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系统原理培训手册
WCDMA高级培训课件(54页)
![WCDMA高级培训课件(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ea36cbbad0d233d4b14e69d1.png)
高级培训课件主要内容:1、的基本理论。
简述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以及他们之间的变化。
2、基本结构的介绍。
从逻辑视图介绍的功能结构,及向过渡的结构变化。
3、无线接口。
作为网络并且是方式下的空中接口特性,包括:a、空中接口的基本原理b、网络的总体介绍,协议模型、物理层、层、层的基本功能以及所对应的信道、空中接口的通信过程、调制解调方案及等。
4、基本通信过程。
移动台至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
一、目标:1、是什么?2、的标准由谁制定、这些标准的特点及不同标准的差异。
3、现状,各国发布情况。
1、移动通信的基本发展过程第一代以模拟制式为代表的空中无线接口的应用主要有:(北欧)、(英国)、(北美)及R2000(铁路应用)等。
多种标准的存在使得彼此不兼容,不能互联互通。
第二代移动通信引入数字和调频技术,最典型的技术有:(欧洲)、 95(北美)、(北美)、136(北美)等。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分支,分别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日本的分支由于比较独立,一般不在讨论之中。
作为欧洲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在空中接口的主要特点:多址方式-—,采用8路时分复用的多址方式,每用户的接入是通过占用物理信道的时隙来区分。
从网络侧考虑,区分上下行链路的双工方式是。
在每一个频率上使用8路时分复用,微观的占用时间片来区分多路用户的个人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每个用户得到的物理资源是时隙,在中物理信道的定义为:物理信道()=频率()+时隙号()。
由于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每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网络分配的物理信道直至通信结束。
在空中接口,物理信道的分配是采用固定的分配方式。
一个用户对应一个时隙(),时隙用于传送话音时,话音的净比特速率(经过原编码后的速率)为13()或12.2();传送数据时,单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为9.6(限值),由于受限于该速率,所以的数据业务归为承载业务,主要是通过网络承载数据到外部网络。
但是,如果在软件上升级,也可以支持到14.4的数据速率。
WCDMA系统技术培训(第二章)ppt课件
![WCDMA系统技术培训(第二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45023281c758f5f71f676d.png)
Iub接口
Iub 节点B
RNC和Node B 之间的接口
Iu
RNC Iub
节点B
CN
Iur
RNS
Iu RNC
Iub 节点B
Iub 节点B
ppt精选
7
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无线 网络层
传输 网络层
控制平面 应用协议
传输网络 控制平面
信令承载
传输网络 控制平面 ALCAP(s)
信令承载
物理层
用户平面 数据流
用户数据承载
使用AAL2做为到CS的用户数据承载 AAL2协议用于动态建立Iu接口到CS的AAL-2连接 使用GTP-U做为到PS的用户数据承载 RANAP信令用于建立修改和释放到PS的GTP-U通道
ppt精选
25
Iu接口无线网络层
无线网络层协议
控制平面协议(RANAP)
• 用于控制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入载体和连接 (包括请求的业务控制不同的传输资源切换和 流量等)及NAS消息的透明传输
Iur接口
Iub接口
Core Network
Iu
Iu
UTRAN
RNS
RNS
RNC
Iur
Iub
Iub
Node B
Node B
RNC
Iub Node B
Iub Node B
ppt精选
11
Iu接口无线网络层协议
Iu接口功能 Iu接口协议框架
控制平面
用户平面
RANAP
Iu UP
ppt精选
12
Iu接口一般原则
传输网络 用户平面
数据承载
ppt精选
8
UTRAN接口特点
WCDMA培训教程系统部
![WCDMA培训教程系统部](https://img.taocdn.com/s3/m/b87c86e9e45c3b3567ec8bb3.png)
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
• a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 四分之一
• b 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 期
• c 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 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工 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划分 • i 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
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
• j 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 覆盖小区
• k 天线的第一菲涅尔区不能有阻挡 • l 长期性建设的考虑 • m 如果基站选址是在现有网络扩容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站选址的时候还
要注意和现有网络基站的配合
• GSM
GSM网络在频率规划良好和无网外干扰的情况 下,其覆盖范围只与最大发射功率有关,而容 量只和可用的业务信道总数有关。容量与覆盖 本身并没有关系。
覆盖分析差异
• WCDMA 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容量、覆盖、质 量之间密切相关。
容量-覆盖
设计负载增加,容量增大,干扰增加,覆盖减小 (应用实例:小区呼吸)
WCDMA 关键技术(请见第三章)
WCDMA与GSM网络规划比较
• 频率规划差异 • 覆盖分析差异 • 导频污染问题
频率规划差异
• WCDMA
采用1×1的频率复用方式,通过扰码以及正交 码字来区分小区和用户。其容量、覆盖直接受 到网络干扰的影响。在设计时规划人员需要充 分考虑如何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应用实例:目标 BLER 值)
覆盖-质量
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同样可以增加覆盖 能力(应用实例:通过 AMRC 降低数据速率)
G转U培训系列WCDMA系统原理概述Vppt文档
![G转U培训系列WCDMA系统原理概述V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1a090843b3567ec112d8ac7.png)
UMTS
MSS
1980 MHz
China
cellular(1)
GSM 1800
cellular(2)
FDD TDD
CDMA
WLL WLL
cellular(2)
FDD
CDMA
WLL
2025MHz
2100
2150
2200
IMT 2000 MSS
2110 MHz
2170 MHz
UMTS MSS
1980
1945 1960
G转U培训系列WCDMA系统原理概述V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 了解GSM与WCDMA技术的异同点 掌握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WCDMA系统结构及无线接口 掌握WCDMA无线资源管理的原理 了解WCDMA FDD模式的技术特点
Page 2
内容介绍
第一章 引导:GSM vs WCDMA 第二章 CDMA原理概述 第三章 WCDMA无线接口物理信道 第四章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第五章 WCDMA FDD的技术特点
1920
1865
1918
1885 1895
Japan USA
C PHS IMT 2000 MSS B A
2170 MHz
IMT 2000 MSS A’
1865 1870 1885 1890 1895 1910 1930 1945 1965 1970 1975
PCS
A D B EF C
1990 MHz
具有话务自适应能力:可以自动调整 语音速率,使系统在覆盖、容量、语 音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语音业务:卷积码(1/2,1/3)
高速数据业务:Turbo码
数据经过扩频、加扰,然后合并输出
WCDMA 原理与系统结构培训 20091022
![WCDMA 原理与系统结构培训 20091022](https://img.taocdn.com/s3/m/5246d607e87101f69e319501.png)
三种主要技术体制比较
WCDMA(CHINA)使用频段:
上行频段:1920-1980MHz;
负载控制
小区呼吸是负载控制 的主要手段
负载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将某些“热点小区”的负载分担到 周围负载较轻的小区中,提高系统容量的利用率
AMR控制
通过动态调整AMR语音的速率,保证了在相同系 统容量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UE的通话质量
AMR语音的变化范围: 4.75Kbps ~ 12.2Kbps (12.2Kbps兼容GSM语音编码)
服务质量控制 (QoS)
下行发射分集
内容介绍
第一章 CDMA原理概述 第二章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第三章 WCDMA FDD的技术特点
第四章 WCDMA系统概述
概述:
CDMA是一种基于扩频通信的码分多址连接技术。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系统 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系统采用了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结 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 CN )。其中无线接入网络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 UMTS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 功能。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 CS) 和分组 交换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 PS)。 UTRAN CN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一起构成了整个UMTS系统其系 统结构。
WCDMA切换分类
WCDMA系统技术培训(第五章)
![WCDMA系统技术培训(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3ad71a14cfc789eb162dc813.png)
10ms 卷积编码,Turbo编码 帧间交织(10/20/40/80ms)
硬切换
2020/1/21
10
TDD与FDD系统物理层的比较
不同点
TDD
FDD
多址方式
TDMA,CDMA(内含FDMA)
CDMA(内含FDMA)
多速率实现
多码,多时隙和OVSF
多码和OVSF
突发类型
#1c
#2c
速率匹配
2020/1/21
#1a
NRFa
#2a
NRFa
#1b
NRFb
#2b
NRFb
到传输信道复用
#1c
NRFc
#2c
NRFc
36
#1a #2a #1b #2b #1c #2c #1a #1b #2a #2b #3a #3b #1 #2 #3 #4
传输 信道 复用
#1a #1b #1c #1 #2a #2b #2c #2 #1a #1b #1c #3 #2a #2b #2c #4
业务型,随机接入型,同步型
无应用
调制方式
QPSK
上行HPSK/下行QPSK
检测
连续的,相关的,基于midamble 连续的,相关的,基于导频符号
专用信道功率控制 信道分配
上行:开环,100Hz或200Hz 下行:闭环,速率不大于800Hz
支持快的和慢的DCA
快速闭环功控,1500Hz 对DCA无要求
面向帧的第二次交织:可以应用于一帧中所 有的传输数据;
面向时隙的第二次交织:仅仅单独处理编码 组合信道(CCTrCH)映射的某一个时隙。
2020/1/21
28
《WCDMA专题培训》PPT课件
![《WCDMA专题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48e8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6.png)
F CK SIF SIO LI FIB FSN BIB BSN F
8 16 8n 8 2 6 1 7 1 7 <a> 消息信令单元MSU
F CK SF LI FIB FSN BIB BSN F
8 16 8或16 2 6 1 7 1 7 8 <b>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
• ISUP消息格式
1010 F CK SIF SIO
LI FIB FSN BIB BSN F
8 16 8n 8 2 6 1 7 1 7 8
87654321
路由标记 电路识别码 消息类型编码 必备固定部分 必备可变部分 任选择部分
• ISUP基本呼叫
用户
交换局
交换局 交换局 用户
SETUP
IAM
参数1 参数2
参数n
DPC OPC SLS
参数1 参数2
参数n
指针 参数1
参数n
• SCCP地址参数结构
必备可变部分
指针 被叫用户地址 主叫用户地址
..
地址长度 地址指示语
SPC GT SSN
• SCCP地址参数结构
地址指示语
备用 选路指示 GT指示 SSN指示 SP指示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 随路信令
•
用于传递话音信息的通道用来传送该话路有关
的各种信令,或某一信令通路唯一地对应于一条话路 〔信道〕.中国一号就是典型的随路信令.
• 共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
•
将传送信令的通路与传送话音的通路分开,将信
令集中在一条双向的信令链路上传递,NO.7信令属于
公共信道信令.
WCDMA基础原理培训 59页PPT文档61页文档
![WCDMA基础原理培训 59页PPT文档6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88ca86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43.png)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WCDMA原理培训
![WCDMA原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91644d5b14e852458fb57c0.png)
Dingli Communications Inc.
3GPP协议版本发展路线 协议版本发展路线
4G
……
3GPP Rel6 3GPP Rel4
TD-SCDMA 承载与控制分离 HSUPA(5.76Mbps) MBMS MIMO
2008 2007 2005 2002 3GPP Rel8
LTE(100Mbps/50Mbps)
USA
PCS
A D B EF C A D B EF C
MSS
国际电联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划分配了230MHz 频率, 国际电联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划分配了230MHz 频率,即: 上行1885~2025MHz 下行2110~2200MHz 1885~2025MHz, 230MHz。 上行1885~2025MHz,下行2110~2200MHz,共230MHz。 FDD方式主要工作频段 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 方式主要工作频段:上行1920 1980MHz/下行21101920下行2110 FDD方式主要工作频段:鼎利通信 鼎力支持
IMT 2000
2110 MHz
MSS
2170 MHz
Europe
UMTS
cellular(2)
MSS 1980 MHz
2025MHz
UMTS
MSS
1880 MHz
cellular(2) CDMA
1865
China
GSM 1800
FDD TDD WLL WLL
1920 1945
CDMA
FDD WLL
Uu
Iu
UTRAN protocols (接入层, AS)
鼎利通信 鼎力支持
WCDMA系统知识中初级培训教材(已修改1017)
![WCDMA系统知识中初级培训教材(已修改1017)](https://img.taocdn.com/s3/m/b0ef34242f60ddccda38a0c0.png)
Ec/I0:
主导频强度,一个PN码片周期内积累的导频能量
(Ec)与接收带宽内总的功率谱密度(I0)之比 RSCP: 接收信号码功率,指测量得到的公共导频信道(CPICH)
一个码字的功率。 Tx Power:移动台发射功率
一、WCDMA基础知识
2、工作频段和信息速率
WCDMA主要工作频段如下 WCDMA FDD方式为1920—1980MHz/2110—2170MHz; WCDMA TDD方式为1880—1920MHz/2010—2025MHz。 相应补充工作频段如下: •FDD方式为1755—1785MHz/1850—1880MHz; •TDD方式为2300—2400MHz
基站同步 频率间切换
不需要 需要,使用分槽方式测 量
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 支持,提供所请求的QoS 下行链路发射分集 支持,以获得更高的下 行链路容量
一、WCDMA基础知识
从功能上,WCDMA系统由三部分组成:CN(核心网)、 UTRAN(UMTS地面接入网)和UE(用户设备)。CN 负责 处理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呼叫和数据连接的交换和路由选择。 UTRAN处理所有与无线接入相关的功能。UE则是与用户的 接口。CN 与UTRAN 之间的接口称为Iu 接口,UTRAN 与UE 之间的接口称为Uu接口。
检测
使用导频符号或公共导频进行相关 检测
标准支持,应用时可选
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
一、WCDMA基础知识 4、与其他系统的空中接口区别 4、1与GSM的空中接口区别
表1-2
WCDMA 载波间隔 频率复用因数 功率控制频率 服务质量控制 频率采集 5MHz 1 1500Hz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 5MHz频率的带宽使其 可采用Rake接收机进 行多径分集 基于负载的分组调度 GSM 200KHz 1-18 2Hz或更低 网络规划(频率规划) 跳频
《WCDMA专题培训》课件
![《WCDMA专题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d31a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4.png)
网络制式介绍,WCDMA技术原理,WCDMA系统架构,WCDMA网络规划, WCDMA性能优化,案例分析与总结,问题与讨论。
网络制式介绍
3G技术
了解3G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以及WCDMA在3G中的地位。
移动网络
探索移动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相 关技术,理解WCDMA在移动通 信中的应用。
2
邻区优化
学习邻区优化的重要性和技术手段,解决干扰和临界问题。
3
干扰优化
掌握WCDMA干扰识别和消除的技术,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案例分析与总结
数据分析
性能评估
通过案例分析WCDMA网络实际 运行数据,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案。
从不同维度评估WCDMA网络性 能,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优化技巧
总结WCDMA网络优化的有效技 巧和方法,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 满意度。
覆盖规划
了解WCDMA网络的覆盖规划 策略和方法,掌握区域覆盖的 技巧。
容量规划
学习WCDMA网络容量规划的 要点和计算方法,了解如何应 对高流量。
频率规划
探索WCDMA频率规划的原则 和步骤,解决频段冲突和干扰 问题。
WCDMAA网络参数的优化方法,提高网络质量和性能。
问题与讨论
1 网络障碍
探讨WCDMA网络常见障碍和解决方案,分 享经验和技巧。
2 未来发展
展望WCDMA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应用,激发讨论和思考。
学习功率控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了解WCDMA的功率控制机制。
WCDMA系统架构
网络架构
探索WCDMA网络的层级和组成 部分,理解系统架构的重要性。
核心网
介绍核心网的功能和组成,了解 WCDMA核心网的关键节点。
3G新员工培训教材,WCDMA系统原理
![3G新员工培训教材,WCDMA系统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cf2c325727a5e9856a6195.png)
扩频与解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发射机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PN码1
扩频与解扩
接收机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DMA技术是3G的主流技术
W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2000
核心网络:基于ANSI-41
3G 标准
TD-S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GSM/CDMA/WCDMA区别
GSM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频分多址(FDMA)和时分多址(TDMA) 结合,还加上跳频技术。GSM在无线路径上传输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传输的单 位是约一百个调制比特的序列,它称为一个“突发脉冲”。脉冲持续时间优先 ,在无线频谱中也占一有限部分。它们在时间窗和频率窗内发送,我们称之为 间隙。精确地讲,间隙的中心频率在系统频带内间隔200 kHz安排(FDMA情况 ),它们每隔0.577ms(更精确地是15/26ms)出现一次(TDMA情况)。对 应于相同间隙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时隙,它的持续时间将作为一种时间单位, 称为BP(突发脉冲周期)。这样一个间隙可以在时间/频率图中用一个长 15/26ms,宽200KHz的小矩形表示(见图)。统一地,我们将GSM中规定的 200KHz带宽称为一个频隙。 GSM系统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 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 GSM主要技术特点: 1.频谱效率; 2.容量; 3.话音质量; 4.开放的接口; 5. 安全性; 6.与ISDN、PSTN等的互连; 7.在SIM卡基础上实现漫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0年 完成网络部分标准
● 2003年 投入商用
● 2005年 开放大众市场
“2000”的主要含义: △2000年左右投入业务 △核心工作频段为2000MHz △多媒体业务最高接入速率,第一阶段为
2000kbit/s 。
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
全球同一频段、统一标准、无缝隙覆盖、全球 漫游
1989年,900MHZ的TDMA被CCIR采纳,在此 基础上,欧洲开发了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原移动通信特别小组的技术职能移交给 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3、关于GSM——GSM系统特征
GSM900
上行(MS-BTS)
预期在2002年投入商用
主频率位于2GHZ
——命名为IMT-2000,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统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1996 年 “ FPLMTS” 更 名 为 “ IMT-2000” (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即 “国际移动通信—2000”,简称3G,它將支持速率高达 2M/S,业务种类将涉及话音、数据、图像的及多媒体 等。 。
3GPP2
3G的标准
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是一个跨区域的标准化组织联 合体,其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 和通用无线接入(UTRA)技术的可在全 球推广应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规范。
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3G的标准
ITU
ETSI(Europe)
TIA(US)
3GPP
CWTS(China) ARIB(Japan) TTC(Japan) TTA(Korea)
晚、相关知识产权的垄断)
5、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年,首个GSM系统建成开通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只能提供话音和低速数 据业务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对图像、话 音和数据相结合的多媒体业务和高速率数据 业务的需求
主要内容
一、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890-915MHZ
下行(BTS-MS)
935-960MHZ
双工间隔(上行、下行频差)45MHZ
载频间隔
200K
双工载波号
1-124 RFCN
接入方式
TDMA
4、关于CDMA
高通公司提出的码分多址的数字蜂窝系 统的技术方案
1996年投入运营 具有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可
以运用话音激活、分集接收等先进技术。 市场份额无法与GSM相提并论(推出较
提供多媒体业务 高服务质量 高频谱利用率 易于从第二代过渡、演变 袖珍手机,价格低 高保密性能
和第二代CDMA相比,第三代系统采用了 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码片速率
5MHZ带宽__可以在合理用户容量的前提下 提供144Kbit/s和384Kbit/s数据速率,及一定 条件下提供2Mbit/s的数据速率;
1983, AMPS Analogue
1985, TACS Analogue 1986, NMT 900 Analogue
Europe,Middle East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Europe,China
Europe,Middle East
2、各类蜂窝系统概况(续)
1991, GSM Digital World-wide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897年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实验就 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中期以后的事
移动通信发展至今主要走过了两代,第 三代现在正处于紧张的研制阶段,部分 厂家已经推出产品
2、各类蜂窝系统概况
1981,NMT 450 Analogue
宽带系统本身具有频率分集作用,比窄带系 统能更好地克服多径衰落,改善通信质量
2、3G系统构成
UIM
MT
RAN
CN
其 他 IMT-
2000家庭成
员的核心网
UIM-MT接口 无线接口
(UIM)
(UNI)
RAN-CN接口 NNI接口
用户识别模块 (UIM) 无线接入网 (RAN)
用户终端 (MT)
核心网Core Network (CN)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三、网络演进 四、关键技术 五、CDMA2000概述 六、TD-SCDMA概述 七、WCDMA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是移动通信历史发展的必然 移动用户迅速增长 移动通信的业务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激烈的移动通信竞争
1985 国际电联(ITU)开始组织各国研究全球性 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FPLMTS”,即“未来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4个功能子系统
CN、RAN、MT、UIM
4个标准接口
UIM-MT、UNI、RAN-CN、NNI
三层结构
物理层、链路层、高层
3、3G的标准
3G标准化概况: ITU起领导作用 具体规范由地区性标准化组织制定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1991, D-AMPS Digital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1992, GSM1800 Digital Europe
1994, PDC
Digital Japan
1995, PCS1900 Digital North America
3、关于GSM
1982年在欧洲电联下成立了GSM —GROUP SPECIAL MOBILE 移动通信特别小组,任务 是制定GSM标准;
概述
主要内容
一、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三、网络演进 四、关键技术 五、CDMA2000概述 六、TD-SCDMA概述 七、WCDMA概述
主要内容
一、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三、网络演进 四、关键技术 五、CDMA2000概述 六、TD-SCDMA概述 七、WCDMA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