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命题角度与应对策略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BE(B项,放鹰捕鸟、骑马射猎是边塞百姓日常活动,并非 习武备战。E项,“时时醉向酒家眠” 是真实的写照.这里生动呈 现胡人在和平的日子里从容醉酒的情景)
命题角度与应对策略总结
一、内容理解方面:读懂诗歌的意识 1、 字词落实,逐句翻译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3、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情感态度方面:整体把握意识 1、从文本出发,兼顾作者和背景知识 2、掌握诗歌抒情的技巧 3、打破思维定势 三、表现手法方面:明确概念意识 1、明确各类艺术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熟练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 3、重点区分易混淆的艺术手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 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 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14.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 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 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 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 彩绘得声情并茂。 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 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 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 韵不一样,前者清新流丽,后者苍莽雄放。 E、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 谨,情感丰富深沉。 解析:A、C;A皆为动景,混淆了动 静与静景;“凄凉”一词,氛围用词 表现手法的知识性错误 稍重;D项混淆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 情。
( 2)【长沙市一中月考试卷】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雁门胡人歌•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部;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 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 颔联生动摹写雁门胡人放鹰捕鸟、骑马射猎的图聚,表现边地少数民族日常习 武备战、时刻警惕的生存状态。 C. 颈联描绘“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画面,烟雾颇似烽烟,易使边地百姓 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引 起下文。 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 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 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词语解释有误
【1999•全国】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 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 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 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 的向往。 解析:C,风灯指有罩能防风的灯。
【解析】C“万里”“百年”分别从 纵、横二方面着笔搞反了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2003年北京卷】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 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 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 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解析:BE,B项考查的是语句理解和情感,是对曾经一起赏月的 人而今不在身边的境况感到无限伤感。E项是情感的偏差,主要 的情感是对人的思念,对物是人非的感伤。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 “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 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 “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 “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解析:B,“少邻并”是指周 围没有邻居,地方偏僻。
文言文 诗歌鉴赏之客观题 命题角度与应对策略 整体阅读指导
2017年考纲解读
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中对“古代诗 文阅读”考点提出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题型的变化: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由之前 的两道主观题,变成选择题加主观题。 考查侧重点的变化: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鉴赏。
【自选题】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一项是( )
望秦川•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官场失意,辞官归隐故乡之前 所写。秦川:指长安一带。
A.领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 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 一带的松林蒙卜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 之境。 C.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 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凄苦。 D.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细致,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 活的强烈不满。 解析:D,没有表达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情感无中生有
应Baidu Nhomakorabea策略
整体把握意识
1、从文本出发,兼顾作者和背景知识 2、掌握诗歌抒情的技巧: ①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借人物形象抒情,借景 物形象抒情,借事物形象抒情 3、打破思维定势
(三)表现手法方面
【湖南省湘东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14-15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应对策略
明确概念意识 1、明确各类艺术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熟练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用典,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 色结合,正侧面结合,对比衬托;比喻,拟人 ,互文,借代,夸张 3、重点区分易混淆的艺术手法:动静结合,虚 实结合,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正衬与反衬; 比喻和拟人,借代与借喻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 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 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 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 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解析:C,“闲适恬淡”错误, 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 情感理解偏差 人内心的焦躁和无聊。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 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 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 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回顾2017高考真题 探究命题角度
【新课标I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BE)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 (表现手法,情感态度) 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 把他们比作战士。 (语句理解)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 选送的首要依据。 (语句理解)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 国家的栋梁之才。 (语句理解)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 其他考官来完成。 (情感态度)
合作探究,模拟命题
结合赏析,给下面这首诗歌命制一道 错误选项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组合作,选出本组的最佳命题并展示
1.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 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 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 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 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万里”“百年”分别从纵、 横二方面着笔。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 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 国伤时之情。
词语解释有误
【2013•北京】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
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小结: 命题范围: 局部赏析和整体赏析 命题角度: ①内容理解 ②情感态度 ③表现手法 ④语言赏析(炼字、炼句)
常见命题角度归纳与应对策略
(一)内容理解方面 【1998•全国】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解析:B,“后世仰末照”是指其光芒能穿 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
句意理解有误
应对策略
读懂诗歌的意识 1、 字词落实,逐句翻译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抒情性、形象性(修辞)、凝练性 ( 省略、倒装) 3、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情感态度方面
【2000•全国】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 当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