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流年、又成虚度。”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课外诗词鉴赏 精讲精练八首(含解析)(11)

课外诗词鉴赏 精讲精练八首(含解析)(11)

课外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八首(含解析)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8小题,共80.0分)1.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①,遗恨失吞吴。

注:①石不转:八阵图由细石聚集而成,无论水淹水退,石堆依然如故,六百年岿然不动。

这首诗中咏的是哪位古代军事家的事迹?请说出你的理由。

本诗中哪一个句子集中表达了杜甫对该人该事的评价?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

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

潺湲,溪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诗中的“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诗人通过最后两句写溪水表现出什么感情?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送万巨①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①万巨:人名。

①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失落怅惘的。

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②纵观全诗,诗人的“难堪”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因素?4.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本诗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情。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桃红元代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传。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注:横练:横铺着的白绢。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线句子展现的画面。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综合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综合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综合阅读) 1.(2016·河池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哭李远卢尚书昨日舟还浙水湄①,今朝丹旐②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③,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④。

【注】①湄,指岸边。

②丹旐(zhào),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称招魂幡。

③指张衡的《西京赋》。

④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后被司马昭杀害,过嵇旧居山阳,听邻人笛声,怀亡友感旧音而叹,向秀作《思旧赋》。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塑造了怎样一位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1)①友人李远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

②“一竿钓”“半局棋”以生活细节刻画了友人性情散淡、闲适悠然的优雅生活情趣。

③“平子赋”“谢公诗”以张衡、谢灵运比况,盛赞友人的文才显世,文名远播天下。

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

(答出①人物形象的给3分,答出②③的分析内容的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亦可前后对称呈现。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尾联曲婉深挚的表达了诗人路经友人李远故居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

②用典,作者用向秀路经其友人山阳故居,闻邻人笛声,感怀故人,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感伤哀悼之情。

③反衬手法,以有声衬无声,以风吹落木的萧萧之声和悲凉的笛声反衬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冷落凄凉,表现诗人内心的沉痛悲伤。

(答出思想感情给2分,答出表现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的各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2016·南宁、玉林、百色摸底)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2)题。

(11分)山花子·春恨陈子龙①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

寂寂景阳宫②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谢池春-壮岁从戎》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①阵云高、狼烽夜举。

②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③笑儒冠、自来多误。

④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⑤漫悲歌、伤怀吊古。

⑥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⑦叹流年、又成虚度。

【注释】①从戎:从军。

残虏:残余之敌。

虏,指金兵,与“胡”等均系古人蔑称外族的词。

②狼烽: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③朱颜青鬓:红颜黑发,指年轻时。

此指放翁于乾道八年(1172)在汉中戍卫前线事。

④儒冠多误:用杜甫《奉赠常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意。

⑤梦断:破灭,落空。

吴楚:指称东南,与西蜀相对言。

⑥漫:空,徒然。

⑦秦关:秦时所筑关塞如函谷关等,泛指边关。

【译文】我壮盛之年曾从军汉中,那时豪气壮概实足以吞灭敌军。

战场上,兵骑过处,尘埃高扬,到夜晚则只见狼烟烽火四举,壮观之极。

当年红颜黑发,意气豪俊的我,拥荷着兵戈,巡视在前线,真正快意啊!直觉得书生空喊报国往往多误事,唯有投身行伍才是实践壮志之途。

然而,谁知这也如一场空梦,建功立业的理想竟又落空,现今却闲散于吴楚的江湖成了草野逸民!徒然悲歌长吟,只能写些吊古伤今的诗篇。

烟波漫漫,茫然中,望不见边关在何处。

我能不为流光虚掷,年华空老而哀伤么?【赏析】一个战士,斗志正酣时却陡然被迫撤离前线,其浓重的失落感是可以想象的。

这种失落感愈是随着时光推移愈见强烈,所以,陆游晚年诗词中一再地抒写此种情怀,原也正常。

他是无法排遣掉心头的犹如茧裹的痛楚,唯有在笔底倾吐方始略觉宽松呵!然而,此情此思实如春草之丛芜,更远更深又更生,于是,诗人情不可遏,连篇累牍,吟之不巳,作之不巳。

后人嫌放翁诗词多意境重叠复出,当应从上述角度予以理解。

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翻译及赏析

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翻译及赏析

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翻译及赏析公元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那年二月,由夔州(治今四川奉节)通判转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同年十月,因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游于十一月赴成都上新任。

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

陆游在这里任职,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符合他的想效力于恢复旧河事业的心愿。

所以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为他一生最适意、最爱回忆的经历。

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

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

那时候,他意气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

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等等。

上面几句词写得极为豪壮,使人颇感振奋。

但全词感慨,也仅止于此。

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突然转为对这种生活消失的感慨。

其一反前文的情况,有如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为该句词语的出处;作者《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则可为该句内容的注脚。

这犹如一个晴空霹雳,作者的豪气与热情顿时灰飞烟灭。

承上片的歇拍,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

与他的《鹊桥仙》词写的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渔父》词写的:石帆山下空蒙三扇香新翠箬逢。

陆游教诗阅读答案

陆游教诗阅读答案

陆游教诗阅读答案陆游教诗阅读答案「篇一」《异梦》作者:陆游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

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

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

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注】这是陆游家居浙江山阴时所作,其时陆游已经84岁高龄。

题目:1.这是一首写梦的诗,作者的梦有什么“异”处?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尾联对表达这种心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作者梦的“异”处主要有三点。

①梦中的形象:虽已84岁高龄,作者却梦到自己身穿铠甲,手握雕戈驰骋在战场之上;②作战的地点:大西北和北方燕赵,这些地方都被金人占领;③梦中的心态:内心虽有些凄凉,但是为了统一大业,作者慷慨激昂,义无反顾。

(5分,答出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2.这首诗通过叙述奇异的梦境,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和为国奋战的决心。

(2分)尾联写的是梦醒以后作者的感慨,诗人一方面感慨自己的年迈,另一方面坚信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大业总有一天会完成。

(4分)陆游教诗阅读答案「篇二」陆游《小园四首(其二)》阅读答案《小园四首(其二)》陆游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万里路,却从邻父学春耕。

【注】鹁鸪,一种黑色的小鸟,常在雨前或天刚放晴时发出“咕、咕”的叫声。

此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陆游57岁,被贬官回到老家。

简析:写诗人行遍天涯后,又跟着邻居农父学着春耕。

诗人最终活到85岁,可以说,从事劳动是其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诗人还经常背着箩筐外出采药,并以之为村民们治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爱戴。

陆游《小园四首(其二)》练习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答:村南村北处处传来鹁鸪的叫声,暗示春雨充足,正是插秧的大好时机;漫漫的白水之上,碧绿的秧尖款款摆动。

(2分)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境界广阔、情趣生动、声色兼备的春耕生产图。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却”字上,请简要分析。

陆游的诗及翻译

陆游的诗及翻译

陆游的诗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陆游的诗及翻译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宋朝诗人。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词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的作品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

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

总体看来,艺术特点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

陆游的诗全集:《示儿》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

其古诗全文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

其古诗全文如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翻译】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又一年盼望官军收失地。

《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

其古诗全文如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的意思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的意思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的意思“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谢池春·壮岁从戎》,其古诗全文如下: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翻译】壮年之时参军,曾经有过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

天上厚厚的云烟,是那烽火狼烟被点着了,年轻的小伙,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那时讥笑:自古儒生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上阵杀敌的梦已经破碎,却只能百无聊赖地在这片吴楚大地上泛舟。

慢慢吟唱悲歌,不由得伤心而凭吊古人。

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湖,又使我想到此刻边关战事如何呢?只能感叹:自己又虚度了不少流水般的岁月。

【鉴赏】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

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

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等等。

上面几句词写得极为豪壮,使人颇感振奋。

但全词感慨,也仅止于此。

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突然转为对这种生活消失的感慨。

其一反前文的情况,有如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为该句词语的出处;作者《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陆游爱国主义诗的主要内容五篇

陆游爱国主义诗的主要内容五篇

陆游爱国主义诗的主要内容五篇第一篇:陆游爱国主义诗的主要内容陆游爱国主义诗篇的思想内容(转)陆游的一生写了很多诗,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爱国主义诗篇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在他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请缨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生活在南宋前期,南宋统治者屈辱卖国,中原大好河山沦于敌手,统治者这种妥协乞和的政策和行为,激起了当时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的愤慨。

他们强烈要求抗击金兵侵略,收复中原,恢复祖国统一。

陆游的志向也是作为一名战士,投身抗金战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诗人。

他在《夜读兵书》中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他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

但是随着第二,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还表现了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

由于陆游对祖国有强烈的爱,所以对那些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统治者自然表现出无比的憎恶。

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愤怒地谴责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宋金和议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第三,在陆游爱国诗篇中,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深切的关注与同情。

他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例如他在公元1195年写的《农家叹》一诗,就是通过农民悲惨遭遇,勾勒了一幅阶级压迫图:“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梗。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豚?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概括了农民处处种庄稼,辛勤耕田地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人民生活现状的描绘,深刻的揭示了官府苛取,豪绅兼并掠夺的情状。

形象地描绘了老百姓处于朝廷、官吏和豪绅互相勾结,层层压榨的悲惨境地。

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掠夺劳动人民的暴行。

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⑤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

剩下的那两公里路,他一直在跟我说李暖暖,恭敬地一口一个小李老师。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镇,来到了李暖暖教书的学校。

⑥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

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⑦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

我心疼了。

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⑧“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

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

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⑨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感叹流年的诗词

感叹流年的诗词

感叹流年的五首古诗词一、在流年中,途经悲喜《洞仙歌》宋·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她掐着手计算,秋风几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到,流年似水,岁月在暗暗变换。

世事就像夏季的风,总是还来不及商量,便转身离开,不知去向,只残忍地留下一段情,让人在不知结局的故事里流连、徘徊。

远去的时光,可以让一个人爱到荼蘼,也可以让一个人有一颗波澜不惊的心,这都是岁月的赐予,让我们途经悲喜,不让风尘爬上眉弯。

二、流年易逝,年华易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对于辛弃疾来说,世界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空辜负了流年。

越长大越发觉,不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时间对我们越来越重要。

三、淡看沧桑,笑语流年《一剪梅》宋·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花落后,才觉流年度。

一世浮生一刹那,一程山水一年华。

余生并没那么多来日方长,只有时光匆匆。

惟愿,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值得的人,好好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四、安守流年,淡看风雨《谢池春》宋·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西江月 秋兴》《柳絮二阕》《夏谷云泉》《秋庭夜月有怀》《叠题乌江亭》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西江月 秋兴》《柳絮二阕》《夏谷云泉》《秋庭夜月有怀》《叠题乌江亭》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程馞《西江月·秋兴》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西江月•秋兴程馞[注]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

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鱼船。

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

(4分)2.这首词下阙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答:(1)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塑造了“山翁”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

(2分)(2)“招”与“笑”,可见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笑指菊花开遍”,可见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

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

(2分)2.答:(1)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

(2分)(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

(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西江月•秋兴》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

韩琦《柳絮二阕》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柳絮二阕[宋]韩琦其【问题】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其【问题】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1.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2.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6分)【参考答案】:1.①两首诗第—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

(2分)②第一首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这一特点。

陆游爱国诗词《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译文赏析

陆游爱国诗词《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译文赏析

陆游爱国诗词《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译文赏析《谢池春·壮岁从戎》宋代: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译文】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

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

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

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

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

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注释】谢池春:词牌名,又名“风中柳”、“玉莲花”等。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狼烽:烽火。

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赏析】上片写词人过往的军旅生涯及感叹。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这几句是词人对南郑生活的回忆。

他那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胸中怀抱着收复西北的凌云壮志,一身戎装,手持剑戈,乘马于胯下,随军止宿,气吞残虏。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

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

”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

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

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

“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

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

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陆游宋词《谢池春》原文翻译赏析

陆游宋词《谢池春》原文翻译赏析

陆游宋词《谢池春》原文翻译赏析引导语: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谢池春》,这首词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是他杰作之一。

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

【原文】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白话译文】壮年之时参军,曾经有过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

天上厚厚的云烟,是那烽火狼烟被点着了年轻的小伙,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那时讥笑:自古儒生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而不参军报效国家)。

上阵杀敌的梦已经破碎,(我一心报国)却只能百无聊赖地在这片吴楚大地上泛舟。

慢慢吟唱悲歌,不由得伤心而凭吊古人。

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湖,又使我想到此刻边关战事如何呢?只能感叹:自己又虚度了不少流水般的岁月。

【赏析】公元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那年二月,由夔州(治今四川奉节)通判转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同年十月,因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游于十一月赴成都上新任。

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

陆游在这里任职,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符合他的想效力于恢复旧山河事业的心愿。

所以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为他一生最适意、最爱回忆的经历。

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

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

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讲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讲解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叫子,罚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理解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B.“他们做出的调解均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错误。由原文“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可知,是双方时常就“和解”了,而不是均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理解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A.文段一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它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还可以使人善于借助外物,弥补自身不足。
B.文段二慨叹从师的风尚久已失传,当今之人不懂得句读,因而无法解惑,又耻学于师,所以日益愚蠢。
C.文段一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以整齐的排偶句为主,适当加入散句,使文气流畅。
D.文段二运用对比手法论证“耻学于师”的危害;以散句为主,用慨叹、质疑等语气,表达出充沛的情感。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君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是对君私人间的关系,所以古之忠臣,多只忠于一姓王朝。
B.舜不能用对其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和弟弟,因为君王也应先完成私人间的道德。

经典诵读爱国篇(宋词 5篇)

经典诵读爱国篇(宋词 5篇)

爱国篇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注释】1.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2.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3.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4.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5.梦断:梦醒。

6.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7.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8.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9.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10.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11.觅:寻找。

12.戍:防守。

13.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14.貂裘:貂皮裘衣。

15.霜:白。

16.空:白白的。

17.料:预料。

【赏析】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

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

辛弃疾诗词鉴赏篇一:辛弃疾诗歌鉴赏词中之龙------辛弃疾【词作品读】《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文章内容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出版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

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

又以“青山”两句,喻激进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

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长统冶者。

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

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弹劾解官归居时。

词风清丽,描写了早春乡村景象。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但是悲苦不等于错愕,“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托付很大的希望。

作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忱田园生活的感情。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之下,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一如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民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微善,真性情。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

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

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

陆游《谢池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谢池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11分)谢池春(南宋)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词结尾一个“叹”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豪迈,而今失落苦闷沉痛的爱国词人形象。

B.“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表现出词人曾经在军旅生涯中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振奋人心的英勇豪气。

C.“笑儒冠自来多误”化用杜甫诗句“儒冠多误身”,表达了词人藐视读书人、甘愿戍守边关建功立业的豪情。

D.“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表明词人虽报国愿望落空,却能安然隐居家乡,泛舟优游,大有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闲适意趣。

E.“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词人表明自我宽解无效,表达出对祖国河山长久无法收复的沉痛慨叹之情。

15.全词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分)14.(5分)CD(答对一项各2分,全对5分。

C项“笑”表达对从军生活消失的感慨,是苦笑、无奈的笑。

D项表达诗人无奈归隐的失落、苦闷之情)15.(6分)全词主要采用了对比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各1分)。

词人上阙虚写,回忆了当年意气风发,拥戈戍边,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1分)。

下阙实写,描写了此时“功名梦断”,闲居江南,空望秦关的生活处境。

(1分)。

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虚度流年的痛苦感伤。

(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叹流年、又成虚度。

出自宋代陆游的《谢池春·壮岁从戎》
原文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创作背景: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

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

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

译文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

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