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8447ee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一个令学生们兴奋的活动是秋游。
秋游作为一种户外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在本教学设计中,我将使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帮助学生们设计一个有趣的秋游行程。
首先,我会引入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简单的说明和示范,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动作补间动画是如何通过在关键帧之间插入过渡动画来实现流畅的动画效果的。
我会鼓励学生们思考动画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微小的变化来创造出连贯的动态效果的。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他们在秋游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同场景和动作。
例如,他们可能会在草地上奔跑、跳跃或拥抱树木。
我会鼓励他们将这些动作和场景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画出来,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
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常见的动作补间动画工具和软件。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基于向量的软件来设计和编辑动画帧,例如Adobe Animate或Toon Boom。
我会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创建基本的动画序列,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效果和变化。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将负责设计一个与秋游相关的动作补间动画。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确定场景和动作。
例如,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在秋天的森林里追逐彩叶、跳过溪流或与动物玩耍。
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动画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活动后,我会安排学生们展示他们设计的动画。
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创作的动画,并解释他们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这将鼓励学生们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并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们反思他们在设计和展示动画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他们可以思考动画设计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通过动画表达创意和想法的效果。
我会鼓励他们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察,以便他们从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生们将能够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f8bb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e.png)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主题是《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教材以秋游为背景,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让学生掌握Flash动画中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Flash动画制作基础,对动作补间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Flash动画中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
2.教学难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秋游为背景,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完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秋游相关的图片、音乐等。
2.教学工具:Flash动画制作软件。
3.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每人一台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秋游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屏幕演示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动作补间动画是如何制作的?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动作补间的设置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学生在计算机上实践,设置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动作补间动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更复杂的动作补间动画。
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6b31e4e183d049649b665881.png)
2、在制作补间动画时,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如下情况?
补间出现错误,可能对象不是元件或组合
2 行走的校车——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2 行走的校车——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如何控制动画的速度?
1、在帧频修改每秒播放的帧数,数值越大,速度 越快;
2、也可以单击右键,选择“插入帧”选项,或者 按快捷键“F5”插入帧。
3 校车的渐隐效果
利用元件的的渐隐功能,可设置校车渐 渐出现或渐渐消失效果。
选中关键帧中的元件,打开属性面板,选择“颜色——Alpha”,调 整百分比为0,元件变为透明
3 校车的渐隐效果
初露锋芒:行走的校车
1、打开“初露锋芒:校车的渐隐效果.fla”文件 2、在初始帧拖入“校车”元件,调整大小、位置 3、选中元件,打开属性面板,调整颜色的Alpha值为0%(变为透明) 4、在40帧插入“关键帧”,调整校车到中间的位置 5、在第1-40帧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6、80帧插入“关键帧”,调整校车的位置到最左边,更改颜色的Alpha值为0% 7、在第40-80帧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8、测试影片,保存作品“校车渐隐效果”
1 动画补间动画定义
设置动画时,只要设置好物体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的位置,中间的过 渡帧则由Flash软件系统自动补充的动画被称为“动画补间动画”。
知识点:
1 组织素材
组织素材
自己绘制 教学配套资源 网上搜集(注意版权问题)
导入到库中的图片已经是元件了吗?
2 行走的校车——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牛刀小试:行走的校车
4 欣赏
4 显身手:横幅广告效果
尝试制作一个文字 边运动 边渐现 到渐隐 效果的动画
秋游去——设置动作(动画)补间动画
![秋游去——设置动作(动画)补间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9faa6f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7.png)
观看小动画:
思考: 1.这个动画有什么特点?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能制作出这个动画吗?
任务一:制作 “校车运动”动画
任务一:操作步骤提示:
1.设置文档属性:尺寸为750*180px
2.导入素材:“文件”→“导入”→“导入到库”
3.把图片“校车”拖动到舞台,调节校车的大小
选定元件实例 →打开属性面板 →选择 颜色选项中的Alpha →进行数值调整。
任务二: 制作 宣传文字“秋游去……”的渐隐效果
任务二:操作步骤提示:
1.设置文档属性:尺寸为700*100px,背景颜色为深蓝色;
2.输入文字:”秋游去……“;
3.把文字“秋游去……”转换为元件;
4.在第20帧点击鼠标右键,插入关键帧;
使用渐隐效果。 (4)保存动画,命名为“秋游去”
同学们辛苦了,下课。
元件或组合
元件或组合
根据时间轴判断是不是动作补间动画:
1
只有起始关键帧
2
只有终止关键帧
3
形状补间动画,但 对象为元件或组合
4
动作补间动画,但 对象为分离状态
5
形状补间动画
观看小动画:
思考: 1.这个动画有什么效果? 2.这种效果如何设置?
渐隐效果:
物体慢慢出现或者慢慢消失的效果。
只有元件才可以设置渐隐效果。 如何设置:通过设置透明度ALPHA的值
5.分别在两个关键帧中移动文字元件的位置;
6.在第1帧选定元件,在元件属性面板设置Alpha值为0
7.单击第1至20帧中的任一帧,在属性面板选择补间为“动作”
8.按Enter键查看动传.fla”。
终极任务:综合运用,巩固新知
小学信息技术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115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6.png)
小学信息技术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教案I. 引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动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教案以小学三年级去秋游为背景,通过设置动画补间动画来帮助学生学习动画的制作和展示。
II. 教学目标1. 理解动画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动画补间动画来制作秋游场景的切换效果;3.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创造力。
III. 教学准备1. 电脑或平板设备;2. 安装有动画制作软件的电脑或平板设备;3. 提前准备秋游场景的图片素材。
IV. 教学步骤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动画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讨论动画的定义和种类,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动画补间动画。
2. 解释补间动画是一种通过定义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的中间过渡帧来制作动画效果的方法。
3. 与学生共同探讨补间动画的原理,即通过快速显示这些中间帧来制造连续流畅的动画效果。
步骤2: 示范使用动画制作软件(15分钟)1. 将电脑或平板设备连接到投影仪或共享屏幕,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动画制作软件。
2. 通过简单的演示,展示如何导入秋游场景的图片素材,设置起始帧和结束帧,以及调整过渡时间等。
3. 强调学生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动画效果流畅。
步骤3: 学生实践制作动画(30分钟)1. 指导学生打开动画制作软件并开始实践制作动画。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秋游场景图片素材,自行设置起始帧和结束帧,并调整过渡时间,制作一个切换效果。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制作动画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过渡特效或音效。
步骤4: 学生展示和评价(20分钟)1. 学生逐个展示他们制作的秋游动画,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各自的优点。
3. 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步骤5: 总结反思(10分钟)1. 回顾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动画进行反思和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e9fea4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b.png)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去秋游设置动画补间动画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围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去秋游的主题展开,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动画补间动画来设计教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一、教案背景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动画补间动画的设计与应用,学生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动画设计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动画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动画软件设计动画补间动画;3. 设计一个简单的去秋游的动画场景,实现图形的移动和变换;4. 合理运用动画特效,增加动画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或Adobe Animate等;2.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预装有动画软件;3. 教师精心准备的去秋游相关图片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概念解释- 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 针对动画补间动画,简单解释其概念和原理,以及与关键帧动画的区别。
2. 示范与实操- 向学生展示一个使用动画补间动画设计的示例动画,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 老师演示如何使用动画软件创建一个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例如使用PowerPoint中的动画功能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或平板电脑上操作,按照老师的示例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场景。
3. 设计去秋游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并收集去秋游相关的图片素材;- 学生按照收集的素材,在动画软件中设计一个去秋游场景;- 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增加一些特效或者更复杂的动画变换。
4. 分享与展示- 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设计的去秋游场景的动画,并简单介绍自己所运用的动画设计技巧和特效;-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交流,鼓励提问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动画作品。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21db6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e.png)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粤教版粤教版信息技术《秋游去》教案课题秋游去单元第六课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2.制作渐隐效果3.操作小妙招重点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2.制作渐隐效果难点1.操作小妙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明明:今天学校组织外出秋游,我想把校车行驶的画面用逐帧动画展示出来。
玲玲:设置校车的简单移动效果,其实还有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你想知道吗?回顾所学知识:逐帧动画:在时间轴逐帧绘制内容,一个画面就是一帧,播放时影片按顺序显示每一帧的内容。
形状补间动画:设置动画时,在前后各一个关键帧里放置不同的一幅画,Flah软件会根据前后两帧的形状自动补充中间过程的帧进行形变。
本节内容: 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2.制作渐隐效果3.操作小妙招认真听讲,回想课前内容、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1.动作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要表现一个物体的运动画面,通常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实现。
设置好物体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的位置,中间的过渡帧则由Flah软件系统自动补充。
制作校车行驶效果过程:1)单击【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将校车素材导入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
2)选中图形,单击右键,点击【转换为元件】。
5)将文件保存为”秋游去.fla“,按<Ctrl>+<Enter>测试动画影片。
2.制作渐隐效果我们有时会看到物体渐渐出现或者渐渐消失,例如火箭升空等现象,利用元件的渐隐功能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2)在第1帧场景中输入文字“精彩的动画世界”,用箭头工具单击选中文字,右击,选择【转换为元件】。
3)在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在1~20帧间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4)选中第1帧,将第1帧的元件实例拖到舞台右侧外的工作区,并单击选,单击【属性】,选择【颜色】中的【Alpha】,设置为0%。
5)在第30帧、第50帧处插入关键帧,在第30~50帧之间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板书
![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学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47c53b50e2524de4187e3f.png)
第6课
秋游去
——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一、导入外部素材的方法:我会做
1
2
3
4
5 6
学着做:P 43
1 ●把“校车”拉到工作舞台,
●再将“校车”图片转换为元件
8 补间——动画
(书本是动作)
“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异同
“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 1、起始帧:插入图片(文字)——右键——转换为元件 2、结束帧:右键——插入关键帧 3、调整好起点和终点 4、在时间轴上单击任意一帧 5、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 1、起始帧:插入图片(文字)——右键——分离 2、结束帧: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 3、在时间轴上单击任意一帧 4、补间——形状
制作渐隐效果(P46)
4 ●在第20帧插入关键帧。 ●并在第1~20帧之间设置 “补间——动画”
5在第1帧,把你的名字移动 舞台右侧外。并选择元件
在6 舞台下面的属性面板中,
设置“颜色——Alpha——0%”,让你的名字变透明
7 ● 在第30帧,第5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 ●在第30~50帧之间设置: “补间——动画”
制作渐隐效果(P46)
1 点击箭头所指
设置尺寸 (如图)
设置背景颜色为蓝色, 色值为#0033CC。 (即第5行第5个,如图白 框所指)
制作渐隐效果(P46)
王明
3 ●在第1帧中,选择——“A”(文本工具),
设置属性:
后输入你自己的名字。
字体大小:80 ,字体颜色:白然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0f2e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d.png)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这一课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并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流程,特别是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Flash动画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特别是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秋游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重点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演示。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作补间动画,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简案)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_广教版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简案)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_广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126113804d2b160b4ec082.png)
第六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学内容
本科介绍通过导入素材到库并转为元件、渐隐效果的设置等;为今后学习应用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习一般素材导入到库、转为元件和整理,并把特殊素材修改成自己用;学会分析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素材等。
(技能性目标)
学会用不同的素材、不同的元件、不同的渐隐效果,注意图片的格式与使用,会在因特网上收集素材并转为元件,经常总结自己的心得。
(情感性目标)
能把各种素材用褒贬眼光分析与使用,知道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图片素材,知道因事和环境使用素材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常见多媒体素材,会在因特网上采集材料;会用辅助工具收集素材,以及导入库和转为元件。
四、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多媒体素材,教师播放一些素材给学生看,交流哪里见过这些素材和其他素材。
2、教师演示在因特网上收集素材导入库并转为元件,学生练习知道操作与方法,互相交流。
3、教师转播个别同学在学习导入库并转为元件的做法过程,练习巩固知识,资源共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会把素材导进flash库里使用,交流成功心得,共同集中疑问请教别人或共同解决、请教老师等。
5、勤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作业练习
收集2019奥运出名场地、精彩节目等图片,并能分类导入库转为元件做成简单动画卡片。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1]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691f7d95727a5e9846a61c1.png)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件的概念以及元件与实例的关系。
(2)学习新建和编辑元件。
(3)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形成的基本思想;(2)通过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学生学会利用元件来创作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月升月落”动画效果,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教学难点理解元件与实例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元件进行实例创作教学方法比较法、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先请大家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形状补间动画,谁来说说形状补间动画在创作过程中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回答)形状补间动画必须是形状性的图形;要在两个关键帧之间补间“形状”。
形状补间制作的动画只是形状和大小上的一些变化,那么如何制作真正能够“动”起来的动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动作补间动画。
二、新授1、教师告诉学生其实我们的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的创作思想是在两个关键帧之间进行补间“动画”即可,所不同的地方还有“动作补间动画”不能是形状,可以是元件实例、文字、组合或位图等。
怎么样?是不是想自己来尝试一下呢?好吧,请学生先来完成任务一:任务一:在舞台上画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小球并使该小球从舞台的左侧移动到右侧。
2、学生完成任务一:教师提醒学生要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个创作该动画的思路,如遇到问题可参考教材。
3、学生简要介绍一下该动画的创作过程:将图层一重命名为“移动的小球”。
选中第一帧,选择椭圆工具,设置笔触颜色为无色,填充色为渐变颜色,在舞台左侧画一个正圆形作为小球,注意大小要合适,不要太大,并将其进行组合或ctrl+g。
选中第15帧,插入关键帧或点击F6命令,并将小球移动到舞台的右侧。
选择第一帧,设置补间为“动画”。
按下ctrl+enter预览动画即可。
【原创】(市级)教案:动作补间动画
![【原创】(市级)教案:动作补间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cd49c78cb8f67c1cfbd6b802.png)
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元件及创建方法。
(2)让学生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会设置“缩放、旋转、缓动”等选项,做出各种动画效果。
让学生养成从库中调用元件的操作习惯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实践以及小组的协作学习,以任务驱动为
线索,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动画制作,教师进行讲解并及时指导。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定稿)
![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教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e324d733d4b14e85246874.png)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授课班级:11平面1班授课时间:2011年11月14日第3节授课地点:职教2楼南机房授课人:xxx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基本概念,为进行动画制作做准备工作。
★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并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老师则层层递进地进行讲解并及时指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
★难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地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三、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四、学习方法模仿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沙滩风景flash动画。
老师展示动画,提问:在flash动画中,有哪几个对象在做运动?分别做怎样的运动呢?学生回答:有云朵、星星、太阳、船、鸟和风车。
老师分析:位置移动、大小变化、透明度和旋转的效果,从而导入“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设计意图】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做到的动画。
然后进一步的分析动画效果,让学生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可以制作出哪些动画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理论要点:Flash动画种类:( 1) 补间动画(动作、形状)(2) 逐帧动画( 3) 遮罩层动画( 4) 引导层动画补间动画:就是只要建立好开始帧和结束帧,中间部分由软件自动完成的动画。
动作补间:是指元素由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像改变位置、大小、角度和颜色等。
注: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是元件,包括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位图、组合等,但不能是形状(失量图)。
技能要点:动作补间动画的三步骤:( 1)确定两个关键帧(起始和结束) ( 2)修改两个关键帧中元素的属性( 3)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实践内容:实例:制作一个小球作直线运动的动画。
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1579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1.png)
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教案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教案初中信息技术《动作补间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分元件和实例。
能够利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动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动画的形式,初步感受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子相册的形式,回顾过去,从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关键帧的运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文《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的开始部分。
教学中,为了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可以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照片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大家都带来了么? 【学生】利用照片自我介绍【教师】大家介绍的太好了,老师也来利用照片介绍一下自己好么?……老师的自我介绍已经完成了。
大家看,老师的自我介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呀?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是的,老师用的是电子相册,不但便于携带,而且有动画效果,更加吸引人。
大家想自己做一个电子相册么,今天我们就利用刚刚学过的flash制作一个电子相册。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导入图片的方式【教师】制作这样的电子相册需要哪些准备? 【学生】电子照片,照片的动态效果。
【教师】怎么导入图片? 【教师】a导入图片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插入→新建元件→文件→导入【教师】b导入图片为什么要新建元件? 【学生】元件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对象,将图片转换为元件方便后期多次重复使用。
【教师】c创建元件有哪两种方法? 【学生】方法一:从舞台上选取对象,然后把它转化为元件(第1课的操作方法);方法二:利用新建元件的方法,创建一个空白元件,然后在元件编辑区中制作或导入元件内容(本课的操作方法)【教师】d说一说你理解的元件和实例。
【学生】元件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对象,一般在库里。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8652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5.png)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关键帧。
(2)让学生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会设置“缩放、旋转、缓动”等选项,做出各种动画效果。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性思路及操作步骤。
(2)让学生养成从库中调用元件的操作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Flash技术手段,做出各种动画效果,从而来准确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动作补间动画制作。
教学难点: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性思路。
三、教学准备网页辅助材料、投篮动画源文件(半成品的FLA文件)、主题创意材料一份、极域多媒体教室系统4.0版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以前的课时中,我们学习了Flash动画制作当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与技能,但是还没有让元件在舞台上真正地动起来。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球体运动”,如图1所示,同时请同学们分析以下问题。
(1)小球是从什么地方调用过来的?(2)小球的起点与终点在什么地方?(3)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简单的“球体运动”动画,激发起学生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边思考、边分析的欣赏习惯。
2.任务一:“练习室阶段”师:请同学们进入“练习室”,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同时能够到“网页协助材料”中学习操作技术。
(1)绘制小球,将其转化为元件。
(2)将小球从舞台的左侧移动到舞台的右侧。
(3)要实现以上的动画效果,制作步骤是什么?学生快速进入制作动画状态,打开Flash cs3实行制作,并和同组同学实行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学生已有了动画制作知识与方法的基础,教师不急于给学生广播演示,而是给学生提供了“网页协助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组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注意总结学生在操作中的共性。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要求边操作边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实行讲解。
生:小球绘制后,转化为元件,到库中我们能够多次调动,这样很方便呀。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72bc580066f5335b812124.png)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一、前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中的第二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动作补间动画”。
是学习完在第一节基础知识之后,另外一个新的内容。
它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使学生在会简单操作flash软件基础上的一节练习课,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对flash有了简单的了解,会制作逐帧动画,本节课主要让他们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简单操作,同时要加强巩固对Flash软件的操作,并不断强化,使其达到对Flash软件各个功能板块的熟悉。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动画有极大地兴趣,也便于课堂的交流。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在学习和理解动作补间动画原理的基础上,并能够简单的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flash动画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点:在学习和理解动作补间动画原理的基础上,并能够简单的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是对上一节逐帧动画制作以及软件操作的巩固与强化,并对以后学习形状补间动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难点:由于本节课涉及到之前没有学习过的图层,故应类比上学期学习的Photoshop 中图层的概念,突破本节课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一)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制作倒计时动画并通过交流、讨论来加深对Flash软件各部分功能的了解及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具体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秋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掌握元件渐隐效果的设置。
(3)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别。
(4)巩固元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校车运动”的动作补间动画,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形状补间、动作补间这两种基础动画,初步理解Flash 动画制作的原理,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通过学习文字渐隐效果的动画,进一步掌握文字操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设计思想与内容结构
本课以“乘校车去秋游”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软件另外一种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动作补间。
教材先通过“组织素材”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Flash软件中准备素材的方法,巩固元件、库的有关知识;然后通过制作“乘校车去秋游”的动画,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再通过形状和动作两种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哪种类型的动画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较好,提升了学生动画制作的技能;最后通过制作渐隐效果动画,让学生学会设置元件属性的方法,巩固“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用不同方法制作文字效果的技巧。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与形状补间动画间的异同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较好;使学生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元件属性的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物体的动作补间动画和文字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两种基础动画制作方法的异同,触类旁通制作其他动画。
三、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上节课形状补间的学习,学生对Flash软件中常用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动画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集体合作学习的快乐;以教师讲解为辅,引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准备好的学习素材。
七、教学反思
有了上节课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学生在本节课上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完这两种基本的动画制作方法之后,如何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动画效果,学生感到很迷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来制作动画,让学生去感受,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作者:卢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