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解析版)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含解析)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详解】(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2.8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卷版+解析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预习】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背景:欧美各国科学家的取得了丰硕成果。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特点: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
德国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4.成就[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思考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2)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3)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的趋势日趋加强。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题思考材料某报纸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思考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2.表现:世界贸易额的增长;日益明显。
3.影响(1)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既输出、掠夺原材料,又直接输出。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专项试题(附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专项试题(附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分析】【详解】(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考新动向】 13.★(2022·苏州)如图为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平均工 业增长率情况。德、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进程早于英法两国
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 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选择题
1.(2022·山西)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
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
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
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B )
A.煤炭和钢铁
B.电力和石油
图时说:“拿破仑用剑没办到的,我用笔来完成。”这体现巴尔扎克的
作品是
( A)
A.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B.对封建制度的维护
C.对一战的深刻反思
D.对追求金钱的赞扬
10.(2022·盘锦)追光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如图所示的主要生平
对应的文学家是
(D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列夫·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2)电力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请你举出一例同时代与 电应用有关的发明,并说出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时代:电气时代 。举例:例如电灯给人们带来光明或者电影丰富人们 的生活等。(凡列举这一时期电的应用相关的发明并说明它的影响即可)
(3)今天的世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办公、线上学习、线上购物 等,这充分运用了哪一现代科技?身在其中,你如何利用这一现代科技 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docx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 ( 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 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 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图释历史)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明造是哪次工革命的成果?它分是哪两种新能源和新力的用?次工革命使人入了什么代?(表解史)材料二:本主世界工增表(2)两个段本主世界工增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要明它世界市形成的影响(从史出)材料三: 1870— 1900 年,科学与技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期都密切的多,世最后30年,几乎没有什么工部未曾受到科学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可以清楚的看到 20 世科学工的开端,新工,如气工等些完全是在科学中首的工,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著的多。
一一《新世界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革命的特点。
列两个一期出的新工部。
(思想感悟)(4)科技不刷新了我的世界景,也刷新了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技成功的背后,我必看到一个潜在的危正露出来,就人如何科技来的“潜在威”提出合理化建。
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主题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牛 主要成就 (2)著作:1687年,出版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使
顿
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影响
(1)是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之一,天文学、数学、力 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2)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回首页
达尔 文
核心考点解读
考点2 通过牛顿、达尔文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 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27 第二次工业革 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目 01 录 02
03 04
主题架构 考点整合 重点突破 疑难解析 核心素养 拓展提升 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
01 主题架构 考点整合
回首页
主题总体概述 》纵览时空
总目录
回首页
主题总体概述 》横看中外
总目录
回首页
核心考点解读
考点1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 第二次科技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近代科学与文化——科学家
总目录
国家
英国
所处时代 19世纪中期(经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向外殖民扩张的过程)
主要成就
1859年, 《物种起源》 出版。提出了 进化论 的观点: (1)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3)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影响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回首页
核心考点解读
考点2 通过牛顿、达尔文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 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代科学与文化——文学巨匠
总目录
世界史专题复习之专题6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与文化

2.近代科学文化: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 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科学的认知,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此期间,文学艺术也进一步走向 繁荣,涌现出巴尔扎克、贝多芬、梵高等著名的文学家、 艺术家。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通过电的应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 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 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电的应用:_电__力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9世纪70年代_发__电__机__进入生产领域,_电__力__开始作为动 力带动机器。美国人_爱__迪__生__发明了_白__炽__灯__泡__,建立了 _火__力__发__电__站__,人类社会进入了“_电__气__时__代__”。 2.内燃机:德国人奥托发明了_煤__气__内__燃__机__;德国人戴姆 勒发明了_汽__油__内__燃__机__;德国人狄塞尔发明了_柴__油__内__燃__ _机__。
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
近代科学与文化
【单元概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近代科学文化蓬勃发展,逐渐繁荣起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兴
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 教育、生活环境_的__发__展__,极大地改善了_人__们__的__生__ _活__;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_跨__越__式__的__发__展__,成为_工__ _业__化__强__国__;出现了_垄__断__组__织__,资本主义由_自__由__资__本__主__ _义__向_垄__断__资__本__主__义__即__帝__国__主__义__阶__段__过渡;_资__本__主__义__ _对__外__扩__张__增__强__。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含答案)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
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
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ロ占英国总人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 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3)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2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五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5)针对材料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2)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3)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青岛)世纪之交的美国进入了“发明的时代”。
1860年至1890年,美国国家专利局登记的专利证达44万件。
美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工业产量超过英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19世纪后半期里,美国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2倍。
材料说明()A.英国经济没有任何发展B.美国科技始终领先英国
C.德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D.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2.(2022•铜仁市)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3.(2022•威海)如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4.(2022•枣庄)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下列选项属于史论的是()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第1页(共21页)。
中考历史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兴起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国家
美国和德国
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
电力、石油
新兴产业 电力工业、汽车制造、飞机制造业、化学工业等
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直 接动力 (2)新科技的研发及应用几乎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3)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 行 (4)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逐渐取代轻纺工业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 题。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 社 人口增长[5] 迅速增长
会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劳动力结构[6]
进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步 妇女地位[7] 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这为妇女社会地位 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主电 要的 成应 就用
理论基础
概况
地位 影响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 (1)人们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3]。到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 动力带动机器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4]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5]、碱 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 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6] (3)发电机、电动机[7]、电焊机、电钻、电话[8]、电车 [9]、电报[10]等纷纷问世
简介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1)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4]
(2)物理学:光学分析[5];1687年,
科
杰出 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2版课标:2022 版课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 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
会问题。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8年4考】 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21 年考]
①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最显著的成就); 成就 ②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③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大幅度上升; 1851 年,城市人口占比超过 厂排放污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农村人口占比。 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说明: 工业革命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考点2 近代科学与文化【8年3考】
2022版课标: 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 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 ·· 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知识梳理篇
世界近代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 时空观念
2 单元架构
阶段特征: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思想: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创造出辉煌的 科技和文化成果
3 考点梳理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2 近代科学与文化
厂制度最终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
两
次 生产力 力水平, 人类进入“蒸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 跨越式的发展, 人类社
工 业
汽时代”
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革 命
产业结 工业比重增长, 农业比重 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的
构 下降, 轻工业发展迅速
比 较
世界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西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练习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1·江西·模拟预测)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
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
其主要技术来源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D.第三次科技革命2.(2021·江西青山湖·一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断发展的,下列制度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3.(2021·江西·模拟预测)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社会变化开始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4.(2021·江西青云谱·二模)1835年,达尔文在看到了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动植物之后,发现它们和美洲大陆上十分接近。
但岛上的环境和大陆差异是很大的。
按照创世论的看法,造物主应该把各个物种放在它最为适合的环境中才对。
达尔文在日记中写道:这里肯定工作着两种不同的创造者。
上述材料表明达尔文()A.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B.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C.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D.开创科学实证的先河5.(2021·江西·三模)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接受,书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进化论。
创作“该书”的是A.但丁B.达尔文C.牛顿D.贝多芬6.(2021·江西赣州·模拟预测)《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两个学说有过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对两个学说共性表述正确的是()A.解释了自然界进化演变的机制B.助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C.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7.(2021·江西南昌·一模)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附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附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材料二(美国)仅1865—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三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
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含答案)1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概念。
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六世界近代史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

知 识 拓 展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原因。
(1)从经济因素看:15、16世纪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
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从社会需求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客观上对科学提
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3)从科学自身看:近代科学发展中,前人的成果总是被后人扬弃地继承。
高效提升训练
1.(2024·滨州)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
通时代。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D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报机
D.内燃机
2.(2024·丽江二模)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
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
具体 工业
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成就 和新
(2)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 赛璐珞
材料
表现
的
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3)1884年,法国人 夏尔多内 发明了人造纤
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电气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更迅速。(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知 识 拓 展
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理论基础
动力机械
主要发明
时代特征
能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近代史 第五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重要 内燃机
成就
(1)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 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影响 (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
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
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本本茨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 机驱动的汽车 重要 汽车 (2)1913 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 成就 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飞机 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
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 C)
A.推广大众教育
B.注重垄断组织的发展
C.注重环境保护
D.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
命题点3:近代科学与文化
5.(2022·南充)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彰显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的
价值追求。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是
( D)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
扎克
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 影响
迁史
简介 俄国伟大作家
《战战争争与与和平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
代表作 《复活》等
托尔 作品
斯泰
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内容
托尔斯泰
评价 被列宁称为“俄俄国国革革命的命镜的子镜” 子
(1828—1910)
简介
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
贝
特点 的渴望
多 代表 《英雄交
芬 作 响曲》
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 贝多芬
影响 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 (1770—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Repaired]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Repaired]](https://img.taocdn.com/s3/m/b08f54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1.png)
重点详解
考点2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原因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最主要原因)
工业
(1)人口迅速增长 (代表国家:英国、美国)
人口
化国
(2)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增长
家的
(3)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和大
链接中考
1.(2021·山东潍坊)1863年,约翰·洛克菲勒在克利夫兰开办了一家炼油厂。到1
865年美国石油产量为250万桶,1880年为2600万桶,1900年为6360万桶。这一现象说 明 A.新兴石油产业发展迅速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到1865年美国石油产量为250万桶,1880年为2600万桶,1900年为6360万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成为了新的能源,这促使新兴石油产业发展迅速,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 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新能源 电力、石油
时代 电气时代
重点详解 考点1.2:重大发明成就
重大成 就
电的应用
理论基础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人们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到
应用 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
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①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英国 煤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改良蒸汽机(瓦特)、 火车(斯蒂芬森)
美国、德国
电力、石油
白炽灯泡(爱迪生)、 汽车(本茨)、 飞机(莱特兄弟)、 炸药(诺贝尔)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5.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PPT课件

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
要特点是( C )
A.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
B.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投入资金越来越大
1
23456
7 8 9 10
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2.(2021·湖南常德中考)历史史实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 史史实的看法或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C ) A.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B.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C.电的发明,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
234
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材料二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 历史纲要》(下)
1
234
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2020·石家庄长安区检测)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消费 中,石油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C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灯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
234
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3.(2020·邯郸模拟)“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
1
23456
7 8 9 10
第五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真题试做 综合模拟练 中考创新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汽车装配生产线B.四轮汽车 C.内燃机D.火车
【答案】A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了亨利•福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世纪年代。
【解答】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汽车装配生产线。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百科全书》 C.《物种起源》 D.《天演论》
【答案】C
【考点】近代科学家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家达尔文.重点掌握他的贡献.
【解答】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答】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故选D。
9.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根本原因是()
世界近代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测试)
卷Ⅰ(选择题)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图片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答】①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手提式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④飞行者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①④符合题意。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考点】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
【解答】根据题述内容“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可判断,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选C。
4. 是哪一部科学著作,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
【解答】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是孟德斯鸠,故A排除;确立生物进化学说的是达尔文,故B排除;提出著名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故C排除;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为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牛顿因此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故D正确。故选D。
8. 你见过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吗?它就是我国国产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AG600(如图)。世界上首架飞机是谁发明的?( )
10.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
①人口减少②交通拥挤③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答案】B
【考点】城市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地看待城市化。
【解答】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①错误。故选B。
11.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关系是在()
7.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是因为牛顿( )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B.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C.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答案】D
【考点】近代科学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相关的知识。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B.民主政治的完善C.实行了“新经济政策”D.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答案】A
【考点】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由题干时间:“1882年”、“1907年”可知,女性解放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故A正确。“民主政治的完善”、“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是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D错误。“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行,时间不符,故C错误。故选A。
3.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C.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爱迪生和卡尔•本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他们分别发明了电灯和汽车。而史蒂芬孙和瓦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由表格可知,爱迪生的得票数为18,卡尔•本茨的得票数为10,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28票。故选C。
6.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
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A
【考点】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
【解答】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I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生活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5. 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发明家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瓦特
得票数
18
14
10
8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
A.12票B.22票C.28票D.32票
【答案】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