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透视——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浅析莲都区农业产业培育和发展现状
浅析莲都区农业产业培育和发展现状作者:黄哲喆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成功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被列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区、省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试点区,在高水平全面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关键词:农业产业;培育;发展现状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89-0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1 主要工作情况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互相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新路子的必然结果。
总体上看,丽水市莲都区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旅融合较快发展,农业品牌初具影响,为全面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1.1 传统产业平稳发展,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区形成了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山茶油、畜牧业六大传统产业和处州白莲、白枇杷以及具有休闲功能的小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全年粮食产量约为3.05万t;蔬菜加快生产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蔬菜产量35.84万t,产值8.7亿,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水果加强“三低”果园改造,以高接换种、优新品种引进推动区域大宗品种得到适当压缩,优质特色品种得到快速发展;茶叶产业发展稳中有升,全区共有种植面积0.34万hm2,可采摘面积0.27万hm2;食用菌产业规模维持稳定,主要品种为香菇、杏鲍菇、秀珍菇,2020年全区生产5 521.5万袋,产量2.86万t,产值约2.25亿元,增产约6%;林业产业发展稳定,经济林面积1.97万hm2;水产养殖面积790 hm2,淡水鱼产量4 635 t,比2019年增加225 t,产值预计1.01亿元,同比增加8.45%;特色产业(中药材)发展迅猛,全区合计中药材种植面积0.15万hm2,产量2 182 t,产值1.15万元。
以“大搬快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4NEW FARMERS乡村振兴新农民NO.24 2019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不可降解地膜回收率达到95%。
3.2 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农业清洁化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计划,深入开展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一是推进发展新技术。
以绿色生态技术为引领,改革农业资源要素利用方式,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推进清洁化生产,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广泛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
二是创新发展新模式。
以土地为依托,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深入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模式,实现土地的单一主体规模化经营。
在不适宜土地集中区域,发展生产性服务组织,以生产服务、订单生产等多种合作模式,带动多主体实现生产规模化。
支持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紧密的经营共同体、利益综合体。
3.3 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支撑在稳定既有务农就业格局的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农民进入产业新链条、新业态。
一要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二要按需安排培训课程结构,优化培训内容。
以当地农村产业绿色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
三要加强实践教育,通过承担实践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四要丰富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拓展各类涉农组织和农技专家参与农民培训的形式和渠道。
参考文献[1] 庞思羽.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11):108-110.[2] 焦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9,(7):3-5.以“大搬快聚”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朱军霞,周俊杰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丽水 323000摘 要:今年是莲都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区创建第一年,是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第二年,为进一步总结莲都搬迁经历,提炼安置经验,探索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搬迁模式,本文从莲都搬迁模式入手,总结异地搬迁实践路径,并进行相应的问题诊断分析,继而提出进一步做好大搬快聚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绿色发展。
走在前列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改革40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2018年 第10期中国农民合作社23本期聚焦2018年 第10期中国农民合作社 走在前列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改革40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文 / 李剑锋 徐建群 陈 柯浙江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诞生地。
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提升发展、规范提质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意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联合重组机制、合作社联合社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清理整顿举措、整县质量提升试点等一项项创新举措引领合作社发展新潮流。
2016年,全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培育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做法。
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49308家,合作社成员126.5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403.9万户,成员和带动非成员农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总数的60%,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主体基础。
一、发展历程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自发、试点试验,建章立制、蓬勃发展,正本清源、换档提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自发、试点试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3年)。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地方为解决家庭联产承包后单家独户劳动力、生产工具、技术等不足,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流是专业技术协会,但其中一些由农民入股,规定成员的权利义务,实行成员民主管理,建立相应配套服务功能,主要在流通和服务环节上实行合作,成员与非成员有所区别,已经基本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
这些合作社处于自我组建、自我运作、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状态。
90年代,政府推动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加强实质性的合作、发展服务实体方向发展。
2000年,温岭市石桥头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
2002年,台州等6市和桐庐县肉兔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等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农业部确定为试点单位。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由自愿参加的农民依法组成、以实现共同经济利益为目的、按照民主管理、经济自负责任和分享风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
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农民自主经营、产业集群、市场开发等多种优势。
本文将从合作社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谈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背景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趋势推动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而中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也正处于一段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农村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合作社成为一个可行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二、合作社的现状合作社经历了快速发展、腐败和整顿、复兴发展这三个阶段。
2013年,我国合作社条例正式颁布,为合作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进了合作社的发展。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多万家,涉及农牧渔业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参与者。
其中,大部分合作社还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它的组织优势,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方向1、集约化生产集约化生产是合作社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引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集约化生产能够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风险,扩大效益。
同时,通过适当增加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价值链延伸价值链延伸是另一个合作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能够帮助合作社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并可以避免合作的窄化。
合作社可以将资源和资金投入到价值链上,从而进一步盈利,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
在这个基础上,合作社还可以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提高整体的市场信任度,增加市场份额。
3、多元化经营农业经营多元化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而合作社也应当将其列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合作社可以通过农村副业经营、乡村旅游等措施,实现农村多元化经营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提升。
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路径与对策
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路径与对策作者:李玲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3期巩固“消薄”工作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村集体收入来源分析入手,认真剖析莲都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有效路径和对策。
一、消薄工作基本情况丽水市莲都区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2016年底,208个行政村中有118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任务繁重。
2018年底,累计消除薄弱村191个,转化率91.83%,“消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19年底,全区20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是2016年同期收入的两倍;村均年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达50.79万元和17.17万元,“消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困难分析1、地域条件差,资源匮乏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是典型的山区县,80%薄弱村身处深山,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山、水、林、湖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匮乏,可用作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资源匮乏。
很多村集体的资产资源存在权属不清的问题,再加上交通不便,薄弱村中可变现、保值、增值的经济资源稀少。
2、收入來源单一,负责严重村集体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于政府补助、土地征用或流转、房屋出租等方面,来源较为单一。
薄弱村因为举债建设、借款运营等,大多背负各种债务,寅吃卯粮,积重难返。
莲都区负债村数63个,占比30%;可用于投资经营的原始资本积累短缺。
3、“空壳村”现象严重,人口红利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创业或误工,农村只剩下了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386199”队伍,人才紧缺难以撑起乡村全面振兴发展需要。
加之村双委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同时,农村信息的落后使村集体经济缺乏稳定、可靠的投资渠道,导致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业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依据平等协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原则组成的专业化合作社。
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等特点,对于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其发展路径。
本文从政策、组织架构、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角度探析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
一、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法律、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全面支持和引导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例如,设立专门的合作社发展基金,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简化合作社注册登记、贷款审批等手续;鼓励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土地管理模式的试点等举措,都是政策支持和引导的体现。
二、组织架构方面的建设专业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架构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建设强大的农业合作社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实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
2. 人员培训和管理:培训合作社骨干,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
3. 农技人员建设:聘请专业的农技人员,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化专业农业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生产销售规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3. 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农业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
四、营销推广方面的加强专业农业合作社不仅需要注重生产经营,还需要注重营销推广,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李红璐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6期李红璐(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现今,浙江省的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一体化发展取了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在某些方面仍稍显薄弱,因此要在农民专业合作一体化的演化规律上,需要做的是积极发展人才,培养合作精神,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有效的开展多方面合作培训。
本文整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针对相关不足整理出对策,意在为农民专业合作一体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一体化1 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1.1 资金投入短缺,阻碍合作社一体化发展的脚步资金不足是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其原因主要是垫付农资采购款、向社员赊销农资、收购商拖欠货款以及合作社本身业务发展需要(比如建冷库)等。
既有的现金入股数量不足以应对数额巨大的资金周转需要。
在对外融资过程中,由于银行对合作社缺乏授信,合作社又无财产抵押,导致合作社融资困难。
由于缺乏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市场的延伸,生产器械及运输的设备都会短缺,资金短缺是合作社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人才配备不足,使得合作社一体化发展方向不明确人才匮乏成为合作社一体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合作社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力资本投入不够,因而他们经济管理知识缺乏。
合作社需要大量的人才帮助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合作社一体化的发展重点,制定切合实际的一体化发展计划。
同时带动合作社现有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部分合作社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待遇不高等因素,人才的短缺始终存在。
1.3 合作意识短缺,合作社一体化发展受阻合作社成员缺乏对合作及合作社知识的基本掌握。
由于社员对合作社的组建原则、职能机构、决策机制、社员的权利义务等缺乏了解,导致社员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义务,参与合作社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更谈不上对合作社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选择与经验总结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选择与经验总结一、引言在农村发展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将从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背景入手,探讨其发展的路径选择与经验总结。
二、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型形式出现,来源于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需要。
它的创立旨在解决农民个体经营的短板,推动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路径选择1. 注重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土地流转、税收减免等。
经过近年来的政策调整,相应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中包括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2.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支持。
这包括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选择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成有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4. 拓宽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一直是农民所面临的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可以与大规模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开拓现代零售渠道,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方式,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5. 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包括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等,确保合作社能够高效运作。
四、经验总结1. 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作用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2.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效益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 做好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发展的成功与否与其市场营销能力密切相关,要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合作社的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浙江、河南优秀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
优 秀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的成 功 经 验
土壤 消毒 、 一供应 苗木 、 统 统一供 应化肥 农药 、 统一嫁 接技术 指
( ) 导重 视 , 一 领 政府 推动 。随着 《 民专业 合作 社法 》 农 的贯 彻 落实, 地方 政府 特别是基 层政 府把发 展农 民专业 合作 社作 为一项
政府 工作 的重要 内容 , 如我们 调研 的商 丘 民权 县 , 例 县委 、 县政府 先后 下发 了 《 于加快农 业 产业化 经 营工作 的意见 》 《 于加 快 关 、关
畜 牧产业 发展 的意见》 一系 列扶持 和加 快专业 合作 组织 发展 的 等 优 惠政策 , 鼓励经 济能人 、 种养 大户 和企业 、 协会 领办 专业 合作组
例 如我们 调研 的商丘柘 城县 就充分 利用 广播 、电视 及各 种会议 , 大力 宣传 、 普及合 作经济 的基 本知识 、 策措施 、 政 工作 经验 和优 秀 带 头人 的先进事 迹 , 营造 关心 支持农 民专 业合 作社发 展 的社会 氛
围 。另外 。 要使 农 民由过去 的“ 单兵 作战 ” 到适应专 业合作 社 的“ 军 团作 战 ”必 须做好 相应 的培训 工作 , , 这也 是一 些地方 发展 农业 专 业合 作社 的成功 经验 。例 如柘 城县农 业局 就充 分利 用 阳光工程 、
标管理 、 统一按 标准包 装( 品牌 ) 统一价格 销售 。 、 尤其 在病虫 害的 防治上 , 坚持预 防为 主 、 综合 防治 的原则 , 以生态 调控 为主 , 物 、 生 物理 、 化学防治 相结合 , 实施健 康栽 培 ; 少用农 药 或使用环 保低残
留农药 , 符合无 公害农 产品质 量要求 。 ( ) 五 品质驱动 , 品牌 引领 。在 产品质量 先行的前提 下 , 重品 注 牌 的开发宣传 也是一 些农 民专业 合作社 成功 的重 要经验之 一 。 例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专业农业合作社逐渐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和发展的重点。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推动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一、确定发展方向专业农业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方向应是以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在实际发展中,专业农业合作社应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农业政策等要素,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首先,专业农业合作社应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产品,做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生产。
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应积极引导种养殖户优化品种、提高品质,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专业农业合作社应抓住市场机会,不断拓展市场。
在市场拓展方面,合作社可以通过加强与零售、批发企业的合作来拓展市场,同时,可以通过代码扫描、电商平台等新型营销渠道来增加销售,提高销售额和盈利空间。
最后,专业农业合作社应根据农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发挥优势,探索创新,真正做到规模效益、环保高效、人才优质、品牌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体制机制专业农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
完善体制机制是保证合作社有效发挥集体经济功能的前提。
针对专业农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加强组织管理。
专业农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应本着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有效发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充分的内部控制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对会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质量素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第二,优化资金管理。
专业农业合作社应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展融资途径,增强合作社的资金实力。
三、加强协作与互惠专业农业合作社是多个成员共同运营的合作组织,成员间的协作和互惠关系将对合作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和方式-最新资料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和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经济组织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体现在整合科技资源、加速科技传播、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效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营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但目前有些地方在发展合作社过程中,存在着过急、过热、拔苗助长等政府硬性推进问题,值得深刻注意。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从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搞一刀切,可以多条腿走路。
(一)因地制宜,典型带动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差别较大,农民的思想觉悟也不同,接受新生事物的快慢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有条件的村镇可适当发展数个合作社,条件还不成熟的乡村可考虑少建或暂缓建立合作社,不急于求成。
在群众条件较好的乡镇内某村可考虑建立一二个比较成形的合作社,该社不一定非常完善,最主要是搞合作经营,真抓实干,并取得经济效益,可树为典范。
成功合作社理事长发自肺腑的言传身教,唾手可得的利益驱动,典型示范带动,农民群众更容易理解、接受。
(二)适度规模,注重实效发展合作社,不应片面追求大规模。
那种认为加入某个合作社的农户越多越好、合作社拥有的耕地面积越大越好的想法,是不科学的。
加入同一合作社的多位农民,应尽量是“人合心、马合套”,在一起劳动心情舒畅,有干劲。
加入同一合作社的耕地,应以就近、土质类似、便于统一生产经营为主要原则。
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又要充分发挥“1+1>2”的整合力量。
(三)真抓实干,总结完善发展合作社,必须组织合作社成员按照合作社的理念身体力行地去干。
从简单易行的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开始,逐步进入全面的、深层次的合作,力争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员分得成果。
合作社还应在年终召开全体成员大会,大会的一项很重要议程就是总结办社经验,改进生产经营管理,为下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有主有次,多业并存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大类可划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三类,这三类合作社在每一个村庄均可酌情发展,可有重有轻,不必齐头并进。
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与经验总结
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与经验总结近年来,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就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和经验进行总结。
一、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起源于农民自发组织的经验交流和互助合作。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面临着土地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他们开始意识到通过互相合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一些农民开始组织起来,共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这种自发组织的合作形式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最早的农民合作社。
其次,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政府开始意识到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合作社。
政府提供了财政补贴、土地流转政策等优惠政策,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再次,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渐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
随着合作社的壮大,一些合作社开始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他们通过整合农民的资源和优势,建立起了农产品加工基地、农资供应中心等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最后,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农民合作社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逐渐涉足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领域。
他们通过创新和拓展业务范围,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
二、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总结农村区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经验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土地流转等优惠政策,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注重规模化和专业化。
农民合作社应该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
专业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专业农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分配收益的组织。
它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通过互助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集约化经营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在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探索路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三个方面。
技术方面,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首先是技术指导。
合作社可以招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包括科学种植、施肥、农药、灌溉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风险。
其次是资源共享。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专业农业合作社也可以通过共享农机具、土地等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实现农业产业化。
管理方面,专业农业合作社需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科学、严密的管理架构。
其次是培训,农民作为合作社的股东,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大学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岗位素质和综合素质。
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应该落实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使其发挥主人翁作用,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市场开拓方面,合作社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需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品牌和包装,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是开展市场营销策略,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制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最后需要与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合作,共同推广农产品,实现品牌化、集约化经营。
总之,专业农业合作社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是技术、管理和市场开拓三个方面却是不可或缺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源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变种,是一个由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农民互助组阶段:早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一些具有共同需求的农民自发组成的互助组织。
这些组织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土地利用、种子供应等。
2. 合作社初创阶段:随着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一些互助组开始逐渐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会通过自愿合作的方式,共同经营一些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合作社开始走向规模化发展。
他们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产出、降低成本等方式,逐渐形成一种以规模经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4. 专业化发展阶段: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合作社逐渐走向专业化发展。
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合作社。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是保证其良好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考虑到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运营机制、资金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1. 组织结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应该是灵活而有效的。
一般来说,合作社由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
会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负责具体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经理负责具体营运。
2. 运营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机制应该是市场化的。
合作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向,确定生产计划,保证产出和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资金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管理应该是科学而规范的。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浙江丽水莲都发展探析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浙江丽水莲都发展探析01/前言莲都区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浙西山区。
浙江经济发达,莲都区却是浙江省内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
浙江属于沿海地区,但莲都区不靠海。
这里的优势在青山绿水,山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好。
浙江提出要把丽水建设成为“后花园”,而莲都则决心要建设“花园中的花园”。
花园建设为了使城乡一体发展,莲都区提出“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引进旅游,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2017年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02/ 发展历程——“五步走”促使农旅深度融合全面发展莲都区从零星农家乐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到如今的农旅融合全面发展的盛景,经历了大概15个年头,莲都区乡村旅游一共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第一步以简单农家乐为住的单一模式的乡村旅游较为原始的乡村旅游形式,以家庭式经营为主,没有统一规划,规模小在莲都区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是从鼓励发展农家乐平台开始的。
2005-2006年期间,莲都区零星的几个村落的个别农户,利用村里的自然环境,改造民房,开始经营农家乐。
当时的农家乐只有餐饮服务,其美食,多讲究一个"土"字和一个"鲜"字。
土鸡,土鸡蛋,土猪肉,盐卤豆腐,泡豆腐,凿年糕,打麻糍,原生态的农家土菜受到游客青睐。
农家乐慢慢进入人们视线。
但起初数量稀少,其分布主要围绕景区附近。
第二步以农家乐结合少许互动项目的乡村旅游模式丰富了服务功能和项目体验,开始重视品牌包装。
从2006年开始,莲都区政府开始有规划的扶持农家乐发展建设。
并推出一系列支持农家乐发展政策。
这一时期,体验项目开始逐渐丰富,游客和乡村的互动逐渐增多。
这一阶段,农家乐开始重视品牌包装,乡村开始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村庄环境开始注重公共设施建设,真正意义的乡村旅游开始成型。
第三步农家乐综合体为主打的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规模开始扩张接待能力大大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完善。
从2011开始,莲都区农家乐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且开始向大型综合化发展。
浙江丽水莲都区坚持融合创新 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第211期自2018年被列入全国农民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推进试点以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不断深化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切实转变经营模式、提升经营能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全区有农民合作社579家,其中国家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17家、区级规范化农民合作社75家。
加强领导、高位统筹,健全农民合作社发展组织体系一是坚持高位统筹。
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推进强村富民”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
二是完善组织体系。
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挂帅组长,协助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组建工作专班和核心团队,定期会办解决农民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是健全推进机制。
建立部门联动,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组织实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试点方案;促进社会参与,通过政府采购,聘请专家团队,对试点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业务指导;加强清单管理,制定试点任务清单,明确9大板块49项具体任务,实行定期、按时销号。
完善制度、点面结合,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规范运行一是完善农民合作社有序退出机制。
简化注销程序,引导自愿注销,印发农民合作社简易注销登记程序文件,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动,健全退出机制。
加强规范管理,委托第三方开展“空壳社”注销上门服务,用市场化方式推动注销工作,全区共注销、吊销、迁出440家,自2018年10月以来累计注销农民合作社102家。
二是强化财务规范和审计制度。
强化财务规范,推行农民合作社财务集中委托代理制度,实行财务管理定期抽查机制,明确“五个是否”指导标准(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成员权益是否清晰、盈余分配是否规范、资产管理是否健全、职能部门业务指导监督是否到位),强化财政支持项目管理。
丽水市开富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丽水市开富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丽水市开富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丽水市开富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销售成员种植的油茶、水果、林木、蔬菜;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激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研 究 探 讨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3期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辖九个县(市、区),人口263万多。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被誉为“浙江绿谷”。
近年来,我市在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战略进程中,十分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围绕“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目标,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扶持引导,不断加强规范管理,着力培育生态特色精品品牌,有力促进了我市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
近期,笔者就丽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调研。
1 发展概况近十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5年底,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 898个,在农业部门备案的达3 561个,拥有成员9.59万人,辐射带动农户40.5万户,达全市农户总数的53.3%,生产经营范围覆盖种植、养殖、信息、技术、销售等10多个领域。
此外,全市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示范性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市级示范社202家,省级示范社142家(位居全省第五),国家级示范社94家(位居全省第三)。
从分类情况看:按从事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的2 067个占61.48%,从事林业的319个占9.49%,从事畜牧业的522个占15.53%,从事渔业的116个占3.45%,从事服务业的120个占3.57%,其他218个占6.48%。
按牵头人身份划分,农民3 136个占93.27%,企业43个占1.28%,基层农技服务组织31个占0.92%,供销社7个占0.21%,村经济合作社5个占0.15%,大学毕业生39个占1.16%,其他101个占3.0%。
按经营服务内容划分,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2 506个,占74.54%,生产服务为主的526个占15.65%,购买服务为主的47个占1.40%,仓储服务为主的18个占0.54%,运销服务为主的45个占1.33%,加工服务为主的63个占1.87%,其他157个占4.67%。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探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探讨朱树青(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丽水市莲都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涌现出一批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
目前,全区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家,入社(会)农户2119户,带动农户3万多户。
这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转变农民观念、增强农民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连接产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因这些专业组织地处欠发达地区,因此存在着许多主、客观因素,在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认识不清。
目前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合作经济组织概念不太清楚,有地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性质,因而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职能定位和角色定痊,出现“越位”、“错位”的现象。
有些农民对参与合作的作用不了解,误以为回到了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
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愿望比较冷淡。
(二)多种形式、多头管理,农民主体地位不明确。
全区33家合作组织,主要有3种组织形式:一种是能人牵头型,有20家;第二种是协会型,有12家;第三种是农业服务部门组织型,有1家。
这些合作经济组织被确认和审批的部门也不同。
其中农业部门确认的15家,民政部门审批的有4家,科研部门审批的有1家,工商部门登记的13家。
这种形式、多部门审批的专业合作组织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也对合作组织规模的扩大、农民市场主体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合作社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机构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的组织还没有建立,有的即使建立了也没有发挥作用;二是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科学性和民主性不够;三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造成要求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四是有关制度和财务不健全,约束力不强;五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莲都合作社发展之困
莲都合作社发展之困
吴小梅
【期刊名称】《农村经营管理》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经过几年发展,至2010年底,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共有合作社226家,入
社农户11131户,占全区总户数的10.7%,带动农户10万多户,合作社总资产2.21
亿元。
虽然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距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
民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吴小梅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农经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7.2
【相关文献】
1."乘高铁·品莲都·过大年"莲都生态旅游推介活动在沪举行 [J],
2.创新技术助力合作社永续发展--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带农致富模式探析[J], 孙超超
3.莲都白枇杷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J], 黄海华; 郭明
4.追花采蜜甜美人生——记河南平舆县挚都养蜂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娄莲珠 [J], 冯建伟
5.莲都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探析 [J], 李梅;管云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透视——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作者:唐俊杰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20年第11期
唐俊杰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
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
因此,创新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在助推乡村振兴
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莲都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举措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不
断做大做强,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截至2019
年6月底,经莲都区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共有59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9家,省级示
范社15家,市级示范社20家,区级示范社119家;合作社为引领农民以组织化形式进入市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莲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举措与成效。
(一)发展速度快。
2005年,碧湖镇9名养猪大户组建的“莲都区畜牧合作社”,成为全市、全区第一个按《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的合作社。
15年来,各类专业大户积极
申领创办合作社,农民入社、入股数量快速增加,成为莲都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
(二)产业类型多。
莲都区农业合作社从最初的种养型逐步扩大到种植、养殖、加工、服
务等各类型产业的合作社,产业类型正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有果茶蔬菜、养殖、林业、食
用菌、加工、农机服务等类型齐全的合作社。
(三)合作范围广。
经过多年发展,莲都区农业合作社已由原来的单纯开展种养技术合作
向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包装和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方向转变,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有的合作社还获得了三品认证、
产地认证和QS认证,合作社已经逐渐成为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主体。
(四)发展措施有力。
坚持“政策带路、典型引路、市场开路、服务铺路”,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部门出台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
社认定管理办法。
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合作社、家庭农场扶持补助资金,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加
强扶持力度,仅2019年就向5个重点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下拨扶持资金112万元。
二、莲都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莲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一定的
示范引领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莲都区成立的合作社在注册时制定了章程,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部分没有落实民主管理
与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没有建立成员(社员)账户等。
大多数农民
专业合作社还处于低层次的家庭作坊式的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有不少合作
社只是登记注册,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生产联合服务,只是一个空壳合作社;也有些是借用名义,为自己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超市)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提供方便。
(二)政策扶持资金偏少。
由于区财政资金较为困难,在政策扶持方面安排的资金较少,
只有获得省市区级示范社的少数农民合作社获得一部分的扶持补助资金。
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安
排专门的财政扶持资金。
再加上金融行业产品创新不够,合作社贷款依然存在一定难度。
(三)规模较小层次偏低。
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规模较大、经
营较为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
从全区产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果茶、养殖、水果、农机等
方面,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储存的相对较少,很少向流通环节和新兴产业等方面拓展,总的来
说带动效益不够显著。
(四)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近年来,运营较好、发展规模较快、效益显著的合作社多数是
由农村能人农业企业或外出返乡能人领头兴办的。
但整体上具有懂经营、会管理、市场开发能
力强的“能人”相对稀缺。
而几年来一直没有起色、运作不好的合作社,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
因就是带头人没有管理经验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
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管理上也存在
着不少制约,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技术含量偏低,仍处于农产品的初
级生产阶段,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管理。
针对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部分农民合作意识淡薄的问题,政府部门可通过选派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的方式加以指导,
积极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管理机构,切实发挥“三会”功能,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并强化执行,落到实处,依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
建设。
加大合作社清理力度,全面实现80%“空壳社”“一人社”“家族社”“休眠社”注销
目标。
(二)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合作社的挟持力度。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研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品
牌创建、自营出口、农超对接、产品展销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力和
竞争力。
支持合作社借力“互联网+”模式,开设网店,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销售渠道。
为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和市场营销联络渠道、农产品加工渠道、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
的服务。
(三)加强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合作社资金难题。
对市级以上的示范社实行以奖代补制度,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承担国家专业对口涉农项目,让入社社员切实感受到加入农民
专业合作社带来的优惠,提高农民入社积极性及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用于合作社季节性、临时性
所需。
(四)抱团取暖整合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社联社。
合作社联社对内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科技利用效率,对外可以避免恶性市场竞争,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近年来,选取合作社基
础较好、产业(水果)特色鲜明的仙渡乡为试点,扎实推进合作社联合社组建。
以联社为基础
塑造水果品牌,同时纳入“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后,能做到统一制定水果质量标准、统一
销售价格、统一品种布局结构、统一按时结算农户花款,服务果农运营销售水果。
(五)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缓解人才缺乏问题。
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专题培训等方法,分期分批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进行技
能培训,重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
可选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到专业
院校进行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可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