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动词重叠”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动词重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09d0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0.png)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动词重叠,它可以分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共有AA、A一A、A了
A、ABA
B、AB了AB这几种形式,它一般用在语气比较轻松
的口语场合中,大家下课以后一定要记得复习哦!”
十、课后作业
每三人一个小组,各组成员先分别用动词重叠式介绍自己周末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一起设计一个周末活动计划,下次上课的时候向全班同学汇报,看看哪组设计得最好。
十一、板书设计
学习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休息看书
① AA A一A A了A
看看看一看看了看单音节动词重叠
听听听一听听了听
② ABAB AB一AB AB了AB
学习学习学习一学习学习了学习双音节动词重叠
休息休息休息一休息休息了休息
经常发生过去发生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多,总体教学思路比较清晰,课堂氛围较好;在教学中,学生回答。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9a5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f.png)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bd2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f.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语法基础知识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等。
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形式。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用于句子中代替特指或泛指的对象。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几种类型。
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或存在等意义的词语。
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种。
及物动词需要与宾语搭配使用,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
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事物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作定语或表语。
形容词有形容词比较级和形容词最高级两种形式,用于比较描述事物的程度或层次。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用于增添句子的细节、程度或方式等。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等多种类型。
介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连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表达位置、方向、原因、时间、方式等含义。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常用于句子中表达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等。
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联连词等多类。
语序是指汉语中词语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包括主谓宾语的顺序、状语、定语等的位置。
语序的正确使用能够准确表达句子的主题和句意。
二、语法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语法规则,并通过例句进行演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要点。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语法现象,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差异和规律。
比较常用的对比包括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
3. 练习巩固法语法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语法运用能力和判断能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将语法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生活场景或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对话、讨论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5584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d.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对象/班级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三、教材:名称、第几册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八、教学时间/课时支配/时间安排:100分钟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3) 重点词语讲练:(4) 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4、小结与布置作业: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胜利与教训;值得留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晰;哪些问题学生驾驭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2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学问目标:驾驭汉语声调的基本学问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时间:上午8:00—8:45教学过程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a, ei, ing, ba, ma, hei, bing )2、讲授新课 (15分钟)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对外汉语教案语法模板范文
![对外汉语教案语法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c44b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9.png)
一、教学对象- 年级:初级- 水平: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人数:15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 “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主语 + 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 “把”字句的常见用法和变体四、教学难点- 理解“把”字句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 区分“把”字句和其他句式。
五、教学方法- 直观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进行讲解。
- 情景法: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使用“把”字句。
- 练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把”字句的主题。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用“把”字句表达?(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主语 + 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
2. 举例说明“把”字句的常见用法,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衣服洗了。
3. 分析“把”字句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如: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表示对结果的关注等。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练习填写句子,如:把____________在桌子上。
2. 学生练习变换句式,如:原句: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变换句式:桌子上有书。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运用“把”字句进行对话。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把”字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2. 布置作业:用“把”字句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天。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实际运用能力。
八、板书设计```把字句基本结构:主语 + 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用法: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表示对结果的关注等例句: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867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f.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句子结构。
2. 中文语法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教学难点:1. 中文语法中的语序和语法功能。
2. 中文动词的词汇辨析和用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文语法教材、课件、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2. 引发学生对语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二、学习基础语法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文语法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介绍中文句子结构,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
三、讲解词法规则(20分钟)1. 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词义、时态和语气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例如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短语和动词搭配的使用方法。
四、讲解句法规则(20分钟)1. 以中文语序为例,讲解中文句子的基本语序和其他常见语序的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中文语序的特点和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五、练习活动(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简单的句子。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中文语法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语法比赛或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对中文语法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中文语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语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时可以使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d7257f01dc281e53af0ce.png)
小结:
陈述句、感叹句不需要信息反馈; 疑问句、祈使句需要信息反馈,
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样”等)和
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等)来 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 往是升调。
例如: 1.谁叫他来的? 2.你有什么事? 3.你在这里做什么?
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
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 例如: 1.你喜欢打篮球还是打排球? 2.明天去还是后天去? 3.是我一个人,还是和大家一块儿?
正反问:在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结
构。 例如: 1.你愿不愿意去? 2.明天他来不来? 3.你们见过长城没有?
(三)祈使句
定义: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这类句子要用降 语调。 例如: 1.不许随地吐痰。 2.别动! 3.您请坐。 4.别客气,自己人。
(四)感叹句
定义: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一般用降 语调。 例如: 1.哎!你太天真了!——表示讥笑 2.哎呦!救命啊!——表示痛苦 3.哈哈!这酒真是美极了!——表示喜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主讲人: 学号:
本节课程目标:
1.使学生认识掌握单句的四种类型的区别,并 能够加以区分。 2.使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单句类型造句。
第六课时:单句
五、句类(从表达语气 角度)
(一)陈述句 (二)疑问句 (三)祈使句 (四)感叹句பைடு நூலகம்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单句
(一)陈述句
定义: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 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使用的最广 泛的一种句子。例如: 1.下雨了。 2.今天星期四。 3.他不会去的。 4.夏天到了。 它有时可以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 等。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6bef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3.png)
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适用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4. 教学时长:20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1.1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1.2 汉语语法的构成要素1.3 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2. 第二章:词类2.1 名词2.2 动词2.3 形容词2.4 副词2.5 量词和数词2.6 代词2.7 介词和连词3. 第三章:句子结构3.1 句子的基本结构3.2 主谓结构3.3 动宾结构3.4 偏正结构3.5 联合结构3.6 句子分类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4.1 基本时态4.2 进行时态4.3 完成时态4.4 被动语态4.5 虚拟语态5. 第五章:语气和情态5.1 语气词5.2 疑问语气5.3 否定语气5.4 肯定语气5.5 情态动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分析实例,进行对比。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增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4.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法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辅助教材:相关语法练习册、案例分析等。
3. 教学工具:PPT、视频、音频等。
4. 在线资源:相关语法学习网站、论坛等。
六、第六章: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6.1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6.2 动词短语的类型和用法6.3 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的搭配七、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7.1 形容词的性质和用法7.2 副词的性质和用法7.3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7.4 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关系八、第八章:介词和连词8.1 介词的分类和用法8.2 连词的分类和用法8.3 介词和连词的搭配8.4 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九、第九章:句子分类和句子成分9.1 句子的分类9.2 句子成分的分析9.3 主语、谓语、宾语的确定9.4 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十、第十章:汉语语法的应用10.1 语序和句子结构10.2 语义场和词汇搭配10.3 语境和语言表达10.4 语法错误分析和纠正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ffede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7.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第5单元“语法点:比较句”。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并掌握比较句的结构:“A比B+形容词”。
2. 学会使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
3. 能够运用比较句描述人物、事物和场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句描述事物之间的差异。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表达更精确的比较。
3.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较句的结构和程度副词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句进行描述,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比较句的结构,举例说明,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3. 例题讲解:给出例句,解释程度副词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比较句描述各自的角色,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比较句描述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句2. 板书内容:比较句结构:A比B+形容词程度副词:很、非常、更、稍微等例句:他比我高很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比较句描述你的家庭成员。
(2)用程度副词修饰比较句,描述下列场景:a. 学校的操场和篮球场b. 妈妈的厨艺和爸爸的厨艺2. 答案示例:(1)我哥哥比我高很多。
(2)a. 学校的操场比篮球场大很多。
b. 妈妈的厨艺比爸爸的好很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比较句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用比较句描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与外国朋友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较表达方式,拓宽视野。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79bd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f.png)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语法知识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2.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构成。
3. 语法实例: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类型的辨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类型的辨别。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法结构。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子引导学生进入语法学习的话题。
2. 讲解:讲解语法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语法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估: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语法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语法知识,如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
2.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汉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语法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44bb2933d4b14e842468c2.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成功需要多长时间》一、教学对象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
“汉语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
2.语法讲解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
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
“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8df6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9.png)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1. 了解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和规律。
2. 能够掌握汉语基本句型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3. 熟练掌握汉语语法中的时态、语气、语序等重要要素。
4. 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训练,提高汉语水平。
二. 教学重点1. 汉语基本句型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2. 汉语语法中的时态、语气、语序等重要要素。
三.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汉语语法中的时态、语气、语序的理解和运用。
2. 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
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2. 课堂互动3. 作业检查五. 教学内容第一课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入门1. 汉语基本句型的构成(1)主语+谓语:我爱中国。
(2)主语+谓语+宾语:他吃了饭。
(3)主语+动宾结构:我看见了他。
2. 汉语语法中的时态(1) 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或经常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我喜欢运动。
(2)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事情。
例如:我昨天去了电影院。
(3)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
例如:我正在做作业。
(4)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我昨天这时正在和朋友聊天。
3. 汉语语法中的语气(1) 陈述语气:陈述事实或提出观点。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2) 疑问语气:提出疑问或询问对方的意见。
例如:你是哪国人?(3)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建议。
例如:请到我办公室来。
4. 汉语语法中的语序(1)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例如:我爱中国。
(2) 疑问句的语序为:“疑问词+主语+谓语+其他成分”。
例如:你什么时候去?第二课汉语语法中的主要句型1. 主语+谓语句型:张老师讲课很好。
2. 情态动词+动词原形:他能来参加会议。
3. 宾语+谓语句型:我买了一本书。
4. 主语+谓语+宾语句型:老师给学生发红花。
5. 主语+系动词+表语:他很高。
6. 主语+不及物动词:她睡觉了。
7.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他吃了一块面包。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f783a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5.png)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点;(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言实践;(2)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法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基本语法知识点的讲解;(2)语法知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体现。
2. 教学难点:(1)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2)语法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和理解语法知识;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语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用例句和情景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3. 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 作业反馈: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汉语语法教材;2. 教具:黑板、投影仪、PPT、例句卡片等;3. 辅助材料:相关语法练习册、口语交际材料、多媒体资源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座位排列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2. 教学设施:确保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正常运行;3. 氛围营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89312b2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2.png)
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教案(一)教案:一边一边对外汉语语法课程目标:1.学生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写出符合语法要求的句子。
教学重点:1.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熟练掌握汉语语法规则,写出符合语法要求的句子。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规则。
2.如何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
教学内容:1.语法基础知识的介绍和概念解释。
2.各种语法现象的解析和理解。
3.例句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4.习题训练和写作练习。
1.知识讲解法:介绍语法基础知识。
2.实例分析法:通过例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3.练习演练法:通过复习习题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语法基础知识。
2.熟悉语法规则:用实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3.练习习题:复习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4.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应用语法知识。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通过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考试,进一步综合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法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课本:《一边一边对外汉语》2.习题册:《一边一边对外汉语习题集》3.笔记本电脑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2.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3.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调整。
教学扩展:1.通过作文指导,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规则,写出符合语法要求的文章。
2.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听懂并掌握语法表达。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法规则,流利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通过阅读练习,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规则在文章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本课程为连续四周的课程,每周进行两次教学,每次教学时长为1.5小时。
第一周:第一次教学:1.介绍语法基础知识(30分钟)。
2.用实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30分钟)。
2024年对外汉语中级水平课教学教案
![2024年对外汉语中级水平课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e47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8.png)
2024年对外汉语中级水平课教学教案第一章:中级汉语语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级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运用中级汉语语法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单句的结构和成分。
常用句型和句式。
时态和语态的运用。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来展示和练习语法点。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语法测试,评估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观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语法运用情况。
第二章:中级汉语词汇2.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在中级汉语水平下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用词汇的辨析与运用。
词汇搭配和短语的使用。
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专业词汇的学习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使用词汇卡片和游戏,增加学生对词汇的兴趣和记忆。
结合语境和例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汇。
2.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词汇测试,评估学生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观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词汇运用情况。
第三章:中级汉语听力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中级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听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听力材料的选取和处理。
听力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不同场景下的听力理解和应对。
听力材料的制作和分享。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完成特定任务。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听力能力。
3.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通过听力作业和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际听力过程中的表现。
第四章:中级汉语口语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中级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a8c819ec3d5bbfd0a7453.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第一章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或者交际法),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
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
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
二、语法的分类传统上是把“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作为一对相对的术语提出来的,然而,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和理论语法相对的不再只是教学语法,而应是应用或实用语法,实用语法中可以按不同的实用目的进行再分类,例如可以分为供计算机处理使用的语法和供教学使用的语法,供教学使用的语法可以再分为第一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而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中又有供教师使用的教学语法和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在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中,又可以分出不同阶段的教学语法等等"上面的这段叙述,(南京大学的郭熙)用下图表示或许更为清楚:语法—理论语法实用语法—计算机使用的语法教学使用的语法—第一语言教学语法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教师用的语法(参考语法)学生用的语法—阶段一语法阶段二语法阶段三语法其它语法(如大学里的混合型教学语法等等)按照这一框图,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已经隔了很大的距离,具体说来,第二语言教学所使用的语法只是实用语法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处理,看来是把问题复杂化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要方便得多。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67d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6.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汉语句子的构成和分类2. 第二章: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辨析量词、数词、介词的用法和搭配3. 第三章:句子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句子的成分分析和句子成分的省略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用法进行时、完成时、完成进行时的用法5. 第五章:情态动词和助词情态动词的用法和辨析助词的用法和搭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和示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讨论。
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实际语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语法练习的情况。
3. 语法运用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材。
2. 辅助材料:PPT课件、语法练习册、语法案例分析等。
3. 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1. 语法点讲解:通过PPT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语法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语法练习: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语法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总结1. 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万爽妹)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万爽妹)](https://img.taocdn.com/s3/m/eaebaa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6.png)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万爽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方法的分类和特点2. 教学技巧的选择和运用3. 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4. 教学案例分析5. 教学实践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汉语问候和自我介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讲解:详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类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
4. 练习:设计一些教学场景,让学生模拟教学过程,锻炼教学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法相关书籍和教材。
2. 课件:教学方法的分类和特点、教学技巧的选择和运用等。
3. 视频:教学案例分析所需的视频素材。
4. 练习题:设计一些教学场景和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完成,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文化导入法:介绍汉语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和中国人际交往方式。
七、教学技巧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情感教学:关注学生情感需求,营造温馨、关爱的课堂氛围。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4. 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八、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92d2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2.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三、教学策略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
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概述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1、词汇定义和分类;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1、主语和谓语;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1、期中和期末考试;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2、课件:PPT、Word文档;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第四周:句子结构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和展示;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1. 组件期中考试;2. 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笔记。
1. 进一步学习和讲解语调和停顿的相关知识;第二十六周 ~ 第三十周:句子成分2. 学生自主阅读汉语语法相关著作。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罗兰:你的腿怎么了?
玛丽:星期天我骑车上街的时候,被一个小伙子撞倒了,从车上摔下来把腿摔伤了。
罗兰:要紧吗?
玛丽: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罗兰:还疼吗?
玛丽:还有点儿疼。
罗兰:伤着骨头了没有?
玛丽:我被撞倒后,小伙子马上叫了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医院。
大夫给我检查了一下,还好,没伤着骨头。
罗兰:那个小伙子是哪儿的?
玛丽:是外语大学的大学生。
昨天他还来看过我。
他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我说,没什么,你又不是故意的。
罗兰:街上人多车也多,骑车上街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玛丽:可不是!
【课程名称】《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教学对象】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
【授课时数】2课时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生词及其运用的语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词,并能够在生活中熟练使用;
2.通过对语法知识点得讲解和操练,使学生掌握语法点的结构格式和语义功能,并能运用其进行表达;
3.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能准确朗读,理解大意并可以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1.“腿”、“撞”、“要紧”等生词的讲练;
2.“被”字句等语法结构的讲练
【教学方法】
1、生词: 扩展法及情境法
2、语法:
(1)设置情境;通过替换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结构格式及语义功能;
3、课文:
(1)在词语、句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重复课文中得句子,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自动化地说出来;
(2)把课文中重要词语、句法用空格替代,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不看课本而能把这些空格补上去;
(3)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4、练习:叙述课文、运用所学自由对话等。
【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1)讲解生词——扩展+图片展示
注:讲解同时以练为主,集体说句子和学生单独说句子相结合,同时,不断地重复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在掌握词的同时也掌握课文内容。
生词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并把生词写在黑板上。
① 腿tu ǐ
结合图片展示
生词扩展:
大腿 /小腿 (图片展示) 我的小腿受伤了。
桌腿 (以课桌为例) 这张桌子有四条桌腿。
一条腿(不能说一条小腿或一条大腿)
②
撞zhu àng 现场演示,找一名同学,然后走过去撞一下,告诉学生这叫
“撞”;
生词扩展:撞了一下/撞倒/撞坏 我今天被人撞了一下。
③ 倒d ǎo 生词扩展: 撞倒 小明不小心撞倒了花盆。
倒车 (从一辆车换到另一辆车上)
从这儿到钟楼需要倒车。
④ 伤sh āng 生词扩展: 伤口 (图片展示 )玛丽腿上有伤口。
受伤 我今天踢球时不小心受伤了。
伤心(不高兴) 罗兰丢了手机,他很伤心。
⑤ 流li ú 生词扩展 流泪 玛丽丢了她的猫,太伤心了,一直在流泪。
流汗 天太热,我不停地流汗。
⑥ 血xu è/血xi ě(图片展示) 流血xu è 玛丽的伤口在流血。
流了一点血xi ě /一滴血xi ě 玛丽的伤口流了一点血。
(注:向学生解释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口语中和单独用时读 血xi ě;而在“流血”等词中“血”应读“血xu è”。
⑦ 要y ào 紧j ǐn ( 重要 ) 这份作业要紧得很,一定要完成。
( 严重 ) 玛丽的伤要紧吗?
⑧ 不b ú要y ào 紧j ǐn (不重要 ) 玛丽的伤不要紧。
⑨ 骨g ǔ头tou (图片演示,还应向学生说明“骨头”的“头”为轻声。
) 玛丽没伤着骨头。
/ 小狗很喜欢吃骨头
⑩ 上sh àng 街ji ē 到街上去 我和玛丽今天要上街吃饭。
玛丽星期天骑自行车上街的时候,被撞倒了。
11 故g ù意y ì (现场演示) 我故意提高声音,想引起你们的注意。
12 不b ù好h ǎo 意y ì思si
(对不起的意思,比“对不起”程度弱)
撞到了玛丽的那个小伙子说他挺不好意思的。
这么长时间才还你的书,我挺不好意思的。
(2)课文对话练习
a.两人一组,扮演玛丽和罗兰,进行对话,能够让学生掌握文章意义。
b.给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让学生补出关键词语,并一起读出来。
2.第二课时
(1)讲练课文,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提问。
如:星期天玛丽骑车去哪了?玛丽为什么会受伤?她得伤要紧吗?等等问题,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生词回答问题。
(2)语法讲练
①还.好,骨头没被撞伤
“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情况或程度等勉强说地过去。
举例:A.——最近怎么样?
——还好。
B. 这本书还算好看。
②“被”字句:被动意义的表达
A.“被”字句的结构形式:名词1+被(叫/让)+名词2+动词+其他成分
N1 +被(叫/让)+N2+Verb+Other elements 注意:N1是受事,而N2是施事,动词是及物动词;“被”字句一般表示不愉快、不希望发生的事。
举例:a.我的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
b.玛丽被一个小伙子撞倒了。
c.我的杯子被弟弟打破了。
B.不需要强调N2时,可以省去不说
a.我的自行车被偷了。
b.小偷被抓住了。
c.窗户被踢破了。
C.谓语后多加“了”、“过”,但在否定句尾不允许出现“了”;如: a.他又被老师批评。
(×)
他又被老师批评了。
(√)
b.还好,骨头没被车撞伤了。
(×)
还好,骨头没被车撞伤。
(√)
D. “上当”“挨打”“受伤”“入迷”“受骗”等不能用在被动句
如:我昨天又被司机受骗了。
(×)
我昨天又被司机骗了。
(√)
E. 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时间词语等只能放在“被”字前面,
如:我的书被玛丽刚才借走了。
(×)
我的书刚才被玛丽借走了。
(√)
F.口语中,一般用介词“叫”“让”“给”来替换“被”。
用“让”“叫”时,后面必须有施事者(N2)
如:我的词典叫罗兰借走了。
(√)
我的词典叫借走了。
(×)
(3)练习板书一下词语,让学生运用其进行“被”字句的练习。
用黑板上表格的词语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练习一:
如:——你很伤心,怎么了?
——我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
练习二:
如:——钱包被小偷偷走了没有?
——嗯。
钱包被小偷偷走了。
/没有,钱包没被小偷偷走。
练习三:设置情境,让同学们进行练习。
用上“被”、“叫”、“让”。
并邀请同学到教室前来表演。
A. 交作业时发现作业忘在家了,你怎么向老师说?
B. 踢球时,把胳膊摔伤了,同学问你怎么了?
C.发现你的书被同桌拿走了,你怎么向同桌说?
D.风很大,把衣服都吹到地上了,怎么说?
练习四:两人一组,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及这节课所学的“被”字句,编一小段对话,并抽学生进行表演。
(4)布置作业
A.复习课文的重点词语,下节课听写。
B.复习课文,做到能熟练朗诵和复述课文。
C.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