的心情向您汇报我最近的工作表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承认自己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并且表现出了一些不作为的态度。

特此向您陈述,并真诚地向您道歉。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任务执行方面的不作为。

有时候,我会拖延任务的处理时间,导致工作进度落后。

这一点我深感抱歉,并自责不已。

我明白作为一个员工,我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然而,我对某些工作任务的不上心,导致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和效率降低。

我向您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专注和认真地执行每一个任务,以此弥补此前的不作为。

此外,我还犯了一些错误,对后勤管理和团队合作方面表现不佳。

我未能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导致部分工作出现了拖延或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同时,在与同事合作时,我可能出现了不好的态度,给团队带来了困扰。

我非常了解这些做法对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的影响,并对此深感羞愧。

我会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关系,并加倍努力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最后,我要向您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卓越。

我会准时提交工作报告,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再重蹈覆辙。

我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公司做出贡献。

再次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谅解和支持,在您的帮助下,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更优秀的员工。

诚挚地,[你的名字]。

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不作为犯中的先行行为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不作为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犯罪类型,指公职人员应该负责但无故不负责、不履行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然而,在不作为罪之前,实际上存在着一些“先行行为”,包括不作为罪成立的重要前置要件——“应当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措施”。

因此,研究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作为罪是一种危害性、后果性较强的犯罪类型。

比如,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等严重后果。

研究该罪犯罪中的先行行为,有利于及早发现、预防和打击该罪犯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为基础,对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包括先行行为的成立要件、判断标准、案例分析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案例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深入分析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最后,对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对应的法律建议。

研究计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第二章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2.1 不作为罪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2.2 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概述2.3 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成立要件分析第三章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案例分析3.1 人民法院对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的解释3.2 典型案例分析第四章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的具体应用4.1 不作为罪中的先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4.2 典型案例分析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5.3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预计研究时间:12个月。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题目: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
背景介绍: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犯罪类型学分析成为了刑事案件审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中,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犯罪类型,其犯罪手段和结果都有一
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该犯罪类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探讨其犯罪特点、形成机制和预
防控制措施,为刑事案件审判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内容:
1.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介绍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定义、成立条件及其与
其他犯罪类型的区别。

2.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行为表现。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
手段、手法和结果。

3.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形成机制。

探讨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心理基础、社会环境
条件和组织原因等方面的因素。

4.不纯正不作为犯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加强组织管理、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出发,提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预防控制对策。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结合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预期结果:
通过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类型学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该犯罪类型的本质
特征、形成机制以及预防控制方案,为刑事案件审判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理论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学术界提供更多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健全我国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构想的开题报告

健全我国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构想的开题报告

健全我国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构想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我国的行政领域,不作为行为长期存在,尤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常常出现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拖延办事、推诿扯皮等情况。

一些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可能给个人、企事业单位带来不良影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侵害了个人、群体和社会的权益。

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不作为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司法审查的作用在于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维护公平、公正和合法的行政行为,使行政机关不敢、不能、不愿违反法律、制度和规律。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有关不作为司法审查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涉及行政强制和行政不作为的比较,审查范围、审查标准等方面也比较局限。

而在欧美国家,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相对完善。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不作为司法审查的意义与必要性,明确行政不作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从审查制度的角度,探讨我国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的制度构想,包括审查的程序、范围、标准等基本要素。

3. 分析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制度。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和资料,对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理论研究法:深入研究行政不作为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探讨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剖析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具体实践和运用,对政策决策和法律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五、预期结果该研究将系统地分析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为完善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同时,该研究还可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社会公平正义感等方面作出贡献。

困境与出路:亲属关系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探讨的开题报告

困境与出路:亲属关系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探讨的开题报告

困境与出路:亲属关系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探讨的开
题报告
标题:困境与出路:亲属关系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探讨
引言: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但是故意拒不履行的行为,导致法
律规定的结果未得以实现,从而危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

而导致不
作为犯罪的原因往往与职责繁重、工作复杂等并无太大关系,往往与行为人的态度以
及履行职责的意愿有关。

而近年来,不作为犯罪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打
击不作为犯罪,应当探索相关的法律措施和制度机制,以及寻找出路。

亲属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与不作为犯罪的关系也愈发密切。

面对亲属关
系可能引发的不作为犯罪,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研究思路:
1. 亲属关系与不作为犯罪之间的关系:困境与出路
2. 亲属关系是不作为犯罪责任主体的解释依据
3. 亲属关系在不作为犯罪中的作用与意义
4. 亲属关系的法律保护和督促机制建设
5. 亲属关系与不作为犯罪法律规制的先进经验借鉴
结论:
亲属关系与不作为犯罪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探讨亲属关系作为不作为犯罪
责任主体的解释依据的同时,需要强调亲属关系在不作为犯罪中的作用与意义。

同时,在建构亲属关系的法律保护和督促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鉴相关国家的先进经
验规定不作为犯罪的法律规制,从而能更好地推进不作为犯罪的打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研究的理论意义
在刑法意义上,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我国刑法所惩治的犯罪,首先是人的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首要因素。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刑法理论将其抽象地概括为两种基本的形式:作为和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是对不作为认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的基础和前提,而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认定中的难点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题 目不作为犯罪
姓 名杨振京
学 号405417030407
专 业法学
指导教师谢雯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题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作为犯罪
选题依据: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2.理论及实际意义
1.1国内有关研究动态
陈兴良教授在《不作为犯罪研究》一文中提出,不作为是否为一种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待论证的问题。各种行为理论都力图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但成效并不显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作为的行为性是检测各种行为理论的试金石。不作为的行为性在证明上的困难来自于它是身体的静止,即不象作为那样存在身体外部动作。因而在单纯物理意义上是一种“无”的状态。
4.此开题报告书填写一式二份,一份由华信学院保存,一份放入学生档案。
注:此页部分打印在封面的背面(打印前请删除此句话)
2.2研究的实际意义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切犯罪,其基本形式不外乎两种,即作为和不作为。作为犯罪是最常见的犯罪表现形式,不作为犯罪是犯罪的另一种形式,它和作为犯罪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都侵害了刑法保护社会关系,都可以以故意或过失的形式构成等。但不作为犯罪更具有自己的特点,深入研究不作为犯罪,有助于人们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多样性,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特别是对一些掌管国家权力的人不切实履行其特定的义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甄别,从而正确认定不作为犯罪,更好地体现立法精神,维护社会权益,稳定社会关系,准确地同不作为犯罪做斗争,保护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诉,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不作为犯罪的特征
分别研究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部分:行为性理论
列举研究在刑法学说中曾经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因果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和社会行为论。
第三部分:义务来源
阐述法律上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作为义务和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其中重点研究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进度安排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1. 2009年11月:确定论文选题方向
2.2009年1月---2009年4月确定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调研、撰写开题报告
3.2009年5月4日学生交论文初稿
4.2009年5月24日论文定稿(三稿),
5.2009年5月28日之前进行小组答辩,
6.2009年6月1日之前进行专业答辩,
2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在研究关于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中的先行行为中综合以往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就先行行为负有作为义务的条件和先行行为的外延分别做出论述。
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1.本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关于不作为犯罪理论中,研究现存理论的利弊,找出现存缺点,以期改进。
2.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实践和理论上分别分析不作为犯罪理论,并从实践出发,提出其完善意见。
1.2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美国学者指出,控制原则在不作为方面所包含的观点是激进的。似乎很明确的是,在许多案例中(尽管不是大多数),人们对不作为产生的后果和对积极作为产生的后果有同样的控制。只要是控制而不是犯罪行为被作为相关变量,作为和不作为本身的区别就失去其被认为所曾具有的一切重要意义。日本学者指出,在所谓忘却犯的场合,例如,在扳道员因为熟睡而忘记降下遮断机的时点上,其不作为本身的确没有被意识到,但是,在他熟睡之前,应该有加以注意而不熟睡的意识,在此也能看出有意性。
7.2009年6月5日之前进行校区答辩;
8.2009年6月5日报送成绩(要求参加校区答辩的学生成绩为优)。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说明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选定,毕业生要严格围绕选题开展各项工作,并认
填写开题报告书。
2.开题报告会由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织安排。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要指定一位教师认真填写开题报告会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