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简史论文 大学生结课论文
音乐史论文
上了一学期的西方音乐史,我感觉受益非浅。
在还没有上西方音乐史之前,我只是个只喜欢听现代流行音乐的普通青年。
就连报这门选修课也是由于种种意外引发的结果。
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是抱着超级无奈的心情来上课的,就听着老师介绍一堆乱七八糟我没接触过的东西,然后在黑板上画上乱七八糟看不懂的蝌蚪。
本来以为这门选修课估计我也就是混混日子过了,直到越后面,伴随着老师一次次深情并茂的介绍和一首首动听旋律的想起,我发现了西方音乐的优美之处,也至此慢慢爱上了这门课程。
正因为老师讲课入胜,治好了我上课打盹玩手机的问题,以致能让我更认真地听讲。
这一学期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我前所未知的知识,更充识了我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接下来我就讲讲在这门课上我到底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在这些时间里,我通过课内课外主要了解西方音乐的6个时期的知识: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
这6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会本时期独特的特点。
古希腊时期主要讲的是古希腊音乐和古罗马音乐。
古希腊音乐中汲及到音乐形式、音乐思想家、音列体系的产生和主要的器乐,而古罗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音乐,但是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中世纪时期音乐主要学到了发展初期的天主教音乐,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功能和特征,还了解到了五线谱的发展过程以及产生的时间。
世俗音乐的发展和主要的器乐。
在没上西方音乐史之前,我真的不知道五线谱是怎么样产生了的?也不知道五线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直到学习了西方音乐史我才知道五线谱的产生时间和发展。
五线谱的前身是生产于8世纪的纽姆谱,大约在10世纪,音乐理论侬、作曲家、僧侣圭多发明了四线谱。
记谱法发展到13世纪时,德国音乐理论家弗兰克创作了有量记谱法,到15世纪时,线谱才渐渐定型为五线谱,由引产生了五线谱并一直延续至今,可见,五线谱的历史也算悠久。
文艺复兴时期我学到了和种音乐乐派,每一乐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标志,了解到了在中世纪发展起来的世俗音乐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多种声乐体裁,并学习到了这一时期的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中国音乐简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
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在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中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
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艺术教育的这种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生动丰富的,不能只讲授抽象的内容,宣读简单化的“几要几不要”的训条,而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赋予美的形式,施以艺术教育,辅以德育,启迪他们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
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活报剧、话剧、歌剧等革命文艺对推动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前,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也能给学生以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其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1998年军民团结战洪魔的动人事迹鼓舞了千百万人民,高校抓住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通过创作歌曲、表演话剧、舞蹈等辅助形式,围绕军民同心抗洪的题材,再现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使广大学生为之感动,受到深刻的感染。
(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文化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
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想深刻;文学艺术则有利于养成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西方音乐简史结课论文如何欣赏交响乐
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西方音乐简史结课论文如何欣赏交响乐相信在许多中国人的眼中,交响乐是一种古典、高雅、令人望而却步的艺术形式,不必说普通人,就是学习过音乐的人也不一定对它有足够的了解。
我曾经学过九年的钢琴,做过很多场音乐会的听众,也当过小型音乐会几次演奏者,但真正到现场去听交响乐也不过一两次而已。
不过,只要了解一些交响乐的背景知识,再带上一颗灵敏的心,要欣赏交响乐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交响乐队的编制要想了解交响乐就要先了解交响乐队的编制,就像要用一架机器要先弄清楚它的原理构造一样。
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是交响乐队中四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弦乐组一般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一般包括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巴松);铜管组一般包括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打击乐组一般包括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另外,像钢琴、竖琴、木琴等也常常出现在交响乐队当中,这些乐器被称为色彩乐器。
对于一些特殊曲目,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像唢呐,喇叭,二胡等民族乐器。
二、交响乐的乐章组成与形式一般来讲,交响乐,特别是古典交响乐较多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主要是以奏鸣曲的形式出现,速度常为快板,意在表现人们的斗争充满戏剧性,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
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表现群众生活、风俗的场面和人民胜利。
不少交响乐是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这些交响乐大都取材于民间题材或小说、诗歌、传说等,如《卡门组曲》。
另有一些交响乐意在描写大自然,赞美自然,体现作曲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最著名的当属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再有一类交响乐既不是讲述故事,也不描写自然,而是单纯靠音乐抒发作曲者的情感或是反映的是一些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三、欣赏交响乐的难点与误区有人可能会问,自己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什么乐器都没学过,分辨不出什么乐器的声音,更难找出什么声部,这样是不是就不能欣赏交响乐了呢?其实不然。
音乐方面论文
音乐方面论文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论文将探讨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对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影响以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1 早期音乐的出现音乐在人类历史中的起源可追溯至早期的部落社会。
通过打击、摩擦和吹奏各种材料产生的声音,人们开始尝试创造音乐。
1.2 古代文明与音乐从埃及、巴比伦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古代文明中的音乐发展得越来越复杂。
早期音乐常用于宗教崇拜或庆典活动,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音乐体系。
1.3 音乐的风格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经历了多个风格的演变。
从巴洛克、古典音乐到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二、音乐对人类情感与认知的影响2.1 情感表达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传达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与他人建立情感共鸣。
2.2 认知发展音乐对人类的认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促进脑部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3 感知和情绪调节音乐能够引起人们的感知和情绪调节。
欢快的音乐可以激发愉悦和兴奋的情绪,而柔和的音乐则有助于放松和情绪稳定。
三、音乐教育的重要性3.1 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2 增强社交能力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合奏或演出与他人协作,增强社交能力。
3.3 发展创造力音乐教育鼓励学生从创造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音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结论: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美化生活、表达情感,还对人类的认知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音乐教育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以培养更多有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人才。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1208班姓名:刘正皓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个学期在同学的推荐下选了这门课程,修完这门课程感觉收获很大。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完全是一片空白。
可以说在新生代的我们深深的受着摇滚,流行乐的影响。
很多火热的音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等等节目很少找到令人怀旧,令人舒缓的气息。
给在都市生活的我们无疑更加加快了节奏。
有的时候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给自己留一方净土。
老师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国外辛勤工作的丈夫有失眠的习惯,妻子学习古筝后弹奏,丈夫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听过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门课后,我不仅对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选到了很多适合不同环境听的音乐。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不仅仅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箜篌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缭绕。
在学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
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乐府的时候,给我们看了一段《佳人曲》的视频。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
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听过之后真的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感觉。
《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
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十分优美动听。
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表演的长袖舞,纵然有现代的特技但是无疑章子怡把当时的艺术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如果配上合适的乐曲堪称十分唯美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2)
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2)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篇二浅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雅乐与俗乐的关系从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看,雅乐与俗乐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只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出现了雅与俗的争奇斗艳的音乐现象。
原始氏族社会没有雅乐与俗乐之分,两者共同存在于原始音乐活动中。
一、雅乐、俗乐的涵义雅乐一词最早初出于《论语阳货第十七》: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雅乐的出现是以俗乐郑卫之音相排斥而出现的。
雅乐一般泛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所用的音乐,在五礼中用于吉礼,也包括宫廷中不带或少带礼仪性质的燕乐,主要有房中乐、诗乐及四夷之乐。
狭义的雅乐具体指的是“六代乐舞”包括: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咸池》、舜的《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周的《大武》。
也包括宫廷中不带或少带礼仪性质的燕乐,主要有房中乐、诗乐及四夷之乐。
据《周礼》记载,周代用为宗庙之乐的乐舞称为六代乐舞。
最早见于《地官大司徒》:“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以和”。
“六乐”是古代雅乐的最高典范,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巩固宗法社会的政治。
传统的乐舞有“文舞”和”武舞”之分。
雅乐具体的演奏形态为堂上登歌、堂下乐悬、文武佾舞。
俗乐就是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总称,它用于宫廷宴享时称为燕乐。
俗乐是一种由粗糙到精细,有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民间音乐。
由于它反映了广大人们的真切情感,深深扎根于文化土壤之中,所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它在古代音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俗乐的典型代表为郑卫之音,从音乐史料可以看出人们对郑卫之音的描述总是带有偏见的、片面的、贬意的意味。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俗乐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有取代雅乐的趋势。
二、雅乐与俗乐的区别西周时期雅俗之争开始确立,伴随而来的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首先,从音乐风格方面看,雅乐具有贵族化的特性。
如《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德教国子……;以乐语教国子……;以乐舞教国子……”。
大学生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经过半期的音乐课的学习,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音乐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出自人类本体的最初生命运动,它们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起源而起源,伴随人类发展而发展;它们不是人类身外之物,也不是人类最初的物质生产,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感于外物存在的人类最初精神活动的产物;下面就我的理解谈谈对音乐的认识;第一,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博大精深,它包括: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规传统音乐的范畴;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是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内容及形式都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善弹古琴着称;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种类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第二,西方音乐西方音乐,不同于外国音乐史,主要为欧洲,亚洲,中东,非洲,不包括美洲;但是20世纪音乐包括美洲,20世纪之后许多美国的音乐家受到重视;西方音乐史分七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巴洛克时期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古典时期公元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浪漫时期公元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20世纪时期20世纪;也有6大断代,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看做一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简单,单纯耶路撒冷;中世纪时期音乐以教堂音乐为主肃穆,只有人声,没有器乐,格里格里献咏;文艺复兴时期,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有民歌性质,有乐器伴奏;巴洛克时期之后,器乐音乐才开始,之前全是以人声为主,亨德尔大协奏曲一种模进形式进行,方整音乐,音乐没有渐强减弱;从这个时期开始音乐器乐重心开始移向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开始有起伏强弱;浪漫主义时期,有民族乐派格里格的朝景,乐队开始丰满,个性,于色彩丰富;20世纪音乐,变化大,不协和,节奏不规定;第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西方传统音乐以神秘浪漫为主,很多宗教思想的写照,钢琴的加盟使它越来越具抒情、浪漫、自然风格;经过中世纪时期、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与中国古典音乐的空灵与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越来越注重乐器的协奏和声调的组合,正如中西方意识形态一样,中西方音乐也呈现出它们截然不同但又各具韵味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历史的车轮转动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音乐的风格也各自出现了变化;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济的发展是音乐的大众化变的越来越深刻,流行音乐开始蔓延至全世界,华尔兹、波尔卡、探戈舞、布鲁斯、爵士音乐、摇滚等等,直到现在的通俗音乐,他给人的是自由的呼吸和心灵完美的感应,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的港湾,它不是贵族化的奢侈而是平民化的消费,能被各种类型的人接受,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众文化盛宴;第四,浅谈音乐的功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音乐,它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它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首先,音乐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并且对人有着很强的陶冶作用,能使人心绪浮动,心志坚定,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谁读懂了我的音乐,谁就可以打败命运;”,接着,在生理方面,音乐能刺激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而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速率、神经传导、血压和内分泌;因此科学家们发现轻柔的音乐会使人体脑中的血液循环减慢;而活泼的音乐则会增加人体的血液流速;而且,在心理方面,音乐会引起主管人类情绪和感觉的大脑之自主反应,而使得情绪发生改变;有人曾选用 290 种名曲,先后测试过两万人,都引起听者情绪的变化;情绪变化大小与被试人的欣赏能力高低成正比,但是,音乐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嫉妒等;另外,高音或节奏快的音乐会使人体肌肉紧张,而低音或慢板音乐则会让人感觉放松; 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音乐系毕业论文
音乐系毕业论文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在音乐系的学术研究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最终检验,它不仅要求学生对音乐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还要求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出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
以下是一篇音乐系毕业论文的正文内容。
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探索着旋律与和声的奥秘,感受着节奏与音色的魅力。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是一种语言,一种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连接不同文化和心灵的桥梁。
在本篇论文中,我将从音乐的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作品创作和演奏实践四个方面,展开对音乐的深入研究。
首先,音乐的历史发展是理解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宗教音乐,到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革新,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重要作用。
其次,音乐理论是音乐创作的基础。
和声学、旋律学、节奏学等理论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创作音乐。
在本论文中,我将重点探讨和声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分析和声如何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结构布局。
接着,作品创作是音乐系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重要途径。
在本论文中,我将介绍我的原创作品,包括一首交响乐和一首室内乐。
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我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还展示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追求。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我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我的创作心得和音乐理念。
最后,演奏实践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论文中,我将描述我在演奏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从乐器的选择、演奏技巧的磨练,到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每一个环节都是演奏者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
通过对演奏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为其他音乐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作为音乐系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深入研究音乐,不断探索和创新,为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大学音乐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音乐论文范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追求越来越高,音乐这项高雅艺术自然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青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音乐论文范文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思路摘要:本文对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作用,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在大学教学中开设音乐教学课程,并将古典与流行结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综合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古典与流行结合的路径,从而提升其教学效果。
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关系关于古典音乐,至今还尚未有明确的的界定,其概念还比较模糊。
但是就人们的一般认识来看,普遍认为具有较强的持久价值的音乐,即为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能够得以流传,说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优势与价值。
现代音乐则有明确的界定,在相关的音乐书籍中,就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与界定。
所谓流行音乐就是指:具有通俗易懂、易于流传等特点的大众音乐。
尤其同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等形式的音乐相比,流行音乐中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中的质朴、简单的感情世界,其表现形式更加直接与现实。
换言之,流行音乐更加注重演唱者、听众的感情宣泄与交流。
这也就导致流行音乐往往就比较短小精悍,且音域相对窄小,适合传唱。
这也是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人们广泛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从其表演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其基本构成方式来看是一致的。
其主要是在节奏、音高以及和声等方面都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在处理情感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二者都是对人们内心世界情感的表达。
因此也可以认为,从本质角度出发,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只是二者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应用。
音乐基础知识和歌曲欣赏结业论文
音乐与生活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音乐是人们对感情的抒发,音乐是人们对回忆的祭奠、对未来的憧憬,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更多的是通过熏陶、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享受。
在我们现在生活中,音乐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可以让人发泄,可以娱乐。
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时,如:高考的我们需要发泄,而音乐是最好的工具。
当我们喊出心中的不愉快时,会发现世界其实还是那么美好,希望还是存在的!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只不过是我们必须经历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有压力,我们需要发泄它们!只有这样,才会有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为了更好的生活,请让我们需要发泄!而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发泄途径。
音乐也可以说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音乐放在娱乐中的地位要远高于其他!我们在音乐中放松心情,不用去想任何烦心的事,抛去烦恼。
闲暇时我们也会随口哼唱喜欢的歌曲,体会自己的音乐。
有时我们也会自己创作音乐,用我们的感情创造美丽的音符!娱乐自己,娱乐他人。
音乐还可以陶冶情操。
我们聆听高雅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可以增加我们的修养,提高我们的气质!在音乐中,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音乐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在听,我们在思考,我们在感动。
音乐就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音乐是作者的心声,但同时也能让我们听众奋进、进取。
音乐在革命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革命传统歌曲是指历史上那些激发人民革命情感的歌曲.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抒发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豪情;鲍狄埃所作的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抒发了无产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永远革命的战斗激情.你能说这些歌曲曾经没有震撼一代人的心扉,没有激励一代人奋勇向前吗?在那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中体会作者的宽阔胸襟,豪情壮志,以及那种感人肺腑的力量;被那种气势,那种震撼所征服.所以说那些不朽之作,灿烂之章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价值就在于此。
音乐专业结业论文六篇
音乐专业结业论文六篇音乐专业结业论文范文1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第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音乐专业化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我国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特殊是对专业化、技能型、复合型、高素养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
就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状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理论阅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
因此,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将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同学专业化技能和文化素养,最终培育出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其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高校生竞争意识的培育。
高校是同学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高校生毕业之后,将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因此,地方高校在音乐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要乐观引导同学树立竞争意识。
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老师与同学在互动、合作中建立起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老师与老师形成沟通、互动和探讨关系,同学与同学之间形成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关系。
只有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提升自我、丰富阅历、实现价值的目的,也能够培育同学乐观进取和竞争意识。
第三,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同学创新、探究力量的提升。
由于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作为一项立体化、系统化、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活动策划、节目编排、设备使用、场景布置、环境塑造等环节,均需要实现专业化、高质量运作,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打算其演出成败[1]。
因此,音乐专业同学的探究、创新力量,直接关系到其专业化水平。
地方高校通过建立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同学的探究和创新力量,最终为专业化、技能型、复合型音乐类人才的培育奠定基础。
第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同学职业力量的强化。
音乐专业同学毕业之后,以从事音乐教育、音乐演出、舞台表演等活动为主,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力量。
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能够让同学课堂理论学问得以升华,积累到更多的实践阅历,可以为日后的工作供应更为宽敞的道路。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论文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我喜欢音乐因为我偏爱流行音乐,爱她的时尚,爱她的动感,爱她的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可能是学习与生活的单调,音乐充斥着我一半的课余生活,像每一次节奏的跳动就会带动我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迸发。
但是提到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或许就严肃了许多,就好像你的兴趣一旦要求到专业的水平就会显得无力。
特别是谈到古代音乐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以然了,但是选择了这个课程,肯定是有许多收获的。
生活无时无刻不接触者音乐的熏陶,就像我们吃饭。
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古代音乐会,听到古代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代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偶尔有一些旋律会打动自己,但是上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后,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代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代音乐,我渐渐对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那个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学习了中国音乐简史至少我对中国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
在学习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
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秦汉的时候,给我们听了一段《广陵散》,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这首曲子我只听过那一遍,但对它的印象却极其深刻。
记得它的词也是美得让人回味无穷,“星光微澜听凭苍天召唤渡船无岸今生与谁为伴徒剩清寒”。
还有在学习乐器与器乐的时候,我迷惑于箜篌的美妙与神奇。
还陆续学习了隋唐五代的宫廷雅乐,宋元的说唱与戏曲音乐,明清的歌、舞、说唱音乐,近现代的中国音乐。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歌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音乐会视频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
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近年来快速发展,音乐考古新发现和国内外史学新观念的出现,打破了依赖文献治史的传统史学研究方式。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音乐史大学生论文篇一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近年来快速发展,音乐考古新发现和国内外史学新观念的出现,打破了依赖文献治史的传统史学研究方式。
对音乐史不同于政治史的独立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见解,学科观念逐渐增强。
重写音乐史的热潮兴起,令学者们重新审度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文章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状的粗略梳理,在史学史发展、当前的研究特点、学科展望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学;音乐考古学;史学史我国深受儒术思想的影响,汉代甚至独尊儒术,而儒家思想的音乐观又以“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为追求,这种将音乐与政治高度结合的音乐观成为了中国历朝的音乐思想传统,史家治史往往将“乐”作为“政”的一部分记录在正史之中。
同时,在历代野史、笔记杂谈、传奇小说中,也有汗牛充栋的音乐史料。
但我国近代具有科学意义的音乐史学研究却出现较晚,从20世纪20年代起才出现了中国音乐史学的萌芽,代表作是叶伯和、朱谦之、郑觐文、王光祈等人的专著。
及至20世纪40年代末,以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为代表,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已成为音乐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当代学界,古代音乐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状的粗略梳理,在史学史发展、当前的研究特点、学科展望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发展历程管窥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音乐史学的发源期,出现的论著主要有:叶伯和《中国音乐史》(1922年)、朱谦之《音乐的文学小史》(1925年)、童斐《中乐寻源》(1926年)、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1926年)、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年)等。
音乐类毕业论文
音乐类毕业论文音乐类毕业论文音乐是一门充满魅力和艺术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在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并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
因此,音乐类毕业论文成为了许多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课题。
一、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古希腊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音乐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的起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展示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音乐的心理学研究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与人类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对人类情绪和认知的影响,以及音乐疗法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音乐与心理学的结合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三、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探讨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
四、音乐产业的商业化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音乐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产业的商业化趋势以及数字音乐平台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探讨音乐版权保护和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展示音乐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五、音乐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引导作用,例如音乐对环境保护、性别平等和社会正义等问题的关注。
通过研究音乐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音乐创作的艺术与技巧音乐创作是音乐艺术的核心,也是音乐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音乐创作的艺术与技巧,例如曲式结构、和声处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音乐论文(精选五篇)
音乐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音乐论文音乐的含义贝多芬说: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接受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却是与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 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 即使是家庭背景迥然相异的人, 也都会被那舞动的音符所感染。
无论是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 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 都能以一种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
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任何工作都不象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可以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也可以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
所以能够懂得音乐也就是更好地懂得人生。
而越是美妙的旋律,也就是越有意义的人生。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当然,作为一种最具实验性、争议性的先锋音乐,流行音乐的确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由“十五首抒情歌曲”奠定的写作风格成为新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流派,并于80年代前期居统治地位。
1.2韩国流行音乐韩流,在本文中被特指是指韩国流行音乐的简称。
中国音乐史结业论文
1,明清时期的音乐发展状态由于明清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明代的民间小曲内容丰富,虽然良莠不齐,但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
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
其中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更为重要。
南方秀丽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
在清代,苏州出现了以陈遇乾为代表的苍凉雄劲的陈调;以马如飞为代表的爽直酣畅的马调;以俞秀山为代表的秀丽柔婉的俞调这三个重要流派。
以后又繁衍出许多新的流派。
北方的鼓词以山东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较为重要。
而牌子曲类的说唱有单弦,河南大调曲子等;琴书类说唱有山东琴书,四川扬琴等;道情类说唱有浙江道情,陕西道情,湖北渔鼓等,少数民族也出现了一些说唱曲如蒙古说书、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时期歌舞音乐在各族人民中有较大的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等。
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
明初四大声腔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其中的昆山腔以曲调细腻流畅,发音讲究字头、字腹、字尾而赢得人们的喜爱。
昆山腔又经过南北曲的汇流,形成了一时为戏曲之冠的昆剧。
最早的昆剧剧目是明梁辰鱼的《浣纱记》,其余重要的剧目如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长生殿》等。
弋阳腔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各地的方言小戏发生重要影响,使得各地小戏日益增多,如各种高腔戏。
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
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表现为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
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河北吹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等。
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丰富的琴歌《阳关三叠》、《胡茄十八拍》等广为流传。
音乐史的毕业论文
音乐史的毕业论文音乐史的毕业论文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思维。
音乐史作为一门研究音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为我们揭示了音乐的起源、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音乐史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首先,音乐史对于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音乐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从古代的原始音乐到现代的各种音乐流派,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音乐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其次,音乐史对于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音乐史,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和演奏风格。
这些作品和风格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音乐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此外,音乐史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启发和借鉴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音乐作品和创作技巧,我们可以汲取灵感和经验,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众多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都受到了历史上其他作曲家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因此,学习音乐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的规律和技巧,为我们的音乐道路提供指引和启迪。
然而,音乐史的研究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和研究,它也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上的音乐作品和风格,现代音乐家可以汲取灵感和启发,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例如,爵士乐就是在传统音乐和非洲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音乐风格,它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
因此,音乐史的研究对于现代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音乐史作为一门研究音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启发和借鉴音乐创作和演奏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音乐近代史论文范文怎么写
中国音乐近代史论文范文怎么写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和西方音乐不同,中国音乐具有其特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音乐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音乐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试论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关键词:音乐风格差异摘要: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中西方音乐也是各有千秋、互存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由于滋生土壤的差异,它显然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音乐的论述,对比了两种音乐的不同。
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血脉,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也是文化意志的灵魂。
和语言一样,音乐有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差异,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音乐上巨大的不同。
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及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中国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且受庄婵影响较大,追求神话出世。
勤劳质朴、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等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渗透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
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表现在音乐的线条方面,中国音乐是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表现曲调为主,属于单音音乐体系,旋律直接生成于诗、词、曲声韵的音响色彩。
其次表现在音乐的和谐方面,我国音乐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因而和谐美成为我国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结构上讲究均衡、对称、平稳,以达到内与外的有机统一。
再次表现在音乐的意境上,包括对虚与实的追求和讲究传神。
音乐需要通过个人的技术、修养和对音乐的理解等来表达意境,只有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变在其中音乐才具有魅力。
中国音乐大多是写意的作品,往往用虚拟含蓄的手法表现对象,更注重神似,虽然不像西方管弦乐那样丰满厚重,但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西方音乐史大概分为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音乐史论文五篇
音乐史论文五篇第一篇:音乐史论文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具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音乐,就像滴滴清泉和涓涓细流汇成的滚滚长河,随着日月星辰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呈现出令人赞叹不已的千姿百态:柔顺时,平如明镜,折射出太阳的七色光彩;忧愤时,汹涌澎湃,迸发出人间的万种怒吼。
这里有欢乐的浪花,也有悲哀的呜咽。
但是,这里只有源源不断的流动,却没有死水一潭的静止……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是用于娱乐而是用来祈福,如打击乐器,管乐器及用以招来雨水,驱除干旱之舞。
具有悠久历史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是当今世界上渊源最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文化的代表-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数千年来,音乐伴随着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无所不包而又无所不在。
同时,中国音乐又如百川还似地融入了世界艺术的大还之中,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的音乐发展按时代划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
而古代部分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07年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
在音乐上,以音乐的萌生雅乐的兴盛为标志。
具体表现为: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多种乐曲陆续产生;大型宫廷乐队初步形成;诗歌同楚辞问世;音乐美学和律制理论初步确立。
从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夏、商时期,根据古典文献记载,此时的音乐舞蹈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对大禹治水的赞颂、对武王伐纣的称赞等等也因此出现了《大夏》、《大蠖》等音乐及舞蹈。
而在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和觋。
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但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论文名称: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学生姓名(学号):****:**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日2022年4月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不同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乐派和浪漫主义乐派,很多人都不了解印象派音乐,也许是因为它乍听起来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悦耳,又也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难以捉摸,它经历了一个不被理解和令人叹服的曲折过程。
德彪西正是这一伟大乐派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印象派音乐具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他的音乐颠覆了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赏境界,而德彪西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的资料融会起来谈谈我眼中的德彪西作品风格。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德彪西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
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
”但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虽然十分优秀,自己却深不满足。
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
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摆脱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于是在音乐上经常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比如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想以此寻求一种全新的听赏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虽然坚持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也从未选择放弃。
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以及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东方音乐,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还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的诗人和画家,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成为他思想迸发的源泉。
逐渐的,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流派,他的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
我阅读的书中是这样形容印象派音乐的,“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族的,就是世界的
——论交响乐在中国戏曲中的作用
摘要: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从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无论是其剧目结构、舞台表演,还是剧种风格,无不融会在音乐之中,因此音乐成为戏曲中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
音乐能否与戏曲文学和表演完美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影响一个剧目,乃至一个剧种艺术
呈现的高低和生存发展。
本论文顺着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论述交响乐在现代戏曲中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音乐交响乐
一、综述
1传统戏曲音乐
中国戏曲有四五百个剧种,仅少数民族的戏曲就有三十多种,它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如果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是音乐风格的不同。
如果我们将中国戏曲音乐与欧洲歌剧音乐相比,它体现的不是莫扎特、罗西尼、约翰·施特劳斯、苏佩等作曲家的个人音乐风格,而是各自代表着一个省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换言之,它是植根于各个不同地方的土壤,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具有浓厚了地方色彩(我国除京戏以外,将其它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因此,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
音乐作为一个重要将各个剧种明显地区别开来,同样一个剧本,可以排成京剧、越剧或豫剧。
但只有音乐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在戏曲这个综合艺术的概念中,既重于编导、表演、服装、舞美各艺术门类,又重于手、眼、身、法、步等其它表现手段,可以说音乐是区别剧种之间的生命线和识别标志。
民间有句俗话:看戏不叫“看”,而叫“听”戏,盖因于此[1]。
这就是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从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无论是其剧目结构、舞台表演,还是剧种风格,无不融会在音乐之中,因此音乐成为戏曲中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
作曲家的劳动,就是把人物的内心情感、情绪外化成听觉形象,转化成一种与文学语言相对应的音乐语言。
音乐能否与戏曲文学和表演完美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影响一个剧目,乃至一个剧种艺术呈现的高低和生存发展[2]。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这种综合了戏剧、音乐、表演、杂技、舞美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
2传统戏曲音乐的形成及发展
从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四大声腔形成以来,它们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历经几百年的沧桑,至今已形成了以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广东粤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音乐,尤其是被称为国剧的京剧,它的音乐是吸收了东西南北许多剧种的音乐因素而形成的。
比如,西皮源于陕西秦腔,二黄源于江西或湖北的宜黄腔,其中还有四平调、高拔子、南梆子等曲调,都是从其它剧种中借鉴过来的。
所以,京剧文场的器乐及曲牌大多源于昆曲,武场的打击乐大多源于梆子戏。
从京剧音乐的形成及发展来看,它之所以能成为国剧,主要是它善于兼收并蓄的缘故,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传统的戏曲音乐创作,大多是以演员为中心,经过琴师(或笛师)、鼓师等人反复进行磋商、润色,在没有严格的乐谱记录下形成的,然后又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弟子,至今戏曲界还用这样的方法居多,据我所知,许多京剧唱腔的曲谱还是由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从唱片中记录下来传世的。
因此说,传统音乐的创作过程大概永远是一个谜。
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前期,是传统戏曲音乐过渡到现代戏曲音乐的重要时期。
从1964年全国戏曲观摩调演所演出的剧目来看,用一支完整的乐队来伴奏戏曲已是很普遍的了。
这个时期上海京剧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的《智擒惯匪座山雕》和北京京剧院的《杨门女将》,它们的伴奏就比五十年代的戏曲要丰满,厚重得多。
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出现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革命样板戏”,这些剧目不约而同地废弃了原来采用的民乐伴奏而用改西洋管弦乐伴奏,这个时期戏曲伴奏无论从音乐表情方面、音色、音区方面、音响气势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在作曲方面也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它的明显标志是作曲家的作用加强了,演员琴师的创腔因素减弱了。
在音乐结构方面,从传统戏曲的单一板式走向成套唱腔板式的创新,在幕前曲与背景音乐的创作方面,也从过去套用传统曲牌的手法走向独立成章的器乐曲的创作。
如《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前奏曲,《红灯记》第十场《伏击歼灭》的幕间由,《龙江颂》尾声《丰收凯歌》的幕间曲、《杜鹃山》第七场《飞渡云堑》的舞蹈音乐等等,都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现代音乐的创作因素及表现手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后来又出现了交响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立体化、交响化的大型音乐作品。
我们暂且不谈上述文革时期出现的“样板戏”在政治上的得失,但我们应该承认,在创作上,在表演水准上,都达到了中国一流水平,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3]。
二、现代戏曲音乐
1现代戏曲音乐的形成
现代戏曲音乐已不同于传统的戏曲音乐,它的展示有三大舞台空间:剧场戏院,音乐厅和广播电视。
因此,对于从事戏曲音乐的作曲家们,其创作活动就产生了多方位的走向:一是为戏曲谱曲;二是为戏曲清唱、包括戏歌谱曲;三是为戏曲器乐也包括音乐会作曲。
尤其是第三项,给了作曲家们无限广阔的创作空间,因此可以创作如下的一些作品形式:
1、主奏乐器(如:京胡、板胡、梆(曲)笛、琵琶、古筝等乐器的独奏、重奏及协奏)。
2、独立成章的管弦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
3、大型交响套曲型的音乐作品。
4、戏曲清唱剧。
5、戏曲风格的乐舞或舞剧。
器乐独奏作品有:笛子独奏《五梆子》《三五七》《蓝桥会》;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河北花梆子》《红军哥哥回来了》;二胡独奏《秦腔主题随想曲》《影调》《宝玉哭灵》《河南小曲》;杨琴独奏《林冲夜奔》;古筝独奏《文姬归汉》;京胡独奏曲《夜深沉》等。
民乐合奏曲有:《京调》《迎亲人》《紫竹调》《吴江歌》《采茶舞曲》《昭君怨》《将军令》等。
大型交响套曲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交响组曲《苏三》,交响乐《杨门女将》等[4]。
2现代戏曲音乐范例
2001年初,一台名为:“激情永恒”的大型现代戏曲交响音乐会于5月29日至31日在长安大戏院登台亮相。
作为建党80周年的献礼节目,音乐会集中在“京、评、梆、豫”等剧种中选取表现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的优秀唱段,像豫剧《焦裕禄》、河北梆子《洪湖赤卫队》、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京剧交响乐《娄山关》、《黄鹤楼》等,经杜鸣心、施万春、叶小纲、刘长远、董立强等作曲家之手重新编配和创作,创作中尽量保留了原有唱腔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以唱腔音调为核心,延伸发展成为一首首完整的交响乐作品,使经典唱段再泛青春魅力。
音乐会中,器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伴奏功能,而是与唱腔相互融合,共同表达音乐主题。
乐队编配上尽量远离“三大件”,只作色彩音色出现,不仅讲究音响平衡,也注意保持了中乐色彩的特异个性,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功能。
在尊重经典戏曲风格前提下,塑造新的音乐形象。
戏曲音乐与交响乐的结合,是内部的结合,而不是外在的拼贴。
2005年,作为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的闭幕演出的《杨门女将》(现代舞台版),全剧在保留京剧剧情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现代舞台艺术元素,并且重新设计制作了全部的布景、灯光、道具、舞美和服装。
此外,在保留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以歌剧的方式重新制作这部传统名剧,增加了全新创作的序曲、间奏曲、合唱、尾声四大部分,并以全新的配器贯穿始终。
无论是交响乐或是京剧推陈出新都很重要。
作为主流文化的交响乐,演出者希望通过他们对新的艺术作品的尝试,引导观众关注有真正意义的中国文化。
三、总结
至此,我们可以说:交响乐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发展和传承时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且,在吸收了交响乐之后,中国戏曲将会走向新的高度,最终达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海震.《戏曲音乐史》.
[2]李晓清.《试论戏曲音乐在戏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参加中国戏曲音乐创作研讨会有感》.《美与时代(下)》2010年07期.
[3]柳诒徵.《洪水以前之制作》.《中国文化史》.第二章.
[4]胡郁青.《交响乐鉴赏》.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