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诊断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老师动作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 ,技能传授 5、小组合作,传球练习,并进行小组PK比赛,继续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6、游戏 “抢运西瓜”,巩固并运用课堂所学技能,把学习气氛推向高 潮。 7、放松运动《笑哈哈》游戏 ,在快乐中结束教学,但学生意犹味尽。
诊断与分析:
1、课前的导入,老师就把学生是课堂小主人的位置体现无遗
诊断与分析:
“所谓人生,就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去赶一条长长的路,着
急是绝对不行的。”看到这句话联想到自己的教学经历,觉得有 许多感触:一颗幼苗需要一个很长的等待过程让它发芽、长叶、 开花才会结果,或许这是一个漫长、寂寞的过程。教学就如同浇 灌和培育幼苗,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去陪伴学生慢慢成长。
解决建议:
1、于“似解未解”时“耐心等待”——孩子你慢慢来 2、于“个性差异”时“耐心等待”——孩子你慢慢来
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乾潭职高 吴雪芳 2010年11月
案例呈示: 美术课《恐龙世界》,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1)播放恐龙动画片。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你们知道恐龙 有哪些生活习惯?你们知道恐龙在哪里生活吗? (2)出示恐龙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放音乐,部分学生头戴教师课前准备的恐龙头饰模拟恐龙 走路的姿态进行表演。
解决建议:
1、评价不要只是针对问题 2、不能一味追求好听
敬 请 您 的 指 教
乾潭职高 吴雪芳 2010年11月
案例呈示:曾经听过这样一堂音乐课,内容是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四 渡赤水出骑兵》歌曲的欣赏,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位老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开始发问:红军长征的缘由是什么?经过怎 样?途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情?长征的结果怎样?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逐一作了回应,不全者,老师作了补充然后,老师又从地理角度讲 解了长征行进路线,途经省市及其地理环境等谈论后,终于点到了作品, 但是又觉得还要补充关于文学诗歌的内容(歌词是文学诗作),朗诵一 遍后,又提了几个标题,谈论原诗句这样写的手法。大半节课过去了, 课堂上终于传来等待已久的歌声。然而由于时间有限,这首歌曲较长, 学生只完整地听了一遍歌曲,学生根本来不及再次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 验,下课铃就响了。
(4)小组合作画恐龙(这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
(5)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
诊断与分析:
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的,教学设计缺乏指向性与达成性,备课 时缺乏对学生怎样学习技能缺乏基本示范和方法指导,教学内容 过杂,知识无序,盲目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对本课教学目标的研 究。
正确观点:学科的课程价值体现在课程目标上,而课程目标则
诊断与分析:
上述课例中,教师花了不少心思,课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
但教学中没有真正地将其他学科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标 准明确指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基本理念,音乐应贯穿于音乐 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 美体验之中。而上述案例教学恰恰背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的基本理念,未能遵循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
(2)分组讨论说说父母、亲人、朋友给了你们哪些关爱? (3)视频播放电影“心灵的呼唤”片段。问:谁能把自己最感动的话 说给大家听听? (4)展示一组反映“心灵关爱”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5)展示几组系列卡片。有平面的、立体的,区分卡片的类别及特点。
(6)讲解系列卡片的制作过程
(7)学生制作
诊断与分析:
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偏差,教学中不能很好的
在人文主题中提炼学科知识,在实践中渗透学科知识,造成 突出了情感态度,忽视了技能技巧。案例中教师用了大量的
时间把关注点放到了思想教育中,不是从学科的角度去分析、
观察、体验作品。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融入到学生音乐、美 术或体育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识与技能二者密切联系在一起,且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 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才能使学科价值得到 尽其发挥 。
扬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似乎只有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才
符合新《课标》倡导的“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 育阶段的教育中,评价的目的的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评价
应以客观为前提,而不是一味的表扬和夸奖。 倘若我们的课堂上, 问题的答案没有了标准,教师的评判没有了
原则,学生的眼里没有渴望,课堂教学也就没有了效益。追求盲目 的评价只能是对学生智慧的侮辱,是对学生承受能力的低估,是对 新课程评价的误解,是教师责任的缺席。
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的学科综合原则,用一
句俗语来形容,就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本人的地”。
案例呈示:《这样的体育课学生怎能不喜欢》教学设计
1、课前三分钟,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2、热身运动,小游戏“快快抢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自由组合练习传球 ,给学生创造大胆展示自己才能和创新的机会
案例呈示1:有很多的观摩课中,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老师在听完 某个学生的演唱或看完学生的绘画作品后,会问其他同学: “他唱得好不好?” (其实很一般,音高、节奏均有偏差)
“他画得棒不棒?”(其实无论色彩还是形状的把握都不够准
确),可学生都知道投“师”所好,大声说“好!”接着老师 继续引导:“让我们给点掌声好不好?”于是,教室里响起了 一片掌声,有时,还伴随着“棒!棒!你真棒!”的高呼声。 在某些公开课上更是充斥着全盘夸奖,甚至进行物质奖励。某 一音乐老师在上《天山之春》时,为了给学生奖励,活跃课堂 气氛,给学生买来好几个哈密瓜,谁回答问题积极就当场奖励
具体地体现在学科教学目标上,因此,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
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教学活动,使教学不 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丰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意
图,既意料之中,又情理之外。
案例呈示:初中教材《心灵关爱》系列卡制作教学环节:
(1)“天堂与地狱”故事引入。讨论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2、传球练习的设计王老师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新课标理念,拓展了原来体
育教学的内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过程,在培养学
生人格品行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案例呈示:这是一节音乐优质课比赛,参赛的课题是《美丽的彝家》。 上课前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精心备课。在课堂上也充满激 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试图通过唱、跳、演等形式进一步引导 学生体会彝族音乐的热情与热烈。可是学生却出奇的冷静,老师以为自 己的热情可以换来学生充满快乐的歌声和生动的表演,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很投入地与师一起在音乐中尽情地舞、尽情地唱,能充分体验并 展现彝族音乐的风格)可以完美地呈现出来……可事与愿违,老师开始 着急了,在本该安静聆听的时候也动了起来,而这时的动作幅度更大了, 脸上的表情更夸张了,说话的语速也加快了,语调也提高了……以为可 以用老师夸张的表现去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而事实上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却有些喧宾夺主。更遗憾的是,当学生听辩不出大三弦的音色时老师干 脆着急得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它的声音是很低沉的!是不是这样?结 果可想而知,对老师这样直截了当的反问,即使是还在思考的学生,他 能说不吗?
学生吃一块,乍一看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
百度文库
案例呈示2: 老师:大家看完这幅《太空世界》作品,能有更奇妙的想法吗? 生:老师,我想到了未来太空的美丽世界。 师: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老师,我想到了我长大的理想。 师:好,真好。
生:老师,我想不出来。
师:好,你真诚实。
诊断与分析:
二个案例都反应了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都以赏识、夸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