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禁忌原理
中医配伍禁忌的原理是啥
![中医配伍禁忌的原理是啥](https://img.taocdn.com/s3/m/cab5db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5.png)
中医配伍禁忌的原理是啥中医配伍禁忌是指在中医药治疗中,某些中药的搭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的现象。
中医配伍禁忌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相克原理:中药相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的组合对药效产生相反或抵消作用的现象。
例如,某些药物在药物组合中会出现相互不相容、作用互斥,甚至会出现毒副作用增强的情况。
2. 药性原理:中药的配伍应考虑到药性的相近或相反。
中药的药性包括寒热、温凉、升降、散收、滋补等不同性质,不同药性的中药搭配容易引起阳邪与阴邪的格斗或相互遮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3.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中医认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与脏腑、经络、气血等有密切的关系,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也与五行有对应关系。
根据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中药的搭配应符合五行相生的规律,而忌讳五行相克的搭配,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4. 药物化学反应原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药效减退、毒性增强或产生不良反应,并且可能会破坏制剂的稳定性。
因此,中药的配伍应注意避免与某些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经验总结原理:中医的配伍禁忌也是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来,包括对某些中药的配伍产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
根据这些经验总结,制定了一些中药配伍禁忌的规定。
综上所述,中医配伍禁忌的原理涉及了相克、药性、五行相生相克、药物化学反应以及经验总结等多个方面。
中医的配伍禁忌是为了确保中药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并对药物搭配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应严格遵守中医配伍禁忌的原则,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配伍禁忌实验报告
![配伍禁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c23e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2.png)
一、实验目的为了深入了解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知识,验证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实验针对常见药物进行配伍禁忌实验,探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原理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使用时,可能产生理化反应,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增加或不良反应。
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如沉淀、变色、气体产生等,以判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药物: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
2. 实验仪器:试管、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体外实验(1)取等量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分别加入试管中。
(2)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
(3)重复实验,加入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等,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
2. 体内实验(1)选取健康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2)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混合溶液。
(3)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如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外实验结果(1)阿莫西林与头孢呋辛混合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2)甲硝唑与奥美拉唑混合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3)葡萄糖酸钙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2. 体内实验结果(1)对照组实验动物精神状态良好,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2)实验组实验动物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头孢呋辛、甲硝唑与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与氯化钠溶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混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增加或不良反应。
2. 建议(1)临床用药时应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原则,避免将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混合使用。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03ed6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2.png)
配伍禁忌概念
摘要:
1.配伍禁忌的定义
2.配伍禁忌的分类
3.配伍禁忌的原因
4.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一、配伍禁忌的定义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的现象。
这种禁忌在中医药领域尤为重视,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配伍禁忌的分类
根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药物相互拮抗,降低或丧失药效。
2.药物相互增强,导致药效过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药物相互抵消,使一种药物的疗效被另一种药物所抵消。
4.药物相互促进,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加快,降低药效。
5.药物相互干扰,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三、配伍禁忌的原因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
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因素。
在药物配伍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拮抗或协同,从而产生配伍禁忌。
四、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药物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医嘱,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种类。
2.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配伍禁忌。
3.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意见。
五、结论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e85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是指在给药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的组合或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或副作用,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是药物安全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配伍禁忌通常基于药物的药理学性质和相互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对体内酶系统和受体的影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禁忌情况的解释:
1.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药效
、代谢或排泄途径,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
例如,
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发生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
增加或降低,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
2.化学不稳定性:某些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给药过程中
需要注意避免药物的混合或共同使用,以防止药物的降解或
转化。
3.药物不相容性:某些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物理性
相互作用,导致沉淀、溶解度降低或药物的稳定性受损。
这
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释放特性,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4.特殊人群禁忌:由于特定人群的生理特征或病理状态,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例如,儿童
、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更为
敏感或存在特殊的禁忌情况。
遵守配伍禁忌的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给药前,医生和药师通常会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如果有任何关于药物配伍禁忌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药师。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b20d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d.png)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的情况。
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往往与药物之间的化学性质、药理作用、代谢途径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了解和避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治疗取得最佳的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1. 化学反应原因: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的活性发生改变或产生毒性物质。
例如,某些药物在与酸性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酸碱反应,导致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
2. 相互作用原因:药物在体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其药理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参数。
当某些药物相互作用时,可能改变其药效,增加药物浓度,导致过量或中毒。
3. 代谢酶互相影响原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的代谢酶系统。
当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影响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药物代谢速度发生改变。
这可能会导致药物积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 药物互相竞争原因:某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竞争蛋白结合位点,使其他药物的药效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下,药物的疗效可能降低或失去作用。
二、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1. 阿司匹林与氨基酚:阿司匹林与氨基酚同时使用可能导致氨基酚的清除减慢,从而增加氨基酚中毒的风险。
2. 抗生素和乳制品: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与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
因此,在服用这些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食用乳制品,以免影响抗生素的吸收。
3.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胺碘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而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但是,这两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相互作用,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
4. 口服避孕药和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可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药效,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因此,在口服避孕药期间使用抗生素时,应采取其他避孕方法。
5.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然而,它们的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的风险。
药品配伍禁忌
![药品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7d1a82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9.png)
药品配伍禁忌药物配伍是指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药物的配伍都是可行和安全的。
在医学领域,存在着一些明确的药品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之间的混合使用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药品配伍禁忌及其原因。
1. 酒精与药物的配伍禁忌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与某些药物的混合使用会产生危险的效应。
例如,与解热镇痛药类似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混合使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此外,与抗抑郁药物混合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状态变化和意识模糊。
2. 抗凝血药物的相互作用抗凝血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但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也存在禁忌。
例如,抗凝血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混合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此外,与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混用,可能减少抗凝血药物的疗效。
3. 高血压药物的配伍禁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但其中一些药物的配伍是禁忌的。
举例来说,ACE抑制剂与钾盐补充剂混合使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血管事件。
此外,ACE抑制剂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混合使用也会减弱降压效果。
4. 乙醇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禁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和癫痫等疾病,但与乙醇混合使用会产生危险的效应。
这种混合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昏迷和甚至死亡。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患者应避免饮酒或饮酒。
5.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与含酪胺食物的相互作用MAOIs是一类抗抑郁药物,与含酪胺食物的混合使用会引起严重的血压升高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酪胺食物包括豆类,坚果,巧克力,葡萄干和咖啡。
总之,药品配伍禁忌是临床药物应用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了解这些禁忌,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在使用药物时,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确保合理的用药和避免危险的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课件
![药物配伍禁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caaa7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8.png)
解、液化。
•药物配伍禁忌
•4
1 物理性配伍禁忌
分离: 常见于水溶剂与油容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是由于2种溶剂比重 不同而出现配伍时分层的现象,因此在临床配伍用药时,应该注意药 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
沉淀
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 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
肌苷注射液+盐酸多巴胺变色 ➢ 络和作用
四环素类、B- 内酰胺类抗生素能与多价金属离子( A l3+ 、Ca2 + 、 Mg2+ 、Fe2+ 等)络合而失效 ➢ 水解作用
一些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易水解的酰胺(如氯霉素)、酯(如普鲁卡因 等)、亚胺(如地西泮、利眠宁等)、内酰胺(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一些不稳定的键,水解
变,因而呈现出沉淀、放出气体、变色、分
解、产生毒性物质,这类药物配伍禁忌为化
•药物配伍禁忌
•6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变色:主要由于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
光、空气影响而引起,变色可影响药效,甚
至完全失效,易引起变色的药物有碱类、亚
硝酸盐类和高铁盐类。
•药物配伍禁忌
•7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产气: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
•药物配伍禁忌
•16
四、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举例
➢ 1 抗菌药物 ➢ 2 盐代谢平衡药物 ➢ 3 维生素类药物 ➢ 4 能量性药物 ➢ 5 消化系统药物 ➢ 6 呼吸系统药物
•药物配伍禁忌
•17
1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79ecc7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f.png)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物动力学过程,以及药物与细胞、组织或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是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的改变或者引发危险的不良反应。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本身的性质、个体的生理状态、遗传因素和其他同时使用的药物等。
因此,当不同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通常有两种类型: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或饮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包括药物的相加效应、相乘效应、拮抗作用或互相影响代谢的效应。
例如,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心律失常、肝脏损伤等。
而药物-食物或饮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的某些成分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排泄。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与酒精或某些食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效果的改变或产生不良反应。
为了避免配伍禁忌带来的风险,医生和药师需要对药物的性质、相互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深入的了解。
在开处方药时,医生应该询问患者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药师在发药时也应该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不会发生配伍禁忌的情况。
此外,患者也应该积极告知医生和药师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而言之,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的改变或产生不良反应。
了解药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是避免配伍禁忌的关键。
医生、药师和患者应该共同努力,确保合理用药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品配伍禁忌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品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38625c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b.png)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品配伍禁忌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而药品配伍禁忌则是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由于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因此需要避免同时使用或相互配伍。
本文将探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中存在的一些药品配伍禁忌,以提高公众对医疗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认识。
1. 药品配伍禁忌的概念药品配伍禁忌是指在同时或连续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减少药物疗效的情况。
这种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药物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交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理学过程。
2.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常见药品配伍禁忌2.1 抗生素与酒精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但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饮酒。
因为酒精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同时,酒精本身对肝脏有损害作用,会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2.2 降压药与钙补充剂降压药通常会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一起使用,以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然而,同时使用补充钙剂可能会增加对钙流通道的阻滞作用,导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应避免额外的钙补充剂的使用。
2.3 抗凝药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而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
同时使用这两类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凝药时应避免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2.4 口服降糖药与胃肠动力药口服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而胃肠动力药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同时使用这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口服降糖药的吸收不完全,从而影响降糖效果。
因此,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时应避免与胃肠动力药同时使用。
3. 如何避免药品配伍禁忌的发生3.1 咨询医生或药师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有关药品配伍禁忌的信息。
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用药情况提供专业的建议,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3a1f3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9.png)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配伍禁忌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某些药物相互之间具有不良的作用或者相互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对抗作用,导致疗效减弱或者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现象。
中药配伍禁忌可以分为药物配伍禁忌和药食禁忌两个方面。
一、药物配伍禁忌1. 不宜同用:指在临床应用中,某些药物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不良相互作用,同用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或者疗效减弱的情况。
例如,麻黄与阿司匹林同用会增加出血倾向;阿胶与川贝母同用会降低川贝母的止咳化痰作用。
2. 交叉禁忌:指在一定的配伍方式下,某些药物相互混合使用,会导致药物成分相互作用而失去原有的药效。
例如,米质与新青霉素交叉使用,会导致米质代谢途径受阻,使新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3. 形影禁忌:指某些药物在配伍时存在着特定的禁忌,即有些药物在配伍时,其形状会影响其他药物吸收、代谢或者消化的情况。
例如,生地黄与枸杞同用会加速生地黄的代谢,降低其药效。
二、药食禁忌药食禁忌是指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与食物相互之间存在不良的相互作用或者食物对中药产生抗药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者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情况。
1. 不宜同食:某些中药在与食物同食时会受到食物成分的影响,使其疗效减弱或者药物代谢发生改变。
例如,某些中药在服用后不宜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影响中药的药效。
2. 咳慎忌食:某些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咳慎忌食的现象,即在使用中药的同时应避免食用特定的食物,否则会干扰中药的药效。
例如,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结合,影响人参的药效。
3. 药物性质相克:某些中药与食物的性质相克,相互之间产生对抗作用。
例如,服用某些中药后不宜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与中药中的温热性质的成分相冲突,影响中药的药效。
中药配伍禁忌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它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中药应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的规定,以确保药物的良好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药品配伍禁忌分析
![药品配伍禁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92a1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png)
药品配伍禁忌分析药品的配伍禁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某些药物的搭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甚至危及患者健康的现象。
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高度关注药品的配伍禁忌,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药品配伍禁忌进行深入分析。
一、药理学角度在药理学上,药物的配伍禁忌主要指的是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干扰或相互抵消效果的药物组合。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以及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
例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配伍禁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华法林则是一种抗凝血药物。
两者同时应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因为阿司匹林会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并导致出血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医生在开处方之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以避免这种禁忌的配伍。
二、药代动力学角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经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看,药物的配伍禁忌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相关。
比如,红霉素和硫酸镁就是一个药代动力学禁忌组合。
红霉素可以抑制肠道转运蛋白P-gp,从而影响硫酸镁在肠道的吸收。
这会导致硫酸镁的血浓度升高,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可能诱发严重的肾脏损伤。
因此,医生在患者同时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慎重考虑禁忌的配伍。
三、临床角度临床角度主要侧重于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药品的禁忌配伍。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用药史等信息,以减少潜在的配伍禁忌风险。
举个例子,患者患有严重心脏病,并正在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此时加用洋地黄类药物会增加洋地黄的毒副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心律失常和中毒的风险。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风险。
综上所述,药品的配伍禁忌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医务人员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判断,并在用药过程中始终注意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联合用药的禁忌原因及常用药品配伍禁忌
![联合用药的禁忌原因及常用药品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2cea6b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b.png)
联合用药的禁忌原因及常用药品配伍禁忌一、物理性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给药物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变化有4种,即分离、沉淀、潮解、液化。
1.分离:常见于水溶剂与油溶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是由于2种溶剂比重不同而出现配伍时分层的现象,因此在临床配伍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
2.沉淀:常见于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又如许多物质在超饱和状态下,溶质析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
3.潮解:含结晶水的药物,在相互配合后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的结晶水被析出,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如碳酸钠与醋酸铅共同研磨,即发生此种变化。
4.液化:2种固体物质混合时,由于熔点的降低而使固体药物变成液体状态,如将水含氯醛(熔点57℃)与樟脑(熔点171〜176℃)等份共研时,形成了熔点低的热合物(熔点为-60℃),即产生此种现象。
二、化学性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改变了药物的性状,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减效、失效或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等,化学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1.变色:主要由于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光、空气影响而引起,变色可影响药效,甚至完全失效,易引起变色的药物有碱类、亚硝酸盐类和高铁盐类,如碱类药物可使芦荟产生绿色或红色荧光,可使大黄变成深红色,碘及其制剂与鞣酸配合会发生脱色,与淀粉类药物配合则呈蓝色;高铁盐可使鞣酸变成蓝色。
2.产气: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产生的气体可冲开瓶塞使药物喷出,药效会发生改变,甚至发生容器爆炸等,如碳酸氢钠与稀盐酸配伍,就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沉淀:由2种或2种以上药物溶液配伍时,产生1种或多种不溶性溶质,如氯化钙与碳酸氢钠溶液配伍,则形成难溶性碳酸钙而出现沉淀;弱酸强碱与水杨酸钠溶液、磺胺喀啶钠溶液等与盐酸配伍,则生成难溶于水的水杨酸和磺胺喀啶而产生沉淀;如生物碱类的水溶液遇碱性药物、鞣酸类、重金属、磺化物与澳化物,也产生沉淀等。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6185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7.png)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不良或不可预测的反应,称为药物配伍禁忌。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或排斥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或药物失效。
药物配伍禁忌可能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途径的改变、药物剂量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甲药物与乙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为甲药物和乙药物可能会影响彼此的代谢和排泄途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或降低。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通常是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的。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此外,通过研究药物的反应特征,如不良反应、药物失效等,也可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在药物治疗中,配伍禁忌的存在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在需要多种药物一起使用的治疗中。
如果存在配伍禁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医生通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937cbe21af45b307e8719710.png)
实验二药物的配伍禁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时,可能产生的配伍禁忌;了解药物配伍禁忌的实际意义。
【原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配合使用时,可能出现理化性质或药理性质改变,使药效减弱或丧失,或产生毒性,这些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称为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禁忌分为三种情况:(1)物理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发生物理性质改变,如吸附、潮解、液化、溶化、析出等。
例如抗生素与活性炭合用,则抗生素被吸附而降低疗效;Na2CO3与CH3COOPb 研磨会变湿润;水合氯醛(熔点57℃)与樟脑(熔点171-176℃)等量混合研磨会形成低熔点混合物(熔点-60℃)产生液化现象;浓盐水与乙醇混合会析出NaCl晶体。
(2)化学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发生化学性质改变,如沉淀、变色、产气、燃烧、爆炸等。
例如盐酸四环素以NaHCO3注射液稀释时,由于PH值升高而析出四环素结晶;Ad溶液遇光线或空气后,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会逐渐变成红色或棕色而降低疗效,甚至失效;KMnO4与甘油混合会发生燃烧。
(3)药理性配伍禁忌(疗效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药理作用相互抵销或毒性增强,叫药理性配伍禁忌。
例如,Ca2+与Mg2+的相互对抗;洋地黄与钙制剂合用,钙能增强洋地黄对心脏的毒性。
兽医临床上常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此时应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必要时,应以不同途径给药,如青霉素与磺胺嘧啶钠,庆大霉素与羧苄或氨苄青霉素相混合则失去活性。
药理性配伍禁忌一般应予避免,但在特殊情况下,却可利用它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在药物中毒时进行解毒,如酸中毒可用弱碱中和,毛果芸香碱等拟胆碱药中毒可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解救,以及咖啡因可用来减低水合氯醛对延脑和心脏的副作用等。
【材料】(一)动物小白鼠4只。
(二)器材电子秤,试管架,试管,1ml注射器,5号针头,药匙,乳钵,鼠笼,pH广泛试纸。
(三)药品蒸馏水,液体石蜡,水合氯醛,樟脑,樟脑醑,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24万μ青霉素G钾溶液,1.25%盐酸四环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5%碳酸钠溶液,0.3%戊巴比妥钠注射液,1%安钠咖注射液,4%硫酸镁注射液, 5%氯化钙注射液。
临床用药的配伍禁忌
![临床用药的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389078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2.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不当,影响 药物疗效
3.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不同,影响 药物疗效
4. 药物给药途径:药物给药途径不 同,影响药物疗效
5. 药物使用时间:药物使用时间不 当,影响药物疗效
增加药物毒性
1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之间发生 化学反应,产
03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过大或 过小,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 不良反应
05
药物适应症:药物适应症不 同,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不 良反应
02
药理作用:药物之间发生药 理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或增 加不良反应
04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不同, 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不良反 应
配伍禁忌的分类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 01
临床用药的配伍禁忌
演讲人
目录
01
配伍禁忌的概念
02
配伍禁忌的临床 意义
03
配伍禁忌的预防 与处理
配伍禁忌的概念
配伍禁忌的定义
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联合使用时, 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产 生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或影响
药物稳定性的现象。
配伍禁忌包括物理配伍禁忌、化 学配伍禁忌和药理配伍禁忌。
物理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混合使用 时,由于药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可 能导致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分
药物配伍不当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 药物吸收和代谢
药物配伍不当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配伍禁忌的预防与 处理
合理选择药物
了解药物的性质、作用和副作用 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遵循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
临床药学见习中的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临床药学见习中的药物配伍禁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59bd3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9.png)
临床药学见习中的药物配伍禁忌分析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在同一时间、容器、管道或者人体内混合使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失效或者毒性等问题。
在临床药学见习中,合理的药物配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于医学生更好地应对,并在治疗中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选择。
1. 钙离子与药物的配伍禁忌钙离子和某些药物可能产生沉淀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或者使药物的毒性增强。
如将青霉素与钙离子混合后,会导致该药物活性显著降低,而与磺胺、肝素、阿司匹林、地高辛等药物混合,可能造成滞留肺、静脉壁或肾小管等部位而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药物的配伍禁忌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某些药物的配伍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的效果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在与肝素联用的情况下,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增加出血风险;在与利福平合用时,会增加亚胺培南的毒性;在与甲硝唑、氨基糖苷类药物一同应用时,有可能导致肾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临床医学生在药物选择时考虑这些问题以规避风险。
3. 上下一呼吸道药物的配伍禁忌上下一呼吸道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可能引起药物间的作用相互抵消或者毒性反应。
如阿托品与异丙托溴铵混合使用时,会造成治疗效果降低,而合用阿托品和异丙托溴铵、维拉帕米等药物,可能会出现过度抑制交感神经反应,影响心脏等器官的功能。
4. 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在抗生素的应用中,由于抗生素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因此存在着许多配伍禁忌。
如青霉素和头孢噻肟是不可共用的,头孢噻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抑制许多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因此两者混合使用会使青霉素失去效果;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或者链霉素混合使用时会增加肾功能的毒性,导致肾功能异常。
5. 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与药物的配伍禁忌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在与某些药物混合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高浓度的丙泊酚和枸橼酸铁钾合用会导致心跳骤停。
因此,熟悉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和常规药物的配伍禁忌是临床医学生朝着合理、安全用药方向发展的必要要求。
药物的配伍禁忌实训报告
![药物的配伍禁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16b6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0.png)
药物的配伍禁忌实训报告药物的配伍禁忌实训报告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关系,以及不同药物在实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
掌握正确的药物配伍方法和技巧,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二. 实验原理药物配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或以上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以期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药物配伍不当可能引起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副作用或影响疗效。
药物配伍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相互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稳定性及药物毒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科学搭配。
药物配伍禁忌是指当两种或以上的药物混合,不能同时使用的一种或多种情况。
药物配伍禁忌原则的制定是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和部分临床实践的总结,是保障合理用药的基础。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以上药物在同时或连续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超出其单独应用效应之和。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有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物毒性相互作用等。
正确的药物配伍可以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三. 实验材料1. 国家基本药物-复方氨酚烷胺片;2. 乙酰水杨酸片;3.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4. 硝酸甘油口腔膜;5.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6. 盐酸伐昔洛韦注射液。
四. 实验步骤1. 复方氨酚烷胺片与乙酰水杨酸片的配伍试验:将分别选取10片复方氨酚烷胺片和10片乙酰水杨酸片,放在两个干净的小瓶子中,同时加入50毫升的生理盐水后摇匀。
观察两种药物是否产生沉淀或变色现象。
2.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口腔膜的配伍试验:分别取出5毫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1片硝酸甘油口腔膜,将它们混合后观察是否出现沉淀或变色现象。
3.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盐酸伐昔洛韦注射液的配伍试验:将分别取出5毫升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和5毫升盐酸伐昔洛韦注射液混合,观察两种药物是否相互作用。
五. 实验结果1. 复方氨酚烷胺片与乙酰水杨酸片的配伍试验结果:经过搅拌后,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一些物质不能溶于水,从而形成了混浊的悬浮液,而乙酰水杨酸片溶解度较好,没有出现沉淀现象。
药物配伍禁忌原理
![药物配伍禁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41f40f52ea551810a68764.png)
药物配伍禁忌原理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有4种,即分离、沉淀、潮解、液化。
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物理性配伍禁忌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物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氧化剂与还原剂,泻药与止泻药,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等。
1、青霉素配禁忌伍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高锰酸钾、碘酊、维生素B、磺胺类、磺胺类增效剂、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
氨苄青霉素不能与维生素C配伍2、链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3。
3、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能配伍,但庆大霉素不能和青霉素类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不能配伍,如:庆大霉素不能与氯霉素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脂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及磺胺类增效剂能配伍。
4、氯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呋喃类、磺胺类、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3。
5、土霉素配伍禁忌药: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维生素B2、维生素C。
6、红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7、庆大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类、红霉素。
8、呋喃类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喹诺酮类。
9、喹诺酮类配伍禁忌药: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电解质类(补液盐、电解多维)。
10、多粘菌素配伍禁忌药:新霉素。
11、新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
12、磺胺类配伍禁忌药: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Na2SO4、人工盐、维生素B1、维生素C。
目前通常将抗生素分为4类:第一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大量高速繁殖阶段对细菌的作用较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通常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药物管理中的药物配伍禁忌研究
![药物管理中的药物配伍禁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fab0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b.png)
药物管理中的药物配伍禁忌研究药物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其中药物配伍禁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的情况。
而药物管理的目标则是确保患者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和疗效。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和影响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及药物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等。
当患者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相互禁忌的药物时,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配伍禁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药物配伍禁忌可能导致患者的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加重病情。
其次,一些禁忌配伍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药物配伍禁忌也会增加患者用药的复杂性和费用。
二、药物配伍禁忌的应对策略为了防止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药物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物配伍禁忌检查制度,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进行禁忌配伍检查,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药物配伍禁忌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细致观察和监测。
同时,在给患者解释和给予用药指导时,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配伍禁忌情况,并遵循医嘱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
此外,药物管理系统应与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相连,实现自动化的药物配伍禁忌检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是药物管理领域的重点,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了一些常见药物配伍禁忌的数据库和模型。
这些数据库和模型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药物配伍禁忌查询工具,帮助他们预防禁忌配伍的发生。
其次,基于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对一些常见疾病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此外,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还推动了药物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未来的药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配伍禁忌原理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有4种,即分离、沉淀、潮解、液化。
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
物理性配伍禁忌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物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氧化剂与还原剂,泻药与止泻药,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等。
1、青霉素配禁忌伍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高锰酸钾、碘酊、维生素B、磺胺类、磺胺类增效剂、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
氨苄青霉素不能与维生素C配伍2、链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3。
3、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能配伍,但庆大霉素不能和青霉素类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不能配伍,如:庆大霉素不能与氯霉素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脂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能配伍。
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及磺胺类增效剂能配伍。
4、氯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呋喃类、磺胺类、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3。
5、土霉素配伍禁忌药: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维生素B2、维生素C。
6、红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7、庆大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类、红霉素。
8、呋喃类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喹诺酮类。
9、喹诺酮类配伍禁忌药: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电解质类(补液盐、电解多维)。
10、多粘菌素配伍禁忌药:新霉素。
11、新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
12、磺胺类配伍禁忌药: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Na2SO4、人工盐、维生素B1、维生素C。
目前通常将抗生素分为4类:第一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大量高速繁殖阶段对细菌的作用较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通常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第二类是静止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繁殖相对不活跃的阶段对细菌的作用最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
常包括氨基糖苷类和粘杆菌素类。
第三类是快速抑菌剂,即该类药物能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即能放慢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使单个细菌的生长繁殖周期大大延长。
但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常包括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等。
第四类是慢速抑菌剂,即该类药物能缓慢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常包括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TMP(甲氧苄啶)等。
一般来说第一类和第二类配伍可获得协同作用(增效作用);第三类和第四类配伍可产生相加作用(效果增强);第一类和第三类配伍可出现拮抗作用(效果降低);第一类和第四类配伍可出现拮抗作用(效果降低);同一类抗生素联用有的增加疗效,有的降低疗效。
青霉素类药物的专用增效剂:-内酰胺酶抑制剂。
原理:部分细菌能分泌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药物水解而失效,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同-内酰胺酶紧密结合,使β-内酰胺酶不能和青霉素类药物作用,从而保持青霉素类活性的一类药物。
代表药物:1、舒巴坦纳,又名青霉烷砜,常和氨苄西林钠配伍。
2、泰唑巴坦钠,常和哌拉西林钠配伍。
3、棒酸钾,又名克拉维酸钾,常和阿莫西林配伍。
1、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药不可以配伍,但TMP能和头孢羟氨苄配伍。
2、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不能配伍。
3、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不能配伍。
4、头孢菌素类和氯霉素类不能配伍。
5、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能配伍,但两类药物配伍后肾毒量加大,慎用。
6、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专用增效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原理同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能配伍;大环内酯类和粘杆菌素能配伍;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配伍;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不能配伍;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不能配伍。
四环素类:为一类碱性抗生素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不能配伍;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不能配伍;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能配伍;四环素类和粘杆菌素能配伍;四环素类和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能配伍。
四环素类不能和含锌、铁、钙、镁、铝元素的药物配伍;氯霉素类氯霉素和青霉素类不能配伍;氯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能配伍;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不能配伍;氯霉素和粘杆菌素能配伍;氯霉素和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能配伍;林可霉素,为一类碱性抗生素林可霉素类和青霉素类不能配伍;林可霉素类和头孢菌素不能配伍;但克林霉素和头孢噻吩钠能配伍;林可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能配伍;但卡那霉素和林可霉素不能配伍;林可霉素类和粘杆菌素能配伍;林可霉素类和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能配伍。
其他抗生素:粘杆菌素(多粘菌素),一种碱性多肽类抗生素。
1、多粘菌素和头孢菌素类能配伍;2、多粘菌素和青霉素类能配伍;3、多粘菌素和氯霉素类能配伍;4、多粘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能配伍;5、多粘菌素和四环素类能配伍;6、多粘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配伍。
合成抗菌药物常分为三类:1、磺胺类,2、硝基呋喃类、3、喹诺酮类1、磺胺类药物不能和头孢菌素类配伍;但TMP和头孢羟氨苄可以配伍;2、磺胺类药物不能和青霉素类配伍;3、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和氨基糖苷类配伍;4、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和多粘菌素配伍;5、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和氯霉素类配伍;6、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和四环素类配伍;7、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能和大环内酯类配伍;8、磺胺类药物与其增效剂能配伍,疗效起相加作用二、硝基呋喃类、1、硝基呋喃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不能配伍;2、硝基呋喃类能和TMP配伍。
三、喹诺酮类1、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不能配伍;2、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能配伍;3、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能配伍;4、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能配伍;5、喹诺酮类和林克霉素类能配伍;6、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不能配伍;7、喹诺酮类和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能配伍。
所有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都不能配伍使用。
酸性药物:稀盐酸、食醋、蹂酸、胃蛋白酶、乳酸、醋酸、硼酸、水杨酸、水杨酸钠、明矾、VC,VB1、敌百虫、鱼石脂、海群生、石炭酸、扑尔敏。
以上主要指其水溶液。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杜冷丁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G钠溶液、注射用青霉素G钾溶液、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土霉素溶液、注射用盐酸四环素溶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山梨醇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质素溶液、Vk3注射液、止血敏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脑垂体后叶注射液、催产素注射液。
碱性药物:碳酸氢钠、人工盐、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铵、氨基比林、浓氨溶液、稀氨溶液、甘草流浸膏、利尿素、软肥皂、硫代硫酸钠、远志糖浆、姜糖浆、氨制茴香醋。
以上主要指其水溶液。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注射用苯巴妥钠溶液、乌洛托品溶液。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类青霉素类:1、阿莫西林(amoxyc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商品名“阿莫仙”、“阿莫灵”、“费莱莫星”。
2、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
3、替米西林:羧噻吩青霉素钠,是羧苄青霉素的替代药。
4、阿洛西林:苯咪唑类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新品,商品名:“阿乐欣”。
5、美洛西林:商品名“天林”。
6、β-内酰胺类抑制剂:有棒酸(克拉维酸)、舒巴坦(青霉烷砜)、三唑巴坦(他唑巴坦)。
7、奥格门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安灭菌”、“力百汀”、“安奇”。
8、泰门汀: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商品名“特美汀”。
9、优立新:氨苄西林/舒巴坦。
10、克菌: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同类产品:新灭菌。
11、他唑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商品名“特沾星”、“海他欣”。
青霉素,又称苄青霉素;长效青霉素、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与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氨苄西林(ampicillin)、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羧苄西林,又名羧苄青霉素、卡比西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呋、头孢类的分代第一代:头孢噻吩(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啶(先锋2号)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先锋9号)作用于特点临床应用。
1.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不及第二、三代。
3.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羟唑)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呋肟)头孢克洛(头孢氯氨苄)。
头孢尼西钠作用特点应用。
1.对革阳菌较弟一代略差,对革阴菌做用明显增强,,部分厌氧菌高效。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
3.对肾毒素较第一代小。
4.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感染等。
西丁钠效果类似于二代头孢头孢丙烯也是二代头孢第三代: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菌必治)头孢他定(复达欣)头孢哌酮(先锋必素)头孢他美酯头孢米诺钠作用特点应用、1.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对革阳菌作用不及一、二代。
2.对B-内先胺酶更稳定。
3.对肾基本无毒性4.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其中“头胞他定”目前作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最强的抗生素。
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1.广谱、高效、对某些革兰阴和阳性菌均有较强大的抗菌作用。
2.对B-内先胺酶稳定性最高。
3.无肾毒性。
4.主要用于难治感染。
本文来源于响石潭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
2、庆大霉素,3、链霉素,4、卡那霉素、5、大观霉素、6、妥布霉素:又名“安普霉素”。
7、奈替米星:又名“乙基西羧霉素”。
8、阿司米星:又名“福提霉素”。
9、异帕米星:又名“依克沙”。
10、阿贝卡星:11、新霉素、12、小诺米星、13、巴龙霉素、14、利维霉素。
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美他霉素、甲稀土霉素、二甲胺基四环素“米诺环素”,为抑菌性广谱抗菌素。
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和氟苯尼考,此类为广谱抑菌剂,一般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菌。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和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杆菌肽、其他抗生素:泰妙菌素,又叫泰妙灵、支原净;喹噁啉类:卡巴多司、乙酰甲喹和喹乙醇。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呋喃西林、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