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知识点
矩阵的知识点总结
![矩阵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5175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f.png)
矩阵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由数字排成的矩形阵列。
它由m行n列的数域(通常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中的元素所组成,用A=(aij)m×n表示。
1.2 矩阵的分类按行、列的数量可以将矩阵分为行矩阵、列矩阵和方阵;按元素的类型可以分为实矩阵和复矩阵。
1.3 矩阵的转置矩阵A的转置记作A^T,其中A^T的行数等于A的列数,A^T的列数等于A的行数。
1.4 矩阵的秩矩阵的秩是指矩阵中非零行的最大数目。
二、性质2.1 矩阵的加法性质设A、B是同一维数的矩阵,则它们的和A+B也是同一维数的矩阵,它的元素是A和B 对应元素的和。
2.2 矩阵的数乘性质设A是m×n的矩阵,k是数,则kA是m×n的矩阵,它的元素是k与A中对应元素的乘积。
2.3 矩阵的乘法性质设A是m×n的矩阵,B是n×p的矩阵,那么它们的乘积AB是m×p的矩阵。
2.4 矩阵的逆若存在一个矩阵B,使得AB=BA=I,其中I是单位矩阵,则称B是A的逆矩阵,记作A^-1。
2.5 矩阵的行列式对于n阶方阵A,其行列式是一个标量,通常用det(A)或|A|表示,代表了矩阵A的某种代数性质。
三、运算3.1 矩阵的加法设A=(aij)m×n,B=(bij)m×n,那么A+B=(aij+bij)m×n。
3.2 矩阵的数乘设A=(aij)m×n,k是数,则kA=(kaij)m×n。
3.3 矩阵的乘法设A=(aij)m×n,B=(bij)n×p,那么AB=(cij)m×p,其中cij=∑(k=1→n)aij*bkj。
3.4 矩阵的转置对于n×m的矩阵A,它的转置矩阵是m×n的矩阵,且满足(a^T)ij=aji。
四、特殊矩阵4.1 方阵每个元素是一个标量的矩阵,其中行数和列数相等。
4.2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是零的矩阵。
数学矩阵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数学矩阵的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afd7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4.png)
数学矩阵的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矩阵的定义矩阵可以看作是一个二维数组,其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用一个变量表示。
一般来说,矩阵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B、C等,而矩阵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b、c等。
一个矩阵可以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数,n表示矩阵的列数,矩阵记作A=(aij)m×n。
例如,一个3×2的矩阵可以表示为:A = \begin{bmatrix} a_{11} & a_{12} \\ a_{21} & a_{22} \\ a_{31} & a_{32} \end{bmatrix}其中a_{11}、a_{12}、a_{21}、a_{22}、a_{31}、a_{32}分别表示矩阵A的元素。
二、矩阵的基本运算1. 矩阵的加法矩阵的加法定义为:若A=(aij)m×n和B=(bij)m×n是两个m×n的矩阵,则它们的和记作A+B,其元素为:(A+B)_{ij}=a_{ij}+b_{ij}即两个矩阵的对应元素相加得到的矩阵。
例如: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5 & 6 \end{bmatrix}B = \begin{bmatrix} 2 & 1 \\ 4 & 3 \\ 6 & 5 \end{bmatrix}则A+B=\begin{bmatrix} 3 & 3 \\ 7 & 7 \\ 11 & 11 \end{bmatrix}2. 矩阵的数乘矩阵的数乘定义为:若A=(aij)m×n是一个m×n的矩阵,k是一个数,则kA记作数k与矩阵A的乘积,其元素为:(kA)_{ij} = k⋅a_{ij}即数k乘以矩阵A的每一个元素得到的矩阵。
例如: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5 & 6 \end{bmatrix}k=2则kA=\begin{bmatrix} 2 & 4 \\ 6 & 8 \\ 10 & 12 \end{bmatrix}3.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定义为:若A=(aij)m×n和B=(bij)n×p是一个m×n的矩阵和一个n×p的矩阵,则它们的乘积记作AB,其元素为:(AB)_{ij}=\sum_{k=1}^{n}a_{ik}b_{kj}即第i行的每个元素与第j列的对应元素相乘再相加得到的矩阵。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0510a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5.png)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矩阵是大学数学中比较重要和基础的概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线性代数、微积分、计算机科学等。
本文将全面归纳和总结矩阵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矩阵知识。
一、基本概念1.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一个$m\times n$ 的矩形阵列(数组)表示的数表,其中$m$ 表示矩阵的行数,$n$ 表示矩阵的列数。
如下所示:$$A = \begin{bmatrix}a_{11} & a_{12} & \cdots & a_{1n} \\\a_{21} & a_{22} & \cdots & a_{2n}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a_{m1} & a_{m2} & \cdots & a_{mn}\end{bmatrix}$$其中,$a_{ij}$ 表示矩阵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
2.矩阵的分类矩阵根据其元素的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行矩阵(行向量):只有一行的矩阵,例如$[a_1,a_2,\cdots,a_n]$。
(2)列矩阵(列向量):只有一列的矩阵,例如$\begin{bmatrix}a_1\\\ a_2\\\ \vdots\\\ a_m\end{bmatrix}$。
(3)方阵:行数等于列数的矩阵,例如$A=\begin{bmatrix}1 & 2 & 3\\\ 4 & 5 & 6\\\ 7 & 8 & 9\end{bmatrix}$。
(4)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 的矩阵,例如$\begin{bmatrix}0 & 0 & 0\\\ 0 & 0 & 0\\\ 0 & 0 & 0\end{bmatrix}$。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学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cea10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1.png)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学一、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指一个按照矩形排列的数字元素集合。
一般地,矩阵用符号“A”、“B”、“C”等来表示,其中每个元素用小写字母加标记来表示其位置,如a_ij表示矩阵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矩阵A的元素一般用a_ij来表示,其中i表示元素所在的行数,j表示元素所在的列数。
如下所示:A = [a_11, a_12, ..., a_1n][a_21, a_22, ..., a_2n][..., ..., ..., ...][a_m1, a_m2, ..., a_mn]矩阵的大小一般用m×n来表示,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数,n表示矩阵的列数。
矩阵的元素一般用小写字母a、b、c、d等来表示。
1.2 特殊矩阵⑴方阵: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称为方阵。
n阶方阵指的是行数和列数均为n的方阵。
⑵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称为零矩阵,通常用0表示。
⑶单位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其他元素均为0的方阵称为单位矩阵,通常用I表示。
⑷对角矩阵:除了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他元素均为0的矩阵称为对角矩阵。
1.3 矩阵的运算规则矩阵的运算包括加法、乘法和数乘三种,具体规则如下:⑴矩阵的加法:若A、B是同型矩阵,则它们的和记为A+B,定义为A+B=[a_ij+b_ij],其中a_ij和b_ij分别是A和B对应位置的元素。
⑵矩阵的数乘:若A是一个矩阵,k是一个数,则它们的数乘记为kA,定义为kA=[ka_ij],其中a_ij是A的元素。
⑶矩阵的乘法:若A是一个m×n的矩阵,B是一个n×p的矩阵,则它们的乘积记为A·B,定义为A·B=C,其中C是一个m×p的矩阵,其中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c_ij等于A的第i行和B的第j列对应元素的乘积的和。
1.4 矩阵的转置若A是一个m×n的矩阵,其转置记作A^T,定义为A^T=[a_ji],其中a_ji表示A的第i 行第j列的元素。
矩阵知识点总结简单
![矩阵知识点总结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d19d0b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0.png)
矩阵知识点总结简单一、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按行列排列的数字或符号构成的矩形阵列。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
1.2 矩阵的元素矩阵中的每一个数字都称为元素。
第i行第j列的元素称为a_ij,表示第i行第j列位置上的数字。
1.3 矩阵的维数矩阵的维数是指矩阵的行数和列数,通常用m×n表示,其中m表示行数,n表示列数。
如果一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相等,称为方阵。
方阵的阶数就是它的行数或列数。
1.4 矩阵的转置矩阵A的转置记作A^T,就是将矩阵A的行列互换得到的新矩阵。
即如果A=(a_ij)是一个m×n的矩阵,那么A^T=(b_ij)是一个n×m的矩阵,其中b_ij=a_ji。
1.5 矩阵的零矩阵和单位矩阵全是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作0。
对角线上都是1,其余都是0的矩阵称为单位矩阵,记作I。
1.6 矩阵的相等如果两个矩阵A和B的对应元素都相等,那么它们是相等的,记作A=B。
换句话说,只要两个矩阵A和B的维数相同,而且对应元素相等,那么它们就是相等的矩阵。
二、矩阵的运算2.1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设A=(a_ij)和B=(b_ij)是两个相同维数的矩阵,那么它们的和A+B=(c_ij)和差A-B=(d_ij)分别定义为:c_ij=a_ij+b_ij, d_ij=a_ij-b_ij2.2 矩阵的数乘设A=(a_ij)是一个m×n的矩阵,k是一个数,那么kA=(b_ij)定义为:b_ij=k*a_ij2.3 矩阵的乘法设A是一个m×n的矩阵,B是一个n×p的矩阵,那么它们的乘积AB=C是一个m×p的矩阵,C的第i行第j列元素c_ij如下求得:c_ij=a_i1b_1j+a_i2b_2j+…+a_i nb_nj2.4 矩阵的逆若m阶方阵A的逆矩阵存在,即存在一个m阶矩阵B,使得AB=BA=I,则称A可逆,B称为A的逆矩阵,记作A^(-1)。
矩阵分析知识点总结
![矩阵分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4688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a.png)
矩阵分析知识点总结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数个数排成的矩形阵列。
矩阵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
1.2 矩阵的基本要素- 元素:矩阵中的每一个数称为矩阵的元素。
- 维数: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称为矩阵的维数。
行和列的个数分别称为行数和列数。
1.3 矩阵的类型- 方阵:行数等于列数的矩阵称为方阵。
-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是 0 的矩阵称为零矩阵。
- 对角矩阵:除了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它元素都是 0 的矩阵称为对角矩阵。
1.4 矩阵的表示- 横标法:按行标的顺序把元素排列成一串数,两个 4× 3 的矩阵可以表示为 12 个数。
- 纵标法:按纵标的顺序把元素排列成一串数。
1.5 矩阵的运算- 矩阵的加法- 矩阵的数乘- 矩阵的乘法1.6 矩阵的转置- 行变列,列变行,得到的新矩阵称为原矩阵的转置。
- 性质: (AT)T = A1.7 矩阵的逆- 若矩阵 A 有逆矩阵 A-1, 则 A × A-1 = A-1 × A = E- 矩阵 A 有逆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是可逆的。
- 克拉默法则:若一个 n 阶矩阵可逆,且 Ax = b,则 x = A-1b1.8 矩阵的秩- 行最简形矩阵都是行等价的。
其秩等于不为零的行数。
- 同样列最简形矩阵都是列等价的。
其秩等于不为零的列数。
- 行秩等于列秩。
1.9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如果数λ和非零向量 x ,使得Ax = λx 成立,则称λ 是矩阵 A 的特征值。
非零向量x 称为特征值λ 对应的特征向量。
- 矩阵 A 所有特征值的集合称为 A 的谱。
- 若λ1,λ2,···,λn 互不相同,相应的特征向量组 x1,x2,···,xn 线性无关,则它们构成一组 A 的特征向量基。
1.10 矩阵的奇异值- 奇异值:对于矩阵A(λ1, λ2, ···, λn),λ1,λ2,···,λn称为矩阵 A 的奇异值。
矩阵知识点归纳及例题
![矩阵知识点归纳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9ead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1.png)
矩阵知识点归纳及例题一、矩阵知识点归纳。
(一)矩阵的定义。
1. 矩阵的概念。
- 由m× n个数a_ij(i = 1,2,·s,m;j = 1,2,·s,n)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a_11a_12·sa_1n a_21a_22·sa_2n ⋮⋮⋱⋮ a_m1a_m2·sa_mn)称为m× n矩阵,简称矩阵,其中a_ij称为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 特殊矩阵。
-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记为O。
- 方阵:行数与列数相等的矩阵,即m = n时的矩阵A称为n阶方阵。
- 对角矩阵:除主对角线元素外,其余元素都为0的方阵,即a_ij=0(i≠ j)的n 阶方阵(a_110·s0 0a_22·s0 ⋮⋮⋱⋮ 00·sa_nn)。
-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元素都为1,其余元素都为0的n阶方阵,记为I或E,即(10·s0 01·s0 ⋮⋮⋱⋮ 00·s1)。
(二)矩阵的运算。
1. 矩阵的加法。
- 设A=(a_ij)和B=(b_ij)是两个m× n矩阵,则A + B=(a_ij+b_ij),即对应元素相加。
- 矩阵加法满足交换律A + B=B + A和结合律(A + B)+C = A+(B + C)。
2. 矩阵的数乘。
- 设A=(a_ij)是m× n矩阵,k是一个数,则kA=(ka_ij),即矩阵的每个元素都乘以k。
- 数乘满足分配律k(A + B)=kA + kB和(k + l)A=kA + lA(k、l为常数)。
3. 矩阵的乘法。
- 设A=(a_ij)是m× s矩阵,B=(b_ij)是s× n矩阵,则AB是m× n矩阵,其中(AB)_ij=∑_k = 1^sa_ikb_kj。
- 矩阵乘法一般不满足交换律,即AB≠ BA(在A、B可乘的情况下),但满足结合律(AB)C = A(BC)和分配律A(B + C)=AB + AC,(A + B)C = AC+BC。
矩阵知识点总结图解
![矩阵知识点总结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fa6d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b.png)
矩阵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矩阵的定义1.1 矩阵的概念矩阵是一个由m行n列的数域中的数字组成的矩形数组。
例如,一个3行2列的矩阵可以表示为:\[ \begin{bmatrix}a_{11} & a_{12} \\a_{21} & a_{22} \\a_{31} & a_{32} \\\end{bmatrix}\]1.2 矩阵的基本术语- 行数:矩阵中的行数为m。
- 列数:矩阵中的列数为n。
- 元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称为元素,如矩阵中的a11、a12等。
- 维数:一个m行n列的矩阵的维数为m×n。
1.3 矩阵的表示矩阵可以用方括号表示,矩阵中的元素用逗号隔开,例如:\[ A = \begin{bmatrix}1 &2 &3 \\4 &5 &6 \\\end{bmatrix}\]二、矩阵的基本运算2.1 矩阵的加法对于两个相同维数的矩阵A和B,它们的加法定义为矩阵中相应位置元素的和。
即:\[ A + B = \begin{bmatrix}a_{11}+b_{11} & a_{12}+b_{12} & a_{13}+b_{13} \\a_{21}+b_{21} & a_{22}+b_{22} & a_{23}+b_{23} \\\end{bmatrix}\]2.2 矩阵的数乘对于一个m行n列的矩阵A和一个数k,它们的数乘定义为矩阵中每个元素与k的乘积。
即:\[ kA = \begin{bmatrix}ka_{11} & ka_{12} & ka_{13} \\ka_{21} & ka_{22} & ka_{23} \\\end{bmatrix}\]2.3 矩阵的乘法对于一个m行n列的矩阵A和一个p行q列的矩阵B,若n=p,则它们的乘法定义为:\[ AB = C \]其中C是一个m行q列的矩阵,其中元素cij的计算方式为:\[ c_{ij} = a_{i1}b_{1j} + a_{i2}b_{2j} + \cdots + a_{in}b_{nj} \]2.4 矩阵的转置一个m行n列的矩阵A的转置是一个n行m列的矩阵,其中元素aij转置为aji。
矩阵代数知识点总结
![矩阵代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a707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0.png)
矩阵代数知识点总结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由数域中的元素排成的矩形阵列。
通常记作一个大写字母加括号,如A=(a_ij),其中a_ij表示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1.2 矩阵的元素对于一个m×n的矩阵A=(a_ij),其中1≤i≤m,1≤j≤n,a_ij称为矩阵A的元素。
1.3 行向量和列向量行向量指的是只有一行的矩阵,列向量指的是只有一列的矩阵。
1.4 矩阵的维数矩阵A的维数通常表示为m×n,其中m表示矩阵行数,n表示矩阵列数。
1.5 零矩阵所有元素均为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通常用0表示。
1.6 方阵如果一个矩阵的行和列相等,则称该矩阵为方阵。
1.7 对角矩阵具有形如a_ii=0(i≠j)的矩阵称为对角矩阵。
1.8 单位矩阵对角矩阵的对角元素都为1的矩阵称为单位矩阵,通常用I表示。
1.9 转置矩阵若A=(a_ij)是一个m×n的矩阵,其转置矩阵记作A^T=(b_ij),其中b_ij=a_ji,即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T的第j行第i列的元素。
1.10 矩阵的运算矩阵的运算包括矩阵的加法、减法、数乘以及矩阵的乘法。
1.11 矩阵的加法对于两个维数相同的矩阵A=(a_ij)和B=(b_ij),它们的和记作C=A+B,其中c_ij=a_ij+b_ij。
1.12 矩阵的减法同样是维数相同的矩阵A和B,它们的差记作C=A-B,其中c_ij=a_ij-b_ij。
1.13 矩阵的数乘对于一个维数为m×n的矩阵A=(a_ij),以及一个实数k,它们的数乘记作B=kA,即b_ij=ka_ij。
1.14 矩阵的乘法对于一个维数为m×n的矩阵A=(a_ij)和一个维数为n×p的矩阵B=(b_ij),它们的乘积记作C=AB,其中c_ij=∑(a_ik * b_kj),即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的第i行与B的第j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矩阵知识知识点总结手写
![矩阵知识知识点总结手写](https://img.taocdn.com/s3/m/7c1d01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9.png)
矩阵知识知识点总结手写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 定义:矩阵是由m行n列的数按矩形排列所得到的数表。
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矩阵,元素用小写字母aij,bij,cij...表示。
2. 矩阵的阶:矩阵A中有m行n列,就称A是一个m×n(读作“m行n列”)的矩阵,m、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记作A[m×n]。
3. 矩阵的元素:A[m×n]=[aij],其中i=1,2,…,m,j=1,2,…,n,称aij为矩阵A的第i行第j 列元素。
4. 矩阵的相等:两个矩阵A,B的阶都相同时,如果相应元素都相等,则称矩阵A,B相等,记作A=B。
5. 矩阵的转置:将矩阵A的行、列互换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的转置矩阵,记作AT。
6. 方阵:行数等于列数的矩阵称为方阵。
7. 零矩阵:所有元素均为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作O。
8.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全为1,其它元素均为0的矩阵称为单位矩阵,记作E或In。
二、矩阵的运算1. 矩阵的加法:设A[m×n]=[aij],B[m×n]=[bij],则矩阵C=A+B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cij=aij+bij,即C[m×n]=[aij+bij]。
2. 矩阵的数乘:数k与矩阵A[m×n]相乘的结果记作kA,即kA[m×n]=[kaij]。
3. 矩阵的乘法:设A[m×n],B[n×p],那么它们的乘积C=A×B[m×p]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C[i][j]=a[i][1]×b[1][j]+a[i][2]×b[2][j]+…+a[i][n]×b[n][j]。
4. 矩阵的转置:若A[m×n],则A的转置矩阵是AT[n×m],其中a[i][j]=a[j][i]。
5. 矩阵的逆:若方阵A的行列式不为零,那么A存在逆矩阵A-1,使得A×A-1=A-1×A=I。
通用矩阵总结知识点
![通用矩阵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4ecb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9.png)
通用矩阵总结知识点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按照行和列排列的数表,通常表示为一个大写字母加方括号:A=[aij]。
其中,A表示矩阵的名称,aij表示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
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分别表示为m 和n,记作m×n矩阵。
2. 矩阵的分类根据矩阵的大小和性质,矩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方阵、行阵、列阵等。
其中,方阵是指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行阵是指只有一行的矩阵;列阵是指只有一列的矩阵。
3. 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等。
其中,矩阵的加法和减法需要满足相同大小的矩阵才能进行运算;矩阵的乘法则需要满足左边矩阵的列数等于右边矩阵的行数才能进行运算。
二、矩阵的运算规则1.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矩阵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则与数的加法和减法类似,只需要对应位置的元素进行相应的运算即可。
例如,对于两个相同大小的矩阵A和B,它们的和矩阵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aij+bij,差矩阵D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aij-bij。
2.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是矩阵运算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运算,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运算。
具体规则如下:(1)设A为m×n矩阵,B为n×p矩阵,则它们的乘积C为m×p矩阵,记作C=AB。
(2)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cij,计算公式为cij=ai1b1j+ai2b2j+...+ainbnj。
3. 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转置是将矩阵的行和列互换得到的新矩阵。
通常表示为A^T或者AT,其中A表示原矩阵,A^T表示转置矩阵。
设A为m×n矩阵,A^T为n×m矩阵,则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aij,A^T的第j行第i列的元素为aij。
4. 矩阵的逆对于方阵A,如果存在另一个方阵B,使得AB=BA=I(其中I为单位矩阵),则称B为A的逆矩阵,记作A^-1。
逆矩阵是一种特殊的矩阵,它主要用于求解矩阵方程和线性方程组。
5. 矩阵的行列式矩阵的行列式是矩阵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矩阵的某些特征。
矩阵所有知识点总结
![矩阵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975c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d.png)
矩阵所有知识点总结1. 矩阵的定义在数学中,矩阵通常表示为一个由 m 行 n 列元素组成的矩形数组,如下所示:-$$A = \begin{bmatrix} a_{11} & a_{12} & \cdots & a_{1n} \\ a_{21} & a_{22} & \cdots &a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m1} & a_{m2} & \cdots & a_{mn}\end{bmatrix}$$其中,$$a_{ij}$$ 表示矩阵 A 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
当 m = n 时,矩阵称为方阵。
2. 矩阵的运算矩阵具有加法、数乘、矩阵乘法等运算规则,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运算规则。
2.1 矩阵的加法设有两个 m 行 n 列的矩阵 A 与 B,则它们的和记为 A + B,其定义为:-$$A + B = \begin{bmatrix} a_{11}+b_{11} & a_{12}+b_{12} & \cdots & a_{1n}+b_{1n} \\a_{21}+b_{21} & a_{22}+b_{22} & \cdots & a_{2n}+b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vdots \\ a_{m1}+b_{m1} & a_{m2}+b_{m2} & \cdots & a_{mn}+b_{mn} \end{bmatrix}$$2.2 矩阵的数乘设有一个 m 行 n 列的矩阵 A 与一个实数 k,则它们的数乘记为 kA,其定义为:-$$kA = \begin{bmatrix} ka_{11} & ka_{12} & \cdots & ka_{1n} \\ ka_{21} & ka_{22} &\cdots & ka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ka_{m1} & ka_{m2} & \cdots &ka_{mn} \end{bmatrix}$$2.3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算,两个矩阵 A 与 B 的乘积为一个 m 行 n 列的矩阵 C,其中 C 的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为 A 的第 i 行与 B 的第 j 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矩阵知识点归纳总结
![矩阵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5ef0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4.png)
矩阵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矩阵的表示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m行n列数字构成的矩形数组,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矩阵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_ij表示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 矩阵的大小矩阵的大小由其行数和列数确定,通常用m×n表示。
例如一个3×2的矩阵表示有3行2列的矩阵。
3. 矩阵的类型根据矩阵的大小和元素的性质,可以分为方阵、对角阵、零矩阵等。
方阵是行数等于列数的矩阵,对角阵是只有主对角线上有非零元素的矩阵,零矩阵则所有元素均为零。
二、矩阵的运算1. 矩阵的加法如果两个矩阵A和B的大小相同,即都是m×n的矩阵,那么它们的和C=A+B也是一个m×n的矩阵,其中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加上B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 矩阵的数乘如果一个矩阵A的大小为m×n,那么它的数乘kA也是一个m×n的矩阵,其中k是一个常数,且kA的每个元素等于A相应位置的元素乘以k。
3.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算,如果矩阵A的大小为m×n,矩阵B的大小为n×p,那么它们的乘积C=AB是一个m×p的矩阵,其中C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的第i行和B的第j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4. 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转置是指将矩阵的行和列互换得到的新矩阵,它通常用A^T表示。
例如,如果A 是一个m×n的矩阵,那么它的转置A^T就是一个n×m的矩阵,其中A^T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的第j行第i列的元素。
5. 矩阵的逆如果一个方阵A存在逆矩阵A^-1,那么称A是可逆的。
A的逆矩阵满足AA^-1 = A^-1A = I,其中I是单位矩阵。
逆矩阵A^-1可以用来求解线性方程组和矩阵方程。
三、矩阵的特征1. 矩阵的秩矩阵的秩是指矩阵中非零行列式的个数,它也等于矩阵的列空间维数和行空间维数的最小值。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1e2c9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矩阵知识点完整归纳矩阵是现代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在线性代数中,矩阵是最基本的对象之一,研究的对象是矩阵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本文将对矩阵的知识点进行完整归纳。
一、矩阵的定义与表示方法矩阵是m行n列的数表,由m×n个数组成。
它可以用方括号“[ ]”表示,其中的元素可以是实数、复数或其他数域中的元素。
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记作a_ij。
二、矩阵的运算1.矩阵的加法:对应元素相加。
2.矩阵的减法:对应元素相减。
3.矩阵与标量的乘法:矩阵的每个元素都乘以该标量。
4.矩阵的乘法:第一个矩阵的行乘以第二个矩阵的列,求和得到结果矩阵的对应元素。
5.矩阵的转置:将矩阵的行与列互换得到的新矩阵。
6.矩阵的逆:如果一个n阶方阵A存在逆矩阵A^-1,则称A为可逆矩阵。
三、特殊矩阵1.零矩阵:所有元素均为0的矩阵。
2.单位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1,其余元素均为0的矩阵。
3.对称矩阵:转置后与原矩阵相等的矩阵。
4.上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0的矩阵。
5.下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以上的元素均为0的矩阵。
6.对角矩阵:只有主对角线上有非零元素,其余元素均为0的矩阵。
7.可逆矩阵:存在逆矩阵的方阵。
8.奇异矩阵:不可逆的方阵。
四、矩阵的性质和定理1.矩阵的迹: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
2.矩阵的转置积:(AB)^T=B^TA^T。
3.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但不满足交换律:AB≠BA。
4.矩阵的乘法满足分配律:A(B+C)=AB+AC。
5.矩阵的行列式:用于判断矩阵是否可逆,计算方式为按行展开法或按列展开法。
6.矩阵的秩:矩阵的列向量或行向量的极大无关组中的向量个数。
7.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Ax=λx,其中λ为特征值,x为特征向量。
8.矩阵的迹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矩阵的迹等于特征值之和。
五、应用领域1.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过矩阵运算可以求解线性方程组。
2.三角形面积计算:通过矩阵的行列式可以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通用矩阵知识点总结
![通用矩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c883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通用矩阵知识点总结一、矩阵的基本概念矩阵最初源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
它是一个数学对象,通常由若干个数排列成的矩形阵列。
矩阵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例如,一个矩阵可以表示为: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5 & 6 \end{bmatrix}在上面的例子中,矩阵A是一个2行3列的矩阵,它由6个数字组成,即1、2、3、4、5和6。
矩阵的元素通常用a_{ij}表示,其中i代表矩阵的行索引,j代表矩阵的列索引。
二、矩阵的运算法则1.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设A和B是同型矩阵,则它们的和A+B和差A-B分别是这两个矩阵的对应元素之和和差。
例如: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end{bmatrix},B = \begin{bmatrix} 5 & 6 \\ 7 & 8\end{bmatrix}则A+B = \begin{bmatrix} 1+5 & 2+6 \\ 3+7 & 4+8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6 & 8\\ 10 & 12 \end{bmatrix}A-B = \begin{bmatrix} 1-5 & 2-6 \\ 3-7 & 4-8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4 & -4 \\ -4 & -4 \end{bmatrix}2. 矩阵的数乘设k是一个实数或复数,A是一个矩阵,则kA是由A的每个元素乘以k所得的矩阵。
例如:A =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end{bmatrix}, k = 2则kA = 2 * A = \begin{bmatrix} 2*1 & 2*2 \\ 2*3 & 2*4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2& 4 \\ 6 & 8 \end{bmatrix}3.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是一种复杂的运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矩阵知识点总结
![矩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be1f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1.png)
矩阵知识点总结1. 矩阵的概念矩阵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数组,是由m×n个数排成m行、n列所组成的数表。
矩阵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数,n表示矩阵的列数。
矩阵中的每个数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i][j]表示矩阵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 矩阵的基本性质(1) 矩阵的相等:两个矩阵A和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对应元素都相等,即A[i][j]=B[i][j]。
(2)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两个矩阵A和B相加减的规则是对应元素相加减,即A[i][j] ±B[i][j]。
(3) 矩阵的数乘:矩阵A的数乘是指将A的每个元素都乘以同一个数k,即kA[i][j]。
(4) 矩阵的乘法:两个矩阵A和B的乘法不是对应元素相乘,而是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具体的规则将在后面介绍。
3. 矩阵的运算(1) 矩阵的转置:矩阵A的转置记作A^T,就是将A的行和列互换得到的新矩阵。
即A^T[i][j]=A[j][i]。
(2)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两个矩阵A和B相加减时,要求它们的行数和列数都相等,然后对应元素相加减。
(3) 矩阵的数乘:矩阵A的数乘是将A的每个元素都乘以同一个数k。
(4) 矩阵的乘法:矩阵A和矩阵B的乘法是指矩阵A的行与矩阵B的列进行内积运算,得到一个新的矩阵C。
其中,矩阵A的列数要等于矩阵B的行数,即A(m×n)B(n×p)=C(m×p)。
4. 矩阵的特殊类型(1) 方阵: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称为方阵,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2) 对角矩阵:只有主对角线上有非零元素的矩阵称为对角矩阵,其他位置的元素都为零。
(3)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1,其他位置的元素都为0的n阶方阵称为单位矩阵,记作I。
(4)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称为零矩阵,通常用0表示。
5. 矩阵的应用(1)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矩阵的方法进行求解,将系数矩阵与未知数矩阵进行组合,然后通过矩阵的运算得到方程组的解。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纲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1727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1.png)
矩阵知识点总结大纲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1.2 矩阵的元素1.3 矩阵的维数1.4 矩阵的转置1.5 矩阵的特殊矩阵二、矩阵运算2.1 矩阵的加法2.2 矩阵的数乘2.3 矩阵的乘法2.4 矩阵的转置2.5 矩阵的幂2.6 矩阵的逆2.7 矩阵的行列式2.8 矩阵的秩三、线性方程组与矩阵3.1 矩阵的行简化阶梯形式3.2 矩阵的列简化阶梯形式3.3 矩阵的增广矩阵3.4 矩阵的系数矩阵3.5 矩阵的齐次线性方程组3.6 矩阵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四、矩阵的应用4.1 线性代数4.2 计算机图形学4.3 信号处理4.4 优化问题4.5 统计学4.6 量子力学五、矩阵分析5.1 矩阵的迹5.2 矩阵的本征值与本征向量5.3 矩阵的相似矩阵5.4 矩阵的对角化5.5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5.6 矩阵的正交矩阵六、矩阵的特征6.1 矩阵的周期性6.2 矩阵的稀疏性6.3 矩阵的对称性6.4 矩阵的正定性6.5 矩阵的随机性七、矩阵的发展历程7.1 矩阵的起源7.2 矩阵的发展7.3 矩阵的应用八、矩阵的未来发展8.1 矩阵的应用领域拓展8.2 矩阵的理论深化8.3 矩阵的计算方法改进九、矩阵的教学与研究9.1 矩阵的教学模式9.2 矩阵的教学资源9.3 矩阵的研究方向十、矩阵的未来前景10.1 矩阵的应用前景10.2 矩阵的教学前景10.3 矩阵的研究前景十一、矩阵的总结与展望11.1 矩阵的总结11.2 矩阵的展望结语矩阵知识点总结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按照长方形排列的数表。
其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符号或数学式。
矩阵是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几何学、概率论、微分方程以及物理学和工程学等各个学科。
1.2 矩阵的元素矩阵的元素是矩阵中的一个具体数值或符号。
1.3 矩阵的维数一个矩阵的维数是指矩阵的行数与列数。
如果一个矩阵有m行n列,则称其为m×n阶矩阵。
矩阵制知识点总结
![矩阵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412e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5.png)
矩阵制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数个数排成长方形阵列,这个数的排列顺序很重要。
矩阵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对应的小写字母表示矩阵的元素,例如a_ij表示矩阵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
1.2 矩阵的类型矩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行矩阵、列矩阵、方阵、对称矩阵、上三角矩阵、下三角矩阵等,每种类型的矩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
1.3 矩阵的运算矩阵可以进行加法、数乘、乘法等运算,这些运算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性质。
二、基本运算2.1 矩阵的加法和数乘矩阵的加法和数乘是矩阵最基本的运算,矩阵的加法和数乘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性质。
2.2 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是矩阵运算中的一种重要的运算,矩阵的乘法也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性质。
2.3 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转置是将矩阵的行和列交换得到的新矩阵,转置矩阵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2.4 矩阵的逆方阵中非奇异矩阵才有逆矩阵,矩阵的逆矩阵也有其独特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三、矩阵的应用3.1 矩阵在几何学中的应用矩阵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矩阵可以表示几何变换,求解几何问题,描述几何图形等。
3.2 矩阵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矩阵在线性代数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线性代数中的很多概念和定理都可以用矩阵来描述和证明。
3.3 矩阵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矩阵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矩阵可以用来描述物理过程,解决物理问题,描述物理系统等。
3.4 矩阵在工程学中的应用矩阵在工程学中也有着很多的应用,矩阵可以用来描述工程系统,解决工程问题,优化工程设计等。
3.5 矩阵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矩阵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矩阵可以用来描述图形图像,进行数据处理,解决优化问题等。
四、相关定理4.1 矩阵的秩与行列式矩阵的秩与行列式之间有着很重要的联系,矩阵的秩和行列式都是矩阵的重要性质和特征。
4.2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矩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也有着很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矩阵知识点归纳
![矩阵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bf3dd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a.png)
矩阵知识点归纳矩阵是线性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矩阵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常见的矩阵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m行n列的元素排列而成的矩形阵列,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数,n表示矩阵的列数。
2. 元素:矩阵中的数值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矩阵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为a_ij。
3.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用0表示。
4.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1,其他元素为0的矩阵,用I表示。
5. 行向量和列向量:只有一行的矩阵称为行向量,只有一列的矩阵称为列向量。
二、矩阵的运算法则1. 矩阵的加法:两个相同维数的矩阵相加,即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
2. 矩阵的减法:两个相同维数的矩阵相减,即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减。
3. 矩阵的数乘:用一个数乘以矩阵的每个元素。
4. 矩阵的乘法:矩阵乘法需要满足左矩阵的列数等于右矩阵的行数。
若A是m×n的矩阵,B是n×p的矩阵,那么A与B的乘积AB是m×p的矩阵,且AB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A的第i行与B的第j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5. 转置:将矩阵的行和列对调得到的矩阵称为原矩阵的转置。
若A为m×n的矩阵,其转置记作A^T,即A的第i行第j列元素等于A^T的第j行第i列元素。
三、常见的矩阵类型1. 方阵: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称为方阵。
2. 对角矩阵:主对角线以外的元素都为0的方阵称为对角矩阵。
3. 上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都为0的方阵称为上三角矩阵。
4. 下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以上的元素都为0的方阵称为下三角矩阵。
5. 对称矩阵:元素满足a_ij=a_ji的方阵称为对称矩阵。
6. 反对称矩阵:元素满足a_ij=-a_ji的方阵称为反对称矩阵。
7.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1,其他元素为0的方阵称为单位矩阵。
四、矩阵的性质1. 矩阵的零点乘法:任何矩阵与零矩阵相乘,结果都是零矩阵。
矩阵的总结知识点
![矩阵的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50ab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3.png)
矩阵的总结知识点一、矩阵的基本概念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一个按照矩形排列的数学对象。
矩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线性代数理论中,它是由m行n列的数字排成的矩形阵列。
通常表示为一个大写字母,比如A,而矩阵中的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_ij,表示在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 矩阵的类型根据矩阵的形状和性质不同,可以将矩阵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方阵、对称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等。
方阵是指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对称矩阵是指矩阵关于主对角线对称,对角矩阵是指除了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他元素都为零,而三角矩阵是指上三角或下三角矩阵。
3. 矩阵的运算矩阵的运算包括矩阵的加法、减法、数乘、矩阵的乘法等。
其中,矩阵的加法和减法要求相加的矩阵具有相同的形状,即行数和列数相同;而矩阵的数乘是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乘以一个标量;矩阵的乘法是指矩阵A的列数等于矩阵B的行数时,可以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4. 矩阵的转置和逆矩阵矩阵的转置是指将矩阵的行和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矩阵,记作A^T。
而逆矩阵是指如果一个矩阵A存在逆矩阵A^(-1),使得A*A^(-1)=I,其中I是单位矩阵,则称矩阵A可逆,否则称矩阵A为奇异矩阵。
二、矩阵的应用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矩阵可以用来表示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可以表示成AX=B的形式,其中A是系数矩阵,X是未知数矩阵,B是常数矩阵。
通过矩阵的基本变换和行列式的计算,可以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矩阵可以用来表示和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
比如,在机器学习算法中,可以通过矩阵的运算和矩阵分解来进行数据的降维和特征的提取。
3. 控制理论在控制理论中,矩阵可以用来描述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控制方程,通过对状态矩阵和控制矩阵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4. 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矩阵可以用来描述和处理图形的旋转、平移、缩放等变换,通过矩阵的运算和矩阵乘法,可以实现图形的变换和动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阵定义由m n ⨯个数()1,2,,;1,2,,ij a i m j n ==排成的m 行n 列的数表111212122212n n m m mna a a a a a a a a 称为m行n 列矩阵。
简称m n ⨯矩阵,记作111212122211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 ⎪= ⎪⎪⎝⎭,简记为()()m n ij ij m n A A a a ⨯⨯===,,m n A ⨯这个数称为的元素简称为元。
几种特殊的矩阵:方阵 :行数与列数都等于n 的矩阵A 。
记作:A n 。
行(列)矩阵:只有一行(列)的矩阵。
也称行(列)向量。
同型矩阵:两矩阵的行数相等,列数也相等。
相等矩阵:AB 同型,且对应元素相等。
记作:A =B 零矩阵:元素都是零的矩阵(不同型的零矩阵不同) 对角阵:不在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零。
单位阵:主对角线上元素都是1,其它元素都是0,记作:E n (不引起混淆时,也可表示为E )3. 正交矩阵定义6:A 是一个n 阶实矩阵,若,则称为正交矩阵。
定理:设A 、B 都是n 阶正交矩阵,则(1)或(2)(3)也是正交矩阵 (4)也是正交矩阵。
定理:n 阶实矩阵A 是正交矩阵A 的列(行)向量组为单位正交向量组。
注:n 个n 维向量,若长度为1,且两两正交,责备以它们为列(行) 向量构成的矩阵一定是正交矩阵。
注意矩阵与行列式有本质的区别,行列式是一个算式,一个数字行列式经过计算可求得其值,而矩阵仅仅是一个数表,它的行数和列数可以不同。
E A A T=A 1=A 1-=A TA A =-1)(1T A A 即-AB ⇔1、上述形如13⎛⎫ ⎪⎝⎭、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 ⎪-⎝⎭、2313242414m n ⎛⎫ ⎪- ⎪ ⎪-⎝⎭这样的矩形数表叫做矩阵。
2、在矩阵中,水平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a a a ⋅⋅⋅称为行向量;垂直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b b b ⎛⎫⎪ ⎪ ⎪⋅⋅⋅ ⎪⎝⎭称为列向量;由m 个行向量与n 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称为m n ⨯阶矩阵,m n ⨯阶矩阵可记做m n A ⨯,如矩阵13⎛⎫ ⎪⎝⎭为21⨯阶矩阵,可记做21A ⨯;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为33⨯阶矩阵,可记做33A ⨯。
有时矩阵也可用A 、B 等字母表示。
3、矩阵中的每一个数叫做矩阵的元素,在一个m n ⨯阶矩阵m n A ⨯中的第i (i m ≤)行第j (j n ≤)列数可用字母ij a 表示,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第3行第2个数为3221a =。
4、当一个矩阵中所有元素均为0时,我们称这个矩阵为零矩阵。
如000000⎛⎫⎪⎝⎭为一个23⨯阶零矩阵。
5、当一个矩阵的行数与列数相等时,这个矩阵称为方矩阵,简称方阵,一个方阵有n 行(列),可称此方阵为n 阶方阵,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均为三阶方阵。
在一个n 阶方阵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所有元素组成对角线,如果其对角线的元素均为1,其余元素均为零的方阵,叫做单位矩阵。
如矩阵1001⎛⎫ ⎪⎝⎭为2阶单位矩阵,矩阵100010001⎛⎫ ⎪ ⎪⎪⎝⎭为3阶单位矩阵。
6、如果矩阵A 与矩阵B 的行数和列数分别相等,那么A 与B 叫做同阶矩阵;如果矩阵A 与矩阵B 是同阶矩阵,当且仅当它们对应位置的元素都相等时,那么矩阵A 与矩阵B 叫做相等的矩阵,记为A B =。
矩阵的运算 矩阵的加法设有两个m n ⨯矩阵()()ij ij A a B b ==和,那么矩阵A 与B 的和记作A B +,规定为111112121121212222221122n n n n m m m m mn mn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说明 只有当两个矩阵是同型矩阵时,才能进行加法运算。
(课本P33) 矩阵加法的运算规律()1A B B A +=+;()()()2A B C A B C ++=++()()1112121222113,()n n ij ij m nm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设矩阵记,A-称为矩阵A 的负矩阵()()()40,A A A B A B +-=-=+-。
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数量乘法),A A A λλλ数与矩阵的乘积记作或规定为111212122211,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 ⎪== ⎪⎪⎝⎭数与矩阵的乘积记作或规定为数乘矩阵的运算规律(设A B 、为m n ⨯矩阵,,λμ为数)()()()1A A λμλμ=; ()()2A A A λμλμ+=+; ()()3A B A B λλλ+=+。
矩阵相加与数乘矩阵统称为矩阵的线性运算。
矩阵与矩阵相乘 设(b )ij B =是一个m s ⨯矩阵,(b )ij B =是一个s n ⨯矩阵,那么规定矩阵A 与矩阵B 的乘积是一个m n ⨯矩阵(c )ij C =,其中()12121122j j i i is i j i j is sjsj b b a a a a b a b a b b ⎛⎫⎪ ⎪=+++ ⎪ ⎪ ⎪⎝⎭1sik kjk a b ==∑,()1,2,;1,2,,i m j n ==,并把此乘积记作C AB = 行矩阵[a 11a 12]与列矩阵⎣⎢⎡⎦⎥⎤b11b21的乘法规则为[a 11a 12]⎣⎢⎡⎦⎥⎤b11b21=[a 11b 11+a 12b 21],二阶矩阵⎣⎢⎡⎦⎥⎤a b c d 与列矩阵⎣⎢⎡⎦⎥⎤x y 的乘法规则为⎣⎢⎡⎦⎥⎤a b c d ⎣⎢⎡⎦⎥⎤x y =⎣⎢⎡⎦⎥⎤ax +by cx +dy .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不满足交换律和消去律.规则:Am*s* B i* n= c m*n行1 * 列1 行2 * 列2 = 行1 * 列2第1行乘以第1列、第1行乘以第2列,如此类推 矩阵乘法的运算规律()()()1AB C A BC =; ()()()()2AB A B A B λλλ==()()3A B C AB AC +=+,()B C A BA CA +=+ ()4m n n n m m m n m nA E E A A ⨯⨯⨯⨯⨯==矩阵的幂乘:若A 是n 阶方阵,则称 A k 为A 的k 次幂,即k k A A AA=个,并且m k m kA A A +=,()km mk A A =(),m k 为正整数。
规定:A 0=E注意矩阵不满足交换律,即AB BA ≠,()kk kAB A B ≠(但也有例外)转置矩阵把矩阵A 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新矩阵,叫做A 的转置矩阵,记作A T,如122458A ⎛⎫= ⎪⎝⎭,142528TA ⎛⎫⎪= ⎪ ⎪⎝⎭。
转置矩阵的运算性质()()1TT A A=;()()2TT TA B A B +=+;()()3TTA A λλ=; ()()4TT TAB B A =。
方阵的行列式 由n 阶方阵A 的元素所构成的行列式,叫做方阵A 的行列式,记作A 或det A(记住这个符号) 注意方阵 :行数与列数都等于n 的矩阵A 。
记作:A n 。
矩阵与行列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n 阶矩阵是n 2个数按一定方式排成的数表,而n 阶行列式则是这些数按一定的运算法则所确定的一个数。
运算性质()1T A A=;()2nA Aλλ=;(3)AB A B B A BA===单位矩阵在矩阵的乘法中,有一种矩阵起着特殊的作用,如同数的乘法中的1,我们称这种矩阵为单位矩阵.它是个方阵,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称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1以外全都为0。
记为:I n 或 E n ,也可以标记为I 或者E对于单位矩阵,有AE=EA=A 对角矩阵对角矩阵(diagonal matrix)是一个主对角线之外的元素皆为 0 的矩阵。
对角线上的元素可以为 0 或其他值。
三角矩阵以主对角线划分,三角矩阵有上三角矩阵和下三角矩阵两种。
①上三角矩阵c:\o 上三角矩阵 \t _blank它的下三角(不包括主对角线)的元素均为常数0。
②下三角矩阵与上三角矩阵相反,它的主对角线上方均为常数0,如图所示。
实对称矩阵如果有n阶矩阵A,其各个元素都为实数,矩阵A的转置等于其本身(A T = A) ,则称A为实对称矩阵。
如果有n阶矩阵A,其各个元素都为实数,且a ij=a ji i,j=1,2,...,n(即这里T表示转置),则称A为实对称矩阵。
反对称矩阵,对称矩阵的元素A(i,j)=A(j,i).反对称矩阵定义是:A= - A T(A的转置前加负号)它的第Ⅰ行和第Ⅰ列各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于是,对于对角线元素,A(i,i)=-A(i,i),有2A(i,i)=0,在非偶数域中,有A(i,i)=0,即反对称矩阵对角线元素为零( 此性质只在非偶数域中成立。
在偶数域中,由于1+1=0,反对称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不一定为0)。
对称矩阵设A为n阶方阵,如果满足A=A T,即(),1,2,,ij jia a i j n==那么A称为对称阵。
说明对称阵的元素以主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相等,如果TA A=-则称矩阵A为反对称的。
即反对称矩阵A=(a ij)中的元素满足a ij=-a ji,i,j=1,2,…n逆矩阵定义对于n阶矩阵A,如果有一个n阶矩阵B,使得AB=BA=E则说矩阵A是可逆的,并把矩阵B称为A的逆矩阵。
1A A-的逆矩阵记作,1A B-=即。
说明1 A ,B互为逆阵,A = B-12只对方阵定义逆阵。
3.若A是可逆矩阵,则A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伴随矩阵行列式A 的各个元素的代数余子式ij A 所构成的如下矩阵112111222212n n n nn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称为矩阵A 的伴随矩阵。
性质AA A A A E**==(易忘知识点)定理1 矩阵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 ≠,并且当A 可逆时,有1*1A A A-=(重要)(2)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存在二阶矩阵B ,使得BA =AB =E ,则称矩阵A 可逆,或称矩阵A 是可逆矩阵,并且称B 是A 的逆矩阵.(3)(性质1)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A 是可逆的,则A 的逆矩阵是唯一的.A 的逆矩阵记为A -1. (4)(性质2)设A ,B 是二阶矩阵,如果A ,B 都可逆,则AB 也可逆,且(AB )-1=B -1A -1.奇异矩阵与非奇异矩阵 当A =时,A 称为奇异矩阵,当0A ≠时,A 称为非奇异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